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项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7809cf71fe910ef12df85b.png)
扬州市“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对于初中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协作意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但是,单纯地开设信息技术课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而把信息技术和各个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可以训练学生的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趋势,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提高各个学科的教学效率。
通过与多学科的整合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学科互动的能力,必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1、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融合通讯技术和传播技术,能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多种媒体信息的集成技术。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综合地应用到课程实施过程中,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434b4db307e87101f6966e.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研究【摘要】课程整合是当前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都把课程整合作为创新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结合新课标精神,就初中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实践探索,提出自己的实践成果,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新课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实际与学科性质的发展和继承,有助于在现有学科知识的基点上打造新的知识起点,是学科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初中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是指综合考虑数学学科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要素的系统化操作,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教育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将跳出辅助性教学工具的地位,而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信息资源里力求自主探索、交互合作、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效互动,使学生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科整合中得以提高。
1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的意义1.1信息技术资源增大了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外延,丰富数学学科内容和思维在信息技术资源宝库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教学素材,如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与数学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数学学科外延,使数学课堂教学从教材核心转为教材中心,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能得到很好的呈现,优化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大数学教学观。
1.2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为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在数学信息化整合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数学学习不再是传统的机械式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3966121e14791711cc791779.png)
步检验猜想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操作的目的. . 就是利用现 能使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与 “ 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
代 化 的教 学 手段 , 设 良好 的学 习情 境 , 学 生 自己去发 机地 结合 起来 , 以此来 提 高学生 的思维 能力 。 创 让 例 如 ,在 讲 解 平 面 几 何 中三 角 形 全 等 的 有 关 知 识 现 知 识形 成 的过 程 , 自己的思 维学 习数 学 。 用 如 教 学 “ 对 称 ”时 ,教 师 先 利 用 几 何 画板 制 作 时 ,利 用 几 何画 板 ,使 满 足 全等 条 件 的两 个三 角 形通 过 轴
基本特征。多媒体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 习工具,
导和 启 发 下 会始 终 兴 趣 盎然 地 认 真观 察 、主 动 思考 ,找 为 本 , 以思维 训练 为 核 心 , 以丰 富 的信 息 资源 为基 础 , 出 “ 对 称 图形 ”与 “ 对 称 ”的 区别 与 联 系 ,并 逐 一 以现 代 信 息 技 术 为 支 撑 ,通 过 学 生 自主 探 究 、合 作 研 轴 轴 找 出对 称 点 与对 称 轴 之 间 、对称 线段 与 对称 轴 之 间 的 关 讨 、 主动 创 新 获得 知 识 技 能上 的提 高 ,满 足兴 趣 、情 感 系 。在此 基础 上 ,学 生就 很 自然地 发 现轴 对 你的3 基本 等 方 面 的 需要 , 提 高数 学 素质 和信 息素 养 。信 息技 术 在 个 性 质 并 理解 相 应 的定 理 ,从 而 实现 对 知 识 意义 的主 动建 数学教学 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f3a1a82b9d528ea81c7797d.png)
致使 学生难 以理解几何 的概念 与几何 的逻辑 。 众所周 知 , 将信 息技 术有效 地应用 于数学 教育教学 过程 当中是实 现数 经 验和直 觉思维 , 学教 育现代 化和 实施 新课程 改革 的一 项重 要手 段 。现代 化 的信 息技 术设 ②倡 导学生进 行 自主性 学 习和研究 性 学习 。计 算机 对 中学数 学 的研 备( : 如 多媒 体 计算 机 、 影 仪等 ) 有代数 计 算 , 据处 理 , 投 具 数 几何 作 图 , 视 究 性学习 。 有着 十分重 要的促 进作用 。首先 , 为我 们 提供 了大 量 的可用 数
频、 音频及 媒体 流播 放等 多种功 能 , 特别 是 当多媒 体 计算 机 配备 了丰 富 的 学 知识研究 解决 的数学课题 , 研究 性学 习在 时 间和 空间 上得 以 突破 ; 使 其 教学 软件 , 师可 以结合 教 学 内容 利 用 F ah P wep it几 何 画板 等 软 次 , 索型教学 平 台整 合进数 学课堂 后 , 教 l 、 o ron 、 s 探 使数 学 问题 的研 究 朝着 开放 与服 件运 用到 教学 中 , 大大 提高教 学质量 。 将 务 方面俱进 。学生 对 生产 生 活实 际 的观察 , 在一 定 的 背景 下 自己 提 出 同 实践告 诉我 们 , 信息 技术作 为一 种辅 助教 学手 段 , 须 与传统 教 学 的 题 , 必 设立 自己的研究步 骤 , 优化 自己的研究方 法 , 利用计 算机平 台进 行探 并 优势 、 学课程 的资 源有 机地整 合起 来 . 找出 信息 技术 与数 学教 学 的最 索 , 数 寻 这样 的数 学 教 学 才是 真 正 意 义上 的数 学 教学 和 数 学 教 学应 追 求 的 佳结合 点 , 教师 、 生 和现代信 息技术 环境才 能和谐 互动 , 学 充分发 挥现 代信 目标 。 息技 术 的优势 。以下 是本人 这一学 期 以来使 用 多媒 体进 行 数学 教学 实践 1 5 信 息技术 与 数学 课程 整 合培 养 了学 生 的“ 息 素养” . 信 。信 息素 后得 到的几 点想 法与 教师 同仁探讨 。 养。 是素 质教育 的核心 要索 , 中, 其 信息处 理能力是 重要 的一种 能力 。基于 1 信 息技术 正在 改变我 们的数 学教学 网络 的中学 数学课 程教学 , 选择的直接 学习素材 , 所 即可 以是 数学 问题 , 而 1 1 信息 技术 与数学 课程整 合将使 数学教 育的重 心发生转 移 。信息 且这些 学 习素材都 附带一定 的情景 或背景 , . 学生通 过 网络 收集提取 有关 素 技术在 数学 教学 中的应 用为数 学教 学 的发 展展 现 了新 的机 遇。学 校 的数 材 。 