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历史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近代史的时间范围和背景近代史通常被界定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逐渐走出封闭状态,广泛接触西方世界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战,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列强发生冲突,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2.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试图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改革,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最终失败。
3.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创性的一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开始。
4. 五四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民主与科学运动,激发了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国共两党开始分裂,中国进入国共内战时期。
三、近代史的重要人物1. 孙中山:作为中国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为近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毛泽东:作为中共的创始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塑造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
3. 蔡元培: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 张之洞:晚清时期的重要官员,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积极推动近代化进程。
四、近代史的重要思潮1. 戊戌维新思潮: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主张变法维新以振兴中华。
2. 新文化运动思潮:以胡适、陈独秀等人为代表,主张民主、科学、新文化,反对传统文化束缚。
3. 马克思主义思潮: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成为开展革命活动的理论基础。
五、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近代史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积极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以更好地应对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
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近代的大学
中国近代的大学1、何谓大学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授权颁发学位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关。
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
综合性大学还应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网络学院等。
今天通常意义上的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在英文中,大学(综合性高等学府)一词为“University”,是由“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前身派生而来的,它首次被记录下来是在大约1300年前。
在中世纪的西方,拉丁文在政府、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得到使用,universitas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这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
在更早的时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Academy”,教授哲学、数学、体育等,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从教会所办的师徒结合的行会性质学校发展起来的。
在11世纪,“大学”一词和“行会”一词同样被用来形容行业公会。
但是到了13世纪,“大学”一词就被用来专指一种学生团体了。
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有3种形式:教会大学,学生和教师在一个校长领导下形成一种密切配合的团体,像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公立大学,由学生选举出来的校长总揽校务,如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等。
国立大学,由帝王征得教皇认可而建立的,如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成立的那不勒斯大学、卡斯蒂拉的斐迪南三世成立的萨拉曼卡大学。
后来大学发展到中国,也是走了类似样一条路:从教会大学(还有部分非教会经营的私立大学)到公立大学到国立大学。
那么,哪所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历来便有争议。
1088年在意大利波罗尼亚(Bologna)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
大学第一课中国近代史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明确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 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 探究近代中国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了解?二、新课讲授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教师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节点,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甲午战争:讲解甲午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强调甲午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 戊戌变法: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说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一次尝试。
- 辛亥革命:讲解辛亥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强调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分享观点。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兴趣。
五、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2.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中国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民族复兴?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资料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资料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资料近现代史是指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历史。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包括内忧外患、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变等方面。
本文将整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为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帮助。
一、外患20世纪初,中国的外交和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当时,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分割和侵略。
其中最著名的是《九国公约》和《二十一条》。
《九国公约》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九个列强强迫清朝签署的公约。
公约规定,八国联军可以在华设立皇家租界,中国必须支付数额巨大的赔款。
《二十一条》则是对中国进行更为彻底的侵略。
这个条约于1901年签署。
它包括限制中国外交、军事和财政自主权,开放更多的港口和领土,允许列强在中国内地建立租界和办理贸易等内容。
二、内忧中国在近现代史中面临着极大的内部困难。
这些困难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
1.政治中国在近现代史中经历了两次政治变革。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它于1911年爆发,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最终,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然而,这次革命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国内政治和社会状况仍然非常不稳定。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夺取了政权,全国为之一变。
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治生态得到了重构,不再是封建王朝的政治,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下的政治。
2.经济19世纪末,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列强入侵中国,中国被迫接受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领土和资源。
20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则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3.文化中国在近现代史中也发生了许多文化变革。
这些变革涉及语言、教育和价值观等方面。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汉字的简化。
1949年以来,中国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通过普及教育形成现代教育体系。
大学近现代历史试题及答案
大学近现代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2.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B. 维护清朝统治C. 建立民主共和国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B3. 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4.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孙中山B. 毛泽东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甲午战争D. 洋务运动答案:A6.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大捷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11年B. 1949年C. 1978年D. 1997年答案:B8.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遵义会议B. 党的七大C. 党的八大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B. 四个现代化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一国两制答案:A10.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上海C. 厦门D. 珠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孙中山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大捷D. 百团大战答案:ABCD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列哪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 香港回归答案:ABC4.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D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A. 经济B. 科技C. 文化D. 军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ppt课件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4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 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 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 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 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 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16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7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概况: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公 历,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精中选P华PT课民件 国临时大总统
8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级自由平等
三权分
临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立
时 约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特点 主权在民、精选三PPT课权件 分立、责任内阁制10
4、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任命
清政府
袁世凯
军政 事治 进讹 攻诈
革命党人
施压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威锁经立外 胁军济 交
精选PPT课件
13
历史意义
革命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功绩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大学历史教案:近代中国历史
