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纹党参丰产育苗技术要点

文县纹党参丰产育苗技术要点

作者:潘正勤冉柏祥

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24期

陇南市文县位于甘肃省南陲,坐落在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地处西秦岭山脉、南秦岭山带,全境属高山地貌类型,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150 ℃,无霜期262 d,

年平均降水量450~800 mm,最高海拔4187 m,最低海拔550 m,物种及气候资源垂直分布特

征明显,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为纹党参生长提供了独特生长环境。因纹党参异地引种极易发生变异,不能保持纹党参原有品质及优良特性,因此,文县成为纹党参最佳适生区和原产地。目前,文县纹党种植面积达7273.33 hm2,全县20 个乡镇纹党种植涉及17 个乡镇157个行政村,种

植农户达4.18 万户、15.6 万人,纹党产量达6 606 t,产值26 161万元。重点村的中纹党参收入占药农总收入的50%以上,纹党参产业收入占贫困户收入的60%以上,纹党产业已成为部分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

1 品种选择

在种苗选择上,要选择具有栽培种的典型特征,即主根粗而长、发育均匀、分杈少、皮色

正及无病虫害的种苗。也可在栽培大田中选择生长个体特性突出、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纹党

参作为采种母株,采种进行田间繁育。

2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山坡地或二荒地。地块坡度以15°~30°

为宜。坡度过小,地块易板结,易发生涝害;坡度过大,雨季易冲毁苗田。育苗地海拔高度以

1 600~

2 200 m为宜,海拔不应过高。

3 育苗地处理

3.1 深耕施肥

在7—8 月,按每667 m2施2 500~5 000 kg 农家肥的标准,先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进行深翻耕,清除田间杂物,将田间杂草烧为草木灰,均匀撒在田间,整平做畦。

3.2 平地做畦

具体操作中根据地势确定,如地块坡度不大、较为平整,宜做成平垄或高垄育苗田;如地

块坡度较大,则要做成高垄畦块。垄面宽1.0~1.5 m,垄长根据地块、地势确定,垄沟宽30 cm左右,深15~20 cm,田块四周开排水沟以利排水、防涝。

4 播种

播种时可条播也可撒播,撒播时因党参种子小,为了撒播均匀,可将种子拌些干黄土或草

木灰,然后均匀撒在畦面上,随后用铁耙浅搂,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有的文县药农在播种时拌

些菜籽和荞麦,有的在洋芋行间育苗,利用其他植物庇阴。

4.1 种子处理

将上年秋季收获的种子在播种前用40~45 ℃温水进行温烫浸种,边搅拌边放入种子,搅

拌至水温降到20 ℃左右时(不烫手)停止搅拌。静放5 min,除去水面瘦弱种子,然后移置纱

布袋内,用清水冲洗5~8 次,放置在15 ~20 ℃的环境下(以沙堆面为好)进行催芽,沙堆

可有效保持水分和湿度。催芽期每隔3~4 h 用清水淋洗一次,一般催芽5~6 d,种子萌发、

露芽白时,即可播种。

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后,要特别注意防旱。因种子已萌动,若遇干旱会造成种子死亡,防旱

的常用方法是用玉米秆、麦草、树枝或遮阳网等覆盖遮阴。

4.2 春季育苗

一般春季在地块解冻后(3—4 月)进行育苗,春播宜早,播种太晚,高温季节种苗太小,容易被太阳晒死,播种时如土壤太疏松,则撒播后进行踩踏镇压,之后再覆一层细土,使种子

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水分萌发。干旱地区的春播宜在雨后进行,夏播多在5—6 月雨

季进行,夏季温度高,要特别注意幼苗期的遮阴和防旱,以防参苗因日晒或干旱而死亡,667

m2用种量4~5 kg。

4.3 秋播育苗

秋播出苗较好,从9 月中旬开始至地冻前播完,文县一般以撒播为主。播种前用多菌灵进

行拌种处理,然后在种子中掺入适量细土或草木灰拌匀(有条件的可与细沙拌匀),均匀撒播,播后覆一层3 cm 左右的薄土,以盖住种子为宜,在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将种子均匀撒于地

面后,用树枝以扫地形式均匀轻扫,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如土壤太过疏松,也要进行踩踏

或镇压。条播一般在整好的垄面上横向开浅沟,行距25~30 cm,播幅10 cm左右,深约4~6 cm,同样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掺土均匀沟播后微盖细土稍加镇压,667 m2用种量3~4 kg。

