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09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09至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
2009至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09至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回答问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言也。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且勇者不必死节(死:为……而死)、恨私心有所不尽(恨:仇恨)、不韦迁蜀,世传《另览》(迁:贬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兹:现在,即汉武帝时期)、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至激于义理者不幽B、不能通其道上计轩辕,下至于然会遭此病,惜其不成、仆虽怯懦,欲苟活D、今仆不幸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况仆之不得已乎、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念父母,顾妻子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D、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下列句子最能直接表明司马迁“受辱而不死”是为了完成《史记》的一项()、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版】(初中 九年级 语文试题)
尔崧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基础整合(26分)1.按要求默写填空。
(11分)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
(《秋水》)(2分)②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
危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2分)③,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1分)④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乐观思想,表达对离别的人们的美好的祝福的名句是:“。
”(4分)⑤在《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2分)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皲(jūn)裂:因干燥而开裂。
B.谄媚(xànmèi):用卑贱的手段向人讨好。
.C.涸(hé)辙之鱼:在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鱼。
涸,水干;枯竭。
语出《庄子•秋水》。
D.惴(chuài)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3.阅读材料提炼信息不准确...的项是()(3分)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指出表达不准确的项。
A.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多(大);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少(小)。
B.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多(大),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少(小)。
C.小学生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而高中生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
D.小学生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4.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打上“√”或“×”。
民族中学2009—2010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民族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5分)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矜.持()阔绰.()哽咽.()不屑.置辩()虬.枝()秀颀.()婆挲.()恹.恹欲睡()2、词语积累——根据下面的意思写词语。
(4分)A.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C.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举止温和,态度文雅。
——()E、平坦得像磨刀石——()F、容举止文雅,有礼貌——()3、句子积累——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2).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4).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
(《西江月》)(5).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春望》(7)、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陋室铭》)(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水?。
(9)、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1),。
(2),。
4、篇段积累——默写周敦颐《爱莲说》选段(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
5、文化积累——根据内容填空。
(5分)(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古典名着《》开篇词。
“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着《》。
(2)法国作家罗曼·曼兰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雕塑兼画家。
2009-2010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语文2009.10.12第Ⅰ卷 (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岁月稠绸缎惆怅凋零调整B.浪遏拜谒竭力渴望褐色C.漫溯朔方塑料横槊搠刺D.凌辱绫绸菱角山鲮鱼)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苍茫万户侯脉博风华正茂B、凄婉挖墙角座落天伦之乐C、纽扣激浊扬清九洲兰天白云D、荆棘明信片凑合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子孙。
②未来几年,铁路交通将会更加发达,2008年“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只需半小时。
③在提拔干部时,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深入到干部所在单位,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以便好好地干部。
A、不肖大约考察B、不孝大约考查C、不肖大概考查D、不孝大概考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名是( )A、我们大可不必让学生一味抒情,一味再现历史,或演译名人,或化用诗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把自己把可爱的青春意态掩饰了,把自己鲜活的思想抛置了。
B、为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的矛盾,2008年至2010年,中央将投资约6亿元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90所左右的特殊教育学校。
C、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乒乓球队,是由20名集训队员中挑出的10名优秀选手组成。
D、计划于2010年全面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拥有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相继北美、欧盟之后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
B、《再别康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梦境,他在梦中回到学校。
C、艾青因为看到下雪,触发灵感,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
