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基础知识+音频基础+.Net代码相关基础知识
[VCB-Studio][教程00]视频格式基础知识
![[VCB-Studio][教程00]视频格式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081f3d58fb770bf78a555a.png)
MeGUI教程0:视频音频格式基础知识本教程意在讲述一些视频音频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术语。
1、封装格式(MP4/MKV…) vs 媒体格式(H.264/FLAC/AAC…)你下载的视频文件最多的就是这些。
这些文件其实类似一个包裹。
它的后缀则是包裹的包装方式。
这些包裹里面,包含了视频,音频,字幕等。
当播放器在播放的时候,首先对这个包裹进行拆包(专业术语叫做分离/splitting),把其中的视频、音频等拿出来,再进行播放。
既然它们只是一个包裹,就意味着这个后缀不能保证里面的东西是啥,也不能保证到底有多少东西。
包裹里面的每一件物品,我们称之为轨道(track),一般有这么些:视频(Video): 一般来说肯定都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mka格式的外挂音轨,其实就是没视频的mkv。
音频(audio):一般来说也肯定有,但是有些情况是静音的,就没必要带了。
章节(Chapter): 蓝光原盘中自带的分段信息。
如果文件带上了,那么你可以在播放器中看到带章节的效果:potplayer右键画面,选项-播放-在进度条上显示书签/章节标记mpc-hc 右键画面,选项-调节-在进度条显示章节标记字幕(Subtitles):有些时候文件自带字幕,并且字幕并非是直接整合于视频的硬字幕,那么就是一起被打包在封装容器中。
其他可能还有附件等,不一一列举。
每个类型也不一定只有一条轨道,比如经常见到带多音轨的MKV。
每个轨道,都有自己的格式。
比如大家常说的,视频是H.264,音频是AAC,这些就是每个轨道的格式。
视频的格式,常见的有H.264(可以细分为8bit/10bit),H.265(当前也有8bit/10bit之分),RealVideo(常见于早期rm/rmvb),VC-1(微软主导的,常见于wmv)。
基本上,H.264=AVC=AVC1, H.265=HEVC。
音频的格式,常见的有FLAC/ALAC这两种无损,和AAC/MP3/AAC/DTS这种有损。
视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43张)

YUV、YIQ与YCbCr颜色空间
• YUV模型用于PAL制式的电视系统,Y表示亮 度,UV并非任何单词的缩写。 Y = 0.299R + 0.587G + 0.114B U = 0.493 (B – Y) V = 0.877 (R – Y) • YUV空间相当于对RGB空间做了一个解相关的 线性变化。U和V的比值决定色调,而 (U2+V2)1/2代表颜色的饱和度。
6
YUV、YIQ与YCrCb颜色空间
7
电视扫描
逐行扫描 (non-interlaced scanning)
隔行扫描 (interlaced scanning)
8
彩色电视制式
• NTSC制式(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是1952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 委员会定义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 PAL制式(Phase-Alternative Line):德国于 1962年制定。解决于NTSC在相位敏感造 成的彩色失真的缺点。 • SECAM制式:法国制定的顺序传输彩色与 存储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复合C信号波形-PAL
15
C to S-Video
Y-ground---------------+ +----+------ RCA/composite ground C-ground---------------+ | | | | 75欧 Y-------------------------+ | | +-----+---- RCA/composite video C------------||-----------+ 470pF
29
视频/图像处理硬件的发展历史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视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视频通信网络的组成 视频通信标准 H.320 视频通信系统组网 H.323 视频通信系统组网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视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Video Conference 视频会议 视讯会议 电视会议 会议电视
电视 会议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Video Communication
• Quarter CIF (QCIF) – 176 x 144
– Refresh rates
• 30, 15, 10, 7.5 times per second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Video Standard - H.261
• Is what traditional videoconferencing has used
29
30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视频通信网络的组成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视频通信
Video Server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视频通信网络的组成
网络
终端 (Endpoint)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终端
视频输入设备
视频输出设备
网络接口
编解码器 (CODEC)
Network
音频输入设备
音频输出设备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视频通信终端分类
▪ 需要大量带宽 ▪ 功能定义 ▪ 服务质量保证 ▪ 目前已很成熟
视频通信基础知识
Video Standard - H.261
• H.261
– Video coding and decoding – Defined image format
•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CIF) – 352 pixels x 288 lines
视频基础知识大全

