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升降压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升降压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升降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力电子升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升降压电路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升降压电路中关键元件的作用,了解其选型与应用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损耗与效率,理解升降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设计简单的电力电子升降压电路,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升降压电路中的关键元件,并进行电路搭建与调试。

3.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如PSPICE、MATLAB等)对升降压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提高电路设计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力电子升降压电路,培养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认识。

2. 学生能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分享、交流与表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升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升降压电路的具体应用与设计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电路仿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升降压电路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力电子升降压电路基本原理- 升降压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 升降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转换效率分析- 升降压电路关键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变压器等)的工作原理及选型2. 电力电子升降压电路分析与设计- 升降压电路的电路图分析,理解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常用升降压电路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对比- 电路仿真软件(如PSPICE、MATLAB等)的应用,进行升降压电路仿真分析- 升降压电路设计方法及步骤,包括元件选型、电路搭建与调试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升降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生分组进行升降压电路设计与搭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共8课时,其中基本原理2课时,分析与设计4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2课时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教材中关于电力电子升降压电路的相关章节,结合实际案例,确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课题二十九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二十九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二十九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基本课题: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目的要求:掌握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主要内容: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库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案例分析教学重点: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教学难点: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述法、启发法作业:4、6、补充课题二十九 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一、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升降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是由降压式和升压式两种基本变换电路混合串连而成,也称为Buck-Boost 电路,它主要用于可调直流电源。

电路工作原理:V 通态→VD 阻断; V 关断→VD 导通→电压极性上负下正当斩波开关V 处于通态时,电源经V向电感L供电使其存储能量,VD 处于阻断状态,此时电流i 1方向如图7-10a 所示。

当V 关断时,VD 导通,电感L存储的能量向电容C 和R 释放。

可见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与前面介绍的降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和升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情况正好相反,因此该电路称为反极性直流电压变换电路。

稳态时,一个周期T 内电感L 两端电压u L 的平均值为零,即当V处于通态期间时,u L =E;而当V处于断态期间时,u L =-u o 。

于是off o on t U Et = (7-16)所以输出电压为E kk E t T t E t t U -=-==1on on off on o (7-17) 若改变占空比k ,则输出电压既可以比电源电压高,也可以比电源电压低。

当0<k <1/2时为降压,当1/2<k <0时为升压,因此将该电路称作升降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

图7-7b 中给出了电源电流i 1和负载电流i 2的波形,设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I 1 和I 2,当电流脉动足够小时,有offon 21t t I I = (7-18) 由上式可得11on off 21I kk I t t I -== (7-19) 如果V 、VD 为没有损耗的理想开关,则2o 1I U EI = (7-20)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可将其看作直流变压器。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升压式DC_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升压式DC_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班级:学号:姓名: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力电子原器件的特性;2.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3. 掌握电力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4. 培养对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分析的能力;5. 培养撰写研究设计报告的能力。

通过对一个电力电子电路的初步设计,巩固已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二、题目升压式DC/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三课程设计的内容1. 主电路方案确定2. 绘制电路原理图、分析理论波形3. 器件额定参数的计算4. 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5. 电路性能分析:输出波形、器件上波形、参数的变化、谐波分析、故障分析等四、仿真软件的使用1、MA TLABSimulink 是The MathWorks 公司的产品,可在MA TLAB 环境下建立系统框图和仿真的模块库,其功能非常强大,可用于电力电子系统的仿真,模块库中提供了大量的电力电子模型。

其具体使用方法和相关电力电子模型的建立、仿真等请参阅课程设计教材。

目录一、主电路方案的确定及其原理 (4)二、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分析理论波形 (4)三、器件额定参数的计算 (7)四、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8)五、电路性能分析:傅立叶分析 (11)六、小结 (14)七、参考文献 (14)一、主电路方案的确定及其原理在电源VS与负载之间串接一个通、断控制的开关器件,是不可能使负载获得高于电源电压VS的直流电压的。

为了获得高于电源电压VS的直流输出电压VO,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在变换器开关管前端插入一个电感L,如图(a)所示。

在开关管T关断时,利用图(c)中电感线圈L在其电流减小时所产生的反电动势eL(在电感电流减小时,eL=-LdiL/dt为正值)与电源电压VS串联相加送至负载,则负载就可获得高于电源电压VS的直流电压VO。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boost升压变化器设计[管理资料]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boost升压变化器设计[管理资料]

