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1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1.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或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北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经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1.2柱混凝土浇筑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个。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及时敲打模板。
2.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4.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钢筋整理到位。
1.3梁、板混凝土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落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卢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9.1 基本规定9.1.1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9.1.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9.1.3混凝土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的施工。
9.1.4 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9.1.5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的规定执行。
9.1.6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垫层;(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9.1.7垫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9.1.8垫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
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
9.1.9垫层工程完工前、后、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工艺质量标准,以便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二、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的检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以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施工现场的地基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存在明显的凹陷、隆起或松软地层等影响施工的情况。
(2)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必须干燥、清洁、无杂物,以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3)检查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充足和质量的稳定。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防止杂物进入施工现场。
(2)清理和检查所使用的模板,确保其符合要求。
(3)检查混凝土搅拌机和输送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确定混凝土浇注的顺序和方法,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混凝土配合比和配料1.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并根据所需用途、强度等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混凝土配料(1)骨料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优质骨料,避免使用含泥土、泥石等杂质过多的骨料。
(2)水泥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优质水泥,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稳定的水泥。
(3)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且按规定比例加入。
四、混凝土搅拌和运输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按照配合比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和稳定。
搅拌时间和速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2.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运输车辆应符合规范要求,且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的分层、混凝土泌水、混凝土渗漏等情况的发生。
(3)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或堆积,以防止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规范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规范施工过程,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工程,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等领域。
二、材料及设备1. 混凝土材料:水泥、砂、碎石、水等。
2. 钢筋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3. 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水泥仓、输送机等。
4. 其他设备:混凝土泵车、塔吊、脚手架等。
三、施工准备1. 现场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布置现场,确定施工区域,规划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区等。
2. 材料储备:在施工现场储备足够的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不间断。
3. 设备检查:对搅拌机、输送机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四、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准备:在混凝土搅拌前,清理模板表面,涂刷隔离剂,安装膨胀水管等。
2. 搅拌混凝土:按照设计比例搅拌混凝土,并控制好搅拌时间和速度。
3. 输送混凝土:通过输送机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现场,控制好输送速度和流量。
4. 浇筑混凝土:进行浇筑前,应进行湿润处理,并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
5. 完成浇筑: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处理,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质量。
五、钢筋加工及安装1.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弯曲,确保钢筋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2. 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钢筋安装,确保钢筋位置、数量和间距符合要求。
六、施工安全1. 安全教育: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脚手架、护栏等,确保施工安全。
3. 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和整改。
七、验收标准1. 施工过程监测: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2. 强度检测: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外观检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外观检测,确保表面平整、无裂缝、无起泡等。
八、总结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模板工程4-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本要机具:2.1.1 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 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3.2 混凝土搅拌: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要求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要求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期。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的要求。
二、混凝土材料1.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品种、等级、强度等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种类、级别、粒径等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骨料应洁净、无泥土、杂质。
3.砂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种类、级别、粒径等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砂应洁净、无泥土、杂质。
