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讲解表

合集下载

绿化工程评定表格范例

绿化工程评定表格范例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绿评表1)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序加权审定状况项目自评得分号系数一评定内容 标准分实得分 加权得分(分部一) 实测实量 质量评定 (分部二)(分部三)质量保证 二资料评定观感质量三评定累计得分综合质量评定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详见绿评表3 100详见绿评表2 100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业主代表:年月日单位工程观感质量综合评定表(绿评表2)工程名称:序号整地一10分地被及模二纹图案栽植25分乔灌木栽种三25分栽种四成活率20分栽后保养五管理20分累计得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单位:项目名称标准自评监理评得分得分备注分高程切合要求,地形无显然凹凸5土壤酸碱度适中,颗粒大小平均5栽种放线正确,色块分明5苗木质量好,生长势强,形态美5无病虫害,无枯枝败叶5栽种深浅适合,苗正土实,密度平均5修剪整形实时,齐整一致5定点正确,放线正确5苗木质量好,株形强健,规格切合要求5无病虫害,无枯枝败叶5栽种深浅适合,苗正土实5修剪适量,株形优秀5一次成活率达95%以上10抽芽齐整,成形一致10浇水实时,注意防涝排渍5合时除杂草,按期施肥5实时防治病虫害5实时抹芽,合时修剪5100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年月日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评分表(绿评表3)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主要工作量万元动工时间:完工时间:序检查项目内标自核检查要点内容检查状况准评定号容分分分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一定资料资料植物资料质量植物资料质量合格证明、检疫二证明资料查验资料隐蔽工程查收凡下道工序覆盖部分的重要三项目都须隐蔽查验手续单小品、景点、小水泥、钢材、砖、砂石料等原型市政工程原资料的试验资料;各样预制合四资料及构配件格证及试验资料质量查验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办理了案实时,有质量五监察部门认同办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强,有质施工组织设计量目标、举措、文明施工及专项施工方案等内容,审批手续六及技术交底齐备,设计交底、施工交底资料齐备20 20 12 10 8 15控制点、基准点、水平点、复5七丈量复核记录核记录,有放必复纪要、更改单齐备,手续齐备。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1、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应按下式计算: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总分(M)=大于或等于8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m2)/建成区面积(km2)×100%3、建成区绿地率应按下式计算: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m2)/建成区面积(km2)×100%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公园绿地面积(m2)/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应按下式计算: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建成区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hm2)/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hm2)×100%6、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中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m2)/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km2)×100%7、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中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城市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城市各城区建成区的城区人口数量(人)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的居民用地面积(hm2)/居民用地总面积(hm2)×100%9、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应按下式计算: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综合公园总数(个)/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万人)10、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道路两旁种植有行道树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11、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面积(hm2)/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总面积(hm2)×100%12、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面积(hm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hm2)×100%13、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已建成的城市防护绿地面积(hm2)/城市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hm2)×100%14、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应按下式计算: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生产绿地面积(hm2)/建成区面积(hm2)×100%15、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应按下式计算:林荫停车场推广率(%)=林荫停车场面积(m2)/停车场面积(m2)×100%17、河道绿化普及率应按下式计算:河道绿化普及率(%)=单侧绿地匡杜大于或等于12m的河道滨河绿带长度(km)/河道岸线总长度(km)×100%18、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应按下式计算: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经过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hm2)/受损弃置地总面积(hm2)×100%19、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E综=E综1×0.3 + E综2×0.3 + E综3×0.2 + E综4×0.2式中:E综——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E综1——城市绿地格局的环境价值评价分值;E综2——对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评价分值;E综3——对于城市风貌形成的作用评价分值;E综4——在城市功能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分值;20、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E功=E功1×0.20 + E功2×0.20 + E功3×0.15 + E功4×0.15 + E功5×0.15 + E功6×0.15式中:E功——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E功1——使用性评价分值;E功2——服务性评价分值;E功3——适用性评价分值;E功4——可达性评价分值;E功5——开放性评价分值;E功6——安全性评价分值;21、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E景= E景1×0.25 + E景2×0.25 + E景3×0.25 + E景4×0.25 式中:E景——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E景1——景观特色评价分值;E景2——施工工艺评价分值;E景3——养护管理评价分值;E景4——植物材料应用评价分值;22、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E文= E文1×0.5 + E文2×0. 5式中:E文——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E文1——文化的保护评价分值;E文2——文化的继承评价分值;23、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E通= E通1×0.40 + E通2×0.40 + E通3×0.20式中:E通——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E通1——植物材料应用评价分值;E通2——养护管理评价分值;E通3——景观特色评价分值;24、公园管理规范化率应按下式计算:公园管理规范化率(%)=规范管理的公园数量(个)/公园总数量(个)×100%25、古树名木保护率应按下式计算:古树名木保护率(%)=建档并存活的古树名木数量(株)/古树名木总数量(株)×100%26、节约型绿地建设率应按下式计算:节约型绿地建设率(%)=应用节约型园林技术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之和(hm2)/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总面积(hm2)×100%27、生物防治推广率应按下式计算:生物防治推广率(%)=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之和(hm2)/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总面积(hm2)×100%28、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应按下式计算: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已建成应急避险场所的公园绿地数量(个)/规划要求设置应急避险场所的公园绿地数量(个)×100%29、水体岸线自然化率应按下式计算:水体岸线自然化率(%)=符合自然岸线要求的水体岸线长度(km )/水体岸线总长度(km )×100%30、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应按下式计算: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地表水体中达到和优于Ⅳ标准的监测断面数量/地表水体监测断面总数×100%3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 1∑==n L Aeqi i L Aeq n 式中:L Aeq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L Aeqi ——第i 网格监测点测得的等效声级[dB(A)];n ——网格监测点总数;32、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建成区气温的平均值(℃)-建成区周边区域气温的平均值(℃)33、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应按下式计算: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物种数(种)/木本植物物种总数(种)34、城市容貌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E 容= E 容1×0.3 + E 容2×0.3 + E 容3×0.2 + E 容×0.2 式中:E 容——城市容貌评价值;E 容1——公共场所评价分值;E容2——广告设施与标识评价分值;E容3——公共设施评价分值;E容4——城市照明评价分值;35、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城市管网水检验合格的项目数量(项)/城市管网水检验的项目数量(项)×100%36、城市污水处理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污水处理率(%)=经过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万吨)/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万吨)×100%3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采用无害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万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万吨)×100%38、城市道路完好率应按下式计算:城市道路完好率(%)=城市道路完好面积(m2)/城市道路总面积(m2)×100%。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要求说明1.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

