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的开采及环境保护
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

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矿山露天开采作为一种常见的采矿方式,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对环境和景观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保护景观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责任,本文将探讨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矿山露天开采对景观的影响矿山露天开采往往涉及土地开挖、挖掘设备噪音、大规模爆炸等活动,这些不可避免地会对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
开采后的矿山往往呈现出凹凸不平的地形,矿山尘土飞扬、山体坍塌也给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此外,矿山露天开采所需的大量水资源的使用,也对周边地区的水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寻找方法来减轻矿山露天开采对景观的不良影响。
2. 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的挑战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矿山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矿产资源的同时,会对景观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另一方面,景观保护要求保持自然景色的原始风貌,限制对环境的破坏。
在这一矛盾背景下,如何在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实现景观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平衡成为一个关键挑战。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技术措施,以减轻矿山露天开采对景观的负面影响。
3. 解决方案: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恢复为了在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实现景观保护,我们可以采取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恢复的措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3.1 科学规划与管理在矿山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景观资源的保护。
采用科学的规划手段,通过布置矿石堆场、绿化带和水体等来改善矿山的景观效果。
同时,合理控制爆破、挖掘和运输等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减少噪音和尘埃的产生,以确保景观保护的有效实施。
3.2 矿山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是实现景观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恢复矿山原有的植被覆盖,改善矿山的生态系统。
此外,恢复水体景观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修复矿山周边水体,保证水体的水质和水生态恢复,对于保护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被广泛开采和利用。
然而,露天开采煤矿作为一种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首先,露天开采煤矿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垦,植被被破坏,采矿区域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
这种破坏性的开采方式使得土壤侵蚀严重,土壤贫瘠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同时,大规模的挖掘和运输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破坏水资源的自净能力,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
其次,露天开采煤矿还会引发大气污染问题。
露天开采煤矿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和废气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直接污染大气,还会参与大气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煤尘还会因为风力和毛细作用进入土壤和水体,对陆地和水生生物造成间接污染。
此外,露天开采煤矿还存在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开采时需要大量水进行降尘、冲洗和运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采矿活动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源减少或干旱。
开采过程中,水与煤炭接触会产生酸性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和附近河流,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最后,露天开采煤矿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由于露天开采煤矿需要大规模爆破、挖掘、运输等作业,会导致地表和地下结构不稳定,增加滑坡、塌陷和地震等灾害的风险。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会对附近的建筑物、交通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综上所述,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破坏性的开采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轻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应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绿色矿山建设的措施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绿色矿山建设的措施身份证号:******************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实施的环境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措施。
通过评估潜在环境风险和影响,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环境保护方面,定期监测和评估矿山开采对大气、水质、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
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争取社会认可,加强技术创新,寻求政策支持,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保障了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
关键词:露天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绿色矿山;措施引言本文介绍了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为了减少负面影响,许多矿山企业采取了监测、减少污染、恢复生态系统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可以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 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中存在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 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其数量和质量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或再生速度较慢,需要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 可持续性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资源得以长期利用、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能力。
(二)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矿山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 土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损失:露天矿山开采会导致大片土地的破坏与覆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
- 水资源污染:矿山开采会导致水体污染,使附近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重金属、酸性废水等污染物的严重影响。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维护: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研究露天矿山开采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露天矿山开采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一)生态破坏露天开采需要剥离大量的表土和岩石,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原本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空气污染开采过程中的爆破、挖掘、运输等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其中可能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水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如矿坑水、选矿废水等,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四)噪声污染开采作业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干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还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等健康问题。
(五)地质灾害风险增加大规模的开采可能改变山体结构,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露天矿山开采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在矿山开采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环境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
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开采顺序,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土地用于生态恢复。
(二)加强生态恢复开采过程中,应采取边开采边恢复的措施。
对于已开采完毕的区域,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品种,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
(三)粉尘和废气治理采用湿式作业、喷雾降尘等措施减少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排放。
安装废气净化设备,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四)废水处理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矿坑水和选矿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五)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的开采设备,并采取隔音、消音等措施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噪声。
2024年露天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议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露天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议本合同目录一览1. 露天矿山开采范围与面积1.1 矿山开采区域1.2 开采面积与边界2. 开采方式与工艺2.1 开采方式2.2 开采工艺与技术3. 环境保护措施3.1 废水处理与利用3.2 废气处理与排放3.3 废渣处理与处置3.4 噪声与振动控制3.5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4. 环境监测与评估4.1 监测机构与职责4.2 监测频率与方法4.3 环境评估报告5. 环境保护投资与费用5.1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2 环境保护费用承担方式6. 合同期限与终止6.1 合同期限6.2 合同终止条件与程序7. 违约责任与赔偿7.1 违约行为7.2 赔偿金额与支付方式8. 争议解决方式8.1 协商解决8.2 调解解决8.3 仲裁解决8.4 法律诉讼9.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解除9.1 合同生效条件9.2 合同变更条件与程序9.3 合同解除条件与程序10. 合同的履行与监督10.1 合同履行责任与义务10.2 监督机构与职责11. 信息安全与保密11.1 信息安全责任与义务11.2 保密内容与期限12. 合同的转让与继承12.1 合同转让条件与程序12.2 合同继承条件与程序13. 合同的附则13.1 名词解释13.2 适用法律与法规13.3 合同的语言与版本14. 合同的签署与备案14.1 签署程序与主体14.2 备案程序与主体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露天矿山开采范围与面积1.1 矿山开采区域甲方同意乙方在【具体地理位置】的露天矿山区域进行开采活动,开采区域的具体坐标和边界线由甲方提供,并经双方共同确认。
1.2 开采面积与边界乙方应严格按照双方确认的开采边界进行开采,不得超出规定的开采面积。
开采面积为【具体平方米】,边界线由【具体坐标】组成。
第二条开采方式与工艺2.1 开采方式乙方应采用【具体开采方式,如钻孔爆破、机械挖掘等】进行矿山开采,确保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
露天开采矿山环保问题和生态治理措施

