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
(2024年)冬病夏治ppt课件
9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功能调理
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冬病夏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 善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力。
经络疏通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的作用。冬病夏治 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
2024/3/26
10
03
冬病夏治的方法与 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
在夏季进行中药灌肠、艾 灸等治疗,温阳散寒、祛 湿止泻,缓解溃疡性结肠 炎症状。
18
妇科疾病治疗
痛经
慢性盆腔炎
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旺盛的特 点,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温经散 寒、活血止痛,缓解痛经症状。
利用夏季阳气旺盛,通过中药灌肠、 艾灸等方法,温阳散寒、祛湿消炎, 缓解慢性盆腔炎症状。
25
治疗前准备事项
1 2
了解病情
在治疗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包括 病史、症状、体征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法,如针灸、拔罐、艾灸等。
3
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的需要,合理安排治 疗时间,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024/3/26
26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24/3/26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
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室内环境舒适,避免患者受凉或受 热。
注意患者的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 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遵守治疗规范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治疗规范,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有效。
27
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冬病夏治【范本模板】
冬病夏治目录1概述2作用机理3治疗方法4适应症5禁忌症6注意事项概述/冬病夏治编辑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作用机理/冬病夏治编辑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治疗方法/冬病夏治编辑由于虚寒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如果在夏季能够在此类疾病相对处于缓解期的时候给予治疗或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季的病证,这正是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
穴位敷贴技术
11/21/2016
临床应用—常用赋型剂
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含蛋白质和凝胶,能增强药物的粘 附性,可使药物释放加快,但容易干缩和变质。 凡士林:医用凡士林,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医药上配制 各种软膏、眼膏的基质,还可用于皮肤保护油膏。凡士林粘 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 为软膏外敷。 麻油或植物油: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 可润肤生肌。
丸剂:将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拌和适当的粘糊剂制成,便 于应用。
11将药物研碎过筛后,加水或面糊等赋形剂适量,制 成锭形,晾干,临床使用时加水或醋磨糊,涂敷于穴位上。 可减少配制过程的麻烦,方便储存,适应于慢性疾病的保健。 软膏剂:将药物粉碎过细筛或经提取浓缩后的浸膏,加入适 宜的基质调匀并熬成膏状,使用时摊贴于穴位上。本剂型的 渗透性较强,药物释放得慢,具有粘着性和扩展性。 硬膏剂:将药物放入麻油或豆油内浸泡1~2日,将油放锅 内加热,炸枯后过滤,药油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铅丹或广 丹,摊涂于厚纸、布等材料中央做成固体膏剂。使用时可直 接贴用或加热后贴于穴位。本剂型作用持久,保存方便。
11/21/2016
理论依据
理同内治
病从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 由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 能治内。内服汤药与穴位敷贴同样的通过经络“内联脏腑、 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 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
《理瀹骈文》:“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 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理,即内 治之理。”
11/21/2016
临床应用—常用剂型
涂膜剂:是利用现代工艺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成膜材料,制成 的含药涂膜剂,为一种新颖的骨架型经皮给药,使用时涂于皮 肤特定穴位上。 贴膏剂:采用高分子材料作基质而制成,具有药物容量高、 剂量准确,透皮性、贴敷性、保湿性好,贴着舒适,不污染衣 物等特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 药袋: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混以水、醋、 酒或其它赋型剂,放笼上蒸热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 后更换。 磁片:将磁片制成不同大小,面积应根据保健目的和穴位 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根据需要贴敷于相应穴位。
冬病夏治中药泥灸功效更佳
1 / 5冬病夏治中药泥灸功效更佳进入三伏天,全国各地的冬病夏治诊疗工作进入高潮。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中药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中药贴敷与中药泥灸相比,中药泥灸更佳,为什么?玉泥心经泥灸为大家介绍一下: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药,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疾病的发生、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
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
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二、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泥灸中医的多种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和针灸、刮痧、推拿等外治疗法,以及食疗等均具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穴位泥灸是冬病夏治中声望最高的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安全、无痛、外敷,疗效显著而深受患者青睐。
由于冬病夏治穴位泥灸是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时期,故也简称为“三伏泥灸”。
2 / 5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玉泥心经泥灸,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泥灸治疗。
烈日炎炎三伏天 冬病夏治正当时
烈日炎炎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今年的三伏天又要到了,很多患者咨询自己能不能用三伏贴,怎么用三伏贴,能不能自己买了药回去自己贴。
要了解三伏贴,还要从中医的“冬病夏治”说起。
一、什么叫“冬病夏治”“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
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夏治”实际上是针对“冬病”的一种预防措施。
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冻疮、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症,慢性结肠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均适宜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这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
