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项目资金预算、决算表

附件: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经费预算执行报告书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工程中心□科技园区□重大专项
□重大科技产业化□科技服务平台承担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
填表时间: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财政厅制
二O一一年五月
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预算执行情况
三、项目承担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填表说明:
1、本表中所有经费数字填写单位均为万元;
2、本表会计结算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
3、合作单位填报时,最多填报3个;
4、填写“财政资助经费向合作单位拨付情况”时,如有多个拨付单位,请全部如实填报;
5、无合作单位的项目请在“合作单位”和“财政资助经费向合作单位拨付情况”中填写“无”,请不要空白;
6、填报数字不能有空白,无数据项请填“0”;
7、请在注有“盖章”的位置加盖单位公章,在“签字”的位置由本人签字。
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

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陕发[2006]16号【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发布日期】2006.10.09【实施日期】2006.10.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陕发〔2006〕16号)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建设创新型陕西,实现科技大省向西部经济强省和全国科技强省的跨越,特作如下决定。
一、提高经济竞争力,必须走创新型发展道路1、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新科技革命更加迅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着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
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陕西,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2、建设创新型陕西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集成科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科技园区带动辐射,科技成果规模转化,把科技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根本、以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有陕西特色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陕西。
3、建设创新型陕西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显著增长。
论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论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者:赵宗辽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6期赵宗辽(陕西中医学院科技处,陕西咸阳712046)摘要:从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科学研究实践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科学研究平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场地等三个方面,论述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密切关系和重要性。
高校应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之协调发展,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10-02作者简介:赵宗辽(1960-),男,陕西咸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教育管理与研究。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的时期,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三大纲要,为高等教育健康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高校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作为引领学科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应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协调发展,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一、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核心竞争力”(CoreCom petence)一词最早来源于普拉哈拉得(Prahalad)和哈默(Hamel)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
剑指长天志存高远谱催化事业新篇章——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吕剑

