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优质教案《测量》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优质教案《测量》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七章《测量》相关内容,详细讲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运用非标准单位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方法。
2. 培养幼儿运用非标准单位进行物体长度测量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测量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测量单位的概念,正确进行长度测量。
教学重点:运用非标准单位进行物体长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测量卡片、长度不同的绳子、彩色笔。
2. 学具:每组一把直尺、测量卡片、长度不同的绳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长度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进而引出测量话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测量卡片,讲解长度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非标准单位(如绳子、手指等)进行长度测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
(2)测量每组幼儿的手臂长度。
(3)测量不同长度绳子的长度。
4. 小结(5分钟)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测量小能手”游戏,比一比谁测量得又快又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2. 板书内容:长度测量方法非标准单位测量测量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家中客厅的长度和宽度,记录在作业本上。
(2)测量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手臂长度,记录在作业本上。
(3)用非标准单位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批改,给予鼓励性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测量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寻找其他可测量的事物,进行测量实践,提高其测量技能。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测量小队”,让幼儿在合作中进一步提高测量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如尺子、绳子等,并理解测量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测量工具:尺子、绳子、测量杯等。
2. 学习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比较测量、估算测量等。
3. 实践测量活动:测量长度、宽度、高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测量工具、实物、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测量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测量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让幼儿认识并了解。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测量过程。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测量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并鼓励他们运用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测量活动,记录并分享结果。
六、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将测量活动融入趣味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测量。
3. 分组合作: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测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评价: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测量结果,检验学习效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测量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八、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家长参与测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学习氛围。
2. 学科融合:结合语言、美术、科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
3.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测量单位,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测量的概念,知道测量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进行。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如尺子、绳子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测量概念:让幼儿了解测量的含义,知道测量是用来干什么的。
2. 测量工具:介绍尺子、绳子等测量工具,让幼儿认识并学会使用。
3. 测量活动:通过不同的测量活动,让幼儿实践并巩固测量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测量结果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尺子、绳子、测量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量活动,引出测量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测量的概念,介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巩固测量技能。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成果,引导幼儿理解测量结果的意义。
5. 拓展: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测量知识。
六、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测量知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
3. 分组合作法:让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测量主题,让幼儿了解测量的含义和作用。
2. 第二步:介绍测量工具,如尺子、绳子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3. 第三步:开展测量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测量过程。
4. 第四步:总结测量结果,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心得。
5. 第五步:进行拓展训练,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巩固测量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测量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能力和测量技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七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尺子、了解尺子的刻度和使用方法,学习使用尺子进行直线测量,以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测量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读取尺子上的刻度。
2. 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读取尺子上的刻度,进行准确的测量。
重点: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理解测量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教学图片、实践活动材料。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把尺子,邀请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认识这个工具吗?它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认识尺子,了解尺子的刻度和使用方法。
b.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直线测量,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一道测量题目,如:测量桌子的长度。
b. 教师带领幼儿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指导幼儿读取尺子上的刻度。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几道测量题目,如:测量铅笔、书本、椅子等物品的长度。
b. 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测量小能手”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尺子测量教室内的物品。
b. 幼儿合作完成测量任务,教师鼓励幼儿分享测量结果。
