风力发电的技术综述_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中的变速恒频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中的变速恒频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中的变速恒频技术综述1引言风力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风能驱动风机浆叶。

进而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的能源技术。

由于风能储量丰富、用之不竭、无污染等特点,被各国广泛重视,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风力发电技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丹麦首开先河,制造了仿螺旋桨高速风力发电机组。

随后美国、法国、前西德等国先后制造出了风力发电机组并投入运行。

前西德在风机桨叶制造上首次使用了质地轻、强度高的复合材料。

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石油廉价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风力发电成本高的问题显得突出,和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发电技术相比失去竞争力,发展几近停止。

但1973年全世界的石油危机以及燃料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风力发电技术重新受到重视。

风力发电又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先后有美国研制的1000kW大型风力发电机、前西德的3000kW大型风力发电机、英国加拿大的3800kW大型风力发电机投入运行,自动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能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群(见图1)。

2002年,世界各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近40000MW,并且每年增长率达20%,发展势头强劲。

我国现代风力发电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

2002年底,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473MW,遍布新疆、内蒙古、广东、辽宁、浙江等地[1]。

图1风力发电机群最近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稳步变大。

现在单机容量已达到兆瓦级;(2)变桨距调节成为气动功率调节的主流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的风力发电机采用这种技术;(3)变速恒频发电系统迅速取代恒速恒频发电系统,风能利用更加有效;(4)无齿轮箱风力发电系统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没有齿轮箱系统效率显著提高[2]。

2 风力发电机的气动功率调节方式气动功率调节是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

风力发电机组在超过额定风速以后,由于桨叶、塔架等的机械强度、发电机变频器等的容量限制,必须降低风机吸收功率,使其在接近额定功率下运行,同时减少桨叶承受的载荷冲击,使其不致受到损坏。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1 概况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技术,在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如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等问题。

由于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当今技术的可行性,海洋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风电市场。

欧美海上风电场已处于大规模开发的前夕。

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0 m以的海域面积辽阔,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沿海经济发达电力紧缺区)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风电必将会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

海上风电场的风速高于陆地风电场的风速,但海上风电场与电网联接的成本比陆地风电场要高,综合来看,海上风电场的成本和陆地风电场基本相同。

海上风电场的发电成本与经济规模有关,包括海上风机的单机容量和每个风电场机组的台数。

铺设150MW海上风电场用的海底电缆与100MW的差不多,机组的大规模生产和采用钢结构基础可降低成本。

目前海上风电场的最佳规模为120~150MW。

在海上风电场的总投资中,风电机组占51%、基础16%、电气接入系统19%、其他14%。

丹麦电力公司对海上风电场发电成本的研究表明,用国际能源局(IEA)标准方法,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20年设计寿命计算,估测的发电成本是0.36丹麦克朗(人民币0.42元或0.05美元)/kWh。

如果寿命按25年计算,还可减少9%。

海上风电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其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不同时期:①1977~1988年,欧洲对国家级海上风电场的资源和技术进行研究;②1990~1998年,进行欧洲级海上风电场研究,并开始实施第1批示计划;③1991~1998年,开发中型海上风电场;④1999~2005年,开发大型海上风电场和研制大型风力机;⑤2005年以后,开发大型风力机海上风电场。