对相关 素材进 行分析 、 研究 和 比对 , 过实验 、 通 观察 、 比 、 类 联想 、 流和 交 学教 学将从 重视 培养 学生的算 术和 代数 技能 转 向侧 重 于培 养学 生对 数学 讨论 , 后归纳 、 合 , 最 综 实现意义 的建构 。教师 的角色和行 为方式 发生 了重 的思维 、 法及 其应用 的 掌握和理 解上 。学校 的数学教 学 已不再 是 以培养 大 变化 , 方 教师不 再是主要 的信 息源 , 他是教学 活动 中的导航者 、 设计 者 和帮 算术 和代数 技能 为主要 目标 , 而应 有更 高的 目标要求 。 助者 。学生 成为教 学活动 的主体 , 是知识 的探索者 。自主学 习成 为学 生学 长 期 以来 , 很多学 生及 家长 , 至部 分教 师认 为数 学 不过 是枯 燥 乏味 习 的主要方 法。学生 在学 习过程 中学会 学习 、 甚 学会 组织 、 学会 协作 、 学会 思 的算术 训练 和无边 无际 的代数 运算 , 这个 简单结论 的得 出反映 了学 校 平时 考 和交 流 。 教学 与考试 的方式 。不过 , 随着近 几年信 息技术 日益走 人人们 的工作 生活 如 在进行 “ 税收问题 ” 的教学 中可 以让 学 生在 网 上搜索 “ 收咨 询” 税 的 中, 十分熟 练 的算术 技巧 与代数 的纸 与笔 的运 算 已经不 再 显得 特别 重 要 。 网站 。同学 们可 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 、 好 , 网站 上用 “ 爱 在 协作 ” 对话 与“ 的 这样 , 人们 可 以期望学 校 的数学教 育将用更 多 的时间让学 生去思 考与 理解 方式进 行探 索 , 学习各种 税费 的计算方法 , 了解各种税 收政策 。 更本质 、 需要 智能 的方 面。如 , 更 增强学 生提 出问题 的能力 , 而不是 把 主要 又如, 在进行 数学辅 导 中, 也可 以指 导 学生 查询 相 关的 “ 数学 竞赛 ” 网 精力放 在运算 上 ; 把主 要精力 放在精 心设计 基本策 略上 , 而不 是编写 、 简化 站 , 同学们 在这 些网站 上查找有 关数 学竞 赛 的资 料 , 让 对这 些 资料 进行 分 问题 ; 加强 学生 对数学 的应用 与价 值 的评 价等 等 。这样 , 可 以达 到 帮助 析 、 就 处理 、 应用 , 参与 网上讨论 。 并 扩展学 生的视 野。 学生深 入地 思考数 学 、 更容 易地推 广 和应 用数 学 , 而通 过对 与现 实 生活 2 信 息 技 术 与 数 学 课 程 的 具 体 整 合 从 有关 的数学 问题 的解决 , 加学生 的学习数 学 的能力 。 增 2 1 信息技 术与 教 学难 点 相结 合 数 学 科学 的另一 特 点 是逻 辑 性 . 1 2 信息技 术与 数学课 程整合 改变着 数学 的教学观 念。随着 信 息技 强 , . 抽象 思维要求 高 , 尤其是 涉及三 维空 间 问题 , 态过 程 问题 、 杂计 算 动 复 术 的 发 展 , 生 数 学 知 识 的 获 取 已不 会 也 不 可 能 单 一 的 是 学 校 课 堂 这 一 渠 问题等 。传统 教学手段 由于 以静态为 主 , 学 很难 在课 堂上利用 黑板将 这种 复 道。而 信息技 术提供 给数 学的 , 广义 上来 说 , 是数 学课 程 资源 。正 是 杂的情景 展示 出来 , 从 都 更不用 说借助 情景来分析 。正是 因为抽 象 的情 景不 能 基于这 一现 实 , 在信息 技术 与数学 课程 整合 中, 师必 须 树立新 的教 学观 得到直 观 、 教 有效 的展示和 分析 , 就进一 步增加 了学生理 解和掌握 的难 度 , 为 念 。我 们认 为 , 这种全 新 的教学观念 至 少应 包 含 : 教师 的教 学 方式 应 服务 此长期 成为教 学中 的难 点 。以网络技术 和多媒 体技术 为核心 的信息 技术 , 于学生 的学 习方式 ; 所教 的知识 与学 生 的生 活世 界密 切联 系 ; 助学 生 恰恰在这 方 面具 有独 到的优势 , 能使这些 复杂 的问题转 化为直 观、 让 帮 它 形象 、 发现知识 的个人 意 义 ; 激励学 生完成 富 有挑 战 性的学 习任务 ; 引导 学 生创 生动 的感 性情 景 , 这样大 大降低 了学 生理解 和教师 教学的难 度 。运 用建 构 设 融洽和 谐 的学 习氛 围 。在 这些 观念 中 , 师与学生 的关 系是主导 与 主体 主义思想 进行 教学设计 , 过课堂 教学 中学生 、 教 通 教师和媒 体的互 动 , 内化 为 的关系 , 师的教 学是 以学生 的发展 作为根 本 目的和出发 点的 。在 这些 观 学生 自己 的知识 , 教 使得教 学难点得 以化解 。 念下的 数学教 学 , 更多 的是更 生互 动的教学 。 2 2 信息技 术与仿 真实验相 结合 。 即使是 数学 教 学 . 在也 十分 重 . 现 1 3 信 息技 术与数 学课程 整合 正改变 着数学教 学的 内容与方 法 。信 视数学 实验 的教学功 能 。作为 实验必须 有 自变 量和应 变量 , . 通过实 验探 究 息 技术对 初会正 发生 着深远 的影 响 , 随着现代 技术需 要的新 分支 的发展 和 应 变量 和 自变 量之间 的内在关 系 。从 中发现规 律性的 东西即事 物的本 质 。 其 它历史 悠久 的技术 ( : 算等 ) 淘汰以及 人们 日常生活 中用到 的数 学 但 是 中学 数学实 验 由于受到实 际器材 的限制 , 如 珠 的 有些实 验往往 只能是纸 上 做 技 能的改 变 , 数学 自身正 在直接 受到 �
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be1c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0.png)
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革新与探索。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然而,目前学校中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还比较低,很多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结合两者进行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与挑战。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探索适合当前教育需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完。
1.2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方式。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具有巨大潜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总结融合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04ba19ea9b89680203d82535.png)
科 学地 、合 理地应用现 代信息技术 ,优化课 识 的积极 性 ,同时 又把 抽象的数学 知识 直观 的难易 程度确定所需 的时间。此模式 的实施
堂教学过 程 ,改善数学课 堂教学结构 方法和 化 、可视 化 、具体化 ,这样学生会更 乐意接 分为 以下几个阶段 ( 1 ) 创设情境 , 提 出问题 。 模 式 ,促进 学生有效 学习 ,提高学 生数学能 受这 些新知识 ,与传 统的教学相 比就大大提 ( 2) 分析 问题 ,组织小组 ,确定研究计划 。 3)自主查找、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 的信 息。 力 ,提 高教 学质量是义 务教育 阶段 学校教育 高 了课堂教学 效率。在概念 、定 义、定理和 (
谈信 息技术与初 中数学课程 的整合
口 山东省滨 州市惠 民县胡集镇第一中学 樊 日水
科学地 运用现代教 育信息技术 ,促 进教 课件展示 给学生并加 以引导。学生虽然 处于 模式 。它是 一种多学科 、多纬 度的综合性 教 学 整体优化 ,改变传统 的以教师为 中心的教 接受地位 ,但是 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 , 学模式 ,将 知识 、计算 、规律 的学 习与解 决
变 了教学 观念与教学 方式 ;2 . 通 过信息技术
成 直观 的表象 ,更深入 理解 新知识 ,接受新 学模式 比较适合高年 级的教学 。在 内容上 ,
建新 的知识 体系。
பைடு நூலகம்
概 念 ,提高分 析和概括 的思维能力 ,从 而构 常用 于图形与空 间的结论 的验证 ,定理 的探 与数学的整合 , 解决 了教学 中的重点和难点;
给学生 ,引导学生将 丰富资源转化 为他们个
起来 ,从 而去带动数 学课程体 系及教学方法 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 ,提 出探究问题 , 体 的知识 。学生 是主体 ,自主探 索 、合作交 手段 的全面革新 ,努力实现信 息技术与数 学 创 造数学实验 情景 ,由学生通 过 自己动手实 流是他们学 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 。这 种教学模 课程 整合 。要实 现这一 目标 ,除了要求教 师 践做数学 ,让 学生在动手实践 的动态过程 中 式 有利于学生 实现高级认知技 能 、人际交往 掌握 先进 的教育 教学理论 和信息技术外 ,更 自主观察 、探 索对象之 间的数 量变化关 系和 技 能 以及情感态 度 ,有利于学 生学会 自己提 为重要 的是进行基 于信息技术 与数学课程 整 结构关 系,然 后去猜想 、验证 ,最后得 出结 出问题 、设立 自己的研究方 向和步骤 以及优 合 的教学模式 和优势所在 的研究 。下 面结 合 论 ,获取新 的数学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 , 化 自己的研究方 法进行探索 。社 会生活 中学 自己对 信息技术 与数学课程 整合 的教学模 式 通常有创设数学情景 、动手实践 、提 出猜想 、 生感兴趣 的问题 ,如存款 问题 、住 房按揭 问 的实践 与探索 ,谈谈 自己的一点看法和体会 。 验证猜想 等几个环节 。在 教学 的过程 中 ,教 题 ,以及教材 中可以转化为 以主题活动 的形 信息技术 与数学课程整 合是指在数学课 师只作为 学生的组织 者 ,合作者 ,引导 者的 式来完成课程 目标的 内容都可 以采用这种教 程 教学 中,把 信息技术 、信 息资源 、方法、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057c2cdd36a32d737581cd.png)