目录1、BNC接头 -------------------------------------------------------------------------------------------------------------------- 22、D-Sub -------------------------------------------------------------------------------------------------------------------------- 23、DVI接口 --------------------------------------------------------------------------------------------------------------------- 34、9大接口 --------------------------------------------------------------------------------------------------------------------- 65、视频线------------------------------------------------------------------------------------------------------------------------ 96、视频采集卡基本知识------------------------------------------------------------------------------------------------- 11A: 输入接口------------------------------------------------------------------------------------------------------------ 11 (1)AV端子 --------------------------------------------------------------------------------------------------- 11(2)S端子 ----------------------------------------------------------------------------------------------------- 12(3)数字SDI -------------------------------------------------------------------------------------------------- 12(4)IEEE1394接口------------------------------------------------------------------------------------------ 13 B: 输出格式 ------------------------------------------------------------------------------------------------------------ 14 (1)MPEG-1 --------------------------------------------------------------------------------------------------- 14(2)MPEG-2 --------------------------------------------------------------------------------------------------- 15(3)MPEG-4 --------------------------------------------------------------------------------------------------- 16(4)AVI ---------------------------------------------------------------------------------------------------------- 17(5)WMV ------------------------------------------------------------------------------------------------------- 18(6)RM ---------------------------------------------------------------------------------------------------------- 18(7)DCD--------------------------------------------------------------------------------------------------------- 19 C: 接口类型 ------------------------------------------------------------------------------------------------------------ 20 (1)PCI端口 -------------------------------------------------------------------------------------------------- 20(2)PCMCIA --------------------------------------------------------------------------------------------------- 21 D: 接收制式------------------------------------------------------------------------------------------------------------ 23 (1)NTSC ------------------------------------------------------------------------------------------------------- 23(2)PAL ---------------------------------------------------------------------------------------------------------- 26(3)SECAM----------------------------------------------------------------------------------------------------- 29 7、其他 ------------------------------------------------------------------------------------------------------------------------- 32(1)高清-------------------------------------------------------------------------------------------------------- 32(2)1080p和1080i ----------------------------------------------------------------------------------------- 341、BNC接头有别于普通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
视频基础知识

一.视频基础知识1. 视频编码原理视频图像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