1 绪论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的经济将发生巨大变革,知识经济开始替代工业经济,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有很大推动力。

随着神舟飞船的首次载人飞行,嫦娥饶月的的实现,中国的这些高科技技术的成功,让西方国家震惊不已,谁拥有电力电子这种先进的高薪科技产品,谁就掌握竞争的优势。

但是总体说来我国当前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的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远远跟不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还面临着国外产品严重冲击,因此,我们必需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挑战并且要勇敢地面对。

因此电力电子交流电路模拟仿真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的研究热点之一。

电力电子电路最基本的拓扑形式,近年来一些新的电路拓扑形式如谐振型逆变电路、矩阵式变频电路等不断涌现。

人们也期待着通过对电力电子电路拓扑的不断研究,发现一些更新的拓扑形式,使电力电子装置性能更为优良。

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无处不在在如交通系统和电力系统,此外,电力电子技术用于宇宙开发也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状况自从半导体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变换主要体现在器件上[2],几十年来,以晶闸管为基础的可控硅整流装置使直流传动占据了传动领域的统治地位。

然而,晶闹管毕竟是一种半控型器件,只能导通,不能关断,被称为第一代半导体器件。

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docx

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docx

1绪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配合变流电路理论教学,为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设计,课程设计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斩波电路 (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 DC/DC Converter)。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很多,包括 6 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 Cuk 斩波电路, Sepic 斩波电路, Zeta 斩波电路,前两种是最基本电路。

应用Matlab 的可视化仿真工具 Simulink 建立了电路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升降压斩波 Boost—Buck 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仿真分析。

本文分析了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又用 Matlab 对升压 -降压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建模,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2升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2.1 升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1)V 通时,电源 E 经 V 向 L 供电使其贮能,此时电流为i1 。

同时, C 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并向负载R 供电。

(2)V 断时, L 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i2 。

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该电路也称作反极性斩波电路。

a)原理图b)波形图图( 3)升压 /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图数量关系:稳态时,一个周期T 内电感 L 两端电压 uL 对时间的积分为零,即:TuLdt当 V 处于通态时, u L E ;当 V 处于断态时, u Lu o ;于是:Et onU 0 toff所以输出电压为:U 0t on EtonEEt offTton1由此可见,改变导通占空比α,就能够控制斩波电路输出电压U 。

电力电子课设升降压仿真

电力电子课设升降压仿真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审定成绩: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DC-DC升降压变换器设计与仿真研究单位(二级学院):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2年6月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目录一.文献综述 (4)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4)三.设计原理 (4)3.1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工作原理 (4)3.2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工作原理 (8)3.3升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10)3.4 Cuk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11)四.升降压斩波电路仿真步骤和结果分析 (12)4.1升降压斩波电路仿真步骤 (12)4.2 不同占空比的仿真结果 (13)4.3仿真结果分析和结论 (15)五. Cuk斩波电路仿真步骤和结果分析 (16)5.1升降压斩波电路仿真步骤 (16)5.2 不同占空比的仿真结果 (16)5.3仿真结果分析和结论 (18)六.一种新型的升降压变换器的简单概述 (19)6.1 变换器拓扑结构 (19)6.2 工作模式的分析 (19)七.设计的心得体会 (20)八.参考文献 (21)摘要直流斩波电路(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 DC/DC Converter)。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很多,包括6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Zeta斩波电路,前两种是最基本电路。

应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电路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升降压斩波Boost—Buck和Cuk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仿真分析。

本文先分析了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和Cuk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又用Matlab对升压-降压变换器和Cuk斩波电路进行了仿真建模,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NE555驱动的BUCK降压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NE555驱动的BUCK降压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NE555驱动的BUCK降压电路二零二一年六月二十九号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选择的题目是DC-DC大类的buck降压电路。

设计目标是使用buck电路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要求是使用简单的pwm波对三极管进行驱动,并通过改变其栅射电压的占空比大小,即脉冲宽度调制,来达到不同程度的降压效果。

