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公文语言的要求
公文语言的要求一、公文语言的概念和意义公文语言是指用于书写和交流公文的语言,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严谨性、规范性、精确性和简洁性等特点。
公文语言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机构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展示国家形象和提升组织形象的重要手段。
二、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1.准确性公文语言应当准确无误地表达信息,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在使用专业术语时应当准确使用,并注明出处。
2.规范性公文语言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遵循统一的格式和标准。
例如,在书写公文时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3.严谨性公文语言应当严谨、正式,不应当出现口头化或随意化的表达方式。
在使用修辞手法时也应当注意掌握度,避免过于夸张或华丽。
4.简洁性公文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或废话。
在表达信息时应当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5.礼貌性公文语言应当尊重对方,使用得体的称呼和措辞。
在书写公文时应当注意尊重对方的权益和利益,并避免使用侮辱、歧视或不敬的语言。
三、公文语言的写作技巧1.注意格式在写作公文时应当注意统一格式,包括页眉、页脚、字体大小和行距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信纸和信封。
2.突出重点在表达信息时应当突出重点,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要点,使读者能够快速抓住主要内容。
3.掌握修辞手法适度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但需要注意掌握度,避免过于夸张或华丽。
4.审慎选择词汇在选择词汇时应当注重准确性和规范性,并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不规范的词汇。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使用歧义、模棱两可或过于生僻的词汇。
5.注意语气公文语言应当体现出严谨、正式的特点,因此在使用语气时应当避免过于口头化或随意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傲慢的语气,以免影响沟通效果。
四、公文语言的常见错误1.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是常见的公文语言错误,容易影响文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内容要求:
1.主题明确:公文的主题应该明确,避免含糊不清或含有二义性。
2.内容全面:公文要求内容全面、准确,不可有遗漏和夸大。
3.见解明确:公文要突出主旨,见解明确,表达清晰。
4.事实真实:公文中所陈述的事实和数据应真实可信,不可捏造和歪曲。
5.信息科学:公文要科学,及时,并付诸具体的信息。
展现行政机关
的决策和服务功能。
二、结构要求:
1.标题:公文应该有恰当的标题,概括主旨,简洁明了。
2.要点突出:公文的要点应该突出,具有层次感。
可以通过主次分明,逐级递进的方式进行组织。
3.逻辑严密:公文要求逻辑严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晰,不可有跳
跃和闭塞。
4.强调重点:公文要突出重点,加插适当提示,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5.条理清晰:公文中条理清晰,排布有序,不可过分冗长或缺乏条理性。
三、语言要求:
1.准确性:公文语言要准确,保证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准确性。
2.通顺性:公文应该通顺,避免拗口和生涩的语言表达方式。
3.规范性: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守语法、标点、用词等方面
的规则。
4.简洁性:公文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5.得体性:公文要求使用得体的语言,避免夸张、夸大等不适当的修
辞手法。
总之,常用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在内容、结构、语言等各方面进行
合理、准确、简洁、规范的表达和组织,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公文基本写作的语言要求
公文基本写作的语言要求一、准确(一)认真辨析词义西方有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
写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一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
这话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未必适用,因为文学语言不循常规,而作家的创造性语言又因其个性和素质的差异各有特色,很难说哪个词语是绝对准确的。
这话用于公文写作,倒是比较确切的。
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
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
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
“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
写作公文,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二)讲究语法和逻辑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
首先,句子成份要完整。
汉语构句有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子成份,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主干成份,定语、状语、补语是辅助句子成份。
对于每一个句子来说,主干成份也不是必不要少的,但是省略有省略的规则,不能任意省略和无故残缺。
例如:“厂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厂职工的热烈欢迎。
对他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
”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份。
谁给以评价?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不明白了。
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
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是不通。
如:“这种精神充满了各个村庄,开遍了全乡的各个角落。
”精神无形,说它充满了某一空间,已经十分勉强,又说它开遍了各个角落,更是无稽之谈。
改成“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了全乡”,才算通顺。
其三,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