5 田间管理

纹党参幼苗细弱、喜阴凉,田间管理要点为防旱、防涝、防晒,重点要做好遮阴工作。

5.1 遮阴保墒

常用的遮阴物有植物秸秆、农作物、遮阳网等。春季育苗或秋季育苗第2 年4 月上中旬气温升高时,用树枝、作物秸秆(玉米秆、麦草等)、遮阳网覆盖畦面,进行保湿、遮阴防晒工作。如用树枝、作物秸秆遮阴,一般起初全遮阴,出苗后由少到多逐渐去掉覆盖物,期间覆盖

物以均匀、间隙透光50%为宜,过厚影响通风透光,易形成徒长弱苗,过薄达不到遮阴保温的

目的,当苗长到15 cm时去掉所有覆盖物。

5.2 水肥管理

纹党参出苗期及幼苗生长期要保持垄面湿润,可有效防止畦面板结和出苗。如有灌溉条件,幼苗期根据土土壤、气候等情况适时浇水,浇水后每667 m2撒施三元复合肥3~5 kg,不可大

水浇灌,以免造成幼苗徒长。如果没有灌溉条件,在雨后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有利于培

育壮苗。幼苗生长期间应适当干旱,有利于参根的生长。雨季重点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防

止苗田积水,造成参苗烂根烂秧、死亡。

5.3 除草

育苗田以保持无杂草为宜,纹党参细苗细弱,如用农具除草会造成参苗大量死亡,因此,

只能用人工拔除田间杂草,要勤拔草,做到见草就拔,至少1 a 拔草2 次以上。苗高5~7 cm 时,按株距1~3 cm 适当间苗,除去过密苗和弱苗,苗高15 cm 左右时,按株距3~5 cm 定

苗。如育2 a 苗龄参苗,第2 年春秋季可用浅除,避免伤根。幼苗期拔草应选阴天或晴天早晨、傍晚进行。

6 起苗

高海拔山区一般育苗2 a 才可收参苗,在管理精细、水肥充足的条件下1 a 也能收参苗,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起苗。起苗时要从侧面采挖,这样可防止挖伤参苗。采挖过程中边挖

边拾,去掉病残参苗,按参苗大、中、小进行分等,适量掺入苗床土后扎把,既可防止烧苗,

又有利分等定植。起苗不应在晴天进行。秋季大田栽培,起苗后即可定植;如春季栽植,可在

上年秋季起苗后将参苗堆埋在地中贮藏,来年春季挖出定植,也可在春季纹党参苗萌芽前起苗

栽植。一般667 m2产参苗800 kg 左右,可大田栽培0.27 hm2左右。

纹党参栽植中,如种苗太大,缓慢苗、长势弱,遇干旱天气,种苗头部变虚易成小老苗;

种苗太小,营养不足、生长慢、产量低。纹党参种苗以鲜质量10 g 左右或参苗围茎25 μm或

参苗横径直径5 mm以上的参苗最好,这种种苗健壮、长势强,定标后缓苗时间短、发芽快、耐旱力强。

集食惠产品推荐:巧成纹党参精选参段

【巧成纹党参精选参段】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原生态滋补佳品 纹党参,即文县党参,是中草药党参的一种,也是甘肃文县特产,为甘肃省四大名药之一,含有生物碱、蔗糖、菊糖、葡萄糖、淀粉、黏液质及微量元素、维生素Bl、B2等化学成分,除此之外,还含有21种微量元素,其中12种为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硒的含量较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 据中国药典《本草正义》记载,纹党性能与人参相去不远,是党参中的上品,能补中益气、健脾强身,对脾胃虚弱、血气亏损、体倦无力、贫血、白血病,妇女血崩、产后诸病亦有显著疗效。 因其有效药用成分含量居各类党参之首,而享有盛誉。文县纹党参曾在中国各路党参评比中名列第一,荣获中国外经贸部对外出口商品荣誉证书。远销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甘肃大宗出口中药材。 巧成纹党参精选参段原材来源于甘肃文县、生长周期均在6年以上的优质党参,其品质优良,外形特征明显(狮子盘头菊花心),有细密横纹。其身长粗壮肉质厚,外松内紧体柔韧,味清甜润嚼无渣,是一种十分名贵的滋补珍品。

巧成纹党参精选参段100g装上架啦,礼仪之邦个人会员价¥31.00/瓶,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滋补珍品,巧成纹党参,您值得拥有! 产品参数 【品名】:巧成纹党参精选参段100g*1瓶 【规格】:100g*1瓶 【品类】:地方特产 【配料】:正宗甘肃文县纹党 【产地】:甘肃 【保质期】:24个月 【存储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适宜人群】:全家共享 【注意事项】:党参不宜和藜芦同用,所有党参生长周期都在6年以上

