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论语中的君子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关于君子之道的论述更是占据了很大篇幅。

君子之道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类理想境界的追求。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论语中君子之道的主要内容。

一、修身齐家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修身齐家,即使自己先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去教育别人。

在《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说明一个人应该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待人接物上友善待人,在遇到挫折时保持平静和从容。

二、以仁为本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以仁为本。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仁慈、宽厚、谦虚等品质,尊重他人权利和尊严,并且愿意帮助别人。

在《论语》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明了君子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正直诚信君子之道还包括正直诚信。

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言必信,行必果”,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高度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牺牲他人利益。

同时,在言行上也要保持一致性和真实性。

四、尊重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

孔子认为,“有礼则有容”,礼仪是一种对他人尊重和关注的表现。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尊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修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适当的礼仪规范。

五、谦虚谨慎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谦虚谨慎,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待人接物上友善待人,在遇到挫折时保持平静和从容。

综上所述,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人类理想境界的追求。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高度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尊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修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适当的礼仪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儒家的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

君子之道是指在个人修养、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上追求完美、高尚的境界,是儒家思想对于人们如何做一个贤人、君子的道德理念的总结和规范。

在儒家的伦理学体系中,君子之道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境界,是对人们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概括了君子和小人在道德上的差异,也展示了儒家对于君子之道的追求和理解。

君子追求的是义,而不是利益;他的行为举止是出于内心的高尚品格和礼义观念,而不是基于个人私利。

这个道德取向也是儒家思想对于人们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君子之道的核心内涵之一。

在儒家伦理学中,君子之道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修身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也是君子之道的基础。

修身即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做一位内心清澈、行为举止高尚的人。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修身在儒家伦理学中的重要性。

君子修身,首要的是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仁爱之心,尊重礼仪之道,增强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君子之道还包括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内容。

齐家即以和睦、和谐的家庭为基础,依靠家庭和睦的力量来发扬仁、义、礼等美德,使个体在亲情中获得温暖和力量,同时通过家庭和谐增强自己的品格修养和伦理境界。

治国和平天下则是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以公正、仁爱、忠诚的精神来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致力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定。

这些内容体现了儒家对于君子之道的全面追求和要求,同时也展示了儒家伦理学的价值理念和社会理想。

君子之道的核心是礼义,礼义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君子之道的基本准则。

在儒家伦理学中,礼义被看做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人行为规范的基础,也是君子品行的表现和核心。

君子从内心敬畏礼义,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仪态规范、言行举止、人际交往和社会规范,树立起高尚的人格风范和伦理标杆。

君子之道文档

君子之道文档

君子之道引言君子之道,是指君子所应该追求的理想道德行为准则。

君子,在中国古代,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标准的人。

君子之道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个人道德修养上有所体现,还在社会风气和行为准则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仁德为核心君子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仁德。

仁者,就是具有广大的爱心、同情心和善良品质的人。

君子以仁为德,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君子应该具备仁德之行,成为他人模仿的榜样。

以礼为重在君子之道中,礼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君子注重仪容仪表,尊重礼仪规范,举止得体。

礼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君子之道追求合乎礼仪的行为,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通过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君子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诚正直在君子之道中,忠诚和正直被视为重要品质。

忠诚是对所忠于的事物或人的忠心。

君子对于自己的国家、家人或朋友都应保持忠诚。

正直则是指诚实、真实,不做虚伪之事。

君子应该以真实、正直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在言行中保持诚实,不做欺诈、虚假的事情。

自律与修养君子之道还要求个人的自律和修养。

君子应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随意妄为,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良好榜样。

修养是君子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修养,君子可以培养自己的品质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修养包括道德修养、知识修养、文化修养等方面,君子应该追求全面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追求卓越君子之道追求卓越并不断进取。

君子应该心怀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君子应该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

君子追求卓越的动力不仅来自于自己内心的驱动,也来自于社会的需要和使命感。

君子应该为社会做贡献,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

总结君子之道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体现了以仁德为核心、以礼为重、忠诚正直、自律与修养、追求卓越等核心价值观。