b.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尺子的认识和使用方法2. 直线测量方法3. 测量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使用尺子测量家中的一件物品,记录下测量结果。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讨论,测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尺子的刻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我会测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我会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长度、容量、重量等;2.熟练掌握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3.学会记录和比较测量结果。
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2.发展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3.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2.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于尝试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1. 教学内容《我会测量》1.测量的基本概念;2.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3.测量结果的记录和比较。
2. 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情境真实性和针对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体验教学法: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从感性经验中获得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探究意识。
三、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合作中相互帮助,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四、教学过程1. 整体呈现1.老师向幼儿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我会测量》;2.老师呈现学习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3.老师呈现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策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 游戏体验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班级中的各种不同物品,包括桌子、椅子、书、笔等,鼓励幼儿用手指比较各个物品的长度,并给出测量结果;2.老师出示瓶子、杯子等容器,引导幼儿试图用容器测量物体的容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老师引导幼儿理解重量的概念,让幼儿用手感受并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 操作探究1.欣赏动画片《米老鼠的试管》,了解更多与测量有关的知识;2.老师向幼儿介绍测量的一些工具和方法,包括尺子、计时器、称、量杯等,并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老师请幼儿进行小组合作,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品的长度、容量和重量,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然后进行汇报。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教学目标:1. 了解测量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
3. 培养观察、比较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教学准备:1. 测量工具:尺子、秤、量杯等。
2. 各种物品:长短不同的木棒、轻重不同的水果、装满不同容量的容器等。
3.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活动 (10分钟)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们首先以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开始活动。
请幼儿们找到教室中最长的物品,并估计它的长度。
然后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Step 2: 引入概念 (15分钟)在操场上,教师带领幼儿们观察周围的物体,介绍测量的概念。
教师可以问幼儿们“你们见过哪些需要测量的物品?”,并引导幼儿们谈论测量的作用。
Step 3: 学习长度的测量方法 (20分钟)让幼儿们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给出若干不同长度的木棒,让他们用尺子测量并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将幼儿们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
Step 4: 学习重量的测量方法 (20分钟)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水果,让幼儿们体验使用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
幼儿们可以比较不同水果的重量,并按照轻重顺序进行排序。
Step 5: 学习容量的测量方法 (20分钟)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容器和一个量杯。
幼儿们可以尝试使用量杯将不同容量的水倒入容器中,并记录下每个容器可以盛放的水的量。
Step 6: 总结反思 (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总结这个活动的经验和体会。
幼儿们可以表达出他们学到了什么、最喜欢哪个活动以及有什么新的想法。
教学效果: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对测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他们也培养了观察、比较和记录数据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反思: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引导幼儿们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测量活动,引发幼儿对于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对于物体长度、重量、容积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性理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让幼儿具备对物体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通过测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对于物体长度、重量、容积的感性认识。
3.让幼儿体验到测量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活动一:通过测量物体长度来认识尺子学习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尺子,以及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帮助幼儿感受和认知物体长度的概念。
教学步骤1.引入尺子的概念,向幼儿展示一条尺子并解释其用途。
2.给幼儿一些常见物体并让他们选择一个物体测量其长度。
3.让幼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记录下来。
4.让幼儿将尺子与物体长度进行比较,培养其直观感受和认知能力。
活动二:通过测量物体重量来认识称学习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称,以及使用称来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
2.帮助幼儿感受和认知物体重量的概念。
教学步骤1.引入称的概念,向幼儿展示一把称并解释其用途。
2.给幼儿一些常见物体并让他们选择一个物体测量其重量。
3.让幼儿用称测量物体重量,记录下来。
4.让幼儿将不同物体的重量进行比较,培养其直观感受和认知能力。
活动三:通过测量物体容积来认识量杯学习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量杯,以及使用量杯来测量物体容积的方法。
2.帮助幼儿感受和认知物体容积的概念。
教学步骤1.引入量杯的概念,向幼儿展示一个量杯并解释其用途。
2.给幼儿一些常见物体并让他们选择一个物体测量其容积。
3.让幼儿用量杯测量物体容积,记录下来。
4.让幼儿将不同物体的容积进行比较,培养其直观感受和认知能力。
活动四:小组合作竞赛学习目标1.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2.帮助幼儿进行综合测量和判断。
教学步骤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从老师提供的物体中,自主选择一件进行测量和记录。
2.要求小组按照长度、重量、容积三个方面,进行测量和记录,记录结果放在展示板上。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五章《测量》中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量杯等),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测量工具,知道它们的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测量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测量方法,运用测量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认识测量工具,掌握基本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量杯、测量板、教学图片等。