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
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
1.1去时域冗余信息使用帧间编码技术可去除时域冗余信息,它包括以下三部分:A.运动补偿:运动补偿是通过先前的局部图像来预测、补偿当前的局部图像,它是减少帧序列冗余信息的有效方法。
B.运动表示:不同区域的图像需要使用不同的运动矢量来描述运动信息。
运动矢量通过熵编码进行压缩。
C.运动估计:运动估计是从视频序列中抽取运动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注:通用的压缩标准都使用基于块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1.2去空域冗余信息主要使用帧内编码技术和熵编码技术:A.变换编码:帧内图像和预测差分信号都有很高的空域冗余信息。
变换编码将空域信号变换到另一正交矢量空间,使其相关性下降,数据冗余度减小。
B.量化编码:经过变换编码后,产生一批变换系数,对这些系数进行量化,使编码器的输出达到一定的位率。
这一过程导致精度的降低。
C.熵编码:熵编码是无损编码。
它对变换、量化后得到的系数和运动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压缩。
2. 视频编码解码标准2.1 H.264H.26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的继MPEG4之后的新一代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它即保留了以往压缩技术的优点和精华又具有其他压缩技术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
举个例子,原始文件的大小如果为88GB,采用MPEG-2压缩标准压缩后变成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标准压缩后变为879MB,从88GB到879M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102∶1。
音频与视频基础知识

1.信号输入插口(Input)。 从上往下第一个是卡农XLR插座,接话筒输入,通常都提供幻象供电。 下面是线路输入Line In。再下面是Insert插入口,可用于接插入类效果 器。 2.增益钮(Gain)。这是第一次对输入信号放大的地方,为了得到更好的信 噪比(简单地说信噪比就是信号与噪音的比值,这个值当然是越大越好), 我一般是把推子放在0dB,然后慢慢调整增益钮到合适位置。前面我都说 到过了,以录音信号尽量接近零但不过零为最佳。 3.均衡器(EQ)。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四段均衡,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每一路的 信号进行高、中、低频的调整。(HI:高频;MID:中频;LO:低频) 4.辅助/效果发送(AUX / EFFECT SENDS)。 5.声象(Pan)。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就是左右声道的调整。在这个Pan旋钮 下面,通常会有哑音/独奏(Mute/Solo)的按钮。 6.推子(Fader)。这是一种滑动电位器,学名“推拉衰减器”,俗称“推 子”。建议大家记住它的学名:这是一个衰减器,不要因为它能提升音量, 就以为它是增益!正确的使用应是推子放在0刻度,用增益钮调好输入电 平,当信号出现波动需要调整时,再使用推子础知识
• • • • • • • 什么是音响 简述各音响周边设备 音响设备的简单连接方式 音频设备的常用接插件名称及定义 音响系统中连接线的制作 调音台简单介绍 音箱的摆放
什么是音响
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 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 发出的各种声音等。音响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 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等)、扬声器(音箱、 喇叭)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其中, 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
•注:①第1种连接方式可以单独控制低音的音量,这样我们在慢摇 或迪高时调音台1-2编组的音量就可以开大些,在歌手演唱 时就可以开小些,这样很灵活; ②第2种连接方法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辅助音箱的声音; ③第3种主音箱我们当然习惯从调音台的L-R总输出来输出音 量; ④第4种监听系统,标准来说要从AUX来输出音量,这样可以 按照歌手或乐队的要求,灵活调整调音台各声道的音量,但 在较小的音响系统中,监听信号可以直接从主通道信号取。 •以上第1和第2种连接法还要注意: 既然1-2、3-4编组我们已经从后面相对应的输出口独立输出 信号了给低音系统和辅助系统了,那1-2、3-4编组就不要再 通过调音台的总音量输出了,也就是1-2、3-4编组到调音台 总音量的切换开关就不要再开了。 •当然我们还是要根据需要和设备的数量来灵活安排设备连接时的 顺序。 •以上顺序只供参考。
影视编辑基础知识

视频基本名词------大扫盲AACAAC全称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将是AC3 音频编码的替代者。
在AC3基础上,AAC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
(不过)当前的播放器和硬件对于这种即将到来的音频格式支持仍旧十分有限。
Authentication 认证在一部电影能够播放以前,播放器和碟片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它们能在其中彼此传递真实的电影信息的安全通讯方式。
在建立这种方式前, 另一方面它们还需要保证有合法的“观众”--这可以经由若干关键的密匙交换、验证等等方法来完成。
AC3AC3(全称Audio Coding3音频编码3)是杜比数码的同义词,杜比数码是一种高级音频压缩技术,它最多可以对6个比特率最高为448kbps的单独声道进行编码。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杜比网站Dolby website 。
ASF全称高级流媒体格式(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微软与Real Media的流媒体对应的一般格式。
AVI音频视频互相交错,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个人电脑中使用最广泛的视频格式。
它阐明了视频和音频是如何在没有明确指定编码/解码器的情况下彼此互相依附的。
BUP 文件BUP文件是IFO 文件的一个备份。