方式 。 二、 信 息 技 术 与 初 中数 学 课 程 整 合 的 作用 1 . 创 建 自主 、 协作 、 开放 的 学 习 空 间
课题导人是承前启后 的重要环节。良好 的课堂导入能够引 起学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 , 为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基础 。一 般来讲 , 课 题导入有开 门见 山、 复习式导入 、 问题导入 、 情境导 入等方式 。教师在进行课题导入 时, 可以先利用 多媒体 为学生 播放一些视频 、 图片等 ,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直观的印象。 内容 讲解是课堂教学 中非常重要 的环节 , 直接影 响到学生 能否 掌握
的。
即 将信 息技 术 整 合 到课 程 当 中 。 信 息技 术 与课 程 整 合 的教 学方 式在 国 内外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并且 取 得 非 常 明显 的效 果 。将
信息技 术整合到初 中数 学课程 3中, - 可以使初 中数 学教 学取得 ' 更好 的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 初 中数 学; 课程整合 《 数学课程标准》 中指 出: 数 学课程 的设计 与实施应重视现 代教育技术 , 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 机对数学 内容和学 习方式 的 影响 , 大力 开发 向学生提供更为丰 富的学 习资源 , 把现代信息 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 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因此 , 将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 中数学课程整 合在一起是初 中数 学教学发
所教授的知识 。数学 内容是 比较抽象 的, 并且具有严密的逻辑
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 时将要 枯燥变生 动 , 将抽 象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共享 的环境下 , 学生的学习方式 可
论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论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fe12862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9.png)
论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而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一、引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意义(一)能够充分展现教学内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黑板、讲义和教师的口头解释为主,这种方式有时无法充分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图像、动画、模拟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比如,通过使用数学软件绘制几何图形,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图形属性和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定理。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图表、试题和例题,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有助于他们深入学习和掌握知识[1]。
(二)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通过利用在线课堂和互动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结合数学教育游戏和学习软件的开发,通过游戏形式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策略(一)转变数学教学理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结合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机械重复,学生往往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6c7966130b4e767f5acfce3f.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实施方案临朐县新华中学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是国际趋势,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供适当机会来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法国提出:信息技术要真正整合到数学中去,并声明这种整合是必要的;德国提到用计算机表示曲线族,用计算机模拟概率,建立程序考察序列等,并开设“信息学”的必修课程。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2000年10月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
综观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外已经开始从整体上重构和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及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信息技术自然、流畅地渗透到学科教学整个过程中。
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我们认为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数学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开放的性格、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把握未来变化的能力等,要把学生的学习与其今后谋生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并开展了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2、研究意义、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理论上是对数学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新的诠释,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优化和具体化。
本课题将以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研究基点,着重探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中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5d369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7.png)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字和计算机。
数学与信息技术作为两门重要的学科,它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如何将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校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整合的意义和价值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通过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二、整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依托数学基础,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数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首先需要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依托,将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几何图形绘制和图形变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 信息技术引导数学创新实践信息技术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它还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编程语言或数学建模软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创新实践活动。
