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图书馆资源发展策略
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张影(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在当前馆藏资源同质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开展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研究,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及网站调查,从主页相关栏目设置、建设内涵、传播途径、共享方式及服务策略5个方面揭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馆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力度不够、传播渠道不畅、共享效果不佳、特色服务不深入等问题。
提出加大建设力度、拓展传播途径、加强协作共享、完善特色服务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传播服务[分类号]G2521引言高校图书馆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科特色等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保存了大量高质量的稀有文献,建立了各自的特藏资源。
这些资源或具学校办学和学科特征,或有特定地域和行业优势,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或体系。
众多学者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进行了研究,包括特藏资源的概念内涵、建设意义、数字特藏建设[1]、自建数据库[2-3]、红色文献[4-5]、合作与共享[6-9]等各个方面。
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因此,有加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笔者以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样本,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各图书馆网站主页特藏资源的栏目设置、建设内容、传播途径、共享方式和服务策略5个方面开展调研,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对策及建议。
调研时间为2023年4月10日至5月8日。
2样本图书馆网站调查依据图书特藏资源栏目设置、建设内容等5个内容的11项指标,笔者调研了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其中东北大学图书馆主页无法访问,因此,选取其余41家图书馆作为调查样本(见表1)。
表1样本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现状一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图书馆主页栏目设置与否建设内涵资源类型建设内容资源来源传播途径阅读推荐/培训讲座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共享方式馆外网页链接合作共建服务策略常规服务文化服务特色服务*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第七届科研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21-026-B)的研究成果。
由“启蒙”到“学术”--20世纪初北京大学图书馆功能之演变

收 稿 1 :0 20 —2 3期 2 1-, , 1 一)女 安徽安庆人 , 6 浙江师范大学 图书馆馆员。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 文社科规划基金项 目“ 从启蒙到学术 : 百年中国大学 图书馆功能演变研究” 1Y A 8 13 (2 J802)
偿” 制度 , 学 堂 图书 馆 管 理 走 向规 范 化。 等 大 10 9 3至 10 94年 , 大学 堂译 书局购 买外 国书籍 80 5
开始购置中外书籍 , 但仅供编译之用。10 92年正 月 , 复被 义 和 团运 动 中 断 的大学 , 设 藏 书楼 , 恢 乃
籍捐赠( 约银一万二千二百 成 了善 本 @以 特藏 的基础 。 10 年 ,奏定学堂章程》 94 《 规定大学堂内设分 科 大学 堂 。京 师 大 学 堂 遵 照 奏 定 章 程 设 立 图 书 馆 , 藏 书 楼 改 称 图 书 馆 ( 额 仍 沿 藏 书 楼 之 将 楼 名)广置 中外各种图书以备学生参考之用 。本 , 年, 管学大 臣张百熙续订《 师大学堂 图书馆 章 京 程》 并制定“ , 借取章程” “ 、借还书、 预借及毁损赔
11 90年 , 一任 京师 大 学 堂 图书 馆 经理 官 王 第
诵熙主持编纂《 大学堂 图书馆汉文图书草 目》 记 , 载 图书 编 目和 排 架 的 方 法 , 录 中、日文 图 书 著 800 0余种。 … 光绪末年 , 大学堂图书馆藏书数有
一
陆续调取江浙鄂粤湘等省官书局各种书籍 , 并购 人 中西新 旧书籍藏 之 。 为北大 图书 馆之始基 。 是 10 年 , 9 3 管理大学堂事务大 臣张百熙奏请吏 部, 分发湖北试用道梅光曦派充藏书楼提调 ,查 “ 学堂开学 以来, 该道创办藏书楼事宜 , 悉心经理 , 渐有端绪 ”②是 年 , 学 堂 先后 派人 赴 南 方 采 办 。 大 书籍 , 中 10 其 93年 江 苏 省 送 书 6 6部 、 9 图歌 1 2
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年行动计划

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年行动计划
佚名
【期刊名称】《图书情报研究》
【年(卷),期】2016(009)003
【摘要】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规划.在分析北京大学图书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建设行动计划,读者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应用行动计划,经费、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行动计划,馆舍与空间行动计划和社会服务行动计划.本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在五年中逐步落实,实现在2018年初步建成世界-流大学图书馆的战略目标.