这些文件一般出现在DVD碟片上。
Cell (ID)一个cell是一张DVD上最小的视频单位.通常用来存放一个chapter,也可以用来存放一个章节(chapter),也可以用来存放一更小的单位,譬如多视角或者分支剧情信息。
Codec 编码解码器编码/解码器是一个软件,通常用于把音频或视频编码成一种特定格式,也可以把用这种特定格式编码的媒体再次解码。
流行的编码/解码器有:MPEG1,MPEG2,MPEG-4,Indeo等。
AVI,ASF等只是一种格式而不是编码/解码器-它们可以用不同的codec编码。
DARDAR表示显示长宽比,它代表着屏幕的尺寸。
大多数电脑屏幕长宽比为4:3,这意味着(荧屏)水平尺寸是垂直尺寸的4/3。
第1章 视频处理基础知识和简单操作

操作一 简单操作流程
• 技术要点:视频素材的导入、编辑和输出流程 • 制作时间:5分钟 制作难度:☆ ☆ • 注意事项
– 进入编辑界面的方法:窗口菜单下的“工作区”中选择“编辑”。 – 掌握素材的三种导入方法。 – 输出视频文件。
• 技术回顾
– 这里主要介绍怎样新建一个项目文件,怎样导入素材,一次行将 素材按顺序放置到时间线中,在时间线中间画面调整为满屏显示, 简单调整视频长度以及将编辑好的作品输出为一个视频文件。
操作二 剪辑素材
• 技术要点:对时间线上的素材进行初步的剪辑制作 • 制作时间:5分钟 制作难度:☆ ☆ • 技术回顾:这里使用了部分常用的工具进行素材的初步剪 辑,使用“剃刀工具”将素材剪开,对不需要的素材选择 “波纹删除”,使用“缩放工具”进行显示缩放操作等等。
练习二
• 新建一个项目文件“剪辑素材.prproj”,导 入4个视频素材“春天sc01.avi”, “春天 sc02.avi”, “春天sc06.avi” 和一个音频素 材“01音乐.wav”,使用操作二的方法,将 其前4段各编辑为1秒的长度,后两端各编 辑为2秒的长度,并配上音乐素材。 • 素材请到ftp://192.168.233.5:2000/下载。
School of Informatics
现代非线性编辑软件
——Premiere Pro 第一章: 第一章:影视制作基础
erupt@
第一章: 第一章:影视制作基础
• 1.1 多媒体制作中的常用的文件格式 • 1.1.1 音频文件格式 • 1.1.2 视频文件格式 • 1.2 非线性编辑 • 1.2.1 数字视频技术的常见术语 • 1.2.2 视频编辑的常用名词 • 1.3 视频制作流程
监视器2 监视器
音视频基础知识及概念

音频技术基础—常见音频编码标准
• ITU-T Recommendation G.711 • ITU-T Recommendation G.722 / G.722.1 • ITU-T Recommendation G.723.1 & Annex A • ITU-T Recommendation G.728 & Annex G • ITU-T Recommendation G.729 & Annex A B • MP3(MPEG-1 audio layer 3) •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先进音频编码)
音频技术基础—波形编码方式
• ADPCM
– DPCM这种编译码器对幅度急剧变化的输入信 号会产生比较大的噪声,改进的方法之一就是 使用自适应的预测器和量化器,所谓自适应就 是指,量化位数随着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 就产生了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aptive Differential PCM,ADPCM)。
到了。
• 音调
• 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高的声音 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 对于不同的频段,人耳对音调的辨别能力不同,中频段最灵 敏,高、低频段较差。对于1KHz左右的声音,一般人可以
音视频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讲解媒体:是表示,传输,存储信息的载体,常人们见到的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都是表示信息的媒体。
多媒体:是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录像等各种媒体的组合,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图像、动态图像与计算集成在一起的技术。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进一步帮助人类按最自然的和最习惯的方式接受和处理信息。
流媒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连续时基媒体格式,实际指的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而不是一种新的媒体格式(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现在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式)流式传输分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方式(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方式(progressive streaming)。
多媒体文件:是既包括视频又包括音频,甚至还带有脚本的一个集合,也可以叫容器;媒体编码:是文件当中的视频和音频所采用的压缩算法。
也就是说一个avi的文件,当中的视频编码有可能是A,也可能是B,而其音频编码有可能是1,也有可能是2。
转码:指将一段多媒体包括音频、视频或者其他的内容从一种编码格式转换成为另外一种编码格式视频:连续的图象变化每秒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音频: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都成为音频,但是一般我们所说到的音频时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声音第二部分:视频文件格式基本视频概念讲解:码率: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
但是因为编码算法不一样,所以也不能用码率来统一衡量音质或者画质.帧:帧就是一段数据的组合,它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音频视频编辑与制作第一章 音频的基础知识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第15页
返回
1.3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MID、*.RMI、*.CMF、*.RCP
音频文件格式简介
这些文件格式属于MIDI文件范畴,这类文件主要应用于 计算机音乐创作,用户可以通过专业的音频创作软件实现谱 曲,或直接通过声卡MIDI接口将外部音序器演奏的乐曲输入 到计算机中完成音乐创作
音频信号的数字处理 第8页
