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_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赫索格》中的斯芬克斯因子和伦理选择
《赫索格》中的斯芬克斯因子和伦理选择
柏寅松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11
【摘要】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以同名主人公体内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斗争为主线,赫索格的婚姻伦理身份和族裔伦理身份发生错位,致使其深陷伦理困境而不得不作出伦理选择。
最终赫索格人性因子复苏,在婚姻关系里与雷蒙娜喜结连理,追寻族裔身份的过程中认同本民族文化,成为了一名犹太裔美国人。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该作品的伦理思想和哲学观点进行解读。
认为作品中赫索格这一角色是斯芬克斯因子一体两面的体现,而他秉承犹太责任伦理思想,肩负道德责任,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应对坎坷波折。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柏寅松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斯芬克斯因子与保罗的伦理选择
2.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伦理意旨析评
3.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
读《飞逸》4.伦理语境·伦理身份·斯芬克斯因子《文城》的文学伦理学解读5.门槛中的斯芬克斯——论英格博格·巴赫曼的寓言《斯芬克斯的微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伦理意旨析评
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伦
理意旨析评
邹惠玲;李渊苑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0)004
【摘要】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当代美国剧作家阿尔比的代表作品《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伦理现场之中,考察当时的社会与文化如何成为伦理混乱的滋生地,导致男女主人公乔治和玛莎的斯芬克斯因子失衡;进而分析男女主人公在斯芬克斯因子重归平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生子”与“弑子”两次伦理选择,前者符合伦理却使他们在伦理失衡中越陷越深,后者原为伦理禁忌却使他们重归伦理自觉.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邹惠玲;李渊苑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3
【相关文献】
1.斯芬克斯因子与保罗的伦理选择 [J], 张奇梅;祁晓冰
2.斯芬克斯因子博弈后的伦理回归——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追风筝的人》 [J],
马辉
3.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 [J], 章茜
4.伦理身份、斯芬克斯因子与叙事伦理:《牡丹绮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J], 杨亚丽;范思环
5.王熙凤的伦理天平——论王熙凤的斯芬克斯因子 [J], 吴蓓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斯芬克斯因子之殇——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061斯芬克斯因子和其作用之下的伦理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新近贡献的敏锐视角,也是分析解读作品和研究现实存在的绝佳途径,用以深入挖掘阐释《道连·格雷的画像》不失为一种珠联璧合的默契之行。
王尔德是英国 19 世纪中后期著名的小说家,他因为写作《道林·格雷的画像》被称为唯美主义作家,这其实是对他的误解。
根据王尔德自述,小说中的人物不以塑造符合生活真实逻辑为标准,而是遵循艺术理念,往往是符号性的[1]。
从本质意义上讲,理念代表更高层次的真实。
《道连·格雷的画像》不仅是王尔德曾经饱受争议的作品,也是他击中人性要害的作品。
具体到小说中,巴兹尔·霍尔沃德、亨利·沃顿、道连·格雷分别可以视为人性因子、兽性因子和二者之间博弈的对应性象征。
《道连·格雷的画像》扫描了社会问题、时代问题,生成了疾病影像,为斯芬克斯因子之间的交战角力探寻根源所在。
一、巴兹尔·霍尔沃德:人性因子的象征巴兹尔作为王尔德笔下的“超我”,描摹出王尔德的理想追求。
巴兹尔狂热崇敬着艺术,对美好的憧憬干净而纯粹。
为了创造美,他不惜倾注毕生心力;为了用艺术拯救灵魂,他甘愿牺牲自己。
生活在一个人们践踏艺术的时代,艺术难免孤寂,终沦为一种自传形式。
“我们丧失了美的抽象感受。
”[2]这是巴兹尔的悲鸣,也是一幅浮世绘显像图。
然而就在世界即将倾覆之际,道连因为“包含了所有古希腊完美精神的学派”,实现了“灵魂和肉体的和谐……”[3]成为巴兹尔对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的至高信仰。
为了不使道连被俗世浊浪所裹挟染指,巴兹尔始终在场,如门神一般忠于职守,如父亲一样专注教诲。
面对道连的圣洁,他视若珍宝,郑重告诫亨利勋爵“别毁了他,不要去影响他”,将之作为理想化身奉上神坛,而当道连将西碧尔之死轻描淡写地归结为“过去”,他目睹了当初淳朴自然如何不胫而走,如今的矫揉造怎样令人不寒而栗,他难掩痛楚之声,悲愤地发出批判,“本来是世界上最清白的人,如今被什么迷了心窍,说起话来全无心肝,没半点同情”[4]。
追寻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评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追寻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评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并以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为引,深入分析如何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实现这种平衡。
文章首先对斯芬克斯因子的概念进行解读,明确其在文学批评中的核心作用。
接着,通过阐述聂珍钊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到见解,引出本文探讨的主题——如何在文学批评中寻求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方法,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体现斯芬克斯因子的平衡。
通过这一论述,本文旨在为文学批评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斯芬克斯因子的内涵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斯芬克斯因子,源自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象征着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下,斯芬克斯因子指的是人物性格中同时存在的善与恶、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欲望等多重矛盾因素。
这些因素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行为的多样性以及道德评价的模糊性。
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对斯芬克斯因子的内涵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法,也是解读文学作品道德意义的关键。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不是单纯的善或恶,而是具有复杂的性格和行为。
这些复杂性和矛盾性正是斯芬克斯因子的体现。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典型的斯芬克斯式人物。
他既想为父报仇,又受到道德和情感的束缚;既表现出英勇果断的一面,又流露出犹豫不决的情绪。
这种复杂的性格和行为使得哈姆雷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引人深思。
斯芬克斯因子还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道德评价的模糊性。