【总页数】11页(P36-4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
【相关文献】
1.北京大学图书馆支援玉树建立“北京大学图书馆” [J],
2.中澳高校图书馆论文写作服务比较研究——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J], 罗艺杰
3.医学图书馆网站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探讨——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与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网站的比较 [J], 张小晶
4.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开放数据服务比较研究\r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为例 [J], 钱思晨;岑炅莲;张宇
5.2009-2018年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规律演化探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 吴亚平; 周春霞; 张海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著名图书馆

北京著名图书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文化地标。
其中,北京著名图书馆是文化爱好者和学术界人士必去之处。
它以其丰富的图书馆藏、宏伟的建筑和优质的服务而广受赞誉。
一、历史和概况北京著名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前身为北大图书馆。
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毗邻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地理位置优越。
如今的图书馆是在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的,馆内藏书量逐年增长,现已超过500万册。
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整个建筑群由主馆、借阅馆、阅览馆等多个建筑组成,共有六个楼层。
其中,主馆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标,以其优雅的外观和宽敞的内部空间而闻名。
二、藏书和资源北京著名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而闻名于世。
馆内汇集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图书、期刊、报纸和参考资料。
它拥有大量的珍贵古籍和稀缺的文献资源,包括许多外文文献和珍贵的手稿。
图书馆还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它们的宝贵资源引进其中。
这使得读者能够在北京著名图书馆中获取到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信息。
三、阅览环境和服务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图书馆,北京著名图书馆注重提供舒适的阅览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每个阅览区都配有舒适的座椅和宽敞的书桌,以确保读者能够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自习室、多媒体区和电子资源设施,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专业且热情,他们提供图书检索、引导咨询和学术支持等服务。
此外,图书馆还定期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文化讲座和展览活动,让读者与学术界保持紧密的联系。
四、参观和借阅流程参观北京著名图书馆需要提前办理读者证,证件办理处位于图书馆入口附近。
读者证是进入图书馆和借阅馆藏的必备证件,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官方网站或者现场办理。
一旦获得读者证,读者可以享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包括借阅图书、阅览期刊和使用电子资源。
借阅图书通常有一定的借阅期限和数量限制,但可以根据需要续借。
五、未来的发展作为一所世界级的图书馆,北京著名图书馆在数字化和创新方面不断发展。
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探讨——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第 4 卷 总第 106期 181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20-7-6作者简介:潘明茜(1980—),女,水族,贵州三都人,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文献采访研究。
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中医药类专业图书馆,建馆以来,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为办馆理念,“立足教学,放眼科研,为用户提供有效可利用资源信息”为根本目标。
随着网络信息迅速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学科各专业,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上升期。
十多年来,学校面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高校招生比例扩大、校区整体迁移到花溪大学城、学校升大、迎接升博等完成指标考验。
纸质文献资源馆藏量是各项评估的硬性指标,而文献的新颖性、专业性和连续性则是读者利用图书的关键因素。
这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因此,笔者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例,就网络环境下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不容乐观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乱象丛生、质量参差不齐;中医药类专业性图书更新速度缓慢,学校各学科专业图书配比不足;图书采访形式多样化,荐购陷阱重重;读者借阅习惯发生改变,纸质文献借阅率逐年下降。
“怎样选书,选好书,选够书?”成为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通过合理构建馆藏结构,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和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一)中医药类图书更新速度缓慢新时代信息量的不断扩充,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增长,读者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被更新,新学科的出现使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对于读者的学习技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读者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获取来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1]。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
中医四大经典一直是各类出版社重印再印翻印的首选,保健养生类图书的出版层出不穷,使得中医药类专业性、学科性图书的更新速度变缓,这与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科配置比例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增大图书采购的难度,无法满足读者的学习需要。
目标1加快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转型

目标5:引进支持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软件工具或系统,提 高工作效率,整合揭示各类资源。 行动1:推动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建议引进或开 发支持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软件工具或系统。 行动2:建设接收捐赠与交换的系统管理平台。