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象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此时“冬病”一般处于缓解期,此时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正符合中医经典《素问·四气调神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的原则。
如果本身阳气衰弱,又没有外来的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二、“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说到冬病夏治,人们马上想到贴“三伏贴”,其实,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贴膏药那么单一,服用中药、穴位艾条灸、穴位注射、穴位拔罐、脐疗、刮痧、药膳等等,都是“冬病夏治”增强疗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中药:“冬病”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寒证”、“虚证”。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貼夏季三伏天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气。
三伏天意味着酷热的天气,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之间持续三个时段。
由于高温、潮湿和污染等条件的影响,三伏天容易导致各种身体不适,特别是容易导致皮肤问题的出现。
因此,三伏天的健康保健尤为重要。
在传统中医学中,三伏天被视为治愈冬季疾病的好时机。
因此,有一种叫做“三伏贴”的中草药治疗方法在夏季广泛使用。
三伏贴是一种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贴片,贴在人体穴位上,以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健康。
三伏贴的使用时间应该在三伏天左右,但也可以在其他季节使用。
根据中医理论,三伏贴的应用原理是利用贴片中的草药成分刺激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功能。
三伏贴的成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常用的中草药:1. 朱砂: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气,清热解毒。
2. 辣椒: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3. 紫草:具有消炎、杀菌、止血和治疗皮肤病的作用。
5. 炒麦芽:健脾胃,滋补身体。
这些草药成分相互搭配,能够有效地治疗以下一些疾病和症状:1. 皮肤问题:三伏贴能够缓解各种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过敏性皮炎等。
贴片中的紫草和石膏等成分具有消炎、杀菌和止血功效。
2. 风湿痛:三伏贴能够消除风湿痛和关节疼痛。
通过刺激穴位和促进血液循环,能够缓解疼痛和强壮关节。
3. 消化不良:三伏贴能够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等问题。
炒麦芽能够健脾胃,消除胃突等不适。
5. 失眠:三伏贴能够缓解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它的草药成分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因此,对于一些身体不适和皮肤问题的人来说,三伏贴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使用三伏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贴片应在适当的穴位上敷贴。
一般来说,应选择身体局部的穴位。
2. 在使用三伏贴前,应清洁和消毒皮肤。
贴片应粘贴在干净的皮肤上。
3. 在使用三伏贴期间,应多喝水,以帮助身体排毒,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具体的治疗剂量和使用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
总之,三伏贴是一种中草药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定向透药技术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中的临床研究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定向透药技术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定向透药技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2个月。
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1)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P<0.05)。
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定向透药技术具有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的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中药定向透药技术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临床表现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息和气促等症状,病程时间长,进程较为缓慢[1]。
发病年龄为新生儿至14岁之间,3岁为高发年龄,冬季是发病的上升期。
目前,中医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有专门的病理分析,但是根据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症状分析,将其划归为“喘证”、“咳嗽”的病畴范围。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的病因是宿痰伏肺、肺气上逆、肺气失宣从而导致的患儿气道受阻[2]。
根据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对CVA缓解期治疗上应侧重于治本抗复发,防止其向典型哮喘转变。
为探求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措施,对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共计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7.30±0.5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7±0.23)年。
立冬养生冬病夏治的中药实用方法演讲稿
立冬养生冬病夏治的中药实用方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关于立冬养生的中药实用方法。
冬天是寒冷干
燥的季节,人体易感受寒邪,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和慢
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做好立冬养生工作,预防和治疗冬季疾病。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实用方法。
一、白术汤
白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健脾、益气、补中、和胃、止泻、安
神等功效。
白术汤是由白术、茯苓、半夏和甘草煎汤而成的,可治疗
冬季腹泻、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桂枝汤
桂枝是一种有温热性的中药材,可温中散寒、温通经脉、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等症状。
桂枝汤是由桂枝、干姜、大枣和甘草煎汤而成的,
可治疗感冒、风寒头痛、肩颈疼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三、沙参冰糖煮水
沙参是一种有滋阴清热、化痰止咳、补肺气等功效的中药材,沙参
冰糖煮水是将沙参、冰糖和水煮沸而成的,可治疗冬季口干舌燥、咳嗽、喉咙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状。
四、黄芪羊肉汤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益气固表、健脾胃、补肾阳等功效。
与羊肉炖在一起,黄芪羊肉汤可以提高免疫力,抵抗寒邪,防治冬季
各种感染性疾病。
五、桂圆红枣茶
桂圆红枣茶是家庭常见的养生茶饮,具有补血养颜、滋阴补脾等功效。
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将桂圆、红枣、冰糖和水共同煮沸,即可
喝到健康饮品,对女性保健效果尤佳。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中药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且远离冬
季疾病。
当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注意中药的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祝愿大家在冬季养生中健康快乐!
