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
1.增加混凝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可以通过材料配比的优化、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控制温度裂缝:温度变化是导致混凝土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使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如采用材料降温、遮阳、覆盖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增加路面厚度:增加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可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厚度,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4.加强路面维修:及时维修路面上的裂缝、坑洞等问题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可以采用填充材料对裂缝进行封堵,修补坑洞和齿状裂缝,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和损坏。
5.加强路面养护管理:定期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管理,包括定期清洁、修复、补充养护剂等。
养护管理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
6.增加路面防护层:在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增加特殊的防护层可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减少裂缝和污染。
可以采用材料喷涂、铺设防水层等方式增加路面的防护层。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增加混凝土强度、控制温度裂缝、增加路面厚度、加强路面维修、加强路面养护管理
和增加路面防护层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路面工程质量问题及其成因1.裂缝裂缝是路面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成因包括:(1)基层不坚实,荷载分布不均,引起基层变形;(2)材料质量差,温度变化和荷载作用使基层与面层之间发生滑移;(3)施工质量不佳,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施工、压实度不够等。
2.拱起、沉陷另一个常见的路面质量问题是路面出现拱起或者沉陷,主要成因包括:(1)基层土质不均匀;(2)基层土质不够坚实;(3)基层土质水分过多或者过少。
3.松散路面松散是指路面表层的颗粒材料在运行时发生松动或者脱落,主要成因包括:(1)材料选用不当,强度不够;(2)水泥砂浆配比不合理;(3)施工质量不佳,压实度不够或者基层土质不均匀。
4.积水积水是指路面在降雨后形成积水,影响行车安全和路面材料的使用寿命,主要成因包括:(1)排水设计不合理;(2)排水系统材料选用不当;(3)施工质量不佳,排水系统接头不牢固或者铺设坡度不合理。
5.路面塌陷路面塌陷是指路面部分或者整体出现下陷现象,主要成因包括:(1)路基土质不坚实;(2)地下水位过高;(3)施工质量不佳,压实度不够或者填筑材料选用不当。
二、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 提高基层稳定性为了减少裂缝、沉陷等问题的发生,需要加强对基层的处理。
在设计中,要合理选择路面基层材料和填筑工艺,保证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施工中,要加强基层的压实度,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优化材料选用材料的质量对路面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减少松散和塌陷等问题的发生,需要优化路面施工材料的选用。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的提高是预防路面质量问题的关键。
为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3)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施工质量可控可查。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路面平整度差1、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2、原因分析:(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
(3)料底清处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了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3、治理方法:(1)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
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黑色碎石或粗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底层是底面层(碎石),底面层的底层是道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路基(土路床),每一层的平整度都对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
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路面各层需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
特别是在保障各层密实度和纵横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障表面层平整度的高质量。
(2)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熨平板的预留高的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需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厚度均匀一致。
使用手推车和转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
搂平工序,不能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活,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
(3)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卸在铺筑底层上。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路面平整度差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2.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路面龟裂、沉陷市政道路上常见的另一个通病是路面龟裂、沉陷。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处理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造成的,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材料和路面结构。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挖掘工程,要做好土壤加固和排水工作。
3.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排水不畅预防措施:1.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排水需要,确保路面坡度合理、排水系统畅通。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沟渠和水井等设施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要保证密封和稳固。
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有效。
四、交通标志不清晰市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不清晰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给驾驶人造成困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志和标线的施工,保证颜色、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2.加强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标志和标线。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龟裂沉陷、排水不畅和交通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做好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更好地选择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
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
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主要是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纹、网裂、龟裂坑槽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路面结构中,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对材料质量、施工机械、铺筑工艺等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据以组织和指导施工。