行动3:制订本馆资源组织完整级和简单级元数据标准 ,制订特藏文献的元数据标准;根据元数据标准对各种来 源数据进行质量把控;对本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监控、 及时进行维护工作。
行动4:关注国外资源整理方法的相关原则、规则、格 式的最新进展,加大对本地资源相关实践活动的研究和应
Page 22
用。 行动5:重点落实电子资源的揭示整合工作,成立资源整合小组,建立良性 工作流程,并通过管理平台各负其责。 图书馆除是文献中心外,还应拓展如下服务功能 目标:结合空间重构,将图书馆服务细化为支持学习的服务与支撑科研的服 务,扩大和加强图书馆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以及在教育方面的影响。
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优化读者利用纸质文献的体验
学习资源在线服务 预装学习内容的终端外借服务
教参服务(教学资源库、MOOCs ) Page 24
行动:优化馆藏空间布局、开拓学习/创意空间服务
提供一体化的实体服务空间,该空间内提供数字学习 资源及空间、设备、咨询与培训等的一站式服务。 •综合展示/推介空间 •研讨/交流空间
Page 15
外文图书目标:2015年对外文理科图书进行数字转型,逐步增加理科电
子图书的比例 现状:无论从经费及品种都低于读者期望,也落后于国内一些同类的大 学。
行动1:考虑购买Wiley,Elsevier,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电子书 。采取以单本采购为主,重要学科可打包购买。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l 当前 高校 图书馆 发展 的瓶 颈和面 临的挑 战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诞生的 ,并 以惊人速度发展的计算机技
网络技术和多媒 体技术 , 正引领人类社会逐 步走 向一个高 速
校图书馆信息 资源重复建设 ,如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建立 了各 自 的图书馆数据库 , 但这些数据库 中的资源有许多都是重叠 的。这 种现象导致信息资源冗余 ,各高校不得不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 设备成本管理数据库 , 严重浪费 了人 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 由于高
形势下高校 图书馆 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制约 因素及面临的各种挑战 。 出了可行 性的应 提
对 策略 和 措 施 。
关键 词 : 息化 环 境 ; 信 高校 图书馆 ; 展 策略 发
中图分类号 : 2 8 G 5. 6
文献标 识码 : A 信息作用极大 。但在现行 高校 的图书馆管理机制下 , 各高校在 图 书馆信息的共享上做得很不 到位 ,甚至可 以说 大部分高校 图书 馆仍处在一种独立 的封 闭状态里 。这种状态一方 面导致各大高
参 与到市场 中, 其庞 大的信息量和高端 的理念融入社会 、 将 融入
市场 。这不仅造成高校图书馆失去了更 好地 引进市场先进管理
模式 和服务方式的机会 , 也使之发展举步维艰 。长期 以来 , 我国
高校 图书馆更多的是作为提供传统信息 、文献 和纸质 图书的一
个大型书库 , 图书馆 的工作人员长期 习惯于传统工作模 式 , 从上
率高达 17 面对图书馆读者到馆率 的迅速下降,0 4年《 0 %。 20 东方
旱报》在报道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学生到馆率下 降时所分 析指 出 的那样 : 这一现象是 因为许 多北大 的年轻人 , 依赖谷 歌获 取和分 享信息的程度 , 已经完全超过了对北 大图书馆的依赖程度。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
并 随 着 数 字 图 书 馆 推 广 工 程 的 建
对 国 家 图书 馆 数 字 资 源 保 存 提 出 了 . 匣保 存 :数 字 资 源 保存 体 系
级 图 书 馆 资 源 达 到 4个 T B) 。 目前 ,
覆 盖 全 国 的 数 字 图 书 馆 已成 规 模 ,
形 成 了 由 国 家 级 引 领 、 行 业 性 和 各 在 新 的 时代 ,国 家 图书 馆 … 一 如 既 区 域 数 字 图 书 馆 组 成 的 建 设 与 服 务 往 站 在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的前 沿 , 发 挥 传 体 系 。 递 文 明 、传 播 知 识 的不 可 或 缺 的 作 用 ,
1 0 0 T B,市 图 书 馆 资 源 达 到 3 0 T B,县 国在 信 息 环 境 下 的 文 化软 实 力 。
等硬 件基 础设 施 日趋完善 ,为国 家图
圈 越 字 与 壕 m 目 _2 0 1 6 4
l L &M l I : l I M ) I GI TA RO GRAP t I C . A GI NG
图书馆资源规划

图书馆资源规划一、图书馆资源概述图书馆作为学校、社区甚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因此,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资源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资源规划是指对图书馆馆藏、设备、空间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图书馆的发展目标。
二、图书馆资源分析1. 馆藏资源: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其核心资产,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通过对馆藏资源的分类、数量、品种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图书馆目前的资源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建设。
2. 设备资源:现代图书馆通常配备有阅览室、自习室、多媒体阅览区、电子阅览区等设施,还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
对设备资源进行分析可以评估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是否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3. 空间资源: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包括建筑面积、布局设计、座位数量等因素。
通过对空间资源的分析,可以评估图书馆的容量和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图书馆资源规划原则1. 需求导向:图书馆资源规划应当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多元化发展:图书馆资源规划应当注重多元化发展,不仅要注重馆藏资源的建设,还要兼顾设备和空间等资源的规划,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持续创新:图书馆资源规划应当保持持续创新,不断更新馆藏资源、引进先进设备、改善空间布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图书馆资源规划实施1. 完善馆藏资源:通过与出版社、书商等机构的合作,不断更新馆藏资源,扩大图书馆的文献收藏范围。
2. 改善设备资源:更新老化设备,引进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 优化空间资源:根据读者的空间利用情况,调整空间布局,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五、图书馆资源规划的意义图书馆资源规划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的需求,还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影响力。
2024高校图书馆工作总结(5篇)

2024高校图书馆工作总结本研究会近期工作总结如下:一、研究会组织架构调整(一)研究会换届工作本会成功召开了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会议对上届研究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研究会章程进行了修订。
新一届(第____届)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理事会顺利产生,由____人组成。