2 海上风环境一般说来海上年平均风速明显大于陆地,研究表明,离岸10km的海上风速比岸上高25%以上。

2 1 风速剖面图海面的粗糙度要较陆地小的多,因此风速在海平面随高度变化增加很快,通常在安装风机所关注的高度上,风速变化梯度已经很小了。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想 :用 多极 3 . MW 永 磁发 电机 发 出 电能 后经 二极 5 管整 流器产 生 2 V 直 流电 .然 后 经高压 直流 输 电 1 k
并人 电 网
保 持 最 大直 到 功率 达 到额 定值 : 风速 超 过额 定 时 在 降低 转换 效 率保 持 额定 功 率 直 到切 出 风速 . 是 定 这 桨 距很难 实 现 的 变速 恒频 发 电是 另一 种新 型 的发 电技术 , 其 适合 于 风力 发 电。它 适 应 了风 能 的 随 尤
方法 。 在直 流 电容 与 DCAC之间安 装并 网开关 。 / 并
步 发 电机 ( MS 0 . 消 了变 速 齿 轮箱 , 需 要 电 P G )取 不 刷 , 构简单 , 于维护 , 结 便 使用 寿命 长 。 与传 统技术 相 比 . 出功 率 可 以增 加 2 %以上 . 护费 用 则 可 降 输 O 维 低 5% , O . 足 以抵 消它 采用 全 功率 变换 器 所增 加 这些 的成 本 ; 时它 具有 可靠 性更 高 . 同 噪音 更低 等 优点 , 因而代 表着 未来 的发展方 向 从 20 0 2年 全 球各 类 风力 发 电机 的市 场份 额 统 计可 以看 出 , 在风 力发 电市场 中. 用笼 型感 应 电机 采
为促 进 风 力 发 电的 发展 , 后 实施 了“ 风计 划 ” 先 乘 、 “ 明工 程 ” “ 光 和 双加 工 程 ” 推 行风 电特 许 权项 目. ,
给予 风 电在资金 、 电价等 方面 的政策 支持 。2 0 0 6年
正式 实施 了《 再生 能 源法》 其 一 系列 实施 细则 , 可 及
81
用 的传统 结构 。它 的风力 机 采用 失 速 调节 , 机组 转 速 可 以认 为是 不可 调 的 为 了补 偿感 应发 电机 的无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清洁能源技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风力发电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风力发电的主要优势包括可再生、环保、资源丰富、成本低、零排放等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机技术:风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风机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风机设计、材料技术、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提升,旨在提高风机的效率、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风机的容量和高度不断增加,风机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2. 风场规划:风力发电系统通常由多台风机组成一个风场,风场的规划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风场规划主要包括选址、风能资源评估、风机布局、输电线路布置等内容。

3. 储能技术:风力发电受天气条件限制,因此储能技术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目前,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多种形式,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远程监测、故障预测、自动化运行等方面。

总的来说,风力发电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还将继续在风机技术、风场规划、储能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风力发电技术解析

风力发电技术解析

风力发电技术解析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的原理、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解析。

一、风力发电的原理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的动能驱动风机叶片旋转,通过传动系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发电机的旋转,进而产生电能。

核心设备是风机和发电机。

风机叶片受到风的冲击力而旋转,通过轴传动装置将动能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风力发电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现代化的风力发电机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启动速度,相比过去的传统风力发电机,更适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使用。

并且,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风机叶片更加轻巧、坚固,提高了发电效率。

2. 发展速度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0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50GW,占到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3. 国家政策支持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

例如,中国通过实施国家风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促进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增长。

同时,德国、美国等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

三、风力发电技术的优势1. 环保风力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相比传统的化石能源,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对于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可再生风力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风力发电可以持续供应清洁能源。

3. 建设成本低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的建设成本较低。

尤其是在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投资回报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

四、风力发电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1. 风电资源的限制风力发电的利用程度受到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限制,只有在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才能较为有效地进行发电。

因此,未来需要加大对风力资源评估和规划的研究,寻找新的适宜的风电场建设地点。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网络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风力发电技术综述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2012 年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 年月 1日内容摘要风能是一种清洁、实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与其它可再生能源一道,可以为人类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基础。

在未来能源系统中,风电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人类利用风能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现代风电研究与开发也有30多年的历史。

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风力发电进行长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使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得到提高。

风电开发多年来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近几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猛发展。

由于风力发电使用的一次能源——风能具有能量密度低、波动性大、不能直接储存等特点,风力发电领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论文从全球视角出发,介绍了风能的作用及优缺点,世界风力发电应用现状与前景,世界各国风力发电应用进展、风力发电设备,中国风力发电的特点及发电状况,风力发电应用进展和展望等内容。

关键词:风能;再生能源;风力发电目录内容摘要 (I)1 绪论 (1)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2.1 国外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2)1.2.2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2)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3)2 风力发电机 (5)2.1传统的风力发电机 (5)2.1.1 笼型异步发电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绕线式异步发电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有刷双馈异步发电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力发电技术总结技术工作总结

风力发电技术总结技术工作总结

风力发电技术总结_技术工作总结篇一:风力的现状和关键问题ﻭ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关键问题电气学院自动化0801钱成功 3080502020ﻭ摘要:论述了风力发电技术在提高机组容量、改进调节、变速运行、发电机和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获得的巨大进展,指出风力发电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和完善的技术问题,包括风电质量、机械结构、空气动力学、机组控制技术和风电场建设等,这些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必然会促进风力发电的更快并带来更好的效益。

