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教育学2015-2016学年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习题1 - 广东嘉应学院

习题1 - 广东嘉应学院

再次,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理论学科.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基础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教学的目的、内容及教学方法也需不断改进.认为“数学教育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同样,对数学教育学持教条主义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是指学习后继课程与就业所需的那些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工作中,要具体、恰当地确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使学生切实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题3在此意义下,作为教学科目的数学,由于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对数学课程作同样广义的理解.答:数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数学课程设计所要遵循的总的原则或根本原则,它们包含以下三方面:(1)社会.社会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制约着数学课程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对数学的需要极为有限.,数学课程处于极其次要的位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数学渗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数学课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数学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服从于办学宗旨、教学方针、培养目标,而这些又取决于社会的需要.(2)数学.数学科学和数学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科学的发展对数学课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学课程的内容大多取自数学科学的各个分支的片段.另一方面,随着数学的发展,产生和发展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3)教育发展对数学课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理论的制约.数学课程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数学课程处理的每一种方法,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是伴随着新的课程理论的产生而建立、发展的.此外,由于数学课程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通过数学课程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因此,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任何时候的数学课程设计都不能忽视上述三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发展的要求,我国新近推行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就是为了寻求这三方面发展要求的最好统一.3.数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你是如何理解的?答: 数学教育家和数学课程专家在对数学课程设计研究及其实践的过程中,根据他们对于数学课程设计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总结归纳出一些指导数学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称为数学课程设计的原则,它们有:(1)整体化原则.所谓“整体化原则”是指在设计数学课程时一方面必须考虑数学作为一门学校课程,应与其他的学校课程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的学校课程,发挥学校课程育人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数学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发挥它在学校教育中一门课程的整体功能.(2)统一化与区别化相结合原则.作为一国家或一个社会、一个学校,为实现其教育目的和育人目标,对学校数学课程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必须规定学生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基本标准.但是,在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各个地区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当不平衡的,对数学的客观需求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在设计数学课程时,还要从不同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适当照顾不同地区的差别,使设计的数学课程能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这就是说,统一化应与区别化相结合.(3) 逻辑顺序与认知程序统一原则.数学是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逻辑系统是数学科学本身的系统;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符合一定的认知程序,即心理系统.设计数学课程时自然既不能违背逻辑顺序,也不应违背认知程序,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课程实施活动方式与评价的安排,都要贯彻逻辑顺序与认知程序统一的原则.(4)应用性原则.学校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学生将所学得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而,学校为实现育人目标的这一要求,设计的学校诸课程的目标也应包括这一重要方面,作为学校重要必修课程的数学当然也不能例外,其课程目标也应该包括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设计数学课程时,必须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必须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对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4.何谓数学课程评价?数学课程评价有哪些方法?答: 程评价的定义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主要与评价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评价的理解不同有关.但大多数专家还是比较倾向于把课程评价看成是一个客观的判断过程,是用科学的工具来确认和解释教与学的内容及其教学效果,衡量它们的有效程度,并为课程的改进作出有根据的决策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的“数学课程评价”的定义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数学课程计划、数学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数学课程评价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量化评价法和质性评价法.5.以某一先进国家为例,评价其中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答: 我们以美国为例谈谈美国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美国是由51个州所组成的一个联邦国家,各州的教育计划和程序,完全由各州自行管理,大多数州常由州政府将其管理的权利,托付于地方政府,因此,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选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它的数学课程也一直处于变革之中,不同的时候提出了不同的数学课程观点并构建了许多数学课程方案.美国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数学教育上的“进步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他认为学校里的学习应该是“从做中学”,“在经验中学”.他主张根据现实目的来设计教学科目,反对把学习内容分成彼此独立的学科,他认为这样做既有悖于儿童天性,又违反了现实,因而,数学课程不是被强调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科.但是二战后,行为主义方法得以在数学课程中广泛应用,这被用来克服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导致了学生应用数学法则的能力以及计算技能的欠缺.在行为主义方案盛行的同时,一种强调数学内容更新的“新数学课程方案”也在兴起.1951年,伊利诺斯大学学校数学委员会(UICSM)建立了一个方案.该方案旨在改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的数学教学,以适合大学的要求,帮助缩短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距离,确保造就新一代质量较高的数学新人.方案重新安排数学课程内容,重新组织体系,提法更为精确,服从于公理发展原则.1958年,耶鲁大学学校数学研究小组(SMSG)提出“新数学”课程方案,并成为美国最大和最著名的数学课程研究小组,对实现“新数学”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1965年哥伦比亚大学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研究小组(SSMCIS)编制了专门为20%学习能力居上的学生设计的数学课程.其特点是把中学数学各门课程完全统一起来.讲课过程中通过基本概念(集合、函数、运算等)和结构(群、环、域、向量空间等)把数学各分支统一起来.