蔡蓉华同志(北大)担任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沈德来(人大)、马雪梅(清华)、____春(北师大)三位同志担任副理事长,史复洋同志(北大)担任秘书长。
为表彰上届领导层的贡献,聘请武振--、杨毅、武志宏、尹源等四位同志为顾问。
会议还就《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____年版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____年版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对期刊研究会在核心期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指导。
与会人员就下一版中外文核心期刊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达成共识。
(二)研究会发展工作依据《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章程》,凡致力于期刊研究、认同本会章程并积极参与本会活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均可申请成为会员。
理事馆为当然团体会员馆,非理事馆经申请也可成为团体会员馆。
在____月份的换届会议上,重新确认的理事馆成为当然团体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科技文献情报中心等协作单位也申请成为会员。
会议结束后,又有多个个人和图书馆申请加入。
二、推选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专业委员会代表及先进个人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上,经充分协商,____地区代表____学图书馆蔡蓉华、____学图书馆杨毅被推荐为新____届(第____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民大学图书馆沈德来当选为委员,武振--担任顾问。
武振--同志因在学会工作中表现卓越,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____年度中国图书馆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学术研究活动(一)____月____日,本会组织了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吸引了____余人参加,包括本会成员馆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科技文献情报中心的代表。
论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论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信息资源供给及服务相对短缺的矛盾日渐加深,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深层次的文化和信息的需求。
这样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开始出现,这种整合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简要的从具体策划、平台搭建、具体服务、活动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资源共享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7-459-0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逐渐的实现着从物质追求向精神追求的转变,而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在这种背景下信息资源供给及服务相对短缺的矛盾日渐加深,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深层次的文化和信息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积极地向高校图书馆靠拢,因为高校图书馆往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先进的设备、丰富的馆藏文献以及高层次的专业人员,是中国图书业技术化、信息社会化的主阵地。
但是高校也并不能总是在意味的躲在象牙塔里,和公共图书馆一样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积极地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更新和理念的变革。
一、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的整合的必要性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的整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这是由公共图书馆当前职能的不足和高校自身的优势等现状共同决定的,同时这种实现资源的共享,完成整合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目前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在地方的建设和投资中,文化作为一个产出比较慢的类别,作用显然没有经济带来的效果更为明显,很多的地方政府往往并不注重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能够保证正常的资金运转已经是非常不错了,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
公共图书馆的设备陈旧,图书常年没有更新的,管理上松懈,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经常处于关停的庄婷。
而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劣势,根据我们国家最新的资料显示,目前公共图书馆资源缺乏严重,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69719万册,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2952个,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北京大学陈建龙馆长采访郝平校长访谈录

221年第1期㊀㊀编者按:从2021年第1期开始,«大学图书馆学报»设立 馆长采访书记/校长 专栏,特邀部分高校图书馆馆长采访本校一贯关心㊁支持图书馆工作的书记/校长,畅谈对图书馆工作的认知和期望,以便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图书馆,切实将图书馆工作融入学校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更好更快地改革创新,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分类号㊀G 258 6D O I ㊀10.16603/j.i s s n 1002-1027.2021.01.001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北京大学陈建龙馆长采访郝平校长访谈录陈建龙馆长(左)采访郝平校长(右)陈建龙馆长:郝校长,您好!很荣幸由我来采访您,作为«大学图书馆学报» 馆长采访书记/校长 专栏的第一篇.哈佛前校长艾略特教授说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那么在您心目中,您认为图书馆应该发挥什么作用?郝平校长: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知识宝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殿堂.在北大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图书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代代北大人在这里驻足研读㊁激活思想㊁濡染文化.可以说,图书馆是北大人心中的一块圣地.当前,北大正处在 双一流 建设的关键时期,图书馆应当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有力服务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要,更好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和基石.图书馆首先应当建设 文献宝库 ,打造信息资源的枢纽.大数据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信息和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更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 原材料 .