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浅谈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模式与使用
∞
峰
( 1 ) 导学 案 自学 , 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 , 让其尝试预习思考 , 从 中发 现 问题并尝试解决 , 教师交代预 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 因此 , “ 学案导学” 教学 中 , 数学教师一方面要 以“ 学” 的身份 , 思学生“ 所思 、 所感 、 所难 、 所错 、 所乐 ” ; 另一 方 面以“ 教” 的身份 , 帮助学生“ 变好动为活动 、 变 好 胜为好奇 、 变学答为学 问 、 变粗 心为细心 、 变从众 为 批判 、变孤僻为合作 、变依赖为独立 、变 自卑为 自 信” 。寻求师生互 动中的和谐共振 , 达到教学 的最 优
( 4 ) 达标 训 练 , 反 思 领 悟
就导学案使用而言 , 既是一个使用 的过程 , 又是 个设计再创造的过程 , 精心设计 的导学案 , 能 否充 分发挥作用 , 关键看能否用好导学案 。
一
通过 自 学、 讨论 、 释疑 、 精讲几个环节后 , 学 生对
新知 的认识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 是掌 握数学知识 , 形成数学 技能技巧 、 培养解决数学 问题 的能力 、 发展学生智力 的重要手段 , 也是培养学 生创 新能力 的重要途径 。反思领悟对数学 知识 的构 建起 着无 可替代 的作用 。 总之 导学案设计关 注的是每位 学生 的发 展 , 关 注的是学生学 习能力的提高 ,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全 程性 的指 导与调控 ,关注的是合适的学习策略的选 择, 关注的是课堂的动态生成。 正是 由于它 的不确定 性, 才体现 出了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 才能体现出 学生在沿着学 习“ 路线 图“ 奔跑 的路上 , 总能看 到别 样的风景——伴着 一路欢歌去感 受怒放 的生命 , 这 样的课堂才独具魅力 ! 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 活力 !
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导学案《小数乘整数》导学案班级执教者学校使用日期学习内容:第2、3页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探索小数乘整数的意义1、复习:计算下面两题2 9 8 4× 4 × 52、用计算器计算6×4= 125×3= 46×38=0.6×4= 1.25×3= 4.6×3.8=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再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3、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列式计算:4、汇报算法。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观察3.5×3与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2、请写出你的笔算过程3.5 扩大到它的10倍× 3 × 3积缩小到它的10倍3、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先将,再按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注意积中的小数末尾的0 。
三、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例2 笔算:0.72×5先将0.72扩大到它的()倍,变成(),计算出72×5的积得(),再将积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得到(),所以0.72×5的积是()。
2、巩固练习:课本第3页“做一做”四、过关检测:1、1.56 ×17的积有()位小数,0.059×7的积有()小数。
2、5个2.04的和是多少?3、《小小科学》(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一年的,要花多少钱?4、填写下面发票的“金额”和“总计金额”。
巨人文化用品商店发票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六、教学反思:《小数乘小数》导学案班级执教者学校使用日期学习内容:第4、5页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学案的编写1.明确教学目标: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水平。
2.分析学情和学生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还需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导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应当简明扼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一系列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设置任务和问题: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应当合理设置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任务和问题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挑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设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问题,并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的使用编写好导学案只是基础,教师还需要合理使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导学案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在介绍完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进一步了解学习任务和问题。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拿出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上的任务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一、导学案的概念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辅助材料。
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导学案的编制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以及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2.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确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3.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4.编写导学案:结合教学内容,编写导学案,包括教学步骤、学习任务、练习题目等内容。
5.调整完善:不断调整和完善导学案,确保导学案的内容合理、清晰、易懂。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导学引导:教师在课前通过导学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导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前预习,为正式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
2.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案独立学习,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和练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应用:教师在正式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4.课后反思:学生在课后对导学案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的优势1.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导学案,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习兴趣:导学案设计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促进自主学习:导学案注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化教学:导学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五、导学案的注意事项1.导学案设计要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2.导学案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内容过于繁杂,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