在某些情况下,人物的行为可能既有善的动机也有恶的后果,或者既有恶的动机也有善的后果。
这种道德评价的模糊性使得读者在评价人物时不能简单地以善或恶来划分,而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动机。
文学上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评论史述评
文学上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评论史述评一、本文概述《呼啸山庄》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自其问世以来,这部小说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复杂的人物塑造吸引了无数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文学上对《呼啸山庄》的评论历史,揭示这部小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与解读,以及批评家们对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探讨与争议。
通过对呼啸山庄评论史的述评,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部小说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还能洞察文学批评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互动。
二、《呼啸山庄》的初期评论《呼啸山庄》自1847年首次出版以来,便立即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这部作品的初期评论大多来自于当时的文学评论家和读者。
他们的评论既有赞誉,也有质疑,充分展现了《呼啸山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初期的评论主要围绕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叙事技巧等方面展开。
一些评论家对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展现的深沉、强烈的情感表示赞赏,认为她成功地通过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悲剧性爱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同时,也有评论家对小说中的暴力、复仇等元素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给读者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人物塑造方面,希斯克利夫这一复杂而独特的角色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一些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反派,他的复仇行为是对社会不公的有力反抗;而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他的行为过于极端,缺乏道德约束。
凯瑟琳和埃德加等角色也受到了类似的评价,他们的命运和选择成为了评论家们探讨的重要话题。
叙事技巧方面,《呼啸山庄》的复杂结构和时空跳跃给评论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些评论家赞扬了艾米莉·勃朗特在叙事上的创新,认为这种手法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而另一些评论家则对这种叙事方式表示困惑,认为它增加了理解故事的难度。
《呼啸山庄》的初期评论呈现出了多元而复杂的面貌。
对《麦克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对《麦克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作者:姜坤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4期内容摘要: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麦克白,从一个英勇神武的国家拯救者,沉沦为弑君篡位的万恶罪人。
这一转变的过程是由非理性因素主导的兽性因子击溃了代表理性的、伦理意识的人性因子而导致。
作品通过对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刻画,向读者展示了兽性因子失控将人性异化的过程。
关键词:《麦克白》伦理意识兽性因子人性因子“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这句名言正应验了与莎翁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的预言: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从《麦克白》问世之初到时至今日,关于此剧的评论与研究已无以数计。
批评角度繁杂,其中不乏真知卓见。
大多数批评从人物形象、性格分析切入,以文学伦理学为理论依据的文章还不多见。
本文拟以麦克白的人性沦落为主线,分析其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之间的斗争与转换。
从而揭示主人公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化中半人半兽的形象,根据聂珍钊教授的文章“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斯芬克斯因子由人性因子和兽因子组成。
“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中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因此前者能控制后者,从而使人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
”可见这两种能对人的伦理道德起掌控作用的因子,对人的行为有决定性的制衡作用。
二者的平衡才能造就一个理性的人,兽性因子一旦占据上风,人便会失去正常的伦理意识,脱离理性控制,失去分辨善恶的能力,做出有悖伦理从而招致毁灭之事。
麦克白的沉沦之路大致就经历了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平衡-失衡-消弥这样的过程。
一.平衡麦克白是苏格兰大将军,打了胜仗,班师回朝。
莎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保家卫国的功臣,他品格高贵、生死无惧。
然而,戏剧开端女巫的出场,似乎为戏剧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不祥的伏笔。
她们那模棱两可的隐语“败军高奏凯歌回”“美即丑恶丑即美”。
同麦克白初登场的第一句话“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相互照应。
“斯芬克斯因子”的交织
“斯芬克斯因子”的交织作者:阳宇鸿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6期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确立了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是一个具有“斯芬克斯因子”的人物,他的成长过程体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交织与人的伦理选择,死亡和爱使希思克利夫做出了正确的伦理选择,最终人性得以回归,让他获得了自我的救赎。
希思克利夫人性的扭曲和悲剧性的命运主要是由凯瑟琳爱情的背叛和自我个性的伦理选择所造成的。
关键词:希思克利夫;斯芬克斯因子;交织;伦理选择一、人性因子抑制兽性因子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形象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人的基本特点:一是通过人头强调人在形式上最重要的特征,而人的人头实际上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出现的理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通过狮身强调人身上的存在的动物性特征,象征性地说明人是从兽进化而来的,人的身上还同时保留着兽的动物性本能。
即使人类文明经过伦理选择发展到了今天,人身上仍然还带有斯芬克斯的残留,从根本上保留着斯芬克斯特点,即动物性本能的特征。
我们可以把这个特点称为斯芬克斯因子。