【选材标准】:单株(完整状态下最大直接)周长 【精选】:3.0—3.6cm 【用法用量】:每次取6-10克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后加盖焖约10分钟即可取代茶饮用,可多次冲泡。 【产品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产品特色 ◎品质优良◎ 选用甘肃文县、生长周期均在6年以上的优质党参切段,党参段呈圆柱形,肉质饱满纹路清晰,表面呈黄棕色或灰黄色,有裂痕或菊花纹,中央有淡黄色圆心,根部有狮子盘头。 ◎营养滋补◎ 党参为补中益气之要药,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可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

中药材党参的种植技术及栽培管理

中药材党参的种植技术及 栽培管理

党参为常用中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能。几百年来,在人参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大量作人参代用品,由于疗效显著,深为医家与患者所喜爱。其主要品种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党参主产山西,又名潞党参。 【生长环境】 党参适应性较强,喜温和凉爽气候,怕热、怕涝,较耐寒。适宜生长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腐殖质的沙质壤土,黏性较大的土壤及盐碱地、涝洼地不宜栽培。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党参(潞党)喜生于腐殖质多、土层深厚之处,不喜强烈阳光,故栽培时需选择背阴坡或半阴半阳的地方。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并带腐殖质的红黑土地为最好,单纯黑土地或红土地亦可,但质量较差。白土(特别是淡白土)不宜种植党参。选好土地后,如果是荒地,先于冬季将林地内所有树木或杂草砍掉熏成土肥,既能除去杂草种子,又能增加土地肥力。然后用镐开地,打碎土块,使土壤轻松平坦。第2年下种时再挖34厘米深,耙平即可;熟地除在秋季深耕1次外,第2年播种前再深耕1次。 2、施基肥:党参需要的肥料以熏肥、屋土、骡马粪、猪粪为最好。如果在坡地或新开荒地,牛粪不宜上地,因其最易生核桃虫。施肥量:水地育苗(秧参)每667平方米可施底肥500~750千克,在伏天还须上2次追肥。直播党参(撒播)每667平方米可施底肥750~1000千克,不上追肥亦可。

3、播种:党参播种时间与方法有两种。 (1)直接播种(撒播):一般是清明季节或者霜降时进行,播种时在整好的地内,将种子匀撒地内,用小耙轻轻拉一下,切勿播种过深,影响育苗。每667平方米需种子1~1.5千克。野党参种植可采用此法。 (2)育苗移植(秧参和压条参):第1年为育苗期,播种时间与直接播种时间相同。播种方法分为水地育苗和旱地育苗两种。 ①水地育苗:一般在耕地以后,做成畦子,施以底肥,将土整细、扒平、浇水,趁土壤湿润时将种子匀撒畦内,每667平方米用种子2~2.5千克,再薄薄盖一些土即可。苗长至6~10厘米高时,要保持地不干为宜,以后如遇阴天下雨,为了避免热气蒸坏参苗,每早浇水,以减低热度。浇水应注意慢慢放进,最好把畦地入水处放个烂席片,以便混水冲人滤过,避免冲坏参苗。 ②旱地育苗:地整好后将种子匀撒地内,每667平方米需种子 2.5~3千克,盖一层薄土(在霜降下种不需盖土),最好雨后进行播种。在小苗出土前,应将地面盖一层遮掩物,以防太阳晒死小苗,最好盖些稻草和松枝,待出全长到5厘米以后,就可将草渐渐取完,切勿一次取净,以免晒死。第2年为移植期,农民称为压条党参。移植时间可分为春秋两季,春季在土地解冻后,秋季在地冻之前均可进行。移植前在选好的地内按行距13~17厘米挖成沟,沟的深浅应根据参秧的长短而定,同时施以底肥,然后按株距7厘米左右将参秧顺序放入沟内,注意以芦头相齐,覆土即可,覆土后以苗头离地面2.5厘米

