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火车站前广场景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广州东站站前广场调研报告
![广州东站站前广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2ea2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8.png)
广州东站站前广场调研报告广州东站站前广场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广州东站的日益发展壮大,站前广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起到了连接地铁、公交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情况,本次调研对该广场的人流量、环境、设施以及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1.现场观察:调研人员对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人流状况、设施运营状况进行实地观察。
2.问卷调查:调研人员在广州东站站前广场附近随机选择了100名过往行人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研结果1.人流状况:据现场观察,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人流量相对较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期,人流量明显增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的受访者每天都会经过广州东站站前广场,人流主要集中在进出地铁站口以及公交站点周围。
2.环境状况:观察发现,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环境整洁,道路干净无积水,花草绿化良好。
然而,部分调查受访者对环境噪音较大表示不满意,并提到需要进一步加强垃圾桶的设置以及垃圾分类指导。
3.设施情况:广州东站站前广场设施较为完善,包括公共厕所、自动售票机、出租车候客区等。
问卷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对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设施表示满意,但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动售票机数量不足、厕所清洁程度需要提高。
4.管理情况: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管理情况相对较好。
现场观察发现,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巡查和维护广场的环境秩序,保持了良好的基础设施运营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86%的受访者对广州东站站前广场的管理表示满意。
四、问题与建议1.噪音问题:由于广州东站站前广场周边交通的频繁,部分受访者反映存在噪音问题。
建议加强噪音控制措施,例如设置隔音屏障、改善周边车辆的行驶状态等。
2.垃圾分类:一些受访者提到广州东站站前广场垃圾分类指导不够明确,建议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指导,增加可回收物与非可回收物的垃圾桶数量。
3.自动售票机数量不足: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动售票机的数量不足,导致排队等候时间较长。
建议增加自动售票机的数量,提高便利性。
站前广场道路分析报告
![站前广场道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61a2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b.png)
站前广场道路分析报告近期,我对站前广场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此报告中,我将提供一个详细的评估,包括道路的交通状况、车辆流量、行人通行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首先,针对站前广场道路的交通状况,我观察到车辆流量相对较高。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上的车辆非常拥堵,交通流畅度较差。
尤其是接近火车站入口处,由于大量的私家车辆和出租车停靠,道路狭窄,导致交通阻塞严重。
另外,我还注意到站前广场的行人通行情况。
作为一个枢纽交通区域,该地区的人流量相当大。
由于缺乏行人专用通道和交通信号灯,行人在过马路时经常遇到困难和危险。
这种混乱的行人流动进一步加剧了车辆交通拥堵问题,给站前广场带来了许多不便。
在对站前广场的分析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道路标线维护不善,许多车道线条已经模糊不清,给驾驶员带来了困扰,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次,绿化带的设置不合理,导致道路空间浪费和交通流动不畅。
此外,站前广场缺乏停车场,导致周边道路经常出现停车问题,增加了交通压力。
基于以上观察和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站前广场的道路状况。
首先,应加强对道路标线的维护,定期刷新和维修车道线条,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辨认车道。
其次,应增加行人专用通道,并在必要的地方设置交通信号灯,提供安全、便利的过马路环境。
此外,可以适当调整绿化带的位置,优化道路空间利用率,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为站前广场增设停车场,减少周边道路的停车压力,改善交通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站前广场道路的全面分析,我得出了关于交通状况、车辆流量、行人通行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的结论。
希望我的分析和建议能为改善站前广场道路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火车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探讨
![火车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1ab1cd05f0e7cd185253684.png)
火车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探讨摘要:作为重要的陆上交通门户,火车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除了以解决交通功能为主,设计便捷的交通路网、合理布置交通场地,还要具有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在设置安全、便捷的设施以及场所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挖掘地方文脉,体现当地特色。
笔者就以福清火车站为例,根据其实践经验对火车站前广场的景观做出探讨。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景观设计一、工程背景以及理念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革新,目前许多的城市由于综合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城市形象日益凸显,在各主要交通节点上,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创新与突破。
例如火车站、机场等。
而除了这些主要建筑物的造型独特之外,其周边环境的附属设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福厦线位于福建省境内台湾西岸,连接福州与厦门,是中长期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一的沿海通道中的重要路段。