D、《雨巷》诗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姑娘”代表了作者追求而又幻灭的理想。
2009-2010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2009-2010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第Ⅰ卷一、积累与运用(1-3小题3分,第4题6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敛裾(jū)梵婀玲(ē)房檩(lǐn)蓊蓊郁郁(wěn�溃�B.颓废(téi)普陀山(tuó)隽永(jùn)数以万计(shù) C.譬如(pì)椽子(chuán)朝荣(zhāo)浑浑沌沌(hún) D.歧韵(qí)细腻(xì)鲈鱼(lú)千里迢迢(tiáo) 2.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义罢了。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度着。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丰致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从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免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从税费改革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改革三十年的风雨历程给凤阳小岗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为促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住房体系,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C.“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把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小,尽快重建家园,全国各地万众一心地共同奋战着,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关爱。
D.著名漫画家丁聪用他手中的一支画笔、一双冷眼、一付热肠,在那方寸之间,在黑白之间向我们诉说着他对沧桑历史、市井百态的独特解读。
4.仿照以下的句子,以“荷”为题写一段话。
“梅”在古代诗文中很常见。
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
要求:引用古诗文,70字以内。
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惠特曼有一句广被引用的话是: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
这里他指出了“读者”与诗人、文化与诗歌的相互造就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我看来,也就是一种“荡秋千”的关系:诗歌能“荡”多远,完全依其推力而定。
它有赖于“读者”和文化环境的推力,它不断地回到这种推力,也在要求这种推力。
虽然诗歌的创造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但它在根本上仍受制于这种和它构成互动关系的文明和语言的作用力。
如同什么样的人民会要求什么样的政治,什么样的文化也在产生什么样的诗歌。
这里,存在着一只比诗人的手更有力的“看不见的手”。
我曾在欧洲快车上遇到一位埋头阅读尼采、知道我是中国人后情不自禁又用英文背诵孔子语录的女士,我以为她是什么“文化人”,后来才了解她原来是瑞士的一位理发师。
我在德国还认识一位“杜甫迷”,他收集有大量的多语种的有关杜甫的资料,并曾前往中国数次,带着一本中国历史地图册,追寻杜甫当年的足迹;然而这并不是一位“汉学家”,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已退休的中学化学老师。
他之所以如此热爱杜甫,仅仅因为“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我的心灵”。
所以我理解了在欧洲何以会产生像叶芝、里尔克、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和诗人,因为它的文明已发展到这种程度。
当然,欧洲早已不是什么“高雅”或“精英”的一统天下,然而,无论它受到怎样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冲击,它也不至于愚蠢到仅仅以发行量或读者量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这是因为就整体而言,那里的“人民”仍处在良好的文化教养的引导下。
我讲出我的这些感受,其意并非别的,只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对文学教育的注意,提醒一种诗歌建设与整体文化素质的关系。
为什么这些年来一再出现“看不懂”的责难?为什么社会上甚至文学界里会对诗歌提出种种非文学的要求?为什么诗歌会如此容易地被逐出市场经济区的“理想国”?为什么那些坚持把诗歌作为一种对语言和文化的提升为目的的诗人在今天居然又被扣上了所谓“脱离人民”的帽子?这一切说明了文学的启蒙在我们这里仍得从头做起,说明了文学的发展与教育不能总是脱节。
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
(2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在慈溪这片润如油gāo 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心无旁wù的耕作者为了家园的富庶勤劳不辍,他们深恐因为自己的懈怠而xiè渎了上帝的恩赐,将每一pōu 土壤都打理得精致而肥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慈溪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4.下列黑体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人口控制在中国虽有坎坷,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但这些与其明显的积极效果是无与伦比的。
B.三连败让马拉多纳怒不可遏,他一方面是对球员表现不佳失望,另一方面也是对球员在输球后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态度很不满。
C.约旦老国王侯赛因,眼看就不行了,弥留之际他陡然回心转意,临时把王位传给了儿子——阿卜杜拉。
D.见面会上,酒井法子多次说到哽咽,表示自己将以重生的心态,努力不再重蹈覆辙。
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短句,使语意表达更清楚。
(2分)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女孩坚信成功总会有一天会向她招手。
6.古诗文填空。
(6分)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③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点明全词主题的句子是“,。
”④春气萌发,蜇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用刘方平《月夜》的句子表达这样的意境时可以写作:,。
7.把下面这个句子改写成排比句(2分)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的人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2009至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
2009至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09至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回答问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言也。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且勇者不必死节(死:为……而死)、恨私心有所不尽(恨:仇恨)、不韦迁蜀,世传《另览》(迁:贬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兹:现在,即汉武帝时期)、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至激于义理者不幽B、不能通其道上计轩辕,下至于然会遭此病,惜其不成、仆虽怯懦,欲苟活D、今仆不幸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况仆之不得已乎、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念父母,顾妻子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D、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下列句子最能直接表明司马迁“受辱而不死”是为了完成《史记》的一项()、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实验班(二)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3分):1、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A.共.(ɡōnɡ)其乏困阙.(quē)秦利晋峥.嵘岁月(zhēnɡ)粗糙.(cāo)B.踟.蹰(chí)不前跫.(qiónɡ)音不响妖童媛.(yuàn)女慰藉.(jí)C.浪遏.(yè)飞舟灼.(zhuó)烈清纯半点漪.(yǐ)沦佝.(ɡōu)偻D.夜缒.而出(zhuì)约车百乘.(chènɡ)朝服衣冠.(ɡuàn)坍( pǐ)圯.2、没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A.风华正茂五彩斑澜浮想联篇挥斥方遒B.迥然不同不可思议宁谧寂静沧海桑田C.跨下之辱如愿以尝一味眩耀反复无常D.口是心非剩菜残羹旋律和协清新脱俗3、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些好的漫画,内容上切中时弊,表现上幽默有趣,让人看了________。