二.电路拓扑主电路:驱动及控制电路:加入驱动及控制的电路:三.理论计算①ne555驱动控制电路占空比计算:TH=0.693∗(R1+R2)∗CTL=0.693∗R2∗CF(输出频率)=1.443/((R1+R2∗2)∗C)α(占空比)=TH/(TH+TL)②buck主电路理想输出电压:U o=t ont on+t offE=t onTE=αE③驱动条件计算irf场效应管属于小功率器件,易于驱动,驱动电流较小,往往只需100nA左右,开关频率为30khz-50khz左右,电压5到12v,符合驱动要求。

四.拓扑仿真主电路:ne555驱动及控制电路:总电路连接图:仿真:选定35khz,12v, α=0.6的pwm波对主电路进行驱动控制。

计算ne555电路参数:设置ne555参数:结果:理想输出电压:U o=αE=0.6*12=7.2v 实际输出电压:U o′=7.448v=0.034误差:∂=∆U oU o误差原因分析:观察ne555生成的pwm波形可知,频率提高后,方波的上下沿不够平整,导致占空比出现误差,可能偏大。

验证:信号发生器验证:我们用信号函数发生器产生一模一样的35khz,12v, α=0.6的pwm波验证结果:发现输出为7,2v左右,误差较小。

电感电压/电流(1Ω试测电阻)或者也可以用电流探针代替。

五.器件选型主电路:①肖特基二极管1N5824 具体参数如下:②irf3205场效应管③工字电感选取了感抗为0.23mH的可直插的工字电感。

电感阻值选取:计算公式:K IND=0.2,FSW=35KHzLMIN=0.23mH测量电感电压电流波形④铝电解电容器(直插)选取电容值为220uf的铝电解电容⑤1/4w金属膜电阻1%选取了10欧姆的输出负载⑥12v直流电源六.损耗计算①irf3205场效应管损耗计算通态损耗:P=d I2R导通=0.591w②肖特基二极管1N5824损耗计算通态损耗:P=dV F I F=0.6∗5∗0.34=1.02w L,on−stateb)动态损耗开通损耗:正向恢复时间:P on=0.5∗V f∗I f∗t fp∗f==0.5∗12.7∗6.83∗1.918∗35=2.91w 反向恢复时间:P off=0.5∗V rp∗I rp∗t rp∗f==0.5∗30∗5∗0.745∗35=1.95w③工字电感损耗计算P L=I2R L=1.57∗1.57∗0.9=2.21w ④负载电阻损耗计算P R=I2R=1.42∗1.42∗5=10.082w⑤电解电容损耗计算无功功率:Q=0.314∗C∗U∗U=0.004w⑥试测电阻p=I2R=1.45*1.45*1=2.1w 七.PCB原理图八.PCB设计与焊接pcb设计:排线布局的时候流出适当空间即可。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升压式DC_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升压式DC_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升压式DC_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班级:电气0902 学号:姓名: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二零一三年三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力电子原器件的特性;2.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3. 掌握电力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4. 培养对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分析的能力;5. 培养撰写研究设计报告的能力。

通过对一个电力电子电路的初步设计,巩固已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二、题目升压式DC/DC变换器设计及其傅立叶分析三课程设计的内容1. 主电路方案确定2. 绘制电路原理图、分析理论波形3. 器件额定参数的计算4. 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5. 电路性能分析:输出波形、器件上波形、参数的变化、谐波分析、故障分析等四、仿真软件的使用1、MATLABSimulink 是The MathWorks 公司的产品,可在MATLAB 环境下建立系统框图和仿真的模块库,其功能非常强大,可用于电力电子系统的仿真,模块库中提供了大量的电力电子模型。

其具体使用方法和相关电力电子模型的建立、仿真等请参阅课程设计教材。

目录一、主电路方案的确定及其原理 (4)二、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分析理论波形 (4)三、器件额定参数的计算 (7)四、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8)五、电路性能分析:傅立叶分析 (11)六、小结 (14)七、参考文献 (14)一、主电路方案的确定及其原理在电源VS与负载之间串接一个通、断控制的开关器件,是不可能使负载获得高于电源电压VS的直流电压的。

为了获得高于电源电压VS的直流输出电压VO,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在变换器开关管前端插入一个电感L,如图(a)所示。