福清火车站为福厦线上的一个中间站,位于福清市龙江街道苍霞村境内,距离福清市中心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为福清地区的120万人口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火车站站前广场,具有向过往游客展示当地人文、历史以及文化的窗口,也是游子归来的故乡印象浓缩,因此,塑造既具有现代时尚气息,又有当地鲜明文化特色的广场设计,就是对“城市门户名片”的最佳诠释。
二、极富特色的景观结构(1)“两轴一带”景观结构分析景观主轴线:贯穿主站房,连接两个视觉焦点(入口树阵广场,主题水景玉环雕塑),在之间布置大量的景观节点,例如特色坐凳、景观灯柱以及玉环雕塑等,以此为旅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忘记旅途疲劳。
景观次轴线:平行于主轴线贯穿场地的南北两侧,形成多个景观节点,包括树阵广场休息区、浮雕景墙、林荫休息区等。
景观带:在通往站房的两侧,结合地形高差的处理,形成带状的景观墙体,增加空间层次感,丰富视觉效果。
图1 “两轴一带”景观结构图(2)、中心形象展示区景观结构分析主题雕塑:在空间上与站房建筑以及迎宾大道形成对景关系,属于广场的标志性构筑物,雕塑以一个巨大的圆环与竖立着的半环组成。
站前广场景观工程设计对策分析——以成都东客站站前广场设计为例
![站前广场景观工程设计对策分析——以成都东客站站前广场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62170f6edb6f1aff001f68.png)
汽 车尾气 的植 物。植 物结 构应 该多层次 、多种类 ,注重不 同类 型植 物的组 合 ,确保 密度合理 ,进而构建人工低碳生态型植物 群落 ,为人们营造 良 好的环境氛围。此外还要加强站前广场环 境设施 与小 品设 计 ,考虑历 史文化传 承性 ,注重 时代延续 性 , 彰显时代特征 。在建筑结构形式上 , 应 该注重创新 ,为人们设 计 简洁 、大方 、现代 化 的建 筑小 品,并合 理选择 材质 、材 料 , 注重色彩和质地纹理 的应用 ,显示 现代 生活气息 ,有效满足人 们欣赏和休 闲需 要 。
、2 . 2 功 能 分 区
3 . 2 种植绿化设计对策 种植绿化 因受场地制约 ,中心 区域 为地下 结构层 ,顶板覆
土厚 度 4 0 0 e m左 右范周 内 ,不适合 大 型乔 木种植 ,因此 ,设 计过程 中以大面积铺装为主 。 两侧组 团种植满 足较好 的通透性 , 乔木 以银杏 、天竺桂 、桂花为主 ,点缀海桐球 、红 继木 球。地 被植 物主要 以 自然 生长 为主 ,靠 近种植 内侧 以高茎 干的植物 , 如八角金盘 、南天竹为主 。靠近硬质铺装 区域 种植茎干较矮的 植物 ,如金森女贞 、红 叶石楠 、春 鹃等 ,并 注重色彩搭 配 ,提 高设计效果。
站前广场景观工程设计对策分析
— —
以成都 东客站站前 广场设计 为例
李庭光
武汉 4 3 0 0 7 1 )
( 中南建筑设计 院股份有 限公 司 ,湖北
摘 要 :采取 有效措施 ,加 强站前广场 景观 工程设计 不仅 可以 美化环境 ,还能给人们提供舒 适 的氛 围,对站前广 场作用充分发挥 也具有 重要作 用。本文结合成都 东客站站前广场具体情 况 ,就景观设计 对策进 行分析 ,主要 包括 整体布局 、功 能分 区、景观 细部 设计等 内容 ,可为站前广场景观工程设计提供启 示与借鉴 。 关键词 :站前广场 ;景观工程 ;设计对策 ;功能分 区;景观 细部设计
浅析现代城市火车站广场的景观设计
![浅析现代城市火车站广场的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a98d9b3b3567ec112d8aaf.png)
浅析现代城市火车站广场的景观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大力发展,车站的广场景观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及建筑使用效率备受关注,而被称为“城市客厅”的交通广场,作为市民使用效率较高的城市空间之一。
本文结合实例工程对现代城市火车站广场的景观设计进行论述,希望能对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城市;火车站;广场;景观设计前言随着现代城市和交通的高速发展,更多的城市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广场、绿地、街道等。
火车站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区域,交通压力的增大使得车站广场景观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车站功能由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以适应城市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在车站前广场中引入人工景观,可改善空间的景观环境,增加空间活力,提高空间的文化品位和气质。
景观作为空间环境中的亮点,还能成为新的可识别性标志。
一、背景火车站前广场不仅是交通广场,具有交通节点的作用,还是城市的开放空间,街道的脸面。
在车站景观规划设计方面,我国铁路工程的建设中,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就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桥梁,站房、站区、站前空间等进行了景观设计。
实现了环境友好型工程的建设目标,为建成高标准车站确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因城市干道、车站站房与站前广场的位置关系,是构成景观的基本框架,能强化景观的秩序性,也能获得良好的景观视角。
二、车站广场景观的构成要素与设计要点车站广场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 客站站房及相关设施;(2) 广场和道路;(3) 周围的构筑物( 人行天桥与地下出入口);(4) 绿化、小品等。
这些部分的职能虽然各不相同,但为了创造出更加好的城市空间,有必要把车站和站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在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要保持其整体性,从各个要素的布置到各个细节的加工都应该基于同一个系统下来考虑。
因此,在客站站前区域整体规划或者站前地区改造、再开发的过程中,都要引入景观的观点。
火车站站前广场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
![火车站站前广场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e43637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4.png)
火车站站前广场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站前广场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着旅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形象。
南京火车站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其站前广场的使用状况更是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使用状况的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广场的空间布局、功能划分、人流组织、环境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句法、人流仿真等研究方法,对广场的空间布局、人流组织等关键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广场使用状况的内在规律和潜在问题。
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和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提升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使用效率和旅客满意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其他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推动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二、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概述南京火车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主要交通枢纽,承载着连接城市内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使命。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作为火车站的门户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旅客集散、换乘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占地面积广大,布局合理,设施齐全。