浅谈文县发展中药材生产

浅谈文县发展中药材生产 文县位于甘肃省最南部,地处西秦岭山脉,全境为中、高山地貌类型。境内大小山脉从西向东纵贯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县土地面积4 998km2,辖20个乡(镇),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6万人,耕地面积2.13万hm2,海拨1 500~2 500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受东南季风和暖湿季风的影响,东部地区产生大雨天气;中部地区高山重叠,季风势力减弱,致使降水明显较东部地区下降,境内河谷与高山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东部低海拨地区年平均气温16℃以上,全县年平均气温15℃,年有效积温4 517.80℃,无霜期262d,年日照时数1 711h,太阳辐射总量104.60千卡/cm2,年平均降水量450mm。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文县境内具备动植物生长、栖息的良好条件,已查明的动物资源有1 200多种,植物资源2 300多种,其中中药材就有1 000多种,被誉为“植物王国,天然药乡”。 1资源状况 文县境内分布1 000多种中药材,常用的中药材就有133种。其中:根茎类79种,主要有纹党、黄芪、红芪、天麻、大黄、木香、半夏、百合等;子仁果实类77种,主要有枸杞、五味子、车前子、苦子、韭菜子、葱子、冬瓜子、杏仁、桃子仁、山楂、白果等;花叶类29种,主要有月季花、辛夷、密蒙花、款冬花、金银花等;全草类29种,主要有霍香、细辛、大蓟、荆芥、香薷、青蒿、茵陈、蒲公英、车前草、鱼腥草等;树皮类11种,主要有厚朴、杜仲、丹皮、桑皮、苦练皮,桔皮、合欢皮、椿皮等;菌藻类9种,主要有茯苓、猪苓、冬虫夏草、五倍子、银耳等;藤木树脂类13种,主要有松香、木通、皂刺、通草、鸡血藤、槐枝等;动物类42种,主要有豹骨、猴骨、麝香、土鳖虫、乌梢蛇、熊胆、熊油、牛肾、驴肾、马宝、蜈蚣等;其它类11种,主要有胆南星、干漆、柿霜、芒硝等。各类中药材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根据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分布成植物带。大宗名贵药材主要有纹党、当归、天麻、木香、柴胡、杜种、猪苓、枣皮、红芪、黄芪等。文县是纹党的唯一产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2 200m的高山林缘地带的酸性土壤。 2开发现状及分布 2.1家种中药材以纹党为主,兼种木香、杜仲、枣皮、天麻、当归、大黄、柴胡、板兰根等小杂药。2008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0.73万hm2,其中纹党0.57万hm2,小杂药0.16万hm2。年总产量7 000t,总产值7 815万元,种药农户达4万多户,药农人均纯收入480元。家种中药材以种植纹党为主,全县20个乡镇的16个乡(镇)均有种植。其中:中寨、石鸡坝、铁楼、堡子坝、桥头、梨坪等6个乡(镇)为主产区,石坊、城关、屯寨、口头坝、尖山、临江、舍书、尚德、丹堡、刘家坪等乡(镇)为次产区。20世纪80年代种植区群众主要采取毁林开荒种植,纹党产量高,品质好,但是高山林缘逐年上升,森林破坏严重。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纹党的种植只能在熟地进行,由于纹党生长需要大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因而产量低,品质下降,腐烂现象严重,使纹党生产走入了低谷。近几年相关部门进行了一些

党参的育苗技术

党参的育苗技术 党参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也是很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它不仅在百度文库几位畅销,而且在国际市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那么党参种植该怎么育苗呢?下面随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 1、种子采收 党参无论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一般是当年开花结果,但是一两年生的党参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党参种子成熟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当种子变褐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将地上植株割除,晒干后脱粒,贮藏在干燥环境,等待翌年播种种植。 2、整地施肥 育苗前应该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最好是选择良好的梯田,不宜选择前茬杂草多,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育苗地要精耕细作,要做到地平、疏松,同时为了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在整地后要进行施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4500公斤,适当的施些化肥,之后就无需在施肥。 3、保证育苗 党参可以在春夏两季进行播种育苗,每亩播种在2-2.5公斤左右,播种深度在2-3厘米之间,=党参的顶土力较弱,如果播种过深会导致其出苗困难,所以在播种前需要疏松土壤。在播种后可以稻草或者农家肥覆盖,覆盖厚为2-3厘米,这样有利于保温保湿和防止日晒。 4、田间管理

党参苗生长细弱,怕晒,怕早,所以要根据参苗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比如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可以采取喷灌的方式,以保证苗齐、苗壮。在幼苗长大后可以直接浇水,但是也要控制浇水量,水分过多会造成枝叶徒长,雨季要及时排水,以免积水沤根。当参苗长到6-8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除草,除草要细心,不要伤害到幼苗,同时也要防治地下害虫。 以上是党参的育苗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百度文库。