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
如:“他们加强了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教育。
”团员是青年的一部分,团员和青年是不能相互并列的。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_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_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摘要:公性质和作用以及公独特语体定了公语言必须是明白、准确、直接、朴实、简练和庄重这是对公语言基要,“得法”、“直线上升”、“带劲”等词语都是口语不合面语言要般不上公, </公性质和作用以及公独特语体定了公语言必须是明白、准确、直接、朴实、简练和庄重这是对公语言基要、明白拟写公首要是让人看懂就是要把事说清楚把话写明白只有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受机关才易接受并加以施行语言表达不明白公容就无法得到落实也就达不到发目语言表达清楚明白首先是语无歧义即所用词语只有明确思不能有几种释语言表达产生歧义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是两种释显然有种是正确这虽然不至影响者理但也要猜测番例如“边着孩子年纪不”让人疑心有两孩子其实只有把“边”改“旁边”就不会引起误了二是两种释都可能这种错误比前种要严重因两种释都讲得通者就无法知道你真所了例如“这部作品真正译出了原著风格和语言致性”这句话既可理原著风格和语言相致也可理译出作品风格和语言与原著风格和语言相致到底是哪种理正确呢?无法确认三是由附加语界限不清引起歧义主要是“”使用不当例如“介绍英国部权威著作”可以理这部著作是介绍英国情况权威性籍也可以理介绍是英国部有权威著作作者是前者应当把“部”提到前面再如“这是单身职工部分困难办法”这句话既可以把“单身职工部分”看成是词组也可以把“部分困难”看成词组如是者应该“职工”面加“”四是两事混说产生歧义例如“物、旅游业保护与改革”两项主语两项谓语不只种搭配方式真正思应该是“物保护与旅游业改革”数差不多清楚与否却不样外语表述不全也会产生歧义种情形面上并表现出歧义只是因句子某些思能加以表达完整而使者误入歧途例如“妇女法律上已平等了”从面上看是说法律面前妇女已没有高低分了也就是“妇女法律上平等”实际上是说“妇女与男子法律上平等”因应“妇女”加上“与男子”这样句子思就表达完全了公语言如有歧义就会让受者捉摸不定对公容产生不致理进而行动上出现差错其次是言不费即所用词语看就懂不能让人无法理不知何做到言不费就要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是选用词义通俗常用词不要故作高深使用些晦涩生僻词语人们从词上都很难到怎么理呢?例如“建立了缜密因而也是躐等干部选拔制”这段显得很卖弄做作“缜密”是何?且用有并不贴切而“躐等”词今已少用其含义很难被人普遍理用公上显然不合适二是不要把不义词拼凑使用有些词单看并不难懂可胡乱凑到块儿就不懂了例如“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是向不合理生活艰苦作战还是安不合理幻觉统治不向广人民改善而贴人安定空虚幻想”这里“幻觉统治”、“向广人民改善”、“贴人安定空虚幻想”都让人莫名其妙它们组配起不知道能说明些什么思三是不生造词语公必须是通用规语言生造词语必然导致词义不清语不明让人不理或无法理例如副请柬写道“雅启亲驾敝舍馈光”这些生造词语起十分生硬、别扭人们只能根据面猜测其很难接受再如“生硬地对国历史倒裁以无花对历史人物勾画以循环脸谱”这句话什么叫“倒裁以无花”什么叫“循环脸谱”恐怕只有创造它作者能够回答公写作使用上述这些令人费语言就是跟者开玩笑虽然词汇颇多可是句也不懂撰写公图何以实现呢?二、准确语言表达准确是切共要公更是这样这里讲准确是真实具体准确不是诸如学作品要合生活逻辑塑造型形象准确公对语言表达准确要主要是用词准确即选用能如实地反映词语是向东选用了“不能向西、北、南”虽然与不相矛盾但却有差距“向东”就没能原、具体表达出用词准确除了不用有歧义、令人费词外关键选用恰当、能表达特定事物词要尽量做到除了这词任何其它词对这事物表达都不能这样确切、圆满恰到处做到这很不容易必须词语锤炼上下功夫首先要分清词性避免误用这主要是语法方面问题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连接词、语气词、象声词等其性质不作用也不遣词造句不可违背语法将其误用公撰写主要以下几是名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我们不能只记孩子、写、算术”“算术”是名词前边应加动词“做”否则如“让孩子图画”、“让孩子面包”样并让孩子有什么动作二是动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对外开放程沿海和地是分别”“分别”是动词这里当成了形容词如前边加“有”作名词用就通了三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他没有明确到己病根”“明确”不是动词应边加上动词“认识”改“没有明确认识到己病根”就准确了四是名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工作很模”“模”是名词不能做工作表语应改用“出色”类形容词五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名词例如“他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高”“高”是形容词可做动词附加语例如“高爱国主义精神”而己不能独立使用六是副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做军校教员”“”是副词“次”思类似但用法不“次”用动词可写成“他做次试验”“”用动词前可写成“他做军校教员”其次要辨明词义选用贴切词这对公语言表述准确极重要汉语非常丰富要表达某事物义词相当多义词不断产生是语言方面精密标志语言表达准确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义词含义非常接近而又有着细微差别因用词准确与否问题关键选用义词是否正确而非义词选用只存是否正确问题不存是否准确问题了把公表述得准确下笔前要对义词词义仔细加以辨别正确区分出它们微妙差别进而选用贴切、精确词主要辨明以下几方面细微差别是词义侧重不如想念──惦念二是语义轻重不如赞扬──赞成三是语义围不如战斗──战役──战争四是使用对象不如爱护──爱戴外还要仔细分辨词语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感情色彩主要指是褒义贬义还是性风格色彩主要指是庄重还是随和是口语还是面语使语言表达准确除了选择义词外还要词语是指人还是指物是主动还是被动有词只适用人有词只适用物不能混用例如“××省今年遭受严重水灾使农业生产感到极困难”“感到”这词公只适用人(学作品拟人写法例外)不适用物“农业生产”是没有感觉它不会“感到”应该改用“遇到”写成“农业生产遇到极困难”有些词用主动围有些词用被动围如用不当就造成混乱例如“招展着血染军旗高歌着胜利凯歌”“招展”适用主动围红旗可己“招展”我们却不能“招展”红旗只能“挥舞”红旗例如“束缚着几千年封建锁链国农民”“封建锁链”可以“束缚”而被束缚却不是“封建锁链”应改“几千年被封建锁链束缚国农民”三、直接公基特是产生现实效用方面针对性极强都是着某种实际要制发另方面性极强必须现实发挥作用这就定了公语言表达直接性无论是记叙、说明还是议论都必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针见血下子表明图让受者从语言表达直接了到制目而不允许有话不直说绕圈子或者隐晦暗示让人从背领会某些图公语言表达直接首先是语直接不可曲折句话或段话所要表达思是直接不要迂回前进绕了弯才吞吞吐吐道出例如是向东走却不直接讲应该向东而说向西如何不向南有何困难向北如何严重言外是向东学作品语言可以这样因它不是种“实用”而是种欣赏应该造成种“弦外音”、“音外”、“韵外致”境使者思而得知有想象和回味余地表现出种抒情写接性而公则必须直接表达图不允许让受者己任想象和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