4.水水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清洁度、酸碱度、含杂质率等应符合工程要求。
5.掺合料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种类、级别、掺量等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掺合料应洁净、无泥土、杂质。
三、混凝土配合比1.确定配合比原则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工程强度和耐久性要求;(2)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3)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结合材料性能和试验数据,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
配合比应包括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砂用量、水用量和掺合料用量等。
3.配合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应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
调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1.模板混凝土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无破损、无裂缝、无腐烂、无腐蚀。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
2.钢筋混凝土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正确放置,不得错位、滑移或变形。
3.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机械性能确定。
搅拌后,混凝土应均匀、无积聚、无分层、无结块。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40cm。
浇筑应自下而上进行,要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的粘结牢固。
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一、前期准备1.1 确定浇筑混凝土的类型、等级、配合比及浇筑施工方式,制定浇筑方案。
1.2 确定施工现场的布置及安全措施,要求施工现场整洁有序,预留足够的堆放空间。
1.3 检查所有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
1.4 确认施工材料的质量及数量,材料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做好材料的筛选、清理和储存工作。
1.5 确定浇筑施工的时间及进度,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1.6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各分包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施工的协调性和顺利进行。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2.1 确认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方式,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确的配料和搅拌。
2.2 在混凝土运输前,确保搅拌车的清洁和无积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3 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要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并及时进行浇筑。
2.4 浇筑混凝土时,应先从边角处开始,逐渐向中心倒入混凝土,并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鼓。
2.5 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的干燥开裂。
2.6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进行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等级和温度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
三、安全措施3.1 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2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专门的警戒线,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4 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由专人进行操作,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5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混凝土砸伤人员,确保施工安全。
四、质量控制4.1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2 在施工现场要进行混凝土的检验,检验应包括坍落度、强度、密实度等项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施工工艺标准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等级是评价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应着施工工艺标准,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施工工艺标准。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规定条件下的抗压强度,一般用数字表示,例如C20、C30、C40等。
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三、C10-C20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标准1. 原材料准备: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2. 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进行搅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5以下。
3. 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该采用振捣方式,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30秒以上。
4. 养护:混凝土应该进行湿养护,养护期为7天。
四、C25-C30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标准1. 原材料准备: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2. 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进行搅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45以下。
3. 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该采用振捣方式,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60秒以上。
4. 养护:混凝土应该进行湿养护,养护期为14天。
五、C35-C40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标准1. 原材料准备:使用高性能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2. 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进行搅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4以下。
3. 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该采用振捣方式,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90秒以上。
4. 养护:混凝土应该进行湿养护,养护期为28天。
六、C45-C80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标准1. 原材料准备:使用高性能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2. 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进行搅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35以下。
3. 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该采用振捣方式,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120秒以上。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浇筑工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是建筑施工必备的标准之一。
本文将根据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施工前准备1.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混凝土浇筑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并应经过试验验证。
2. 基础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进行处理。
包括基础的清理、平整、湿润和浇注底层混凝土等工作。
对于土质较差的基础,还应进行加固处理。
同时,还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测量和标志,确保混凝土浇筑的位置和高度。
3. 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不出现破损和变形等问题。
同时,还应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是否齐备。