军民融合 产研结合 与地方经
他主持开发 HFCs(氢氟烃)成 剑同志带领团队首创了以乙醇胺为 济发展相结合
套气相氟化合成工艺技术,开发的 原料,中低压缩合胺化合成乙二胺
二〇四所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材料、氟化反应工艺及技术、催化 了系统技术支持,有力推动了氟化工 条件的改变,可高选择性联产哌嗪、
合成等领域的研究为主攻目标,踏 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与产业的发展。 三乙烯二胺等高附加值产品,获得
上了挑战国际高端技术的艰辛征程。 催化剂及其 HFCs 成套合成技术的推 授权发明专利 6 件。目前该产业化
究的重任。由他牵头组织完成的系 合模式,来推进团队成员的快速成
Character style 人物风采
剑指长天 志存高远 谱催化事业新篇章
——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吕剑
清 晨 7 时 30 分, 离 上 班 时 间 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中国发
还有半小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 明协会“当代发明家”、中国兵器
二〇四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 集团“民品发展突出贡献奖” 和“民
吕剑以催化技术的发展为己任,
氟里昂、而又无其替代品 HFCs(氢 电子等 HFCs 应用产业向环保方向发 二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默默耕耘,
氟烃)的合成技术的背景下,吕剑 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 他发展了我国气相催化氟化和胺化
率先开展了氟化催化剂制备科学与 氟化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工艺技术 催化专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
科技创新只有与产业相结合才 能 发 挥 第 一 生 产 力 的 作 用, 吕 剑 具 有 强 烈 的 市 场 意 识, 非 常 重 视 科 技 成果转化工作,继 HFC-134a 气相催 化 氟 化 技 术 产 业 化 之 后, 他 又 在 国 内率先开展了替代 HFC-134a 的新一
我校获准陕西省首批“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 . 南 理 工 大 学 生 物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 0 ; . 东 检 验 检 疫 技 术 中 心 ,广 东 广 州 1华 106 2 广
51 23) 06
摘 要 : 了快速 而 简单地检 测镉残 留, 为 以镉特 异 性 单 克隆 抗 体 与酶 标 抗原 为 基础 , 建 了一 构 种 直接 竞争 的酶联 免 疫吸 附测 定 方法. 方 法 的检 测 下 限为 0 2t / I s为 3 0  ̄ / 其 该 . g L,Co  ̄ . 1/ L, g
维普资讯
・2 ・ 6
陕 西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2 卷 6
[ ]C caii 4 ecr n A.Deemiaino rc lme t i ewae a lsb nl eclmne t cin/ rp i un c tmia sr t n tr n t f aee o t e ns nsa tr mpe yo —n ou xr t s i a o g aht fraeao c bopi e o seto tyJ .Mi oh m , 0 5 9 2 ~4 pcrmer[] c ce J 2 0 ,7 : 12 . r [ ]Go zD 5 h M.Pg n e ti t ni rw r sn rp i un c tmi a srt nseto ty J .Ta na 0 4 3 0— i me td nic i at oku igga ht fr aeao c b opi pcrmer [] i fa o n e o l t,2 0 ,6 :6 9 a
附 测 定 方 法 能 快 速 而 又 准 确 地 测 定 濑 尿 虾 中镉 残 留 的 含 量 .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填报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二批)资金预算申报材料的通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填报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二批)资金预算申报材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5.08.18•【字号】•【施行日期】2015.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填报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二批)资金预算申报材料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厅于近期组织实施了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二批),按照有关要求,我厅定于近期对通过技术评审的项目进行资金预算评估评审,现就填报项目资金预算申报材料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填报项目范围为通过技术评审的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二批)中的创新示范类项目、中试项目、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
未接到电话通知的单位,不用填报。
各项目单位均须填报《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预算申报书》、《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预算编制说明书》。
2.项目单位须仔细阅读资金预算申报材料中“填报说明”,严格按照要求填写,预算申报书内容要求详实、客观、准确。
3.请各有关单位于2015年8月21日(周五)下午4点前将书面材料(A4)一式四份及电子版,报送省科技厅科研条件与财务处,逾期不报者,视为放弃。
(预算申报书和预算编制说明书装订在一起)。
电子版发送至:***************纸质材料报送地址:西安市丈八五路10号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D区610室。
联系人:高尧联系电话:029—81294773附件:预算申报书、预算编制说明书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15年8月18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1.21
•【字号】陕政发[2009]12号
•【施行日期】2009.01.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陕政发〔2009〕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推进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76号)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决定授予“煤气透平与电动机同轴驱动的高炉鼓风能量回收机组(BPRT)”等28项成果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优质丰产旱作小麦长旱58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68项成果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授予“养正合剂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等107项成果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取得更好更多的科研成果。
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继续实施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全
面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共计203项)。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五大平台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促进全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2008年11月,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并三次被科技部、省人民政府列入“部省会商”共建内容。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将建成资源富集、开放共享、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节能环保、高效运转、服务优良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为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点、科技成果的展示点、技术产权的交易点、科技金融的结合点,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活动中心,成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科技资源中心,成为“关中—天水”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核心示范工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省科技资源中心的具体要求,围绕我省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面向创新主体,搭建“五大平台、十二个系统”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
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的原则,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建成“五大平台、十二个系统”的科技资源基本构架。
(一)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系统1、服务现状: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经过6年的建设,建成了包括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西安镜像站外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文献、计量规程为主的外文文献资源和以陕西科技图书文献中心(SNSTL)共享成员单位特色文献资源为辅的中文文献资源,以及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拥有的数据库群和多类型文献的文献资源系统。
2、目标任务:目标:到“十二五”末,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成员单位达到25-30家,每年增加科技文献量不少于500万条;每年文献检索量不少于50万次。
任务:(1)面向全省开放中文科技期刊等文献资源,提供科技期刊、国内外专利、标准、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特色文献等文献检索服务;(2)对国防军工等用户进行专题服务:开发国防军工专题数据库,解决局域网和互联网隔离的我省军工国防单位不能使用文献平台海量资源的问题;(3)扩大文献资源共享成员单位,继续吸收具有特色文献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共享其特色文献资源;(4)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高校、企业的情报人员进行专业的文献资源使用培训,深入科研第一线,对科研人员面对面的进行文献平台的使用培训;(5)研究制定文献平台的有关管理制度、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6)建立资源中心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阅览、文献检索查询服务等;(7)在资源中心大厅设立科技文献服务窗口,提供科技文献检索等接单服务。
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用科技创新建设西部高地