3.导学案要与教材内容结合,避免脱离教材教学大纲的框架。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一、导言导学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本模板将为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二、学习目标本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应与课程目标一致,明确而具体。
例如,学习目标是“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学习内容及问题情境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计算购物所需的金额。
四、学习过程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步骤和时间安排。
例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加减法练习题。
五、学习反馈及调整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问题或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估他们在加减法运算上的进步。
六、学习评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标准。
例如,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练习题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学习拓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额外的资料或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加减法练习题或阅读材料。
八、结语本模板旨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在使用本模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了解X概念,学会X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学习方法:通过实例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学习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应用场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AD%A6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写要求及运用建议
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写要求及运用建议导学案是集体备课组各成员在学习《新课标》、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难易程度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为推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学案。
它的核心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1、主体性原则。
学案的编写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
学案的编写要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二、导学案的编写及运用建议(一)旧知链接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因此学案中要有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旧知识、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哪些知识为本课学习打下了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读、做、想等一系列活动,获得对于新知识的初步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新的见解。
1、读:对于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性强的教学内容,并且学生能看懂的,可以设计阅读提纲,以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新知的获取。
2、做:对于探究性、体验性很强的内容,学案中应体现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剪、拼、折、移、摆、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3、想:学会思考,勤于质疑,这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学案中要在新知识的重、难点处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三)尝试练习尝试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自学效果。
习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基础题,又要优生的选做题;同时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并在学案中规定完成的时间。
(四)学习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探究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或问题。
三、注意事项每一份导学案的环节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师应立足实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实际适当删减,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教案导学案
小学数学教案导学案
教案名称:加法与减法
知识点:认识数对、数对相加、数对相减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数对,学会用数对相加、相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和其他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好笔、纸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数对,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2. 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对相加和相减的方法,并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掌握。
3. 操练: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导学案:
1. 数对:5+3=8,7-2=5,9+6=15,12-4=8
2. 请根据以下数对计算出结果:
1)4+2=
2)9-5=
3)6+7=
4)11-3=
3.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4. 阿姨家有15个梨子,她卖掉了6个梨子,还剩多少个梨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掌握数对相加和相减的方法了吗?练习题你都能够做对了吗?希望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知识讲座
详细描述
数学导学案通常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和推理能力。通过设置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 数学思维的训练。
实例二:英语导学案
总结词
语言优美、文化内涵丰富
详细描述
英语导学案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美的英文文章,培养他 们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导学案中还会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元素,帮助学生了
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
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 自己的观点。
精心设计讨论主题
选择具有争议性、探究性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热情。
适时引导讨论方向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适时给予引导,确保讨论不偏离主题,并能 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制定教学步骤