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或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数学任务驱动信息技术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引入数学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
通过设置具有数学背景的信息技术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数学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4. 整合实践与理论教学在整合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通过设计和开展一些有关数学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2.0与初中数学的融合策略探讨
![信息技术2.0与初中数学的融合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0ed573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a.png)
信息技术2.0与初中数学的融合策略探讨摘要:教育不断创新和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创新和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信息技术2.0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充分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简单阐述将信息技术2.0与初中数学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2.0;初中数学;融合策略前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部分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需求和需要。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容入信息技术2.0,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和笼统知识点、难点、重点。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2.0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手段,为初中数学创新注入新生机,也为其具体教学提供多项选择。
1信息技术2.0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重要性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生机和活力。
数学作为初中学习各学科重要基础学科,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拓展延伸能力都有着一定要求。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将信息技术2.0融入其中,可让数学教学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数学、感受数学。
所以,将信息技术2.0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将复杂、抽象、笼统知识转变为简单、形象、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依据信息技术2.0,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线上学习资料,从而可以更好学习到与教学有关的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另外,教师也可以熟练使用信息技术2.0,在课堂上演示与教学有关视频和图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有效触及学生感官,从而帮助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
2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2.0具体融合策略2.1合理应用信息技术2.0,推进创新课前预习阶段进程要想在在新课程标准情况下,提升初中教学课堂质量以及效率,就应该改变以往由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在台上演讲,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局面。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f5d8181a0116c175f0e4896.png)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方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地改变和优化。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实现合理整合,应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完成传统教学解决不好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特点。
1.趣味性更强,有的知识即使教师想讲得尽量生动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也会力不从心。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使数学内容趣味化应是凭借形声教材产生的直观、生动、形象、及时等声像效应,刺激、感染和吸引学生,将一些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的而又是教学中比较重点的知识通过图、文、声、像等教学信息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行动、直观的情境,将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各种手段进行处理,激起学生兴趣,使他们感知抽象、理解复杂,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2.内容更直观,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演示,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念,因而使这些重点和热点内容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
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形思想结合起来,使运动过程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观察运动过程发现规律,这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
这种数形的动态演示启发学生看到一些数量或图形在变动中保持不变性,从而抓住它们的本质特征,不仅成为数学灵感和数学发现的源泉。
这种优化新知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探索,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3.过程更多样,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任何新知识或者因为某种需要而产生,或者因为某种需要将原有知识的进行延伸和发展其形成过程。
教学中,如果压缩掉知识的产生过程,忽视学生的直接体验、感悟,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把结论直接告诉他们,把知识强加给他们,那么,我们的学生只会记结果、背公式和机械模仿,学生没有发现和创新。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2b68c449649b6648d747c6.png)
在常规教学时 , 由于受到时间、 空间的限制 , 不能创设 很多的实 际生活 情境 , 从而限制了学生应 用知识解决 实际 问题 的能力 , 而 新课程 改革又 镪 调“ 数学知识 生活化 ” 和“ 在生活中学数学 ” 的学习方式。 为了适应新课 程 改革的精神 , 我运用信 息技术 , 通过 虚拟丰 富的情境来倡导探究性学习。
学生兴趣盎然地学 习数学 , 成 为数学学 习的主人。
二、 运 用信 息技 术 。 使 学 生 准 确 理 解 和 掌 握 基 础 知 识 传 统教 学 在讲 授 概 念 时 , 一 个 难 以克 服 的 困难 是 学 生 缺 乏 足 够 的 活 动
观察 、 开展尝试 、 模拟 、 猜想 、 归纳 、 概 括等 思维活 动 , 学 习解决 问题。由此
可见 , 将初 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 改 变了教师的教学观 念 , 随之 带 的是教学方式的 巨大 变革。同时 。 借 助于数 学软件 创设学 生发现 数学 、
与实验 , 教 师往往 用自己的演讲代替 了学生自身的建构过程 。在课 堂上提 供 的思维材料十分贫乏 , 利用信息技 术可 以弥补 这个缺 陷。如在学 习“ 圆
【 关键词】信息技 术
数学
教 争睛境
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 的有 力工具 , 致力于 改变 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我们只需一两分钟 就能画 出动 态的三角形 、 动态 的特