在开关管T关断时,利用图(c)中电感线圈L在其电流减小时所产生的反电动势eL(在电感电流减小时,eL=-LdiL/dt为正值)与电源电压VS串联相加送至负载,则负载就可获得高于电源电压VS的直流电压VO。

dcdc变换课程设计

dcdc变换课程设计

dcdc变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升压、降压、反相等常见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特点;3. 学会分析DC-DC变换器的性能指标,如效率、输出纹波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DC-DC变换器电路;2. 掌握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对DC-DC变换器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DC-DC变换器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DC-DC变换器概述:介绍DC-DC变换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关联教材章节:第3章“直流-直流变换技术”第1节“DC-DC变换器概述”2. 升压、降压、反相DC-DC变换器:详细讲解升压、降压、反相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性能特点;关联教材章节:第3章“直流-直流变换技术”第2节“升压、降压、反相DC-DC变换器”3. DC-DC变换器性能指标:分析效率、输出纹波、输出电流等性能指标,探讨影响性能的因素;关联教材章节:第3章“直流-直流变换技术”第3节“DC-DC变换器性能指标”4. 实践操作:设计并搭建升压、降压、反相DC-DC变换器电路,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关联教材章节:第3章“直流-直流变换技术”第4节“实验: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测试”5. 教学进度安排:共需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课时,实践操作2课时。

升压变压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升压变压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升压变压器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升压变压器的原理、构造及其工作过程。

2. 学会升压变压器的电路分析方法,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掌握升压变压器的设计步骤和关键参数的选择。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简单的升压变压器电路。

2.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升压变压器电路进行模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升压变压器的组装和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原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节能降耗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设计升压变压器的过程,深入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情感态度。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变压器基本原理:讲解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变压器的原理和构造,探讨理想变压器的特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变压器的原理与构造”2. 升压变压器电路分析:介绍升压变压器电路图,讲解电路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升压变压器电路分析”3. 升压变压器设计:讲解设计步骤,分析关键参数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升压变压器设计”4. 仿真实验:运用仿真软件进行升压变压器电路模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仿真实验与分析”5. 动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升压变压器的组装和测试,培养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

教材章节:第六章“实践操作”6. 节能与环保:介绍升压变压器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第七章第五节“节能与环保”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推荐]

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推荐]

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推荐]第一篇:电力电子升降压变换器课程设计[推荐]中北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绪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配合变流电路理论教学,为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设计,课程设计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斩波电路(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很多,包括6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Zeta斩波电路,前两种是最基本电路。

应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电路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升降压斩波Boost—Buck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仿真分析。

本文分析了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又用Matlab对升压-降压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建模,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升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中北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2.1升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1)V通时,电源E经V向L供电使其贮能,此时电流为i1。

同时,C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并向负载R供电。

(2)V断时,L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i2。

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该电路也称作反极性斩波电路。

a)原理图b)波形图图(3)升压/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图数量关系:稳态时,一个周期T内电感L两端电压uL对时间的积分为零,即:中北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当V处于通态时,uLT0uLdt=0=E;当V处于断态时,uL=-uo;于是:Eton=U0toff所以输出电压为: U0=tontαE=onE=E toffT-ton1-α由此可见,改变导通占空比α,就能够控制斩波电路输出电压U。

(完整版)升降压斩波课程设计.doc

(完整版)升降压斩波课程设计.doc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完成时间:2016 年 6 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课题名称直流升压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技术指标及要求:1)直流输入电压 100V;设计内容及任务设计安排主要参考资料2)电阻负载; (R 取学号尾数 X10Ω);3)控制电路频率 10KHZ ;4)输出电压纹波系数: 0.2%;5)仿真出占空比α分别为 0.1,0.2,0.5,0.8 的电感电压、电感电流、开关管电流、二极管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波形。

起止日期设计内容2016 年 5 月 25 日确定设计方案2016 年 5 月 26 日计算相关数据2016 年 5 月 27 日至 2016 年 6 月 6 日Simulink仿真2016 年 6 月 7 日至 2016 年 6 月 23 日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 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第 5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 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秋关源、罗先觉.电路(第 5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周克宁 . 电力电子技术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5]黄家善 . 电力电子技术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6]王维平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7]张明勋主编 ,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M].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8]丁道宏主编 , 电力电子技术 [M]. 北京 :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2[9]林渭勋主编 ,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M].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摘要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自动化领域里一个重要部分,其核心就是利用弱电电路的设计思路,强大电路的器件来实现电路的各种需求。