三、混凝土浇筑工艺1. 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方式分为手摇、机械和泵送三种。
手摇方式适用于小型施工现场,机械方式适用于大型施工现场,泵送方式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难以到达的施工现场。
2. 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应从低向高、从内向外进行。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多次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每次浇筑的厚度不宜过厚,一般控制在20cm左右。
3. 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方法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一般采用层层浇筑的方式进行。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禁止出现空鼓、裂缝和缺陷等问题。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还应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浇筑高度和厚度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高度和厚度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每次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1.5m,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宜超过30cm。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还应采用多次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5. 浇筑时间和环境条件混凝土浇筑时间和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应在气温5℃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下的环境下进行。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施工流程: (2)二、原材料: (3)三、施工机具: (4)四、准备工作: (5)五、混凝土施工工艺: (6)六、质量通病及修补措施: (16)七、管理动作: (23)一、施工流程:主要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混凝土缺陷处理。
二、原材料:(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用量≥300KG/M3。
(2)、粉煤灰:粉煤灰等级不低于Ⅱ级,掺量控制在 20%以内,粉煤灰取代水泥率:1、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超过 15%。
2、使用矿渣水泥时不超过 10%。
(3)、塌落度:人工浇筑≤100mm,泵送<200mm。
(4)、主体结构混凝土不得进行现场搅拌(包括主体结构非受力构件,如空调板、窗台板等),砼强度等级<C20 的混凝土可以采用现场搅拌(要有试验室出的配合比,须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现场要有计量措施保证)。
(5)原材料控制流程: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 配合比强度等级、粉煤灰掺量与级别、外加剂用量、塌落度、快测强度、浇筑部位、单位、工程名称等.2 送货单强度等级、方量、塔落度、出厂时间、车牌号。
3 塌落度是否与配合比相符,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最大塌落度控制在 200mm 以内(测试频率为三车一次)。
汽车泵地泵试块模具(包括塌落度筒)布料机震动棒2.5m长铝合金刮尺抹刀收光机铁锹自制测量工具四、准备工作:管理人员:旁站监理、混凝土施工员、试验员、材料员准备动作步骤表五、混凝土施工工艺:(1) 现场建立养护室,养护室器具包括:温度计、湿度计、天平寸、试块模具、养护记录表。
(2)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表面凿毛面积≥60%。
步骤项目重点事项第一步人员分工(浇捣手、接管、搬运、模板看模钢筋修整等)、交底(浇筑部位强度等级、浇筑循序、浇筑方案、注意事项等)、分工明确、工序安排合理、交底到位第二步泵机、震动棒等设备调试检查备用量足够第三步接管(管道走向、布料杆放置)布料杆基座位置模板加固、管道架空、走管尽量减少弯头第四步模板表面淋水充分湿润模板表面干净,楼层垃圾归堆等第五步混凝土到场后原材料检查配合比、供货单、塌落度等检查第六步混凝土浇筑重点控制混凝土标号、竖向墙分层浇筑、板面标高、楼板厚度等梁柱砼标号不同时,梁距柱边500mm 增加钢丝网(3)柱砼标号高于梁标号时,梁 距柱边 500mm 处加设钢丝网(该区域混凝土标号砼墙柱)。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重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流程,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前必须仔细审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准备。
2. 材料验收: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3.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防护措施等。
三、混凝土浇筑工艺1. 模板安装: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先安装好模板,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绑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混凝土搅拌: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必须按照设计比例加入原材料,控制混合时间和次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 混凝土输送:混凝土输送方式有泵送、自卸车运输、手推车运输等多种方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5.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混凝土流失、积水等问题。
6.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 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3. 检查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等质量指标。
4. 检查混凝土浇筑后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5. 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1. 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等施工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调试,确保安全使用。
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置好防护措施,避免人员和设备受到混凝土的伤害。
3.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好警示标志,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六、混凝土施工后处理1.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必须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泥土工程施工标准
混泥土工程施工标准一、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具有检测报告,不能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水泥。
2.砂:砂要求洁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得超过5%,颗粒分布均匀。
3.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无疏松、脆性和裂纹骨料。
4.水:水应清洁、无色、无杂质,不能使用含盐量过高的水。
二、配合比要求混泥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混泥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规定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
三、搅拌要求1.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根据配合比、材料性质和搅拌设备来确定,一般不得少于2分钟。
2.搅拌方式:搅拌方式应采用机械搅拌,保证混凝土均匀混合。
3.搅拌质量: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均匀一致,无分层和积料现象。
四、浇筑要求1.浇筑顺序: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层次和节奏进行浇筑,不能跳层或漏浇。
2.浇筑方式:浇筑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避免过量振捣和反复浇筑。
3.温度控制:在高温或低温天气中施工,需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温度符合要求。
五、养护要求1.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根据气候条件和混凝土强度要求确定养护时间。
2.养护方式:养护应采用湿润养护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防止干裂。
3.养护环境:养护期间,应严禁混凝土受到外力冲击或压力。
以上就是混泥土工程施工标准的一些要求和规定,希望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混凝土是建筑的基础,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材料,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标准