学生的学 习方式 , 使学生乐意 并有更 多的精力投 入到现 实的 、 探 索性 的数 殊三 角形 、 动态的互相垂直的直线 、 动 态的圆 周角 , 等 等, 需要 时只需 轻轻
四、 运用信息技术 , 开展数 学探 究活 动 。 多 方 面 激 励 学 生 合 作 学 习 的 热 情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6226f2ddc1c708a1284a444e.png)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为教育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技术支持。
尤其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学校的广泛普及,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使现代学校教学在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数学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为教育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技术支持。
尤其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学校的广泛普及,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使现代学校教学在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
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
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
二、信息技术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整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
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8e36f20ce87101f69e31957b.png)
总第237期2013年3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Total.237March2013(C)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研究分析李前通(东莞市谢岗中学广东·东莞523590)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155-02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特殊实例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有机整合的特点或效果,并提出两者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urse //LiQiantongAbstractThispaperfirstlydescribesthesignificanceoftheap-plicationaboutinformationtechnologyinmiddleschoolmathe-maticscurriculumandtheproblems,someinstancesaremen-tionedinthepaperforanalyzingtheeffectoftheorganicintegr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athematicsteaching,bothprecautionsandimprovementmeasuresintheprocessofintegra-tionareproposed.Key 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mathematicscourse;integra-tion1引言由于初中学生在空间想象力与逻辑推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f7ea1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4.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研究郑仕福[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一个热门概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追求的是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而不只是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基本含义应当是: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包括数学知识建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的理解、數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等,通过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创设数学学习成绩,改善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建构过程.[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深度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众所周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一个热门的概念,教师的初衷是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希望其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们通常所说的“整合”,往往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去改变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这样的整合与笔者所期待的深度融合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以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追求的是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而不只是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超越传统的认识,于是总结成此文,希望在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既然不认为用信息技术改变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是两者的深度融合,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又应当如何理解呢?这里不妨首先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寻找一些理解.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可以发现,日常教学中被冠以“整合”的其实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而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么就可以认为这里所说的整合实际上就是深度融合的意思.说得再具体一点,“深度融合”的基本含义应当是: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包括数学知识建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的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等,通过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创设数学学习成绩,改善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建构过程.以“相交线与平行线”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探究”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本知识体系当中,由“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等重要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思路里,这些结论往往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来的,而如果借助于信息技术,就可以利用一些应用软件(如“几何画板”),让这些数学内容的建构过程,在学生的大脑当中得以更好地实现.几何画板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软件之一,其中蕴含的一些基本几何知识原理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而其演绎出来的结论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说在探究对顶角关系的时候,利用几何画板画出AB,CD两条相交直线,由于软件自带的功能,其可以显示对顶角的角度,且无论两条直线的夹角如何变化,对顶角都一直相等.