广场整体设计以现代化风格为主,同时融入南京的地方文化元素,彰显出古都的韵味与现代都市的活力。
广场中央设有大型雕塑和绿化带,为旅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空间。
周边则环绕着各类商业设施、餐饮店铺以及公共交通站点,为旅客提供了便捷的购物、餐饮和换乘服务。
在功能上,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不仅满足了旅客的基本需求,还充分考虑了人性化设计。
站前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站前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ec4f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8.png)
站前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和改造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站前广场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交通秩序的优化、市民休闲娱乐的提供等方面功能需求日益凸显。
为此,本文将对站前广场的可行性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二、研究目的1. 了解站前广场的历史、地理位置和人流情况,掌握基本情况;2. 分析站前广场周边的建筑环境和交通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3. 探讨站前广场的功能定位和优化方向,规划未来发展方向;4. 制定站前广场改造的可行性方案,为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站前广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站前广场的基本情况、周边环境、人流情况、交通状况、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站前广场的改造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研究内容1. 站前广场基本情况(1)历史沿革站前广场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目前,站前广场周边的建筑物多为老旧建筑,规划不合理,存在交通秩序混乱、人流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
(2)地理位置站前广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人口流动量大,是城市的门面形象。
(3)人流情况站前广场是交通枢纽,每天经过的人流量大,主要以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为高峰期,人员流动集中,交通状况混乱。
2. 站前广场周边环境分析(1)建筑环境站前广场周边的建筑多为老旧建筑,规划不合理,建筑高度和密度不统一,影响了站前广场整体形象和空间利用效率。
(2)交通环境站前广场周边的道路狭窄,交通秩序混乱,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混行、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和行人的出行安全。
3. 站前广场功能定位和优化方向(1)交通枢纽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需要优化交通规划,提升交通设施,提高交通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研究报告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5818f7647d27284a7351b5.png)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不断更新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改造和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迅猛发展的铁路事业给城市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
因此研究探索站前广场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通过对当前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文化等动因的深入分析以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城市开放空间及环境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交通、空间、设施、文化和生态系统等的设计理念和构建方法。
关键词站前广场、城市设计、空间、交通、环境设施、文化、生态’’—’插图清单图一火车站与城市区位的基本形式……………………………………………图—站旅客室外候车………………………………………………………图卜站非典时期广场上的凉棚………�9�9…………………………………”图卜火车站的基本流线…………………………………………………………图卜火车站的基本空间形式……………………………………………………图卜罗湖火车站前广场……………………………………………………圈新站前广场……………………………………………………………图袋型平面站前广场简图……………………………………………………图东站前广场平面图……………………………………………………图卜扁平型平面站前广场简图………………………………………………图卜老站前广场平面图…………………………………………………图卜环型平面站前广场简图…………………………………………………图卜站前广场平面图……………………………………………………图莫斯科库尔斯克站前广场平面图………………………………………图—加拿大握太华火车站总平面图…………………………………………图一人山人海的站前广场………………………………………………………图空旷的新站前广场……………………………………………………图前后式空间形态简图……………………………………………………图—东站前广场鸟瞰图…………………………………………………国—站前广场鸟瞰图…………………………………………………图侧翼式空间形态简图……………………………………………………图分离式空间形态筒图……………………………………………………图—中心式空间形态简图……………………………………………………图—新站前广场平面图…………………………………………………图—站前广场的三种基本围合………………………………………………】图—新站照片……………………………………………………………】图—新站站房后面的高层建筑…………………………………………图空间的不可破坏性原理…………………………………………………图—站房顶上的广告牌…………………………………………………图—门形构思的站………………………………………………………图—火车站照片…………………………………………………………】图一老火车站照片……………………………………………………图—站前广场地下通道…………………………………………………图一站前广场的坡地利用………………………………………………图—北站地下商场已泡在水里…………………………………………图一站前广场交通体系要素组成……………………………………………图—普通旅客进出站流程图…………………………………………………图—中转旅客进出站流程图…………………………………………………图—站前广场上的卖报人………………………………………………图港池式停车示意图………………………………………………………图—站出租车场地及流线分析图………………………………………图—出租车接送客可能性流线分析图………………………………………图—站出租车接客场面…………………………………………………图—停车位的布置方式………………………………………………………图—货车停车位的布置方式…………………………………………………图行包房停车场剖面………………………………………………………图—站前广场上锻炼的人们……………………………………………图一站前广场与城市道路的几种联接形式…………………………………图一城市于道穿越站前广场交通流线交叉示意图……………………图—站前广场总平面图…………………………………………………图站前广场总平面图…………………………