升压降压电路课程设计

升压降压电路课程设计

升压降压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升压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升压降压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 学会分析升压降压电路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升压降压电路图,并识别其中的关键元件;2. 能够运用相关公式和理论知识计算升压降压电路的主要参数;3.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搭建简单的升压降压电路,并观察其工作状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介绍升压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压转换的物理过程;- 讲解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其应用场景;- 深入解析升压降压电路中关键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电感、电容等)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绘制升压降压电路图,认识并标记关键元件;- 安排实验,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升压降压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电路性能,理解理论知识。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升压降压电路基本原理及元件介绍;- 第二课时:升压降压电路图绘制与分析;- 第三课时:实验操作,搭建升压降压电路,观察实验现象;- 第四课时: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电路性能及改进方法。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第二章 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和“第三章 模拟电子电路”相关章节相呼应,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升压降压电路知识体系。

升降压(Buck-Boost)变换器

升降压(Buck-Boost)变换器

升降压(Buck-Boost)变换器一、选题背景随着世界的需求与电力电子的发展,高频开关电源凭借其低功耗等优点,得到了在计算机、通信和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其中功率变换电路对组成开关电源起重要作用。

功率变换电路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针对整流以后不同的直流电压功率变换电路有很多种拓扑结构,比如:Buck变换器拓扑、Boost变换器拓扑、Buck/Boost变换器拓扑、正激(反激)变换器拓扑……Buck/Boost变换器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在开关电源的设计中当然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本设计是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设计与仿真,并且将仿真得到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式与理论推导进行比较,从而验证其可行性。

二、原理分析(设计理念)。

当开关管V触发而导通时,输入电流电压全部加在储能电惑L的两端,感应电势极性为上正下负,二极管反向偏置截止,储能电感L将电能变为磁能储存起来。

电流从电源正端流过开关管和电感回到电源负端。

经过Ton时间后,开关管截止储能电感L电势极性由上正下负变为上负下正,二极管正向偏置导通,储能电感L储存的磁能经二极管向负载RL释放,同时向滤波电容C充电。

又经过Toff后,开关管导通,二极管截止,电感L充电,已充电的C向RL放电,从而保证了向负载的供电。

此后,重复上述过程。

三、过程论述。

首先建立升降压(Buck-Boost)变换器仿真模拟图PulseGenerator数据R,L,C以及电源数据四、结果分析降压数据及波形图升压数据及波形图五、课程设计总结。

在多次的实验中,我已经可以熟练使用MATLAB进行各种仿真实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仿真实验时存在的许多不足,但最后都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解决。

开关电源课程设计降压型转换电路

开关电源课程设计降压型转换电路

开关电源课程设计降压型转换电路
课程设计要求降压型转换电路,可以选择使用开关电源,其中的降压型转换电路可以选择使用开关稳压器或者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课程设计方案:
1. 设计目标:实现输入电压Vin(通常为交流电)降压到特定
的输出电压Vout。

2. 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

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包括:Buck(降压型), Boost(升压型), Buck-Boost(反搏控制型)等。

根据要求,我们选择Buck拓扑结构来实现降压转换。

3. 电压变换原理:Buck拓扑结构通过周期性地将输入电压
Vin与电感和开关元件(MOSFET或BJT)进行开关控制,从
而实现输出电压Vout的降压。

4. 具体电路设计:根据输入输出电压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如电感、电容、开关元件等),以及控制开关元件的电路(如PWM调制器)。

可以使用理论计算、电路仿真软件以及
实际的元器件测试来设计和调试电路。

5. 安全设计考虑: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过压、过流、短路、过温等保护措施,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 性能评估和测试:通过实际测试,评估电路的输出稳定性、
效率、负载调整能力等指标。

7. 设计报告和展示:整理设计过程、电路图、仿真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撰写设计报告,并进行设计成果的展示与讲解。

总之,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实现降压型转换电路,设计过程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和控制方式,同时保证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会进行性能评估和测试,并进行设计报告和展示。

升降压变换器设计(输入3V-20V,输出5V或12V)

升降压变换器设计(输入3V-20V,输出5V或12V)