大纲中还包括有统计学、概率、计算机科学和线性代数等科目.70年代“新数学”运动走到了极端,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也超越了社会对一般公民的数学需求.美国数学教育界又掀起了“回到基础”的运动.80年代开始,美国朝野各种团体先后发表了多份报告,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强调在学校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都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数学.1989年3月NCTM(全美数学教师协会)建立了《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评估标准》以后,情况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有半数以上的州都按照“标准”的精神修订它的课程计划和测试方法;出版商都以他们的书符合“标准”的要求进行宣传;各个测试中心都按照“标准”修订它们的试卷;成千上万的数学教师依照“标准”的姊妹篇“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数学教师职业标准)的精神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了13项跨年度的课程研究计划以促进“标准”的实施.由此可见,该文件在美国数学教育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众多的数学课程方案中,尤为引起关注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学校数学方案(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Mathematics Project),这个方案开始于1983年,历经了8年,反复进行了试验,几易其稿,1991年教材的第一版终于最后定稿,正式出版发行.UCSMP数学课程的建立,目的在于改变美国数学教育内容方法落后、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现状,反映数学课程的现代要求和思想.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供丰富的数学源泉,特别强调提高一般程度的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他们对中学数学教育的现实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下列信念,作为UCSMP这一新型数学课程的思想基础.数学对一般公民都有价值;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其日后各种活动所必需的数学准备不足;我们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课程;现行课程的主要缺陷在于浪费时间,它低估了学生的程度,不必要地重复已学过的内容;计算器、计算机的运用使某些教学内容显得过时,又使另一些内容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它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条件与手段;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和微积分,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学校的任何重大变革,都需要教师与行政领导的通力合作.与此同时,他们还以美国数学科学教育委员会(MESB,1990)提出的六条作为UCSMP这一新型数学课程的原则:数学教育必须强调数学能力的培养;计算器、计算机的使用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有关的应用应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每一部分都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证明其价值;课程的选择应与学校数学的现行《标准》相一致;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与之相对应的UCSMP教材则独辟蹊径,开创了以应用和模型化为主线但也结合纯数学体系的新型课程的先例.在现代课程开发的实践领域作了大胆的尝试与突破.UCSMP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指导以及教学技术渗透运用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特色,尤其是它的“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三大特点.从1996年起,NCTM的标准委员会就开始收集不同的看法,举行讨论会收集反馈意见,在网上展开讨论,在各地区的主要专业杂志上也不断地刊登有关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春季出台了新标准,该标准的正式名称是《学校数学的原理与标准》.美国2000年国家数学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这些原理包括:平等机会、教学和教学大纲以及科技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等,这些原理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设臵了幼儿园到二年级、三年级到五年级、六年级到八年级、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四个学段,体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的基本思想;强化了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数学教育观念问题,帮助教师、家长、管理人员如何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进行工作;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使用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美国2000年国家数学标准是美国数学教育十年改革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美国近期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向.从NCTM标准到2000年标准,表明了美国数学教育界在以下多个方面进一步达到了共识,这些共识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第一,教师是第一线主力军,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对学生的态度.新的标准要让真正关心它的教师运用方便.要让教师知道怎样从他们目前的课堂教学达到标准的目标.帮助教师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进修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环;第二,数学教育应当促进所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机会去学数学,在美国这个多民族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发展课堂应用科学技术时,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数学课上用到计算机等科技;第三,在新的标准中应明确、清楚地阐述发展基本技能的观点.这些基础的意义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技能、概念、过程、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第四,只有在课程、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才能取得成功,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第五,改进教和学是长时间的工作.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建基于最好的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应该继续让社会大众参与,社会的支持对于标准的修改是非常重要的.6.简述我国数学课程的历史变迁.答:参看数学教育的发展史.7.世界范围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习题从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状况来看,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1、越来越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目前,弗赖登塔尔所提出的“现实数学”的观点已经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在此观点下的学校数学就应具有现实的性质,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即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2、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的活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如英国的数学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课程是英国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是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提出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更是许多东亚国家和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数学经验活动是不少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我国的台湾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来加以安排,认为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下,学习才会发生.日本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也改变了以往忽视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提倡数学教育的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3、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本数学教育中的课题综合学习体现了数学教育综合化的趋势,它通过学生综合数学知识或者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来解决一个研究课题.