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单项物种指数:(i =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其中,Pi为单项物种指数,N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

综合物种指数,n=3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本地植物指数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性地面(径流系数小于0.60的地面)所占比重。

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市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采用城市市区6-8月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对应时期区域腹地(郊区、农村)日最高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指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区总面积(万平方米)×100%计算过程:(1)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456公顷(2)建成区面积61864公顷(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56公顷/61864公顷×100%=44.38%。

数据来源:市住建委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总面积与建成区总人口的比例。

园林绿化评定表

园林绿化评定表

土方地形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注:地下水位深度项中,种植耐水湿树种除外。

年月日栽植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平整和细平整)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注:地下水位深度项中,种植耐水湿树种除外。

年月日堤岸、挡土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堤岸、挡土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堤岸、挡土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乔木植物材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注:φ- 胸径D - 地径年月日灌木植物材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花苗、地被植物材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乔木、大灌木栽植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灌木栽植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地被栽植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各种草坪、地被植物)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年月日绿化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施工单位:贵州建工建筑装饰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开工日期: 年月日竣工日期: 年月日工程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环湖新区东风水库两岸绿化面积:4.2万㎡制表人: 年月日绿化种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工程名称:开阳县环湖新区土地一级整理金家山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检查人员:年月日。

绿化工程质量评定表

绿化工程质量评定表

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大树移植
10.0.1 移植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15cm 以上的常绿乔木应属大树移植10.0.4 大树移植应符 合下列规定:
1.移植时对树木应标明主要观赏面和树木阴、阳面 2.一般地区大树移植时必须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掘
土球
4.装运过程中应将树冠捆拢并应固定树干防止损伤树 皮不得损坏土球土台操作中应注意安全
5.大树移植卸车时应将主要观赏面安排适当土球或箱 应直接吊放种植穴内拆除包装分层填土夯实
6.大树移植后必须设立支撑防止树身遥 动
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草坪、花卉种植
11.0.6 铺设草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草块应选择无杂草、生长势好的草源在干旱地掘草
块前应适量浇水待渗透后掘取 2.草块运输时宜用木板置放2~3层装卸车时应防止破
绿化工程质量评定表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城市绿化工程
绿化工程的质量评定主要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 1、种植前土壤处理 • 2、种植穴、槽的挖掘 • 3、苗木种植前的修剪 • 4、树木种植 • 5、大树移植 • 6、草坪、花卉种植 • 7、给水、喷灌和排水
5.0.4 绿地应按设计要求构筑地形对草坪种植地、 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基肥翻耕25~ 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施工验收规范 中的要求
施工单位填写施 工质量自检情况
监理单位填写检 查结论意见
各单位检查人员签 证监理项目部盖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种植穴、槽的挖掘
6.0.2 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种 植穴、槽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 准确标记明显2.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种 植槽应标明边线3.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 规格4.行道树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株距时应与设计 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要求说明1.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

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单项物种指数:(i=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其中,Pi为单项物种指数,N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

综合物种指数,n=3 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本地植物指数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性地面(径流系数小于0.60的地面)所占比重。

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市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采用城市市区6-8月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对应时期区域腹地(郊区、农村)日最高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指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区总面积(万平方米)×100%计算过程:(1)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456公顷(2)建成区面积61864公顷(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56公顷/61864公顷×100%=44.38%。

数据来源:市住建委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总面积与建成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绿化景观工程现场质量评估表

城市绿化景观工程现场质量评估表
8
8
100.00%
100%
20%
100%
基层、面层施工
地面工程基层、面层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各结构层纵横向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必须牢固,不得空鼓、松动,面层不得积水。园路的弧度应顺畅自然。
每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8
8
100.00%
碎拼花岗岩面层
碎拼花岗岩面层(包括其他不规则路面面层):1 、材料边缘呈自然碎裂形状,形态基本相似,不宜出现尖锐角及规则形。2、色泽及大小搭配协调,接缝大小、深浅一致。3、 表面洁净,地面不积水。
每项不符合要求每项扣2分
6
6
100.00%
施工期养护
对生长不良、枯死、损坏、缺株的园林植物应及时更换或补栽,用于更换及补栽的植物材料应和原植株的种类、规格一致;对树木应加强支撑、绑扎及裹干措施,做好防强风、干热、洪涝、越冬防寒等工作;加强病虫害观测,控制突发性病虫害发生,主要病虫害防治应及时;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应及时追肥、施肥;绿地应保持整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杂草、垃圾;花坛、花境应及时清除残花败叶,植株生长健壮
每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8
8
100.00%
景观工程
铺装工程
衔接收口
软景与硬景收边不整齐,存在泥土外流;绿地内窨井设置合理,有较好隐蔽或弱化措施;不能影响景观照明设施的功能;不能影响监控设施的监控功能;成品保护不到位,软硬交接处,边带石材或其他铺装材料松动,破损;严禁井盖跨软、硬景及高低差部位现象
每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每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6
6
100.00%
小青砖(黄道砖)面层
小青砖(黄道砖)面层:小青砖(黄道砖)规格、色泽应统一,厚薄一致不应缺棱掉角,上面应四角通直均为直角;面砖块间排列应紧密,色泽均匀,表面平整不应松动

202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主要指标

202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主要指标

202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主要指标1.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

The coverage rate of urban greening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45%.2.城市园林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The per capita public green space area of urban green space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12 square meters.3.城市园林公园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比重不低于8%。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park green space area to the total area of the city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8%.4.城市园林公园绿地普及率达到90%。

The popularization rate of urban park green space should reach 90%.5.城市园林公共绿地功能齐全,生态完整性良好。

The public green spaces in urban areas should have complete functions and good ecological integrity.6.城市园林绿地布局合理,形成连续的绿地带。

The layout of urban green spaces should be reasonable, forming continuous green belts.7.城市园林绿地保护利用达到80%。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s should reach 80%.8.城市园林健步道和运动设施齐全。