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标准一、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且碱含量不宜超过06%。
2、骨料(1)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25mm。
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
(2)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宜为 26~30。
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1%。
3、矿物掺合料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等。
矿物掺合料的品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且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外加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外加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二、配合比设计1、强度设计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 C60。
2、水胶比高强度混凝土的水胶比宜控制在 025~040 之间。
3、砂率高强度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 35%~45%之间。
4、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试配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
试配过程中,应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三、搅拌1、搅拌设备应选用强制式搅拌机,其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60s。
2、投料顺序搅拌时,应先将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骨料和外加剂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粗骨料和水,继续搅拌至均匀。
高强度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120s,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四、运输1、运输设备应选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罐体匀速转动,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2、运输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控制在 90min 以内,当气温较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
3、卸料卸料前,应将搅拌运输车高速旋转 20~30s,然后再卸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五、浇筑1、浇筑前的准备浇筑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制定一套全面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二、材料1.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2007《水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其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2.骨料:使用符合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骨料》的规定,其品种、粒径分布、含泥量、含碱量、吸水率等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3.砂:使用符合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骨料》的规定,其品种、粒径分布、含泥量、含碱量、吸水率等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4.水:使用符合GB/T 50164-2012《建筑工程水的使用质量》的规定,其品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5.外加剂:使用符合GB/T 8077-2009《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其品种、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三、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应认真查看设计文件,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包括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施工工具和设备的准备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等;2.施工前必须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骨料、砂、水泥、水等材料应按试验结果进行配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精度;3.施工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牢固、平整、无变形等缺陷,模板的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4.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清理,清理现场杂物、垃圾、泥土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
四、施工工艺1.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底层灌浆,灌浆材料应使用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保证底层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底层混凝土空鼓、起砂等缺陷;2.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模板进行涂模板油或防粘剂处理,以便混凝土浇筑后脱模;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转,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混凝土的分层、结块等现象;4.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逐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20cm,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振捣或压实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起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质量监控和验收
1 施工记录和检查
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 键信息,并进行定期检查 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 求。
2 强度测试和质量评定
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和质 量评定,以验证施工质量 并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3 正式验收和整改措施
进行正式验收,根据评估 结果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并保证施工达到标准。
最佳实践和持续改进
钢筋安装和绑扎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和绑扎钢筋,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流程和注意事项
1
搅拌、运输和倒料
混凝土搅拌好后,使用合适的工具将其
浇筑和坍落度控制
2
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准确倒入模板。
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
度,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的均匀性。
3
顶面处理和养护
对混凝土顶面进行处理,如抹平和养护, 以提高外观效果和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标准
本演示将介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标准和流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施工质量监控和验收的步骤。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的土方开挖,确保基础接触面良好要求搭设好模板。
最佳实践
根据相关经验和行业要求,持续 改进施工流程并采用最佳实践。
持续改进
与团队合作并积极参与讨论,共 同寻找并实施持续改进的措施。
跟踪施工结果
定期跟踪施工结果,并记录和分 析相关数据,以实现质量的持续 提高。
结论和总结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对保证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并持续改进, 才能实现高水平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工程。
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对于少量的小型构配件混凝土和基础垫层可采用现场搅拌。
二、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a.水泥拟选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b.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要核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