ﻭ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问题ﻭ正文:、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能源的按照可持续战略原则,在开发利用常规能源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开发利用对生态有利的新型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水能等。

风力发电由于清洁无污染,施工周期短,灵活,占地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效益,已受到世界**国府的高度重视.ﻭ19世纪末丹麦开始研究风力发电技术。

1973年出现世界石油危机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桨叶空气动力学、材料、发电机技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风力发电技术的极为迅速,单机容量从最初的数十千瓦级到最近进入市场的兆瓦级机组;功率控制方式从定桨距失速控制向全桨叶变距和变速控制;运行可靠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50%,提高到98%以上,并且在风电场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可以实现集中控制和远程控制。

风电场空间更加广阔,从内陆移到海上。

2021年10月,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了2万MW,其中当年新增容量达到5000MW,风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ﻭ一、世界风力发电现状2021年,全球风力发电能力较2021年又增长24%,达到94112MW,比10年前的不足5 000MW增长了12倍。

风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过去1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9%,与之反差的是,同一期间每年煤电增长25%,核电增长18%,天然气发电增长25%,油发电增长17%。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引言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选择,逐渐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风力发电技术的原理、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的作用。

一、风力发电技术原理风力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风能将其转换成机械能或电能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风力的收集、风能的转换以及电能的输出三个步骤。

具体来说,当风吹过风力发电机组时,风力将被转化成机械能,驱动发电机组内的叶轮旋转。

随着叶轮旋转速度的增加,发电机内的发电机转子也会旋转,最终通过磁场感应产生电能输出。

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1.技术成熟度和发展速度: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风力发电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年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主要技术类型:目前,主要的风力发电技术包括第一代风力发电技术、第二代风力发电技术以及第三代风力发电技术。

第一代技术主要是传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体积大、发电效率低等特点。

第二代技术则通过提高发电机效率和控制机组角度等方式提高了发电效率。

第三代技术则主要侧重于创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提高风能利用率。

3.主要应用地区: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应用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欧、美国、中国和西欧等地,具体包括德国、丹麦、印度、美国等。

三、风力发电技术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风能的不稳定性:风速的不稳定性是风力发电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高风速和低风速对机组的运行状态都存在风险。

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引入风速预测、提高机组可调度性等方式来降低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

2.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径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致力于设计更友好的风力发电机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3.成本和经济性:风力发电设备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较高,这对其经济性提出了挑战。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摘要:风能,作为最为成功的可再生能源,其凭借现有科技水平成为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

随着全球风电的迅速发展,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风电市场。

本文描述了目前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对国内风力发电的现状和世界风力发电的趋势进行了必要的阐述。

同时针对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大规模发展风电,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系统;发展趋势;面临问题1风能利用潜力风能是地球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它具有储藏量巨大、可在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是我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目前,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且正在飞速发展与热力发电设施有所区别,风力发电不需冷却水,使用风力发电可是公用水系统用水减少17%,等价于不需在建设80GW新的燃煤电厂。

风力发电无需燃烧燃料,更不会产生辐射和空气污染;另外,从经济的角度讲,风力仪器要比太阳能仪器便宜90%多。

我国风能储量相当大,分布面广,甚至比水能还丰富。

合理利用风能,既能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的压力,又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风能还是极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每10MW风电入网可节约3.73t煤炭,同时减少排放粉尘0.498t、CO29.35t、NOX 0.049t和上SO2 0.078t。

例如,2000年,我国风力发电9.65亿千瓦时,共节煤35万t;2002年德国风力发电170千瓦时,节煤442万t,减少CO2排放1428万t。

我国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先对匮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0年全国人均煤,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与人均水电资源占世界平均值的55.4%、11.1%、4.3%和7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预计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00Mt标准煤,2030年为250Mt标准煤,到2050年为460Mt标准煤,大约占年供应需求量了10%,因此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摘要:当前,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一种无污染、环保的发电模式,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电能,因此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

因为该发电模式与传统的发电模式有所不同,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发电调频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风力发电;调频技术;研究一、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1.1转子超速控制方式转子超速控制的关键是如何在转子超速转动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在实践中一般会保留一部分风机运行速率以作为备用,用来作为一次频率调节。

所以,对转子超速控制集中在一次频率调节响应速度上,响应的速度越慢,对风机的影响就越大,响应的速度越快,则对风机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转子超速的适用范围也有局限性,在超速控制过程中有一些盲区是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这就要求风机转速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但转子超速不受时间限制,能够在大多数时间里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力发电的经济损失。