Boost Regulator Makes Low Profile SEPIC with Both Step-Up and Step-Down Capability – Design Note 317Keith SzolushaIntroductionAutomotive, distributed power and battery-powered applications often operate at a voltage that is derived from a widely variable bus voltage. Frequently the operating voltage falls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bus voltage range, such as a 12V automotive operating voltage, from a 4V to 18V bus. These applications require a DC/DC converter that can step up or step down, depending on the voltage present on the bus. Flyback and SEPIC designs are commonly used single-switch solutions for this problem, but both of these solutions typically use a transformer which poses layout and height problems for applications where space is at a premium.One alternative to a transformer-based topology is to usetwo low profile inductors and a SEPIC coupling capacitorwhich transfers the energy between the two inductors much like the core of a transformer. The coupling capaci-tor provides a low impedance path for the inductor cur-rents to pass either from the input (primary) inductor through the catch diode and to the output, or from the output (secondary) inductor back through the switch to ground. Both inductors act continuously and indepen-dently, making their selection easier than selecting thetransformer for a flyback or a typical SEPIC circuit. Theinductors are not restricted to having the same inductanceand can be individually picked for peak currents andFigure 1. LT1961 in a 3V to 20V Input to 5V Output All Ceramic SEPIC (3mm Maximum Height)Figure 2. Efficiency of the Circuit in Figure 1C COUP 1µF 25V CATCH DIODE OUT µF C 2.2L1V LOAD CURRENT (mA)0E F F I C I E N C Y (%)6080100800DN317 F024020507090301004001000开关电源设计学习园地secondary sides of the circuit, and to maintain a voltage equal to the input voltage in order to provide good regulation and maximum output power. The current mode control topology of the LT1961 and the small 10µF ceramic output capacitor provide excellent transient response over the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4V to 18V Input, 12V Output, 3mm Maximum Height SEPIC12V buses are often derived from sources with a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For instance, automotive solutions can have steady-state operating voltages as high as 18V and as low as 4V for cold-crank conditions. Figure 4shows a simple, low cost and low profile (≤3mm) solution that avoids the high cost of using both a boost and buck converter and maintains 12V system power during cold-crank conditions.Efficiency, as shown in Figure 5, is typically greater than 75% and as high as 80%. This is better than average for 12V SEPICs and not much less than a similarly priced and sized 12V buck converter solution which is limited to greater than 14V input. Maximum load current increases with input voltage, as shown in Figure 6. 500mA load current is possible at 12V input and up to 600mA at 18V.The maximum switch current of the LT1961 is 1.5A and is the sum of the peak current in L1 and L2. Higher output voltage raises the current in the input inductor.C COUP1µF 25V CATCH DIODE OUT µF C 2.2L1V Figure 4. LT1961 in a 4V to 18V Input to 12V Output 3mm Maximum Height All Ceramic SEPICThe catch diode has a 40V reverse breakdown voltagerating in order to handle the voltage induced across it during the switch off-time which is equal to the output voltage plus the input voltage. The 35V maximum switch voltage rating of the LT1961 allows the input voltage to go up as high as 18V. With a DC voltage equal to the input voltage, the coupling capacitor raises the voltage at the switch node to a level equal to the input voltage plus the output voltage. Tiny voltage spiking present on the switch node of any switching converter requires a few volts of headroom between the maximum switch voltage rating and the sum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s. The switch-ing spikes are reduced to a minimum by keeping the high ∆I/∆t discontinuous current path (indicated in bold in Figures 1 and 4) as short as possible. The placement of the two power inductors is not crucial which makes it easier to create a power supply layout that fits confined spaces.LOAD CURRENT (mA)0E F F I C I E N C Y (%)204060100200300400DN317 F05500801001030507090600Figure 5. Efficiency of the Circuit in Figure 4INPUT VOLTAGE (V)20C U R R E N T (m A )20060080010006101220DN317 F06400481416181200ConclusionThe LT1961 fits into SEPIC solutions for applications with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s. The solutions are small, simple and low profile. All ceramic capacitors and tiny compo-nents help keep power supply costs to a minimum. The 2-inductor SEPICs shown here eliminate the use of a tall transformer and offer layout flexibility to fit tight design constraints.Figure 6. The Peak Inductor Currents and Maximum Load Current of the Circuit in Figure 4。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mc34063升压dcdc变换电路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mc34063升压dcdc变换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自动化设计题目:MC34063升压DC-DC变换电路班级:自0841学生姓名:学号:35指导教师:分院院长:教研室主任: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项目1)升压DC-DC变换电路设计2)晶闸管光控电子开关电路设计3)晶闸管声控延时控灯电路设计4)晶闸管线性调光电路设计5)双向晶闸管楼道照明灯控制电路设计2.设计内容1)撰写方案设计2)硬件电路制作3)硬件电路调试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5)完成课程设计答辩3.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项目中的五个题目由学生自选其中一个完成;2)课程设计项目的硬件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由学生自行完成;3)设计结束学生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完成课程设计答辩;4)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题目;设计计划与方案论证;设计方案实现及硬件调试;课程设计总结。

