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西南少数民族共59页文档
导游证考试少数民族知识点整理
过中秋节的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纳西族属于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苗族、藏族、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壮族、土家族、黎族过端午节的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纳西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
过清明节的少数民族:朝鲜族、纳西族住吊脚楼的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
过“三月三”的少数民族:壮族、黎族喜欢吃狗肉的少数民族:朝鲜族
过“火把节”的少数民族:彝族、白族忌食狗肉的少数民族:满族、维吾尔族、回族、苗族、藏族、彝族、土家族
布洛陀、刘三姐歌谣(民间文学类)。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住宅形式
部分地区传统居民为“干栏式”的全楼居和半楼居建筑,全楼居木楼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
土家族的房屋依山临水而建,俗称吊脚楼。
在五指山腹地住茅草泥房,有船形、金字塔形等。船形屋建筑有铺地型和高架型两种。高架型上住人、下养牲畜。
有自己的历法、文献和民间文化艺术。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
古代建筑以布达拉宫为代表,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以藏医名著《四部医典》与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丹珠尔》为代表的古典文献遗存在全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藏医学、藏戏、唐卡、“锅庄”、“热巴”、“羌姆”等藏族民间舞蹈举世闻名。
习俗
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男女青年有住公房的习俗,恋爱婚姻比较自由开放。婚礼上有关门对歌等习俗。
丽江地区已经是一夫一妻制,云南宁蒗县永宁地方和四川盐源县的泸沽湖畔直到1958年前仍以母系为主,但已有开始向父系家庭过渡的迹象。(阿注婚)
傣族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但缔结婚姻还要托媒说亲,流行招赘婚。
黎族信仰多种多样,主要崇拜祖先,其次崇拜自然。
文化艺术
广西南部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的艺术精华;壮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誉称;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比赛的“歌圩”盛会。
摆手舞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图案就多达数百种。它跟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喜食青稞,喝浓茶,吃酸、辣、甜味食品。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鱼干,是纳西族的特色食品。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总结(3)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
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藏族分布区域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以及贵州等地。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在四川、西藏,以及云南、四川间的泸沽湖畔。
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其次为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自治县。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主要聚居区是西藏自治区,其次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
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
建国后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通用汉语文。
属汉藏语系,彝文属音节文字,经整理的规范彝文已正式使用。
属汉藏语系,通晓汉语言文字。
属汉藏语系,东巴文和哥巴文仅是东巴教东巴使用的文字;通用汉语文。
属汉藏语系。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巴和安多三种方言。
藏文是七世纪前期参照梵文创制的宗教信仰信仰万物有灵或多神鬼,也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
属多神信仰,多数人信佛教,少数人信道教。
奉祀“本主”(保护神)是白族宗教信仰的明显特点。
普遍信仰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藏传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
普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早期信奉原始宗教苯教,七世纪开始信仰佛教,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
文化艺术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
常用歌舞表达感情,有“飞歌”、芦笙舞、铜鼓舞、踩堂舞等。
大理古城、石钟山石窟均具有鲜明的白族民族文化特点。
白族调是民间音乐。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即大研镇);东巴文及哥巴文书写的东巴经数千卷;《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
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
有自己的历法、文献和民间文化艺术。
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古代建筑以布达拉宫为代表,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以藏医名著《四部医典》与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丹珠尔》为代表的古典文献遗存在全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藏医学、藏戏、唐卡、“锅庄”、“热巴”、“羌姆”等藏族民间舞蹈举世闻名。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2. 掌握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传统服饰、饮食、宗教崇奉等方面的知识;3. 能够比较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之间的文化差别和共同点;4. 培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导学内容:一、彝族1. 彝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2.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语言文字奇特,有自己的文字系统;3. 彝族的服饰多以红色为主,女性常常身着彩色长裙,头戴银饰,男性则穿着长袍、头戴毡帽;4. 彝族的饮食以玉米、土豆、糌粑等为主,喜欢酸辣味道,还有奇特的美食文化;5. 彝族崇奉自然神,崇拜祖先,有丰富的宗教仪式和节日。