谢谢!。
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总结
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总结
本次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由我们团队举办,旨在为广大民众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
在讲座中,我们介绍了冬病夏治的概念和原理,讲解了如何通过中医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冬季高发疾病,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讲述了冬病夏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疗法,旨在通过在夏季炎热天气中预防和治疗疾病,以达到冬季减少复发的目的。
它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认为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处于旺盛状态,此时治疗冬病,可以扶助阳气,鼓舞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接着,我们介绍了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和应用。
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敷贴、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其中,中药敷贴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起到调节气血、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讲座中,我们还讲解了如何通过中医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冬季高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胃肠道疾病等。
具体包括穴位按摩、中药泡脚、饮食调理等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调节身心健康。
最后,我们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讲座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冬病夏治的成功案例,并从病例中分析了中医治疗的效果和方法。
此外,我们还讲解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中医保健和预防,
如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
总的来说,本次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为广大民众普及了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和认识。
我们将继续举办类似的中医保健讲座,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中医保健服务。
浅谈穴位贴敷
浅谈穴位贴敷【摘要】: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俗称“三伏贴”,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来源于清代张潞《张氏医通》的“百芥子疗法”。
其为纯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少、疗效好、价格低廉。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中医药疗法每年一度的“三伏贴”时间又到了,好多患者过来咨询关于冬病夏治的知识,现通过我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近年来本院自制中药敷贴的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的观察及总结,浅谈一下穴位敷贴。
1.对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理论概述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它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俗称“三伏贴”,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特色方法,来源于清代张潞《张氏医通》的“百芥子疗法”。
此法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另外还可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从而使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此法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二、敷贴的应用1.适应范围: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儿科疾病等等。
2.用药与方法:选用我院自制的中药配方,用姜汁调成膏状,用专用的敷贴将中药于初伏、中伏、末伏时根据不同病症贴与所选穴位。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童每次贴药时间为0.5~2小时,具体贴敷时间也可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①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例:选穴:天突穴、大椎穴、肺俞穴、膻中穴、脾俞穴、肾俞穴,然后使用空白贴将药物做成穴位贴,贴敷在以上穴位,持续贴敷2-6小时,在贴敷药物期间,患者需要禁食生冷、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在贴敷之后,如果患者的局部皮肤存在微微发红情况,无需担心,会自行消失,如果皮肤处出现水泡,不要挠抓,避免抓破发生感染,如果水泡较大,需要及时处理。
慢阻肺患者如何“冬病夏治”?