希思克利夫的形象就是这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完美体现,他的身上具有明显的兽性因子和人性因子,《呼啸山庄》中更多的是对他兽性因子一面的描写,关于人性因子的一面也在一些细节的地方零散的体现出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完整意义上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人。
希思克利夫是一个吉普赛弃儿,他在少年时被老恩肖捡了回来。
在那个家中,凱瑟琳对他的情谊和老恩肖对他的宠爱有加,这是他少年成长时期所拥有的爱支撑起的一把保护伞。
即使他在家中受尽老恩肖夫人的白眼和儿子辛德利的侮辱,他也能因为有爱的温暖而忍受他们甚至仆人的欺负,从而收敛住了自己的自然本性。
他在少年时期隐藏的兽性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管家婆丁奈莉对他阴郁冷漠性格的描述,如“这孩子对他所受的溺爱,从来没有表示过感激。
他对他的恩人倒并非无礼,只是有些漠然......”和他受辛德利无礼的折磨和侮辱时表现出来异常的冷静,“挨辛德利耳光时,他既不眨眼,也不流泪;我去掐他,他也只是倒抽一口气,睁大眼睛,好像他偶然弄疼了自己,怪不得谁。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伦理选择以及斯芬克斯因子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注重从伦理角度深入剖析人物行为、故事情节和主题意蕴,揭示作品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而斯芬克斯因子,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象征着人生中的困境和选择。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探讨伦理选择对于人物命运和作品主题的影响,以及斯芬克斯因子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构成伦理选择的难题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文学现象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面对困境和做出伦理选择的启示。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深入剖析文学作品中人物行为的伦理道德选择及其背后的伦理观念。
这种批评方法不仅仅关注文本的艺术表现,更着眼于人物在特定社会伦理环境下的行为抉择。
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伦理选择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故事的发展。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和选择。
这些选择不仅反映了人物的道德品质,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我们可以对这些伦理选择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伦理内涵。
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也关注人物在做出伦理选择时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体现在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也体现在人物与外部世界的对抗和协调中。
通过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进而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斯芬克斯因子,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物在伦理选择中所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源于人物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外部社会伦理环境的双重影响。
通过引入斯芬克斯因子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文学作品中伦理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揭示伦理选择对于人物命运和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性。
《罪与罚》中主要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分析
《罪与罚》中主要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分析摘要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关键词斯芬克斯因子;《罪与罚》;人性因子;兽性因子《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一经问世就凭借严密的逻辑、紧张的情节、丰富的主题、超前的洞见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小说以19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为背景,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拉斯科尔尼科夫(以下简称“拉斯”)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他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内心备受煎熬。
在索尼娅的感召下,他投案自首,最终流放西伯利亚。
小说主要围绕拉斯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展开,着重分析了其矛盾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人最深层次的内心活动。
《罪与罚》在国内受到了批评家的充分重视,学者对其蕴含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
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基督教精神以及基督教对人的救赎,二是《罪与罚》主人公的心理分析,三是《罪与罚》主人公的犯罪动机分析。
为了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阐释《罪与罚》中不同斯芬克斯因子的组合,从伦理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力求提供崭新的观点与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掘这部世界文学经典的永恒价值。
一、斯芬克斯因子概论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之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2004年由聂珍钊教授首次提出,主要探讨文学作品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该理论认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与兽类区分开来。
人类与兽类最大的不同在于经历了伦理选择,人类具有伦理意识,具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兽类则无法明辨是非,因此,分辨善恶的能力便成了人类伦理的基础。
《动物庄园》中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动物庄园》中的文学伦理学研究发布时间:2021-10-18T07:16:58.61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6期作者:邢慧茹[导读]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邢慧茹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摘要: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其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通过描述一场动物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表达了浓厚的文学伦理学主题。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这一全新的视角,分别从伦理身份、伦理冲突、伦理选择三个方面理解这部作品。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伦理身份;伦理冲突;伦理选择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因其批评讽刺的文风而享誉世界。