君子之道不仅是对个体的道德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

君子之道的现实意义

君子之道的现实意义

君子之道的现实意义
君子之道是指一种高尚的人格、处事、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标准,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宽厚仁爱、恭敬有礼、谦虚谨慎、尊重人才和自我修养等。

在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道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1. 促进社会和谐。

君子之道提倡以诚待人、以礼待人,强调谦虚、博爱、富有同情心,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

君子之道注重自我修养和对他人的关怀,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人,为社会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3. 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在个人的交往和合作中,遵循君子之道的原则,表现出礼貌、尊重、谦和、宽容等,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和感情的凝聚力,促进合作共赢。

4. 培养领导者的素质。

君子之道是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品质,具备了这种素质的人更容易被认可为领导者,具有领导能力。

总之,君子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个人的修养、社会的和谐、公民道德的提升、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
价值追求。

君子之道经典语句

君子之道经典语句

君子之道经典语句
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像那清澈的泉水,虽无味却能长久。

你看那些酒肉朋友,在你困难时跑得比谁都快,这能叫君子之交吗?
2.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多么有分量的承诺啊!就好比一座山,稳稳地立在那里,让人信任。

你想想,要是有人说话不算数,那能算君子吗?
3. 君子坦荡荡,心里没鬼才能活得自在呀!不像那些偷偷摸摸的人,整天提心吊胆的。

你说,坦荡荡地活着不好吗?
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不是什么钱都能拿的哟!就像走在路上,要走正道,歪门邪道可不行。

你见过那些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吗,那可不是君子所为。

5. 君子成人之美,多棒啊!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别人的路。

看到别人幸福,自己也会开心呀,难道不是吗?
6.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要懂得保护自己呀!好比在暴风雨中,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总不能明知危险还往上凑吧,那多傻呀!
7. 君子自强不息,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就像那向上攀爬的藤蔓,永不停止。

你不努力,怎么能成为君子呢?
8. 君子和而不同,既能和谐相处,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

这就像一幅多彩的画,各种颜色相互映衬。

大家都一样还有什么意思呢?
9.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多大气呀!就像那广阔的大海,能容纳一切。

那些小气吧啦的人,可没法和君子比。

10.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多有境界啊!就如同在宁静的山谷中修行,让自己变得纯净。

不懂得修身养德,还能叫君子吗?
我觉得君子之道就是我们应该追求和践行的,它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儒家的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人们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君子之道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君子之道强调的第一点是修身。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是最基本的要求,意味着个人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身是完成其他三个目标的基础。

君子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做到心平气和、宽厚仁爱、守信执义。

这种修身的理念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也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君子之道强调齐家。

在儒家思想中,齐家是指个人应该注重家庭和睦,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维护家族的荣誉和传统。

儒家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就很难去做到治国和平天下。

齐家是实现君子之道的重要一环。

通过齐家,一个人可以更好地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儒家的君子之道强调治国。

治国是指一个君子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和民众谋福祉,努力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在儒家思想中,君子是可以参与到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他们应该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治理国家的尽可能地给人们做出榜样。

君子应该注重道德的树立和实践,尊重国家法律,助人为乐,为国家的繁荣、民众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这种治国的理念,也为今天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君子之道强调平天下。

在儒家思想中,平天下是指一个君子应该关心天下大事,有社会责任感,尊重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努力去创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在古代社会,儒家思想提倡了“以礼治国”,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礼仪规范,尊重他人,不以强凌弱。

在今天的社会,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一个君子应该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君子之道意思

君子之道意思

君子之道意思
君子之道是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修养,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君子之道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道德、礼仪、义务、责任、诚信等方面的修养和表现。

君子之道的核心是“仁”,即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包容和帮助。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还要对他人有真正的关爱和尊重。

君子之道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强调个人行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君子之道还要求人们具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自我修养。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要对他人有关爱和尊重,还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水平。

君子之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德规范。

只有通过君子之道的实践和践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 1 -。

君子之道的意思

君子之道的意思

君子之道的意思
君子之道是一种古代中国的道德伦理观念,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准则。

它源于《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君子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道德修养:君子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追求内心的高尚和完善。

