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开播时间:2001年7月9日
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日 12:45(首播)
主持人:不固定
节目类型:知识讲座
栏目简介:
《百家讲坛》已经成为CCTV-10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许多学术界著名人士由幕后推出,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个别议题亦受到专家及大众质疑。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百家讲坛”是一个开放的大学。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选题范围
1、大学通选课、选修课。
2、大学名校内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
3、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
4、中学文科类课程及第二课堂、兴趣课堂。
5、中国历朝历代大事
6、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5.《百家讲坛》是一种新兴的评书艺术。
内容分析
1、在栏目选题上注重系列化
首先找准接近点,就是说节目的选题要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找出让观众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或从最能吸引并引发其思考的角度,找出最接近的一点,实现其接近性。比如《百家讲坛》中播出了《生活中的数学》等系列节目,把生活中让人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和发明,用数学原理很好地做了解释,找准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找准了接近点。再次体现系
统性,从《百家讲坛》播出栏目的收视率情况可以比较出,系列节目的收视率普遍偏高,当一个选题拥有丰富的内涵,并值得细细品味与研究的时候,把其内容放大,制作成系列节目,保持其完整性。当受众的记忆出现断线时,也可以从下期的讲座中获得缺失信息,很好地保持了思维的完整性。再次增强新闻性,信息时代,电视讲坛类栏目也要抓新闻看点,再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内容详细化、深度化、系统化,以满足受众猎奇与解惑的心理,同时也体现出了接近性。
2、在传播内容上要借势发挥
编导们要深入洞察现实生活并主动贴近群众,为了让经典文化更好的植根和服务于普通观众,必须时时保持着对当前的热点和“兴奋点”的关注。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渴望知道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所以会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古典名著比较热衷,但是“当公众越来越喜欢电视的时候,他们关注的范围便缩小了,爱读书的公众也许再也没有了。”题材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市场,那么具体内容又如何选择的呢?万卫表示,“借势发挥是我们选题的一个重要标准”,借势发挥的技巧总体说来就是就近说远,就熟说生,由浅入深。例如《清十二帝疑案》的一炮走红也不是偶然,主要得益于各种清宫剧的热播,受众在观看五花八门的“戏说”和较为严谨的“正剧”时,也关注起了真正的历史,但“戏说”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清十二帝疑案》适时推出,恰好满足了受众了解真正历史的心理需要。再如当《汉武帝》热播的时候,栏目专门请了易中天来揭秘汉朝人物,让观众从历史学家这里了解到真正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又如由《百家讲坛》热播引起了一股史学热之风,而受众对于栏目学术精英与大众文化的处理上众说纷纭,这时《百家讲坛》推出了由易中天主讲的《学术精英与大众文化》,适时的来解除受众的疑惑。还有郑和下西洋及二战的选题,都是借势发挥,播出效果也很可观。而《红楼梦》、《聊斋系列》等都是广大受众熟知的古典文学名著,都曾被拍成电视剧、电影,讲述有关这些名著的故事,也很容易吸引观众。《百家讲坛》的宗旨由“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
3、在传播方式上要贴近受众
电视讲坛类节目的部分受众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完善,但又渴望涉取各个领域的知识,求知欲望很强烈但又厌倦学堂式的授课方式,这就要求专家学者改变其正统的传播语态。
纵观《百家讲坛》众多的专家学者的演讲风格,尽管各自讲演的内容范畴不同,但其语态风格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亲切幽默,语调抑扬顿挫,一甩有板有眼,严谨缜密的语言传授方式。比如:“清军入关前将领们都学三国,把《三国演义》印了一千本,发给各个将
领作内部文件。”“(汉灵帝)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让全城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自来水的嘛!”“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7] “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些语言看起来荒诞不经,但能让观众笑过之后更好地理解讲演内容。讲坛是个特殊的课堂,需要把专家学者从高高的神坛上请下来,让他们走进观众,以浅显易懂,平和风趣的语言讲述传达给观众知识,不能高高在上、照本宣科。讲坛类本身形式单一,视觉冲击力不大,想要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就要融入各种传播手段,而风趣的语言既可以引发受众的兴趣,又可以拉近受众与讲演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培养固定的受众群。《百家讲坛》邀请的主讲人一般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授课对象也基本都是高等学府的学生,但《百家讲坛》的观众却是很大一部分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大众,如果仍然是按照专业学术的讲授方法去有板有眼的传授,恐怕受众不但不好消化,而且会对主讲人的讲演产生厌倦,对此,《百家讲坛》追求的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而学者的讲述也必须祛除浓厚的学术味,让艰深的学术变得不再晦涩,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使内容通俗易懂,还要不乏生动幽默,让普通观众都能轻松的理解接受。为此,主讲人的讲稿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阎崇年在答记者问的时候透露,他做一期节目的讲稿要写上12页左右,在录制前都要先讲给初中文化的人听,直到全都可以理解了并听得津津有味,才进行录制。在修改讲稿时还增加了细节、故事、形象,变平铺直叙为螺旋式递进,同样起到了吸引受众的作用。比如,易中天在《汉代风云人物》讲到一个词“避席”,无论怎么解释,观众还是很难理解,他就走下讲坛,进行现场表演:“避席”就是席地而坐,也就是跪下的意思。这种讲法既形象又生动,观众很容易接受。再如刘心武在《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一讲中,在最后揭开秦可卿的出身之谜之前,既讲到了贾府的婚配、秦氏在贾府的生活,又讲到了北静王、蒋玉菡等人物,甚至连书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史湘云的一句酒令也有所涉及。这样把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情节联系起来,不仅让观众对刘心武对于秦可卿身世的解释感到合情合理,也让更多的人更
4、内容讲述上尽量故事化
事实上“讲故事”是电视节目中最常用的、最有效的表现手法,除了叙事节目,“故事化”手法已经融入到了新闻、评论、谈话、娱乐等各种样式的节目中,包括法制、科教、生活服务、体育等各种题材的节目都在努力使自己“故事化”,如《今日说法》、《新闻调查》、《艺术人生》、《实话实说》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目,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