荷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跨学科目标的概念,反映了课程综合的基本的理念.荷兰新的课程标准目标分为学科目标和跨学科目标(Cross—Curricular Attainment Targets),学科目标包括了一般性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跨学科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具有较高地位,反映出荷兰数学教育的一个特色.跨学科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应当指向的目标.跨学科目标与一般性目标紧密关联,它是整个课程目标的核心.总之,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上述趋势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国际数学课程的改革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和文化的特点.如英美等自由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数学课程改革逐步走向一定程度的统一,都出现了国家的数学课程,而东方文化的国家中,数学课程改革则走向多元化的开发,日本数学教育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我国正在提倡的差别化数学教育,都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答:从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状况来看,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1、越来越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目前,弗赖登塔尔所提出的“现实数学”的观点已经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在此观点下的学校数学就应具有现实的性质,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即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2、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的活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如英国的数学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课程是英国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是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提出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更是许多东亚国家和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数学经验活动是不少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我国的台湾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来加以安排,认为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下,学习才会发生.日本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也改变了以往忽视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提倡数学教育的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3、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本数学教育中的课题综合学习体现了数学教育综合化的趋势,它通过学生综合数学知识或者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来解决一个研究课题.荷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跨学科目标的概念,反映了课程综合的基本的理念.荷兰新的课程标准目标分为学科目标和跨学科目标(Cross—Curricular Attainment Targets),学科目标包括了一般性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跨学科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具有较高地位,反映出荷兰数学教育的一个特色.跨学科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应当指向的目标.跨学科目标与一般性目标紧密关联,它是整个课程目标的核心.总之,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上述趋势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国际数学课程的改革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和文化的特点.如英美等自由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数学课程改革逐步走向一定程度的统一,都出现了国家的数学课程,而东方文化的国家中,数学课程改革则走向多元化的开发,日本数学教育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我国正在提倡的差别化数学教育,都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世界数学课程改革的这些趋势也告诉我们,数学课程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我国儿童识字时写的方块字中存在着许多几何图形,小学的乘法口诀、古代的数学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体现了我国数学的民族特色,我们应该在吸收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这对于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1.何谓数学教学媒体?谈谈自己的见解.答:数学教学媒体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事实和现象时的一切技术、物质手段和形式.它既是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又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媒介.它既包括数学教科书、教学仪器和教具,也包括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视、磁带录音机、闭路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数学教学媒体和手段已从中世纪以来采用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大量采用的书籍和各种刊物,发展到各种教学媒体所提供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现代数学教学媒体主要是指电化教学媒体,包括电声媒体、光电投影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等.它们具有教学示范功能、教学训练功能、创设教学情景功能和帮助自学功能等.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领域是实现数学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要是利用以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和电子计算机管理教学为中心的信息科学技术,藉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数学教学资料?答:数学资料品种繁多,主要有数学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教学专著、数学教学辞典、数学教学期刊、数学会议资料等.它们正以极高的速度在剧增.在纷繁复杂的数学教学资料中,要做到恰当地使用这些资料首先要科学地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其次,在使用时要有针对性.数学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数学教师必须仔细阅读、钻研大纲或课程标准,弄清大纲或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在教学上参照施行;数学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根据,其中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技能技巧等一般都叙述得十分精练,数学教师应反复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基本要求,明确教材的系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数学教学辞典是数学教学的工具书;其他资料诸如数学教学专著、数学教学期刊、数学会议资料等可以及时提供数学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和新成果,这对于我们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们直接可以从上述这些资料中吸取营养加以创新.再次,在使用数学教学资料时要有选择性,不能借助教学资料随意将教学内容增多、拔高.最后,“充分利用教学资料并不是过分依赖资料、全盘照搬资料”,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是要不得的.教师应该在领会和理解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广泛查阅大量资料,作全面深入的分析之后选择那些典型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内容.3.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数学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在运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1)启发性.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2015年教育学最新最全复习资料_看后必过