他们追求真理、正义、诚信、仁爱、忍耐、谦虚等道德美德,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2. 仁爱和人际关系:君子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倡导仁爱和善待他人。

他们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关心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礼仪和行为规范:君子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以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他们尊重传统文化,注重仪态、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品德。

4. 学问和知识修养:君子追求知识和学问的修养,注重个人的学习和思考。

他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见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5. 忠诚和正直:君子具有忠诚和正直的品质,对于国家、家庭、朋友等有所奉献,并始终坚守正义和道义。

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坚持真理原则,不为私利和权力所诱惑。

总体而言,君子之道是一种追求道德、修养和完美的生活方式。

它强调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对他人的关爱,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君子之道文言文的翻译

君子之道文言文的翻译

孝者,敬亲也。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之道,首重孝道。

人子之孝,不独养亲之身,更养亲之心。

亲在时,尽心奉养;亲去后,追思感念。

此乃孝之至也。

悌者,敬兄也。

孔子曰:“兄弟,手足也。

人之于其兄弟也,亦兄弟也。

”君子之道,以悌为先。

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兄友弟恭,情同手足。

此乃悌之至也。

礼者,敬人也。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之道,讲究礼节。

与人交往,言行举止,皆合乎礼。

敬人者,人恒敬之。

此乃礼之至也。

信者,诚也。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之道,以信为本。

与人交往,言必信,行必果。

此乃信之至也。

宽者,容人也。

孔子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

”君子之道,宽容待人。

对人宽容,方能得人心。

此乃宽之至也。

容者,包容也。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之道,能容人之短,扬人之长。

此乃容之至也。

敬者,恭也。

孔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之道,对人恭敬。

与人交往,态度谦恭,举止端庄。

此乃敬之至也。

慈者,爱也。

孔子曰:“慈爱之心,人皆有之。

”君子之道,慈爱待人。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此乃慈之至也。

和者,和谐也。

孔子曰:“和为贵。

”君子之道,追求和谐。

与人相处,和衷共济,共谋发展。

此乃和之至也。

严者,正也。

孔子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君子之道,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宽容。

此乃严之至也。

君子之道,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子之道,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皆以礼为准则。

如此,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总之,君子之道,乃孝、悌、礼、信、宽、容、敬、慈、和、严之集合。

遵循君子之道,为人处世,方能成就一番事业,赢得世人之尊敬。

愿吾辈共勉,践行君子之道,为中华民族之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中庸中关于君子之道的表述

中庸中关于君子之道的表述

中庸中关于君子之道的表述一、引言《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人的道德经”。

其中,对于君子之道的表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庸》中摘录相关内容,探讨君子之道的内涵与要求。

二、君子之道的内涵1. 忠诚正直“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中庸·第二十四章》)君子应以忠诚正直为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准则来行事。

他们应当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榜样和引领者。

2. 和谐平衡“夫孝者,善继人之志也;善人者,能使下上者也。

”(《中庸·第十八章》)君子应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平衡。

他们要尊敬长辈、关心后代,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处世宽容“天地间始终如一者何?曰:是不言而喻也。

”(《中庸·第十九章》)君子应具备宽容的心态,不计较小事,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

他们以和为贵,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4. 学习进取“温故而知新。

”(《中庸·第十三章》)君子应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他们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积极追求新知识、新技能。

5. 自律自省“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中庸·第二十一章》)君子应具备自律和自省的品质。

他们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和谨言慎行。

三、君子之道的要求1. 心性修养君子应通过修养心性来达到君子之道。

他们应当培养良好品格,如诚实、宽容、正直等。

同时,还需注重培养情感素质,如善于体察他人情感、关心他人等。

2. 礼仪规范君子应遵循礼仪规范,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他们应当尊重他人,注重礼节,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3. 知行合一君子应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之成为自己行为的指导原则。

他们不仅要有高尚的理想追求,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这些理念。

4. 公正正义君子应具备公正正义的品质。

他们要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问题,并勇于维护正义和公共利益。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儒家的君子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它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高尚品德和行为准则。

君子之道要求人们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并以谦逊、宽容、忍让、勇敢等品德为基础,来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品行。