5)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格式应符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4、参考资料[1] 何希才、毛德柱编著. 新型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实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杨帮文编. 新型集成器件实用电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3] 黄继昌主编. 电子元器件应用手册.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4] 曲学基,王增福,曲敬铠编著. 稳定电源电路设计手册.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设计进度(2011年6月27日至2011年7月8日)时间设计内容第1-2天查阅资料,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第3-8天硬件电路制作与调试第9-10天书写报告、答辩6.设计地点新实验楼315-检测实验室二、评语及成绩成绩:指导教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 (1)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 (1)第二章方案实现及电器件简介 (2)2.1 MC34063 (2)2.1.1 MC34063概述 (2)2.1.2 MC34063升压原理 (4)2.1.3 MC34063外围元件标称含义及计算公式 (4)2.2 1N5819 (5)方案实现 (5)第三章硬件实现及调试 (7)硬件实现 (7)工具选择及测试方法 (8)第四章设计总结 (10)参考文献 (10)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设计内容题目MC340563升压DC-DC变换电路设计2.设计要求1)五个题目任选一个,两人一组自行完成。

PSIM降压变压器课程设计

PSIM降压变压器课程设计

设计一个关于PSIM降压变压器的课程需要涵盖理论知识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和仿真实验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PSIM降压变压器课程设计提纲:
1. 课程介绍
-介绍PSIM软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
-阐述本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2. 变压器基础知识
-讲解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分析变压器的类型和特点
3. PSIM软件介绍
-简要介绍PSIM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演示PSIM软件界面和操作方法
4. PSIM仿真建模
-演示如何在PSIM中建立降压变压器的电路模型
-讲解元件参数设置和连接方式
5. PSIM仿真实验
-设计降压变压器的仿真实验方案
-进行PSIM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6. 变压器保护与控制
-讲解变压器的保护措施和控制技术
-分析PSIM仿真在变压器保护与控制方面的应用
7. 实际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降压变压器故障案例
-使用PSIM仿真工具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应对方案设计
8. 课程作业
-设计降压变压器相关的PSIM仿真作业
-要求学生使用PSIM完成作业,并撰写实验报告
9. 课程设计评估
-设计考核方式,如作业评分、实验报告评定等
-定期进行学生的PSIM仿真能力评估和反馈
10. 教学改进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PSIM降压变压器课程设计提纲,具体的内容和深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降压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掌握PSIM仿真工具的使用技巧,提升电力电子领域的实践能力和仿真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配合变流电路理论教学,为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设计,课程设计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斩波电路(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 DC/DC Converter)。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很多,包括6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Zeta斩波电路,前两种是最基本电路。

应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电路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升降压斩波Boost—Buck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仿真分析。

本文分析了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又用Matlab对升压-降压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建模,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2 升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2.1升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1)V通时,电源E经V向L供电使其贮能,此时电流为i1。

同时,C 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并向负载R供电。

(2)V断时,L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i2。

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该电路也称作反极性斩波电路。

a) 原理图
b) 波形图
图(3)升压/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图
数量关系:
稳态时,一个周期T内电感L两端电压uL对时间的积分为零,即:
00=⎰t T
L d u
当V 处于通态时,E u L =;当V 处于断态时,o L u u -=;于是:
off
on t U Et 0= 所以输出电压为: E E t T t E t t U on on off on α
α-=-==10 由此可见,改变导通占空比α,就能够控制斩波电路输出电压U 。