2015年教育学最新最全复习资料_看后必过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2015年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2015年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2015年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完整word版)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学的对象和意义1.什么是教育学?(选择题)答: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简述教育学产生发展过程。

(选择、判断)答:(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称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

(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三)科学教育学建立阶段(1)中国近代教育家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著作。

(2)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

3.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现场自由发挥)答:教师学习教育学知识及理论,不应仅着眼于解决教学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育境界。

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不仅对现实的教学活动有益,而且能够使国家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坚实的信念、境界、知识的基础之上。

这是从事教学的教师、从事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学习者都应该具有的理性认识。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怎样理解教育的起源?(P17 辨析题,说出几种观点,并说出错误的观点的错误所在)答:(1)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对)(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错)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动物界。

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错)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无意识”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嘉应学院教育学2015-2016学年期末复习试题汇总

嘉应学院教育学2015-2016学年期末复习试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D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形式B.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教育形式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4.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C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5.教育通常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D )A.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文化教育;B.社区教育、校园教育、家乡教育C.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D.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6.教育的目的是谁来决定的?( B )A.父母亲;B.教师;C.教育部官员;D.执政党7.现代教育最显著特征是:( D )A.教育的法治化B.教育的均衡发展C.教育的公益性增强D.教育的普及化8.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可以说教育具有:( B )A.时代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9.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 )。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1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B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2.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1C.孟子柏拉图D.朱喜苏格拉底1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C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14.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15.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1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17.“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016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

2016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

2016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第一篇:2016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错误。

传统教学论中对“学”的重视、研究不够,并不等于对教师主导作用讲多了或抬得太高了,从而应该少讲一些或贬低一些;恰恰相反,要真正重视并切实搞好学习还必须强调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会重犯教育史上走极端的错误。

学生是学习的内因,老师和一切教育环境都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起决定作用。

2、智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

答:错误。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智育的意义可以从其必要性和可能发挥的功能两个角度去理解1、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1)在没有学校教育的参与下,人的智力也会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发展2)要智力潜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将物化的智力成果(客观知识体系)同主观的智力成果(主体的认识能力)结合2、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社会角度,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正确,只有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才能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个性,而以学生全面发展割裂为代价培养出的事片面的。

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答:正确,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学生能力发展的程度,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答:错误,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嘉应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嘉应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嘉应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嘉应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A. 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B.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C.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D. 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2. 在物理学中,第一宇宙速度指的是:A. 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B. 物体在地球表面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C.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D.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速度3. 化学中的摩尔质量是指:A.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 物质的绝对分子质量C. 1摩尔物质的质量D. 1克物质的质量4. 计算机科学中,二进制数101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A. 8B. 10C. 12D. 145. 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包括:A. 压抑、投射、认同B. 压抑、升华、否认C. 投射、否认、合理化D. 升华、认同、合理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并简述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描述一下什么是市场经济,并举例说明其基本特征。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并提出你认为的未来发展可能趋势。

