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验收规范标准
防水工程验收规范有哪些

防⽔⼯程验收规范有哪些在实际⽣活中建筑物渗透问题是建筑物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也是住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发⽣在建设防⽔⼯程的时候就要对验收把好关,防⽔⼯程验收规范有哪些,下⾯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家解答。
防⽔⼯程验收规范有哪些(⼀)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物检查,按下列⽅式进⾏:(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规定的抽样检验⽅案执⾏;(2)对混凝⼟强度等,应按国家现⾏有关标准和规定的抽样检验⽅案执⾏;(3)对本标准中采⽤计数检验的项⽬,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检查。
2、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质量证明⽂件(质量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指标等)和检验报告、施⼯过程中重要⼯序的⾃检和交接检验记录、见证取样检测报告和隐蔽⼯程验收记录等。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2、⼀般项⽬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有允许偏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合格点的最⼤偏差不得⼤于规定的允许偏差1.5倍;3、具有完整的施⼯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三)分项⼯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2、分项⼯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四)分部⼯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程所含分项⼯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结构/衬砌厚度、强度、抗渗等级,衬砌背后回填注浆等涉及结构安全和防⽔效果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五)当检验批施⼯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以下规定进⾏处理:1、经返⼯重做的检验批,应重新进⾏验收;2、当检验批的试块、试件强度不能满⾜要求时,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六)通过返修或返⼯仍不能满⾜防⽔要求的分项⼯程、分部⼯程,严禁验收。
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引言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为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必须进行严格的验收。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水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和要求。
二、验收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防水工程质量验收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施工方提供的相关防水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材料选用等。
2.确认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和报告是否齐全,包括施工记录、工程变更记录等。
3.准备相关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检测设备等,以便对防水工程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
三、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防水材料及构造:对使用的防水材料、施工工艺以及防水构造进行检查。
主要考察防水层的厚度、粘结牢固程度、无明显裂纹以及是否覆盖完整。
2.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对施工工艺进行评估,检查施工工艺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防水层的排水坡度、施工步骤的合理性等。
3.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审核,包括使用的工具是否合适、施工人员的资质和经验是否符合要求等。
4.防水层的检测:通过对防水层进行水压试验、湿度测定等方式,评估防水层的完整性和质量。
水压试验要求防水层不得有任何渗漏现象。
5.防水工程的配合和接口处理:防水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的接口处理非常重要,需要对接口处理的质量进行评估。
包括与建筑结构接口的处理、与管道接口的处理等。
四、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流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的具体流程如下:1.现场勘察和记录: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记录施工情况和材料使用情况。
2.检测和测试:使用测量工具和检测设备对防水工程进行测试和评估,包括水压试验、湿度测定等。
3.施工质量评估:根据防水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相关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工艺合理性、材料选用等。
4.验收报告:根据对防水工程的评估结果,编写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五、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改进和完善为了不断提高防水工程质量,需要对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
防水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验收标准

防水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验收标准防水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工程验收是保证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防水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验收标准。
一、基本要求1.材料要求: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抗碱性能。
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防水材料。
2.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水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操作规范,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要求。
3.验收时间:工程验收应在防水施工竣工后进行,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防水层验收标准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认其质量和可靠性。
1.外观质量:防水层应平整、均匀、无麻面、脱层、开裂等现象。
表面色泽一致,无色差。
2.厚度检测:根据设计要求,对防水层的厚度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弯曲性能:使用适当的方法对防水层进行弯曲性能测试,防水层应具备一定的柔韧性,能够适应建筑物的变形。
4.渗漏测试:对防水层进行渗漏测试,使用适当的方法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的水压情况,确保防水层在承受相应水压时不会发生渗漏。
三、细部部位验收标准1.防水卷材接缝处:防水卷材的接缝应平直、牢固,无泡水、缺陷等情况。
接缝处理应使用专用的接缝剂,确保接缝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2.管道穿越部位:管道穿越防水层的部位应采用专用管套,并做好密封处理。
穿越部位应平整、无渗漏。
3.立面部位:防水层与建筑立面接触处应做好防水层延伸,确保建筑立面不受水分渗透。
四、防水工程验收报告1.验收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将工程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报告中,明确防水工程的合格或不合格情况。
2.不合格处理:如果有不合格项目,应明确具体的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3.验收人员签字:验收报告应由相关责任人进行签字确认,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性。
结语防水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验收标准能够确保防水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才能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渗漏等问题,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最新版)

北京市建设工程技术企业标准QB编号:QGD-012-2005备案号:JQB-052-2005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waterproofing engineering of rail transportation2005-08-01 发布 2005-09-01 实施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前言为了加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新建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北京交通大学和参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土建工程篇)》。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和实际,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北京轨道交通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土建工程篇)》内容包括:工程划分、统一标准、施工降水、车站、隧道、盾构隧道、桥梁及涵洞、路基、道路、车辆段及综合基地、防水、轨道和装饰装修工程等专项标准。
《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土建工程篇)》的专项标准之一。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下结构防水工程、高架区间桥面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厕浴间防水工程、注浆工程、分部工程验收。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反馈。
本标准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写组负责具体解释。