对公容准确地加以了并贯彻落实其次是词义直接不可含蓄词概念身含义是直接不要引伸象征某种含义例如“他能如拼搏是因他刻都想着母亲”这里“母亲”是指祖国并非“母亲”这概念原有含义──妈妈作公使用这样象征性词容易产生歧义有悖发图因“他刻想着母亲”人们完全可以理“想着妈妈”不如直接写作“他刻想着祖国”或者写成“他刻都想着母亲──祖国”四、平实平实就是平易、实平实是公语言特色也是由公政治性和实用性所定公语言平实首先是感情朴实公所使用语言般不带强烈感情色彩语调较平直多抽象理性语言直接作用受者识系统使有所了和理即达到目它不象学作品语言作用者感觉系统使有所感受进而激动使用形象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并通具有感染力描绘和渲染造成种“境”刺激者感觉公语言所表达是超越了表达对象外观形态事物质和理它不要借助具体可感形象和境而直接作用具有抽象思维活动识系统因公语言表现种“理智”而学作品语言则表现种“感情”例如“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志具有远理想、坚强志、无私胸怀……”这些语言都是对张海迪事迹抽象概括感情极朴实语调平直带有确定性是种“理性”语言再如“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志海燕般理想青松般风格海般胸怀……”这样语言是借助形象给人以想产生感觉带有不确定性却有较强感情色彩是种“感情”语言前者属公语言者则是学语言其次是用词朴素公用词应朴实无华、诚恳实使用平易、浅显、通俗词语不追华丽词藻避免份修饰防止形式主义修辞手段如公词语绚丽繁华量使用份形容词类修饰词以至各种不适当修辞方法不仅破坏公语体风格影响了公容表达而且会造成浮夸给人以假、、空感觉例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无比崇敬、无比兴奋、无比豪心情这里举行空前热烈、空前盛、空前隆重、空前美会欢迎从浴血奋战前线凯旋亲密、可爱、真挚战友怎能不热血沸腾、群情激奋、汹涌澎湃、斗志昂扬呢……”这讲话稿连续使用了三排比句显得做作而虚假特别是几更是言其实而“热血沸腾”、“汹涌澎湃”类华丽词语不仅是种累赘而且与容也很不相干五、简练公针对性、效性极强因公撰写和处理都要快速、高效率语言表达简练对公说极重要公语言简练首先是语言结构简单般单句多复句少;短句多长句少即使是长句也是短主语型、短谓语型、短宾语型等较多而长类型较少例如“任何人不得非法拦截军车军队行动任何人不得干预如有人不听劝告”这段话三十几三分句都是单句也都是短句句层思简单明了公写作多是采取这样简单语言结构表达而学作品则不尽然例如“当然我们工农群众就是无比可爱可是这里我想说是他们子弟那些拿起枪献身革命斗争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战士们我感到他们是可爱人”这是魏魏《谁是可爱人》段八十几是由三分句组成三重复句其“可是我这里想说是他们子弟”“那些拿起枪献身革命斗争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战士们”是种复句形式都是从不侧面说些人即工农群众子弟写散可以这样借助结构更复杂复句形式表达较复杂、丰富思想感情是了“欣赏”而写公却不允许这样使用简单单句形式表达明确而直接发图是了“实用”其次杜绝堆砌公语言表达极准确、直接因而也必须极简练不能了卖弄或者故作高深不管有用无用不责任地将些“漂亮”词语、“新名词”堆块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扑朔迷离不仅浪费部属也使发者真正图隐晦不显妨碍对公迅速办理例如“要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建立起十分有效、能充分发挥作用、切实产生实际效、构成络循环体系、立体交叉输导、多渠道系”这句话不够简练主要是堆砌造成罗嗦其是要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建立起广泛有效系由将堆含义差不多“新名词”罗列起句子长结构复杂让人看了费费力再次力戒重复公撰写要特别避免以下三方面重复是语句词重复出现例如“新种成熟期比旧种早熟十天”这是主语部分跟谓语部分重复主语部分“成熟”与谓语部分“熟”不仅是用词重复而且语法上也出现了错误“成熟期”是怎么“早熟”或“成熟期”或下面“熟”再如“他用目不睛目光看着他”这是附加语分部与主体语部分重复“目”重复只要写成“他目不睛看着他”即可二是语句义重复反映例如“他们不能也不该阻止我们前进”“不能阻止”和“不该阻止”思相不必重复表达三是句话说两遍例如“年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收到了巨效”“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收到了巨效”两句说是思只留下句即可避免赘余赘余是句子里多余词语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重复也不是堆砌但都是些废话了思毫无损失例如“我们预先有计划有准备地把八场地都清理干净”“计划”、“准备”必然事前“预先”实是多余应该删写得叫“要言不烦”写得不叫“烦而无当”公更以简洁贵我们应有足够认识六、整洁整洁是指公语言严肃、规、纯洁公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严格约束力语言表达上必然要严肃、规和纯洁这是种庄重美首先语言严肃公语言不可油腔滑调不可花哨浮华例如“以上条件如能答应那千万;如不允许就双方拉倒”这种油滑语句必须禁用再如“党委成员讨论心情格外激动有热泪盈眶泣有成声致表示……”“格外激动”、“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实属份修饰不仅造成种浮夸而且也破坏了公庄重色彩其次语言规是通用尽量不用方言土语少用生疏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偏僻晦涩词语例如“三年前他还是稼娃如今成了企业”“稼娃”是陕西土话非当地人很难看懂不能写进公再如“他呕心沥血地投入到把供体与体用种连接酶基因胶粘起而获得新基因•然引入寄生物细胞从而得到具有新遗传性状生物类型实验”公容不是探讨学术量生疏专业术语对学术论说是“规”但对公说就不够“规”它不是公所人们也很难理完全可以换成公语言表述他呕心沥血地投入到艰辛生物工程实验二是标准就是公表述不宜口语化否则显得随便例如“领导得法生产直线上升工人们干得也更带劲了”“得法”、“直线上升”、“带劲”等词语都是口语不合面语言要般不上公三是固定样种其容和作用类似所用语言也体相是逐渐形成固定性语言其部分成公专用语言例如开头常用“根据”、“鉴”等词语结尾常用“布”、“当否请指示”等词语再次语言纯洁公语言纯洁除不使用生编硬造词语外还不能有谩骂语句更不能出现下流语言例如“那些产阶级由化言论简直是放屁臭不可‘闻’”都懂得辱骂不是战斗用骂街对付产阶级由化言论非但不了问题反而损害了公身不仅公身容不用这样语言表达而且也不能原地引用这样语言些揭露错误或不当行公常引用被批评者话如这些话是谩骂或下流语言是不允许照样写出而应该概括简要指出即可相关热词基要公语言。
行政公文的语言规范与风格要求
行政公文的语言规范与风格要求行政公文是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用于传达行政命令、决策、通知和报告等事务的文书形式。
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的语言规范和风格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语言规范的要求1.准确性:行政公文要求语言准确,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准确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应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术语,而要采用明确具体的表达方式。
例如,行政公文中,不应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如“可能”、“或许”等,而是应明确使用确切的数字或词语,比如“必须”、“应该”等,以确保命令的明确性。
2.简明扼要:行政公文要求语言简练,不能过于冗长,尽可能用简洁的词句表达意思。