的大小。

当0<α<1/2时为降压,当1/2<α<1时为升压,故称作升降压斩波电路。

图(3)b)中给出了电源电流i1和负载电流i2的波形,设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I1和I2,当电流脉动足够小时,有:
off
on t t I I =21 由上式可得:
1121I I t t I on off α
α-== 如果V 、VD 为没有损耗的理想开关时,则:21
I U EI o = 其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相等,可将其看作直流变压器。

2.2根据升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
如图(3),建立升压-降压式变换器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
图(4)升压-降压式变换器仿真模型2.3 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2.3 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3. 设计结果及分析
1、脉冲发生器中的脉冲宽度设置为脉宽的33.3%,
2、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图(5)控制脉冲占空比33.3%
从图5可以看出,负载上平均电压为10 V ,波形为有少许波纹的直流电压; 理论计算:V E E U 1010==-=α
α,Uo 与E 极性相反; 仿真结果与升降压斩波理论分析吻合。

3、脉冲发生器中的脉冲宽度设置为脉宽的66.6%,
4、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图(6)控制脉冲占空比66.6%
从图6可以看出,负载上平均电压为40 V,波形为有少许波纹的直流电压;
解输出10v时的占空比Dc=1/3

Lc=R/2(1-Dc)2Ts=10/2×(2/3)2 ×1/20000=104uH
C=V0DCTS/R△U0=1/10×0.2 ×3×20000=886uF
输入40v时的占空比为Dc=2/3

Lc= R/2(1-Dc)2Ts=10/2×(1/3)2 ×1/2000=10.4uH
C=V0DCTS/R△U0=1/10×0.2 ×3×20000=886uF
4总结
通过以上的仿真过程分析,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1)直流斩波电路可将直流电压变换成固定的或可调的直流电压,使用直
流斩波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调压的功能,而且还可以达到改善网侧谐波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直流斩波技术主要应用于已具有直流电源需要调节直流电压的场合。

(2)升降压斩波电路(Boost- Buck Chopper)能够方便的调节输出电压,
由于输出电压为:
E
E
t
T
t
E
t
t
U
on
on
off
on
α
α
-
=
-
=
=
1
0;若改变导通比α,
则输出电压可以比电源电压高,也可以比电源电压低,当0<α<1/2时为降压,当1/2<α<1时为升压,轻松实现直流变换中的升压和降压作用,工业生产应用广泛。

(3)直流变换电路主要以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开关器件,通过控制主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将恒定的直流斩成断续的方波,经滤波后变为电压可调的直流输出电压。

利用Simulink对降压斩波电路和升降压斩波的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采用常规电路分析方法所得到的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4)采用Matlab/Simulink对直流斩波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避免了常规分析
方法中繁琐的绘图和计算过程,得到了一种较为直观、快捷分析斩波电路的新方法。

同时其建模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斩波电路的方针,只需对电路结构稍作改变即可实现,因此实用性较强。

(5)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可以灵活改变仿真参
数,并且能直观的观察到仿真结果随参数的变化情况,方便学习与研究。

5 体会
本次设计中我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首先对直流斩波电路有了大致的掌握,直流变换电路主要以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开关器件,通过控制主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将恒定的直流斩成断续的方波,经滤波后变为电压可调的直流输出电压。

进一步复习了直流斩波电路的基本类型,包括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等,理解了其工作原理,熟悉其原理图及工作时的波形图,掌握了这几种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解析方法、工作特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对直流斩波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加深了对直流斩波电路的掌握及应用。

通过使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对升降压斩波Boost—Buck 电路建立仿真模型,我更加熟悉了仿真库里的原器件,增强了画图能力,使用SCOPES(示波器),可以在运行方针时简明地观察到仿真结果,还可将多个结果放在一起以便对比,使我体会到了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的功能的齐全及使用的便捷。

同时在仿真建模的基础上对升降压斩波Boost—Buck电路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将仿真波形与常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提高了我设计建模的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及加强了对Matlab/Simulink软件的熟练程度。

总之,通过这次基于MATLAB的升压-降压式变换器的仿真的设计,我无论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建模仿真上都是受益颇多,体会到了Matlab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它也是能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联系在一起的很好的工具,经过仿真能使所学的概念理解的更清晰、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参考文献
[1]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
[2] 王忠礼、段慧达、高玉峰.MATLAB应用技术—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3] 王辉、程坦.直流斩波电路的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09.5:174-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