使用前若发现受潮或过期,应重新取样试验。
c.水泥质量证明书中各项品质指标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品质指标包括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和抗折强度。
d.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
212.砂:a.砂拟优先选用深圳码头优质河砂,严禁采用含氯量大的海砂。
b.对于泵送砼,砂子宜用中砂,砂率宜控制在40%~50%。
c.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不大于3%;低于c30时,不大于5%,对有抗渗、抗冻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对c10或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213.石子:a.宜选用花岗岩碎石b.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混凝土实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1.混凝土浇筑:a.混凝土应按设计配合比拌制,拌制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b.混凝土运输时间应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严禁超时。
c.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湿润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d.混凝土浇筑应采用连续浇筑,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充满模板,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e.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如采用串筒、溜管等。
f.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压实、抹平,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32.模板工程:a.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形状、尺寸和观感质量。
b.模板安装应牢固,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漏浆现象。
混凝土施工工艺规程标准
混凝土施工工艺规程标准混凝土施工工艺规程标准一、前言本文是混凝土施工工艺规程的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术语1. 混凝土:指由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2. 砂浆:指由水泥、砂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3. 外加剂:指在混凝土或砂浆中加入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改善混凝土或砂浆的某些性能。
4. 配合比:指混凝土或砂浆中水泥、砂、石和水的相对比例。
5. 模板:指用于混凝土浇筑时固定混凝土的一种建筑工具。
6. 混凝土泵:指用于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的一种机械设备。
7. 混凝土搅拌机:指用于将水泥、砂、石和水充分混合的一种机械设备。
三、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查和研究,了解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环境条件。
2. 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整理和平整,对施工材料进行准备和检查,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
3. 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4.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四、混凝土配制1. 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验验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的配制必须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石料含量、砂石比和水泥品种等。
3. 混凝土的配制必须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4. 混凝土的配制必须在配制现场进行,混凝土的配制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洁和干燥。
五、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浇筑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必须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
2. 混凝土浇筑必须进行充分的振捣,振捣的时间和强度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进行充分的保护,必须防止混凝土的干燥和表面的龟裂。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标准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按施工工艺分主要有:预拌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离心成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拌合料的流动度分有: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等。
本章重介绍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等以水泥为主的普通混凝土及部分特殊性能混凝土。
第一节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一、水泥1、常用水泥的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性能见表4-1。
2、常用水泥的选用及各种水泥的适用范围见表4-2、表4-3。
3、水泥的验收与保管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为能及时得知水泥强度,可按《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ZBQll 004)预测水泥28d强度。
入库的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树立标志。
做到先到先用,并防止混掺使用。
为了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应尽量密闭。
包装水泥存放时,应垫起离地约30cm,离墙亦应在30cm以上。
堆放高度一般不要超过10包。
临时露天暂存水泥也应用防雨篷布盖严,底板要垫高,并采取防潮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节编制依据1、首金·金山小学美利山校区工程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4、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8、首钢企业质量标准 Q/SJ.J01.008.2005第二节工程概况工程概况XXXX项目第三节施工准备1、供应商选择选择供应商,考察运距能否满足需求及砼质量;随时抽查搅拌站后台计量、原材料等,确保供应质量;签定供货合同时由技术人员提供具体供应时间、砼强度登级、所需车辆及间隔时间,特殊技术要求如抗渗、坍落度、水泥及预防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
供应商的资质等材料提前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2、砼浇筑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定,对施工方案进行交底,使操作人员明确施工部位,浇筑部位砼强度登记及质量标准。
3、组织放线人员做好标高控制工作,在竖向钢筋上做明显标记。
4、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及水电预埋必须做好隐蔽验收并合格,各工种完成隐蔽验收记录,技术组向监理单位报送混凝土浇灌申请,并取得浇灌许可证。
5、商品砼必须有出场合格证和开盘鉴定以及砼出厂小票,并且符合设计要求。
6、完成钢筋隐检工作,检查支铁、垫块、保护层厚度,核实预埋件,水、电管线、盒、槽、预埋孔洞的位置、标高、数量及固定情况。
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阴阳角处拼缝是否严密,各种埋件是否牢固,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风机吹干净,有积水的柱根部位要用海绵条挤净,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7、雨施工阶段现场准备好塑料布或彩条布。
8、主要机具准备插入式振捣棒(高频)、平板式振捣器、铁楸、铁盘、木抹子、长靠尺等。
9、人员准备砼浇筑之前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含砼工、抹灰工、试验工、测量工等)应到位,且按工程量需要配足劳动力,做好一切施工准备。
记录人员做好记录准备,试验人员试块制作及砼进场检测的准备工作。
10、设备选用本工程采用汽车泵或拖车泵作垂直浇筑工具,零星砼垂直运输采用塔吊灰斗运输。
局部有汽车泵作业半径范围外的使用地泵浇筑。
11、本工程柱、梁、板混凝土一同浇筑,浇筑顺序为:柱→梁→板。
第四节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砼构件浇筑→振捣→砼养护2、作业准备2.1、商品砼进场检验:进场后抽验每个台班不少于两次,或对砼质量产生怀疑的罐车坍落度进行抽检做好记录,不满足要求的一律退场。
在收到随罐车的砼运输单时检查砼的强度等级、出站时间等内容,填写进场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完成浇注时间等,确保砼的浇注在初凝时间之前。
现场严禁加水,如气温过高与搅拌站协商加入适量减水剂。
商品砼坍落度为160mm~180mm。