………………………图一站前广场总平面图…………………………………………………图站前广场改造方案总平面图……………………………………图日本北九州站前广场局部鸟瞰图………………………………………图站前广场交通体系层次明晰………………………………………图—西站的过街天桥照片………………………………………………图商业设施布局方式简图…………………………………………………图—站的下沉广场……………………………………………………图旅客的座位布置示意图…………………………………………………图—点式座位示例和线式座位示例…………………………………………图—站前广场围绕花池设置的座位……………………………………图—站前的灯具加强了广场的进深感………………………………图—站前广场夜景………………………………………………………图站前广场的高杆灯…………………………………………………图—标志文字尺寸与视距关系………………………………………………图一站前广场车行交通指示牌…………………………………………图—站的行人指示牌……………………………………………………】图站前广场的交通指示牌……………………………………………】图—站前广场的“园林”公厕…………………………………………图一站“显露”的节能型微生物厕所…………………………………致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之所以能够完成凝集了众多人的心血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意首先深深地感我的导师郭端本教授给我的指导、关怀和鼓励。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调研报告(1)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调研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15b51fc7998fcc22bcd10dc1.png)
4 评价总结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与火车站建筑风格相统 一, 既满足交通疏导功能,又利用玄武湖这一宝 贵生态资源,体现如今城市景观强调的生态原则, 同时承载并传达了南京无处不在的厚重的历史文 化与城市特色。
4 评价总结
问题:
•人流集散区与植物过渡区之间川流不息的机 动车,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 •植物过渡区草地践踏严重, 已经踩出几条 明显的小路;即使铺设了游步道,紧挨着的 草坪也被踩踏得很严重。 •在绿地中还存在乱扔垃圾等现象,严重污染 了广场的环境。
1 项目概况——3.地理位置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位于南京火车站南部。北 至铁路主战房,南临玄武湖,西至黄家圩路口,东 到新世纪东路的路口的合围区域。地理位置优越, 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火车站
黄家圩
火车站 站前广场
玄武湖
新世纪东路
1 项目概况——4.周边环境
•广场周围有多种为人们解决三餐问题的餐饮店, 如kfc、麦当劳、大娘水饺等,选择多种,形式多 样。 •广场两侧分别设置公交站台,交通方便。 •曙光国际大酒店、新世纪大酒店以及一些小型住 宿旅店分列广场两侧,为人们提供了休息之处。
3 细部分析—— 1.植物
①人流集散区:
树阵选用色叶树榉树,夏季提供足够的浓荫,冬季也不阻 碍人们享受阳光。树池基面种植麦冬、花叶蔓长春、大叶 黄杨等。 两侧的绿化区采用乔、灌木结合的形式,红花继木球、海 桐、红叶石楠间植,棕榈、竹、香樟、广玉兰等乔木形成 高差,增添植物层次感;另有乌桕、大叶黄杨、八角金盘、 枸骨、苏铁、花叶蔓长春、含笑等,植物种类丰富。 花坛:选用灌木毛杜鹃、乔木桂花。 整个区域外围以常绿的香樟、夹竹桃、法国冬青为主。
地形处理:
整个场地不是完全水平的,由北向南有一定的倾斜,利于排水; 人流集散区和绿化过渡区地形处理不多,亲水休闲区主要采用台阶 呈现地形变化,同时设置无障碍坡道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90b7baff00bed5b9f31dee.png)
城市周刊CHENGSHIZHOUKAN2019/12火车站是城市门户之一,火车站站前广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它有利于丰富社会功能,形成景观效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充分展示出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帮助城市形成良好的城市门户形象。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景观发展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园林景观设计。
一、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很多城市火车站未来满足输送旅客的需求急需扩张或需重新选地址,目前我国城市中的一些老城区火车站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后,站前的景观变得毫无特色。
1.园林景观缺乏本土特色,融入参与性欠缺。
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旅客来到一个城市的第一站,站前广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向大家展示地域特色的良好窗口。
但站前广场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趋于一样,本土文化的体现较为薄弱,缺少特色。
还有很多绿地庇荫处被栏杆所围,绿地没有设置园路,给旅客造成诸多不便。
2.停车场设置缺乏合理性,乱停车问题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火车站站前原有的停车场设计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机动车停放需求[1],站前广场经常会出现停车位不足,机动车乱停放的现象。
汽车直接停在了广场铺装和并不宽阔的交通道路上,阻碍了行人的通行,使交通状况变得极为恶劣。
3.站前广场的标识模糊,不利于旅客顺利通行。
站前广场中的标识牌是站前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客识别方位和路径的重要标志。
目前部分城市站前广场没有形成规范、标准的指示牌,经常会出现旅客拎着行李找不到公厕的情况,这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严重的不便。
二、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是人们对这个城市认知的重要窗口,它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充分、及时地展示出这个城市的风貌和特色。
在站前广场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景观设计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更具美观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全新园林景观。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c9b20a866fb84ae45c8ddc.png)
的吸 引力。例如 ,提供户外坐凳 、桌 椅等设施来满 足旅客交流 、饮食 、休憩、观赏等多种活动的需要 。 ( 2 )植入 文化特色 ,加 强旅客对 广场 的认知,
活跃 广 场 气 氛 。 利 用 植 物 来 分 割 广场 空 间 , 构 建 休
个重要部分 ,它不仅具备基本 的交通运输功能 ,还 需在
此基础上提升社 会功能和景观效应 ,满足人们 目益增 长的 审美需求 ,展现 城市的文化底蕴 ,丰富城市的形象 。城市 铁路枢纽站 点是进入城市 的名片 ,是外来游客对城 市的第
一
( 1 )保 持 公 交 车 站 、长 途 汽 车 站 等 交 通 站 点 到 站房 的 便捷 性 。 如 遇 到 需 穿过 城 市 道 路 的 情 况 , 可 设计 天 桥 等 设 施 服 务 旅 客 。 ( 2 ) 进 出站 的旅 客 进 行分 流 引导 ,避 免 人 流 高 峰期 出 现 冲 突 。在 人 流 量 较 大 的 节 假 日等 时 间 段 可
印象 。在 美丽中国发展 的大趋 势下,景观的发展 需求 日
益迫切 。如 何营造大气 的城 市火车客运站站前广场 、如何 运用景观手 法体现城市底蕴和 文化 精神 ,将是非常值 得研
究的课题 。
增设 管理人员 ,对进 出站旅 客进 行有序疏导 ,进行
人性 化 管 理 和 服 务 。 ( 3 )对 车 站 规 模 和 广 场 面 积 较 小 的高 铁 站 点 ,