学具:幼儿用尺、量杯、测量板、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测量桌子的长度,量杯中水的容量等。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测量工具,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2)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了解测量方法的实际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测量桌子长度为例,讲解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测量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教具或学具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测量工具:尺子、卷尺、量杯等。
2.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3. 实践操作步骤:观察、测量、记录、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尺子测量自己手中的铅笔长度。
(2)用卷尺测量教室的宽度。
2. 答案:(1)铅笔长度:约为15厘米。
(2)教室宽度:约为6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测量活动,培养幼儿对测量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运用目测、手测等方法,感知长度、宽度、高度等量的属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测量工具:直尺、卷尺、测量带等。
2. 学习测量方法:目测、手测、工具测量。
3. 测量实践活动:测量物体长度、宽度、高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主动参与到测量活动中。
2.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准确地使用测量工具,并能够表达测量结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测量带、各种物体(如书本、桌子、椅子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把直尺,一份测量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测量的重要性,引起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让幼儿认识并了解。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测量,让幼儿亲身体验测量过程。
4. 总结与展示: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测量活动中的发现,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测量成果。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请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继续编写。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游戏化教学,以趣味性、互动性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测量活动。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知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
3. 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交流、讨论中提高测量技能。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2. 认识测量工具:介绍直尺、卷尺、测量带等测量工具,让幼儿了解其用途。
3. 学习测量方法:讲解目测、手测和工具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测量技巧。
4. 测量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测量,让幼儿亲身体验测量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展示: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测量活动中的发现,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测量成果。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测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理解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以及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测量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测量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米尺、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挂图,上面有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长度,并提出问题:“小猫和小狗的长度一样吗?我们该如何比较它们的长度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故事形式,引入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强调测量时要对齐直尺的0刻度线。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测量方法,感受长度单位。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解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教室内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测量结果,并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2. 板书内容:(1)长度单位:厘米、米(2)测量工具:直尺、米尺(3)测量方法:对齐0刻度线,沿物体边缘测量(4)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直尺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厘米和米,比较它们的大小。
2. 答案:(1)学生测量结果(以实际测量为准)。
(2)换算方法:1米=100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测量长度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在长度单位换算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尺子、了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尺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测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重点:认识尺子,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
2. 学具:幼儿用尺、测量对象(与教具相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邀请幼儿帮助教师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展示尺子,让幼儿观察尺子的结构,介绍尺子的用途。
(2)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讲解测量方法。
3.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使用尺子测量事先准备的测量对象,并记录测量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测量对象,如铅笔,现场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讲解记录结果的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自行选择测量对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记录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找一件生活中的物品,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的测量方法。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尺子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形、正方形等,提高幼儿的测量技巧。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测量现象,激发幼儿对测量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延伸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米),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能运用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测量的兴趣,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能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掌握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米尺、测量卡片、教学PPT等。
学具:每组一张测量卡片,若干直尺,若干长度不同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如:小朋友比身高、比手臂长度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知道谁更高、谁的手臂更长?邀请幼儿分享观察结果,引出测量方法。
2. 教学新课(10分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幼儿认识直尺上的刻度。
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强调测量时要保持直尺与被测物体紧贴。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如:测量铅笔、书本、桌子等物体的长度。