本文将从君子之道的内涵和实践等方面来探讨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之道。

一、君子之道的内涵儒家的君子之道包含了宽宏大量、仁爱礼义等多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是以仁为本。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是君子之道的核心。

君子要以仁为本,用仁心对待他人,包容一切,以仁爱之心待人。

其次是尊重礼仪。

在儒家看来,礼仪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尊严的表达,君子要尊重礼仪,遵循礼仪规范,以礼待人。

再次是持之以恒的修德。

儒家认为,修养自身的品德和修为是君子之道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二、君子之道的实践1. 修身:君子之道的第一步是修身,儒家倡导内在修养,通过修身养性,修心养性的方式来提升个人的修为。

君子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缺点,塑造良好的品性。

2. 齐家:君子还要注重家庭伦理和家庭和睦。

齐家是指要关心家庭的幸福和和谐,尊重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承担家庭责任,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3. 治国:君子之道还要求君子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治理。

要有担当和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4. 平天下:君子还要关心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

要关心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社会各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三、现实意义儒家的君子之道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行动准则。

在现实社会中,贯彻君子之道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追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君子之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只有当每个人都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准则,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君子之道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只有当每个人都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四、君子之道与当下社会当前社会,崇尚个人利益,缺乏公共责任感;缺乏诚信,道德风气败坏;鲜有人关心国家大事、社会公共事务等。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儒家的君子之道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体现了儒家对于理想个人品格和行为规范的追求。

在儒家经典中,孔子和孟子都提出了君子之道的理念,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与修养。

君子之道不仅对个人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指导着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下面将从君子之道的内涵、实践与现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君子之道的内涵儒家君子之道强调的是道德修养。

在儒家眼中,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等道德修养。

仁者爱人,义者守信,礼者尊重礼节,智者明辨是非。

这些道德修养不仅是君子的行为准则,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体现。

通过道德修养,君子可以与众人相处融洽,为社会稳定与和谐做出贡献。

君子之道追求的是自我完善。

孟子提出了“修己以安人”的观点,指出君子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才能为他人带来安宁。

君子应当不断地自我反省与修正,追求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同时以身作则,影响他人,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君子之道还关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

孔子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说明君子之道强调的是与他人的交往与关系,君子应该尊重他人,平等相待,同时也应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儒家君子之道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君子之道的实践需要君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君子之道得以真正体现于现实生活中。

在家庭生活中,君子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表率作用,在家庭中亲和力,尊重父母,关爱子女,和睦相处,遵循礼教,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只有在家庭中实践君子之道,才能在更广泛的社会中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君子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延续传统,传递美德,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君子也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社会正能量,使人们看到君子之道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所在。

君子志道文言文译文

君子志道文言文译文

君子志道文言文译文1. 文言文君子之道翻译【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自己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使民有实惠,用民有法度。

”【点评】我们不必深究子产是否具备这四种君子道德。

我觉得孔子在这里是通过评价子产来阐述自己的君子道德修养标准?从这四项内容来看,似乎是评判管理者的标准,可能在当时已经是比较高的要求了。

但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仅仅做到这四点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应该唾弃,因为时代对当今统治者的要求首先应该是对老百姓恭敬,为老百姓服务,而不仅仅是对上级恭敬。

2. 君子作为文言文常用实词的翻译君子jūn zǐ1. 对国君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例:《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2. 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例:《易·干》:「九三,君子终日干干。

」3. 旧时妻对夫之称。

例:《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4. 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例:《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5. 对人的尊称。

犹言先生。

例:《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姜尚问曰:‘君子,尔何姓?’」6. 美酒。

例:《类说》卷四三引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 竹之雅号。

例: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3. 染上君子文言文翻译出自《后汉书·陈寔传》寔在乡闾,平心率物。

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君子之道的名言

君子之道的名言

1.“君子坦荡荡,就像那广阔的草原,没有啥藏着掖着的。

我有个朋
友,从不背后说人坏话,这就是君子的模样。


2.“君子成人之美,那是一种多高尚的情怀啊。

就像在别人口渴时,
主动递上一杯清凉的水。

我同学帮别人修改演讲稿,多好呀。

”3.“君子之交淡如水,可别像那黏糊糊的胶水,整天缠在一起。

我和
一个君子之交的朋友,平时不常联系,但关键时候都在。


4.“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能像个莽夫一样乱挥拳头?我看到有人吵
架,一方很冷静讲道理,这就是君子。