【 关键词】城市火车站 站 前广场 景观设计
重视公共交通和长途汽 车的交通流向 ,避免人流和 车流的交叉 ,适 当增加公交线路 的班次 ,满足 出行 旅客的使用要求。 在规模和客流量较大 的高铁站 点, 通过 内部广场 空间分流,旅客搭乘地铁交通 、公共
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设计
![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7403ac852458fb760b5686.png)
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设计关键词:改造项目;地域特色;站前广场;环境设施;1.景德镇市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1景德镇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不断更新,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及所在景观呈现出的面貌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及经济发展的鲜明代表。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被誉为“千年瓷都”,具有悠久历史的瓷文化和世界先进的陶瓷工艺,独特的地方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及对陶瓷感兴趣的人群到来。
并且,作为瓷都窗口的景德镇火车站是皖赣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火车站建筑正对面是景德镇的浙江路,周边包括浮梁县、鄱阳县、婺源县、都昌县等地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
所以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全新设计既是美化城市形象的需要、应急疏散的需要,也是城市的重要景觀节点和对外窗口。
景德镇火车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通站路,建于1973年,离芜湖站413公里,离贵溪站137公里,隶属南昌铁路局管辖。
目前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两侧停车场所占面积为4000平方米。
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火车站站前广场是铁路旅客出入城市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文化、历史面貌的载体,是一个城市宣传的重要窗口。
1.2景德镇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发展趋势根据各大城市站前广场目前状况的对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将出现新的特征。
景德镇的火车站也在向大型多功能方面发展,但由于现阶段客运站房的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景德镇的站前广场将在组织交通和发挥城市职能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景德镇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现状及对策2.1景德镇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作为瓷都窗口的景德镇火车站的情况是老旧,基础设施不完善,景观设施几乎没有,景观规划不合理,交通的混乱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市容市貌,且更加不能有利的展示和宣扬景德镇特色的陶瓷文化。
经过现场调研考察,景德镇火车站站前广场存在的主要具体问题如下:A.交通混乱。
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edb6c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1.png)
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火车站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而作为火车站的“大门面”,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投资预算、规划设计、建设方案等各方面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项目背景1. 城市现状火车站所在的城市,是一座二线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以上。
近年来,城市不断加大对火车站的投资,先后进行了数次扩建。
目前,火车站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火车站之一,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站前广场现状火车站站前广场是进出站旅客、车辆和公交车辆的必经之地,也是城市向外界展示自身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窗口。
但是,在城市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长下,火车站站前广场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1)停车难:由于城市的发展,居民汽车数量不断增多,火车站站前的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进站出站旅客难以找到车位。
(2)交通拥堵:由于进出站车辆和公交车辆数量众多,火车站站前交通常常处于拥堵状态,给周边居民和司机带来了不便。
(3)环境脏乱差:由于进出站人流车流量大,造成了环境卫生问题,加之周边商贸区域的不健全,导致了站前广场的环境脏乱差。
3. 目标与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旨在通过改善站前广场的环境和交通状况,提高旅客和市民的出行和停车体验,打造一个规范、高效、便利、美观的火车站站前广场,以提升火车站的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三、项目预算及资金筹措1. 项目预算据初步估算,本项目的建设总投资为1亿元,具体包括:(1)地面改造:0.5亿元(2)建设停车楼和出租商业用房:0.3亿元(3)园林绿化和灯光体系建设:0.2亿元2. 资金筹措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入。
其中,政府投资为0.5亿元,社会资本投入为0.5亿元。
具体筹措方式如下:(1)政府投资:由市财政、规划和交通等部门共同出资。
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文化营造策略
![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文化营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15551c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0.png)
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文化营造策略火车站站前广场不仅承载着城市轨道交通营运的功能需求,更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的桥头堡。
在站前广场景观文化的营造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城市的文化特色风貌,其广场景观文化营造策略可分为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与管理层面三部分。
1、物质层面在保证旅客集散及驻留功能的基础上,火车站站前广场应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提供更舒适的驻留空间。
合理整合不同尺度的景观功能元素,增加休憩设施,与亲水平台、中央旱喷广场、集中绿地等不同空间类型的场地相匹配。
空间形式及感受方面,滨水空间及集中绿地中可以适当增加私密性空间。
在滨水空间的营造上,可以多增加一些驻留设施,利用景观墙面及种植增加空间的私密性,增加人们驻留的几率。