总结词:逻辑性
详细描述: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逐步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制定评价标准
01
总结词:可操作性
02
详细描述:制定具体、可操作的 评价标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 时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03
导学案的使用技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01
02
03
明确学习目标
在导学案中清晰地列出学 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需 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提供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 源,如相关教材、参考书 籍、网络资源等,帮助学 生自主探究。
设计学习活动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 动,如小组讨论、实验、 调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一、导学目标: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二、导学内容:1.概念解释:a.重点概念1:xxxxxx- 定义1:xxxxxx- 特点1:xxxxxx- 示例1:xxxxxx- 示例2:xxxxxxb.重点概念2:xxxxxx- 定义2:xxxxxx- 特点2:xxxxxx- 示例1:xxxxxx- 示例2:xxxxxx2.规则和原理:a.规则1:xxxxxx- 描述1:xxxxxx- 示例1:xxxxxx- 示例2:xxxxxxb.规则2:xxxxxx- 描述2:xxxxxx- 示例1:xxxxxx- 示例2:xxxxxx3.解题方法:a.方法1:xxxxxx- 步骤1:xxxxxx1) 步骤说明1:xxxxxx2) 步骤说明2:xxxxxx - 步骤2:xxxxxx- 步骤3:xxxxxxb.方法2:xxxxxx- 步骤1:xxxxxx- 步骤2:xxxxxx- 步骤3:xxxxxx三、导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xxxxxx的知识内容。
请大家先根据以下概念进行思考。
1.概念解释:a.请思考并给出关于xxxxxx的定义。
- 学生思考时间b.请思考并给出关于xxxxxx的特点。
- 学生思考时间c.请思考并给出关于xxxxxx的示例。
- 学生思考时间2.规则和原理:a.请思考并给出关于xxxxxx的规则。
- 学生思考时间b.请思考并给出关于xxxxxx的描述。
- 学生思考时间c.请思考并给出关于xxxxxx的示例。
- 学生思考时间3.解题方法:a.请思考并给出解决xxxxxx问题的方法。
- 学生思考时间b.请思考并给出解决xxxxxx问题的步骤。
- 学生思考时间四、导学结果总结:通过以上的思考,我们可以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 确定了xxxxxx的定义和特点。
- 掌握了xxxxxx的规则和原理。
- 学会了xxxxxx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1:xxxxxx- 作业2:xxxxxx- 作业3:xxxxxx六、板书设计:下面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供同学们参考:----------------------------------------| 本节课的标题 ||--------------------------------------|| || 概念解释 || || || 规则和原理 || || || 解题方法 || || ||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通过设置概念解释、规则和原理、解题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
导学案小学数学格式编写要求
导学案小学数学格式编写需要注意一、页码要求:1.请编写老师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对每个单元进行课时划分,1-2年级每册请老师划分为37个课时,每个课时2页。
3-6年级分为45个课时,每个课时为2页或是4页(课时不接排,尽量都是2页,若出现4页,则为4个4页,8个4页等)。
一年级的试卷每套为2页或是4页,整本书要一致。
其他年级的每套试卷排4页。
具体的页码,根据老师提供的目录,编辑与老师商定,共同确定最终页码。
2.全书的练习都不要答案。
3.请作者老师在开始组稿之前通盘考虑页码的分配方式,然后写出具体的目录,目录中要体现出页码的总的分配方式、每课时所占的页码和期中测试卷所放的位置。
写好目录后要先单独报给负责的编辑审批,审批之后作为备案来审核以后的稿件页码。
目录确定后,再开始整本书的编写。
二、电子稿排版要求:1.word中的纸张要求:(185*260,比A4的纸型要小),边距:上下各25,左右15。
双栏排,左右栏目大致是三七分,老师可以把提供的样张中的纸型作为模版来写。
2.课时字号:一二年级四号字,三到六年级小四号字,双栏排版3.试卷字号:字号同正文。
通栏排版。
4.字体、行距:学案部分,三个小栏目要加黑突显一下,题干用宋体,题目中的内容用楷体。
行间距为1.25倍。
导案部分,三个小栏目要加黑突显出来,下面的内容用楷体。
具体的参看编写要求。
试卷部分用宋体。
5.图片要求:要清楚、美观。
要纯线条图,不要灰度图和其他图片。
6.排版要整齐,不同类型的题要考虑不同的题量,要排满版,不能出现大片的空白。
计算题答题空要适当。
题空题统一用括号,括号大小要适当。
注意:各栏目题号不接排。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方法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方法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方法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
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
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
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
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导学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怀集县大岗镇中心小学课题组(2016年12月)我校在2013年12月立项申报的《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有效性研究》课题,是基于当前的政治、社会、教育背景,在借鉴同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师生实际情况开展实验研究的课题。
我们以三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科目内容为数学科,重点在于“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有效性。
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相机配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
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我们分准备阶段、实验研究阶段、结题阶段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经三年努力,本课题研究已达到预期目标。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已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申报、课题实验研究阶段工作,课题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完善结题验收材料。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工作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做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为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孔金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卢东文为副组长,教研员覃迎生、教导主任刘超强及学校行政班子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前期准备和立项申报工作。
领导小组通过师生关于“导学案”的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过程,完成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2、组建精干研究队伍,做好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为做好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我们组建了精干的课题研究队伍,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部分高级教师和年轻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确保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3、因应工作变动,及时调整课题组人员。