②小张久闻李师傅大名,便写信想拜他为师。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张终于投到李师傅门下,李师傅这才________地成了他的老师。
③一连几天的阴雨,真闷人!今天,终于放晴,那万里碧空,令人________。
A.忍俊不禁名正言顺心旷神怡B.忍俊不禁名正言顺欢欣鼓舞C.哑然失笑名副其实欢欣鼓舞D.哑然失笑名副其实心旷神怡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卧薪尝胆”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还用得着你这么详细地讲解吗?B.李老师每周都要来学生宿舍细心地察看两次,对学生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连热水瓶摆放之类的芝麻事儿也要过问,真是微不足道....呀。
C.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水声涛声,兽声鸟声,甚至如花开花落的声响,都有抑.扬顿挫...。
D.台湾民进党上台以来,提出的经济举措名目繁多,“拼经济”拼得人眼花缭...乱.,但定睛一看,这不还是为推行“台独”而造势罢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山东省青岛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 年级11月考
山东省青岛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考高三2009-12-21 10:02山东省青岛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装祯契约(qie)和盘托出相机行事(xiang)B.鱼竿偌大(ruo)仗义执言惊魂甫定(fu)C.编缉木讷(nei)喧宾夺主不可估量(liang)D.涨幅伛偻(lou)美轮美奂鲜为人知(xian)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汉文化紧密相连。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认为是无须设问的。
B.“现代人里的顶尖运动员即便接受了大量训练,但是和远古人类所做的体力劳动相比,也差得非常远,”这位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的体质远逊于我们的祖先。
C.颁奖晚会渐进高潮,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高声宣布:“刚才颁发的是二三等奖;下面即将颁发的是一等奖。
”D.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等两岸四地的歌手联袂唱响了十一运会主题歌“相亲相爱”,主题歌旋律富于动感,有时代特色,又渗透了山东民歌的元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自8月1日起,陕西省108个重点城镇改变过去的户口划分方式,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居民户口”。
②近日,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最终签定了重组,双方对重组原则、重组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立即启动资产评估等各项工作。
③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其根源是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发生根本的转变。
A.统称协约由于/由 B.通称协议由于/由C.通称协约由/由于 D.统称协议由/由于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这家宾馆设施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在整个景区内只此一家,为了方便游览,游客们也只好住在这里了。
B.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些国家提高关税壁垒,实施特保限制,这种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其最终结果必将损害本国利益。
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狼·蟒·牛·猫(节选)刘心武好的读书方法,应是“牛式”,不但细嚼慢咽,而且不止一个胃,有的胃专门用来反刍,把本来就非茹毛饮血,而是斯斯文文吃进的草料,再加以精磨详研,效果当然极佳;把开卷有益体现得非常充分,而将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
我近年常反刍以往读过的中外经典。
像《红楼梦》,我至少反刍过五遍,并且将不同的版本加以比较,在反刍中形成了关于其中“金陵十二钗”最后一钗秦可卿的系统想法,结果产生了探佚性著作《秦可卿之死》。
最近我还在反刍叶君健先生所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这是我十几岁时便珍爱的书,但那时还只懂得欣赏《海的女儿》、《野天鹅》等情节新奇的篇章,现在却能体味《老单身汉的睡帽》、《柳树下的梦》等篇章中的人生喟叹与诗意升华。
现在的书真叫多,且不算音像制品及电脑网络上的读物,光是纯文字或文字为主的印刷品,就不知每天推出来多少种!在这种情况下,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
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
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
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______、______;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饱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______,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
大坝乡中心学校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1月份月考试卷 语文
大坝乡中心学校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1月份月考试卷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各位同学,11月份的月考又姗姗而来。
考试,其实是体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行为,只要你们摆正心态,用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注意答题的习惯,你们都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愿你们每个人都能达到这样要求,愿你们每个人在这次考试中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第Ⅰ卷基础知识题(共30分)一、积累运用(15分)1.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
(4分)(1)我是你cù新的理想()(2)古莲的pēi芽()(3)我心中慰jiè的幻梦()(4)河水chán chán催我入眠()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6分)瞰望()深邃()喷薄()纤绳()荇藻()虔诚()3.按诗文内容填空。
(4分)(1)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4.发挥想象和联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1)一轮圆月跃出头,像。
(2)远处林立的高楼,像。
(3)爸爸眉头紧锁,。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想象的一句是(3分)()A.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B.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江山,手指上沾了血和灰,手掌上沾了阴暗。