功能要素方面,在满足主体广场疏散功能的同时,可以集合周边绿地合理划分驻留空间以方便旅客及观光人员驻留,同时引入主题风格化铺装以强化广场的文化属性。
在空间的视觉传递上,应考虑作用构筑物的视觉感受。
在滨水游憩空间可强化文化轴线,在周边绿地小尺度空间内营造特色民俗文化,用以烘托和串联站前广场,以便游客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受城市特色文化。
2、精神层面不同文化背景下,居住者及到访者对于场地的感受在精神层面是相互区别的。
城市的固有居住者对于场地的感受多体现为对于主体构筑物、主体空间形态的空间及标识记忆。
而到访者对于城市的及文化的直观感受多来源于各景观元素表象层面的延伸,所以精神层面文化传承体现为空间记忆及文化符号的引证。
在增加空间记忆方面应多烘托主体构筑物及站前开敞空间,在两侧种植上也应考虑增强主场地围合感,用以强调站前主轴线,并逐步过渡至沿岸亲水平台的文化轴线上。
此外,可在周边照明塔进行特色化风格及文化层面的烘托,在场地内形成多体系的空间记忆符号。
文化符号的引证方面,在文化符号及景观构筑元素的设置上要根据不同尺度空间进行区别。
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引入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用以强化整体空间气氛和局部环境氛围。
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
![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52b16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9.png)
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站前广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为了使站前广场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我们建议对站前广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以下改进和完善:要加强广场的绿化建设。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负氧离子的含量,给市民带来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可以在广场内种植各类树木、花草,打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城市绿洲,供市民们休息、散步、休闲。
要完善广场的休闲设施。
广场可以设置凳子、休息亭、音乐喷泉等设施,供市民们休息、聊天、观赏等。
还可以在广场周边设置咖啡馆、小吃摊等商业设施,方便市民购物、用餐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休闲场所。
要提升广场的互动体验。
可以在广场上设置互动设施,如互动投影、智能座椅等,吸引市民参与并增强他们的互动体验。
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演出等,丰富广场的内容,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提升广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还要加强广场的安全管理。
要加强广场的安全设施建设,增加监控摄像头、安全警示标识等,提升广场的安全防范能力。
要加强巡逻、保安等力量,确保广场的安全秩序。
对站前广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休闲场所。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建议,加大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市民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注: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站前广场是城市的门面,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站前广场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的情况。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让站前广场成为市民愿意去的地方,我们有必要对站前广场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提升。
首先,对于站前广场建设,应该注重基础设施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在广场的选址和规划上,要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选择离居民区较近的地点,并确保广场周边的交通便利,为市民提供方便。
我国城市火车站广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火车站广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dca863783e0912a2162af9.png)
自身的相对完整性; 二是与城市空间体系的结构协调关系。火 车 站 的 广 场 空 间 由 广 场 、过 街 天 桥 、空 中 连 廊 、地 下 通 道 等 多 种 空间组成, 其有机组合与衔接是设计的关键。而城市是由包括 火车站广场空间在内的多个空间体系组成的大系统, 必须把火 车站广场空间看作系。 3.3 经济性与高效性相结合
东 、西 两 面 依 据 用 地 特 点 和 周 边 环 境 现 状 , 对 建 筑 做 了 不 同尺度的处理, 目的在于梳理校园空间, 整合建筑尺度关系, 使 校 园 整 体 更 加 有 机 和 谐 。规 划 中 建 筑 东 高 西 低 、东 密 西 疏 。东 侧 面向北大科技园西路, 建筑形象完整、威严, 富有极强的韵律感 和历史感, 结合主入口广场的设计, 成为园区的主要形象点。西 侧由于面向未名湖, 以景观绿化为主, 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 间, 环境优美。
以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满足人的需求、关注人的感受、维 护 人 的 尊 严 是 火 车 站 广 场 设 计 中 的 基 本 观 点 。要 做 到 以 人 为 本 首 先 要 满 足 人 的 需 要 。如 在 广 场 的 步 行 空 间 设 计 中 要 从 人 体 工 程学的角度研究人的步行舒适条件, 并充分考虑步行交通安全 的因素; 在广场的交通体系设计中, 除强调其通过功能之外, 也 需要在人际交往方面予以一定的重视, 通过促进人际交往建立 起 人 对 环 境 的 归 属 感 和 认 同 感 等 。以 人 为 本 的 另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切实做好无障碍设计。要做到这一点, 首 先应从火车站广场的环境设施设计上体现对这部分群体的关 心。 3.2 遵循整体性原则
2 我国城市火车站广场存在的问题
火车站站前广场统筹规划探析
![火车站站前广场统筹规划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0c1f2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4.png)
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许多中小型城市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以火车站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依托铁路资源带动发展的模式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
火车站作为城市的窗口、人流的引入器,除满足旅客交通出行外,也应与周边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拓展车站功能,吸引人流聚集。
二、潢川广场现状与问题分析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中部,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改革开放后,市内交通快速发展,使其具有了沟通南北、承接东西的独特交通中枢条件,区域优势进一步凸显。
潢川火车站站前广场位于潢川站的西北侧,长200m,宽200m,占地面积为40000m 2。
作为城与站的接合器,站前广场未发挥“窗口”作用,影响了潢川县的对外形象。
