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 花山谜窟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山谜窟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花山谜窟景区观光游览。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地的省辖市,黄山市不仅以奇特的山水风光冠绝天下,更以丰富的人文景观蜚声中外。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在给我们后代留下一批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同时,还留下一个至今无人能解的千古之谜——这就是花山谜窟。
如果说,黄山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和杰作,那么,花山谜窟则是古徽州人民无与伦比创造力的结晶。
花山谜窟位于黄山脚下新安江畔,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味最高、谜团最多的古代人工石窟群,然而到底是谁在几百乃至上千年前,在这个偏远的市区,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创建了一个规模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呢?值得一提的是,石窟内一无佛像,二无壁画,三无文字说明,不仅是石窟内岩壁上无文字说明,连浩瀚的古徽州地方史志上也没有任何记载,附近的村民对石窟的形成也不甚了解。
这些石窟究竟是何时开凿?何人开凿?如何开凿?为何开凿?开凿出来的石料又运往何处?我们不得而知。
结合地质、历史、军事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得出了以下八大猜想:徽商屯盐说、皇陵说、史前文明说、功能转化说、采石说、山丘说、道家福地说、贺齐屯兵说。
每一种猜想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不能自圆其说,不能不说是个谜。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神秘、悠远、古朴的花山谜窟。
在此祝愿您在我们景区游得愉快、玩得开心!
现在我们即将走上台阶经过前方的观光索桥进入景区。
请手持门
票以备检验。
在我们脚下的人行观光索桥,名为环溪索桥,桥全长130米,宽1.8米,2000年4月20日修建,于同年9月28日通行,可同时容纳300人行走,桥头堡是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而建,桥下这条河流就是被称之为古徽州人民的母亲河——新安江,这里是新安江的上游,这一段水域叫渐江,顺水而下73公里就可以到达美丽的千岛湖景区。
桥上人多时会产生共振,有些摇晃,请尽量靠桥的中间走,扶两边栏杆,钢丝与栏杆相接处是晃动的,小心夹到手。
我们走过环溪索桥,跨过新安江就步入景区了。
花山谜窟景区是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屯溪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4月20日联合开发,同年9月28日对外营业。
最早叫古徽州石窟群。
可以说石窟是非常幸运的,在营业半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于2001年5月20日来到景区视察,并且对石窟赞叹不已,连声说:“这真是个宝,是个大宝。
”还欣然为景区命名题字叫“花山谜窟”。
“花山”指的是这边的山名,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遍山开满市花杜鹃花,也就是映山红,所以就称花山;“谜”是因为石窟内谜团众多;“窟”指的是古代人工开凿的石窟,并非是天然的溶洞。
石窟在很久以前就被一位老百姓上山采药的时候发现,当地村民也曾经自发性开采,但由于开发工程量太大,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右旁是沿江栈道通往景区西大门,让我们沿左方前行进入景区继续游览。
花山谜窟景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东郊、新安江畔,距中心城区仅12公里,规划面积为61.2平方公里,是黄山山脉的延
伸部分。
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庙宇宗祠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极高,能适宜各层次游客观光游览的综合性景区。
目前,在整个景区7平方公里范围里已探明石窟洞口就有36处,随着山体的走势按顺时针方向从1到36分别编号。
先已开发的有5处(2号,35号,24号水上石窟,33号和34号,最有代表性的是2号、35号和24号石窟),而它们几乎都分布在我们眼前这一座一座的小山头内,可以说,我们眼前的这些小山几乎都让古人给掏空了,只剩下空壳罢了。
石窟对您也许并不陌生,常见的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溶洞,洞内是经过千百万年而形成的形态各样、绚丽多彩的钟乳石;另外就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仙官洞府。
花山谜窟的凿痕明确地告知我们这是古代人工的杰作。
那么我们今天就去2号和35号石窟内部参观,看看这被人称之为千古之谜的石窟究竟谜在何处!
在您的左手边就是1号石窟的背面,它的洞口面朝新安江,正在清理中,暂时还未对游客开放,上面的摩崖石刻是景区开放后,一些名人所提。
“神工鬼斧”是辽宁的画虎大师冯大中题写;而“天下奇观,千古之谜”是有中国原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提!从1号石窟的背面我们还可以看得出,整个山体是个名副其实的石头山,植被只是生长在一层非常薄的泥土上,而四周山体都是这样,山底下是石窟,也就是说,在很久以前古人讲整个山体全部给掏空了,但目的然后,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右手边这条道路可以通往35号石窟,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石板路,是石窟中当年遗留的一些边角料所铺成的,在
以前这边是块稻田,我们在开发石窟的时候把里面的淤泥清理出来,垫高3米,再把里面边角料经过后人加工修铺路面。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2号石窟,抬头可以看到洞口上方有书写着“环溪石窟”。
这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当地的村民曾经对这个石窟进行过开发,但是最终由于工作量浩大而放弃了,只留下这四个字作为一个六年。
2号石窟面积4800平方米,洞深146米。
终年恒温在15摄氏度左右,内部的结构分为上下两层。
由于石窟内光线较暗,路面湿滑,请注意安全!