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料场地点、采备及运输方式、堆放场地、各结构层的施工进度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组织,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特殊气候条件(雨天、高温)下的施工对策,以及自检要求和质保措施等。
编制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标准和技术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明确自检责任和自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的工艺、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都知道、职责均明了,质量达目标”。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引言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道路工程涉及多个细节和环节,因此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
本文将讨论道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常见质量通病2.1. 坑洼不平坑洼不平是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给车辆行驶带来不便,甚至影响交通安全。
造成坑洼不平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不牢固、材料质量不过关以及施工不规范等。
2.2.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路面出现裂纹现象。
路面龟裂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质量不过关、温度变化等。
龟裂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扩大,加速道路寿命的衰减。
2.3.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道路通病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雨水无法迅速排除时,会积聚在道路表面,导致路面湿滑,给行车带来危险。
排水不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和维护不及时。
3. 预防和治理措施3.1.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是预防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其中包括:-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结构牢固、材料质量过关。
-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
- 实施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2.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防治道路质量通病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对道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 加强路面养护,及时修补坑洼和龟裂。
- 清理和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3.3. 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是治理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质量过关。
-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结论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保障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预防性维护和提高施工质量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道路质量通病,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道路环境。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无机结合料底基层(基层)裂缝的防治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灰粉中型性指数偏大。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7、拌合不均匀。
二)、预防措施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
2、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3、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4、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避免水分挥发过大。
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5、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三)、治理措施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
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二、底基层(基层)摊铺发生离析一)原因分析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2、混合料拌和不均。
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未及时移动车位。
4、单机摊铺宽度过大。
二)预防措施1、优化配合比设计。
2、增加混合料拌和时间。
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每装一料斗应向前移动一次。
4、限制单机摊铺宽度。
三)治理措施1、拌和站设专人检查混合料拌和情况并指挥料车移动。
2、摊铺现场设专人清理“粗料带”或“粗料窝”并及时用料填补。
三、底基层(基层)下部有1-2cm凝结不好一)分析原因1、下承层不清洁或被污染。
2、下承层较干燥吸收混合料中水分。
3、养生不到位。
二)防治措施1、对成品加强保护,摊铺前清理下承层。
2、摊铺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并使其吸水达到饱和(不能使水存积或流淌)。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病害的防治1)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裂缝病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
①石灰土成型后未及时做好养护。
②土的塑性指数较高,黏性大,石灰土的收缩裂缝随土的塑性指数的增高而增多、加宽。
③石灰剂量偏高,拌和不均匀。
④含水量控制不好。
⑤工程所在地温差大,一般情况下,土的温缩系数比干缩系数大4~5倍,所以进入晚秋、初冬之后,温度收缩裂缝尤为加剧。
(2)预防措施。
①石灰土成型后应及时洒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或铺上一层素土覆盖。
②选用塑性指数合适的土,或适量掺入砂性土、粉煤灰和其他粒料,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
③加强剂量控制,使石灰剂量准确,保证拌和遍数和石灰土的均匀性。
④控制压实含水量,在较大含水量下压实的石灰土,易出现较大的干裂,宜在最佳含水量±1%时压实。
⑤尽量避免在不利季节施工,最好在第一次冰冻期来临一个半月前结束施工。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病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
①水泥稳定性差或水泥剂量偏大。
②碎石级配中细粉料偏多,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③集料中黏土含量大,因为黏土含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温缩裂纹越大。
④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不均匀。
⑤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养护不及时,易造成基层开裂。
⑥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
(2)预防措施。
①控制水泥质量,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
②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
③应严格控制集料中黏土含量。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护,保持碾压成型混合料表面的湿润。
⑥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⑦施工期内的最低温度宜在5℃以上,基层表面在冬期上冻前应做好覆盖层(下封层或摊铺下面层或覆盖土)。
2. 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病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
①基层标高、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松铺厚度不同或混合料局部集中离析,混合料压缩量的不同,导致了高程厚度上的不平整。
②摊铺机自动找平装置失灵,摊铺时产生上下漂浮现象。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无机结合料底基层(基层)裂缝的防治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包括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灰粉中型性指数偏大、碾压时含水量偏大、成型温度较高、碎石中含泥量较高、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拌合不均匀等。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控制压实含水量、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采用慢凝水泥、加强拌合等。