《动物庄园》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因影射俄国革命和苏联独裁的故事内容而被公认为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
除了早期学者对小说的极权主义,反乌托邦主题,黑色幽默等进行的详尽研究,小说本身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学伦理学主题。
本论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动物庄园》中主要的人物和动物由于伦理身份的认同变化产生的伦理冲突以及走向伦理选择的过程。
一、伦理身份的混乱在动物庄园里,由于一场革命,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的伦理身份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是人与动物伦理身份的转换。
“动物庄园”原本叫做“曼娜庄园”,庄园主琼斯是绝对的独裁者,他嗜酒成性,不断压榨农场里每一个动物的劳动成果,并且只给动物们很少的食物。
在这时,人的伦理身份就是统治者、独裁者,而动物们是被压迫者,是人类的奴仆。
但是,这一格局却由于一个事件被彻底改变。
农场里的一头猪老少校麦哲进行了一场演讲,反对人类残酷剥削和血腥屠杀,要求动物要自由,要平等。
几天后,农场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赶走了农场主琼斯。
动物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成为农场的主人,并把庄园更名为“动物庄园”,制定维护平等的宪法——“七诫”。
这时人类的伦理身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成了被赶走的失败者,而动物们成了农场的主人,变为农场统治者。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伦理学批评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黄开红(以下简称“黄”):聂老师,自从2005年采访您以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势不可挡。
现在再次采访您,希望您谈谈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游戏理论的关系问题。
苏晖教授在2013年“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辞中所做的总结,本次研讨会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国际化特征更加显著,二是研讨领域和视角更加广泛,三是体现出更加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您所首创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曾经、正在而且仍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参与者,其正面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强大。
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十年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再请聂老师您谈谈建构这个理论要达到的目标和战略意图,以及对于学界当前存在的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某些困惑和误读等问题,以便让游戏参与者消除疑虑,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更美好更辉煌更有趣的未来添砖加瓦。
聂珍钊(以下简称“聂”):刚才你讲的那些都不错。
但我认为你就游戏理论作为切入点去写作论文,中国论文网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不够全面深入。
再者,游戏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结合关系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游戏理论与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的连接点在哪里?这个问题得首先弄清楚,不是仅仅表面上提到游戏理论就行了,要搞清楚游戏理论在文学研究上究竟是什么?而且,我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所谓的游戏理论有没有联系,这也是一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黄:您的意思是说要从它的学理上来论证清楚?聂:是的!如果不考虑清楚,你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个游戏理论,去寻找它同文学伦理学批评之间的连接点,最后可能收获不多,所取得的成就不大,无法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因此你的研究的意义可能是十分有限的。
黄:游戏活动,从我的理解来看,它主要是在于活动本身—无论什么活动—活动过程就是它的实质。
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
外国文学研究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章茜(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美国本土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飞逸》展现了对白人满怀恨意的印第安少年在种族问题上所面临的伦理选择"从斯芬克斯因子理论视角来看,主人公“青春痘”因深受对白人仇恨的折磨,选择听任身上兽性因子的摆布而开枪杀人,但在时空之旅中,依靠人性因子的力量明白了听任兽性因子而选择暴力只会在种族间带来可怕的灾难,最终决定放下仇恨,与白人融合。
阿莱克西以文学想象力寻找解决种族问题的途径,提出只有依靠人性因子的理性意志进行沟通与融合才是解决之道,试图引起社会对理性与和平解决种族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飞逸》;斯芬克斯因子;文学伦理学;谢尔曼•阿莱克西;种族融合引言《飞逸》(Flight,2003)是美国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发表于2007年的小说,讲述了对白人有着复仇心理的印第安少年“青春痘”在经历奇特的时空之旅后,身上的人性因子逐渐控制兽性因子,最终放下对白人过激的仇恨,与白人友好相处。
文学伦理学是一种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主张“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学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及其存在的道德原因,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聂珍钊,2010:17)o文学伦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斯芬克斯因子,即人性因子(human factor)与兽性因子%animal factrr)共存。
其中人性因子指“人类在从野蛮%Savagery)向文明进化过程中出现的能够导致自身进化为人的因素”(聂珍钊,2011:6),是高级因子。
正是由于有了人性因子,人才拥有伦理意识,从兽变成了人。
而兽性因子与人性因子相反,属于低级因子,指人在进化过程中所残留的动物性本能,表现为人的各种欲望,如贪欲、肉欲、杀欲等。
当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时,人就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人。