当前,知识碎片化㊁多样化㊁海量化对图书馆提出了新挑战.同时,跨学科研究成为趋势,科研边界不断拓宽,师生们对文献资料深度和广度的需求更加迫切.图书馆要持续丰富文献资源的种类和结构,提供更加全面的㊁适配更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文献资源,方便师生及时把握科研前沿动态,为产生更多高水平成果和引领性思想打好基础.5大学图书馆学报J o u r n a l o fA c a d e m i cL i b r a r y2021年第1期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涵养精神㊁培育文化上.李大钊先生曾提出 兼容互需 的藏书方针,积极引进新思想书籍,这使得北大图书馆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的重要基地,为北大形成 爱国㊁进步㊁民主㊁科学 的精神文化打下了坚实根基.希望图书馆发扬光荣传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㊁提升文化品质,成为师生汲取文化营养的殿堂,成为学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窗口.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一所大学只有坚持开放办学㊁深化交流合作,才能不断获取发展的养分.而图书馆正是大学增进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希望图书馆广泛运用最新信息技术,通过 云端 积极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发挥好资源贡献㊁推动合作㊁增进友谊的重要作用,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办学格局作出新的贡献.陈建龙馆长:新冠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也面临很多新课题㊁新需求,您认为疫情之下图书馆应该如何找准定位㊁服务师生?郝平校长:去年疫情期间,我曾四次到图书馆调研工作,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是1月30日,也就是疫情大规模暴发后不久,图书馆全力应对挑战,在短短两天内迅速制定了应急服务方案.我和几位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现场办公和审核方案.第二次是3月5日,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展了国内高校首次 送书到楼 服务,令师生非常感动,我专程到图书馆看望和感谢送书上门的馆员.第三次是8月31日,我到修缮图书馆东楼的工地,调研工程进展.第四次是11月27日,图书馆东楼重启前夕,我来到修葺一新的馆舍,看到图书馆的内外环境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回忆起我在学生时代的图书馆,又想到同学们㊁老师们将在这里开启全新的学习体验,真是百感交集.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硬仗㊁一次大考,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㊁一台助推器.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疫情加速了高等教育方式的变革,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助推了大学治理方式和效能的提升,给大学带来许多 新基因 .而且这些影响是广泛而持续的,图书馆要积极把握疫情带来的新形势,找准师生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 送书到楼 等方式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建设好网络资源库,确保文献信息资源的及时传递,为疫情期间师生保持正常学习和科研提供基础保障.第二,要搭建有力的交流平台,提供教学科研协同服务.疫情期间,图书馆一方面积极协同院系教师的远程教学工作,提供素质技能讲座,通过电子教参平台发布了1755种教材,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主动发布«北京大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项目及专利信息速递»等各类专题信息,在展现北大学术成果的同时,也为师生拓展研究思路提供了有力帮助.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坚持,不断完善.第三,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这次疫情使教育模式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极大拓展了大学校园的边界,大学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㊁更加多元,成为更加 开源 的平台.疫情期间,北大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了 一小时讲座 北大读书讲座 等系列活动,让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提升国民素质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今后,我们要把握疫情之下大学时代使命的新变化,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更广泛㊁深入地向社会传递知识的声音和科学的光芒.陈建龙馆长:您希望通过哪些措施推进图书馆的改革发展?郝平校长:推进图书馆的改革发展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我们要立足学术发展规律㊁师生学习工作需求和图书馆建设特点,把握好方向和重点环节,推动图书馆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 全校一盘棋 的文献工作体系是基础.目前北大有图书馆主馆㊁沙特国王图书馆㊁41个院系分馆㊁4个院系资料室㊁法律图书馆等文献保障与信息服务机构,要把这些机构统筹协调好,既分布式收藏,又共建共享.通过建立元数据标准㊁文献数字化管理㊁数据仓储与长期保存系统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促进资源整合㊁服务联动.6221年第1期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关键.去年我们发布了«北京大学文献保障与信息服务体系管理办法»,从目标㊁宗旨㊁体制㊁机构㊁工作体系㊁管理等方面,对全校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的整体化建设作了全面规划.今后,要进一步完善馆藏普通文献典藏体系,深挖馆藏革命文献资源,加快古文献数字化和专题数据库建设,探索馆藏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化新技术应用,制定交融式在线图书馆建设方案,探索算力驱动的计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建设优秀的图书馆人才队伍是支撑.图书馆学家哈里森曾说: 即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的讲求效率的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而有效的读者服务. 图书馆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知识储备,丰富知识结构,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文献信息感知能力㊁学科前沿捕捉能力㊁信息化工具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陈建龙馆长:面向未来,您对图书馆有何寄语?郝平校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北大实现高质量发展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阶段.希望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世界一流为标准,发扬光荣传统,把握时代新机,努力建成一流的文献中心㊁一流的育人平台㊁一流的文化殿堂,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的引领作用.陈建龙馆长:感谢郝校长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详细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您的高见和期盼,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全心全意把图书馆建设得更好,体现出 心脏 的意义.左图:郝平校长看望疫情严重时期送书上门的馆员㊀㊀㊀右图:郝平校长视察重启前的北大图书馆东楼7。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资源中心,它的收藏政策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读者阅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收藏政策的制定原则收藏政策是图书馆建立和发展藏书的指导方针。