露天开采矿山环保问题和生态治理措施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勘探开发,人民收入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采矿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中,露天开采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
它不仅会破坏地面的土壤和岩层,还会破坏地下数百米深的地质结构。
这种破坏将严重影响地层层序,带来大量污染,并且污染区周围没有草。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露天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完善的生态治理措施,实现生态保护与露天开采的双赢。
关键词:露天开采;矿山环保问题;生态治理;措施1露天采矿造成的环保问题1.1破坏了当地的原生态系统众所周知,露天采矿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破坏性的事情。
在挖掘过程中,会有很多损坏。
同时,开采规模基本较大,覆盖范围广。
露天开采将直接破坏土壤、植物、构筑物等。
在矿区外的排土场和尾矿区,会对当地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据调查研究,在我国露天开采过程中,每1万吨煤炭将破坏22平方米的土地。
一旦这些土地被破坏,其原有的生态结构也将受到破坏。
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修复,最终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1.2降低当地的生态环境性能在开采过程中,将挖掘出大量的废渣和废石,这些废渣和废石属于松散材料,可能会给矿区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众所周知,在运输、挖掘或燃烧煤炭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周围的空气质量。
同时,在使用各种机械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噪声,带来大量的噪声污染。
露天开采方式将严重破坏当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最终破坏整个生态平衡。
1.3破坏水环境生态露天开采期间,必须将所有地下水泵送干净。
这一行动将严重影响周围地区的水循环系统,进而造成地下水枯竭的问题。
一旦地下水耗尽,可能会发生岩体坍塌。
例如,在某个地区,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由于需要提取所有地下水,周围的水文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对于矿区来说,水污染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露天矿山环保规章制度