主编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北京地铁监理公司北京华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方达致远建设监理公司主编:罗富荣副主编:贺少辉郭德友主要编写人:罗富荣贺少辉佟丽华郭德友孙长军潘秀明雷军张成满李振东孙健陈建张学文杨开武戴玉超肖志韬谢瑛张学一廖贤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8月关于同意北京市工程建设专项技术标准《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备案的函建企标备函[2005]16号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你单位关于申请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备案的函收悉。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在验收时,应检查下列工程质量文件和记录:①地面工程设计图纸和变更文件等;②原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和质量合格保证文件,材料进场检(试)验报告(含抽样报告);③各层的强度等级、密实度等试验报告和测定记录;④各类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文件;⑤各构造层的隐蔽验收及其他有关验收文件。
2、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3、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4、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
上述缝宽度为15~20mm,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5、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6、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2)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3)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6)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7、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³; 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³;(3)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
《地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分1、2、3、4级。
P92、地下工程所使用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P10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 以下。
P114、各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细部构造应为全数检查。
P115、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P126、防水混凝土砂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
P127、防水混凝土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P128、当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P139、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P1310、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P131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
P1412、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8mm、﹣5mm;主体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5mm。
P1413、水泥砂浆防水层适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不适用于受持续振动或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P1414、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P1415、水泥砂浆防水层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施工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强制性条文
2 规范基本框架
本规范共有9章及4个附录,正文344条,附录45条。
其中强制性条文为第4.1.16、4.4.8、5.2.3、5.3.4、7.2.12,共5条。
4.1.16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8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的90%。
检验方法:用针测法检查。
5.2.3 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应重合。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3.4 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率检测报告。
7.2.12 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畅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 -。
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防水剂的质量验收和规范

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防水剂的质量验收和规范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防水剂的质量验收和规范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防水剂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防水、增强、抗渗、保护等功能,常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施工中。
本文将对混凝土防水剂的质量验收和规范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混凝土防水剂的质量验收要求混凝土防水剂的质量验收是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常用的混凝土防水剂有涂料型、渗透型和防渗型等。
在进行质量验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外观检查:混凝土防水剂应具有均匀的色泽,无凝块、沉淀和异物等杂质。
同时,应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化学成分检测:通过检测混凝土防水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常见的化学成分检测包括检测固含量、pH 值、粘度等指标。
3. 物理性能测试:混凝土防水剂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如耐水性、抗渗透性、附着力等。
通过相关测试,可以判断混凝土防水剂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 施工前试验:在正式施工之前,可进行小面积试验,以验证混凝土防水剂的实际效果。
试验中应模拟实际施工条件,控制相应的施工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二、混凝土防水剂的规范要求在混凝土防水剂的应用过程中,需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
以下是混凝土防水剂的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1. 施工环境要求:混凝土防水剂的施工环境应具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要求室温在5℃以上。
同时,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利于材料的干燥和固化。
2. 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防水剂的施工工艺包括底层处理、刷涂或喷涂、中层加强等。
工艺施工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具。
3. 施工厚度要求:混凝土防水剂的施工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
一般来说,涂刷型混凝土防水剂的涂布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渗透型混凝土防水剂的渗透深度应满足相关要求。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_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修订内容1 规范的名称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工程的埋置深度愈来愈深,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愈来愈复杂,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耐久性。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的发展,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的原则,确保地下防水工程质量,修订本规范。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对建筑工程质量应指施工质量,设计质量不应包括在内。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有关建筑防水设计的通用标准,而现行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适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
为此,本规范仍保留《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名称。
2 规范基本框架本规范共有9章及4个附录,正文344条,附录45条。
其中强制性条文为第4.1.16、4.4.8、5.2.3、5.3.4、7.2.12,共5条。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主体结构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工程;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排水工程;注浆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1)总则中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地下铁道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增加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有关要求;增加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与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2)术语中列出了现行标准中尚无统一规定且需要本规范中给出确切定义的术语。
(3)基本规定强调了:1)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相应的防水标准;2)主体结构和细部构造的防水设防要求;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持证上岗的规定;4)防水材料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5)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6)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和抽样检验数量。