长篇大论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容易使读者产生疲劳感。
例如,对于公文中的正文部分,应该采用简练的句子结构和简洁的语言风格,突出核心内容,避免过多的修饰词和繁琐的句式。
3.规范化:行政公文要求使用规范、标准的语言,遵循公文写作的传统惯例和规范,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内容。
例如,对于公文的格式规范化,应遵循固定的行文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部分。
此外,还应注意使用符合规范的文体和词汇,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二、风格要求1.客观冷静:行政公文的风格要求客观、冷静,避免情感色彩过重的表达。
公务文书是用于传达行政决策和命令的工具,需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
例如,对于行政公文中的表述,应避免使用过于主观的评价性词语,而是使用客观的描述和事实陈述,以确保公文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2.正式庄重:行政公文的风格要求庄重、正式,体现出政府机关的权威和严肃性。
行文时应注意遵循一定的行文礼仪和用语习惯。
例如,对于行政公文的称呼,需要使用恰当的尊称,比如使用“尊敬的”、“敬启者”等,来表达对收件人的尊重和礼貌。
3.简洁明了:行政公文的风格要求简洁明了,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意。
公文中的句子结构应简练,逻辑清晰。
例如,应该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篇大论的修辞手法,而是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以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意。
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技巧
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技巧在公文写作中,语言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篇公文,无论是公告、通知还是报告,都需要通过文字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因此,掌握一些语言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公文写作中常用的语言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写出更加优秀的公文。
一、简洁明了在公文写作中,简洁明了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公文,都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出现冗长繁复的句子。
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让读者迅速理解文意,提高工作效率。
二、正确使用词语公文是一种正式文件,因此在写作时应该遵守语法规范,正确使用词语。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或者俚语,保持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此外,公文中应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者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免读者无法理解。
三、注意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公文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表达更加准确。
在写作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者漏标点的情况。
四、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修饰词在写作中可以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但是如果使用过多,会让公文显得臃肿不堪。
在写作时应该注意控制修饰词的使用,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保持语言的简洁性和表达力。
五、注意段落结构在公文写作中,合理的段落结构可以使内容更加清晰和有序。
每一段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出现跳跃式的写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同时,在段落之间要使用合适的过渡词或句子,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六、注意基本写作规范最后,在公文写作中要始终遵守基本的写作规范。
比如书写格式要符合规范,文字要整齐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者乱用标点符号。
同时,要注意公文的用语要得体得当,避免出现不合适的措辞或者用词。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语言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巧,才能写出优秀的公文,有效地传达信息。
希望本文介绍的一些语言技巧能够帮助读者在公文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
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一、简洁明了。
语言简洁明了是公务文书的基本要求之一。
简洁的语言可以使读者迅速抓住文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在写公务文书时,应力求用简练、短小、含义确切的语言,避免使用空泛、笼统、含混不清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虚词,精炼文字,力求简练。
相关事项应遵循编写公文的基本规则和标准格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便于复查。
用词要准确,语句要规范,运用正确的逻辑结构和合适的表达方式。
二、专业严谨。
公务文书属于行政性文书,文书语言应该具备专业性和严谨性,确保语言表达准确无误。
三、端正文风。
端正文风是指文体的整洁,字迹的工整,言词的文雅,文章的规范和文字的和谐。
在公务文书中,应力求言辞谦逊、礼貌待人,严格遵从公文规范,规范书写格式,遵循正式的写作风格。
四、符合规范。
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还包括语言符合规范。
在写公务文书时,应遵循语法规范、用词规范和表达规范,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规范性。
五、符合政策法规。
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还包括符合政策法规。
在写公务文书时,应确保语言表达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言之有据、依据明确。
在公务文书中,要遵循上述基本要求,做到简洁明了、专业严谨、端正文风、符合规范和符合政策法规,确保公务文书的语言表达质量,提高公务文书的可读性和权威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这一主题,包括简洁明了、专业严谨、端正文风、符合规范和符合政策法规这五个方面。