大学历史教案:近代中国历史前言近代中国历史是指自19世纪末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晚清时期的封建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危机、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战争等众多重大事件。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影响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
教学目标1.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并能够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特点,如封建制度瓦解、思想启蒙运动等;3.能够评价不同时期中国政府的施政措施,包括晚清朝廷改革与改良、民主革命运动等;4.理解抗日战争对于近代中国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5.了解并分析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和贡献。
教学内容第一章:晚清封建制度的危机与变革• 1.1 晚清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1.2 内外因素对晚清政府的影响• 1.3 改革与改良运动的兴起与失败第二章: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运动• 2.1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意义• 2.2 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 2.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章:五四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 3.1 社会变革背景下的五四运动• 3.2 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力• 3.3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与现代化进程第四章:抗日战争与统一战线政策• 4.1 抗日战争爆发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4.2 蒋介石领导下国共合作及其影响力第五章: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 5.1 解放战争背景与过程分析• 5.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贡献•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进程教学方法•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通过调查报告、演讲等方式展示自己对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
教学评估•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并详细展开研究报告;•辩论赛: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就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争议问题进行辩论并发表观点;•期末考试:写一篇综合性论述题,要求学生在250字左右回答一个关键问题。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2、中国共产党人对苏共20大的思考
毛主席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的秘密
报告,“揭了盖子,又捅了漏子。他破除了那
种认为苏联、苏共和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
信,有利于反对教条主义。不要再硬搬苏联的
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 争
“三大改造完成后,
确定在一股势力,一股
思潮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
反对共产党。有些人确
定杀气腾腾,想要否定
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
会主义方向。不反击,
我们就不能前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改变了 八大关于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伤害了 本已弱小的知识分子队伍。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 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如果有人硬要说任
何别人比毛主席更高明,
功劳更大,那只级是对历
史开玩笑。”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所 犯错误,经过正确总结的经验教训同样是宝贵 的财富。
毛泽东在探索前期就说过:“共产党人
对于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发生的错误必须采取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1.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阶级矛盾转化为阶级和民族矛盾●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地主阶级和农民之外,又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无产阶级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最主要的矛盾)●资本-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还占有优势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发展极不平衡,是中国长期处于不同意的状态●三座大山压迫,人民生活痛苦3.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矛盾互相交织,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地矛盾4.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5.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主要表现●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6.三元里人民抗英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7.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8.地主阶级放眼看世界的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实行这样的方案,建立理想社会。
大学大一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整理版)
大学大一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整理版)中国近代史时间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平军北伐。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历史是对我国现代有着深刻影响的一段独特的历史时期!它的独特的影响作用,首先要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逐步沦为资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历史;是一部中国逐步摆脱封建走向新的社会制度的历史;是一部中国救国图存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悲惨的任人欺辱的屈辱历史;是一部各种思想流派大交锋大冲撞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封建农民思想等等;所以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对中国现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甚至对中国现代一些东西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段时间是中国近代史的历经期间。
于我看来,中国近代史只是滚滚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学习及研究意义。
如钱穆先生在《国学大纲》中写道:“任何一国之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由此可见,历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有人提到中国的近代史,想必作为中国人可能都会捶胸顿足。
是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正视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确实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但是同时它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全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国侵略者,最终赢得胜利的抗争史。
因此,我觉得了解历史就像是在了解一个国家的过去,解读历史能够让我们变得明智,能够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反思人生。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的国家对外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当别的国家正在为工业革命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腐朽,最终导致了帝国主义将炮火指向中国。
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中国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如我们人人皆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等等。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该科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原因。
首先,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了解中国现代历史的基础。
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间内中国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对于他们了解和认知中国现代历史、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其次,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近代史中有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抗日战争等,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此外,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近代史纲要中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是历史演进的产物,背后蕴含着众多的原因和因果关系。
学习这门学科需要大量的阅读、分析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另外,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
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往往与国家和民族兴衰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是民族复兴的接班人,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该科目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
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非常必要和值得推崇的。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特别是民族危机的加剧。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鸦片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禁烟运动。
2. 鸦片战争的过程:英军的入侵与清政府的战败。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加剧。
4.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众生活的困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阐述英军的入侵与清政府的战败。
3. 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加剧。
4. 探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介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众生活的困苦。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特别是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矛盾加剧。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民族意识的觉醒,民众反抗精神的激发。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内部分裂,外部势力干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原因。
大学近代史复习资料(全)
大学近代史复习资料(全)廓清基本概念:近代、近代化和近代史1、划分传统和近代的标志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从个人的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完成了由臣民向公民的转变;第二,从国家的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为标志的贵族特权;第三,从全球的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变成了世界历史。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一、填空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孔子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
5、16世纪至19世纪初,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的反差6、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把它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