(4)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强调了:1)防水混凝土的耐久性;2)防水砂浆的粘结性和抗渗性;3)防水卷材接缝的粘结质量;4)涂料防水层的厚度。
混凝土屋面防水标准

混凝土屋面防水标准混凝土屋面防水标准混凝土屋面防水是指对于建筑物屋面的防水处理,目的是防止水从屋面渗透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房屋结构和内部设施的损坏以及影响居住环境。
混凝土屋面防水标准是对于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工作进行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
一、设计标准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气候条件、降雨量、屋面结构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合理的防水方案。
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 50009-2012;2.《屋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 188-2014;3.《建筑防水材料选用标准》GB/T 23457-2009。
二、施工标准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以下标准:1.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屋面的结构、坡度、高差等情况,确保防水层施工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层施工应采用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应有相关证书和经验,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3.混凝土屋面防水应采用双层防水结构,底层为气密层,表层为防水层。
气密层要求施工平整、密封、无裂缝、无漏洞,防水层要求施工平整、无孔洞、无渗漏。
4.屋面排水系统应与防水层配合,确保屋面排水通畅,并进行防水处理。
5.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工艺要求和施工规范执行,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和验收。
三、验收标准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的验收应符合以下标准:1.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检查内容包括防水层的平整度、无孔洞、无渗漏、无裂缝等。
2.验收合格后应出具《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并进行档案管理。
3.工程质保期为2年,期间内如发现防水层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出具相应的施工合格证明。
四、维护标准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的维护应符合以下标准:1.定期检查屋面防水层的状态,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如需进行维修,应采用与原材料相同或类似的材料进行修补,维修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防水施工中的质量验收标准

防水施工中的质量验收标准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水施工中的质量验收标准。
一、材料验收在防水施工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防水层的效果和耐久性。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验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水材料的标志和合格证书,确保材料的合格性;2. 防水卷材的质量,如无明显的沥青流淌、起泡、裂缝等现象;3. 防水涂料的质量,如无分层、起皮或麻面等现象;4. 防水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需要经过拉伸、剪切等试验;5. 其他辅助材料的合格证明和性能测试报告,如止水带等。
二、施工工艺验收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直接关系到防水层的牢固性和紧密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工艺验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层处理:基层清理干净、平整,无浮灰、油污等杂质;2. 防水材料的施工:卷材铺贴应牢固、密实,无起泡、滑移、破损等现象;涂料施工应均匀、完整,无漏涂、麻面等问题;3. 拼缝和补缝处理:拼缝应严密、牢固,无漏缝;补缝应充实、平整,无空鼓、起皮等问题;4. 细部处理:如墙地交界处、管道穿越处等,应处理严密,无漏水、渗漏等问题;5. 防水层的保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保护,如铺设防护层,避免损坏。
三、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质量是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为了确保防水层的效果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水层的厚度:通过测量工具测量防水层的厚度,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2. 防水层的附着强度:使用专用工具进行附着强度的测试,确保达到规定要求;3. 拼缝和补缝的质量:通过目测和手触,判断拼缝和补缝的牢固性和平整度;4. 防水层的渗透性:施工完毕后,进行静态或动态水压试验,判断防水层是否有渗漏现象;5. 工程记录和验收资料:施工过程需要进行记录,包括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和发现的问题等。
四、防水工程质量评定根据以上的验收项目和标准,可以对防水工程的质量进行评定。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主体结构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主体结构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4.1.1 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476的有关规定。
4.1.2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2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3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4.1.3 砂、石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砂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宜大于1.0%;2 不宜使用海砂;在没有使用河砂的条件时,应对海砂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且控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3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mm~4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4 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4.1.4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2 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应小于15000m2/kg,SiO2含量不应小于85%;3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品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4.1.5 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
4.1.6 外加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质量规定;2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3 考虑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4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Underground WaterproofGB50208—2002主编部门:山西省建设厅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61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山西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8-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3.0.6、4.1.8、4.1.9、4.2.8、4.5.5、5.1.10、6.1.8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3月15日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94号文《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山西省建设厅为主编部门,具体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会同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等单位共同编制的《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已于2000年12月经全国审查会议通过,并以建设部建标[2002]61号文批准,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排水工程、注浆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
本规范以黑体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具体解释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负责。
在规范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交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地址:山西太原市新建路35号,邮政编码:03000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_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修订内容1 规范的名称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工程的埋置深度愈来愈深,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愈来愈复杂,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耐久性。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的发展,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的原则,确保地下防水工程质量,修订本规范。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对建筑工程质量应指施工质量,设计质量不应包括在内。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有关建筑防水设计的通用标准,而现行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适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
为此,本规范仍保留《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名称。
2 规范基本框架本规范共有9章及4个附录,正文344条,附录45条。