Urban green spaces should have complete walking trails and sports facilities.9.城市园林景观照明合理,夜间景观优美。

绿化指标评估表

绿化指标评估表
(m2/株) m2 >0.9m >9.0m2 m2 >0.9m >6.25m2 m2 >0.7m >6.25m2 m2 >0.9m <6.25m2 m2 >0.4m
m2 >0.4m
m2 >0.4m
m2 >0.25m
m2 >0.25m
m2 >0.25m
二.生態綠化優待係數
α=
(提出本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耐污染植物等 80%以上全面性植栽生態計畫說明,其值為 1.1~ 1.3)
申請編號
綠化指標評估表




建築物名稱
2001 年版



一.植栽數量表與覆土檢驗、植栽密度檢驗
植栽種類
CO2 固定量
Gi( kg/m)


栽種面積 Ai (m2)
疏植區域 闊葉大喬木
808
闊葉小喬木、針葉木 或疏葉形喬木
537
大棕櫚類
410
密植區域 密植喬木
900
密植灌木叢(高約 1.3cm)
438
三.綠化總 CO2 固定量 TCO2 計算
TCO2=ΣGi(植栽種類之單位面積 CO2 固定量) × Ai (植栽種類之栽種面積)×α
TCO2=
kg
三、基地綠化及格標準值檢討
法定建蔽率
( 1- r ) =
≦0.15? yes:1.0- r=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no:1.0- r
基地面積
基地綠化及格標準值 TCO2C=0.5 × A0 × ( 1.0 - r)×500 =
密植灌木叢(高約 0.9cm)
326
密植灌木叢(高約 0.45m)
205
其他區域 高草花花圃或高莖野 草地(高約 1m)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评价要求和标准: 应按要求划定蓝线,蓝线的管理和实施应符合《城市绿线 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释义: 强调蓝线划定和依法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4.1.1 综合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7 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评价要求和标准: 1)应制定城市园林绿化各项制度; 2)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应包括绿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
1 建立评价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实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 释义: 目前在相关评价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术语、统计口径不统一的问题; 评价方法的操作性和科学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1 建立评价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标准体系
释义: 一些行业或领域的评价标准均比较完善
如绿地建设、生态环境可借助卫星遥感数据 进行查验或以专业性测试单位提供的监测报告为 依据。从长远看,现代化的信息获取手段必将最大 限度地代替人工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综合管理、市政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可以经各级 政府盖章的报送资料为依据;真正依靠人工判读的 只有建设管控部分的评价。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3.为发展变化留有余地。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各标准等级中:
基本项:应纳入评价并全部满足标准要求 一般项:宜纳入评价并规定一定数量满足标准要求 附加项:在一般项无法满足规定的数量时,可采用
满足两项附加项代替一项一般项。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尽量减少专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释义:
各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行动指南,城市园林绿化发展 各阶段的目标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课件
形成城市(包括管理者和城市市民)对 自身城市园林绿化的认知