这种非常直观的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顶角相等”这一基本的数学规律.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上面概述了深度融合的基本含义,并且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阐述了何为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学课程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数学课程理念、数学内容选取、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往更深处讲,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其实有一个重要的指向,那就是深度学习.相对于一般的学习而言,深度学习追求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强调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强调视角的宽度,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有批判性.根据这一认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还应当有新的表征.来看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PO垂直于直线l,点A在直线l上运动,观察线段PO与PA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是指向“垂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的,根据初中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在这个问题当中是可以猜想到PO是点P到直线l的最短线段的.而要证明这个结论,有两个思路:一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证明;二是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析之后的归纳或者说穷举,也就是通过列举事实来证明.基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思路,第二个思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认知过程.于是此时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就可以是运用几何画板之类的应用软件,来实现动态验证.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图1中,用鼠标拉着A点在直线l上任意移动,还可以借助于软件功能显示出线段PA的长度(提前设好基本长度).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是具有交互功能的,当学生用鼠标拉着A点在直线l上任意移动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线段PA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发现了这个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当P点从左边远处向O点靠近的时候,PA的长度是变小的;当P点从O点向右边远处远离的时候,PA的长度是变大的.而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学生就会发现PO是最短的.从认知过程的角度来看,这一学习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促进作用,两者的融合让后者更好地支撑起了前者的建构过程.事实上,在上面这个例子当中,学生所发现的“趋势”,正是这一教学过程的亮点,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关键.可以肯定地讲,如果不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生是很难发现这一趋势的.从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高效的认知建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推理逻辑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学生认识到趋势存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推理过程.最终所得出的“垂线段最短”这一认识,将会以最直接的结论存在于学生的认知体系当中,而这实际上与数学模型的本质是一样的.如此来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个关键要素,这个要素就是学科内容.对于初中数学学科而言,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不同的数学内容,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式以及认知加工过程是不一样的,那么在基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思路实施教学时,教师首先就要分析教学内容,看看其适合什么样的教学过程设计.概括地讲,初中数学可以分为代数和几何两个内容.从学生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往往能够更好地利用形象思维培养自己的几何之官,因为这个时候以“形”为主,此时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一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思维加工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好的表象,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代数知识的时候,相对就比较抽象,因为这个时候以“数”为主,而数总是抽象的,因而初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挑战也就更大了.此时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应当是让学生将抽象的思维对象转换为形象的思维对象,无论是传统的数形结合,还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所指向的正是这一点.这个时候反思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关系可以发现,传统理解上的“整合”,实际上是强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好在不同的知识点、教学环节上计算机对学习活动所应达到的支持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超越“整合”的“融合”,尤其是“深度融合”,更多的是强调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在“深度融合”的视角下,辅助作用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上,认知的对象是什么?答案还是要回到数学学科内容上来,只有坚持以学科内容为基础,信息技术的运用才能指向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只有如此,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内容的深度整合才能真正成为现实.以上认识来自于笔者的实践,来自于实践基础上的思考与总结,但望能够对同行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考分析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53ff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1.png)
·183·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以及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较为显著。
其教育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是第一步,教师需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打造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
一、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意义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偏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觉无从下手,这一点对于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有的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认为数学课程枯燥乏味,因此提不起兴趣。
针对这一现实条件,教育经验较丰富的数学教师开始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