2. 分析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平衡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 四、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背景: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智能手机,该手机在发布之初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开始反映手机存在电池续航短、系统不稳定等问题。

问题:1. 请分析该手机产品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2. 讨论公司如何通过改进产品来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注意:请考生在答题时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完)。

教育学2015期末考试 师范专业

教育学2015期末考试 师范专业

单选7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32三中心前者主张后者主张教育的制约性69人的个别教育制约教育发展和规模86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前提是认识规律教育艺术最基本的艺术是言语艺术111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教育方针人力资本理论创造经济效益304现代德育以道德价值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德性为旨趣329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350最常见的班级自主活动是班会263最后倒数第二句探究自主学习型方法212课程资源是指有益于实现。

没有找到页码的:1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条件是人类劳动的进行3 21页表格观点4人的身心发展生理前提是遗传5构成人素质的心理基础是智能6教育艺术的创造性主要取决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7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目的8构成人素质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能和智能9现代教育制度的前提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11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教师12赫尔巴特教育学,心理学家,是按照教育伦理要求(知道这个人就可以了吧)多选44学校教育5个性89如何将教育规律转化为教育实践12345点154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共识3点111教育方针113教育取向199课程实施三种课程价值观246程序性教学的原则291教学评价的功能,123456个词330三水平342班级的基本功能5个以下几句在课本上没有的,直接记住就好:1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是中介转化角色。

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在教育中地位和价值上3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大题:28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60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政治经济文化制约性161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含义,理论基础,特征174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从生手到熟手32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18可能在b卷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166我国教师的基本权利6点28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57班主任应该如何知道班主任的基本学生辨析题都是错的从现实的角度讲,教育对人个和社会只有促进作用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正功能和负功能2,教学就是上课首先先回答教学和上课的概念教学还包括。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制度D. 教育活动答案:A2. 教育学中,个体发展的关键期是指()。

A. 任何时期B. 早期教育C. 敏感期D. 学前教育答案:C3.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发展智力C. 培养品德D. 促进身心健康答案:C4. 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人才B. 促进社会发展C. 提高个人素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反馈教学效果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教育过程答案:A8.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B. 目标、内容、方法、管理C. 目标、内容、评价、管理D. 内容、方法、评价、管理答案:A9. 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

A. 机会公平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 课程改革B. 教学方法改革C. 教师素质改革D. 教育体制改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B. 因材施教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教育答案:ABCD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3.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 诊断功能B. 反馈功能C. 导向功能D. 激励功能答案:ABCD4. 课程实施的步骤包括()。

A. 课程设计B. 课程实施C. 课程评价D. 课程反馈答案:ABCD5.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

A. 个体因素B. 环境因素C. 社会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学最终版整理资料(嘉应学院考试专用)

教育学最终版整理资料(嘉应学院考试专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思考题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Y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N3、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教育思潮Y4、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N5、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平等。

6、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了教育,扩大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已经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

四、名词解释1、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专门的社会活动。

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为目的,呵护与开发个体向善本性的社会活动,其本质在于“培育人”,育人为本。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的身心世家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科学3、教育政策: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4、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5、学校教育: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6、家庭教育:指在家庭内有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7、社会教育:学校和家庭以外社会文化结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五、简答题1、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古代教育的特征4、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学校教育与古代学校教育的异同:(1)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囿(yòu)于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教育学复习题库