7、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8、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0、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2、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1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1)、出现买办势力与买办制度(2)、产生了最革命的工人阶级(3)、出现新兴的具有两面性的资产阶级14、在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结论:1、历史是连贯的,鸦片战争以后的失败和屈辱是明代以后,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不断积累的结果,决不仅仅是满清政府造成的,这种失败也不是短期之内所能够改变的。
大学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大学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以时间顺序为基础,探讨大学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一、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社会严重瘫痪,国家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中国政府采取禁烟政策,并毁掉英国鸦片。
然而,英国不满中国政府的行为,发动了这场战争。
中国在战争中以劣势地位失败,并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偿巨款,并削弱中国政府权力。
二、太平天国起义(1850-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场起义由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发起,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起义军攻占南京后,建立了天京(南京)作为临时首都。
然而,起义最终失败,清朝政府重新夺回南京。
这场起义的失败为清朝政府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也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反对外国侵略提供了动力。
三、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旨在推动中国现代化,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来推动社会进步。
变法派试图改革政府机构、教育、军队以及维权运动。
然而,由于清政府内外压力,以及改革派内部的矛盾和分歧,变法最终失败。
这一事件展示了中国改革的困难和阻力,但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思潮和启示。
四、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从封建帝制向共和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
这次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旨在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
五、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高潮之一。
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案
标题: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明确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段历史的特点。
2.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与斗争的历史,理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近代史的定义:时间范围、社会性质。
2. 鸦片战争: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 洋务运动: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戊戌变法:背景、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6. 辛亥革命:背景、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7. 北洋政府时期:主要政治事件、军阀割据局面。
8. 国民政府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分析重要历史事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中国近代史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4.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中国近代史上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和社会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分析运动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 讲解洋务运动:分析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讲解戊戌变法:分析变法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6. 讲解辛亥革命:分析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提起中国近代史,这是一段令人感到屈辱和沉痛的历史,中国人民在这段时间里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可谓数不胜数。
但痛才能思痛,痛定思痛,所以中国人民由个别的反抗到上下一心抵御外敌,铸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过去无法改变,现在可以把握,未来方可开创。
中国的未来需要当代大学生去开创,而中国近代史发生的事情不仅能给大学生敲警钟而且其中诞生的优良精神还能给大学生开创未来的路上提供无限动力。
历史虽为过往之事,然太宗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将往事掀开,倒嚼过去之事,是明白希望在未来,是将目光放到将来。
而未来的开创需要把握当下和汲取历史的经验,历史的经验能给我们提供另一个视角看事情,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一个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效果,消除许多烦恼。
俗语有云:“吃水不忘挖井人。
”中国近代史固然有屈辱,但也有值得令人骄傲民族气节。
生而为人,如若不去了解历史中推动自身向前发展的事件,那与野兽何异?整体离不开部分,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都不充分的了解历史,那么怎使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又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基于此,作为中国的未来的大学生,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
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国的近代史为何积贫积弱,小编认为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充分的调解。
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统治者却只在意上层建筑的变革,而没有充分的重视经济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而无论是当时的统治者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认识到这两点。
基于这些教训,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去得了革命的成功,也基于此,我国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1 9世纪未,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第一,维新派希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却又不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把实现改良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身上,这就南辕北辙,难以成功;第二,维新派反对外来侵略,谋求中国的独立富强,但却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第三,维新派自己没有真正的实力,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
2.简述五四运动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从5月4日到“六三大逮捕”是第一阶段,运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
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两天内逮捕千余名学生;“六三大逮捕”后是第二阶段,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6月5日,上海工人2万余人开始罢工,揭开了工人罢工的序幕。
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这一狭小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1)没收官僚资本,削弱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消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
(2)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5.简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1、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2. 从“一五”计划开始,国家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使中国在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4、国力军力逐渐强盛,打了几场仗,朝鲜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中越自卫反击战等,打出了和平。
6.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上,封建地主制经济,耕作方式上,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政治上,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
(4)社会结构上,封建宗法家族制度是基础。
7.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8.简述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9.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
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
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10.简述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1)要正确处理重,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2)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4)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1.《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1)土地分配方案: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2)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天朝田亩制度》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应该说这个纲领是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的思想内容更为深刻。
12.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13.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
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14.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积极作用在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原则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创举.通过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创举.通过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解放区一亿多农民翻身得解放,获得了土地,发展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基层民主政权,充分调动了解放区农民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积极性.它对于保证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加速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认真总结这次土地改革运动,对于今天制定和落实农村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5.简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1)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是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试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深刻启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践充分证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少,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形势,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客是什么(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2)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
必须依靠第一个联盟,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3)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4.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将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