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用科技创新建设西部高地 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历经十余载,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2年11月,陕西省咸阳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
这是陕西各地区落实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创新型陕西”作为战略目标,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缩影之一。
在此次科技创新大会上,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获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这不仅是对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积极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的肯定,亦体现出陕西省鼓励高新区、科技园区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用科技创新建设西部高地式向西部地区高位嫁接。
的引领方向所在。
至此,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成为清华大学继广“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已经成为清华科技园与东珠海、江西南昌之后,在校本部之外创设的第三个科地方合作办园的成功典范”,这是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技园区,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大学科技园区。
十司总裁王济武对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的评价。
清华多年来,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依托北京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园(陕西)历经十余载,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主园区的成功发展模式和地方科技人才优势,形成了产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业聚集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清华模式服务西部经济机制先进高效、技术成果显著的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园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在科技资源富集的三秦大区。
目前,已经开发建成了西安和咸阳两个园区,其中地,十余年来,紧扣时代脉搏,随着国家《关中天水经西安园区凭借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实现了产业化,成为济区发展规划》出台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西咸一体西安高新区的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仅化的大好契机,率先进驻充当先锋,聚集科技资源,提清华启迪科技园(陕西)西安园区,已先后有数百余家升科技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成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企业入驻园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就。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

附件3: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编写提纲封面格式中心名称: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15”科技创新工程)第一依靠单位:联合共建单位:关键依靠单位主管部门:联络人:联络电话:申报日期: 年月日内容提要一、组建背景1、该领域中国外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现实状况、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及效益分析2、拟组建中心所在行业对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 所处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3、本行业、本技术领域组建中心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4、拟组建中心对行业支撑引领作用及预期经济效益二、基础情况:1、共建单位现在合作情况2、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包含研发带头人、技术工人情况)3、工程技术试验条件、研发用房和仪器设备等4、研究开发活动情况及效益5、负担关键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科研结果、取得专利及奖励三、研发方向1、本技术领域确切含义2、研发方向及关键内容四、组建内容1、组建目标2、产学研结合方法与合作任务(包含为合作企业生产提供成熟、配套工艺和技术开发; 研发出新产品、新工艺; 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情况)3、管理体制(理事会、技术委员会、日常管理等机构设置与职能, 中心责任人等)4、运行机制(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运行经费筹集与使用)5、开放合作(吸纳省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结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转化情况, 承接委托任务及合作开发设想)6、组建经费预算(经费起源及使用)7、年度计划内容附件1.拟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相关键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工作单位、研发方向或专业等关键信息, 按关键技术研发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关键技术工人分别排列附件2.现任技术委员会组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关键信息附件3.现任理事会组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单位等关键信息附件4.产学研结合合作协议附件5.近3年来负担重大科研项目清单附件6.近3年来关键科研结果和关键获奖清单附件7.现相关键仪器设备清单附件8.科研用房位置图和平面图。
陕西科技创新工程大众传播策略研究——以“13115”科技创新工程为例

