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的用法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逆汤的用法解析

制附子20-100克,干姜15-50克,炙甘草20-40克。方证引用:一:四肢厥逆,身体疼痛,精神萎靡,2便清利,脉微欲绝属于寒甚者。二:汗、吐、下不当造成津伤损阳而四肢冷,疼痛,畏寒,喜睡,舌暗,苔白腻或白滑而脉沉细微等无力者。如果没有以上阳虚症状,切不可乱用。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何谓阳虚?全身冷,恶寒,四逆脉微的重要特征,表现在病人全身冰冷,脉微欲绝,鼻中气息变冷,寒入少阴。也可使病人暴哑,这个时候四逆汤效果极好。四逆汤治疗寒症,但寒证不等于无热证,有些病人发热无休,头昏神倦,汗出,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此乃元阳大伤。投清热则误诊,很多病人夏季受凉而腹泻,常用到此方,不可概用苦寒清泻。但一定要掌握舌淡苔白,脉无力的特征。不可乱用,四逆汤是急救之方,姜,附子用量一定要大,病人面如白纸,息如游丝,四肢冰冷,元阳衰,阳气不能通四肢,附子用200克也是必然。现在很多医生,好好的健康之人,孩子,也动不动附子50多克,这样怎么不让人心寒。不是害人又是什么呢?真正的名医把阳虚看的很清楚,既然看清楚了,也就不怕了,舌红也有阳虚,苔黄也有阳虚,重要的是你能辩证出阳虚的特点。某病人睾丸疼痛,牵引少腹,常感寒凉疼痛,脉像沉微细,

舌淡舌根苔黄腻厚,此乃少阴阳衰,四逆汤用之。但必须有阳虚特征,脉沉微细,舌淡,虽然苔黄厚腻,但不是主证,如果用湿热方,势必没有效果,本方是温热之剂,面色红润,口臭声粗,便燥,小便短赤,脉数有力,千万不可用。现在的医生,已经把阳虚这概念更新了。不辩虚实,都认为老人小孩,阳气决定一切,不辩脉,不辩舌。入笔就是附子,干姜切重,这不能不违背伤寒论原义。什么是假热真寒,现在的医生都认为阴虚是假,真寒是真,完全把假热真寒的概念搞的一塌糊涂。虽然有时候寒热难辨,但可以从面色来判断,四逆症就是阴寒体质。脸色缺少光彩,多灰暗,苍白,肌肉松,按之无力,嘴唇色暗淡干涸,舌淡胖,多齿痕,皮肤多干燥,晨起多浮肿,目精无神。平时畏寒,四肢常冷,尤其下半身冷为特点,大便常稀。小便清长,口不干渴,喜热饮等特点。四逆一定要掌握逆的特点,手足厥冷为主要特点。四逆散也有四肢厥冷,但冷程度不大,而且腹肌紧张和胸胁疼为特点。白虎汤也有手足冷,但汗出烦渴,脉哄为特点。当归四逆汤,虽发冷,但没有四逆汤严重。所以所谓四逆汤,一定要有冷的概念。四逆汤回阳救逆,似乎成了去日黄花,在今日用的真的不多,如果还有些人把四逆汤哪来随意使用的,随意把人定为阳虚的,不得不应该反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本方在急病的领域用的越来越少。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什么才是四逆汤。下面