返回
1.2 音频信号的数字处理
(2)量化和编码
音频信号的处理过程
量化:把取样保持处理后的信号变为有限个在幅 度上离散的二进制信号的过程
编码:对量化的每个值点的数值进行二进制编码的 过程
音频信号的数字处理 第9页
返回
1.2 音频信号的数字处理
音频信号的处理过程
(3)量化噪音:在量化时忽略的信号实际值与量化值之间存在偏 差,是由量化编码的位数决定,它也决定了量化的精度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第14页
返回
1.3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CD-DA
音频文件格式简介
CD-DA是数字音频光盘Compact Disc Ditigal Audio 的 英文缩写,这种音乐格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它 的数字化音频效果完全能够再现原始的声效且文件小
MD
MD是MiniDisc的简称,是SONY公司推出的一种便携式音 乐格式。具有很强的编辑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完成选曲、编 曲等基本编辑操作,极具个性化。目前流行的MD汽车音响、 MD随身听等都是采用这种音乐格式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第12页
返回
1.3 音频文件的常见格式
*.RA、*.RM、*.RAM
音频文件格式简介
这些文件格式是Real文件的主要格式,可以随网络带宽 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 前提下,另带宽较充裕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百问百答)

1
17、 H.460.18/19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 18、 实现内外网穿越时,NAT 和 H.460 18/19 实现手段的差异是什么?..................... 13 19、 什么是网络传输丢包/时延/抖动?........................................................................ 13 20、 什么是 QoS?QoS 的三种机制分别是什么?........................................................ 15 21、 什么是 MPLS?什么是基于 MPLS 的 VPN?它和专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6 22、 什么是分组交换?什么是电路交换?分别对应于视频会议的那个协议栈?............ 17 23、 在 3G 领域,什么是 CS 域?什么是 PS 域?目前视频会议主要应用于 CS 域还是 PS 域?............................................................................................................................... 17 24、 H.323 和 SIP 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7 25、 MCU 全编全解的处理模式是什么含义?列举业内哪些高清 MCU 是典型的全编全解 模式。........................................................................................................................... 22 26、 RGB 信号和 YPbPr 信号的主要差异是什么?YPbPr 传输信号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23 27、 DVI-A/DVI-D/DVI-I 接口的差异是什么?............................................................ 23 28、 DVI-I 和 HDMI 接口的差异是什么?.................................................................... 23 29、 什么是 HD-SDI 接口?主要优点是什么?............................................................. 23 30、 RCA 和卡农头的差异是什么?分别应用在哪些场合?........................................... 24 31、 3.5mm 接口主要应用场合是什么?...................................................................... 24 32、 什么是宽频立体声?宽频立体声的优势都有哪些?目前都有哪些宽频立体声编解码协 议?............................................................................................................................... 24 33、 大三芯音频接口主要应用哪些场合?大三芯音质好还是大二芯音质好?................ 24 34、 回声现象产生的机理是什么?通常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24 35、 什么是统一通信(UC) ?以及统一通信带来的优势都有哪些?.............................. 25
H.26x系列视频编码基础知识

H.26x系列视频编码基础知识国际上有两个负责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标准化组织。
一个是ISO(国际标准组织)下属的MPEG(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另一个是ITU-T(国际电联)下属的VCEG(Video Code Expert Group,视频编码专家组)。
以上两个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关编码标准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MPEG制定的标准有MPEG-1、MPEG-2、MPEG-4、MPEG-7和MPEG-21,这些标准主要应用于视频存储(DVD)、广播电视、网络流媒体等。
VCEG制定的标准有H.261、H.262、H.263、H.264、H.265,这些标准应用于实时视频通信领域。
两个组织也共同制定了一些标准,例如H.262和H.264。
H.262等同于MPEG-2标准。
2003年5月,ITU-T和ISO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发布了H.264(ISO将其纳为MPEG-4的Part10),业界称其为AVC(Advanced Video Codec,先进视频编解码)。
H.26x和MPEG两大阵营在H.264上完成了统一。