慢阻肺患者如何“冬病夏治”?发布时间:2022-08-02T07:21:07.6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期作者:王思义[导读]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其中本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夏季气温高,慢阻肺患病率相对较低,此阶段可成为本病防治的最佳时间。
那么,慢阻肺患者该如何开展冬病夏治呢?王思义四川省简阳市三星中心卫生院院办内科 641402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其中本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夏季气温高,慢阻肺患病率相对较低,此阶段可成为本病防治的最佳时间。
那么,慢阻肺患者该如何开展冬病夏治呢? 1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为中医常用的传统治未病方法,最早是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各奔,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治其本”,提示春夏季节人体应顺应阳气升发、万物生长的特征,养生养长以温阳机体阳气;秋冬季节万物应敛藏,以促人体阴气渐长。
与此同时,《黄帝内经·素问》也提及,“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重点强调了未病先防对疾病防治的重要作用。
冬病”主要是指在冬季易发作或易引起病情加重的虚寒性疾病。
冬为阴,夏为阳,部分患者素来阳气不足,正值冬季气温低,阴盛阳衰,导致正气难以祛邪于外,或者是在冬季感受阴寒之邪,致使一些慢性疾病,如慢阻肺、哮喘、关节炎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主要是指在夏季三伏天,此时自然界、机体阳气正旺盛,采用温阳通络、活血散瘀等治疗措施,去除寒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及未病先防的疾病防治原则,人的机体变化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夏季气温升高,阳气正旺盛,人体阳气在是四个季节之中处于高峰期,特别是三伏天,气温较高可促使肌肤腠理开泄,此时采用穴位贴敷、艾灸等传统中医方法,可使药效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振奋机体全身阳气,根治病邪,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几种冬病夏治方法
几种冬病夏治方法-冬病夏治,除了我们目前常用的中药外敷,也就是天灸,还有其它几种方法,你知道吗?河南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吕沛宛这样解释:冬病夏治方法众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饮食在饮食上,夏季气候较为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浓重,要多吃杂粮,不可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如川菜、荔枝等,以免内热过重。
此外,冷食瓜果也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多食用,以免损伤到脾胃。
口味浓重的饮食,则容易产生湿热,激发各类疾病。
《养生论》中曾说道:“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
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天灸天灸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和“敷贴发泡”。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的三天。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点,三伏天便成为了人们治疗宿寒引起的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天灸治疗后皮肤会有发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自己也可涂些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果已经发起水泡时,应避免抓破感染,可以涂烫伤软膏做保护。
天灸期间要戒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以及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如果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此外,贴药时要注意少吃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辛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
如果刚好在三伏天有发烧、咽喉发炎等疾病的患者不能贴药。
另外,天灸的禁忌症还有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艾灸(常用保健灸)三里灸部位: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一次,勿烫伤。
穴位敷贴的八项注意
穴位敷贴的八项注意作者:孙建华来源:《祝您健康》 2012年第8期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许多人想知道在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为此,江苏省中医院专家孙建华主任给予你具体的指导——1. 人群的选择首先要提醒大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采取穴位敷贴的方法。
有一部分人群不适宜:① 妊娠期妇女,中医认为穴位敷贴可能会动胎气,即敷贴所用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② 幼儿,首先敷贴的药物刺激很容易伤害幼儿娇嫩的皮肤;其次,孩子对于穴位敷贴的感觉难以表达清楚,特别是一两岁的孩子,不会讲话只会哭闹,等到家长发现后,可能穴位敷贴的局部皮肤已经出现了水泡。
③ 糖尿病病人,如果穴位敷贴的药物引起局部皮肤起泡破溃,往往很难愈合。
④ 感冒、发烧、咳嗽的病人以及肺炎、多种感染性疾病发作期的病人都不适宜采取穴位敷贴。
2. 皮肤的选择敷贴所选择穴位的局部皮肤本身有斑痕或者破溃,不适宜敷贴。
另外,对敷贴的药物,或者敷贴所用胶带过敏的人也不适合穴位敷贴。
要避免出汗,保持皮肤的干燥。
三伏天闷热容易让人出汗,患者赶到医院一身汗,要先休息几分钟,用干毛巾或纸巾把汗液擦干,用酒精在穴位敷贴的皮肤部位进行清洗,再进行敷贴。