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准,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和策略,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改革学科教学模式和策略:(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简单教材的分析为依据,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节奏,通过对教材中重难点的分析以及研究来指导学生。
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来调整教学思路,因此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够理想,学生也出现了消极应对的情绪和畏难心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突破这一现实困境,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教师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灵活利用各种优质的学习网站搜集相关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不同的课堂学习环节,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充分体现层次化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有所区别,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多样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利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要求,关注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信息技术责任部门既要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提供更多依据,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容忽略,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真实需求,注重对学生的层次化引导以及与教育,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
选择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分层、教学分层工作的稳定落实,充分彰显大数据技术的指导作用及优势,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6aa045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3.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1.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数学课程提供各种辅助教学工具,如数学软件、互动模拟实验、在线练习和课外作业等。
数学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在计算、制图、解方程等方面快速高效地完成数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互动模拟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在线练习和课外作业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对数学知识进行测试和实践,加强巩固和提高学业水平。
2. 引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引入还可以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模式,如个性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
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精确投放教学资源和指导方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知识分享,促进团队协作和构建知识共同体。
项目制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外拓展,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为初中数学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提供支持。
数学与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可以为这些学科之间的互动提供便利。
例如,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用数学软件进行化学实验模拟,用计算机语言编写数学程序等。
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具体好处如下: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降低学习负担。
学生可以通过数学软件进行高难度的计算和图形制作,节约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高层次思维的培养。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提升。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展示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组合作和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同学、老师以及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获得指导和反馈,从而深化和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对策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6d8c0f03d8ce2f006623f7.png)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对策研究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教育的核心。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积极相应教育部的号召,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学习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1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在”新课改”理念下,探索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和数学教学整合,成了我们所面临的迫在眉梢的难题。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构建的知识工具、情感激励的工具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对当前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1.1促进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吸取了精华。
教师的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句幽默风趣的赞扬和入木三分的分析态度,都能增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数学教学中,将传统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
1.2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我省中学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过程,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不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创立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并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开拓了学习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项报告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项报告【摘要】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育,不仅改变了数学的内容,也给传统的数学教育和教育方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随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程度也得到了深化,从最初信息技术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学习认识工具,在其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强大表现功能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