露天矿山环保规章制度一、总则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露天矿山的开发和开采活动,旨在规范矿山生产活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露天矿山管理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 露天矿山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系统,定期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1.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粉尘、废水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
2. 矿山水库必须建立排污口,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严禁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
3. 矿山应建立固体废物处理场所,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露天矿山对土地的破坏。
4. 矿山周边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要划定明确,禁止破坏和捕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5. 矿山管理单位必须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生态恢复1. 矿山开采结束后,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原有的地貌和植被,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2. 矿山管理单位应编制生态恢复计划,明确恢复目标和措施,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
3. 生态恢复过程中,应采用天然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技术手段,促进植被生长,防止水土流失。
4. 矿山管理单位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环保组织等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矿山的永续发展。
四、监督检查1. 矿山管理单位应建立定期环保检查制度,委托专业机构对矿山环境进行定期检查评估。
2. 监督部门要加强对露天矿山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保违法行为,保护环境资源。
3. 对环保违法行为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追究责任,依法进行处罚,确保环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处罚措施1. 对违反环保规章制度的矿山管理单位,可以采取责令停产整改、罚款、撤销执照等处罚措施。
2. 对恶意违法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社会秩序和环境安全。
六、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采矿作业应采用低排放、低污染的设备和工艺,同时采取除尘、脱硫、制
总结词
通过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控制采矿过 程中产生的噪声,降低对周边居民和生 态环境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采矿作业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建设隔音设 施,同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噪声扰 民。
固体废弃物处理
某矿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案例
总结词
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某矿区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废 石和尾矿等。为了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该矿 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固体废弃物分类、加强 废弃物管理和开展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通过这些措 施的有效实施,成功地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 源,如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回填采空区和改良土壤等。 这一案例不仅解决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为矿区 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与 治理措施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措施 • 矿山开采环境治理措施 • 矿山开采环境监管与政策 •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与治理案例分析
01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破坏
露天采矿破坏地表土层
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土层被剥离, 导致土地裸露,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 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下采矿引起地面塌陷
地下采空区支撑不足,引发地面塌陷 ,破坏土地资源和自然景观。
水资源污染
矿井水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含 有重金属、悬浮物等污染物,对 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尾矿库泄漏污染
尾矿库溃坝或泄漏事故可能导致 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对周边 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露天矿山的开采及环境保护

露天矿山的开采及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露天矿山的开采成为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露天矿山的开采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露天矿山开采的过程涉及到诸多环节。
首先是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工作确定矿产的分布、储量和品质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的开采规划提供依据。
接着是开采规划,这需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形地貌、开采技术和经济成本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在实际开采中,通常会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如钻孔机、爆破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辆等。
通过钻孔爆破将矿石从山体中分离出来,然后用挖掘和装载设备将矿石装上运输车辆,运往选矿厂或其他加工地点。
露天矿山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其中,土地破坏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
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挖损、压占,导致原有土地的功能丧失,植被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受损。
同时,开采产生的废石和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开采活动中的废水排放,可能含有重金属、悬浮物和化学药剂等污染物,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会严重影响水质,破坏水生态系统,威胁到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露天矿山开采还会引发大气污染。
爆破、挖掘、运输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开采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运行也会排放废气,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
面对露天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规划和管理。
在开采前,应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并严格按照规划和方案进行开采。
在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对于土地破坏问题,可以采取土地复垦的措施。
在开采结束后,对被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通过土壤改良、植被种植等手段,使其重新具备农业生产或其他利用价值。
露天开采矿山环保问题和生态治理措施

露天开采矿山环保问题和生态治理措施摘要:当前,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主要聚焦点在于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加强矿山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矿山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企业尤其是生态环保责任、压力大的大型国有矿山企业很有必要率先改革,以整合资源和专业技术为基础,以改善环境治理为核心,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企业环境管理,降低政府监管压力,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生态优势的标杆企业,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和谐并进。
关键词:露天开采;矿山环保;生态治理1露天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1.1破坏当地的自然系统一般来说,露天开采不仅会严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还会对区域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露天开采将占用大量土地面积,矿山基坑开挖区将设置排土场和尾矿,这将对该区域的微生物、绿色植物及其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以露天煤矿开采为例,每10000吨煤矿开采资源将破坏800平方米的纯自然土地资源。
即使在中后期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效果,导致矿区绿色生态失衡。
1.2破坏水环境的绿色生态露天开采将破坏周围地区水文和水力系统的平衡。
在进行露天开采之前,首先需要统一地抽取矿区内的所有地表水。
然而,它将对周围地区的水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坏。
一旦矿区水位下降或地表水立即稀缺,将增加地表水稀缺位置的岩石形成边坡坍塌的风险,不利于采矿工作的发展。
更严重的是,将威胁采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此外,挖掘时把地下土壤翻转到地面上来后,地下土壤将立即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一旦长时间暴露在阳光和雨水下,一些矿物质会蒸发并进入地面土壤,破坏土壤平衡,对土壤结构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下雨后,矿物质会再次被带到地下,这不仅会破坏地表水的平衡,而且可能导致水污染。
矿区水源一旦受到环境污染,将危及矿区周围动植物的日常生活和生长。
同时,如果矿区周围有家庭或农业生产制造业,水源的环境污染将十分显著的损害身体和精神健康。
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