敷贴以后,尽量少在户外活动,避免出汗,影响药物的作用。
3. 气温的选择夏季,在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中,环境温度要适宜。
如果环境温度太高,病人皮肤出汗,药物难以敷贴和固定。
因此,在敷贴操作过程中以及患者回到家后,环境温度都要尽量保持在25度左右,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反之,环境温度太低,人的气血运行受到抑制,毛孔闭塞,穴位敷贴的药物也很难渗透,不易达到疗效。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大自然气候的变化,激发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因此,要尽量远离空调。
4. 时间的选择① 敷贴的时间: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天的第一天治疗1次。
一年3次,连续3年,作为一个大的治疗疗程。
除此之外,其他时间也可以进行治疗。
但是,不可能敷贴三五天就可以把疾病治好,因为冬病夏治是治疗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疾病,很难通过某一种疗法短时间治愈。
冬病夏治别忘艾灸
龙源期刊网
冬病夏治别忘艾灸
作者:李尤佳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06期
中药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皮肤高度过敏的人,则不适宜采用中药贴敷治疗。
他们可以采用包括艾灸、饮食疗法、拔火罐、热疗(日光浴、远红外舱、温泉疗法、沙滩浴)等疗法进行“冬病夏治”。
其中最常用的是艾灸。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焦乃军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夏天环境热、人体有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那么就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以起到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的作用。
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
艾灸简单易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
需要请大家注意的是,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有些红晕最好。
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
因为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可能使药物本身的作用发生改变。
向大家介绍几种简单常用、效果不错的艾灸穴位治疗方法。
足三里灸(最常见的保健要穴)
部位: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神阕穴、气海穴、关元灸(保健要穴)
部位:神阕穴在腹部,脐中央;气海穴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3~5分钟,每日一次。
冬病夏治把握时机
忠
药 品 质量不 高 , 是抗 癌 中 药产 生毒 副 作 用的 原 因 。即
肿瘤 乃痼 恶 之 疾 ,邪 毒 有毒 之 品 , 其性 峻 力猛 故 借 以攻 邪 , 即肿 瘤 防治 中常 用 的 “ 以毒攻 毒 法 ” 。许 多具
功 能 损 害 、 物 性 过 敏 反 应 、 体 不 适 等 : 中 药 本 身 药 身 而 有毒 、 证 用 药不 准 、 伍 失误 、 制 不 当、 食误 用 、 辨 配 炮 误
解 毒 : 的 中药 含 有 蛋 白 质 、 质 , 保 护 胃 黏膜 , 有 胶 可 缓
和 刺 激 , 碍 有 毒 成 分 的 吸 收 , 可 以 与 某 些 有 毒 成 阻 并 分 , 生 物 碱 类 结 合 , 出 体 外 , 到 消 除 药 物 毒 性 和 如 排 达 药 物 不 良 反 应 的 目的 。
\
体 本 身有 一 定 的 排 毒 、 毒 功 能 , 中 药能 够 产 生 某 解 对 种 程 度 的 适 应 性 : 且 , 药 中含 有 的 糖 类 、 生 素 而 中 维
等 , 入 体 内 可 能 转 化 为 葡 萄 糖 、 糖 醛 酸 , 而 帮 助 进 葡 从
汤
用不 当 , 也会 造成 脏器 伤害 或 中毒 。 常 见抗 癌 中药 的毒 副作 用 有全 身 中毒 反 应 、 脏器
攻毒 之 应用 , 慎重地 掌 握有 效剂 量 , 须 宜适 可 而止 , 把
治疗作 用 。
中毒 , 现 为心 律 失常 和 心 电图 改 变等 ; 表 含强 心 苷 类
的 中 药 , 罗 布 麻 叶 、 酥 等 , 可 引 起 类 似 洋 地 黄 中 如 塘 也 毒 的 表 现 。黄 连 素 静 脉 滴 注 可 引 起 急 性 心 源 性 脑 缺 氧
民间秘方自制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求人
【民间秘方】自制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求人三伏贴要用姜汁、蜂蜜调和。
取姜汁时,将生姜洗净粉碎,用无菌纱布挤压取汁。
关节痛则不用姜汁,用蜂蜜调和,然后就可按药方进行制作。
关节痛:肉桂、炮姜、白芷各10克,研成粉末,加一些蜂蜜进行调和(因为蜂蜜可驱寒祛湿),药膏就好了。
将一小勺药物放在药膏上,如果是胳膊疼,就要找曲池穴(屈肘,在手肘窝外横纹尽头的窝里),如果是膝关节痛,贴在两个膝眼上(有膝眼和外膝眼,在膝盖的两个窝眼处),用胶布固定,贴10个小时,10天1次。
鼻炎:取白芷3克,细辛1.5克,白芥子3克,苍耳子3克,辛夷花1.5克,捣碎弄成粉末,用姜汁调和。
贴在大椎穴(低头,后颈颈椎最突出的高骨下的凹陷处)、肺腧穴(大椎穴下往下数三个突起,定住,再往两边约一个大拇指直径宽的地方)。
贴2个小时就要取下来。
10天贴1次,连贴3次。
如果经常流鼻涕,导致头痛,则说明鼻炎较严重,应用蝉衣1.5克,蛇衣3克,全蝎2克,诃子3克,乌梅肉3克,磨成粉用姜汁调和,贴风池穴(颈后枕骨的下缘,距耳朵后部约两手指宽的凹陷处)、大椎穴、肺腧穴,贴4个小时,7天贴一次。
便秘:取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磨碎加生姜汁少许,贴在肚脐、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处)、气海穴(肚脐正下两个手指宽处),每次贴6小时,每7天一次,连贴3-5次。
驱寒升阳:取吴茱萸10克,磨成粉,用姜汁搅拌均匀,取麝香壮骨膏贴在小腿上的足三里穴、肚脐和脚心,每3天贴敷一次,每次贴6个小时左右,可祛寒升阳,治疗老寒腿、手脚冰凉。
(整理/快乐老人报记者仲文)三伏贴药材逐个看主要药材:细辛、甘遂、白芥子、元、吴茱萸、人参、生姜北细辛药效较好,它辛温入肺经,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通窍的作用。
由于药效较“猛”,一般用于服的量不会超过2钱。
而三伏贴是外贴皮肤,细辛正好能发挥作用,将药效更好地渗入人体中。