城市园林绿化公式及评价标准

城市园林绿化公式及评价标准

类型序号指标评价要求公式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基本项提升项绿地建设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所有植被【G1、G2、G3、G4、G5的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应包括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还应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2、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40 ≥36% ≥40%2建成区绿地率(%)1、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超过建成区面积50%以上的城市,评价是绿地率评价标准可下调2个百分点;2、纳入绿地率统计的“其他绿地”应在城市建成区内并且与城市建设用地毗邻;3、纳入绿地率统计的“其他绿地”的面积不应超过建设用地内各类城市绿地【G1、G2、G3、G4、G5】总面积的20%;4、建设用地外的河流、湖泊等水体面积不应计入绿地面积%100%100kmGGGGkmkm2432122⨯+++=⨯)建成区面积()建成区面积()建成区各类绿地面积(≥35% ≥31% ≥35%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的城市1、建成区内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占建成区面积50%以上的城市,评价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标准可下调0.5m2/人;2、公园绿地中被纳入建设用地的水面面积应计入公园绿地面积【G1】统计;3、建设用地外的河流、湖泊不应计入公园绿地面积--≥9.00㎡/人≥7.50㎡/人≥9.50㎡/人人均建设用地80~100㎡的城市≥8.00㎡/人≥10.00㎡/人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00㎡的城市≥9.00㎡/人≥11.00㎡/人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1、所有植被【G1、G2、G3、G4、G5的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应包括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还应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2、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3、对于处于高原高寒植被区域的城市,本项评价无论数值多少均可视为满足评价要求%100hmhm22⨯)投影面积(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建成区乔、灌木的垂直≥60% ≥70%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1、未设区城市应安建成区绿地率进行评价;2、历史文化街区可不计入各城区面积和各城区绿地面积统计范围;3、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超过所在城区面积50%以上的城区可不纳入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评价%100kmkm22⨯)积(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类城市绿地面积(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各≥25% -6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1、未设区城市应按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评价;2、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超过所在城区面积50%以上的城%100km2⨯城区人口数量(人)城市各城区建成区内的)积(城市各城区公园绿地面≥5.00㎡/人低值区可不纳入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评价绿地建设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1、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应以公园各边界起算;2、建成区内的非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应采用大于或等于5000m2的城市公园绿地按照500m的服务半径覆盖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进行评价;3、建成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应采用的大于或等于1000m2的城市公园绿地按照300m的服务半径覆盖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进行评价%100hmhm22⨯)居住用地总面积()的居住用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70% ≥90% 8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1、纳入统计的综合公园应符合现行行业标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2.0.4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包括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

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指标选择与运用方法

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指标选择与运用方法

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指标选择与运用方法园林绿化工程的规范评估是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保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为了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需要选取适当的指标,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运用。

一、指标选择1. 生物多样性指标生物多样性是评估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调查和监测植物物种数量、物种组成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的指标来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

2. 绿化覆盖率指标绿化覆盖率直接反映了城市园林植被的分布情况。

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绿地的面积,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计算。

该指标可以评估园林绿化工程对城市景观的改善程度。

3. 空气质量指标园林绿化工程对改善空气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监测园林绿化区内的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来评估其影响。

同时,还可以使用环境负荷指标评估园林绿化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水资源利用指标园林绿化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是评估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测量园林绿化区内的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指标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同时,还可以考虑水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效果。

二、指标运用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 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2. 评估标准与等级划分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制定评估标准和等级划分。

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或相关规范进行设置,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评估结果表达与汇报将评估结果进行图表化展示,以直观地表达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结果。

可以使用柱状图、饼图等,清晰地展示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整体评估等级。

4. 评估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讲解表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讲解表

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中, 问卷调查由 住房城乡建设部统一组织, 由专业社 会调查机构具体实施, 问卷调查分析 报告须在实地考查 10 天前完成。
城市公众满 意度
评价期适时 评价,以不 早于评价期 一年之内的 满意度调查 结果为准
2
二、绿地建设评价表
指标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要求 1)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化覆盖面积(km )占建成区总面积(km ) Ⅰ级标准≥40%。 1 建成区绿化 覆盖率(%) Ⅱ级标准≥36%。 Ⅲ、Ⅳ级标准≥ 34%。 的百分比。应按下式计算:
2 2
计算:
建成区万人拥有开放式 公园指数 建成区面积大于 10hm 开放式公园的总数(个 城市人口(万人)
2
Hale Waihona Puke 根 据 上 报统计数据进 行计算