潢川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许多中小城市站前广场存在相同问题,基础设施较差,配套严重不足,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混乱;广场交通无组织,车辆流线交叉;未合理规划商业区,流动摊贩影响广场形象,不利于价值提升;物业业态种类少,无法吸引消费者等,现状问题制约着火车站区域经济发展,无法向外来旅客展示城市的历史底蕴、人文风貌,另外传统的条块式建设、平面化布局无法提高土地价值,隔离铁路与城市空间,影响综合交通的效率,与城市发展产生失衡。
以潢川站前广场为例重点研究地上、地下全面综合开发,重新规划交通、景观及商业,提高交通换乘效率,建立以立体交通为主,物业开发为辅的服务体系,实现铁路周边用地的综合开发利用,达到铁路与城市发展的共赢。
三、地上广场及地下空间统筹设计1.站前广场整体布局站前广场主要规划有社会车辆停车场、公交停车场、长途客运停车场。
地上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28517平方米。
站前广场作为火车站重要配套设施,整体布局以站房为重心,突出主体地位,配合站房进行人流、车流管理。
本次设计将配套广场设置在正对站房处,使其中轴线与站房中轴线重合,结合地下交通对称布置管理用房、公安所等辅助房屋,与广场协调,站房西南侧部分规划为休闲广场。
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环境整治策略
![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环境整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6bdff6703d8ce2f0066239c.png)
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环境整治策略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桂林已成为连接衡阳、柳州、贵阳、广州的铁路枢纽。
为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可达性,需对高铁站进行提升。
桂林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该站建成较早,设施环境难以满足需要,为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形象,市政府要求重点针对该站站前广场存在的交通环境整问题进行整治。
本文以桂林火车站交通环境整治为例,归纳现状不足及主要问题,研究整治策略,希望为其它城市的站前广场改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桂林站前广场;交通环境整治;规划策略Abstract: With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Guilin has become a railway hub connecting Hengyang, Liuzhou, Guiyang and Guangzhou. In order to improved the entrance accessibility of Guilin, we need to improve the railway stations. Due to the early completion of the station,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mage of Guilin international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Government organized the rectification of traffic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Guilin Railway St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studies strateg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Key words: Guilin Station Square; Traffic Environment Renovation; Planning Strategy;一、桂林火车站背景桂林火车站位于市中心上海路与中山南路交叉口,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火车站前广场景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火车站前广场景观现状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城市火车站广场景观设计应在各个层面与城市景观与交通有效衔接,对改善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提出了对策和指引并就火车站广场设计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的判别和分析。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景观;公共空间
1、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与生活的关联与启迪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1]。
火车站前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打造城市公共客厅的重要环节,也是营造城市门户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火车站或机场开始的。
对于火车站来说,站房的建筑设计与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直观的营造人们往来城市的最初形象。
2、城市火车站广场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城市的迅速扩张,许多城市的火车站已
经不能满足日常输送旅客的需求,急需扩建或重新选址。
那些存在于城市老城区的火车站在经历了十几或几十年的使用之后已经远远不能应对列车提速、城际开通以及轻轨的并联,原有的站前广场景观也显得毫无特色可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城火车站的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向着现代化及多功能的交通枢纽发展。
受到经济水平、国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客运站及站前广场的设计有明显的特点,客运高峰周期性出现春运高峰、五一、国庆旅游高峰客运周转量巨大而列车进出站频率和列车时速相对较低了旅客进出站手续较繁,滞留在站内的时间较长,站房的综合功能较单一,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仍以广场步行为主。
如何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运站前广场景观,是个有待广大设计师去探讨的极富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2.1 停车场地设置不当,乱停车现象严重
十几或几十年前,火车站前广场也许是当地唯一一个像样的广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设计规范中对于配置停车位的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日益增多的小汽车的停放需求,于是各地的火车站前广场都会遇到停车位不足导致机动车乱停乱放严重占道的现象。
小汽车冲上了广场铺装或是占据了原本就不宽的交通道路,使得行人拿着行李左避右让,严重的阻碍了旅客的通行,造成拥堵,交通状况令人堪忧。
2.2 候车室及室外构筑物面积有限,极端天气和事件旅客无处
寻求庇护
鉴于我国的国情,每逢春运假期到来以及极端天气发生,火车站往往是人员大面积滞留的公共场所,室外的构筑物不足以为旅客提供更多的保护和临时庇护,候车室内部也多数人员爆满,极不利于交通和疏散。
这时多需政府调动和公安部门现场指挥才能得以分流缓解。
这一方面影响了旅客的正常出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公共设施资源的缺乏给旅客出行带来的不便。
2.3 站前广场变身市民广场,基本功能勉强维持
许多车站的广场在设计之初过多的结合了市民广场的功能,在功能分区上模糊不清,没有有效的将疏散旅客的功能放在首位,过多的植被和休憩设施使得市民休闲与广场疏散混杂在一起,使得广场空间秩序混乱,不仅影响了旅客正常交通,也影响了市民休憩的环境。