教育学复习题库

教育学复习题库I. 简答题1. 什么是教育学?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有什么区别?4. 老师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5. 学生的发展特点对教学有何影响?6. 什么是教学方法?7. 请简要介绍一下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8. 什么是教学评估?9. 为什么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评估?10.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学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II. 多选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学习过程B. 教学环境C. 教师的角色D. 学生的发展特点E. 教育政策2. 以下哪些不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畴?A. 教学方法B. 学习理论C. 教育政策D. 儿童心理学E. 教育史3. 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以教师为中心B. 注重知识的传授C.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D. 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E. 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 现代教育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以学生为中心B. 强调合作与交流C.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D.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E. 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5. 教学方法有哪些分类?A. 直接指导法B. 探究学习法C. 传统教学法D. 合作学习法E. 个别指导法III. 判断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学方法的学科。

()2. 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3. 教学评估是指对学生进行的考试。

()4. 学生的社会环境对其学习成绩没有影响。

()5.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IV. 解答题1. 请结合具体实例,简要描述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2. 请简要叙述一种有效的教学评估方法。

3. 请答述一下如何通过教育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V. 应用题选择一个年级和科目,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内容。

教育学复习题库-参考答案I. 简答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以及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规律、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XXX2015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XXX2015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XXX2015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答: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各个方面。

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的个性化发展。

2、教师素质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怎样的?答: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因素之一。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素质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而低素质的教师则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的丧失。

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3、你认为“减负”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影响?答:减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项改革举措。

减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主研究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是,减负并不是简单地减少课程门类、作业和考试的数量,而是要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精简和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因此,减负应该是一项有针对性的改革,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答: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教育理论,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更好地把握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我也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寻求改进和提高的方法。

在研究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特别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教育理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教育学》期末总复习题.docx

《教育学》期末总复习题.docx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惭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岀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岀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D )A.道德品质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6•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7.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C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教育与牛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10.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其作者是(B )A.柏拉图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苏格拉底11,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C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12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洛克B.杜威C.斯宾塞D.夸美纽斯13・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C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D.民族文化传统14.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C )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继承性15.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16 •教育科学体系屮的基础学科是(A )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17.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19.我国当前全而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D )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20•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B)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21 •〃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C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22.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D)A.杜威B.孔子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A.促进作用B.制约作用C.决定作用D.促进或延缓作用24、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A ) oA、遗传素质B、成熟机制C、环境D、活动25、(D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学复习资料(大学师范生期末考试)

教育学复习资料(大学师范生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1教师: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教师的内涵 1)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2学生:广义:在家庭、社会和教育机构中受教育的人。

狭义:正规学校教育机构专门从事学习的人。

3教师专业发展:是指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4教育影响: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中介与桥梁,是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情境)5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

7教育监督:是县以上各级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8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或总支)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9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指单一学科构成的课程。

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10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合成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

强调学科之间的管理、统一性及内在联系。

11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12核心课程:是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形成有机体的、内在的联系。

13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程就是指课表上开设出的科目。


2、该说法错误 。 P119从广义上说,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包括校外) 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 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 的环境气氛、文化的影响。从狭义上说,课程是指 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 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 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上。 广义上的课程除了学科课程,还包括活动课程、潜 在课程等。
二、名词解释。 1.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2.狭义教育目的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简要阐述理由。) 1.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客体。 2.客观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3.课程就是指课表上开设出的科目。 四、简答题 1.教师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2.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五、材料分析
教学原则√ (如何运用) 原则 德育原则 教学基本方法与途径√ 方法与途径 德育基本方法与途径
任务与意义: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意义√
5.“有哪些题型?解题思路是 什么?”
答:共有五种题型,它们分别是: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 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案例分析
历年试卷样题
4 .“教育学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点是什么?”
答:在“如何复习教育学?”中,提到要“厘清知识点, 突出重难点”,实际就是解决一这问题,关于教育的具体内 容进一步阐述,为了便于记忆,我认为可以用“一二三四五 六法”做一概括说明。 一条主线:围绕“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要办教育,谁来 办教育,如何办教育,如何学习与研究教育。”这一逻辑展 开。 二种理论流派: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与现代教育 学派(杜威)。 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系统(教
育措施)。
四块逻辑结构: 五育教育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 术教育。 六类知识点:概念;观点;规律;原则;任务与意义; 方法与途径等。
导论
教育的概念 教育功能 教育概论 教育目的 课 程 教学基本原理 课堂教学实践

