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外壳模具设计过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盘外壳模具设计过程

【摘要】:U盘产品的外壳造形很多,市面上不断出现U盘外壳的各种款式。选择这一款U盘外形美观而畅销产品的外壳形状进行模具设计。因这款U盘外壳较小,有一定的技术装配要求和它的加工特点。我们通过分析和研究,参照有关的技术文献,对材料的选定、模具设计的运算过程和有关技术的参数选择,设计出这款U盘外壳的模具。经多次审核,该模具设计是合理的,现提供给有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设计;技术要求;模具结构;装配

U盘是人们经常用来下载储存有关的文体和资料的一种高科技类产品,因U 盘的外壳造形很多,我们选择其中一款U盘外形美观而畅销产品的外壳形状进行模具设计(如图1),,由于市场的特殊,有备U盘外壳产品外形款式过时,模具设计使用期限为10万次,批量生产。该模具设计过程要点提供给有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爱好者参考:

1.U盘外壳材料选用

由于U盘外壳较小,根据选用ABS塑料生产,其具有较好冲击强度、硬度、耐磨、流动性好、不易变形等特点。

2.塑料制品(简称塑件)分析

塑件图样(如图2所示)

2.1 塑件技术要求

2.1.1 且U盘的芯片和U盘的壳体有一定的装配技术要求,考虑到生产的成本,选择塑件精度等级为4级;外表面粗糙为Ra1.6;内表面粗糙度为Ra3.2。

2.1.2 塑件脱模斜度和壁厚选取

因塑件的厚度和尺寸较小,根据脱模斜度控制在1°以内。平均厚度为1mm 左右。

2.2塑件分型面的选择

该塑件的体积较小,成型时不需侧抽芯,分型面如图5 A—A面所示,这样分型便于脱模,分模面在塑件上下壳体的装配面上,不影响产品外观,而且有利于排气。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

3.1 模具类型

参考采用注射模成型。

3.2 塑件的型腔数及排列方

式的确定为提高生产效率,型腔数为一模

八腔,排列方式如图6所示

3.3模具结构的确定

3.3.1整体结构

根据塑件的结构及开模方式,选用模具为两板模。采用整体嵌入式模具。模架以龙记(LKM)为标准,模架的参数为:型号ECI;规格3030;动、定模座板高度25 mm;动模板高度70 mm;定模板高度60 mm;垫块高度90 mm;推杆固定板高度20 mm;推板高度25 mm。模具的结构如图

3.3.2流道和浇口的设计

流道的形式如图6所示,一、二级分流道都是圆形流道,直径为6 mm,可以减小塑料熔体在流道中的磨擦力,在注射时沿程压力损失减小。二级分流道设置在两相邻的塑件之间,可以减小离模具中心最远的塑件的流道行程,使各型腔的压力差不会太大,以减小塑件的内部性能差异。

主流道要装流道衫套,其直径为12 mm,从定模座板贯穿到分模面,衫套头部安装止转销。衫套和型腔的配合为H7/n6。主流道衫套用定位圈固定在定模座板,定位圈直径100 mm,高15 mm,埋入定模座板5 mm。其具体形式见图7。

因塑件的体积和厚度较小,浇口不能过大,否则成型时注射速度降低,熔体温度下降,制品可能产生明显的熔接痕和表面云层现象,成型后浇口痕会影响外观,浇口凝固时间也会延长,且不易去除;浇口太小,熔体流动阻力大,压力损失大,冷凝快,补缩困难,会造成制品充模不足,而且小浇口的剪切速率大,可能使塑料熔体升温变质。为了避免这些缺陷,选择浇口的形式为侧浇口,其位置如图6所示,尺寸为0.8×0.8×0.5 mm(长×宽×高)。

3.3.3冷却装置的设计

动模的顶针和镶件较多,冷却水道不宜通过塑件的下方,否则会引起渗漏,只能通过塑件的外围。为了保证型腔和型芯的强度,水道离塑件的距离不能太小。设置水道的直径为8 mm,离塑件的距离为8 mm左右,离顶针和镶件的最小距

离为6.83 mm。动定模单独冷却,动模部分冷却水从动模板流进,流经型芯后从动模板流出,动模板和型芯之间加装胶垫圈,以防止渗漏;定模部分和动模类似。其具体形式如图9所示。

3.3.4 顶出装置

塑料制品的厚度比较小,可能会因为顶出力过大和太集中造成塑件出现“顶白”现象甚至破坏,顶针的直径应尽量大,由于塑件体积较小,限制了顶针直径的大小,但可以增加其数量。这里选用顶针的直径为2mm,每个型腔8根(如图9所示)。因顶针太细,在推出制品的时候可能折弯,选用有托顶针,托高为75 mm,使顶针孔里除了针托外,留下的空间应大于推出行程,修配时推杆平面应高出分型面0.02—0.05 mm。为了脱模顺利,流道也要安装顶针,安装位置在一、二级分流道的交界处,共4根,直径为5 mm。在型芯的主流道下方安装拉料杆,直径为8 mm。顶针和拉料杆与模仁的配合为H7/f6。顶出装置的具体形式见图7。

3.3.5 镶件的设计

如图10所示,塑料制品有10处凸起的地方,这在型芯里是细孔,不利于排气,成型时可能充型不足或产生气泡,所以必须装镶件。镶件上段材料为粉末冶金,下段用顶针代替,和模仁的配合为H7/s6。具体形式见图11

3.3.6复位装置

模具在开模后的再次合模过程中,需要复位装置完成顶针板的复位运动。复位装置由复位杆和复位弹簧组成,复位杆直径为φ20mm,长度为131.8 mm,和动模板的配合为H7/f6。合模时复位杆不能与上模板接触,以免合模时碰撞,复位杆和上模板之间0.2 mm空间。复位弹簧外径为40 mm,原长100 mm,预压长度10 mm,最大行程35 mm,最大压缩度为(10+35)/100=0.45。复位装置如图7(右侧)

3.3.7 止动装置

模具在合模时顶针板复位的时候,推板和动模座板接触,由于模具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可能使推板不平行,导致下次顶出时顶杆折弯。另外,如果推板和动模座板之间堆积有污垢,也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安装止停销后,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发生。止动装置见图7(左侧2-止停销)。

4.模具零件的必要计算

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的强度计算

此模具为小尺寸型腔,在发生大的弹性变形之前,内应力已经超过许用应力,因而强度是主要矛盾,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应按强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