2.2、条件准备:浇筑前要将模板内的垃圾、锯末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垫块是否符合要求;将施工缝的松散砼及砼软弱层剔除清净,已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墙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2.3、试块留置:制作28天标养试块及备用试块、同条件试块(顶板制作两组同条件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抗渗砼留置两组试块,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
按GB50204-2002规定至少留置三组用以检查板砼在600℃.d的同条件强度。
2.4、施工缝留置施工缝留置严格按照GB50204-2002规范执行,其中楼梯施工缝留置在休息平台宽度1/3处。
基础水平施工缝留在基础承台上墙体300mm处,并安装好止水钢板。
3、砼浇筑与振捣的要求3.1、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砼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
3.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严禁漏振、过振。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上层时要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3.3、浇筑砼要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并要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3.4、浇筑砼时要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洞、预埋件等是否有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已浇筑的砼初凝前修正完好。
4、砼工程施工4.1、一层挡土墙体及框架柱砼浇筑4.1.1、墙体及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用铁楸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
4.1.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米。
4.1.3、墙体及框架柱混凝土需分层浇筑,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1m,以60cm为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
墙体及框架柱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若超过2小时则按施工缝处理)。
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4.1.4、洞口浇筑时,应在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口边30cm以上振捣,宜从两侧交界处加强振捣,防止洞口变形。
4.1.5、插入式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宜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控制在50cm以内,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加强振捣,不得漏振。
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振捣过程中注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若发生变形、位移,及时通知有关工种尽快处理。
分层浇筑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4.1.6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应按顺序操作,防止漏振,振动棒应快插慢拔,以防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
使用振捣棒时,必须先转后插和先拔后停转动,严禁在混凝土中开动和停止。
软轴、软管与机身以及振捣棒和软轴、软管之间应随时保持顺直,不得强弯硬憋,以免损坏轴管。
4.1.7墙体及柱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要求将墙及柱的上皮抹平,然后将模板上口零星混凝土清除干净。
4.2、梁的砼浇筑对于大截面梁应分层浇筑,浇筑方法同柱砼浇筑方法。
小截面梁浇筑同板混凝土一同浇筑。
4.3、板的砼浇筑4.3.1、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拖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浇水后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
浇筑板砼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砼。
4.3.2、现浇板内电气及智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
4.3.3、施工缝位置:砼施工缝要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
施工缝表面要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具体留置在距支座1/3处。
4.4、楼梯砼的浇筑4.4.1、楼梯段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4.4.2、施工缝位置:楼梯施工缝留置位置要在楼梯平台1/3的部位。
4.5、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4.5.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将两侧混凝土剔凿出粗骨料,并进行冲洗,冲洗干净。
4.5.2、浇筑前混凝土接茬部位必须浇水润湿。
4.5.3、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并掺入高效微膨胀剂。
4.6、对于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处理本工程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35及C30,而梁板混凝土为C30,对于不同混凝交接处,梁柱节点处采用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图:4.6、养护砼浇筑完毕后,在12h后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7昼夜,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
后浇带混凝土应加强养护。
4.7、拆模顶板模板拆除,应以同条件下养护的试块强度为准,砼强度要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要符合下表要求。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第五节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本工程质量标准为首钢企业质量标准,混凝土部分质量标准如下:②检查点合格率应达到96%及以上。
③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120%且影响结构性能、安装、使用功能和分户验收的部位,应根据处理方案进行处理,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的外观尺寸不得有严重缺陷,现浇结构不得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缺陷,出现缺陷要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1、加强施工及试验管理工作1.1、施工员根据施工方案,向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提出质量要求。
1.2、砼浇筑前,质量检查员与钢筋、木工、砼工长共同检查、验收钢筋、模板。
1.3、施工现场设标养室,配备常规试验仪器。
1.4、加强砼坍落度测试工作,每工作班不少于两次(要求在工作面上测试),并做好记录。
1.5、加强砼试块制作管理工作,事前编制好试验及见证计划。
1.6、加强砼试块养护管理工作,为保证标养条件,现场设置标养室,同条件试块放在与实体相应的部位,以确保同条件试块的真实意义。
1.7、加强试验管理工作和试验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2、砼浇注振捣质量控制及措施2.1、要加强浇注砼前的隐蔽、预检和准备工作。
模板的牢固性与稳定性、节点和拼缝的严密性、预埋件、管、电线盒、保护层垫块等均是预检的主要项目。
2.2、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50~100㎜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2.3、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 1.25倍,最大不超过50㎝振捣时应“快插慢拔”。
2.4、振动棒在混凝土内的振捣时间,每插点约为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严禁漏振或过振。
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0~100㎜使砼振实均匀。
2.5、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不大于500㎜振捣棒插入间距不大于300㎜、深度以上一次插入为界面,由深入浅循序渐进。
2.6、浇筑梁、柱交接点过程中为防止商品砼塌落度过大收水过程中梁柱交接处出现裂缝,必须在砼浇筑完成1~1.5小时内对该部位进行二次振捣。
2.7、严格控制砼运输、浇注过程的间隙时间。
2.8、墙施工前,墙与板交接部位均先浇注50mm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
2.9、严格控制顶板砼浇筑厚度及平整度,以便于墙模支立,浇筑完毕及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清理落地灰及玷污在成品上的砼颗粒及灰浆。
2.10、所有浇筑的砼楼面要扫毛,扫毛时要顺一个方向扫,严禁随意扫毛,影响砼的观感。
3、施工缝处理:施工缝用钢丝网及方木挡牢。
墙柱水平施工缝采用同混凝土标号的水泥砂浆做接浆处理,接浆厚度50mm。
施工缝剔凿:要求放线人员弹出梁头边线,设专人剔凿梁头施工缝。
质量标准:边角顺线,剔凿范围符合梁头截面尺寸,将浮浆、泡沫板等杂物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