石窟一楼当中有一根非常粗的石柱,我们给它叫做“秦天柱”,说它有一柱擎天的气势,在大厅内部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这些方面隐隐约约突显出当时古人在力学方面、安全方面考虑的十分周全。
在墙壁上看到很多清晰而有条理的凿纹,像这样的凿纹石窟里处处可见,都是原始状态,所以非常肯定这些石窟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地面上发现很多遗迹,似乎很像是一根根大石块采完之后留下的痕迹,但这些就能证明石窟就是个简单采石场吗?我们还不能过早下结论!请继续往前参观!
在您的右下方,有两块石头,右边一块是石柱,左边的是石门楣,石窟清理时,里面当然也有所发现,这些毛坯石料就是当时石窟里发现的,考左手边的石门楣重达800公斤,而旁边这根石柱重达1400公斤,当人们看完这些东西之后,似乎更加确定了他们的第一种想法,那就是“采石”。
但是也有很多的游客朋友反对这样的说法,反对的理由是:采石,完全可以露天开采,没有必要在地下进行,通风、采
光、运输等都十分不便,还有塌方的危险,而且经测算,在石窟内开采是露天开凿同样体积石料成本的6到10倍,若纯粹是为了采石,似乎没有必要在石窟内进行。
再说,石窟内的石料也并非是上等石料,属于中生代的粗砂岩,说白了就是磨刀石,外面到处都有。
成本高价值又低,没多大开采意义,所以采石的说法,可能性比较小。
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外面还得继续参观!
走在这里外面可以发现石窟分为楼上楼下两层结构,您可以回头看一下这里和洞口刚好程一直线,正好形成了一个行军作战所需要敌明我暗的态势,这样又引发了石窟当中的一种说法,贺齐屯兵。
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208年,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山越,派威武中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
而这段史实它又是“屯溪”地名由来的一种说法。
屯指的是屯集、屯兵的意思;溪是横江,率水新安江。
在去石窟最深的地方之前,我们来看一下石窟里一根很特别的石柱,就是面前这根。
这根石柱我们起初给它形象的取名为“象鼻柱”,但这只是想像当中的一种想法取名而已,建筑专家告诉我们,它的学名叫“牛腿柱”,上宽下窄、上粗下细、倒插三角形,古徽州“八仙桌”的桌角都是这样设计的,美观,实用!而此处面积又不是很大,支撑着什么呢?经过检测发现问题,柱子边缘部分的石质灰灰黑黑的,跟石窟的普通石质不一样,经过检测,这种石质特别容易风化,留下这根牛腿柱是为了防止风化坍塌,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从这里体现了力学原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从而也反映开凿这个石窟不是
粗犷的活动,应该是一个有母的有规划的古代工程!
这边是离洞口146米的最深处,可以看到石壁内侧有被烟熏过的痕迹,由此推测,也许就是古代人用作厨房或是制造兵器的地方。
那么他们是如何排烟的呢?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石壁上有些裂缝,工作人员在这边做过实验,使用火把,发现只能排出少量的烟,但绝大部分的烟排不出去,之前我们也有讨论这是屯兵所用,就算这说法成立,但也不可能只有这一个出口,这在当时是犯了兵家大忌,如果敌人真攻打进来就没有地方退兵,就成了死路。
人们用仪器探测,发现我们脚下还有空间存在,也就是说脚下还有另一个出口,接下来,看看这个石坑,大家看着石壁石柱上的凿痕还在继续向下延伸,证明这下面确实是有空间的,因此我们猜测这里有可能就是石窟的另一个出口。
石窟被鉴定出最起码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从什么地方鉴定出来的呢?是从右边一块钟乳石!像一些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的溶洞里非常的多,倒挂下来非常漂亮,而你们看到的那些钟乳石的年纪最起码有几亿年的历史,它形成非常的缓慢,要几十乃至上百年才能长出1厘米,经地质学家推算,眼前这块钟乳石的年纪在1700到2000岁之间,我们发现这块钟乳石它是从凿纹的上面长出来的,这说明先有凿纹,先有石窟的空间,再有这块钟乳石的,也许石窟的年纪更大,历史更久远!