治理措施包括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整幅开挖维修等。
二、底基层(基层)摊铺发生离析
原因分析包括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合料拌和不均、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未及时移动车位、单机摊铺宽度过大等。
预防措
施包括优化配合比设计、增加混合料拌和时间、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每装一料斗应向前移动一次、限制单机摊铺宽度等。
治理措施包括设专人检查混合料拌和情况并指挥料车移动、设专人清理“粗料带”或“粗料窝”并及时用料填补等。
三、底基层(基层)下部有1-2cm凝结不好
分析原因包括下承层不清洁或被污染、下承层较干燥吸收混合料中水分、养生不到位等。
防治措施包括对成品加强保护、摊铺前清理下承层、摊铺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并使其吸水达到饱和、加强现场养生工作等。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原因分析包括路面不均匀沉降、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平整度的影响、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的影响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基层平整度的施工、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路面进行及时维护等。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道路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是道路工程中的通病,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道路工程质量通病1.工期滞后:很多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工期滞后的问题,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控制不足、组织协调不力等原因引起的。
2.质量不稳定: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沉降、路面不平整、水泥渗漏、路基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车辆行驶时出现危险,影响道路使用效果。
3.施工安全问题:道路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存在落石、坍塌、挖掘过深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二、道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从招投标开始就要把质量考虑进去:在进行道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该注重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记录等方面的评估,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来承担工程。
2.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各个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在现场加强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立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对施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4.完善监管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5.强化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三、结论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注重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道路公共设施。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引言道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由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许多道路路面出现了各种通病,给人们的生活以及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施工工程质量通病1. 路面坑洼:由于施工时没有正确铺设路面材料,或者缺乏必要的施工维护,道路路面容易形成坑洼。
这不仅给行驶车辆带来颠簸感,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路面出现的裂缝或断裂,通常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路面龟裂不仅影响驾驶的舒适性,还会加速道路的老化。
3. 水涝倒灌:道路路面不够平整,或者水涵洞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雨水倒灌,形成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4. 路面起砟:施工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路面压实工作,容易出现路面起砟问题。
起砟后的路面容易松散,影响行驶的平稳性。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是指路面上的各种标识和标线,它们在指导行车和交通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道路标线经常模糊、破损,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针对以上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加强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质量和工艺的控制,确保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2. 做好施工维护: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路面的维护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道路路面平整、坚固。
3. 加强铺设工作:铺设路面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的技术,确保路面平整、不易起砟。
4.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道路路面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坑洼、龟裂和标线等问题,确保道路状况良好。
5. 提高工人素质:提高工人的专业技能和施工意识,增强他们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论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对交通安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施工维护,确保道路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一、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沥青温度不稳定、配合比不准确等。
解决办法是严格控制沥青温度,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的附着力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施工。
2.路基不稳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降、路面破裂等。
解决办法是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对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设挡土墙、加厚路基等。
3.路面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板块错位、厚度不均等。
解决办法是采用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选用适当的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二、管理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施工图纸质量不过关:主要表现为施工图纸缺失、不准确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设计和施工图纸的审核,确保施工图纸的完整和准确。
2.物资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为施工材料使用不合格、采购过程中的管理不严格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的物资供应体系,加强对物资质量的监督和检验。
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低、施工作业不规范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三、设备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设备不合格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设备质量不合格、设备运行不稳定等。