本文在分析了整合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尝试构建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旨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动态、生命”的评价理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策略;教师【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not only changed the contents of mathematics, but also to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to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a breath of fresh ai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degree has been deepened, from the ini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mply as a presentation tool,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learning tool, provides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ultimedia functionality in its strong erformance, the teacher can the creation of the real teaching situation,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so as to construct a new teaching mode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role of teachers is correspondingly changed,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got the maximum transfer. The need for new the relativeevaluation method to fit the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evaluation strategy, try to construct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i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embody the "dynamic, life" evaluation of ideas.【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Mathematics;Strategy;Teacher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家庭电脑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一个崭新阶段,学科教学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数学课程改革,同时也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李连宁强调,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
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学校因受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数学教改推进缓慢,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受限。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数学教学,是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新课改的数学教学需要开放与创新,我们就应该积极寻求数学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之路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素养。
新课程倡导:在学科教学中开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是新世纪教学必需之路,要努力推进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鼓励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开展此项研究自然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学助教优势,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我校数学教学,从而促进我校教改的推进,缩小城乡数学教学水平的差距。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一)实践意义1.有利于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将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如利用视频、音像、文本等资料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
整合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不仅能拓展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面,而且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像领会的教学内容,得到直观的表达和处理,一些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能得到很好的呈现。
2.有利于改变数学教师角色,使学生学会学习。
本课题的研究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由于信息和交通的相对闭塞,限制了学生的理想与追求,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学生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来探究、发现、创造和展示知识。
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3.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信息化整合水平。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中,如何体现整合的优势,是目前我们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为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已发生了变化。
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将成为他们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要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必须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数学教学的要求,设法找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最佳切入点,使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
同时,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协作,双向整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现、利用和更新知识。
对教师而言就要体现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师生交往民主化。
充分发挥信息媒体优势,精心组织教学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对学生而言就应实现角色转换,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即网络技术的学习者,网络学习的主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处理者、网络信息的交流协作者、网络信息的创新者。
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使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达到最优化。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必将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深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理论意义1、构建新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