其中强制性条文为第 4.1.16 、4.4.8 、5.2.3 、5.3.4 、7.2.12 ,共5条。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主体结构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工程;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排水工程;注浆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1)总则中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地下铁道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增加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有关要求;增加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与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2)术语中列出了现行标准中尚无统一规定且需要本规范中给出确切定义的术语。
(3)基本规定强调了:1) 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相应的防水标准;2)主体结构和细部构造的防水设防要求; 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持证上岗的规定;4)防水材料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5)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6)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和抽样检验数量。
(4)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强调了:1)防水混凝土的耐久性;2)防水砂浆的粘结性和抗渗性;3)防水卷材接缝的粘结质量;4)涂料防水层的厚度。
防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防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3 防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2.1 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2 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
2.3 刚性防水层: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防水层。
2.4 柔性防水层:采用具有一定柔韧性和较大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机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
三、施工准备3.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3.2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3.3 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制品和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3.4 施工设备应完好,符合施工要求。
四、施工4.1 防水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4.2 防水混凝土结构、各种防水层及渗排水和盲沟排水施工,应在地基或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
4.3 刚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4.3.1 防水砂浆应搅拌均匀,分层施工,逐层压实。
4.3.2 防水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配比,搅拌均匀,浇筑过程中应避免离析。
4.4 柔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4.4.1 防水卷材应平整、牢固,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4.2 有机防水涂料应均匀涂覆,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5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水层的保护工作,防止受损。
五、验收5.1 防水工程验收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
5.2 验收时,应检查下列项目:5.2.1 原材料、制品和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
5.2.2 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
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最新版)

北京市建设工程技术企业标准QB编号:QGD-012-2005备案号:JQB-052-2005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waterproofing engineering of rail transportation2005-08-01发布2005-09-01实施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前言为了加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新建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北京交通大学和参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土建工程篇)》。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和实际,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北京轨道交通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土建工程篇)》内容包括:工程划分、统一标准、施工降水、车站、隧道、盾构隧道、桥梁及涵洞、路基、道路、车辆段及综合基地、防水、轨道和装饰装修工程等专项标准。
《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土建工程篇)》的专项标准之一。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下结构防水工程、高架区间桥面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厕浴间防水工程、注浆工程、分部工程验收。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反馈。
本标准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写组负责具体解释。
主编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北京地铁监理公司北京华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方达致远建设监理公司主编:罗富荣副主编:贺少辉郭德友主要编写人:罗富荣贺少辉佟丽华郭德友孙长军潘秀明雷军张成满李振东孙健陈建张学文杨开武戴玉超肖志韬谢瑛张学一廖贤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8月关于同意北京市工程建设专项技术标准《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备案的函建企标备函[2005]16号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你单位关于申请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备案的函收悉。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下建筑工程、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地下铁道等防水工程质量的验收。
1.0.3 地下防水工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1.0.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地下防水工程underground waterproofensineenng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0.2 防水等级grade Of waterProof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
2.0.3 刚性防水层rigid waterproof laygr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防水层。
2.0.4 柔性防水层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采用具有一定柔韧性和较大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机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
2.0.5 初期支护Primary linning用矿山法进行暗挖法施工后,在岩体上喷射或浇筑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第一次衬砌。
2.0.6 盾构法隧道shield tunnelling method采用盾构掘进机进行开挖,钢筋混凝土管片作为衬砌支护的隧道暗挖施工法。
2.0.7 土工合成材料geosynthetics指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种材料的总称。
3 基本规定3.0.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4级,各级标准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2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凡需交叉进行其它工程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对本规范为作规定的事项,尚应按现行的其它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1.0.3地下防水工程的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0.4各种原材料,制品和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规定. 使用前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验,作好记录。
各种拌和物的配合成分和调制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参照本规范附录和有关技术标准通过试验确定。
1.0.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部颁发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以及其它有关安全防火的专门规定。
第二章地下防水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2.1.1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结构、各种防水层及渗排水和盲沟排水均应在地基或结构验收合格后施工。
2.1.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应继续做好排水工作,并符合下列规定:一、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低至防水工程底部最底标高以下,不小于300毫米,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二、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必须排除或控制,不得流入基坑;三、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四、排水时应避免基土流失。