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能割裂开来看待。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要求,并在实际写作中注意运用,才能写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公务文书。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撰写公务文书时,我个人认为,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公务文书作为行政机关处理事务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其语言表达需要做到简洁明了、专业严谨、端正文风、符合规范和符合政策法规。
只有这样,公务文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确保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八篇)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西方有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
写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一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
这话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未必适用,因为文学语言不循常规,而作家的创造性语言又因其个性和素质的差异各有特色,很难说哪个词语是绝对准确的。
这话用于公文写作,倒是比较确切的。
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
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
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
“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
写作公文,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二)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
首先,句子成份要完整。
汉语构句有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子成份,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主干成份,定语、状语、补语是辅助句子成份。
对于每一个句子来说,主干成份也不是必不要少的,但是省略有省略的规则,不能任意省略和无故残缺。
例如:“厂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厂职工的热烈欢迎。
对他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
”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份。
谁给以评价?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不明白了。
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
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是不通。
如:“这种精神充满了各个村庄,开遍了全乡的各个角落。
”精神无形,说它充满了某一空间,已经十分勉强,又说它开遍了各个角落,更是无稽之谈。
改成“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了全乡”,才算通顺。
其三,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
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
如:“他们加强了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教育。
”团员是青年的一部分,团员和青年是不能相互并列的。
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
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说到公务文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啊,我这心里头就琢磨开了,这事儿可真不简单,就跟咱们平日里说话一样,得讲究个分寸,还得让人听着舒坦,心里头不别扭。
你想啊,公文那是啥?那可是正式场合用的,代表着单位的脸面,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首先啊,得准确,这是最基本的。
就像你跟人打招呼,不能张三李四地乱叫,得知道人家姓啥叫啥,对吧?公文里头也是一样的,你说个事儿,得说清楚了,不能含糊其辞,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要写个报告,说的是啥来着?哦,对了,是关于项目进展的。
结果呢,写来写去,那项目到底进展到哪儿了,愣是没说明白,看得我是一头雾水。
最后还是老赵,人家那笔杆子硬,三两下就给捋顺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叫准确呢。
再一个,得简洁明了。
你看现在有些人写公文,啰啰嗦嗦,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你说这有必要吗?没必要嘛!咱得想着读者,人家时间宝贵,谁愿意看你那长篇大论啊?我就见过一份通知,明明几句话就能说完的事儿,愣是写了好几页,看得我是直犯困。
所以说啊,简洁明了,这是王道。
还有啊,得规范。
这规范里头,学问可大了去了。
你得知道啥词儿能用,啥词儿不能用,啥句式合适,啥句式不合适。
就像咱们平时说话,你不能老说些方言土语,得让人家听得懂。
公文里头更是这样,你得用那些大家都公认的、标准的词儿和句式,不能随心所欲,想咋写咋写。
不然的话,人家一看,哟呵,这是哪儿来的野路子?这印象可就大打折扣了。
当然了,还得注意语气。
公文嘛,虽然正式,但也不能板着个脸,跟人家欠你钱似的。
你得想着,你这是在跟人家沟通,不是在训人。
所以说,语气得温和,得让人家愿意听,愿意配合。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要发个通知,说是要调整工作时间。
结果呢,那语气硬邦邦的,跟下命令似的。
我一看,这哪行啊?赶紧改了改,加了点“敬请理解”、“感谢配合”之类的话,这才像话嘛。
最后啊,还得注意逻辑。
你得让人家看了你的公文,能明白你是咋想的,为啥这么想,想干啥。
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
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
以下是十条关于“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
1. 要准确恰当呀,就像射箭要正中靶心一样。
比如在描述事情时,不能含糊其辞,要精准表达。
2. 得简洁明了呢,别像裹脚布一样又长又啰嗦。
像“速速前来”就比“请以比较快的速度到这里来”简洁多啦。
3. 注意规范严谨呀,可不能随随便便。
例如一些专业术语的使用,不能自己创造。
4. 语言要庄重严肃哦,不能嘻嘻哈哈的。
在正式公文中就不能用太俏皮的话。
5. 要符合文体特点嘛,写通知就不能像写散文。
比如通知就得把要求讲清楚。
6. 表达要通顺流畅啊,别疙疙瘩瘩的。
就像开车要一路顺畅,不能老是卡顿。
7. 避免歧义好不好,不然会让人误解的。
像“这个苹果不大好吃”,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呢?