一个好的收藏政策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原则:1. 追求学术价值:图书馆的收藏应该以学术价值为导向,优先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期刊、文献等。
2. 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的收藏应该紧密与用户需求相结合,根据读者的借阅情况、建议和反馈来决定收藏的内容。
3. 多元化和平衡发展:图书馆的收藏应该具备多元化和平衡发展的特点,涵盖不同学科领域的图书与文献,以便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4. 保护与保存: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的保护和保存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图书损坏和丢失,确保收藏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二、发展趋势1. 数字化藏书: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许多图书馆开始将纸质藏书数字化,建立电子图书馆和数据库。
这种趋势可以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
2. 开放获取运动:开放获取运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免费获取和共享,这对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采取开放获取模式,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开放资源丰富自己的收藏。
3. 合作与共享: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建立联盟,共享藏书资源,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4. 数量与质量并重:虽然数字化藏书的发展使得许多图书馆的藏书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仍然是图书馆收藏的重要指标。
图书馆在扩充藏书量的同时,也要关注藏书的学术价值和内容质量,确保收藏的资源具有实质性的研究和学术意义。
三、挑战与机遇1. 版权问题:数字化藏书和开放获取运动增加了图书馆的版权管理压力。
图书馆需要制定合理的版权政策,保障读者和权利人的利益。
北大图书馆资源发展策略

北京大学图书馆今后几年资源发展目标和策略朱强2015.5.21.杭州提纲•背景•行动计划概要•资源建设发展目标•资源建设行动策略背景: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的方向•综合性的深化改革•改革的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的措施•简政放权(专业设置、学位点、大学章程)•改革招生制度(减少加分因素、一年两考、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和内容变化)•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丰富办学模式、允许文理兼修、)•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背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育信息化•小班制教学•MOOCs•翻转课堂背景:环境的变化•数字出版的变革已经完2006-2013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成•用户需求及使用习惯的改变•纸本文献服务量的下降和数字文献服务量的增长2006-2013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读者使用习惯的变化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入馆人次 外借册次2006200720082009101020112012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50,000,00060,000,00070,000,00080,0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电子资源检索人次 全文下载篇次•内部环境•北京大学学科设置不断增加,2008年以来新设了不少院系、研究机构或专业,需要补充相应的专业学术资源。
•全校总-分馆分散独立的建设体制,使资源重复建设,全校投入到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总体保障能力未能有效聚合。
•学校拨付给图书馆的经费有限,总额多年不变,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发展新的需要。
北京大学学科发展变化新设立的学院新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歌剧研究院城市环境学院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现代农学院2011年11月,国际数学研究中心2011年 8月,合成与功能生物学中心2010年 7月,统计科学中心2010年12月,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中国画法研究中心、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2009年 3月,定量生物学中心2008年以来,学校新设的系、专业及新成立的研究机构(部分)专业设置学科与学制说明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能源与资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整合科学(元培)通信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2014年新增2014年新增后6个为近年新增设专业工学专业发展情况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转型•2009-2013年各类馆藏发展经费趋势图0.00%10.00%20.00%30.00%40.00%50.00%图书 期刊 电子资源 多媒体资料 200934.53%36.87%26.50% 2.10%201031.37%35.40%30.89% 2.33%201127.90%37.27%32.36% 2.47%201222.77%40.26%35.81% 1.16%201329.53%28.45%39.82%2.20%2013年电子资源经费使用额度及比例(单位:元,百分比)电子报刊, 5,980,105.00 , 45%电子图书, 1,675,834.00 , 13%电子学位论文,240,467.00 , 2%多媒体数据库,735,000.00 , 5% 其他数据库, 4,661,889.23 , 35%数字化转型的思考•转型是必由之路•转型是渐进的•转型是全面的•根本是人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制订2014-2018面向一流行动计划大学图书馆新的理念•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坚持图书馆的基本核心价值•走出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发挥优势•数字优先,数据驱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北大图书馆现行业务模式•以纸质资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建设部•古籍部•特藏部•多媒体部•流通阅览部•信息咨询部•系统部•分馆与典藏办•中心办公室•馆长办公室•文献计量室•CALIS中心北大图书馆今后的业务模式业务•资源建设•支持学习•支持研究•学术交流条件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信息技术架构和系统•空间设备运营和管理•科研团队和课题对外关系●校内合作分馆体系●国内合作 CASHL DRAA●海外合作●CALIS资源建设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在总馆内部各部门之间,总分馆之间,全校各机构之间、联盟组织、协作单位之间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协作共建,减少重复、节约经费,提高全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