2.1.3采用水泵从基坑内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时,集水井宜设置在防水工程底平面边线以外,并根据土质量情况选择适当距离,并不得破坏基坑及基坑附近的土层结构。
如防水工程的底面面积较大,为了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必须将集水井设置在防水工程底平面以内时,应采用可与防水层紧密连接的集水井筒,并在排水工作结束时,用混凝土将井筒填实, 再用螺栓或焊接等方法将井口封严。
2.1.4地下防水层需有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穿过时,应在穿过处做好防水处理.地下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避免再在其上凿眼打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水混凝土验收规范标准4.1.1 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476的有关规定。
4.1.2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2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3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4.1.3 砂、石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砂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宜大于1.0%;.2 不宜使用海砂;在没有使用河砂的条件时,应对海砂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且控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3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mm~4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4 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4.1.4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2 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应小于15000m2/kg,SiO2含量不应小于85%;.3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品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4.1.5 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
4.1.6 外加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质量规定;.2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3 考虑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4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4.1.7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 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硅粉的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3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4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5 灰砂比宜为1:1.5~1:2.5;.6 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即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m3。
4.1.8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4.1.9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1的规定。
表4.1.9-1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搅拌站。
.2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2的规定。
表4.1.9-2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mm).3 泵送混凝土在交货地点的入泵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3的规定。
表4.1.9-3 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允许偏差(mm).4 当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10 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频率与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2 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有关规定;.3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有关规定。
4.1.11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2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的有关规定。
4.1.12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采取材料选择、温度控制、保温保湿等技术措施。
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掺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宜为60d或90d。
4.1.13 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Ⅰ主控项目4.1.14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4.1.15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4.1.16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Ⅱ一般项目4.1.17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准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18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
.检验方法;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4.1.19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8mm、﹣5mm;主体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5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1 防水混凝土4.1.1 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476的有关规定。
4.1.2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2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3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4.1.3 砂、石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砂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宜大于1.0%;.2 不宜使用海砂;在没有使用河砂的条件时,应对海砂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且控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3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mm~4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4 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4.1.4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2 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应小于15000m2/kg,SiO2含量不应小于85%;.3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品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4.1.5 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
4.1.6 外加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质量规定;.2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3 考虑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4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4.1.7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 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硅粉的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3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4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5 灰砂比宜为1:1.5~1:2.5;.6 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即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m3。
4.1.8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4.1.9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1的规定。
表4.1.9-1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搅拌站。
.2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2的规定。
表4.1.9-2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mm).3 泵送混凝土在交货地点的入泵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9-3的规定。
表4.1.9-3 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允许偏差(mm).4 当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10 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频率与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2 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有关规定;.3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有关规定。
4.1.11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2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