党参种植技术

党参种植技术 一、生态习性 党参性喜冷凉温润气候,较耐寒,能在-30'C的低温下安全越冬。 二、栽培技术 一育苗播前将种子放入40~50℃的温水中浸泡,要边搅拌边撒入种子,直至水温降至15℃左右。将种子装入布袋或麻袋中,用清水淋洗数次,与稍湿润的细砂混合,储藏在瓦 缸内。经7~10天,多数种子裂口露自时筛出待擂。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 苗高5厘米左右时,开始中耕除草和间苗。每隔3厘米留苗1株,再追施人畜粪水l次。 培育1年,即可移栽,每亩用种量1.5~2千克。 二选地与整地育苗地要选择靠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 土壤和背阳的阴坡地块,栽植地应选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壤较肥沃、有良好的 团粒结构、易耕作的地块。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既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作基肥。 三移栽播种育苗后的当年秋季地上茎叶黄枯后,或翌年早春土壤解冻10厘米后进行 移栽。按行距20厘米,在栽植地上横向挖沟,深15~18厘米,将参苗按株距4~5厘米斜 放于沟内,尾部不得弯曲,根系要自然舒展,覆细土超过根头6厘米,压实后浇透定根水。 四田间管理春季幼苗出土后,立即拔除杂草;苗高9厘米左右可松土锄草,封行后停止。秋季苗枯时割去茎蔓,松土、培土。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000~1500千克。移栽后要浇水,移栽成活后,要少浇水或停止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当苗高30厘米时,要搭设支架。搭棚遮阳,使之能安全越夏。非留种田及当年收获的参田要及时疏花。 三、常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蜻虫、地老虎、跻蜡、搂姑。 四、采收加工 采收于移栽后第二年为宜。当秋季党参地上茎叶黄枯后,选晴天,小心深挖,刨出全根。将收获的党参洗净分级,晒至参体发软时绕指不断,捆成小把,放在木板上反复揉搓。然后将头尾整理顺直扎成牛角把子,每把重1~2千克,晒至八九成干即可收藏。 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 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 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 用种子直播、育苗移栽,但以前者好。

党参种植知识

党参 基 础 知 识 手 册 制作人:王新军 制作时间:2013-3-1

一:党参的品种 野党参:党参野生种的统称。 台党参:产于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党参。 野台党:又名野台党参。为产于五台山的野党参。个条粗壮,肉质肥厚,味甘清香,品质特优,为党参中之珍品。 防党参;为产于甘肃武都一带的野党参。经酒洒蒸制后内色变黑、皮色黄,横纹类似防风,故名防党参。品质优良。 潞党参:又名上党、上党参,上党人参、白皮党、异条党等。为产于山西长治(秦代称上党郡,隋代称潞州。故有上党参、潞党参之称)一带者。品质最优,为道地药材。多为栽培品。按质量好坏又可分为贡潞、奎潞,秃潞等规格。贡潞品质擐优,奎潞次之,秃潞又次之。 文元党:叉名汶元党、波元党参、文元党参。为产于甘肃白龙江流域者。品质亦优。多为栽培品。 东党参:又名东党,吉林党、吉林党参。为主产于中国东北地区者。 西党参:又名西游党、酉党、岷党、纹党,文觉、品党,素花党参等。多为人工栽培。品质亦优。

条党参;又名条党、川党参、川党、单枝党、单枝党参、板桥党、八仙党、八仙党参。为人工用种子经播植法栽培者。条壮体肥,味甘,糖分充足,品质较优。 白党参:又名白党、甜党、叙党、管花党参等。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质地较硬,糖分较少,色白,品质较次。 绿花党参:又名高山党参。主产于四川。 秦岭党参:为同属植物秦岭党参的根。主产于陕西、甘肃。 新疆党参:又名直立党参。为同属植物新疆党参的根。主产于新疆。 柴党:为同属植物柴党的根。主产于四川、甘肃。 蛇头党参,又名蛇头党、南路蛇头党。为同属植物蛇头党参的根。主产于四川。 灰白叶党参:又名北路蛇头党。为同属植物灰白叶党参的根。 小花党参;为同属植物小花党参的根。主产于四川。 大头党参;又名大头党,心叶党。为同属植物大头党参的根。主产于四川。 均以条大粗壮,皮松肉紧,有横纹及狮子盘头芦、质油润,味香甜,嚼之无渣者为佳。