我们不禁要问,在1700年前,古人没有任何先进工具,是如何来将整片山体掏空的?凿痕竟然如此规则平整,是用铁凿子、铁锤子
吗?就用这样简单的工具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完工?如果开凿石窟是单纯为屯兵之用,恐怕石窟还没凿好,这仗也早该打完了!
在这里外面可以看到一根根石柱,它们排列整齐形成一个走廊,所以石窟有“地下长廊”之称。
而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人为活动过的痕迹,右边墙壁上有很多四四方方凹进去的石房,像这样的石房石窟里还有很多,这是否有可能是当时古人用来休息睡觉的地方呢?墙壁上还有大量的烟熏过的圆圆的凹坑,这应该是用来照明插火把的地方,灯火明亮自然有人很多,而屋子这么多肯定有大量的人居住过,于是又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说——道家福地。
在离我们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齐云山,它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道家是有喜欢群洞以作福地修身养道的传统,这会不会就是当时的道士所为呢?
石窟里面有很多的石柱,它们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支撑山体,而某一些石柱,我们发现有可能还会起到其他的作用,还记得我们在一楼大厅看到的秦天柱吗,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侧面,它的整个侧面形状特别像一只大脚,一只鞋,不仅这个像,在它前方的那根石柱也很像。
它们连在一起看就如同一个巨人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正在踏步向前走,而脚尖所指方向不是其它的地方,正好是出口,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也许真的是一个路向标,所以这样的柱子不仅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起到一个路向标的作用!紧接“擎天柱”又有了另外的名字,叫“指路靴”。
顺着靴子的我们就能够找到出口,顺着靴子的方向,我们离开2号,继续往前参观!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35号石窟。
整个石窟在没有清理时一直被
水和淤泥所淹没,可以看到墙壁上的一些淤泥痕迹,而且它的洞口比2号相比更加宽广高大,气势更恢弘一些。
整个石窟的面积12600平方米,洞深170米,上下落差为25米,最低处低于新安江水平面2米,石窟内最高处有18米高,相当于普通建筑六到七层楼的高度,而且它的石柱排列非常整齐,成一字排列,这些石柱把整个石窟分割成一间间的石窟总共有36间,环绕整个大殿,所以石窟又有“地下宫殿”之美称。
这个石窟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洞中藏洞、洞中套洞。
石窟里面常年恒温15度左右,冬暖夏凉,不管什么季节到花山谜窟参观,都是非常舒适的,让我们进洞去参观吧,石窟内灯光较暗,路面湿滑,请注意安全!
打有绿色灯光的地方是我们35号石窟的第一站——碧水潭,刚刚我们来35号石窟时走了很多的台阶,这说明石窟处在山上比较高的位置,但这里的水,自从开发以来一直断断续续抽排,从未真正抽干过。
老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照理讲应该可以抽干。
从石窟拐角看去,那些凿痕仍然可以往下延伸,明显是在告诉我们底下仍然还有空间,如果有可能继续给它清理下去,底下也许会是别有一番洞天。
曾有游客朋友为我们提议,派潜水员下去探探,看看水下还有多大的空间,主意不错,但无法实行,因为底下面临的不仅是水,而是堵了上千年的淤泥。
水上方有一非常平整长方形,厚厚的石块,类似一个桥梁一样,我们形象地为它取名为通海桥,不管石窟作用如何、目的怎样,将石窟内开挖后肯定有很多的石料,而此石块也许会很好的起到一个运输作用。
走到这里,我们的面前出现的是一个45度的大斜面,当时古人是根据“山高则高、山低则低”的道理去开凿,是完全按照山体走势从上往下开凿,那么顶部的这一斜面恰好就是我们外面山体的坡度。
现在专家用红外线、雷达测量仪来测量这一斜面的厚度仅5至6米。
那么古人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它是怎样知道这一山体斜面的坡度的呢?况且它还是在地下开凿,这就更难了。
那么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在开凿这个石窟之前肯定经过规划、设计以后才进行开凿的,那么当时的这位设计师高潮的技艺也不得不让我们表示敬佩。
这个石窟的顶部凿痕不仅非常规则、漂亮,大家还可以发现,就是在这里讲话没有任何回音,四周凹凸不平的凿痕就起到吸收声波起到消减声音的作用。
左边这堵薄墙它仅有十几公分厚,古人要是单纯取石的话,很容易就可以将它打穿,为什么他要留这堵墙的存在呢?它的作用有两个:一、它可以起到支撑部分山体的作用,二、古人开凿这样一个石窟,铁凿敲打石料一定非常嘈杂,它把石窟分隔开来可以起到隔音的作用,而且顶部凹凸不平的凿痕和电影院的漫射强一样同样起到一个吸音的作用了。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比新安江的水平面低2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古人开凿石窟时要取下许多石料,这些石料必须要运出去,要把石料运到比这里高25米的洞口去是不是很费时费力呢?因此我们猜测这里就有可能和我们外面新安江畔两处水底石窟相通,通过这里将石料运到江面上,通过新安江将石料运走,只有这样才最为胜利。
