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业生产的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农业生产的问题

我们的集体农业是由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组建起来的。农民既有发展私人经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又具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22年来,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而且我们的集体农业还远未实现农业机械化,基本上还处于手工劳动的阶段,也就是说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因此,从这里打开通向资本主义的缺口,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第一节“包产到户”的由来及其推广

“包产到户”并不是在改革中才产生的新事物。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的地主小农经济,随着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它才销声匿迹。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刮起一股“包产到户”的微风,此风受到批判后,这个名词才为全国人民所注意。后来,它被说成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要说清“包产到户”的由来及其推广意义,必须要了解人民公社制度。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人民公社才是人类历史上的新生事物。它是在农村互助合作社和单干即分户经营的较量和斗争中获得优胜后发展起来的。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了土改后建立农业生产互助团体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广泛地组织互助组的基础上开始成批地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当1951年党中央做出第一个《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时,已经有了3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从互助合作社发展到人民公社虽有过“左”倾冒进错误,也随即得到了纠正,其标志就是制订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六十条。实践证明,此条例是一个既体现社会主义方向又实事求是的典范。此后至78年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农业生产是稳步增长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也如此。1976年粮食总产达到5726亿斤(折合28630万吨),比1965年的19445万吨增加9175万吨,增长47%,11年间年均增长3.6%[2]。而1976年至1987年年均递增才3.1%,比前11年的年均增长率还低0.5%。

与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大发展,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和灌溉网络,灌溉面积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农业机械化初见成效,1975年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的产量达到7.37万台和24万台,分别相当于1965年的6.7倍和66倍,全国耕地1/3实行了机械耕种,1975年农村排灌动力机械的拥有量比1965年增长了4.9倍,机电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53.9%,比1965年增长了1倍多;1975年农用化肥产量达524.4万吨,比1965年增加2倍,每亩耕地的化肥施用量达7.8斤,比1965年增加了3.1倍;此外,1975年农业用电平均每亩达13.7度,比1965年增加了4.7倍;农村载重汽车拥有量4.8万台,比1965年增加3.3倍[3]。

总的来说,农业集体化运动在中国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的,人民公社期间,农村生产的发展是显著的。

对建国后三十二年的农业成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指出:

“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三亿亩扩大到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制。解放前我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施用量都有大大增加,用电量等于解放前全国发电量的七点五倍。一九八○年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

当然,全国农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在发起“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县,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干部力量较弱,农民的私有观念较强,生产的确比较落后。总的来看,当时全国人民公社的状况可以作“三三开”,即搞得好的或很好的占三分之一,中间状态的三分之一,搞得不好或很不好的占三分之一。从这种状况中完全不能得出结论说人民公社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只能说新生事物有一个成长过程。一些人将人民公社的成就和优越性一笔抹杀,“包产到户”才成了“伟大创造”。

二、“包产到户”的发起和推广

据宣传,“包产到户”是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却是在省、地、县三级的直接扶持、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与“大寨”艰苦奋斗、团结一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相比,小岗村农民实际上是那一部分自私自利的还没有接受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的人。鼓励“包产到户”实质上就是鼓励落后,推广“包产到户”就是推广落后。这在经过二十多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广大农民中引起的不解和抵触是不言自喻的。开始很多干部想不通,不少群众也不愿意,几次讨论都包不下去。但由于自上而下地不断增强包产到户的高压,与社员存在的小农经济习惯意识相结合,才推动了包产到户的迅速普及。1981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已经指出:“截止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包产到户名义上、文件上提的是:是合作经营的一个层次,有统有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而事实上,“除了土地公有和承包关系外,宜分的分了,而宜统的则没有统起来,基本上只有家庭经营一个层次。”[4]

尽管如此高压,但仍有一部分生产队或大队以“明分暗不分”的方式,顶住了“包产到户”风,坚持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典型的如河南新乡县七里营乡史来贺领导的刘庄大队(村),唐山市开平区韩振国领导的半壁店村,四川宜宾县喜捷镇下食堂村,山东省黄县下丁家村,河南临颖县南街村等。尤以南街村所走的先分后合的曲折道路最发人深醒。南街走过的路,就是被迫走入资本主义歧途吃尽了苦头,返回社会主义大道则取得了辉煌成就的鲜明对照。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凡是当今中国农村共同致富典型村,都是那些没有搞包产到户,或搞了承包又回到集体劳动方式的生产队或大队。

不应忘记,在“包产到户”风越刮越猛的时候,一批长期以来忠心耿耿跟党走,为办好生产队、大队、人民公社付出了全部热忱和智慧的农村基层干部成为农村里最抬不起头的人,四川省剑阁县化林大队的支部书记张正涛以自杀来表示抗议。这是煽向那些把自私的小岗村农民宣传为敢于牺牲的勇士的无耻文丐们的响亮耳光!

第二节八十年代初期农业兴旺的原因

八十年代初期,粮、棉、油连年增产,农贸市场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如何认识这几年农业兴旺的原因。万里在1984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讲:“长期以来粮食紧缺的局面的全面缓解,是这几年农村政策的巨大成就。”事情真是这样的吗?真是包产到户,一包就灵吗?这至少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认为造成这几年农业兴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农民私有观念能量的释放

这才是所谓的“农村政策的巨大成就”的动力源。分户经营“解放”了小农经济的积极性,而其局限性和内部矛盾又尚未来得及充分展现出来。问题在于,封建社会几千年,都是“包产到户”的,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