1.2转子惯性控制方式风力发电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变速型,另一种是定速型。

定速型在以前用的比较多,但是由于其容量小、贡献少,不能满足现在风电发展的需求,逐渐被淘汰掉了。

变速型风力发电机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直驱型风机和双馈型风机。

直驱型风机的波动范围比双馈型风机的波动范围大,灵活性不是很强,在控制上有所缺陷。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突破技术难关,使其更好的被利用。

而变速型风机和直驱型风机不一样,它具有很大的控制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策略和控制目标使机组根据系统频率变化做出主动响应,具备和传统类似的调频能力和惯性响应。

转子惯性控制是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给定电流机组转子侧变流器,控制转子速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风力发电机组旋转质体所存储的一些动能,对系统频率的短时变化做出响应,提供和传统机组相似的转动惯量。

虽然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转子惯性的控制能够提供和传统机组相似的虚拟惯量支撑,但是还存在美中不足问题:由于风速的自然属性,很难保证风电机组提供的惯性响应容量的可信度,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在惯性响应后,转子转速还原过程中会释放或吸收能量,很容易造成系统频率的不定性变化;在风速高和系统频率低的状态下很难通过提高转子转速以降低机组输出功率,在风速低和系统频率下降的情况下很难通过降低转子转速增加机组功率输出。

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及关键技术综述

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及关键技术综述

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及关键技术综述海上风电是指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海上平台上,利用海上的高风速和稳定的风能资源发电的一种新能源。

相比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为丰富、发电量更大等优点,因此被视为未来风能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旨在综述海上风电的基础形式和关键技术。

一、基础形式1.海上浅水沉箱式基础:采用沉箱式基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上风电基础形式之一、它采用钢质沉箱作为支撑结构,通过将沉箱沉入海底然后灌注混凝土的方式固定在海底。

它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但仅适用于水深在30米以内的海区。

2.海上钢桩式基础:钢桩式基础是适用于水深较深的海区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形式。

它采用钢制桩或者预制混凝土桩作为主要支撑结构,通过将桩固定在海底的方式支撑风力发电机组。

它的优点是适用于水深在30米以上的海区,能够承受较大的浪涌和冲击力。

3.海上浮式基础:浮式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它采用浮式平台作为主要支撑结构,通过浮力来支撑风力发电机组。

浮式基础的优点是可以适用于任意水深的海区,同时可以进行动态调整和定位,适应更为复杂的海洋环境。

二、关键技术1.海洋环境适应性:海上风电基础需要能够承受较大的海浪冲击、潮汐流速以及海水腐蚀等海洋环境的影响。

因此,要保证海上风电基础的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同时进行充分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分析。

2.抗风性能:风是驱动风力发电机组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海上风电基础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能力。

这涉及到基础的结构形式选择、基础的稳定性和刚度设计等方面。

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排布和间距设置,以减小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

3.施工与维护技术:海上风电基础的施工和维护需要考虑到海上工作环境的恶劣性。

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的施工技术和维护技术,采用合适的船舶和设备,使得基础的建设和维护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

4.高效发电技术:海上风电的发电效率对于经济可行性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综述报告

风力发电综述报告

风力发电综述报告摘要本文对风力发电进行了综述,包括风力发电的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发电效率以及前景展望等内容。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风力发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风力发电的参考。

1. 引言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替代能源。

本章将对风力发电的原理进行介绍。

2. 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是利用风的能量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原理基于风能与风车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矩。

当风刮过风车叶片时,叶片受到空气流动的力量,产生转动。

通过传递给发电机的动力可以产生电能。

3. 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本章将对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包括早期的风车运用、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发展以及海上风力发电的兴起。

3.1 早期的风车运用早期的风车主要用于磨粉和提水等农业生产活动。

风车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原理与现代风力发电相似,但技术水平较低。

3.2 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发展20世纪初,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水力资源的逐渐枯竭,风力发电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196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商用风力发电机,从此风力发电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力发电逐渐成为可行的能源选择。

3.3 海上风力发电的兴起近年来,海上风力发电作为风力发电的一个重要分支开始受到关注。

海上风力发电克服了陆地上空间有限的问题,能够利用更稳定、更强劲的海上风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 风力发电的技术特点风力发电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特点,本章将对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介绍。