因县内及镇内人事工作的调整,近三年来,课题组成员有了较大的变动,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课题组人员进行调整,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如,2014年9月,由于镇内人事工作调动,课题组实验教师王苑调到大岗教学点任教,邓志叶老师调到秀林教学点任教,课题组决定改由数学科高级教师区燕媛担任数学科组长并兼任课题研究工作;2015年9月,由于县内人事工作调整,原课题组组长孔金来调到冷坑镇中心小学任校长,原怀集县实验小学校长李红怀任大岗镇中心小学校长,本课题组组长改由李红怀校长担任。
小学数学导学案(学生用)模板
小学数学导学案(学生用)模板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研究以下数学知识和技能:-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术语- 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进行计算- 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情境-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导学内容1. 数的认识- 什么是数?- 数的分类:整数、小数、分数等- 数的表达方式:阿拉伯数字、汉字等2. 数的比较和排序- 大小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数的排序:由小到大、由大到小3. 数的计算- 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算式的书写和解答- 乘法和除法:运算符、算式的书写和解答4. 数的应用- 数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时间、长度、重量等- 数的问题解决:绘图、推理、分析等导学活动1. 数的观察- 带着问题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数,记录下来。
- 分享观察到的数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数的比较游戏- 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练。
3. 数的计算练- 分组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老师会提供一些实际情景的问题。
4. 数的应用实践- 按照老师的指示,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导学作业根据导学活动中的练和实践,完成以下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计算题。
2. 回答老师提供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家庭作业: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编写一个关于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总结回顾本节数学课上,我们研究了数的基本概念、比较和排序、计算,以及数的应用。
通过导学活动和练,我们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继续努力,掌握更多有趣有用的数学知识。
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导学案(六年第二单元)
导学案设计编写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科书第五单元——分数乘法编写单位:编写人员:编写时间:编写课时: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导学案(1)一、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例1、例2) 二、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三、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四、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五、导学过程: (一)、导练:1、自学课本P8---P9页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313131++=( )× ( )表示( )个( )相加。
(4)、 × 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 3、看图填空。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二)、导学:1、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2。
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己学习例题,总结方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 )的简便计算。
(2)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和整数相乘的积作( ),( )不变。
2、例2:学生自己尝试做,并总结方法:能( )的可以先( ),再计算。
3、尝试练习: 172 × 5 6 × 133= 4、反馈通过学习,我的疑惑是: 5、完成做一做习题:(展示并集体校正)(三)、课堂检测: 1、填空(1)、 × 4表示( )或表示( )(2)、4个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 )。
探讨“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导学案”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
而导学案是在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实施的,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发挥最大效益。
导学案主要包括:学什么(学习目标)、怎样学、学前准备、我会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导学案教学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答、个别抢答、小黑板展示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怎样寻找真理。
而导学案正是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学的一种大胆尝试。
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能使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
那么,到底如何设计导学案,才能构建数学课堂的高效呢?一、创设导学案的三个基本内容1、依标扣本,语言通俗,明确学习目标是基础。
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它并非过去的教学目标,也不是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而是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课内容,通俗地向学生展示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等知道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围绕目标进行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
2、依据学情,狠抓基础,创设导学提纲是关键。
导学提纲重在对课标的分解,依据学情做到具体化、问题化、图表化和启发化。
导学提纲的创设要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出发,结合任课年级学生实际,合理处理教材,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降低梯度,启发开拓思路的目的提纲的创设,特别是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化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导学提纲要围绕本课知识要点,以习题或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难度设置要小一点,由书本能找到的基础题要达到九成以上。
小学数学导学案案例
小学数学导学案案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导学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案例,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三、学习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比如小明去买文具,一支铅笔 2 元,一个笔记本 3 元,问一共需要多少钱。