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幼儿观察直尺上的刻度,准确读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幼儿的疑问。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2. 内容:长度单位:厘米、米测量方法:使用直尺,紧贴被测物体,观察刻度,准确读数七、作业设计家里的桌子笔记本小朋友的鞋子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测量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幼儿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测量现象,如:购物时比较商品的大小、长度等,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测量》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测量》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部分的第3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尺子、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探索测量方法以及实践测量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尺子,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测量活动,使幼儿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概念、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学会使用尺子进行简单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测量对象(如玩具、桌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关于小兔子测量菜地的故事,引出测量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向幼儿展示尺子,介绍尺子的结构和用途。
(2)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幼儿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3)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请一名幼儿到讲台上,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说出测量结果。
(2)讲解测量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学会读取数据。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各组幼儿汇报测量结果,分享测量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尺子的结构2. 长度单位:厘米、米3. 测量方法4. 测量活动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尺子测量家中的一件物品,并记录测量结果。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并与同伴比较。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了尺子,学会了使用尺子进行简单测量。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如卷尺、量杯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理解测量长度的概念,以及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准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测量长度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测量板、长度样品、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板、长度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长度问题,激发幼儿对测量长度产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幼儿初步认识。
(2)教师示范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让幼儿了解测量方法。
(3)幼儿分组讨论,分享测量经验。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测量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2. 板书内容:(1)长度单位:厘米、米(2)测量工具:直尺(3)测量方法:直尺紧贴被测物体,从一端开始,沿着物体边缘滑动至另一端,读取数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下来。
(2)测量家里的一张桌子,记录下来。
(3)测量一本故事书的长度和宽度,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探索其他长度单位,如毫米、千米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测量活动,幼儿将会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用手指和尺子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2.能够了解和使用厘米和毫米的单位;3.能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4.能够体验并理解测量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尺子;2.不同长度的物品,例如铅笔、书、桌子、玩具等;3.白板、白板笔、橡皮。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可以先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顾一下之前的学习内容:“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和长度有关的知识?”并且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测量。
步骤二:实物展示教师将尺子和不同长度的物品展示给幼儿们看,并简要介绍尺子的作用以及测量长度的单位——厘米和毫米。
步骤三:示范操作教师可以先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物品,比如铅笔和书,放在桌上,示范操作测量长度的方法,带领学生一起来尝试。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个铅笔长度有多少厘米?”并示范如何用尺子进行测量。
学生可以看着教师示范并跟随操作,边操作边发现和探索。
步骤四:小组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巩固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一起来测量不同的物品,并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排序。
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出以下任务:“请你们找到一个长20厘米的物品,并将它和另一个长10厘米的物品进行比较。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步骤五: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体验一下测量的好处,例如,问学生:“你们会用测量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手指长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测量自己的手指长度。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本次活动中学生们掌握到的知识,强调测量的重要性。
反思本次活动中,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有:1.现场准备不够充分:我在准备物品方面不够充分,导致我在展示尺子和物品时,受到了孩子们的不太明显的反应,没能真正地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组织活动时没有确切的时间安排:我在组织学生自主活动时,没有明确地给学生建议进行多长时间的测量和比较的活动,这导致有一部分学生爱走神,无法完整地完成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测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测量工具、学习使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理解测量单位厘米和米、掌握简单的数据记录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正确使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
2. 帮助幼儿理解测量单位厘米和米,并能运用到实际测量中。
3. 培养幼儿的数据记录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测量单位厘米和米,进行实际测量。
重点: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进行数据记录和观察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米尺、测量对象(如书本、桌子等)。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测量情景,如测量书本的长度,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2. 讲解测量工具(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直尺、米尺等测量工具,讲解其使用方法。
3. 学习使用直尺进行测量(1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测量书本、桌子等物品的长度。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理解测量单位(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
(2)幼儿进行测量实践,运用测量单位进行数据记录。
5. 数据记录与分析(5分钟)(1)幼儿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测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如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例题,让幼儿巩固测量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直尺的使用方法2. 测量单位:厘米、米3. 数据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答案示例:我测量了铅笔的长度,结果是15厘米。