纸电融合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市场营销栏目编辑·缪立平早在2007年《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就已经明确了电子书数量将计入馆藏总量,[1]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也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业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建设经费投入趋于平缓,采购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平均复本量却在减少,[3]数字资源采购经费占资源建设总经费的比重则逐年上升,[4]高校图书馆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升级时代。
电子书凭借易于保存、方便携带和使用、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节省馆舍空间等优于纸质图书的特点,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种重要馆藏资源。
加上“互联网+”和数字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纸电融合已成为电子书出版的趋势,[5]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以及文献载体的多元化特征使得数字化阅读在读者阅读方式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各类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阅读与出版环境的改变、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改变、读者服务的结构性升级与变革等挑战,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已经进入以纸电并存为特征、电子书逐步成为馆藏主体的新时期,而电子书资源建设以及电子书馆配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电子书资源馆藏建设现存问题自2015年电子书元年以来,国内电子书行业发展迅猛,势头良好,但具体到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资源业务板块,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电子书资源供应链尚未成熟传统纸质图书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而目前电子书产业链由“电子书出版商→电子书集成商→图书馆→读者”构成(见下图),电子书出版商、电子书集成商、图书馆三者形成了电子书产业上游、中游及下游的市场关系,并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电子书出版商和集成商是电子书资源馆配市场供应链的主体,两者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相互牵制。
一是电子书出版商对行业发展持有保守态度。
电子书出版商也称电子书内容提供商,为市场提供电子文献信息资源。
2018年国内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5.68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幅度为3.6%,低于2017年5.35%的增长幅度,处于下降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图书馆今后几年资源发展目标和策略朱强2015.5.21.杭州提纲•背景•行动计划概要•资源建设发展目标•资源建设行动策略背景: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的方向•综合性的深化改革•改革的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的措施•简政放权(专业设置、学位点、大学章程)•改革招生制度(减少加分因素、一年两考、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和内容变化)•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丰富办学模式、允许文理兼修、)•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背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育信息化•小班制教学•MOOCs•翻转课堂背景:环境的变化•数字出版的变革已经完2006-2013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成•用户需求及使用习惯的改变•纸本文献服务量的下降和数字文献服务量的增长2006-2013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读者使用习惯的变化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入馆人次 外借册次2006200720082009101020112012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50,000,00060,000,00070,000,00080,0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电子资源检索人次 全文下载篇次•内部环境•北京大学学科设置不断增加,2008年以来新设了不少院系、研究机构或专业,需要补充相应的专业学术资源。
•全校总-分馆分散独立的建设体制,使资源重复建设,全校投入到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总体保障能力未能有效聚合。
•学校拨付给图书馆的经费有限,总额多年不变,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发展新的需要。
北京大学学科发展变化新设立的学院新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歌剧研究院城市环境学院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现代农学院2011年11月,国际数学研究中心2011年 8月,合成与功能生物学中心2010年 7月,统计科学中心2010年12月,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中国画法研究中心、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2009年 3月,定量生物学中心2008年以来,学校新设的系、专业及新成立的研究机构(部分)专业设置学科与学制说明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能源与资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整合科学(元培)通信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工学 4年2014年新增2014年新增后6个为近年新增设专业工学专业发展情况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转型•2009-2013年各类馆藏发展经费趋势图0.00%10.00%20.00%30.00%40.00%50.00%图书 期刊 电子资源 多媒体资料 200934.53%36.87%26.50% 2.10%201031.37%35.40%30.89% 2.33%201127.90%37.27%32.36% 2.47%201222.77%40.26%35.81% 1.16%201329.53%28.45%39.82%2.20%2013年电子资源经费使用额度及比例(单位:元,百分比)电子报刊, 5,980,105.00 , 45%电子图书, 1,675,834.00 , 13%电子学位论文,240,467.00 , 2%多媒体数据库,735,000.00 , 5% 其他数据库, 4,661,889.23 , 