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测试: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土地改革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2.作业评价: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教师应指出并解释错误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修正。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接着,提出拓展问题:“土地改革对当今社会有哪些启示?”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价值观素养。
总计:45分钟
2.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献、图片等史料,对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进行实证分析,提高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3.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学生应学会对土地改革进行客观、全面的历史解释,理解改革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农民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够从多元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4.历史思维核心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土地改革中的不同角色,如农民、地主、政府官员等,以增强学生对改革过程中各方利益的理解。此外,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土地改革前后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还可以设计实验活动,如调查当地农村改革的历史,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了解改革的影响。
3.教学媒体使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同时,通过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搜索相关历史事件,拓宽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土地占有者 地主阶级
农民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占有绝 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 动成果
土地 归私 人所 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 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 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 业化开辟道路。
注意:只改变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二者都是私有制。
动地主不动富农,则更能孤立地主,保护中农……我们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统一战线,现在……都形成了,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起见,暂时不动半
封建富农似较妥当的。——董志凯《土地改革史话》
地主 富农
占大量土地,不劳动。采取封建剥削方式(收取地租)
占较多土地,参加农业劳动。采取资本主义剥削方式(雇工经
营,获取雇工剩余价值),此种较封建剥削方式具有进步性。
据调查,农民一般要向地主缴纳相当于产 量50〜70%的地租,有的甚至高达70〜 90% ,有如"引耕谷"等种种额外负担。 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缴纳地租后所剩 无几,生活极端贫困。每逢灾年,饿殍遍 地。 ——沈金生《土地改革运动概述》
①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贰·依法分田地
——土地改革的背景
——土地改革的过程
贰·依法分田地——土地改革的过程
1、时间:1950年——1952年底
2、地区:新解放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内容: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中国历史上为解决土地问题都有哪些尝试?

第三课土地改革

第三课土地改革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学生摩拳擦掌准备接题
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总结。
△简单的提问式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课堂。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二、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年)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思考:土改中是如何划分阶级成分的?
全国土改的开展: 1.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有1.2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2.从1951年冬季开始在华南、西南等约有1.1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
3.从1952年冬季开始主要在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约3000万农业人口中进行。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导入新课(3分钟)
活动探究
(25分钟)
应用巩固
(10分钟)
小结
(5分钟)
作业
(2分钟)
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对历史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鼓励他们多多参与课堂.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说课稿第3课《土地改革》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说课稿第3课《土地改革》

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 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 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交流学习体会, 培养合作意识, 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 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 线索更加清晰。

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 体验学习的快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图文声像并茂, 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 拓宽知识面。

教材中的小字及自由阅读部分不作讲述, 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 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

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 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1.重点: 土地改革, 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 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政权难, 巩固政权更难。

新中国成立初,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等运动,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突破方法是通过录像、图片、小品表演等方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业绩, 分析、提炼、归纳土地改革意义。

2.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

因为1931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采取了限制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中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而这次土地改革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开展的,却对富农采取了限制并保存的政策。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刘少奇《关于 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意义感悟篇
1. 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习题巩固篇
1.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很多东西,但是一定能看透很多东西。 按照自己的活法,快乐的生活,活得像自己就好了,何必在意那么多,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3.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产品分配
土 地
封建 土地
地主
剥削与被剥削
地主阶级占 有绝大部分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第3课土地革命课件14张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第3课土地革命课件14张

想一想:土地改革后农民能得到 什么?
土地
农具
房屋
牲畜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 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和农村经济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 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 发展农村经济,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 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定基础。
195 农村 果 《土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 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 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 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 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设准备了条件• • • • • • • • • • • • •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 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法》 3.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中国农村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 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 地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土 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 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 地面积50%以上,而占全国农 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 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 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 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 存在着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 12、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3、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14、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15、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就是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9、进步和成长的过程总是有许多的困难与坎坷的。有时我们是由于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20、任何人都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完全的自我约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别放弃自己,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你。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知识拓展: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 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 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 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 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材料一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巩固政权
结合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 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 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 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相关史事:西藏的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 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 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 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课堂检测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B)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 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 的主要举措是(B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课程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材分析】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土地改革》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2——14,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三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恢复了遭受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充满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但又因年龄和心理原因而没有发展成熟,已有的知识准备还不丰富,所具有的历史知识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缺乏系统,也没有形成可以认识更复杂事物的知识和经验,亦未形成抽象的理论认识。

为了避免抽象化和概念化,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要做些深入浅出的解释。

如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是由农业来提供的,这是“农业哺育工业”的时代;而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

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打好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