白芥子辛温入肺经,能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在三伏贴中,主要是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帮助其他中药药效更好地进入人体,同时促进人体的气血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病夏治的方法
冬病夏治,不止就是贴膏药,中药内服、穴位注射、饮食疗法等均就是治疗手段。
从临床效果瞧,穴位贴敷还就是最好。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阳气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一些冬季的高发疾病,就就是由于人体内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所致。
而在夏季,人体阳气达到高峰,借三伏最热之时,对病人进行治疗,使虚阳恢复正常,就能有效增强其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作用。
冬病夏治虽好,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可以治疗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冻疮、风湿病与部分肾脏疾患等。
因此,凡易患此病者,都可考虑在三伏天进行治疗。
不过,其治疗方法并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只有去医院贴块膏药那么单调。
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方式,其实有6种。
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药物。
只要坚持连续服用3个月,就会有不错的疗效。
2、穴位敷贴:这就是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背部相应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肺脏,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一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烧灼感为度。
这也就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
3、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每月1次,连续3个月。
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就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
首先,病人必须做过过敏原试验,明确致敏物质后,由医生给病人注射脱敏制剂,使其过敏程度降低,从而减少哮喘发作。
脱敏治疗就是一种长期方案,患者需要耐心配合,以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4、药物外擦:在治疗冻疮时,最多采用的方法就是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擦患处,同时用自然日光照射5分钟。
一般坚持擦药一周,在擦药期间再加
用穴位敷贴一次,即可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抗寒能力增强。
5、饮食疗法:不要以为这就是“滥竽充数”,饮食疗法如今已经成为当今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
如慢性咳喘病人要少吃肥腻荤油以免体内生痰;肺虚之人,提倡多食生姜、萝卜、百合、粳米等,有利于补益肺气;脾虚之人,应多食白人参、莲子、薏仁以利脾气强健,从而令痰无处可生;肾虚之人,可进食白羊肾、肉苁蓉、五味子等以补肾纳气平喘。
6、运动疗法:运动就是永恒的真理,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就是一种自然康复疗法。
按照中医的理论,在夏季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能起到预防冬季疾病的目的。
来源:《生命时报》
冬病夏治常用方法5种
核心提示:冬病夏治,就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它就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从临床效果瞧,穴位贴敷最好。
下面为大家共总结了5个常用的冬病夏治中医方。
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从临床效果瞧,穴位贴敷最好。
下面为大家共总结了5个常用的冬病夏治中医方。
【穴位贴敷】这一疗法就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与脏腑,来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生姜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
贴的时候,先用酒精消毒,取直径为1cm左右的膏药,用5cm×5cm的胶布贴在穴位上。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盲、大椎、中府、膻中等。
【艾灸】灸法一般用的就是艾灸,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与艾条,
用艾绒或其她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与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与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
相比穴位贴敷、刮痧与拔火罐,艾条就是用实火祛除身体里的湿寒之气,属于劲道比较足的疗法,所以容易上火的人不建议用艾条,否则内火加外火就会虚耗人体的津液。
【刮痧】刮痧就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个方向刮动,刮痧能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也就就是俗话说的“痧”,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使人体的神经、循环、免疫、排泄等系统兴奋起来,加快新陈代谢。
【拔火罐】用拔火罐冬病夏治的原理与刮痧差不多,都就是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
【割治】割治方法就是把手指的末节正中割开一个小口,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并在局部施行刺激。
该方法对于哮喘与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