4.1 建设方式风力发电的建设方式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

陆上风电通过建设风电场来进行发电;海上风电则通过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机组来进行发电。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风力发电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环境友好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调频问题。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风电的并网容量和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进行综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在风力发电调频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文章将介绍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和调频技术的概念,阐述风力发电调频的必要性。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当前风力发电调频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包括调频控制策略、储能系统应用、电力电子装置等关键技术。

文章还将对风力发电调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风力发电调频技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参考,推动风力发电调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与特性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系统将风轮的旋转动能转化为发电机轴的机械能,最终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间歇性与不可预测性:风力发电受天气条件,尤其是风速的影响极大。

风速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风力发电的出力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这种特性使得在电网中接入大量风电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调度与控制,以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

能源转换效率:风力发电的能源转换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风轮的设计、发电机的效率、传动系统的损失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的能源转换效率正在逐步提高。

环保性: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污染物,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为了实现风电的高效、稳定运行,风电功率预测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全面综述,以展示其在风电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发展前景。

二、风电功率预测的重要性风电功率预测对于风力发电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准确的功率预测有助于电网调度机构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其次,风电功率预测可帮助运营商合理安排设备维护,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能源损失。

此外,准确的预测还能提高风电的并网效率,减少对传统发电方式的依赖,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

三、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基础。

需要采集历史气象数据、风电场实时数据等,利用数据处理技术提取出与风电功率相关的关键信息。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修正,以消除异常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2. 预测模型与方法(1)物理模型:基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物理特性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

通过分析风速、风向、温度等气象因素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功率预测。

(2)统计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预测。

(3)人工智能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建立风电机组的智能预测模型。

通过训练模型学习历史数据的内在规律,实现高精度的功率预测。

四、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准确的功率预测,有助于电网调度机构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其次,在风电场运营中,功率预测有助于合理安排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此外,在新能源并网、储能系统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功率预测将朝着更高精度、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发展。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摘要:近年来,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分析了风力发电的技术发展,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加快风电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推动风电的产业化风电发展,已经能源政策支持等多方面,提出了提升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风力发电;发展;浅析一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动能转换为机械动能,再向电能转换的过程,其工作原理是借助风的动力来推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加快风车叶片旋转的速度,带动发电机发电。

风力发电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自从我国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立法之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得到充分重视,在能源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减轻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1]。

我国的风力发电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初次商业化运行的风电机容量等级为55 kW,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后,我国风力发电市场有了长足进步。

根据CWEA2015年的相关统计,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114 609 MW左右,累计安装风机组76 241台,同比增长25.4%;在2014年中,全国新增安装风机组13 121台,新增装机容量23 196 MW,同比增长44.2%。

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大约为10亿 kW,其中,陆地风能储量与海上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分别占2.5亿 kW和7.5亿 kW作用,因此,除了陆上风力发电之外,做好海上风力发电也十分重要。

就2014年海上风电装机情况来看,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1台,新增装机容量为229.3 MW,同比增长487.9%,其中,有56.7%属于潮间带装机。

海上风力发电整机技术综述

海上风力发电整机技术综述

海上风力发电整机技术综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日益受到关注。

海上风力发电整机技术是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整套设备和系统。

海上风力发电整机技术是建立在陆上风力发电技术的基础上的,但由于海上环境复杂、船舶运维成本高等因素,其技术要求更高、挑战更大。

整机技术包括风力涡轮机、浮式平台、风力发电机组、电气系统和输电系统等组成部分。

风力涡轮机是整个海上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不同的水深和海浪情况,风力涡轮机的设计可以分为固定式涡轮机和浮式涡轮机两种。

固定式涡轮机主要适用于较浅的海域,通过深入海底的支撑结构来稳定涡轮机。

浮式涡轮机则适用于深海附近的海域,利用浮式平台来支撑涡轮机。

目前,大部分海上风电场采用固定式涡轮机,但随着技术进步,浮式涡轮机的应用正逐渐扩大。

浮式平台是支撑涡轮机的关键部分。

它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抗浪性和耐候性。

常见的浮式平台类型包括浮式基座、半浮式平台和浮式深水平台。

浮式基座是最早的设计,通过锚链和重物保持平衡。

半浮式平台则通过固定的支撑结构保持稳定。

浮式深水平台则使用主要的浮力来支撑整个风力装置。

随着技术进步,现代浮式平台设计趋向于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是风力发电机,它将风能通过转子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风力发电机主要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两种。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主流技术,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则具有自适应风向、低风阻、较小的气动噪声等优点。