是一个乱用阳虚的例子。杨老师:您好!小儿7岁半,较胖。平时体质较差,上楼气喘较累,有咽炎、扁桃体炎,经常吭喀清嗓,易感冒发烧,前期感冒时主要采用西医滴注抗菌素、抗病毒药、退烧药、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自今年初,改用中医治疗,体质有所好转,感冒次数减少。有过敏性鼻炎史3~4年,每天打喷嚏10~30个,大部时间晨起打喷嚏10个左右,平常打喷嚏时流清涕,喷嚏过后鼻子就畅通。观察舌头前部中间有一竖向裂纹(约有半年),舌质红(两年来一直如此)。2008年7月在李可门下治疗,方为:医一方:附子45g 生白术45g 干姜30g 炙甘草30g 细辛20g 生麻黄18 g 蝉蜕18 g 茯苓45 g 地龙20 g 辛夷花30 g 清半夏25 g 桂枝30 g 白芍30 g 五味子18 g 生黄芪60 g 生麦芽30 g。10剂未见效果。医二方:桂枝25g 赤芍15g 炙甘草8g 丹皮15g 穿心莲5g 苍术30g 制附子40g 干姜20g 党参15g 荆芥10g 防风10g 苍耳子、辛夷花、白芷各15g 石膏15g 细辛6g 白叩10g 薄荷10g 羌活10g 当归10g。该方加减治疗20多天,附子由40g增加至65g,干姜增加至30g,未及服完出现反应,先是恶心肚子疼,后又头晕眼花、心跳加速。另有:黑附15 干姜10 肉桂5 肉苁蓉15 锁阳15 菟丝子15 巴戟天15 熟地30 生地20川芎15 丹参30 当归15 红花5 黄芩5 玄胡15 白芍15 白术10 车前草10 甘草8。我体内寒湿重,寒

在筋骨,腰背肌肉有些地方已僵硬,强直脊柱炎8年。四肢冷,阳虚,肾阳也虚,肾阴也虚,脱发严重,从18-23岁头顶掉的差不多了,现在头顶细细的一些很少的头发。从去年开始晨勃也基本没了。精力好象还行。上方自拟我用了一月余,药房煎的药(水开20余分种),现大便稀,臭,屁多臭。手还是冰(较前有改善),舌有齿痕,苔白,手心出汗。现准备想用四逆汤强功一下;黑附40干姜35甘草30喝几付,去里之寒。四逆汤的应用心得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少阴病主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其组成药对贯穿于少阴病始终,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伤寒论》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微者。笔者多年喜用此方,屡起沉疴,对凡是阳虚引起的汗出恶寒、头冷痛、腹痛、水肿、手足冰凉、下利清水、完谷不化、背凉如水、畏寒倦卧、夜尿频多等用四逆汤加减,均获良效,现将笔者运用此方的临床心得介绍如下,望社会同仁不吝指教。 1 四逆汤运用的三大原则1.1 辨证要准。凡一切阳虚俱可应用,不囿于少阴病,太阴或太阳病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必定要等到“脉微细、但欲寐也”,譬如太阳病发汗引起的冷汗淋漓,一身疼痛,太阴病自利不渴,腹满不食,腹部喜温喜按等。1.2 剂量要大。剂量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犹如战场用兵,寡不敌众,笔者用熟附子轻则30g,重则100g,干姜轻则20g,重则30~50g,从未发生不良反

应。笔者认为对一些急症、痛症剂量要大,如大汗淋漓后四肢发冷,屈伸不利,腹痛所伴发的冷汗大出,但对一些慢性的阳虚证剂量要小些为宜。1.3 随症加减。方以药成,药味加减变化直接影响所治病证的主次轻重,所谓“泥其法而不泥其方”,如寒湿困脾可去甘草之壅滞,加半夏、白术燥湿健脾,伴腹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下利日久加赤石脂涩肠,兼外感风寒加桂枝、羌活解表散寒,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化饮止呕……。 2 病案举例案例1:张某,男,49岁,患者患腹泻3年,呈反复发作,泻下物为清水,无脓血便,无呕吐、腹痛及里急后重,每遇食生冷油腻后发作,日达十几次以上,多次拜访名医诊治无效,经西医常规治疗亦无明显效果。于2006年3月来我处求治,查形体消瘦(呈脱水貌),面色萎黄,自觉身倦乏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缓弱。笔者认为“本证乃脾胃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反聚水为湿,积谷为滞,致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便处方参苓白术散,无效。观夫前之医者处方皆为参苓白术散,余甚不解,故按六经分析:证属太阴,足太阴属土,土虚水亢,湿从水类,直走肠道,火能暖土,使水有所制。遂处方四逆汤加减,熟附子50g、干姜30g、赤石脂30g、人参20g、半夏20g、粳米20g,服1剂其效如神,腹泻次数减至每日2-3次,服2剂后,腹泻消失,大便调和,后服理中汤5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