8. 用词要贴切合适呀,就像钥匙配锁一样。
不能张冠李戴。
9. 语气要恰当适度呀,不能太生硬或太软弱。
该强硬时就得强硬。
10. 得注意受众感受哇,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
比如对群众说话,
就得通俗易懂些。
总之,公文语言运用得体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信息能否准确传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我们可得重视起来呀!。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文字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语言要求。
以下是公文写作语言要求的一些主要内容:
1.准确性:公文语言要求准确,确保文意明确、清晰、没有歧义。
使用专业术语要准确无误,避免模棱两可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2.简练性:公文语言要求简练,避免冗长和废话。
要用简练的语言精确地表达事实、观点和要求,避免篇幅过长,提高读者阅读的效率。
3.正式性:公文语言要求正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应使用正式的词汇和句式,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4.客观性:公文语言要求客观中立,避免个人情感色彩和主观评价。
应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事实和情况,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5.连贯性:公文的语言要求连贯,内容之间应有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应衔接自然。
可以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等手段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
6.规范性:公文的语言要求符合相应的公文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
要注意使用正确的书写格式、标点符号、字体和字号等,确保公文的整体规范和统一
7.正式称谓:公文语言要求使用正式称谓,如对公文收件人使用正式称呼,避免使用亲昵或不恰当的称谓。
8.明确要求:公文语言要求明确表达要求,对读者的行为或决策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总之,公文写作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正式、客观、连贯、规范,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清晰地传达信息、观点和要求,以提高公文的有效性和接受度。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团体等组织所起草的正式文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规范、得体。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要求进行阐述。
首先,准确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准确主要指文意确切、表达准确、信息准确。
在撰写公文时,应避免模糊、歧义和误导的语言,确保文字的明确和准确,避免给读者带来误导或理解上的困惑。
其次,简明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简明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来表达清楚、明确的意思。
在写作公文时,应排除繁琐、冗长的语言,力求简练明了。
可以通过减少修饰性词语、使用简洁的句子结构、避免堆砌冗长的修辞手法等方式来实现简明的要求。
再次,规范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公文属于正式文件,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格式。
在写作公文时,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定,遵循公文的写作格式,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最后,得体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得体是指公文的语言应该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和语言习惯,与读者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关系。
在撰写公文时,应避免使用过于随意或过于正式的语言,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措辞,确保公文的得体性和亲和力。
总结起来,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规范、得体。
准确确保公文信息的准确传达,简明保证公文的简洁明了,规范保障公文的形式和规范,而得体使得公文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和习惯。
这些基本要求可以使公文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提高公文的效果和影响力。
公文语言的写作要求
公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公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公文语言应符合公文语体的要求,重实际、戒漂浮,讲实用、戒形式,求简明、戒繁冗。
具体来说,公文语言在写作运用上应达到如下要求,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公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吧!1.准确严谨。
公文的政策性、指导性、实践性都很强,一句话不准确严谨,甚至有一个词、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用得不当,不仅使公文的质量大打折扣,还可能使工作造成重大失误、损失和不良的影响。
因此,规范地使用词语,准确严谨地表达意图,是公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公文语言要做到准确严谨,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遣词造句要遵循语法规则,避免因语法毛病造成的语言表达的不准确、不严谨。
例文: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
(述宾搭配不当。
修改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
或: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2)要讲究修辞,避免因修辞不当造成的不准确、不严谨。
例文:此问题在性质上和违法犯罪决然不同,应慎重处理。
(此问题在性质上和违法犯罪截然不同,应慎重处理。
)(3)要讲究逻辑规律,避免因逻辑错误造成的不准确、不严谨。
例文:思想和品德修养好坏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一生有所作为的重要条件。
(肢判断中存有虚假。
改正:思想和品德修养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一生有所作为的重要条件。
或:具有良好的思想和品德修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一生有所作为的重要条件。
)(4)不要生造缩略语和简称。
生造缩略语和简称的几种情况:一是,不管语言习惯,随意苟简。
二是,随意凑合,令人费解。
三是,指向不定,产生歧义。
要注意避免出现这几方面的问题。
(5)要正确运用模糊语言。
我们强调公文语言要准确,但并不排除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正确运用。
所谓模糊语言,是指语意不够明确,不够具体的词语。
根据公文写作的需要,适当使用模糊语言,能够起到确切词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有时,甚至使用模糊语言来表达要比使用“精确语言”来表达更为准确,更为得体。
模糊语言通常在以下几方面应用:一是表对象。
公文的基础语言要求
公文的基础语言要求