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矿山露天开采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对矿山开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矿山露天开采对景观的破坏矿山露天开采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
首先是地表裸露,矿山开采导致了土壤被大面积剥离,裸露的地表给人们带来了破败与荒凉的感觉。
其次是水体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源会引发水体污染,破坏了周边水域的生态系统。
此外,矿石的破碎、挖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环境问题也对周围的景观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伤害。
二、景观保护的重要性景观对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丽的景观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还对旅游业等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保护景观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对于矿山露天开采来说,景观保护不仅能够减轻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更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三、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的协调为了协调矿山露天开采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的监管,确保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环境保护设施,减少破坏对景观的影响。
其次,要求矿山企业实施环境修复计划,在开采结束后及时进行景观恢复和生态重建,还原受损的自然景观。
四、景观保护的技术手段在矿山露天开采中,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减轻对景观的破坏。
例如,可以利用遮掩物掩埋矿尾山,减少对地表景观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疏导设计,将废水排放到特定的处理区域,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在挖掘过程中合理采用爆破技术,减少粉尘和噪音的产生。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有助于保护景观的完整性和美丽。
五、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景观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景观保护和环境修复工作。
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赵书伶摘要: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之一。
露天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矿山之一,对其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实现矿产资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当然,要全面完成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也需要长时间大量投入。
需要矿山企业从多个方面努力,明确在矿产资源生产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解决矿山企业在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这篇文章所探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治理恢复我国人口众多,消耗的资源也比较多。
以往,矿山开采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污染了环境,使得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基于此,文章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必要性及其危害,随后探讨了治理措施,希望能够为行业同行提供参考。
1 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恢复的必要性矿山开发为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地质环境问题将引发不同的社会事件。
因此,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是维持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
首先,进行环境治理和修复,可以有效解决因开采作业而污染的空气和土地资源,从而改善了矿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提高矿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其次,在治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填埋覆土,将矿区的坑洞恢复为耕地,增加了耕地面积,也可以为部分矿工或人民群众提供其他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而减少了矿山企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实现和谐共处。
第三,建设护坡或挡土墙,也可以有效避免由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等的发生。
最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修复有助于矿区植物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减少了水土流失并重构了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
浅谈露天开采与环境保护

浅谈露天开采与环境保护露天开采是一种在地表进行的采矿方式,常见于煤矿、铁矿等大型矿山。
它与传统的井下开采相比,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势。
与之相对应的是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和污染。
在进行露天开采时,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对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本文将对露天开采与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探讨。
露天开采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
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挖掘和破坏,导致原本美丽的自然景观变成了一片荒芜。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尾矿会大量堆放在地表,影响周边的地貌和植被生长。
露天开采也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土地贫瘠,无法再生。
这些影响都会对地表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露天开采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和爆破作业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会被风吹散到周围地区,引发雾霾和酸雨,对人体健康和植被生长造成影响。
露天开采也会加速地表的自然风蚀作用,使得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进入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对水质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露天开采中使用的爆破作业和洗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毒素。
这些废水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中,对水质造成直接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和水体富营养化。
开采过程中挖掘的深层地下水也会因此被破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资源的枯竭。
面对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做好露天开采的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应该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在选址和规划时,要尽可能选择距离人口稀疏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应该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要定期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露天煤矿开采的现场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露天煤矿开采的现场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摘要:煤炭是我国一种重要能源,在各行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煤矿开采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露天煤矿成本低廉,开采效率高,且煤炭产量大,成为煤矿行业关注的焦点。
但是,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出现许多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质量,需要企业及相关部门加大重视力度。
对此,本文简要分析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露天煤矿;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前言时代发展进程的加快,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消耗量增大,许多煤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加大煤矿开采力度,没有考虑大规模开采资源所带来的的破坏,严重破坏了周边自然环境。
露天开采作为煤炭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虽然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开采成本,但却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污染等现象出现,不利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对此,就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解决,从而达到社会与环境同步发展的目标。
1.露天煤矿开采概述我国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基数过大使得人均资源拥有率较低,所以露天煤矿这种开采方式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合理开采不仅能够提升人均资源占有量,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分析露天煤矿分布情况发现,蕴含着丰富煤量的地区,水资源少,若工作人员开采方法不恰当会破坏地下水径流,使得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减少,影响到当地自然环境与地质。
所以,选择适当的煤矿开采方式非常重要,需要工作人员科学应用开采技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开采这一道路,完善露天煤矿绿色开采体系。
1.露天煤矿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2.1土地破坏问题大量的开采会给土地带来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在挖掘煤炭时会使用穿孔、爆破等技术,给土壤及地表带来巨大破坏;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改变了岩石原先结构及分布状况,导致浅层土壤逐渐剥离,植物种类有所减少,破坏了地表植被,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露天矿山实施方案