城市道路绿 9 化 普 及 率 (%)
Ⅰ级标准 基本项 Ⅱ级标准 一般项
1)指城市道路两旁栽种行道树的长度(米)占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米) 。 2)不含历史街区。 城市建成 区 核 查 上 报统计数据及 卫 星 或 航空遥感影像 数据
2
园林绿化科 查阅园林科研单位的机构设置文件, 研机构和科 科研项目评定证书、获奖证书。 研项目 查阅各城市报送的园林绿化维护专 项资金支出项, 并对照本市园林绿化 养护和建设标准, 按照实际的绿地维 护面积核算。
3
城市园林绿 化维护专项 资金
城市维护资 金
以评价期上 一年度未的 数据统计为 准
4
《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 编制
以评价 期上一 年度年 度末的 数据为 审 核 城 市建成区面积 及 卫 星 遥感图片采集 数据 准, 相关 数据采 集以不 早于评 价期一 年内的 卫星遥 感数据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讲解表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讲解表
2)不含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街区。
核查统计上报资料
城市建成区
城市建成区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
15
建成区内大于40hm2的植物园数量(个)
各级标准均为≥1
纳入统计的植物园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规定
16
林荫停车场推广率
附加项
各级标准均为≥60%
1)城市建成区内林荫停车场面积占全部停车场面积的百分比。
3)滨河绿带和河道岸线长度为河道两侧岸线的总长度。
4)宽度<12米的河道和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水巷不计入评价。
5)因自然因素形成河道两侧地形坡度大于33%的河道不计入评价。
核查上报统计数据及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数据
城市规划区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相关数据采集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数据。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
9
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Ⅰ级标准基本项
Ⅱ级标准一般项
Ⅰ、Ⅱ级标准≥95%。
Ⅲ、Ⅳ级标准≥85%。
1)指城市道路两旁栽种行道树的长度(米)占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米)。
2)不含历史街区。
核查上报统计数据及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数据
10
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一般项
3)公园绿地中被绿地封闭围合的水面10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
4)建设用地外的河流、湖泊不应计入公园绿地面积。
1)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
2)根据上报的城市人口数字进行计算
城市建成区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相关数据采集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数据
同上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xx基本指标要求说明1.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

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单项物种指数:(i=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其中,Pi为单项物种指数,Nbi 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

综合物种指数,n=3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本地植物指数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性地面(径流系数小于0."60的地面)所占比重。

4.xx效应程度(℃)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市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采用城市市区6-8月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对应时期区域腹地(郊区、农村)日最高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xx覆盖率(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指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区总面积(万平方米)×100%计算过程:(1)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456公顷(2)建成区面积61864公顷(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56公顷/61864公顷×100%=44."38%。

数据市住建委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xx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总面积与建成区总人口的比例。

园林绿化工程评估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评估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评估指标的选取与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景观、生态、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探讨园林绿化工程评估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一、景观评估指标景观评估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

在选取景观评估指标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公园面积:评估指标中的公园面积能够反映园林工程规模的大小,是进行工程投入和人力资源安排的重要依据。

2. 绿地比例:绿地比例是指城市总面积中被绿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这项指标可以衡量园林绿化工程对城市环境的改善程度。

3. 植物品种多样性:园林绿化工程应尽量使用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观赏性。

植物品种多样性评估指标可以反映出园林工程的生物多样性。

二、生态评估指标生态评估是园林绿化工程中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态评估指标:1. 生物适应性评估:园林绿化工程中所引入的植物是否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2. 水资源利用效率:园林绿化需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评估指标可包括水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的再利用率等。

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园林绿化工程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应该能够提供一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评估指标可从这些方面进行考量。

三、经济评估指标经济评估是园林绿化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济评估指标:1. 投入产出比:评估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需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投入产出比越高,说明工程获取的经济效益越大。

2. 经济回报期: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回报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工程的投资回报速度和回报程度。

3. 就业创造能力:园林绿化工程对于当地就业的促进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评估工程对就业的影响,可以了解工程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