(0 6年 一2 2 20 0 0年 ) 。《 》 纲要 》 Ⅲ , 西省要 在 20 指 陕 0 6年 一
22 00年 这 1 5年 内 , “ 新 技 术 和 传 统 产 业 改 造 、 代 农 、 在 高 现 l
机 , 过有效 的传播 策略弘扬科 学精神 , 通 倡导科学 思想 , 传播
所 有关于 “ 3 1 ” 1 15 科技创 新工程 方 面的新 闻进行 研究分 析 ,
和拓延 。 它不仅丰 富了传统 媒体 的新 闻 源 , 弥补了重要新 闻事件 不会再 现 还
遗 漏 传 播 的 缺 憾 和尴 尬 ; 重 要 的 是 它 最
架 、重生—— 基 于 we2(理念 下的 网 b ) 络 新 媒 体 的现 状 和 未 来》 1《 国媒 g, 中
注 释
3 8— 3 7 4 5 ③ 杜骏 飞 : 南虎 事件 中公 民新 华 闻现 象探 析 》 专 题 报 道 研 究探 讨 》 ,
20. 0 84
重构》《 ,国际新闻界》2 0 , O:5 5 ,06 ( )5 — 8 1 ⑦哈贝马斯著 , 汪辉译 : 《 公共领域》 , 我《 天涯》1 9 年第 3 第 19页 ,9 9 期, 3
效 益 ; 二 , 过 有 效 的 传 播 媒 介 , 建 起 科 技 信 息 共 享 平 笫 通 搭 台 , 进 高 科 技 氽 业 之 间 的 双 向交 流 与 合 作 , 快 技 术 创 新 增 加 的 步 伐 ; 二 , 助 “3 1 ” 技 创 新 工 程 树 立 良 好 形 象 , 第 帮 1 15 科 打
源改 革示 范基地 建设调研 ” 动会上 , 启 陕西 省人 民政府 袁纯 清省 长在讲话 巾再 次指 … , 我们经 常讲陕西 的科技 资源优势 明显 , 是全 国的科教 大 省 ,[宵 传得 小够 , 有被 认 知和 普 f 1 没 及, 科技成果转 化效果不 理想 , 制约科技 对经济发 展的贡献 = 我们 要善于 总结 和传播 陕 西的科技 创新成 果 , 成 “ 紫 干 形 万
[工程管理表格]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排序表
![[工程管理表格]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排序表](https://img.taocdn.com/s3/m/44c18580cc7931b764ce154c.png)
80.60
公共服务平台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总分
均分
1
S2010PT06
西安航空科技创业孵化器工程服务平台
西安航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446.00
89.20
2
S2010PT04
咸阳中小企业聚集行业科技创新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咸阳生产力促进中心
419.00
83.80
3
S2010PT13
陕西省纺织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风力发电变桨系统用永磁直流伺服机组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张文霞
349.00
69.80
14
S2010ZDKG677
高速可逆轧机轧制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西安理工大学
钱富才
349.00
69.80
16
S2010ZDKG542
国内首创30MVA硅钙合金电炉高效低耗冶炼新工艺及相关设备研发
陕西盛华冶化有限公司
西安西电电力整流器有限责任公司
刘宁
392.00
78.40
12
S2010ZDKG626
BGA/CSP精密视觉贴装焊接返修系统
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曹捷
355.00
71.00
13
S2010ZDKG813
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
刘宏兵
355.00
71.00
14
S2010ZDKG602
82.00
8
S2010ZDCYH113
高压开关设备GIS钢铝合金罐体产业化项目
陕西国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袁东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3.23•【字号】陕政办发[2007]32号•【施行日期】2007.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陕政办发[2007]3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三月二十三日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陕发〔2006〕16号)精神,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6〕52号),结合《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陕政办发〔2003〕76号),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指符合“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我省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为依托,以提升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为宗旨,产学研相结合,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第三条工程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按照面向行业、加强集成、突出特色、择优支持的原则,“十一五”期间,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医药、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10大领域,支持建设100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中心。
访陕西省省长赵正永