党参种植栽培技术

党参种植栽培技术 党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现代中药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党参的栽培技术对于充分发挥它的药用价值至关重要。在此,我将介绍一下党参的种植栽培技术。 一、适宜种植区域 党参适宜在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甘肃、四川、贵州等地种植,其中以河南、山西、陕西和山东应用最广。适合生长的地形为山间沟谷、土地沟壑、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酸碱度中性或微酸性的河流两岸、山间山脚、陆地丘陵、平原丘陵等地。适宜的高度为500米~2400米。 二、土壤要求 党参的种植土壤要求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通常以泡遮土为最佳栽培土,此外,还可以选用沙壤土、壤土及黄棕壤土。深土层厚度以50~80cm为宜。土壤pH值以6.5~7.5之间为宜。 三、育苗与移栽 党参育苗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影响着党参整个生长过程的成败与效果。育苗时,可以选择在3月至4月的早春,选用温室育苗的方法。在温室内培育1至2个月,然后进行移栽。移栽时,可以选择解放前,培土后,将小苗插入30cm宽、30cm

深的沟内并进行培土与压实。若是采用间作党草种植的情况下,还需要注意党参与党草的互惠生长。 四、栽培管理 1.保持土壤湿润。自春季萌芽起至秋季落叶止,应保持土 壤湿润,但不能溃湿。 2.施肥。施肥要根据土地肥力情况以及党参生长需要来进行,一般来说,春季应进行一至两次追肥,夏季一次追肥,秋季收割后进行匀施基肥。 3.防虫害和病菌感染。在生产中常见的党参病害有黄萎病、根腐病、锈菌病等,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水浸积、注意排水系统,不同地区的党参病害较为复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药,特别是在秋季收割后,对党参土壤进行熏蒸等预防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收获露党参 党参一般在秋季晚期进行收割,一般是选择9月至10月 间进行。收割时,要避免用尖利的工具和利器去直接砍断党参,避免对党参进行损伤,对党参进行分级,质量优良的党参可以进行晾晒后进行销售,不合格的党参可以用于再生产。 以上是关于党参种植栽培技术的简要介绍。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注意细节,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养护。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效果养护者有所帮助。

党参栽培技术

党参栽培技术 党参,又称黄精,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党参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党参的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党参的种植方法。 一、土壤选择 党参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壤PH 值在6-7之间。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进行有机质和磷、钾等肥料的施加,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对于酸性土壤,可以进行石灰的施加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二、品种选择 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栽培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党参品种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有山东八角党参、四川巴山党参、安徽马鞍山党参等品种可供选择。农民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三、种植方法 1.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3月份至4月份进行撒播,气温在10℃以上时为宜。

2. 播种方式:可以采用直播或育苗的方式。直播是将党参种子均匀 撒在准备好的土地上,然后轻轻拍平即可。育苗则是将党参种子先行 播种在育苗床上,待苗长成后再移植至固定的地块上。 3. 行距和株距:行距一般为25-3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根据 品种的大小和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4. 灌溉和管理:党参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因此要及时 进行灌溉。同时,要定期松土、除草、施肥,以保证党参的正常生长 和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 党参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对于如蚜虫、红蜘 蛛等害虫,可以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对于根腐病、叶枯病 等病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清除病 害植株等。 五、采收和保存 党参的采收一般在4-5年生时进行,即在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收时要小心翼翼地挖取,以保留党参的完整性。采收后,要将党参 进行晾晒,晾干后可保存或加工出售。 党参的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农民朋友们具备一 定的经验和技巧。通过合理选择土壤和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管理, 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希望本文对农民朋友们党参

党参,可以直接嚼的续命仙草

党参,可以直接嚼的续命仙草 岭南地区很多人家里经常会有党参煲汤的习惯,在中成药里也常见它的身影,例如著名的补中益气丸。党参,作为中药的一名重要成员,有着不俗的养生价值,并且党参入馔,补身体之余味道还很不错。 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发展到了现代,党参的产地众多,按照产地分:条党参、西党参、潞党参、东党参、白党参五个大类品别。其中,质量最好的党参,当属甘肃文县的纹党参,简称纹党,属于西党参。 甘肃文县唯一认可的纹党产地,也是该地的国家地理标志。 纹党表面主要为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纵沟及皱缩,纹党的细密横纹,分布大部分参体,近根头处尤密,“纹”党由此而名。根头有多数突起的茎痕及芽痕,集成球状,习称“狮子盘头”。断面中心深黄色,外圈黄白,呈放射状纹,俗称“菊花心”。 党参,补气而不上火、补水而不生湿、养血而不滋腻,健脾而不燥、润肺而不凉。可以说是以“参”字命名的药材中之平和者。一些用人参可能会太过的地方,换作党参也许就刚刚好。优质党简易鉴别方法 1、看颜色: 硫磺熏过的党参颜色发白的,而无硫党参的颜色较深黄、陈化者甚至棕黄色。 2、闻气味: 将党参拿到鼻子跟前,硫磺熏过的党参带有刺激性气味,而无硫党参会有淡淡的清香或者微微的土腥味。 3、尝味道: 取一小段放在口中咀嚼,硫磺熏蒸过的党参带有酸味;而无硫党参参味浓,清甜嚼之无渣。 平常我们在市场药店买的多为生党参,表面为浅黄色或者黄褐色。最理想的状态是将党参进行九蒸十晒,增强补中益气之功效。 蒸晒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每年的秋天,天气干燥的时候蒸