露天矿山实施方案一、前言。
露天矿山是一种以露天方式进行开采的矿山,对于矿山的规划和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本文档将对露天矿山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环境保护。
1. 绿化工程,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绿化工程,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被,以减少裸露地表的风蚀和水蚀,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2. 水土保持,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对周边水域的污染,保护当地的水资源。
3. 废弃物处理,对于矿山开采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合理的处置方式,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安全生产。
1. 安全设施,在露天矿山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安全培训,对于从事露天矿山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工作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 安全监测,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四、资源利用。
1. 能源利用,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水资源利用,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进行合理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保护当地水资源。
3. 土地资源利用,在矿山开采结束后,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规划,将矿山废弃地重新进行规划利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五、总结。
露天矿山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确保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利用资源。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促进矿山开采工作的健康发展。
露天开采矿山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

4、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以崇阳露天石煤钒矿矿山开发为例,探讨了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识别与修复技术。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露天开采会对植被、土壤、水 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采取相应的修复技 术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质量。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类似矿山的环境监管工作确保生态修复措施得到有效 落实并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推动矿山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2、2 土壤侵蚀
露天开采过程中,剥离的土壤和废渣随意堆放,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废渣和剥 离的土壤容易随风飞扬,造成二次污染。
2、3 水文变化
露天开采过程中,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文发生变化。 采矿产生的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2、4 生物多样性减少
露天开采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剥离的土壤和废渣会 改变原有的植被结构,使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
三、如何在矿山开采中实现环境 保护
1、合理规划开采方案:在矿山开采前,应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制定合理的 开采方案,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采用环保技术: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废水处理技术、粉尘治理技术等, 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
3、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的建设
1、目前,地下矿山企业在大型机械化开采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 靠性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不够完善,容易引发安全事 故。因此,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研究,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安 全性。
2、在岩石力学和支护技术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然存在 一些问题。部分采场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引发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因 此,需要加强岩石力学和支护技术的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提高采 场围岩的稳定性。
露天矿山的开采及环境保护

露天矿山的开采及环境保护露天矿山开采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开采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如何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露天矿山开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首先是勘探工作,通过地质勘查等手段,确定矿产的储量、品位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接下来是开采设计,这一环节需要综合考虑矿山的地形、地质条件、矿产类型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包括开采方式、开采顺序、运输路线等。
然后是剥离表土和岩石,这是为了露出矿层,通常会使用大型挖掘设备和爆破技术。
在矿石开采出来后,还需要进行破碎、筛选等加工处理,以便于运输和后续的利用。
然而,露天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和破坏,原本的植被和土壤被剥离,导致土地失去了生态功能。
同时,开采产生的废渣和废石堆积如山,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此外,爆破和挖掘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矿山开采还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影响周边地区的用水安全。
为了减少露天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开采前,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方案。
开采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湿式作业可以有效降低粉尘污染;合理规划废渣和废石的堆放场地,并采取加固和防护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是露天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在开采结束后,应及时对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重新种植植被,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这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并进行科学的种植和养护。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恢复工作,提高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加强对露天矿山开采的监管也是至关重要的。
露天矿管理措施