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数加减法。
2、知识讲解(1)以 15 + 8 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数轴等方式,理解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在计算过程中,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3)通过类似的方法讲解减法,如 23 15,理解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练习巩固(1)基础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整数加减法题目,如 12 + 5、18 6 等,让学生直接计算。
(2)提升练习:设计一些需要进位和退位的题目,如 37 + 25、45 18 等,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计算技巧。
4、实际应用(1)创设情境:学校组织春游,一年级有 32 个学生参加,二年级有 45 个学生参加,两个年级一共多少学生参加?(2)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计算。
5、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强调在计算时要认真、细心。
四、拓展延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 99 + 99、100 25 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2、让学生回家记录自己一天的零花钱支出和收入情况,并计算出当天的结余。
以上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通过这样的导学案,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现代教育中,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文档,旨在引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将介绍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方法。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梳理的教案形式。
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 教学准备:确定所需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并组织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
3. 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
包括导入环节、知识讲授、示范演示、实践练习、巩固与拓展等环节。
4.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明确学生达到何种程度为达成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可以有测验、作业、讨论贡献等不同形式。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 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导学案进行教学准备,并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逐步展开课堂教学。
导学案提供了教学的大纲,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学研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还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参考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评估教学的效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创新课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按照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和模仿。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这一内容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举出一个违反法律法规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故事中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感受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途径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化、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
比如,在学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地震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更好地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的含义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导”与“学”。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学”则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实际上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强调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二、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课时性原则。
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不允许一案多课。
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
不分课时的导学案是不符合课时性原则的。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
3.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要做到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
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习题集不刻意要求知识之间"相互往来",题和题之间是"陌生人",而导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照顾的"血脉兄弟"。
5.层次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
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6.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应过于复杂,要逐步深化,表达阶梯性。
导学案的编写流程及使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导学案要尽量简单明了。
本次编写的导学案采用表格形式,内容有:表头〔课题、课型、年级、主备人所在单位、主备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预习内容、课堂流程〔包括课前口算、组内预展、全班分组展示、总结提升、课堂训练〕课题即本节课学习题目,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三个类型。
年级即导学案适用的年级,由于导学案是集体备课的产物是一个年级通用的所以不必写清班级。
其他几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学习目标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生的要求,因此编写时,要注意说明这一节课学生要到达什么学习目标?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又通俗易懂。
尽量用一些“能学会、会算、会读、能解决”等词语,孩子自己也能根据目标反馈自己哪里学的好,到达了目标。
少用“理解、掌握”等词语,学生无法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及离目标有多远。
同样:大家可以翻开手中的四年级导学案请参考《垂直与平行》这一课我是这样来设计学习目标的。
1、我能认识垂直与平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知道垂直与平行的区别和联系。
2、我会在生活中寻找垂直与平行的例子。
使用时:学习目标教师应在课前板书到黑板上,上课时让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目标,使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重点词。