电气系统负责将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可输送到陆地上的电能。

电气系统包括变频器、发电机控制系统、保护系统等。

变频器将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

发电机控制系统对发电机的转速、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控和控制。

保护系统负责监测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安全运行。

风力发电的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的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的技术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能源中,煤炭、天然气等一些传统的能源正在大量的减少,这些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人们开始逐步探索新型能源物质,找出可以去到这些传统能源的新能源。

就风能来说,属于一种潜力比较大的新能源。

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都对风力发电有了一個比较清醒的认识。

本文主要对风力发电的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风力发电;原理;技术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在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源也在不断地快速消耗,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电力需求的增长,使我国电力事业需要不断的加强供电工作,提高供电能力,保证我国发展的基础能源需求。

风力发电技术目前较为成熟,具有很好的商业化前景,在目前传统能源紧缺的情况下,风力发电受到了极大关注。

一、风力发电的原理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驱动发电机发电。

最简单的风力发电机可由叶轮和发电机两部分构成。

空气流动的动能作用在叶轮上,推动叶轮旋转,将动能转换成功、机械能,叶轮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带动发电机发电。

20世纪,现代风机增加了齿轮箱、偏转系统、液压系统、刹车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齿轮箱可以将很低的风轮转速变为很高的发电机转速,同时也使得发电机易于控制,实现很稳定的频率和电压输出。

偏航系统可以使风轮扫掠面总是垂直于主风向,风轮沿水平轴旋转,以便产生动力。

在变桨距风机,组成风轮的叶片要围绕根部的中心旋转,以便适应不同的风况。

在停机时,叶片尖部甩出,以便形成阻尼,液压系统就是在调节叶片桨距、阻尼、停机、刹车等状态下使用。

控制系统是现代风力发电机的神经中枢,现代风机是无人值守的:风机的控制系统根据风速、风向对系统加以控制,在稳定的电压和频率下运行,自动地并网和脱网,对出现的任何异常进行报警,必要时停机。

从风力发电的原理中不难看出,风力发电与风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只有对风能的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风力发电技术,在风力发电投入运行之前及运行过程中,不得不考虑风速、风能、风速等级与风速频率、风向等等关于风的因素,因为风具有一定的多变性和不定性,随时都发生着变化,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对风的环境的关注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摘要:风力发电技术是新时期一种全新的能源技术,实际应用中体现出多重优势,目前的电网系统中,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系统,促进了电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对于目前的电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风力发电系统不够完善,从而影响到风力发电系统的使用。

其次影响目前的电网系统的还有自然因素,基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掠夺,目前的气候变化比较大,也非常不利于目前的电网系统的发展。

所以,对于风力发电系统这样的现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发展,创新改善目前的电力系统,促进电网系统的发展。

目前,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现代技术,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体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风力发电;调频技术;应用随着风电的规模化发展,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与经济高效运行的角度出发,越来越需要风电具有传统电源的辅助功能,尤其是有功控制和频率调节。

一些风电发展较快的国家或地区电网均对风电的一次备用甚至二次备用容量进行了规定,但在系统惯性响应方面还没有具体要求。

目前很多研究集中于双馈风机与直驱风机的转子惯量控制、转子超速控制、变桨控制及组合控制,对支撑系统频率响应与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风机运行工况等的影响,存在调节盲区与备用容量可信度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需要进行风电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市场定位与盈利模式等相关问题的探索,以促进风电的良性发展。

一、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1、备用容量需求的上升。

在日常生活中,电力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风力发电受限于其本身的特点,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用户的用电又具有随机性和不均衡性的特点,导致风力发电和用电之间的无法形成相互平衡动态弥补,从而无法保证在实际生活中发电和用电的完整和稳定。

随着我们对电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会越来越严重。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设置一定的备用容量,以期通过这种备用容量能够进一步的缓解目前的用电量与风力发电不平衡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河南科技
风能。额定风速过高, 额定功率大, 相应的设备投资就会增 加, 若实际风速大部分时间都达不到这个设定的风速, 就会造 成资金浪费, 而且额定风速高, 设备大以后, 切入风速会相应 会损失低风速风能。 提高, 切入风速是风力发电机的开机风速, 高于此风速后, 风力 产生有效 发电机能克服传动系统和发电机的自身能量损耗, 输出。 切出风速是风力发电机的停机风速, 高于此风速后, 为保 证自身安全, 发电机会停止工作。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基本关系如下图:
河南科技
2013. NO. 01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工业工程与技术
风力发电的技术综述
赵海亮
( 1. 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
1