当兽性因子不受控制时,人就会不辨善恶,失去伦理,作恶多端。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r——《黑猫》与《白猫》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r——《黑猫》与《白猫》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肖书阳;姜礼福【摘要】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黑猫》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白猫》都通过猫意象折射出家庭中失衡的夫妻关系,有深刻的伦理内涵.叙事中,丈夫对猫的恨和妻子对猫的爱,及其失衡的夫妻关系形成难以解开的伦理结.主人公伦理选择的错乱、伦理身份的移位令人警醒,引人反思,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伦理意识.【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作者】肖书阳;姜礼福【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猫因其神秘性和特立独行的性格成为古今中外很多作家钟爱的创作对象。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黑猫》(1843)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白猫》(1987)都通过猫意象折射出两性相处过程中伦理身份的移位和伦理选择的错乱,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伦理意识,有着深刻的伦理内涵。
学界有关《黑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妻子形象以及黑猫的形象塑造上。
有研究者从坡的写作特征入手,分析《黑猫》中坡对恐怖氛围的营造和惊悚情节的安排,[1]有研究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剖析文中妻子“无心”“无声”和“无脑”的生活状态,[2]也有学者认为黑猫是操纵人类的恶魔,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黑暗。
[3]相比《黑猫》来说,研究者对《白猫》的关注较少,主要是故事中男性、女性与猫的权力关系分析[4]和小说的哥特式风格解读[5]两方面。
国内学术界有关《黑猫》与《白猫》的对比研究主要从互文性[6]与恐怖特征[7]两方面展开,还没有学者深入探讨两部小说中的伦理意蕴。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在处理夫妻关系和处理与宠物之间关系时形成的伦理结及其作家伦理意识的运作。
第一编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研究
导言 "
第一编!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章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定义 "# !!第二节!文字脑文本与物质文本 " $ !!第三节!文学的物质形态 "% !!第四节!文学的定义 && !!第五节!文学定义的相对性 &'
第九章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勃兴 "$+ !!第一节!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接受 "$# !!第三节!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勃兴 "$' !!第四节!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研究运用 "$%
第三章文学起源的误读 '+ !!第一节!摹仿的误读 '+ !!第二节!文艺起源于劳动观点的产生与争议 '( !!第三节!劳动创造了美不是美学观点 '% !!第四节!劳动创造了人不是文学观点 $" !!第五节!劳动并不是艺术的起源 $'
第十一章哈代的创作与伦理道德思想 "%$ !!第一节!哈代的进化论伦理道德思想 "%$ !!第二节!哈代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 !!第三节!哈代的正义观 ")( !!第四节! 德伯家的苔丝 的道德倾向及评价 ")$ !!第五节!哈代对利己主义和宗教道德的批判 &+"
第二编!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运用
第十章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 "*' !!第一节! 俄狄浦斯王 的命运解说 "*' !!第二节!俄狄浦斯情结 "*$ !!第三节!杀父娶母与乱伦犯罪 "** !!第四节!斯芬克斯之谜的伦理启示 "%& !!第五节!维护伦理秩序的必要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起源上说,“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 上是伦理的艺术”( 聂珍钊 14) 。人类在理性的自我发展和成熟过程中,借助在实践中创造 的文字,记录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了最早的文本。最初,人类并不能抽象地认识自 己,但是在理性成熟过程中,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对发生的疾病和 自然灾害给以解释,如何对事物的价值作出评判,如何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尤其是如何 理解人自身等。从蒙昧逐渐走向文明的人类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在文字产生之前, 人类最初是如何思考和作出回答的,由于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资料,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幸运 的是,在创造了能够记录自己生活及思考的文字之后,人类借助文字构成的文本形式表达自 己的朴素理解,从而让我们能够通过文本认识人类是怎样从蒙昧中走出来的。
Title: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thical Choice and Sphinx Factor Abstract: After the first biological selection of humankind,it is regarded as the second important choice,the ethical one,that Adam and Eve picked and ate the forbidden fruit in Eden and Oedipus solved the riddle of the Sphinx. It is the ethical choice to distinguish humankind from animals and made savagery people to be ethical beings. In ethical sense,Man is Sphinx( an existence of Sphinx factor) ,a combination of rational factor and animal factor. Sphinx factor is the core content of ethical statement in literary work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Gray makes an ethical choice which is to exchange the identity with his picture that results in his tragedy in the end. Italo Calvino in The Cloven Viscount describes the conflict of rational will and irrational will in the divided viscount,as represented in the kind viscount and the evil one. In classic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Monkey King ( Sun Wukong) is the embodiment of natural will. Hsuan Tsang ( Tang-monk; Tangseng) his master imposes restraints upon him by means of a hat and a spell to it,and ultimately helps him convert from a monkey to a human being ( a Buddhist) . These highly metaphorical literary texts not only provide us example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phinx factor and its variations,reveal clearly the value of this ethical choice in the history of social and individuals,but also manifest the ethical conflicts among rational will,natural will and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聂珍钊