陕西:创新之光“陕”耀三秦大地——访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发布时间: 2011-03-12 | 作者:史俊斌徐叔威2011年03月12日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史俊斌徐叔威陕西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建立中国“科技特区”的责任。
科技的力量关键在人,有科技人才就有科技力量。
一个科技领军人物会给陕西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
我们会不断努力,力求在“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科技强企”上有更大作为,让百姓在更大范围感受到“科技惠民”、“科学生活”的喜悦。
——赵正永201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陕西奏响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音。
细览《陕西“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科技强省”战略是最大的亮点之一——诸如争创“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份”,“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等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新任省长赵正永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的支撑点,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省份,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尤显重要和紧迫。
”从“三秦古都”到“科技特区”谈起如何科技强省,赵正永深有感触地说,陕西有100多所高等学校、1000多所科研机构、100多万科技人员在这里聚集,这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为整合和发挥我省科技优势,率先建设创新型区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关天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被寄予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的厚望。
陕西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建立中国“科技特区”的责任。
他表示,要举全省之力推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坚强步伐。
首先,要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壁垒,有效整合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大力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和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省内装备、技术等科技要素开放流动共享。
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建设

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建设
刘品阳;孙滔;王杉
【期刊名称】《当代图书馆》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企业是自主创新地主体,通过实施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目的是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通过针对企业用户需求的调研,系统的设计、功能的实现,提出了面向企业用户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知识服务,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知识化、协同化、即时化的信息服务方法,采用跨库检索、互联网采集、知识关联等技术手段设计,实现了由信息服务向科技情报服务即知识服务的跨越过程,搭建了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刘品阳;孙滔;王杉
【作者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0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陕西省县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方向探讨——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 [J], 刘新军
2.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一个关于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案例 [J], 赵昌昌;王贵森;张兴旺;王粒芽
3.知识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J], 刘品阳;
孙滔
4.面向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科技情报服务平台建设——以陕西省科技情报综合服务平台为例 [J], 钱虹
5.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个关于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案例[J], 魏敏;李国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司简介及产品介绍

公司简介及产品介绍西安中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一九九七年,隶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其前身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耐磨材料研究所,是在西安市科委的积极支持下,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而创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公司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的高等学府,汇集了高等院校一大批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配备较为齐全的加工设备和化验检测设备,承担了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已获得国家专利13项。
经过十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公司已经形成研究开发耐磨、耐热、耐腐材料,并生产销售“双金属复合耐磨管道、耐磨铸件、堆焊类管件”的经营格局,且于2004年响应陕西省铜川市“为提升铜川产业层次,促进科教兴铜”战略,同时能更好的发挥我公司科研技术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铜川市政府于当年招商引进我公司在铜川新区购地202亩,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发、人才培训及生产基地”。
此项目于2007年建成投产后,不但解决公司产量产能瓶劲,而且业已成为教育部耐磨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纳料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市耐磨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耐磨材料研究所的中级试验基地,至今科研生产成绩斐然,现已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态势。
公司主营产品有:双金属复合耐磨管道(弯管、直管、异形管)、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耐磨衬板、堆焊耐磨磨盘、堆焊耐磨磨辊、堆焊耐磨复合板、破碎机耐磨备件等耐磨配件其中双金属复合耐磨管道以良好的产品性能为市场高度认可,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有色金属类厂矿企业,深受用户好评,成为耐磨管道新一代革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主要特点与性能介绍如下:1、综合性能好复合管的外壁采用钢管,内衬采用高铬耐磨合金材料,形成了较好的冶金结合,既具有高合金材料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又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解决了单一材质难以调和的可焊性和耐磨性的矛盾,使材料性能优势发挥到最佳程度,使用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收证书
验证字[ ]第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完成单位:
验收日期: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印制
表一、项目参加单位简表
项பைடு நூலக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项目承担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隶属关系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邮 编
项目协作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隶属关系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邮 编
表二、项目完成的主要技术性能及经济指标
表三、主要参加人员名单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技术职称
学 历
从 事 专 业
在项目中所承担任务
所 在 单 位
表四、验收委员会验收意见
验收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表五、验收委员会名单
序号
验收委员会职务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所学专业
所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
签 名
表六、验收审批意见表
主 持 验 收 单 位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组 织 验 收 单 位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领 导 审 批 意 见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