晒(一年仅有4个月的蒸晒时间,所以九蒸十晒要经过3年的时间)。经过蒸晒的党参表皮呈深褐色,断面可以看到糖分明显蒸出,甜味更加明显,可以直接食用。一根好的党参,可以做到一物四食! 一、零食 党参采用传统的炮制方法,人工切片。方便携带,随时随地,即时养生!入口清香,嚼之味甜,口腔充满阳光蒸晒的党参香味。经过陈化的党参拿来当零食,只能赞一句,奢侈! 二、泡水 平时我们常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除了泡枸杞还可以考虑泡党参。党参泡水对于身体的作用很多。黄精、黄芪、红枣等都是它的“绝配”,促进身体健康。 三、煲汤 【材料】党参8g、土茯苓15g、当归3g、元肉5g,木瓜一个、鲫鱼一尾(可选择性再加猪骨,汤会更浓郁)。 【烹饪方法】1、提前把木瓜去皮切大块备用;2、鲫鱼双面煎至金黄;3、先把药材洗净,冷水放进锅内;4、水煮开后加入肉类,大火煲半小时再调至小火煲1.5小时,5、最后半小时加入木瓜,饮用前加适量盐调味。清心补气,能化解春日烦躁多虑的一碗应季汤就完成了。 四、泡酒 用来泡酒的党参,最好选择经过时间陈化和九蒸十晒炮制过的党参,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偶尔小酌一杯还是非常不错的。

探讨林业育苗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

探讨林业育苗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 摘要:林业建设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时期的重要部分,林业建设不但对我 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在林业 建设发展阶段,林业育苗技术以及管理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是林业建设 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确保林业建设质量的重要部分。相关人员在林业建设阶段 应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并且加强林业管理措施,不但能够有效提升苗木的生存概率,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基于此,本篇文章就对林业育苗技术要点 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管理措施 林业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产业之一,林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很大程度改 善生态环境。但是以往传统的林业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我们国家林业发展 的实际需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不断优化林业育苗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应用科学 合理方式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提升林业苗木的成活概率,从而有效提高我们国 家林业的经济效益。 一、林业育苗技术要点 (一)选择苗圃 想要更好的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就需要对苗圃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位置需要适中并且交通便利。首先苗圃的地势需要平坦,以此利于排水和灌溉。 对于苗圃土壤需要选择轻壤土、沙壤土以及壤土[1]。假如苗圃的土壤是粘土、盐 碱土以及沙土,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对其展开改良处理,以此确保土壤满足 苗圃的需求。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对苗圃的选择需要根据培育的育苗来决定。例如 针叶树山地育苗的苗圃地势则需要平缓,并且上层较厚且湿润,不但能够避风而 且有一定程度的日照,通常被称为半阴半旧坡,较为适宜针叶树山地育苗的培植。对于阔叶树育苗来讲,则需要苗圃的土壤较为深厚,并且能够避风向阳[2]。相关 人员在确定好苗木培植的苗圃后,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育苗任务,继而针对育苗种