1. 要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2. 要用规范化的公文专用语。
如“函”等,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
其用语言要委婉,诚恳,平和,礼貌,要以询问商洽的方式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意图,以求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开端用语——根据、遵照、为了等;表态用语——请遵照执行、参照办理、拟、准予等;祈请用语——请求、盼、恳请、希望等;结尾用语——特此函告、特此通知、当否、请批示、特此报告等。
4. 忌:用词不当、滥用简称、词语搭配不当、词序颠倒、残缺不全、违反基本规律。
公文语言的表述要求
公文语言的表述要求1. 引言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发出的正式文件,用以传达决策、通告、指示等内容。
公文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具有严谨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本文将从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表述技巧和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2.1 准确性公文语言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撰写公文时,应尽量使用精确的专业术语和明确的表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2.2 简明扼要公文应力求简明扼要,排除冗长废话和重复内容。
在句子结构上,应尽量采用主谓宾结构,并避免过多修饰词或从句。
同时,在使用词汇时应选择简洁明了的词汇,并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词或过于复杂的词汇。
2.3 规范性公文语言应符合一定的规范,包括格式、用词、语法等方面的规范。
在撰写公文时,应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排版,使用统一的标点符号和字体。
同时,在用词上应遵循公文语言的约定俗成,尽量使用规范、正式的词汇。
2.4 逻辑性公文语言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即信息传递的顺序和关系应清晰明了。
在撰写公文时,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总分结构等方式进行组织和表述,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信息内容。
3. 公文语言的表述技巧3.1 使用常见词汇在撰写公文时,应尽量使用常见词汇,并避免使用生僻词或过于复杂的词汇。
常见词汇不仅易于理解,也能够增加读者对公文内容的信任感。
3.2 借助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公文表述中起到连接和修饰句子结构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并强调重要信息。
3.3 注意段落分隔在公文撰写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分隔段落。
每个段落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段落,以保持整体结构的清晰性。
3.4 采用层次结构为了使公文内容更加清晰明了,可以采用层次结构进行表述。
通过使用标题、小标题等方式进行分级,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公文的内容和结构。
4. 公文语言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冗长废话冗长废话是公文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作为公职人员,会写文字材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技能,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认写作为公文写作很难,其实掌握基本技巧,就很简单,那么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列宁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论民族自决权》)公文作为反映公务活动的工具,自然也离不开语言,它是在提炼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乎语法、修辞和逻辑规范的书面语言。
公文的语言,是公文写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可以说,一篇公文,无论其主旨如何正确、鲜明、深刻,材料如何充分、详细、具体,结构如何巧妙、合理、得体,但是,如果没有完美规范的语言作为载体,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而,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文的质量。
读者对文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直至付诸实施,都是通过语言这个中间媒介来实现的。
所以,在写作中,我们必须审慎仔细,下一番“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的功夫,认真学习和掌握公文的语言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写出合乎规范、质量较高的文书来,以适应工作需要。
公文是用来处理公务的文书,它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中发挥联系、传达或向社会宣布周知的作用。
公文的实用性很强,其内容直接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并能产生直接的甚至是立竿见影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公文存在着与文艺作品及政论文章等有所区别的语言特点。
因此,对于公文写作来说,在语言运用上必须达到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真实准确无假话真实准确是公文的生命。
真实准确无假话,这是优良文风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真实指的是确有其事。
写进公文中的材料必须来自公务活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不允许虚构和编造;准确指的是在表述时不夸大,不缩小,既不添油加醋,褒贬失当,更不文过饰非。
只有内容真实、准确,才能具有说服力。
因此,无论撰写何种公文,我们都应该做到“三不写”,即内容不真实的不写,材料没有落实的不写,没有了解清楚的不写。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1.准确性:公文写作应遵循精确、准确、简练的原则。
使用恰当的词
语和术语,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并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2.正式性:公文写作应具有正式的语调和风格。
使用规范的语法和标
点符号,避免口语化或俚语的表达,以确保专业性和权威性。
3.简洁性:公文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
使用简短、有力的句子和段落,将信息以简洁、清晰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减少阅读的
困难。
4.客观性:公文应以客观的态度写作,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的介入。
使用客观的事实、数据和证据来支持论点,并避免使用过于主观或带
有个人偏见的表达。
5.正规性:公文的语言应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格式要求。
遵循正式的写
作结构,如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并使用适当的格式来标明文件的名称、日期、编号等信息。
6.一致性:公文的语言应保持一致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矛盾的表达。
使用一致的术语和格式,以确保公文的一致性和专业性。