2. 作业要求:准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正确记录数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但在数据记录与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精彩教案《测量》5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精彩教案《测量》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标准》,涉及教材第5章“测量”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初步认识,以及简单的测量工具使用。
详细内容包括:1. 长度的测量:认识厘米、米,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2. 面积的测量:认识平方厘米、平方米,学会使用格子纸测量物体面积。
3. 体积的测量:认识立方厘米、立方米,学会使用量杯测量物体体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概念,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测量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格子纸、量杯、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格子纸、量杯、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量衣服、画图纸、倒水等,引导学生发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1)长度的测量:讲解长度概念,演示直尺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面积的测量:讲解面积概念,演示格子纸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体积的测量:讲解体积概念,演示量杯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合作,测量教室内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并进行记录。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2)拓展延伸:讨论测量其他物体(如曲线、不规则图形)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长度、面积、体积的定义和单位。
2. 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客厅的长度、面积,并记录数据。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习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掌握测量方法,并能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转换,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方法,能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米尺、测量物体(如铅笔、书本等)。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故事《小兔子量身高》导入,让学生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长度单位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这两个单位。
3. 学习使用直尺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讲解注意事项,如起点、终点、直尺放置等。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1: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
例题2:用直尺测量书本的宽度,记录数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互相监督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米2. 测量方法:a. 确定起点和终点b. 保持直尺水平c. 读取数据3. 例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直尺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记录数据。
b. 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道测量题目,如测量房间长度。
2. 答案a. 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数据表格。
b. 计算房间长度,转换为米和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工具进行测量,如卷尺、软尺等,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用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转换,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测量知识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 的量
+ 高的 长的 粗的 厚的 大 + 矮的 短的 细的 薄的 小 + 球的大小 人的高矮
+ (四)在游戏中认识物体的量 + 排序游戏 + 小——大 细——粗 厚——薄 + 盖瓶盖 + 大小不一的瓶子和盖子 取下瓶盖 打乱之后
让孩子再盖上
+ (五)帮助幼儿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量 + 视觉 + 长短 高矮 粗细 + 触觉 + (差异要明显一些) + 运动觉 + 重量 掂一掂 提一提
+ 一、测量的涵义
+ 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 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 总称,也包括用仪表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 过程。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测量是指通过观察 或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简单 的、初级的测定。
+ 包括:长度测量、重量测量、体积测量。
+ 具体说,测量包括测量物体的大小、长短、 高矮、粗细、轻重等内容。
+ 在测量长度时,要将测量工具与被测物体对 齐、放平;而若用不同的量具测量,结果会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 适合幼儿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尺、天平、 温度计、钟表、秤等。
+ 通过对正式测量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可以 使幼儿懂得这些量具的作用,初步了解时 空等概念性较强的知识。
(二)非正式量具测量
+ 也称自然测量,指不采用通用、标准的量具, 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如木棍、积木、绳子、 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 直接测量的方法。
+ 幼儿阶段,由于幼儿年龄小,对掌握标准的 计量单位有困难,所以多用非正式量具进行 测量。如,让幼儿用手指量一量铅笔多长。
+ 可以使幼儿在避免测量单位带来困难的前提 下,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
+ 其次 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指导幼儿正确 使用非正式量具
(七)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 教师不可以幼儿年龄尚小,还不完全识别 计量单位为借口,而让幼儿使用不精确的 量具。
+ 幼儿用的量具要经常进行校正,才能保证 它的标准性,如天平秤等。
+ (认识————使用)
+ 如,让幼儿用温度计测量三盆不同温度的 热水,若用观察测量很难测出,使用温度 计,即使幼儿读不懂温度计的数字,观察 水银柱升高降低,也可知道三盘水之间的 水温差异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测量包括: + 测量物体的长度、高低、粗细、厚薄、宽
窄; + 测量物体的轻重; + 测量物体的温度等。
+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 量方法
+ 各种测量方法在难易程度上不同 + 小班 观察测量 感官 + 中班 学习使用测量工具 非正式量具为
主 + 大班 初步尝试利用正式量具测量
(二)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测量 意识
+ 例,两小儿比赛谁跳的远,但究竟谁更远, 没有测量,便不曾知晓。但这证明幼儿已 开始建构测量概念。
+ 所以,要让幼儿从小树立应有的测量意识, 特别是培养幼儿用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的 意识,它是让幼儿更精确细致的认识事物 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一)观察测量
+ 指通过眼睛、手等感官的观察来测量物体。
+ 如,目测物体的大小、粗细、长短等;用手来
测量水的温度;用手掂量物体的轻重等。?
+ 这种直观感知的测量一般用于特征比较明显的 认识对象,如幼儿凭观察就可得出哪个物体大、 哪个小的结论。
+ 所以,如两个物体的特征不明显,就无法用观 察测量,如两盆温度差异不大的水,幼儿很难 将它们区分开来。
(六)帮助幼儿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 行测量的方法
+ 皮亚杰认为,量和数具有同构性,但是儿 童对量的认识要晚于对数的认识。测量的 技能要到8—11岁才完全发展。
+ 中班以前儿童的测量只是通过感知来比较 量的差异,中班以后,儿童才有可能学习 用工具测量(非正式量具)。
+ 首先 教会幼儿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非正式 量具(桌子 粉笔 铅笔 一碗水一杯水哪个 多 教室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