② 教育与人的发展 ③
教育与社会发展
⑤ ⑦ ⑧ ⑨

教师与学生(教育活动基本因素) ⑥教来自学教学论德育论
学校德育

(11)
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
概念: 教育学、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目的、
教学、教学原则、课程、讲授法、班级授课制、德育、德育原则、 说服法、班主任、班集体等。
观点
六 类 知识点
规律
教育观√ 教育目的观 教师与学生观√ 教学观√ 德育观 班主任观√ 教育规律√ 教学规律√ 德育规律√ 管理规律
六、案例分析 2.分析案例《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 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并谈谈应该建立什么样的 师生关系?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 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 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 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 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 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 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 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从班级管理对象看,班级管理既以“人”作为管理的“核 心”要素,又使其它教育管理要素与之紧密相联,形成具有 整体功能的育人系统。 构成班级管理的要素主要有人(学生)、事(学生的 活动发展)、信(活动发展信息)、时(学生活动发展的时 间)、空(学生活动发展的空间)、物(班级的物质设备) 财(班费)等,其中事、信、时、空、物、财等与人不是有 直接的联系,就是有间接的联系,况且班级教育管理实践活 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因而, 班级管理把人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对象是明智之举。 然而,在肯定人是教育管理的核心要素的同时,不能 否定事、信、时、空、物、财等要素各具特色的育人功能。 为此,班级管理不仅把人作为自己教育管理的核心对象,而 且要把具有整体育人功能的班级管理系统作为自己教育管理 的对象。但不能认为班级管理系统就是班级集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复习教育学若干问答
教育是使人求真、至善、达美的崇高事业, 课程乃通向真善美的路径, 教学即追求与体验真善美的幸福过程。
“如何复习教育学?”
答:(一)认真对待,整体把握,重在运用 1.只有认真的态度,才能产生理想的有效的 行动。 2.学习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教育学学科知识 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为今后运用奠基。 (二)掌握方法,全面复习 1.以笔记(或测试题)为主,全面系统复习。 2.厘清知识点,突出重难点。 3.方法多样,劳逸结合。
参考答案:
这位教师的行为是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关心 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 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三个相互 联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 等主要包含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合作交流、主体平等 及思想观念的互动分享。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也是教学公平的伦理基础。 其次,尊师爱生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没有上下、高等、 尊卑、贵贱之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敬、关心、爱护都是相互的。对学 生来讲,教师对学生的尊敬、关心、爱护将唤起学生更大的主动精神,使 学生愈发加倍努力学习。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尊敬、关心、爱护是对教师 热爱学生的回报,是对教师的无私奉献的激励。再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 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向教师反馈信息,只有双方形成双向信息互动,才能建 立起畅通的信息循环系统,教育教学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实践证明,只有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解题思路
三个角度: 是什么?如概念、原理、技能等。 为什么?解释原因。在回答辨析题、论述题
时常用。如‚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学生是班 级管理的客体 。‛‚为什么中小学教育特别重视 班主任工作? ‛等
怎么做?‚什么是谈话法,运用此法的基本
要求是什么? ‛‚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
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客体 1、(×)或者该说法错误 。
6.‚老师,对我们今后学习教育学有什么 希望?‛
答: 有四点希望: 一是通过教育学学科知识学习, 达到逐步整体感悟教育、教学的本质; 二是考试手段,不是目的; 三是诚信考试; 四是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取得一 个成功的事业,享有幸福的人生。
五、案例分析




1、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 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师:你们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吗?什么是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 师:不对,南京只是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 海一样。那么,什么是祖国? 生:祖国是一个国家。 师:祖国是一个国家吗?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是 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说一说 生:祖国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经过老师的一再启发,学生理解了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