二、傣族1. 傣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2. 傣族有着奇特的民族风情和浓厚的宗教崇奉,信仰上座部佛教;3. 傣族的服饰多以丝绸为主,色彩鲜艳,图案繁复,体现出东南亚风格;4. 傣族的饮食以米饭为主,喜欢酸辣味道,有着奇特的泼水节和水灯节等传统节日;5. 傣族的建筑风格奇特,多为木结构,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
三、白族1. 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地区;2. 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世界上唯一应用彩云南文字的民族之一;3. 白族的服饰多以白色为主,女性常穿白色长裙,头戴白色头巾,男性则穿白色长袍;4. 白族的饮食以米饭、玉米、豆类为主,喜欢清淡口味,有着奇特的过年风俗和三月三节等传统节日;5. 白族信仰藏传佛教,有着奇特的宗教建筑和寺庙,是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纳西族1. 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地区;2. 纳西族有着奇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是世界上唯一应用纳西文字的民族之一;3. 纳西族的服饰多以蓝色为主,男女都喜欢穿长袍、头戴斗笠,体现出浓厚的藏族风格;4. 纳西族的饮食以米饭、小米、鲜菜为主,喜欢辛辣口味,有着奇特的火把节和泼水节等传统节日;5. 纳西族信仰藏传佛教和本土宗教,有着奇特的宗教仪式和寺庙建筑。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分布、语言、宗教、传统节日等。
2. 探索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文化特色,了解其传统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的奇特的地方。
3. 分析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传统习俗和崇奉,探讨其对当地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彝族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他们有奇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以彝族服饰、彝族舞蹈等闻名。
彝族崇奉多神教,崇尚大自然,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民间故事。
2. 傣族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以傣族服饰、傣族建筑等闻名,傣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傣族崇奉上座部佛教,有奇特的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
3. 白族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他们以白族服饰、白族歌舞等闻名,白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白族崇奉藏传佛教,有奇特的传统节日和手工艺品。
4. 纳西族纳西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
他们以纳西族服饰、纳西族建筑等闻名,纳西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纳西族崇奉藏传佛教和自然崇拜,有奇特的传统节日和音乐舞蹈。
5. 藏族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等地。
他们以藏族服饰、藏族建筑等闻名,藏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藏族崇奉藏传佛教,有奇特的传统节日和唐卡艺术。
三、导学活动1. 观看纪录片《走近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2. 尝试制作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彝族刺绣、傣族风铃、白族剪纸、纳西族香包、藏族唐卡等。
3. 举办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文化体验活动,包括传统服饰秀、舞蹈表演、民俗游戏等。
4.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5. 就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文化传承和珍爱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
【导语】2018年导游证考试备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忧考为⼤家带来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 ⼀、藏族 (⼀)概述 藏族分布在中国辽阔的青藏⾼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治区,以及青海省、⽢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四省部分地区。
现有⼈⼝628.2万。
藏语属汉藏语系。
藏族⽂字是参照梵⽂某些字母创制的,⾄今通⽤。
藏族以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
适应严酷⽓候的牦⽜和藏绵⽺是主要的畜牧对象,牦⽜与黄⽜杂交⽽产⽣的犏⽜,因其性格温顺、产奶量⾼⽽深为藏民青睐。
培育犏⽜,种植青稞,是藏族在⼈类⽂明的特殊贡献。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藏族的医药、天⽂、历算、戏曲、⽂学、歌舞、唐卡和热贡艺术等,都有较⾼⽔平。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新》并称中国“三⼤史诗”。
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与《格萨尔王传》,已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锅庄 舞,⼜称为“果卓”“歌庄”等,因围着⽕塘举⾏⽽得名,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民间舞蹈之⼀。
锅庄舞、藏戏、唐卡、藏医药、雪顿节等被列⼊⾮物质⽂化遗产名录。
(⼆)民俗 藏族农区多垒⽯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都建筑于向阳⾼处坐北向南。
⼀般是以⽯块或夯⼟筑墙,形似碉堡,称碉房。
楼房的下层多做仓库或牲畜圈,建有院落。
⼆层为居室和卧室,屋⾥铺⽊板或坐垫。
三层为佛堂和晒台。
牧区则住帐篷,是⽤牦⽜⽑织成的,冬暖夏凉,移动⽅便。
藏族喜饮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礼俗;爱吃⽜奶制成的酸奶、奶渣等。
藏族不吃奇蹄类畜⾁(驴、马、骡⾁等),⼤部分地区还有不吃飞禽和鱼的习惯。
藏族农区的主⾷是糌粑,⽤炒熟的青稞或豌⾖磨成⾯粉,⽤酥油或茶⽔拌⾷;牧区的主⾷为⽜⽺⾁,进餐时使⽤随⾝携带的⽊碗和短柄尖⼑。
5章西南少数民族
五、壮族的人生礼仪
婚俗: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 家”。
六、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 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 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相传古 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 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 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 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 不许喧哗说笑,祭毕,将 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 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