露天矿管理措施露天矿是指地表上从事采矿活动的矿山,它的开采方式相对于地下矿山而言更为常见。
然而,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露天矿管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保护环境并确保工人的安全。
一、土壤保护。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大量土壤会被挖掘并运走,给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为了减少对土壤的影响,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建立土壤保护区,禁止在该区域内进行矿山开采。
其次,开采前应进行土壤调查和评估,以便对土壤进行恢复和改良。
此外,可以通过尽量减少挖掘深度和合理安排矿渣堆放等手段来减少土壤破坏。
二、水污染防治。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废水排放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周边水体产生污染。
为了防止水污染,管理者需要建立有效的废水处理系统。
首先,建立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将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安全排放。
其次,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矿杂石、水泥等堆放,防止渗漏到地下水中。
此外,对于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可以采用生物吸附、化学沉淀等方法进行处理。
三、空气污染控制。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建立粉尘控制设施,如风力屏障和喷淋装置,防止粉尘扩散。
其次,增设空气监测设备,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可以对矿山交通车辆进行尾气处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四、生态保护。
露天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制定生态保护计划,明确保护区域和保护对象。
其次,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采取人工造林和种植草地等措施,恢复矿区的生态系统功能。
此外,可以设置野生动物保护区,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五、安全管理。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管理者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非煤露天矿山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完整版)

非煤露天矿山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完整版)一、背景介绍非煤露天矿山是指通过开采非煤矿物资源的露天开采方式,常见的非煤露天矿山包括金矿、铜矿、铁矿等。
由于非煤露天矿山的开采活动与大量爆破、开挖等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土地破坏、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煤露天矿山需要建立环境管理与监测体系。
二、目标本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的目标是:确保非煤露天矿山的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实现矿山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管理措施1.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在矿山开采前,需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包括确保爆破作业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防止土壤流失、避免废弃物对水体造成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2.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矿山应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计划,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得以有效实施。
3.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矿山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矿山环境管理,确保矿山开采活动不超过环境容量,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害。
4.加强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矿山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监督,确保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5.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计划开采的非煤露天矿山,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开采活动可能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环境监测计划1.开展环境监测:对非煤露天矿山的开采活动进行环境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质、土壤质量、大气污染等。
监测频率根据不同环境要素的敏感程度和开采活动的影响范围确定。
2.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矿山应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点的选择和布设,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保养,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
3.定期发布环境监测报告:矿山应定期发布环境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对环境问题的处理措施等,以便相关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估。
露天矿山环保管理制度

