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07年本科插班试卷A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
2、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的方法。这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 B.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 。 ) 。 D、测验法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和对象的 4、意识具有 、 和 、 和 和 。 。 等基本特性。
答:
4、不良情绪的调控策略。
1、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以提高学习效果?(11 分)
答: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1 分) (2)转移注意 答: (1)及时复习。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及时复习效果好。 (2 分) (2)合理 力。 (1 分) (3)合理地发泄情绪。如在适当的场合哭泣,向他人倾述,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放 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要视学习材料的性质、数量、难易程 度以及记忆已经达到的水平而选择集中复习或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时时间间隔不宜过 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2 分) (4)主动用言语控制调节情绪。 (1 分) 短或过长,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效果较好。 (2 分) (3)复习方式多样化。可根 据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灵活采用整体复习或部分复习的方法。 (2 分) (4)运用多种 5、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感官参与复习。 (1 分) (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2 分) (6)掌握复习的 “量” 。 答: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生物遗传因素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它为性 适当的过度学习即达到 150%的学习,能较好地避免遗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分) 格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 分) (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分) 父母的教养态度、 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3) 2、教学中,教师能否以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其能力的高低?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 学校教育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校风、班风、教师的教 系。 (10 分) 育教学方法、教师的言行等对学生的性格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1 分) (4)社会文化因 。因为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是两回事。学习成绩好不等于能力强, 素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地位以及不同的职业等都会 答案要点:不能(1 分) 对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分) (5)个人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 反过来能力强也不等于成绩好。 (2 分) 中的作用。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人的主观态度等对其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作用。 (1 分) 联系:能力的发展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与运用的过程中完善的。知识的获得依赖学习, 6、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结构理论 而技能的掌握依赖练习,离开学习与练习,能力不会得到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B 2、B 3、D 4、C 5、B
6、A
7、A
8、A
9、B
10、B
3、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 答:错。想象虽然可以创造现实中尚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形象,但它仍然 是来源于客观现象。人的心理活动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5、根据思维的内容,思维可分为 和 。
4、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是由于人的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 D、恒常性
6、由于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它是从 到 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阶段和 阶段。
过渡
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 C.消退抑制 B.倒摄干扰 D.超限抑制
7、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
准考证号:
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而不平衡型,其气质类型属于 级神经活动类型具有 的特点。
,黏液质的高
6 、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 ( ) 。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1879 冯特 2、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3、指向 集中 4、自觉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 制约性 5、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6、感知 思维 7、采取决定 执行决 1、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 定 8、胆汁质 强、平衡、不灵活 9、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 答:培养观察力一般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1 分) (2)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1 分) (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1 分) (4)指 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1 分) (5)培养学生良好的过程品质(1 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 是暂时的。 2、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密……………封……………线……………密……………封……………线…………………
9、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构成人格的特质可以分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条件反射:
和
。 1、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
2、遗忘: 2、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3、创造性思维:
考生姓名
10、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A.、冯特 B、罗杰斯 C、华生 D、弗洛伊德 A.斯皮尔曼 C.瑟斯顿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年 B.卡特尔 D.吉尔福特
答: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应注意以下工作: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 掌握的基础(1 分) (2)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1 分) (3)充分利用 2、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变式(1 分) (4)用正确语言表述(1 分) (5)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有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 之中(1 分) 。 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4、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阻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 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 分) 他最初提出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 5、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补充了认知需 要和审美需要。 (2 分) 他还认为,人类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 四、判断分析(先判断论点是否正确,再说明自己的观点。每题 3 分,其中判断正确得 1 分,观 只有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1 分) 个人需要不断发 点陈述得 2 分。本题共 9 分) 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每一时刻最有优 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个人行为产生的核心力量。 (1 分) 1、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 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答: 错。注意的转移是指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它是注意 灵活性的表现。注意的分散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客体,而指向无关的其 他对象上。
考生姓名
4、挫折:
5、气质: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四、判断分析(先判断论点是否正确,再说明自己的观点。每题 3 分,其中判断正确得 1 分,观点陈述得 2 分。本题共 9 分) 1、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 4、试述不良情绪的调控策略。
2、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教学中不应让学生使用这种记忆方法。
A、分析
B、归类
C、抽象
D、综合
…………………密……………封……………线……………密……………封……………线…………………
嘉应学院 2007 年本科插班生考试卷 小学教育 专业
题 号
得 分 评卷人
7、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浮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这是 属于( ) 。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记忆表象 ) 。
六、论述题(21 分) 1、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以提高学习效果?(11 分)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小学教育专业 2007 年本科插班考试 《基础心理学》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教学中不应让学生使用这种记忆方法。 答:错。学生在记历史年代、数字公式等内容时,也必须用机械记忆方法。
准考证号:
5、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
第 二 页
…………………密……………封……………线……………密……………封……………线…………………
6、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结构理论
2、教学中,教师能否以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其能力的高低?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 的关系。 (10 分)
《基础心理学》试题(A)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复核人 签名
A、再造想象
一 二 三 四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冲突。
9、 “左右为难、进退两难”是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接近-接近 B、回避-回避 C、接近-回避
D、多重接近-回避式 )提出来的。
答: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有三个理论部分:成分理 定着个体在知识和技能掌握上所取得的成就。 (4 分)区别: (1)能力、知识和技能属 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情境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理论,诠释智力与 于不同的范畴(1 分) (2)能力和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1 分) (3)能力 个人经验的关系。 (3 分)智力成分有三个成分,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其作用是实现对智力活 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不同,即三者发展不同步。 (1 分) 动的调控过程,包括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计划、监控、鉴别和决策;操作成分,其作用是执行元成 分的指令,进行各种认知和加工;知识习得成分,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学会选择解决问题的策 略。情境理论说明智力在日常情境中具有适应当前环境、选择新环境和改变旧环境的功能。经验 理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心理操作的自动化 过程。 (2 分) 六、论述题(21 分)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