1、H.261H.261即其速率为64kbps的整数倍(1~30倍)。
它最初是针对在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上双向声像业务(特别是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而设计的。
H.261是最早的运动图像压缩标准,它只对CIF和QCIF两种图像格式进行处理,每帧图像分成图像层、宏块组(GOB)层、宏块(MB)层、块(Block)层来处理;并详细制定了视频编码的各个部分,包括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DCT(离散余弦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与固定速率的信道相适配的速率控制等部分。
实际的编码算法类似于MPEG算法,但不能与后者兼容。
H.261在实时编码时比MPEG所占用的CPU 运算量少得多,此算法为了优化带宽占用量,引进了在图像质量与运动幅度之间的平衡折衷机制。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知识

卡、笔记本采集卡、DVR卡、VCD卡、非线性编辑卡(简称非编卡);按
照其用途可以分为广播级视频采集卡、专业级视频采集卡、民用级视频 采集卡。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
1.2 音视频编辑系统的构成
彩不太稳定的缺点。采用NTSC制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
1.1音视频编辑概述
3.电视制式 (2)PAL制
PAL制式是为了克服NTSC制式对相位失真的敏感性,在1962年,由前
联邦德国在综合NTSC制的技术成就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改进方案。PAL 是英文Phase Alteration Line的缩写,意思是逐行倒相,也属于同时制。
扫描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
1.1音视频编辑概述
4.常用术语
(5)序列
在Premiere Pro CS5 中,“序列”就是将各种素材编辑(添加转
场、特效、字幕等)完成后的作品。Premiere Pro CS5 允许一个“项
目”中有多个“序列”存在,而且“序列”可以作为素材被另一个“序 列”所引用和编辑,通常将这种情况称为“嵌套序列”。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
1.2 音视频编辑系统的构成
3.音频处理卡 音频处理卡即声卡,是实现音频信号/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硬件电 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入到微型机 中,并可将声音数据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音响设备, 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1.视频采集卡 视频采集卡(Video Capture card)也叫视频卡,是将模拟摄像机、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扫盲级培训基础知识文档资料一(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篇)1、什么是视频会议通俗的说:视频会议系统就是为人们无法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会议的时候,提供一种高科技的通信、协作与决策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专业的说: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含各类传输网络)与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与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与多点对多点。
要紧设备包含MCU(多点操纵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闸与有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协议标准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与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
目前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ITU)与SIP(IETF)3个标准集。
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
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
ITU-T H.320是关于在从56Kbps到2Mbps的ISDN与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
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同意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ITU-T标准,下列标准是H.320的要紧构成部分:H.320是一套标准,他包含视频、音频的压缩与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更新的特性,要紧用于系统的终端与MCU的设计。
H.320标准包含H.200系列标准与T.120系列标准;H.200系列指的是视听业务,具体来说是以传送活动图像为主的通信业务.T.120系列要紧针对声像业务,即传送静止图像的通信业务。
ITU-T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INTRANET、EXTRANET与INTERNET上的通讯,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同意不一致厂商的多媒体产品与应用能够互操作。
关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 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GA 显示系统在只有系统控制板和 CRT 显示器的情况下实现了嵌入式高分辨率 VGA 显示。 通过对嵌入式 VGA 显示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实际使用, 得到如下结论: 1>.由于 VGA 显示是一个高速过程, 所以选择器件时要选择高速器件。 2>.VGA 显示时序要求较严格, 时序中的前后沿及同步脉冲宽度都要 依照严格的参考数据设臵 3>.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数据接口的限制,数据更新率不能达到 计算机的水平。 通过一些特殊设计, 还是能够满足大多数嵌入式 VGA 的需求。 4>.性能、成本和复杂度要综合考虑,要以系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 采用合理而实用的设计方案。