35%数字化转型的思考•转型是必由之路•转型是渐进的•转型是全面的•根本是人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制订2014-2018面向一流行动计划大学图书馆新的理念•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坚持图书馆的基本核心价值•走出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发挥优势•数字优先,数据驱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北大图书馆现行业务模式•以纸质资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建设部•古籍部•特藏部•多媒体部•流通阅览部•信息咨询部•系统部•分馆与典藏办•中心办公室•馆长办公室•文献计量室•CALIS中心北大图书馆今后的业务模式业务•资源建设•支持学习•支持研究•学术交流条件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信息技术架构和系统•空间设备运营和管理•科研团队和课题对外关系●校内合作分馆体系●国内合作 CASHL DRAA●海外合作●CALIS资源建设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在总馆内部各部门之间,总分馆之间,全校各机构之间、联盟组织、协作单位之间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协作共建,减少重复、节约经费,提高全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
2015年着手进行全校总-分馆资源协调采购方案,力争在建校120年前后实现全校资源的整体布局。
•具体目标:•逐步调整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经费结构比例,力争在五年中由目前的4:6调整到5:5;•重点加强原生数字资源、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扶持馆藏基础薄弱的新建学科和交叉学科资源建设,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源支持。
策略1:统筹本馆资源建设经费的预算与协调使用•在总-分馆体制下,完成文献资源协调建设的政策制定,着手制定《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协调采访实施方案》,上报文献资源战略发展委员会和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争取获得学校的认可并在全校实施。
(2014年提出方案,并得到两委会通过,已开始实施。
)•全校总分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由目前分建共享逐步推进到共建、共享,促进同类院系专业分馆向学科资源分馆方向发展,建立纸质资源的学部采访制度,按学部开展学科资源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全校文献经费管理机制,完善经费使用相关规章制度。
推进全校总分馆经费统筹,建立学科经费的协调使用机制,建立专业期刊、数据库资源的订购与相关分馆分摊经费的制度。
•完善文献资源常规经费的预算机制和增长机制,争取更多经费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全面的文献保障。
与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保障机制,在新建学科时,有关部门拨付相应的文献基础建设专项经费。
•应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市场价格变动相适应调整文献购置费的额度,协调好资源经费使用的结构比例。
加强资源采购过程中以及采购结束后的统计和评估工作,支持采购决策。
策略2:加强馆藏资源结构的调整,加快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为实现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经费比例由2013年的4:6逐年提高到5:5的目标,平均每年要减少30万元经费的纸质书刊采购,重点减少外文原版期刊和理工科纸质资源。
•整合多媒体资源与其他资源的采访,建立统一评估、统一采购的机制。
逐步增加多媒体资源库的品种,争取实现比较全面的学科覆盖,建设完善的支持教学/学习、兼顾科研的多媒体资源体系。
•全校总-分馆采访分工,减少多复本重复采购,用节省的经费购买更多品种;根据院系实际需求整体协作,实现总分馆有选择地加强纸质资源建设,减少纸质期刊复本。
•深入开展用户调研,同一种内容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两种载体,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最适合于用户需求的资源载体。
•继续并完成《北京大学文献信息资源发展政策》,通过政策指导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
策略3: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提高保障水平•与计算中心、教务部、研究生办、人事部以及馆内各部门协作,推进学位论文提交系统的全校整合。
•加大投入,配齐已出版的大型古籍影印书与工具书,之后出版的资源随出随买,提高开架影印古籍和工具书的保障水平。
•主动积极访求重要的捐赠资源,继续加强和巩固已有的特藏和古籍资源建设。
包括:•争取北大著名学者手稿、藏书的捐赠。
•建立海外中国古籍善本回购的长效机制;持续地采访拓片资源。
•以项目开发和读者需求带动馆藏古籍的数字化进程,并着手形成馆藏资源数字化的长远规划,按专题、系列自主开展馆藏古籍数字化建设。
加强有关特色资源尤其是围绕人物、学科、专题或地区研究为中心的资源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外文图书和民国旧报刊为重点,建设数字特藏。
•全面开展古籍、特藏保护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建立特藏修复中心,引进国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
•以古籍保护实验室为依托开展古籍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提高古籍保护业务水平。
•延揽人才,完善硬件设施,筹备“国家级古籍保护修复中心”申报工作,对外开展修复咨询与技术服务,服务社会。
•开展对各种原生资源(含各种科研数据、实验报告以及校内各种灰色文献、学术报告等纸质资源或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把数据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原生数字资源建设。
策略4:重点进行开放获取资源建设•制定开放获取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化工作流程。
•与学科资源建设相结合,有计划地开展开放获取资源收集。
•整合揭示开放获取资源,在主页上提供一站式入口。
•制订相关政策,维护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和推进开放获取。
策略5:应用新技术及平台,加强资源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效率•自建或引进相应的电子资源管理平台。
电子资源试用、采购、揭示和评估等流程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
•建设全校文献信息资源协调采访平台,与各学部或分馆协调纸质资源的采访,实现采访的共知、共建。
•将捐赠管理系统纳入图书馆资源管理的统一平台。
•加大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长期存储的电子书刊与纸质资源的完全整合。
策略6:加强文献资源的揭示•加强数字资源的揭示•完成外购数字资源在OAPC中的揭示。
•探索URI或者其他技术手段,建立外购资源网络链接地址变化后的维护机制。
•保持和维护外购数字资源在发现系统中的精确订阅。
•通过发现系统实现平台间数字资源的整合,改善发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加强对特色资源和原生资源的揭示。
•大力推进未编古籍编目加工、拓片改号加工工作。
•有计划地开展古文献资源整理、揭示与研究,提高项目开发的系统性与自主性。
•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系统、有计划地整理研究古文献资源。
•启动非书古文献(信札、奏折、契约等)元数据的研制工作,提出解决方案。
•加强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维护工作。
•加强对新聘编目人员的培训及业务管理,探索纸质书刊的编目工作社会化参与路径。
•对本馆未编资源(包括图书、地图、手稿、档案等)进行调研并有计划地进行清理。
•推动本馆数据向关联数据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