人参果种的种植技术,人参果的种植技术要点

人参果种的种植技术,人参果的种植技术要点 人参果种子少而小,出苗率及成苗率都不理想,所以目前幼苗繁殖以扦插为主,但种 子繁殖能够保持种性,还可以方便种子消毒,从而可以克服扦插繁殖带来的病毒病严重的 问题。 (一)扦插繁殖 人参果出现侧枝多,分株直观,极易长成。只要温度适合,一年四季均可展开。露地 或塑料棚春季幼苗用的幼苗,须要在温室或塑料棚分株耕作。 温室秋冬茬定植用的幼苗,需要在夏季扦插育苗。一般在6月底前扦插的幼苗,当年 即可开花结果,产量也高。冬季在温室生产用的幼苗,要在秋季露地扦插育苗。 挑选地势低、平缓、土壤富饶、结石、近几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并作苗床。春季 耕作可以搞元显恭畦,夏秋耕作应当搞低畦。将充份有机肥的农家肥过筛,把肥与土混合 光滑,依偎细耙平,重摔一遍。若存有地下害虫,必须在收割前杀灭农药预防。 扦插时最好选择30厘米以上、粗壮柔嫩、无病虫害的枝条。枝条选好以后剪成12厘 米长的小段,去掉叶片,留下叶柄。冬季扦插时枝条仅入土3-5厘米即可,插条可适当缩短。要随剪随插,成活率才高。 为推动枝条生根,枝条下端应当剪斜面,并在50-200持续上升∕升萘乙酸或吲哚乙 酸中快速煮一下枝条下部的1∕3段。分株时必须先浇足水,然后分株。全部插完后,必 须广泛利沙一层细土,以避免土壤水分冷却。 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根和新枝萌发。扦插后夏季注意防暴晒、防雨,要搭遮阴棚育苗;寒冷季节要扣膜、盖草苫保温防寒。通过浇水和放风来调节温度,最适温度为15-25℃。 苗期土壤最小抱持水量为60%-70%为宜,通常不展开土壤施肥,但可以展开叶面喷肥,用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或嘉美金点施肥1-2次。叶面喷肥不仅苗壮,而且能够推动花芽 分化,有助于晚熟减产。苗期特别注意除草,预防蚜虫、红蜘蛛等。 (二)种子繁殖 人参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割。在露地条件下,以春季最为适合。秋季耕作,因前期温 度低,雨水多,应当实行遮阴防雨措施。 种子育苗对地块的要求同插扦育苗。插前应浸种催芽,当10厘米地温稳定到12℃以 时即可播种。先将播种畦浇透水,趁水渗下之前撒土找平畦面,为了预防苗期病害,最好 用药土“上铺下盖”。

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是一种利用容器来栽培植物的育苗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地面直接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具有很多优势,如节约空间、控制环境条件、提高苗木质量等。以下是容器育苗的一些要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容器。常用的容器有塑料盆、托盘、苗床等。选用的容器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湿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要考虑容器的尺寸和深度,以适应不同种植物的需求。 其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要选择富含养分、排水良好的培养基。一般可以选用腐殖质、园土、河沙等材料进行配制,也可以购买市售的育苗土。为了保证育苗土的质量,可以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再次,控制育苗环境。容器育苗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但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需要注意光照、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光照条件,太阳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室内光线不足,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温度一般要在适宜种植的范围内,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最适温度要求。湿度方面,保持适度的湿润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但也不能过湿,以免引起病菌滋生。 然后,进行适时的播种。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播种季节。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进行浸泡、发芽处理,以促进发芽率和苗木生长。 最后,合理施肥和管理。在容器育苗过程中,要定期给苗木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一般可以选择少量的慢释肥料或有机肥料,在种植过程

中适时进行补充。此外,还需要定期清除杂草、病虫害和落叶等,保持环境整洁,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综上所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培养基,控制育苗环境,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植物和育苗目的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好的育苗效果。

甘肃纹党和白条党道地药材标准甘肃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甘肃省中医药行业标准陇黄芪道地药材标准 (2016年9月) 2016-9-7发布 1 / 23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推荐性。 本标准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拓展。 本标准由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靳子明、李金田、韩静、窦霞、甄小龙 2 / 23

陇黄芪道地药材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陇黄芪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学性状、历史沿革、生境特征、产地加工方法、质量特征、商品规格与等级、包装、标志、贮藏及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陇黄芪道地药材的鉴定、生产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2015 道地药材标准通则 6543-2008 瓦楞纸箱标准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药材。 3.2.陇黄芪() 指历史上原产于陇西、岷县、宕昌、临潭,后拓展至临洮、漳县、渭源、卓尼一带为中心产区的黄芪药材。 3.3.陇黄芪道地产区 指陇黄芪道地药材主产地,在北纬33°46ˊ~35°56′,东径102°40′~104°59′之间,甘肃南部的岷山山脉东支南北两面山麓地区和陇中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过度带,包括位于甘肃岷县、宕昌、漳县、渭源、卓尼及临潭等地区。 4.来源及植物学性状 4.1 黄芪植物学性状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 或膜荚黄芪(.) .,药用部位为根。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4.2 陇黄芪的植物特征 陇黄芪的原植物为蒙古黄芪,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