2
锡林郭勒 011200 ; 2. 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动: 风能是清洁的、 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 它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与火力发电、 核电等相比它无需燃料, 也不会对环境造 。 它是绿色能源, 是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的能源 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称为风车。风力发电的 成污染, 原理就是利用风带动风车叶片旋转, 然后通过增速机提升旋转角度作用于发电机, 从而产生电能。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风力发电 机的相关基础技术原理。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绿色能源; 贝兹理论; 叶尖速比 中图分类号: TM61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5168 ( 2013 ) 02 - 0058 - 02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 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的供应和利用 。 当前我国已经 这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 出现较为严重的能源短缺状况, — —风能的利用和开发必须 展。在这种情况下, 对清洁能源— 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 它取之不 要受到重视。风能是清洁的、 尽、 用之不竭。与火力发电、 核电等相比它无需燃料, 也不会 对环境造成污染, 它是绿色能源, 是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 的能源。 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称为风车 。 风力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风带动风车叶片旋转, 然后通过增 速机提升旋转角度作用于发电机, 从而产生电能。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并不是简单地只由一个发电机头组 成, 实际上它是一套具有一定结构的运行体系: 风力发电机 + 充电器 + 数字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由叶片、 尾翼、 转体和机头 每一部分都很重要。 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将风能转化 组成, 成动能; 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风吹来的方向以便于叶片获得 最大的风能; 转体使机头实现尾翼的转向功能; 机头的定子发 生电磁感应将机械能( 主要是动能) 转化为电能。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1 风能 风能, 也就是空气的动能, 因为空气的定向流动形成风 。 设风速为 V1 , 质量为 m 的空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气流 方向、 面积为 S 的截面的动能为: E = mV12 而 m = / t = SV1 则 E = SV13 ……………………………………………… 1 式中 L 为气流在时间 t 所通过的距离, 为空气密度, 在标 3 准状况下取值 1. 293kg / m 。 由上式可见, 气流的动能与风速 的立方成正比关系。 2 风能的利用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 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百分之百, 对于风力发电机也是一样, 风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 转化为电能, 那么风力发电机的究竟能利用多少的风能, 而什 么样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呢? 2. 1 贝兹理论 贝兹理论是风力发电中关于风能利用效率的一条基本的 它由德国物理学家 Albert Betz 于 1919 年提出。 理论, 贝兹理论假定风轮是理想的, 气流通过风轮时没有阻力, 气流通过整个风轮时其掠面是均匀的, 并且气流通过风轮前 后的速度为轴向方向。 v0 表示流过风轮旋转面 S 时的风 以 v1 表示风机上游风速, v2 表示流过叶片截面后的下游风速( 也称剩余风速) 。 速, 根据动量定理, 质量为 m 的空气, 流过风轮旋转面 S 之 在风轮上产生作用力为: 后, F v0 ( v1 - v2 ) ……………………………………… 2 风轮吸收的功率为: P = FV0 = v02 ( v1 - v2 ) …………………………………… 3 从风机上游至下游, 单位时间内气流动能的变化量为: E = V02 v12 - v02 v22 = v02 ( v12 - v22 ) ………………… 4 由风轮吸收的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气流动能的 变化量( 实际上风轮吸收的能量就来源于气流的动能) 可得 P=E 即 V02 ( v1 - v2 ) = v02 ( v12 - v22 ) 即 v0 = ( v1 + v2 ) …………………………………………… 5 将 5 式代入 3 式中得 P = S( v1 + v2 ) ( v12 - v22 ) ………………………………… 6 6式 当上游风力 v1 不变时, 令 dP / dv2 = 0 , 即当 v2 = v1 时, 取得极大值, 即 P max = Sv13 ………………………………………………… 7 如果设 P0 为气流的初始动能, 则根据 1 式可得 P0 = Sv13 根据以上条件, 即当上游风力 v1 不变时, 令 P / P0 可得当 v2 = v1 时, P / P0 取得最大值, 即 P / P0 = 1 以上也就是德国物理学家 Albert Betz 得到的理想情况下, 风能转化成动能的极限比值为 16 /27 , 约为 59. 