解决办法是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设备维护不当问题:主要表现为设备维护不及时、不规范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监理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监理人员素质不高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监督不严格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监理流程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理过程中的资料不完整、监理手续不合规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监理流程,加强监理过程中的文件归档和资料管理,确保监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引言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通病不仅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还会增加维护和修复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常见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纹。
它可能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防治路面龟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合适的道路基材料,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早的干缩;- 加强对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及时修复裂缝。
2. 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道路表面出现凹陷或凸起的部分。
它常常由于施工不均匀或材料沉降不当引起。
为了防治路面坑洼,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施工前充分检查原材料,避免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采用合适的路面厚度和结构设计,确保路面的均匀性;- 加强对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监测,及时修复坑洼。
3. 交通设施损坏交通设施损坏是指交通标志、信号灯、护栏等设施遭到破坏或损失。
它可能是由于车辆碰撞、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防治交通设施损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交通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修复;- 提高车辆驾驶员的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易发生事故的路段设置防护设施,减少损坏的可能性。
结论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
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质量问题,并密切关注各种质量通病的出现。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
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是确保道路安全和交通顺畅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一些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的通病,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1. 路面平整度问题路面平整度是道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问题包括路面凹凸不平、坑洼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路面施工前进行地基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采用合适的路面材料,并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定期维修和养护路面,及时修补损坏的路面部分。
2. 标线和交通信号灯问题标线和交通信号灯对于指示道路行驶规则和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常常存在标线模糊、划线不规范以及交通信号灯故障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严格按照标线绘制和交通信号灯设置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定期检查和维护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或故障的设施;- 提高施工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3.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常见的问题包括使用劣质材料、过度使用回收材料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采购和使用施工材料;- 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加强供应商管理,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4. 施工质量监督问题施工质量监督是保证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常常存在监督不到位、监督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完善监督措施和机制,加强对施工工艺和质量的检查;- 提高监督人员和相关部门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措施。
只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治理,我们才能建设出更安全、更顺畅的道路交通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大发展,道路工程建设的量大面广,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员较多,其基础和水平差距较大,很不平衡。
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形成了一些质量通病。
为了提高上海道路工程质量,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认真执行规范。
本文就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操作不规范通病及预防措施略作介绍,以求共勉。
◆路基工程一、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1、超厚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路基土回填压实质量通病为不按规范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结果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若是路面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若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2)预防措施①严格执行路基土分层回填压实的规范要求。
②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规范规定。
2、倾斜堰压(1)病害现象及原因由于在填筑段内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填筑高度不一,使填筑段内随高随低,碾轮爬坡碾压。
结果使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能越大。
(2)预防措施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路基路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作成台阶。
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
台阶高度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l米。
3、挟带大块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
(2)预防措施①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颗粒过大(>10cm)的砖块、石块、混凝土块要剔除,对大于l0cm的硬土块必须打碎。
4、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回填土中挟杂有机物,在有机物腐烂后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使路面结构变形。
(2)预防措施①路基填土段,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属于沟槽回填,应将槽底木料、草帘等杂物清除干净。
②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5、带水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此病害多发生在沟槽回填土中,带泥水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即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面安全。