编写导学案预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探究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那么怎样设计预习的问题呢?1、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2、问题不宜太多,太碎;3、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探究并思考;4、问题的表达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我编写的导学案主要包括课前知识重现、铺垫练习与导学思考题。
例如:《认识直线射线和角》这一课时我的预习内容是这样设计的一复习有关线段的知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根据课本顺序二认识射线里边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1、什么是射线?2、射线有什么特点?三认识直线有什么特点?四线段直线射线三者关系.五认识角什么是角?画一个角并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使用时,可以在前一天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预习题,让学生在预习本上抄写并完成,预习本可以用硬皮本,在每页的四分之一处划一道竖线,竖线左边抄写预习题,右边作为订正和提高栏用。
开始预习时可以带领学生预习逐渐变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预习题。
4、课堂流程这一环节主要包括课前口算、组内预展、分组展示、总结提升、课堂训练。
课前口算课前口算题的设计要尽量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联系,口算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一般出在小黑板上,上课前5分钟完成。
组内预展本环节是在完成预习题后重点是学生在组内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预习内容,先在本组内解疑释难,达成小组共识。
在这个环节学生要充分发挥双色笔的作用,对于自己没有预习到的内容要及时补充,错误的及时改正。
补充或改正的内容写在订正提高栏内。
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备展示时听其他同学讲解。
教师在这个环节重点巡视各组交流情况,发现组内好的展示方法,好的交流方法,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全班展示分任务时,让不同的小组展示本组擅长解决的问题。
分组展示本环节重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内容,这是课堂的主要环节。
这一环节应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注意倾听别人的见解,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展示前展示组可以喊一些口号比方:聚焦、迅速、倾听、认真。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关键点,适当指导点拨,着重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力求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讲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不讲。
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提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的时机,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学生之间通过展示学习新内容,组与组之间质疑、补充、点评总结提升.总结提升本环节相当于以前教学的小结,不同的是本环节是学生自己谈收获,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形式要多样可以说、可以画由学生来总结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疑难等等。
本环节主要起到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的作用。
课堂训练课堂练习题的编写的具体要求有:〔1〕训练题的设计要表达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
〔2〕题型要多样,难度适中,量要适中,不能太多。
〔3〕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促进优生成长,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改正。
大家可以参考《认识直线、射线和角》这篇导学案我设计了两组题,第一组是基础题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互评,基础题完不成的由组内对子进行辅导;第二组是拓展题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三、学生习惯的养成〔一〕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创建新课堂的基石,新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异样之处有很多,从形式上看,新课堂学生桌椅的摆放就别具一格,它从传统课堂中学生两人一桌变成了六个人一组。
当然,把几个座位拼在一起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仅仅是成立了这样的“小组”,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只能是貌似新课堂。
其实,要想真正把学习小组建设好,更多的工作在于把桌子摆在一起之后。
首先,要把小组长培养成学习小组的领头雁。
小组长是学习小组中预习任务的分配者、课堂展示的组织者,甚至可以说是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学习效果的测评者。
其次,要培养对子之间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对子之间要乐于研讨、善于沟通,要及时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与对子交流,在相互探讨中到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目的。
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种讨论与交流就尤为必要了,就像我们一个人不能搬走面前这个一百多斤的石块时,两个人或许就容易了许多。
甚至当两个人仍不能搬动它时,我们还可以请三个、四个或更多的人来帮助,因为小组中其它的对子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其三,要让学生学会对他人的展示进行深刻的点评与补充。
我们所说的学生的相互点评实际上是“群学”的过程。
经过了“独学”和“对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比较深刻,要想在这个过程中让认知有所提升,让知识饱满、立体,学生的点评就应具有更高的水平。
〔二〕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展示。
在新课堂模式中,学生展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益的高低。
“知识超市”的陈列,“生命狂欢”的体验,都是随着展示这一环节的展开而实现的。
新课堂的精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课堂展示的精彩。
那么,如何让展示更有效、更精彩?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解决学生展示难的问题的: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
学生预习时我常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中去,解答学生的疑惑。
收集学生预习的疑难,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导学生展示形式要力求新颖多样,预设好困难和追问的方式,预设好拓展和延伸的内容。
第二、展示中的指导。
学生展示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完全等同于听众,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或学生错误没有被指出时,教师要及时追问点评;当学生展示完毕时,还要及时评价学生。
全体都展示完后,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哪些环节很精彩,哪些环节有待提高。
第三、如果遇到学生不敢发言或者声音很小怎么办?这时要鼓励学生这是一个安全的课堂,没有任何人会嘲笑你。
尤其是学困生发言就要加倍加分。
我们班,每个小组按综合成绩高低都有1—6号六名学生,展示的学生对应的学号给你们小组加对应的分数,即1号加1分,2号加2分,直到6号加6分。
这样那些没有人要的学困生就成为“抢手货”,因为只要他展示问题就可以给本组加上多倍的分数,这样就会促进他们兵交兵,帮扶学困生。
总之,新课堂要把握一个原则:教会学生方法和学习的步骤,而不是教给学生答案。
让学生在正确的方法的引领下自主学习,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