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 昂贵且繁多。有银插花、 银牛角、银帽、银梳、银 簪、项圈、耳环、披肩、 压领、腰链、衣片、衣泡、 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族妇 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用银 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
银饰的分类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 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 饰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髻簪、耳 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其 盘,外加手圏、戒指等总结及饰有披肩、 腰带等。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 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 的各个特定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沿河糯米包子土家妇女个个会做,逢元宵节,家家要吃。这一传统食品至今 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倍受欢迎
好吃的糯米包子
土家族人民招待客人的上等菜
土家族的歌舞
土家族的舞蹈
肉莲花
瑶族
• 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 州和江西等省。 • 瑶族先民居于长江流域、秦汉时期,瑶族 是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南迁后,有的向 西南山区移动,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 分布局面。 •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多在1000 至2000米之间,村寨四周竹木叠翠,风景 秀丽。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少数民族__西南少数民族
三、白族
1、白族的分布:
白族80%聚居在大 理白族自治州,其 余散居在昆明、元 江、丼江、兰坪, 以及贵州毕节、四 川凉山和湖南桑植 等地方。
2、白族的语言文字: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3、白族的服饰:
白族历史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代表 是《太和更漏中星表》和《洞天验方书》。
白族崇尚白色。大理男子喜穿白色对襟上衣, 外套黑坎肩,下着深色长裤。女子大多穿白色 或浅色上衣,外套红色或黑色丝绒坎肩,腰系 绣花短围裙;下着蓝色或白色宽裤,足登绣花 “百节鞋”;喜戴耳环、手镯等首饰。外出时, 男女多戴“大理草帽”。
五、苗族
1、苗族的分布:
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重庆、 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 鄂渝黔的亣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中以 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自治州最集中。
2、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族原无统一文字, 建国后创制了拼音文字,幵通用汉语。
3、苗族的房屋:
苗族一般都在依山 傍水处建寨,聚族而 居。住房一般为木结 构干栏式的平房或楼 房。平房大部分分为 三间,中为堂屋,供 接待客人和吃饭之用, 两边分别作卧室和厨 房。
5、纳西族的房屋:
丼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多系土木瓦结构,普 遍采用“三房一照壁”的形式,正房较高,偏 房略低;山区民居多系木楞房,上盖矯片。
6、纳西族的节日:
纳西族有本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三朵节。 它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 来笃信的保护神,过去每年农历2月和8月羊日, 各地纳西族都到丼江白沙三朵阁(俗称北岳庙) 和各地三朵阁丽行隆重祭拜活动,幵迚行各种 文娱活动。1 986年8月丼江县决定将每年农历2 月初8日祭拜三朵活动定为纳西族传统节日。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南
云南省●云南是个四季鲜花开不败的“植物王国”。
●云南的茶马古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
●地形:山地高原●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条。
●云南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89条。
●云南一年中最热月七月均温在19~22℃。
个。
●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全省共有民族自治州8个。
●云南水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三位。
●云南是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个。
族有25个。
●云南在元朝时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
多个单字。
●纳西族的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
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
●丽江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
●5A级景区:8个●乳扇是云南千家万户都喜爱的奶制食品。
●气候特点: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数位居第二至五位的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
●云南大理石的描述:质地细腻、光滑润泽、花纹鲜艳、被当做“石画”出售。
●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路南石林、红河哈尼梯田●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对飞奔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时代晚期。
贵州省●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部高地势西部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排名全国第五位。
●贵州矿产资源富集●贵州矿产资源富集,,有41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
位。
●“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汉初的古夜郎国。
●黔剧是贵州地方剧种●黔剧是贵州地方剧种,,著名剧目有《秦娘美》《奢香夫人》等。
等。
●贵州的绥阳空心面早在元代就已闻名天下。
就已闻名天下。
●贵州名茶都匀毛尖茶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
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
●贵州省较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约600多处。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综述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综述服设11001韦桢颖1001031064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