(2)预防措施①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疏干槽底,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②如有降水措施的沟槽,应在回填夯实完毕后,再停止降水;③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再分层回填砂或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6、不按段落分层夯实(1)病害现象及原因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而是随高就底,层厚不一地胡乱回填,或者分段回填的搭茬不是按分层倒退台阶的要求填筑和碾压,或者是无法碾压的边角部位,未用夯打,以至造成路基下沟槽回填土或者填筑路基,段落分界不清,分层不明。
搭茬处不留台阶,碾压下段时,碾轮不到位或边角部位漏夯(压)。
(2)预防措施①按规范要求,分段、水平、分层回填,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l米,在接填下一段时碾轮要与上一段碾压过的端头重迭。
②槽边弯曲不齐的,应将槽边切齐,使碾轮靠边碾压;对于检查井周围或其他构筑物附近的边角部位,应用动力夯或人力夯夯实。
二、路肩、边坡质量通病1、路肩、边坡松软(1)病害现象及原因路肩和边坡碾压不到位或者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或者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2)预防措施①填方路堤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20-30cm的超宽,最后路肩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如有个别严重亏坡,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路肩的密实度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以上;②路基填方如属砂性土或松散散料,其边坡应预护砌或栽种草皮、灌木丛以保护,或加大边坡坡度,一般应大于1:2;③路面完工后,所填补的路肩亏土,必须碾压或夯实,密实度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④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路肩;⑤在路肩外侧,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肩带。
其最小宽度≥200mm;⑥铺条形草皮或全铺方块草皮进行边坡植被防护,前者用于一般路堤边坡,后者用于坡长8m以上的高填方边坡;⑦采用片石,卵石或预制块铺砌在边坡表面,用以加固边坡。
2、边坡过陡(1)病害现象及原因受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下层路基填筑宽度窄于路基下口设计宽度,即填土路堤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坡度,即土质边坡小于1:1.5。
(2)预防措施①要按照设计边坡坡度施工,使用坡度尺检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如无设计规定,一般不得小于1:1.5。
②如受条件限制,边坡小于1:1.5时,要砌砖石护坡。
边坡直立时要砌筑挡土墙。
3、路肩积水(1)病害现象及原因路肩碾压不实,与路面接茬处的路肩经右侧车轮反复走压下沉,形成沟槽,或者虽已碾压但未经修整,形成横向反坡。
结果造成路面边缘部位积水,积水下渗后使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
(2)预防措施①按设计横坡进行碾压修整,使密实度不低于轻型击实的90%,横坡偏差不大于±1%。
②要求路肩不得有积水现象。
③为防止路肩边坡冲刷,也可将路肩作成反坡,将雨水顺纵向汇集一处通过边坡沟渠排至路外。
◆路面工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及预防措施1、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填缝料失落(1)病害现象及原因由于胀缝板歪斜、长度不够、胀缝间距较长、胀缝下部接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齐、胀缝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艺不当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路面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
严重时出现相邻两板块错台或拱起。
胀缝中的填料被挤出路面被行车带走。
(2)预防措施①胀缝板要放正,应在两条胀缝间做一个浇筑段,将胀缝板外加模板,以控制缝板的正确位置;缝板的长度要贯通全缝长,严格控制使胀缝中的混凝土不能连接。
认真做好胀缝的清缝和灌缝操作。
②填缝料要选择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
③伸缩缝填料,不是填一次一劳永逸的,而是要作定期养护,一般是在冬季伸缩缝间距最大时,将失效的填料和缝中的杂物剔除,重新填入新料,保持伸缩缝经常有效。
④要求土基和基层的强度要均匀。
⑤胀缝设传力杆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和中心线。
⑥接缝产生挤碎面积不大,只有1-3cm的啃边时,可清除接缝中杂物,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补平夯实,当挤碎较严重时,可用切割机械将挤碎部分切出正规和直壁的槽形,然后清洗槽内杂物并晾干,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夯实补平。
⑦当接缝部分或裂缝部分产生轻微错台时,扫净路面,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顺接,如错台较严重,且相邻两板一平顺,一挠起,要用切割机将挠起部分割去,重新浇注混凝土路面。
2、混凝土板块裂缝(1)病害现象及原因①由于养生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
②由于角偶处于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撑,角偶处便产生局部裂纹。
③切缝时间过迟,造成收缩裂缝和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所致板块折裂。
④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2)预防措施①混凝土板浇筑后,按规范规定时间及时覆盖养生,养生期间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绝不能暴晒和风干,养生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4天。
②混凝土的施工缝,不应设在板块中间,应设在胀缝处。
③切缝时间: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可以切缝。
从观感看,以切缝锯片两侧边不出现超过5mm 毛茬为宜。
④水泥混凝土路面对路基各种沉降是敏感的,即使很小的变形也会使板块断裂,因此对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稳定性、均匀性、应变更严格要求。
⑤角偶处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振捣,必要时可加设角偶钢筋,软土路基地段,可作加固设计,作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板。
⑥控制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⑦混凝土振捣时,注意那些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
⑧注意处理好真空吸水搭接处,半幅道路施工浇注中防止混凝土振动开裂等特殊问题。
二、沥青混合料路面通病及预防措施1、路面平整度差(1)路面平整度差现象及原因①由于底层平整度差造成上部表面平整度差。
②摊铺方法不当,使沥青层虚实不一致,造成上部表面平整度差。
③料底清除不净,在摊铺的沥青层形成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2)预防措施①首先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
对分层填筑的底层各层均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提高控制标准。
②面层的摊铺最好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熨平板的预留高的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要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厚度均匀一致。
使用手推车和装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楼平工序,不能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型,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
③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卸在铺筑底层上,如果要卸在底层上,则必须设法清除干净。
剩余冷料不能直接铺筑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层厚,应加热另作它用。
2、施工接缝明显(1)病害现象及原因①接缝歪斜不顺直。
在后铺筑沥青层时,未将前施工压实好的路幅边缘切除,或切线不顺直。
②前后摊铺幅色差大、外观差。
前后施工的路幅材料有差别,如石材色泽深浅不一或级配不一致。
③接缝不平整有高差,行车不舒适。
后施工路幅的松铺系数未掌握好,偏大或偏小;接缝处碾压不密实。
(2)预防措施①在同一个路段中,应采用同一料场的集料,避免色泽不一;上面层应采用同一种类型级配,混合料配合比要一致。
②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
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
③纵缝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
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20cm。
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