C.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6.古语云: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快毕业了,班长李明请你在他的纪念册上留言,请从健康、文明、得体的角度选择最恰当的一项(3分)()A.小胖,请记住我们的同窗友谊,一生珍重。
B.祝你好运。
请记住:“狗”富贵,无相忘。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你展翅高飞。
D.班长大人,三年来,你崇高的品格,伟大的人格,让我们终生难忘,祝你一生平安。
7.“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顺序,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2009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2009--2010学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初三语文一、基础知识(30分)⒈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烦恼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
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________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chí________你紧张的神经。
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sâ_______的村姑,无不使你怡.________然自得,超然物外。
2. 下列各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穷拙(zhuō)神妪(yù)面面相觑(qù)自惭形秽(huì)B.憧憬(chōng)瘦削(xiāo)彬彬有礼(bīn) 狺狺不止(yín)C.擤鼻子(xǐng)惊惶(huáng)几欲先走(jǐ)连篇累牍(dú)D.声声思(sì)寒伧(chen)幽咽泉流(yàn)悲天悯人(mǐn)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市文化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清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2分)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D.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全_________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2)经过调查取证,她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属实。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狩.猎(shóu)瓜熟蒂.落(dì)赡.养(shàn)虚与委蛇.(yí)B.桎梏.(gù)戛.然而止(jiá)角.逐(jué)提纲挈.领(qiè)C.哺.育(bǔ)煞.费苦心(shà)粗犷.(kuàng)断壁残垣.(yuán)D.面颊.(jiá)怙恶不悛.(quān)造诣.(yì)叱咤.风云(ch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涸泽而渔气喘吁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缱绻混为一谈欢呼雀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脉搏期期艾艾鸠占鹊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D.蜜饯摧人泪下恰如其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高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收费问题,广为社会舆论所诟病..。
B.陈凯歌执导的华语传记巨片《梅兰芳》,在长达7个多月的拍摄后,已于2月底正式杀青..。
C.他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却苦口婆心....地教了孩子们许多思考问题的方法。
D.该人的名字我从没听说过,不知他何时被选为代表,问同街区的人,也都一个个成了丈二的和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08级11月月考 语文 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王蒙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
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呼。
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
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
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
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
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
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
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
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
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茗香千载茶韵流芳茶文化源远流长。
据传,茶的发现约始于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时代。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的记载,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也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最早祖先们利用的是野生茶树。
茶树的人工栽培约在3000多年前,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
东晋时期的史书《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在巴蜀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贡品了,这说明当时的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了一定的规模。
而后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一带,又东移楚湘,转粤赣闽,入江浙,北移淮河流域,形成我国广阔的产茶区。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有更早对茶的记载和发现,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
人类在原始社会对植物的长期食用中发现茶树叶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就把它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
长期以来,茶只是用来治病,大约到西周初期,茶叶才发展为茶食,即“生煮羹饭”,后来茶又成为祭品,最终从煮水清饮改进到泡饮。
在秦代以前,中国各地的语言、文字还不统一,因此茶的名称也众说纷纭。
商周时期茶叶首次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荼”,因为荼味苦涩,又叫“苦荼”。
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唐以前,茶有“荼”、“贾”等名,自《茶经》问世以后,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到了汉代,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武阳买荼”,说明当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风气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待客、宴会、祭礼的饮料。
南齐武帝临终遗诏说:“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从此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各地的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出现了很多名茶。
有关茶的诗歌众多,据后人统计,当时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100多人写了400多篇涉及茶事的诗歌,唐代还首次出现描绘饮茶场面的绘画。