露天矿山环保管理制度一、概述露天矿山是一种开放式采矿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确保矿区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制定并有效执行一套完善的矿山环保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环境影响评价在开展露天矿山项目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应充分考虑矿业项目对当地生态系统、水源、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环境要素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三、土地保护措施1. 矿区用地规划:严格遵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原则,充分考虑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需求,合理规划矿区用地范围和布局。
2. 土地复垦:矿山开采结束后,采取复垦措施对矿区进行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地质遗迹保护等,确保矿区恢复成为适宜农、林、牧、鱼业或其他用途的土地。
四、水资源保护措施1. 水资源监测:建立并经常更新矿区周边水体的监测网络,定期对矿区排水进行采样测试,确保排放达标。
2. 废水处理:矿山废水必须经过适当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废水处理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行,并及时清理、维护。
五、空气质量保护措施1. 矿山排尘控制:采取湿式喷淋、罩棚覆盖等措施,控制露天矿山粉尘污染。
在必要时,应采取风帘、风屏等降尘措施,减少粉尘扩散。
2. 噪声控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合理规划爆破作业时间,采取降噪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六、生态保护措施1. 植被保护:在矿山施工和运营期间,应尽量保护周边植被,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
2. 野生动物保护:重点保护矿区周边的濒危动物和重要鸟类栖息地。
确保矿山施工和运营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
七、环境应急管理1. 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制定完善的环境应急预案,包括防汛、防台风、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2. 废弃物处理:矿山产生的废弃物应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八、监督与处罚1.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环境监察、现场检查等手段,加强对矿山环境管理情况的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矿山的开采及环境保护
近年来,矿产资源作为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工业等领域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其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挖损、占压等方式,使得矿山地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影响人身安全。
本文将对露天矿山开采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实现露天开采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从而为我国矿山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标签:露天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对策
0前言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取得了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各领域的环境保护要求日渐提升。
露天矿山资源开采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虽然,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但是,也对周边植被、地貌等造成了破坏。
因此,加强对露天矿山环境保护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露天矿山开采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方面,地下开采;另一方面,露天开采,其中露天开采是我国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挖掘土地等方式为主,然而,受到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地质及植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质问题
通过对我国大部分露天矿区开采实际情况调查可知,采矿工作本质上是对原岩结构的破坏,对边坡岩体内的原本承受力造成了一定影响,引发次生应力场,在此作用力下,岩体出现变形现象,失去原有平衡力,出现崩落、塌陷等现象,且随着采矿工作进一步深化,岩体破坏程度也会随之加深,最终引发地质灾害,例如:崩塌、滑坡等。
1.2排土场边坡问题
矿山开采过程中,进行挖掘排土而产生的废渣也会对现存地质形态构成破坏,而引发地质灾害,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废石堆积,且没有进行妥善处理,在遇见暴雨等诱发因素时,极易产生灾害。
1.3生态问题
矿区周边存在大量自然植被,为了进行开发工作,需要对采区植被进行砍伐,毁坏土地,影响山体结构,而实际工作过程中,废弃土石堆会随之工作的深入而增加,使得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除此之外,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促使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环境破坏的管理势在必行[1]。
2实现露天开采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2.1加强灾害监督和预测
目前,由于露天矿山开采已经对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了能够避免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矿山开采中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例如:边坡坡顶、开采作业面等,尤其是雨季雨水排泄处理,及时发现危险,并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2.2重视矿区恢复工作
单纯的依靠预防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效果,重视矿区环境恢复工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负责人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矿区存在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方案,有效利用矿区内部资源。
为了能够将采场底部平台恢复原始状态,可以利用废弃矿渣、岩土等进行回填,平衡采矿矿底与废弃采矿平台之间的高度,确保排水顺畅,避免塌方等灾害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在开采区域设置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迫害地表上栽种植被,注重植树造林,促使植被发挥稳固作用,从而实现可持续矿产资源开发目标。
2.3合理整治排土场环境
排土场是造成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新建排土场,安全隐患极高,采矿产生的废弃矿渣、地表土等自身比较松散,将其堆放在一起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为了有效提升其稳定性,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避免灾害的发生:其一,削坡整平,减小坡度;其二,对边坡进行妥善处理,增强其稳定性;其三,在坡面上设置排水沟。
与此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将表土覆盖与排土场表面,优化排土场环境,从而实现科学采矿目标。
2.4引进高新技术恢复植被
土地退化作为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主要是由于开采中产生的废渣等物质破坏了土壤自身结构。
基于此,恢复植被、改良土壤十分必要,要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及技术,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施工之前,对当地土壤进行封藏,避免土壤结构被破坏,待开采结束施工后,在将土壤移植回去,另外,针对废水而言,要尽量将其中的有害元素进行妥善处理后再排放;植被作为恢复生态环境的关键,矿区要重视植被在矿区发挥的独特作用,并加强对植被的维护,从而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露天矿区开采造成环境破坏问题,不仅需要采矿企业树立正确环保意
识,也同样需要国家、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因此,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并引导露天矿区开采行为,从源头上避免一切污染环境可能的出现,并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开采及对废渣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从而有效推进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工作进一步发展[2]。
3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露天矿区开采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在提高矿产资源储备量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需要重视。
因此,相关部门要增强环保意识,并在具体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对排土场等进行妥善处理,加强植被种植等,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开发与自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良,孙涛,魏增超.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18(03):259-261.
[2]蔡锦辉,张帆,汪雄武.中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现状与恢复治理分区[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