通过几个具体材料的分析,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初步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等。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用而有效的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初步尝试去探究学海奥秘,在合作与交流中碰撞思维,增长见识,接受情感教育,了解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形成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对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2张PPT)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土地改革的意义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 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 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 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 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 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 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6、性质: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私有制
类比:
1)辛亥革命、解放区土地政策 辛亥革命 平均地权;民生 解放区 《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社会、封建土地制度的终结
1)封建君主专制结束:1911年辛亥革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 3)封建土地制度结束:1952年底土地改革
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 (上P60)
农村革命根据地
1947-1948 (上P105)
解放区 1947.10.10 中共中央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50-1952 (下P39)
新解放区 1950年, 中央人民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
影响: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实现土地农民个体私有制。
历次土地变革
辛亥革命 工农武装割 据时期
孙中山 农村 革命根据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土地改革 (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土地改革 (共17张PPT)

二、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1、地区: 新解放区内 2、开始的时间、文件(依据):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3、主要内容: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完成:
(私有制)。
1952年底,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 烈拥护。
①:原因:封建的 ② 目的: 废除
,阻碍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 。 期什么运动?土地改革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 本的原因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 依据是什么?
《…….土地改革法》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
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 化?
拔除地界碑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70-80%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发展地。主
农民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根本)
2、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土改,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改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二
对外: 抗美援朝(1950.10-1953.7) 巩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对内: 土地改革(1950 -1952)
必要性(原因)
1、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经济发展 2、新解放区的人口—要求进行土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主要是讲解土地改革,你都掌握这些知识点了吗?接下来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八下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18张PPT)

农民分得了农具和牲畜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 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 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 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根本原因)
原因

经过 地
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 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新解放区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改 结果 革 意义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巩固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A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 ( )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大跃进”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5、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6、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第3课 土地改革-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改革运动,掌握其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2.思考土地改革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让学生理解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
1.以问答的形式回顾道光年间的三大改革。

2. 新课讲解
1.通过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引入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
2.分享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土地改革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作用。

3. 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土地革命者和地主,了解和感受双方的想法和行为;
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土地改革运动的理解。

4. 总结回顾
1.用概括的语言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拓展课外知识。

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估;
2.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体会,进行自我评估。

五、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前往社区或农村,了解当今中国农业现状和农民生活状况,思考和探讨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是一节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现了土地改革的历史画卷,使学生感受到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对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地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解其重要意义,并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

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景象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土地改革。

2.呈现(10分钟)呈现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土地改革的时间、依据、主要内容、结果及历史意义。

3.理解土地改革的作用。

教学重点土地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新课导入 导入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课本上导入框中的照片,就是土改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自己。

(注意引导学生看导入框中的照片)除此之外,有的农民还分到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这是怎么回事?你想知道农民分地主土地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2: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吧:民以食为天,那么,“食”是在哪里生产出来的?学生回答出“土地”;然后接着提问:“谁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学生回答出是“农民”;接着提问:“农民的命根子是什么?”学生也会很容易的答出是“土地”;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从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入手来巩固政权、发展生产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课堂探究框题1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阶级成分 占人口(%) 占有土地(%) 地主、富农 10 70~80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材料二【问题导学】(1)材料一中的情况对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农民的这种做法依据了当时的哪一文件?这反映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土地改革何时基本完成?答案:(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颁布法令,进行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

过渡语: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有什么重大意义?课堂探究框题2 土地改革的意义看图:【问题导学】(1)请你根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获得土地后中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无论是封建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请举两例史实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占有耕地
贫农 雇农
已经完成土改
地主 富农
编辑课件
占有耕地
3
土地改革 1950-1952 新解放区
◌ 措施: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土地所有制,
实行 农民 土地所有制。
◌ 结果:1952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 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编辑课件
4
土地改革 思考 1950-1952 新解放区 ◌ 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编辑课件
9
课堂检测
土地改革
◌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没有(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编辑课件
10
课堂检测
土地改革
◌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编辑课件
11
谢谢
Mr.Tao
编辑课件
12
土地改革
◌ 1950年国家决定在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
A.新解放区 C.东北地区
B.西藏自治区 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编辑课件
7
课堂检测
◌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 )
A.《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改革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土地改革
编辑课件
农民丈量土地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编辑课件
1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打土豪 分田地
1927 土地革命时期
减租 减息
1941 抗日时期
《中国土地 法大纲》
?建国后为什么 还需要土改
1947
1950
解放战争时期 建国初期
编辑课件
2
土地改革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 新解放区还没有土改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 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8
课堂检测
土地改革
◌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 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 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B.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反腐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分配土地
分到水牛
分到农具
图源 人民画报
编辑课件
5
土地改革 1950-1952 新解放区
◌ 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
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编辑课件
6
课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