在宋代,茶成为普及的饮料,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
制茶的技术达到了精巧奢华的地步,如龙凤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就非常复杂,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几道工序。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到了1391年,明太祖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牙以进”,意思是向皇宫进贡只要芽叶型的蒸青散茶。
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更是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明代茶的加工炒制方法和品饮都有了创新,出现了炒青技术和功夫茶艺,从而推动了名茶的发展和许多茶类的创新。
现在的茶叶加工工艺、茶类形式以及品饮方法是明代奠定的。
茶自发现以后,由起源中心地带呈扇形向我国的东南、华南地区扩展,并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
目前世界上50多个产茶国的茶种、饮茶风尚都来自中国。
中国茶叶约在汉代就传入日本了,唐代时又有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回国时带回茶种。
中国茶叶传入欧洲是在1607年。
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荷兰船首次将茶由澳门转运到爪哇。
1664年、1666年,茶叶作为贡品输入澳洲。
1669年,英国印度公司把14万磅茶叶运到英国,当时只在伦敦咖啡馆中供应少量的中国茶。
17世纪初明神宗万历年间(1618年),中国大使将少量茶叶运入俄国。
中国茶叶大量输入俄国是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以后,1893年,俄国还聘请了中国茶工发展本国的茶叶生产。
此后中国茶叶又从欧洲和中国传入了东南亚各国。
1.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西周时,作为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的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产茶叶已作为贡品。
B.西周初年,茶叶的功用由治病发展为泡饮,其间经历了茶食、煮水清饮和祭品三个发展阶段。
C.西汉时已经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D.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气已传至长江中下游,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2.中国茶“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对“各种渠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后,回国时偷偷带回茶种。
B.东印度公司刚刚成立,就将大批茶叶运到英国。
C.清代,中国茶叶大量输入俄国的同时,中国茶工也被聘请到俄国。
D.后来中国茶叶又由日本、欧洲传入东南亚各国。
3.下列推断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祖先最早利用的是野生茶树,茶树的人工栽培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
B.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是因为他最先为茶正名,即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C.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文人画士的创作涉及茶事,促进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D.明代是中国茶发展的特殊阶段,茶叶的加工工艺和茶类形式有极大创新,品饮方法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
薛公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淡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①,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表上,永陵②喜。
公以是益奇之。
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③,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龟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沈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09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
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选自《故文观止•徐文长传》)【注】①介胄之士:披盔戴甲的武将。
②永陵:明世宗朱厚熜。
③曲蘗:酒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客:做客B.议者方.之杜少陵云方:比拟C.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当:符合D.击破其头,血流被.面被:覆盖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心气孤傲”一组是()(3分)①然数奇,屡试辄蹶②公以是益奇之③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④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⑤文长皆叱而怒之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③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文长有很大的名声,受到胡公的赏识,他在胡公幕中表现出卓越的才识,深得胡公的信任,可惜一生郁郁不得志。
B.徐文长放浪山水之中,在诗歌中写了自然与社会中各色各样令人害怕的事物,有王者气概和远见卓识,作者对其作品风格极尽推崇。
C.徐文长晚年假装癫狂,不尊重显贵,不鄙视贱民,并用斧头、锥子来自残,以此抒发心中郁积的愤懑,最终都郁郁而亡。
D.石公认为徐文长一生的忧愁困苦,古今文人无人可比;并且给了他的诗文很高的评价,认为百代之后,徐文长的作品一定能获得应有的正确的评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5分)②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8.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6分)9.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四题任选三题作答,共6分,每空1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2),。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氓》)(3)此地有,;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4)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出师表》乙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考生作答时,将所选大题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5分)九筐九筐是把逮鱼的好手。
家中有十几条大大小小的鱼网,每天自行车后架上驮个打足了气的汽车轮胎,见到沟湾河汊子,不声不响地下去布鱼网子。
捉到的鱼虾,自家吃不了,女人便拿到集镇的鱼市上卖。
天长日久,村前村后的哪条河汊子里什么时候有鱼虾,有什么样的鱼虾,九筐都了如指掌。
这天后半夜,九筐听到窗外“哗哗哗”的雨水声,想到村东潮起潮落的小淮河口那儿,一定是水急鱼跃!九筐翻来覆去睡不着。
睡不着的九筐,猛不丁地拍了女人一巴掌,扯上女人,冒雨去村东小淮河的入海口那儿。
布下了一层一层的鱼网子,很快,有鱼儿缠到了网上,打起了令人惊喜的“鱼花”;紧接着,成群的鱼虾涌上来,鱼网上的漂子都给坠到水里了。
九筐的女人喜上眉梢。
九筐则心事重重。
九筐估摸着,今夜所捉到的鱼虾,八成是上游何大嘴家鱼塘里跑出来的。
果然,天快亮的时候,何大嘴匆匆地端了把鱼叉找来了,而且上来就搬弄九筐家的鱼篓。
九筐女人问何大嘴:“你要干什么?”何大嘴指着鱼篓里的鱼虾,说:“这些鱼虾,都是因为我们家鱼塘决了口子,你们才逮到的!”九筐低着头,眼眶都没抬一抬。
九筐女人双手叉着腰,问何大嘴:“那又怎么样?如果不是我们两口子在这儿下网子,这些鱼虾不全都跑进淮河,游到大海里去了?”何大嘴说:“那我不管,反正我们家鱼塘里的鱼虾,你们一个也不能拿走!”何大嘴要把那些还活着的鱼虾重新放回他们家鱼塘里去。
九筐女人不让,她推开何大嘴,不许他在那儿摆弄她家的鱼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