7.礼貌性:公文应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避免使用冒犯或侮辱性的
表达。
使用适当的称呼和敬语,以显示对读者的尊重和礼貌。
8.清晰性:公文的语言应清晰易懂,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式。
采用简明扼要的表达,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确保读者能够准
确理解公文的内容。
总之,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正式、简洁、客观、正规、一致、礼貌和清晰。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公文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使信息能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写作形式,其目的是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并
使读者理解、接受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它在组织结构、语言运用以及行文
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要求。
以下是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性
二、简明扼要
公文写作需要言简意赅,语言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表达主旨。
公文
一般时间紧迫,读者繁忙,因此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赘述和冗长的句子,
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内容。
同时,避免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和复杂
的句式,应使用常用词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信息传达更为快速和高效。
三、逻辑严密
四、正式规范
五、应用层次
公文写作需要根据读者的层次和背景进行语言运用。
不同的读者对于
文章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写作时需要根据读者的特点,调整语言的复杂程度和专业性。
对于普通读者,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避免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的使用。
对于专业读者,可以使用更加专
业的术语和句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要求准确、简明扼要、逻辑严密、正
式规范和应用层次。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公文的效果和效率,使各方
面的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公文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公文独特的语体,决定了公文语言必须是明白、准确、直接、朴实、简练和庄重的,这是对。
一、明白拟写公文首要的是让人看懂。
就是要把事说清楚,把话写明白。
只有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受文机关才易于接受,并加以施行。
语言表达不明白,公文的内容就无法得到落实,也就达不到发文目的。
语言表达清楚明白,首先是语无歧义。
即所用词语只有一个明确的意思,不能有几种解释。
语言表达产生歧义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两种解释中,显然有一种是正确的。
这虽然不至于影响读者的理解,但也要猜测一番。
例如,“一边站着一个孩子,年纪不大”。
让人疑心有两个孩子,其实只有一个。
把“一边”改为“旁边”,就不会引起误解了。
二是两种解释都可能。
这种错误比前一种要严重,因为两种解释都讲得通,读者就无法知道你的真意所在了。
例如,“这部作品真正译出了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相一致,也可理解为译出的作品的风格和语言与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相一致。
到底是哪种理解正确呢?无法确认。
三是由于附加语界限不清引起歧义,主要是“的”字使用不当。
例如,“介绍英国的一部权威著作”。
可以理解为这部著作是介绍英国的情况的权威性书籍,也可以理解为介绍的是英国的一部有权威的著作。
作者的本意是前者,应当把“一部”提到前面。
再如,“这是解决单身职工部分困难的好办法”。
这句话既可以把“单身职工部分”看成是一个词组,也可以把“部分困难”看成一个词组。
如果是后者,应该在“职工”后面加“的”。
四是两事混说产生歧义。
例如,“文物、旅游业的保护与改革”两项主语,两项谓语,不只一种搭配方式。
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文物的保护与旅游业的改革”,字数差不多,清楚与否却大不一样。
此外,语意表述不全也会产生歧义。
此种情形在字面上并未表现出歧义,只是因句子中的某些意思未能加以表达完整而使读者误入歧途。
例如,“妇女在法律上已经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在法律面前妇女已没有高低之分了,也就是“妇女之间在法律上平等”。
实际上是说“妇女与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因此,应在“妇女”之后加上“与男子”,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完全了。
公文的语言如果有歧义,就会让受文者捉摸不定,对公文内容产生不一致的理解,进而行动上出现差错。
其次是言不费解。
即所用词语一看就懂,不能让人无法理解,读来读去不知何意。
做到言不费解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
一是选用词义通俗的常用词,不要故作高深使用一些晦涩生僻的词语,人们从词典上都很难找到,怎么好理解呢?例如,“建立了缜密的因而也是躐等的干部选拔制度”。
这段文字显得很卖弄做作,“缜密”是何意?且用在此有的并不贴切。
而“躐等”一词今已少用,其含义很难被人普遍理解,用在公文上显然不合适。
二是不要把不同义的词拼凑使用。
有些词单个看并不难懂,可胡乱凑到一块儿就不好懂了。
例如,“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是向不合理的生活艰苦作战,还是安于不合理的幻觉统治,不向广大人民中求改善,而贴服于个人安定的空虚幻想”。
这里的“幻觉统治”、“向广大人民中求改善”、“贴服于个人安定的空虚幻想”,都让人莫名其妙,它们组配在一起不知道能说明一些什么意思。
三是不生造词语。
公文必须是通用规范的语言,生造词语必然导致词义不清,语意不明,让人不好理解或无法理解。
例如,一副请柬写道:“雅启亲驾,敝舍馈光”。
这些生造词语读起来十分生硬、别扭,人们只能根据字面猜测其意,很难于接受。
再如,“生硬地对中国历史倒裁以无花之果,对历史人物勾画以循环脸谱”。
这句话中什么叫“倒裁以无花之果”,什么叫“循环脸谱”,恐怕只有创造它的作者能够回答。
在公文写作中,使用上述这些令人费解的语言,就是在跟读者开玩笑。
文章虽然词汇颇多,可是一句也不懂,撰写公文的意图何以实现呢?二、准确语言表达准确是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公文更是这样。
这里讲的准确是真实的具体的准确,不是诸如文学作品要求的符合生活逻辑的塑造典型形象的准确。
公文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要求主要是用词的准确,即选用能如实地反映本意的词语。
本意是向东,选用了“不能向西、北、南”,虽然与本意不相矛盾,但却有差距,“向东”的本意就没能原本、具体表达出来。
用词准确除了不用有歧义、令人费解的词外,关键在于选用最恰当、最能表达特定事物的词。
要尽量做到,除了这个词,任何其它的词对这个事物的表达都不能这样确切、圆满,恰到好处。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必须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首先,要分清词性,避免误用。
这主要是语法方面的问题。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连接词、语气词、象声词等,其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遣词造句时,不可违背语法,将其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