2.超级视频(Super-Video)
S 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 其全称是 Separate Video, 也称为 Super Video。S-Video 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 指 的是‚seprate(分离) ‛ ,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 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S 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
3.2 模拟分量视频(RGBHV 信号)
RGBHV 信号接口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统称为"颜色空间" 或"色域"。用最简单的话说,世界上任何一种颜色的"颜色空间"都可 定义成一个固定的数字或变量。 RGB(红、绿、蓝)只是众多颜色 空间的一种。采用这种编码方法,每种颜色都可用三个变量来表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强度。记录及显示彩色图像时,RGB 是最常 见的一种方案。但是,它缺乏与早期黑白显示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因 此,件多电子电器厂商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 RGB 转换成 YUV 颜 色空同,以维持兼容,再根据需要换回 RGB 格式,以便在电脑显示 器上显示彩色图形。 计算机模拟信号的组成分为五种:而其中 RGBHV,分别是红绿蓝
视频基础
一.常见视频信号的类型有:
1>.复合视频(Composite-Video); 2>.超级视频(Super-Video); 3>.模拟分量视频(RGBHV Video); 4>.VGA 视频(Video Graphics Array); 5>.数字串行视频(Signal-Digital Video) 6>.工作站视频(IBM PowerPC/Sun Color);
复合视频 V 端子是 Video(视频)端子的简称,它是声/画分离 的视频端子, 只管图像信号的传输, 而音频信号通过另外的端子连接。 最常见的是被称作 AV 端子的接口组,它是由三个独立的 RCA 插头 (又叫莲花接口 RCA 接口)组成的,其中:V 接口连接复合视频信 号,为黄色插口; L 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 接 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
4.VGA(视频)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是 IBM 在 1987 年随 PS/2 机一 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 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1VGA 的应用
VGA(Video Graphics Array)[1]是 IBM 于 1987 年提出的一个使用 模拟信号的电脑显示标准, VGA 最早指的是显示器 640X480 这种显 示模式,VGA 的英文全称是 Video Graphic Array,也叫显示绘图阵 列。
1.复合视频
复合视频也叫做基带视频或 RCA 视频,是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 (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NTSC)电视信号的 传统图像数据传输方法, 它以模拟波形来传输数据。 复合视频包含色 差(色调和饱和度)和亮度(光亮)信息,并将它们同步在消隐脉冲 中,用同一信号传输。在快速扫描的 NTSC 电视中,甚高频(VHF) 或超高频(UHF)载波是复合视频所使用的调整振幅,这使产生的信 号大约有 6MHz 宽。一些闭路电视系统使用同轴电缆近距离传输复 合视频,一些 DVD 播放器和视频磁带录像机(VCR)通过拾音插座 提供复合视频输入和输出,这个插座也叫做 RCA 连接器。复合视频 中, 色差和亮度信息的干涉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信号微弱的时候。
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 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 芯线组成。这种信号其亮度和色度都具有较宽的带宽,水平分解率可 达 420 线。与复合视频信号相比,S-Video 可以更好地重现色彩)。 S 端子同 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 Y/C 混合传输,因此也就 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 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 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 极大地提高 了图像的清晰度。但 S-Video 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混合为一 路色度信号 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 Cb 和 Cr 进行 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
VGA 公插头(通常位于显示器侧) VGA 技术的应用还主要基于 VGA 显示卡的计算机、笔记本等 设备, 而在一些既要求显示彩色高分辨率图像又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 的设备上,VGA 技术的应用却很少见到。 本文对嵌入式 VGA 显示的 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 基于这种设计方法的嵌入式 VGA 显示系统,可以在不使用 VGA 显示卡和计算机的情况下,实现 VGA 图像的显示和控制。系统具有 成本低、结构简单、应用灵活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超市、车站、飞 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广告宣传和提示信息显示, 也可应用于工厂车间生 产过程中的操作信息显示,还能以多媒体形式应用于日常生活。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 face)是一种全数位化影像和声音传送接口,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 信号及视频信号。HDMI 可用于机顶盒、DVD 播放机、个人电脑、