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是: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 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 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 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 的人们共同体。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在 55 外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仅1476人。
不到总人口 7%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总面积约 50 ―― 60%的广大地区,尤其是辽阔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
造了自己的文化。
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 怒族基诺族水族独龙族珞巴族门巴族。
此外还有其中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有彝族 白族 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 一些未识别民族,如夏尔巴人 克木人等。
虔信喇嘛教的藏族 藏族源起于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有本民族语言文 字,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由公元7世纪的吐米桑布扎参照梵文字体创制。
藏语对不同地区的居民有不同的称谓,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 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娃” 藏族人居住的帐房一般用牛毛织成,帐房结构简单,轻巧方便,正中供奉佛像及经典,两侧是住宿地方, 一般是男右女左。
他们习惯穿右开襟长袍,长袍结构肥大,袖口宽敞,白天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夜 间可解带和衣而眠。
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
农区和城镇妇女均系有围裙。
以前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在 牧区,则流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及其民俗课件
少数民族及其民俗
苗族
•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 于中国的黔(贵州)、湘(湖南)、云南、广西等省区, 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 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 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 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 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 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糯米饭
粽子
糯米粑
血灌肠
辣椒骨
绵菜粑
小黑药炖鸡
•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 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 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 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 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 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其炖制 出的鸡不仅香味独特、肉嫩汤鲜,而且还具有滋补、治病等特殊 功效。苗族孕妇产后补身重要食物。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 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 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 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苗族服饰
•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好五色衣裳”。苗族妇女 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 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 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 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 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 小腿上缠裹绑腿。
西南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中国拥有56个民族,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西藏,都是多民族省区,共有30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风情图画。
哈尼族哈尼族服饰历史悠久、色彩斑斓、美观大方。
早在清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第1517卷《云南总部·窝泥考》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男人环耳跣足,妇人衣花布衫,以红白绵绳,辫发数绺,海贝杂珠,盘旋为螺髻,穿青黄珠,垂胸为络”。
自古以来,哈尼服饰主要以自制黑色或青色土染布为主,经弹棉、纺线、拉线、织布、染布、裁缝、刺绣等繁杂的多种工序而成。
古老的哈尼纺织工序自古以来,哈尼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穿的衣裤都是自己制作的,其制作过程要经过种棉花、弹棉花、纺线、织布、淀染、裁缝等10余种繁杂工序。
弹棉:弹棉也就是弹棉花。
弹出的棉花用来纺线、织布和做衣裳。
哈尼族的弹棉花工具十分简单,砍一根老透了的竹子,划开削滑,弯成弓形,栓上牛皮筋做的绳子,再用一根紫檀木棒,把它砍出肩来。
用棒去敲牛皮筋,使之振动,往轧好的棉花上一碰,棉花就裹上了。
纺线:纺线时,只要把棉花条先用手捻出一小段线,然后绕在钩头上,用左手夹住棉条,吊住线锭,右手把筒裙一掀,露出大腿,把线锭往大腿上一搓,牛角轮就转起来,把线扭紧,左手边放松,右手边捻拉,一根一米多长的纺线就纺出来了。
织布:哈尼族的织布很特殊,把四根竹子或木材栽在一起,挡上两根方木,挂起织扣,织扣的下方栓两条踩档,这样就可以织布了。
染布:哈尼人把山间的板蓝叶或自己栽种的小靛采来,用石灰水浸泡,就得到了蓝色。
哈尼人用得最多的是青色,所以,自古就有房前屋后种植着蓝淀,青出于蓝,在蓝靛罐里多染几次,就得到了青黑色。
哈尼服饰的内涵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的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共59页文档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西南 少数民族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西南少数民族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