3% , 这也就是 。 发电机的最大理论效率 2. 2 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 我们将风力发电机的实际风能利用系数( 即功率系数) C p 定义为风力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与六国风轮旋转面 S 的全 部风能之比, 即 C p = = 2P / Sv13 …………………………………………… 8 由以上推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 实际风能利用系数 C p 总 C p 并非是一个常数, 是小于 16 /27 。另外, 它与风速、 发电机转 速、 负载以及叶片参数如叶片翼型 、 翼长等因素相关。 由 9 式可以得出, 风力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为 P = C p Sv13 ………………………………………………… 9 而风车作用时的截面 S 为圆形, 设风车叶片半径为 R, 则 S = R2 …………………………………………………… 10 将 10 式代入 9 式得 P = C p R2 v13 ……………………………………………… 11 上式即表明了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各物理量的关系。 2. 3 影响贝兹理论的环境因素 2. 3. 1 对风力发电机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风速
58
2013. NO. 01
工业工程与技术 v1 和风轮半径 R, 但其中空气密度的影响也很大 。 而根据 11 式, 这对发电场的选址和发电机风轮叶片长度的确定具有决 定性的意义。 2. 3. 2 针对某一个确定的地区, 其四季的平均风速一般 而叶片长度也不能无限的长( 会增大其他 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因此, 当风力发电场的位置选定时, 空气密度也 能量的损耗) , 11 式中对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影响最 基本确定, 那么这时, 大的就剩下了 C p 。所以如何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就转变为 了如何提高 C p 。这就要求发电机的设计人员能设计出具有相 对来说最佳 C p 的风力机。 2. 3. 4 影响功率系数 C p 的物理量 ( 1 ) 在风机的设计过程中, 风轮转速与风速的关系通常合 — —叶尖速比, 定义为风轮叶片尖端线速度与 并为一个变量— 即 风速之比, C p = R / v1 ……………………………………………… 12 R 为风轮最大旋转半径。 式中为风轮角速度, 叶尖速比是风机的重要参数, 其取值直接影响 C p 。 另外, 桨距角也会对风力发电机的功率系数 C p 产生影响。 2. 3. 5 风力发电机功率的调节方式 任一地方的风力都是随时变化的, 而其变化是人类无法 所以设计的风力发电机必须能满足对风力适应性的 控制的, 要求。 风力发电机设计时一般都有额定风速和切入风速 、 切出 风速等几个参数。 额定风速是风力发电机达到额定功率输出时, 轮毂高度 处的设计风速, 对风力发电机的平均输出功率有决定性的作 用。额定风速偏低, 风力发电机会损失很多高于额定风速的
风速在切入风速和额定风速之间时, 一般使桨距角保持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 风速在额定风速和 在最佳位置, 切出风速之间时, 要使电器部分不致于因过载而损坏并继续 保持在额定功率输出, 就要采用一定的调节方式 。 因此, 风能将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能源, 是当 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新动力源之一 。 而以 上即是本人对于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基本原理的概述, 希望能 对大家了解风力发电技术有所帮助 。 ( 七) 云背景下的安全审计 在安全审计方面, 用户必须准确的评估出哪些资产是需 要进行保护的、 如何才能保护这些资产 。 云计算服务客户必 谁在访问自己的数据。 须要求保证可监测自己的数据, 六 结束语 在云计算的背景下, 无论是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 . 还是云 计算服务的用户。安全问题是第一大问题 。 清醒透彻地调查 其存在的安全威胁、 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安全控制和方案, 是云计算时代重要举措 。 云计算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涉及了 计算机服务与信息管理的很多领域 。 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的 成熟以及发展, 相信其也会像互联网上其他应用环境一样, 对 我们的生活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1] 孙天明. 解决云计算安全问题的思考 . 中国教育网络, 发表时间: 2011 - 12 - 19 [ 2] 赵粮. 云计算面临的七大安全威胁 . 中国教育网络, 发 表时间: 2011 - 09 - 01 [ 3] 2008 - 12 王左利. 云计算面临三重门啊. 中国教育网络, [ 4] 倪红彪. 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探析 . 吉林警察学 院, 文章编号: 1003 - 9767 ( 2011 ) 10 - 0063 - 02 [ 5] .电 杨怡, 赖迎春. 云计算背景下的安全问题浅析[J] 2009 ( 16 ) 脑知识与技术, 6] [ 徐志伟, 冯百明, 李伟. 网格计算技术. 电子工业 出版 2004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