现在我们所在的是整个石窟的最深处——清水池。
这里低于新安
江水位2米,开发以前被18米的深水所掩埋,水科院阻隔空气对石窟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
这里顶部的凿痕是整个石窟当中最清晰、最美观的了,它们之间的间距长短非常规则,而且在这些凿痕中间还有一些花纹很像现在家居装潢所贴的壁纸,真可以说是精雕细刻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石窟的拐角处有一堆废石料,但是它十分不平凡,是整个石窟中唯一没有翻动过的一堆石料,它与石窟同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堆放整齐,说明这些石料是当时未来得及运出石窟的,这能否进一步说明这个石窟是一个未完工的工程呢?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石窟这个好大的工程开凿在上千年前,也许只有皇家才有这么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去开发这么大的一个石窟,那么石窟有没有可能是一个未完工的地下皇陵呢?因为当地有句谚语说“生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那么葬在徽州是指,徽州是一个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再加上我们花山有36个石窟,而35号石窟却又有36间石房,因为36在古代是个很神秘的数字,比如:36计、36星术、36天干等,3+6=9,九五之尊,九五之尊象征着皇帝,因此我们猜测石窟有可能是个未完工的地下宫殿、地下皇陵啦!
石窟很多方面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才智,我们面前的这堵薄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堵墙厚度不足20公分,左边无异常,右边设计的非常特别,是层层加厚层层重叠的,古人为何这样设计呢?原来整个山体的重心往右边倒,就像一个人一样,往一边倒没有人去扶,就会倒掉,这样一层一层的设计,就如同一根根拐杖一样,支撑着整个
山体,在建筑学上叫加强筋。
从这里体现了古人在力学上的造诣,这也更加肯定这些石窟不是一个简单、粗放的采石场,而是一个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系统工程,我们面前能看得到的这些大柱子,35号石窟一共有26根,每一根石柱所承受的重量大约在2500-3000吨左右,分布排列十分讲究,两边的柱子都没有对称,都是互相错开的,两边三根柱子不管怎么排,都呈“品”字型分布,看来,古人早就掌握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了。
石窟是由人工开凿的,所以凿纹很多,在整个石窟当中有18中不同的凿法,它们地方或横向或竖向,或纵横交错,有人说,这肯定不是一个朝代所凿的,但前面这墙上纵横交错的条纹却有可能是一个朝代所为,因为从它的间距可以看出,但是从这些纵横交错的条纹看来它又可以起到一个拉力的作用,防止墙面风化剥落,即便剥落,它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掉落,不会整面墙的剥落,那么可以看到没有凿痕的地方,它已经大片大片的剥落了,很明显是当时古人开凿石窟的目的是为了长久的利用它。
眼前的池水清澈见底,终年不干不溢,令人称奇;斜面与水交界处似乎还可以往下延伸,又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这是35号石窟最后一景,楼上楼下阁楼景观,又具现代感,像大写英文字母“H”型,上面一层干燥,有点像复式楼,不可以屯粮屯盐吗?众所周知徽州盐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但朝代与西晋不符,而且盐或粮,货物也,易受潮,屯盐屯粮一说也不能成立!中间还有一根完成条形石料,它很像徽派建筑中装饰性的门梁、门楣,如果光
为采石,为什么只剩它,现成的石料还留在上面形成整体,可见采石之说仍不可立足。
再往下看,凿纹有向下延伸的迹象,左边还有2个原始台阶,可能水下还有更大空间,如果能把36个全部挖掘,也许它的价值并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专家们对石窟内众多谜团百思不得其解,又因花山谜窟群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同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所以有人笑谈:这会不会天外来客所为呢?亦或是史前文明的遗存?
游客朋友们,大家即将结束花山谜窟的游程。
回首群山,那些个隐藏其间、秘而不喧的石窟是否还在牵挂着你的心?您是否还意犹未尽地沉浸在这个由“谜”字构成的梦幻世界里?如果您尚未尽兴,如果您还想对花山谜窟的种种谜团作进一步的探索,希望下次能在这里再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