5.“君子不器,不能像个死板的工具,只知道干一件事。

我认识的一
个人,多才多艺,这有点君子的味道。


6.“君子喻于义,不能只盯着那点蝇头小利。

就像在一堆金子和道义
面前,君子肯定选道义。

我见过有人拒绝不义之财。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光说不做,那多让人瞧不起啊。

我有个同
事,总吹牛却不做事,这可不是君子。


8.“君子和而不同,就像花园里各种颜色的花,虽不同但和谐。

我和
朋友观点不同,但相处很和谐。


9.“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像一棵大树,既有丰富的枝叶,又
有规矩的枝干。

我知道一个人,知识渊博又有礼貌。


10.“君子求诸己,别老是怪别人。

就像考试没考好,君子会从自己身
上找原因。

我有个同学就这样。


君子之道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君子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也能让社会更加和谐。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原文】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1)器:器具。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读解】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

”君子不是个“东西”,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主张的,是与没有灵魂的“东西”相对的。

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

“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

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

“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注释】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

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读解】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

君子之道原文和译文

君子之道原文和译文

君子之道原文和译文【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

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

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

”这是说上下分明。

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评语】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干的不如不干的,说的不如不说的,因为你做了,你的不足就显出了;你说了,你的思想就暴露;你做得多了业绩广了,你便成了矛头的目标,因为你的成功妨碍了别人,而有些人专喜欢说别人的坏话。

这种心态有幸灾乐祸,有好奇心也有权威感,总觉得自己能传播一句揭发他人隐私的消息,才足以显示自己是消息灵通人士,借以满足自己的权威欲望,所以俗语才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好事所以出不了门,那是因为人们有嫉妒心,看到你有光彩的事就矢口不提,结果就使这种好事遭受尘封和冷冻,以致永远无法让世人知道。

反之,一旦作了一件坏事,在人们幸灾乐祸心理驱使下,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让所有人知道。

所以作者才发出了“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的慨叹。

这里“谨言慎行”固然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但也表明另一种方式,即遇事宜在深思熟虑后一语中的。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原文】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1)器:器具.【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读解】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君子不是个“东西",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主张的,是与没有灵魂的“东西”相对的.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注释】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

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读解】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

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话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

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老师,什么叫君子呀?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

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

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

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

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

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

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

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

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

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

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

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过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

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话外音: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在后来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

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

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

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

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

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

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

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

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难道我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

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话外音: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呢?于丹教授认为光做一个善良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君子还要有第二个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标准呢?也就是说第一个标准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

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估计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的一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我们想一想,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立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两个流派,它其实是人格理想的两端。

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于一个不堪境地的时候还要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

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的完善,磨砺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发达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后,经过唐宋,我们能看到诸多名士,他们都是在自己极其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做到胸怀天下,这点其实你想来是不可思议的。

比如说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说自己的家里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一片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尽欢颜,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让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说范仲淹,范仲淹说一个人他即使是处江湖之远的时候,他不可能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么这样一些情怀都是什么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实一个人有如此的一个志向,有如此一种宏阔的眼界,这在论语中是一直得到鼓励的。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说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啊,我怎么样能够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还可以再多得一点啊,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质生活这些人。

这被孔子或者说被整个儒家学派称为是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他就很危险了。

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下一句,所谓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

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所以君子怀刑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过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你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

但是小人是干吗呢?怀惠。

这个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这里面潜藏的危机肯定要吃大亏。

一看说红灯跟绿灯中间闪着黄灯,可以跑过去,就赶紧跑过去吧,一看说车赶紧刹车了等着我过去了,觉得这件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恒心二字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有了多元选择,所以我们是兴奋的,我们是欢喜的,我们是激情的,我们是在众多选择中跳来跳去寻找众多价值的,在今天我们都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在浮华选择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为君子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