2.4 站前广场标识不请,影响旅客出行
标识牌是旅客外出识别路径和方位的重要标志,也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些七、八十年代的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标识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由于缺乏标识牌的指示,常发生旅客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头雾水找不到公共卫生间以及找不到公交车站的事情发生。
这给旅客带来的无疑是严重的不便。
3、城市火车站广场景观改善对策及发展趋势
城市火车站往往是城市与外界发生物质、信息传递等的场所,同时也是使人切身感受到进入城市的一个公共空间区域,它是城市
内外环境相连并发生转折变化的交点,更是对于一个城市认知的窗口,能够及时有效的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
结合高铁的开通,新一批的高铁车站的建立将使得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的设计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建立了一座里程碑。
关于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火车站广场设计的元素和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融入新文化新艺术和新思想,创作出更加便捷美观、实用高效的新景观。
希望文本的分析能对于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提供些许思路和建议。
3.1 空间导向性
导向性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这里所说的导向性景观不仅包括上文提到的标识牌,还包括植物的导向性栽植与园林小品的导向性以及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利用铺装来构成大地艺术的导向性。
因此关于站前广场的导向性可以总结为特色标识牌,种植设计引导,色彩区分、铺装的导向性。
导向性对于旅客的疏散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明确的体现了方向感还提高了旅客的分流疏散速率,是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秩序良好保持的必要条件。
3.2 功能划分性
火车站前广场的最基本功能就是集散旅客和停放车辆疏散交通,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动静结合、人车分流、出入区分。
火车的载客量较大,通常一列车旅客总数约在一千人以上。
每逢列车到发时旅客站的旅客就相当集中,尤其是始发、终点列车较多的车站,大量旅客逐步集结或疏散,需要较大的场地。
广场首
先就是为了满足上述集散要求而设置的,其次是休闲等其它附加功能。
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虽然也应结合市民广场功能,但不应大面积占用广场面积。
应合理的将用于集散的广场和休憩的区域以及社会车辆、公交车辆停车场进行合理分区,使人流和车流互不向影响,以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另外在交通流线设计上,应将进站口与出站口合理分格,避免人流交错。
通过功能的明确划分可以确保人流和车流互补干扰,从而达到快速疏散的目的。
由于社会经济和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人均配置率越来越高,火车客运站的等级越高,规模越大,车辆流通的数量就越大,所需要的社会停车场及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三轮车、团体或专用客车、自行车、运送行包的载货车以及一些非机动车提供行驶和停放的场地面积就越大[2]。
因此,火车站前广场将朝着地下空间的开发而逐步发展,这样既满足和车辆的停放,又在人防工程上为旅客提供了大面积的紧急庇护所,符合当代火车客运站设计的需求与心理。
3.3 景观体验性
景观设计中植物和小品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植物的应用能够柔和的打破建筑的生硬线条。
小品和构筑物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为打造城市客厅增添了新的感官体验。
立体绿化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无疑是锦上添花的手笔,在丰富了层次感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缓解了大面积铺装广场带来的视觉枯燥。
在树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高大的乔木,以免形成视觉的遮挡不利于
人流的疏散。
树木也为休憩的人员提供了遮阴避凉的良好场所,结合休憩设施的设置更加人性化的传达了景观设计的理念。
切不可为了满足广场绿化的主题而大面积的种植草坪,忽略了站前广场集散人流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图一,广州东火车站站前广场。
图1 广州东火车站站前广场
fig1 quare of guang zhou east railway station
3.4 地域特色性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说过:“场所使人产生感情, 从而更加热爱所处的环境。
”只有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地域风格、有历史文脉、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并产生归属感,才能得到外地旅客的承认、尊重和共鸣[3]。
所以火车站前广场设计应结合地域特色,利用本土文化和当地特色景观来构景欢迎和欢送旅客。
良好的地方特色体现能够是旅客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的特色和风俗,要重视第一眼效应。
在绿植配置方面,应多选择本地的市花市树来表现本土文化。
在设计时应巧妙利用地方特色,,而不应一味的好大喜洋的照搬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这样才能给旅客带来亲切的第一感觉,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4、结语
根据国内外铁路综合枢纽门户地区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研究,城
市大型交通枢纽门户地区未来将集交通综合、功能复合、城市节点、生活中心四大特点于一身,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触媒”,具有城市特色的枢纽门户形象必将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
城市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设计是打造城市门户立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景观配合站房的设计、广场的总体布局、交通体系规划、文化内涵表达及空间体系的构建来营造顺应都市生活的高效立体空间。
希望本文能为改善火车站广场现状及未来城市火车站及其配套建设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以改善火车站地区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为市民出行创造美好便捷的环境,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马肖,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以铁路枢纽为例
[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李长君.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一简析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景观要素[jl.华中建筑,2000,(2):91一93
[3]顾乘东, 刘江, 刘武君.城市轨道交通站前广场规划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