园林绿化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指标

园林绿化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指标
+4
人才队伍
1
聘有正高级工程师
÷3∕人
(最高15分)
2
聘有高级工程师
+2/人
(最高10分)
3
聘有中级工程师
+1/人
(最高5分)
4
聘有高级技师
+3/人
(最高15分)
5
聘有技师
+2/人
(最高10分)
6
聘有高级工
+1/人
(最高5分)
7
聘有中级工
+0.5/人
(最高3分)
诚信经营
1
按规定纳税,信用良好
+5
2
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
1
因工程施工、管养维护质量不达标,被县(市、区)园林主管部门通报
-1
2
因工程施工、管养维护质量不达标,被市(州)园林主管部门通报
-2
3
因工程施工、管养维护质量不达标,被省级园林主管部门通报
-3
4
因工程施工、管养维护质量不达标,被国家园林主管部门通报
-5
5
拒绝监督人员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
+8
5
执业行为获得县级园林主管部门、市级园林绿化行业学会表彰
+5
专业水平
1
参与国家级标准、规范、定额的编制和科研项目
+8
2
作为项目成员参与本省内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被国家级现场观摩、推广
+8
3
作为项目成员参与本省内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被省级现场观摩、推广
÷5
4
参与省、市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定额的编制和科研项目
3
项目发生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建成区面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也就是这个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范围的面积。
3)历史街区超过城区面积50%以上的城区,评价时绿地率指标下调2个百分点。
4)其他绿地的统计面积不应超过建设用地内各类城市绿地总面积20%。
城市维护资金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未的数据统计为准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政府批准实施。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指标和总体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期限低于评价期视为没有满足本指标。
查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批复文件、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文件。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讲解表
一、综合管理评价表
指标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要求
评价程序
评价范围
评价时效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基本项
按评价要求实施
1)按照各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相应的机构。
2)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有效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
对照各级政府下发相关文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评价。
城市管理机构
以评价期的适时状态为准
2
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应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1)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研究机构。
2)近三年(含评价期当年度)具有获省部级或以上奖励、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的园林科研项目。
查阅园林科研单位的机构设置是阅各项管理制度,工程上要求抽查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文件和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公示方面要检查公示展示平台。
城市管理制度
8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化技术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基本项
应满足以下任意二项:
1)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
2)应建立与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
3)应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监管体系。
3)公园绿地中被绿地封闭围合的水面10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
4)建设用地外的河流、湖泊不应计入公园绿地面积。
1)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
2)根据上报的城市人口数字进行计算
城市建成区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相关数据采集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数据
同上
4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城市规划区
评价期适时评价
评价期适时评价
7
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基本项
1)应制定城市园林绿化各项制度。
2)制度应包括绿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公示制度以及控制大树移栽、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义务植树等工程和技术管理制度。
1)工程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等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公示制度,要求将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的制度和规划成果向社会公示。
评价程序
评价范围
评价时效
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基本项
Ⅰ级标准≥40%。
Ⅱ级标准≥36%。
Ⅲ、Ⅳ级标准≥34%。
1)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化覆盖面积(km2)占建成区总面积(km2)的百分比。应按下式计算:
2)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的绿地种植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覆盖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审核城市建成区面积及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
城市建成区
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相关数据采集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数据
2
建成区绿地率(%)
Ⅰ级标准≥35%。
Ⅱ级标准≥31%。
Ⅲ、Ⅳ级标准≥29%。
1)指在城市建成区中各类城市绿地面积(hm2)占建成区总面积(hm2)的百分比。应按下式计算:
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
3
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
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支出指政府为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日常维修养护(包括大中修工程和小修工程),以及用于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的各种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更新改造支出和维护支出。
查阅各城市报送的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支出项,并对照本市园林绿化养护和建设标准,按照实际的绿地维护面积核算。
5)建设用地外的河流、湖泊不应计入绿地面积。
3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基本项
1)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的≥9.5。
2)人均建设用地80-100㎡的≥10。
3)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00㎡的≥11。
1)指城市建成区中公园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的城市人口之比。应按下式计算:
2)城市人口按照各市政府公布的常住人口计算,包括市区(不包括市辖县)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犯,劳改、劳教人员。未落常住户的人中包含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入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人口。
Ⅰ级标准≥70%。
Ⅱ、Ⅲ、Ⅳ级标准≥60%。
包括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还包括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覆盖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2)指被抽查的公众不少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
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中,问卷调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统一组织,由专业社会调查机构具体实施,问卷调查分析报告须在实地考查10天前完成。
城市公众满意度
评价期适时评价,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之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准
二、绿地建设评价表
指标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要求
城市规划区
评价期适时评价
时评价
5
城市绿线管理
Ⅰ级Ⅱ级标准均为基本项
按评价要求实施
按评价要求实施
已划定绿线,绿线管理符合《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的规定。
查阅城市绿线规划图
6
蓝线管理
Ⅰ级标准基本项
Ⅱ级标准一般项
已划定蓝线,蓝线管理符合《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的规定。
查阅城市蓝线规划图
核查上报资料,并到实地检查各项管理软硬件设施。
城市管理信息技术
9
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Ⅰ级标准基本项
Ⅱ级标准一般项
Ⅰ级标准≥85%。
Ⅱ级标准≥80%。
Ⅲ级标准≥70%
Ⅳ级标准≥60%。
1)对照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表进行,主要调查绿地数量、质量、使用和环境质量四部分,重点是绿地使用情况。权重达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