内容摘要: 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以及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解,是人类继第一次生物性选择之后 进行的第二次选择,即伦理选择。伦理选择使人真正脱离了低等生物界,变成了与野兽相区 别的、伦理的存在。从伦理意义上而言,人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和兽性 因子组成。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述的核心内容。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格 雷经过伦理选择使自身和画像的身份发生转换,导致自己的悲剧。在《一个分成两半的子 爵》中,卡尔维诺描写了由善良的子爵和邪恶的子爵分别代表的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的 冲突。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自由意志的化身。唐僧通过帽子和咒语对他加以约束, 帮助他完成了从兽到人的转变。这些富有隐喻性的文学文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斯芬克斯因 子的不同组合与变化,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伦理选择在社会历史和个性发展中的价值,而且还 展示了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带给我们众多伦理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 斯芬克斯因子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理性意志 自由意志 非理性意志 作者简介: 聂珍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 会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与方 法研究,著有《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 托马斯·哈代小说研究》、《英语诗歌形式导论》等。
恩格斯强调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用劳动解释了人从猿进化而来的问题。 恩格斯关于劳动的观念并未超越生物进化的观点,只是达尔文自然选择观点的具体化,可以 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类具体怎样从猿进化而来。劳动在人从猿转变而来的过程中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劳动不是人本身,劳动只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外部条 件或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因此,用劳动解释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仍然并未真正回答 是什么将人同猿区别开来的问题。为什么进化了的人与其他同样也在进化的猿及其他动物 有了本质区别,这是恩格斯并没有回答的问题,也是仅仅用劳动无法解释的问题。由此可 见,恩格斯和达尔文一样,只是解决了人是怎样进化而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人同其他动物 的本质区别的问题。
2 外国文学研究 2011 年第 6 期
irrational will. In reflecting on these ethical issues we feel greatly enlightened. Key words: Sphinx factor rational factor animal factor rational will natural will irrational will Author: Nie Zhenzhao is 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hief editor of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and vice president respectively of China National Foreign Literature Association and Chinese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oetry and Poetics. His recent research is mainly focused o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study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a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A Study of Thomas Hardy’s Novel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Verse Rhythm among many others. Email: niezhenzhao@ 163. com
恩格斯与达尔文不同,还回答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问题。他指出: “人类社会区别于 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 是劳动”( 513) 。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有了工具,人 才可能进行各种复杂的劳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标,使劳动本身随着人类的发展变得 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人类除了打猎和畜牧外,进而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 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等各种各样的手工业,后来又有了商业,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 在恩格斯看来,“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 而人则 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因此恩格斯再次强 调: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517) 。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3
历了第二次选择即伦理选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选择即科学选择。这是人类文 明进化的逻辑。
恩格斯对人类起源作了全面的探讨,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 科学论断。1876 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使人类从 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 古代的类人猿 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 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 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 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 512) ,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 成中的人”( 514) 。恩格斯坚持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祖先是由一种高度发展的类 人猿进化而来的,并指出劳动是推动从猿到人转化的决定性力量。恩格斯的核心观点在于 强调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了手,手的发展变化引起整个肌体的变 化。接着在劳动中又产生了语言,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推动下,猿的脑髓才逐渐变成人的脑 髓。因此,劳动是推动猿向人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