3.分量视频
一般特指将视频信号中红、 绿、 蓝三基色以独立接口形式进行传输 视频信息,红、绿、蓝是色彩显示原理中的三种原色,称为三基色。 通过将这 3 种色彩直接提取出来的画面将更加的清晰、色彩更加逼 真。
3.1 分量信号(Y、R-Y、B-Y) :
在 YUV 中, ‚Y‛代表明亮度(Luminance 或 Luma) ,也就是 灰阶值; 而‚U‛和‚V‛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 或 Chrom a) ,作用是描述图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亮度是 通过 RGB 输入信号来创建的,方法是将 RGB 信号的特定部分叠加 到一起。 色度则定义了颜色的两个方面——色调与饱和度, 分别用 C r 和 Cb 来表示。 其中, Cr 反映了 RGB 输入信号红色部分与 RGB 信 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而 Cb 反映的是 RGB 输入信号蓝色部分与 R GB 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此即所谓的色差信号,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分量信号(Y、R-Y、B-Y) 。
4.2VGA 原理
VGA 显示与 VGA 时序实现:通用 VGA 显示卡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路、 显示缓存区和视频 BIOS 程序三个部分组成。控制电路如图 1 所示。 控制电路主要完成时序发生、 显示缓冲区数据操作、 主时钟选择和 D /A 转换等功能;显示缓冲区提供显示数据缓存空间;视频 BIOS 作 为控制程序固化在显示卡的 ROM 中。
( Compression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 ,用于 DVCPRO 和 Digital-S 数字录像机、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由带基到盘基或盘基 之间可以 4 倍速传输数据。 以上三种接口互不兼容, 但都与 SDI 接口兼容。 在 270Mb/s 的 SDI 系统中,可进行高速传输。这三种接口是为建立数字音 视频网络而设计的, 这类网络不象计算机网络那样使用握手协议, 而使用同步网络技术,不会因路径不同而出现延时。 按速率分类:SD-SDI、HD-SDI 和 3G-SDI,对应速率分 别是 270Mb/s、1.485Gb/s 和 2.97Gb/s。 人们常在 SDI 信号中嵌入数字音频信号,也就是将数字音 频信号插入到视频信号的行、场同步脉冲(行、场消隐)期间与 数字分量视频信号同时传输。 6.HDMI
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 没有经过 RF 射频信号那些调制、 放大、 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图像品质影响受使用的线 材影响大,分辨率一般可达 350-450 线,不过由于它是模拟接口, 当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 需要一个模拟转数字的过程, 会损失不少信 噪比,所以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三原色和行场同步信号。由于 VGA 传输距离非常短,实际工程中为 了传输更远的距离,所以把 VGA 线拆开将 RGBHV(即:红、绿、 蓝、行、场)五种信号分离出来,分别用五根同轴电缆传输(通常采 用五芯同轴线缆) ,这种传输方式叫 RGB 传输,习惯上这种信号也 叫 RGB 信号, 其实本质上 RGB 和计算机模拟 VGA 信号是没有什么 区别的。 注:矩阵切换器,实现多路信号进,多路信号输出,可以 将任意一个输出口进行信号切换,来输出任意一个输入信号。
1>.索尼公司的串行数字数据接口 SDDI(SerialDigital Data Interface) , 用于 Betacam-SX 非线性编辑或数字新闻传输系统, 通过这种接口,可以 4 倍速从磁带上载到磁盘。
2>.索尼公司的 4 倍速串行数字接口 QSDI(QuarterSerial DigitalInterface) ,在 DVCAM 录像机编辑系统中,通过该接口 以 4 倍速从磁带上载到磁盘、 从磁盘下载到磁带或在盘与盘之间 进行数据拷贝。 3>. 松 下 公 司 的 压 缩 串 行 数 字 接 口 CSDI
4.4VGA 接口
VGA 接口 15pin 连接方式 VGA 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还有一个名称叫 D-Su b, 是一种 D 型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 15pin 连接方式, 共有 15 针, 分成 3 排,每排 5 个孔,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 多数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它传输红、绿、蓝模拟信号以及同步信号 (水平和垂直信号)。一般在 VGA 接头上,会 1,5,6,10,11,15 等标明每个接口编号。如果没有,如上图所示编号。 VGA 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 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工作原理, 是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 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 R、G、B 三原色信号 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 设备,如模拟 CRT 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 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 LCD、DLP 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 备中需配臵相应的 A/D(模拟/数字)转换器, 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 号,在经过 D/A 和 A/D2 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 的损失。使用 VGA 连接设备,线缆长度最好不要超过 10 米,而且 要注意接头是否安装牢固,否则可能引起图像中出现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