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翻译(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
窗是设置在房间或走廊的外壁或屋顶,为采光或换气而开的一个口(广义上的「穴」)。现代化建筑中,通常镶嵌的是玻璃窗。另外,也有些建筑采用彩绘玻璃之类的高级装饰品。在汽车及火车的车体、飞机的机体等也通常设有窗户(另外、关于汽车可参看电动车窗)。窗是以采光和通气为主要目的而设置在壁面上的开口。但是,并不是像出入口一样可供行人通行,它的开口部高度多设置在腰以上的。作为出入口的开口部通常设置门扇,而不是出入口的壁上的开口,不论是不是用于阻隔,都可以叫做窗。但是,在现代化程度高的多数建筑中,设置这种可开关样式的阻隔用具是主流。
在照明技术落后的时代,这种为采集自然光而设置的窗曾是非常重要的装置。同时,对于引入外部的空气,排出内部的空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窗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有些窗是为了特殊的目的采用特殊装饰,有些窗增设了特定的技能。窗的样式各种各样。
窗从建筑内部看,是通向外部的开口。不过,窗原本的构造是没有任何堵塞物,通过开口部可以直接望到内部,因此,外部不受欢迎的东西也很容易侵入到屋内。下雨时雨水会飘进屋里。在初春或夏季时,包括昆虫等动物也会潜入屋内,秋天是落叶、冬天是寒风,都会毫无保留的灌进屋内。甚至还有小偷等不受欢迎的闯入者。为了应对这些情况,通常在窗上加一层盖子。在玻璃等透光材料很昂贵的时代,一般用木质的盖子来替代。
另外,窗还有透过墙壁看风景这样的机能。例如,在茶室中,把装在窗上的障子拉开,让被窗沿截取下的风景呈现在室内,这样就可以尽情享受别样的风雅了。
这样的情怀不仅仅局限在茶室,许多带有庭院的建筑样式,在进行庭院的设计时,都考虑到从窗内观赏庭院风景的实际效果。坐落在中国苏州的古典庭院(→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漏景」这一样式,其设计意图就是使观赏者可以从陈设在壁上的窗中,享受庭院中的旖旎风景。
茶室
茶室是茶会的主办者为招待客人,共同品茶而设的房间。一般多设在日本庭园中、并建有专用庭院。但近年来,也多设置在酒店或公共会堂、商业大厦的一
角。另外,为了成立茶道部,许多大学也在校内的角落中建茶室。
为了学习茶道、享受品茶的乐趣而设的带有壁炉的和式房间(设有榻榻米的房间)我们一般称为茶室。此次我们将专门讲述四畳半以下的草庵风茶室。
草庵风茶室的建筑材料多使用具有田园建筑风格的材料(圆木、竹子、土墙等)。来自走廊的采光被土墙阻隔了,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窗(木骨胎窗、直棂窗、顶窗)」来实现光的自由演绎。在以一间为基础的茶室内,壁龛的大小也可以根据房间的宽窄、构成来调节,根据情况做四尺、五尺的变化。其设计业可以有「室床」「洞床」「壁床」「踏床」等等多种样式。室内立中柱作为主座与客座的分界。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主座和客座相对而设,产生稠密的空间感。
将茶室以独立的样式呈现出来的是千利休。利休深入挖掘闲寂茶的精神。其茶室采用二畳、三畳的小间、并设置了窝身门,且不邀请社会名流,只邀请品闲寂茶的几个人。另外,关于二畳的想法是秀吉提出的,还是利休提出的,学术界诸说风云。
茶室待庵(国宝)据说是千利休的作品,不过它很好的诠释了闲寂茶的意境。
茶室小门(茶室设的低头俯身出入的小门)据说是千利休在河内枚方(位于大阪)的淀川河畔偶见渔夫进船篷顿生灵感而设。但是,被认为是茶室小门原型的入口,不仅见于武野绍鸥时代的古图,并且在商家大户所设的多种小便门当中也能找到其原型,所以,不能说此为千利休的发明。
利休受托于秀吉建造了黄金茶室,此茶室可分解搬运。虽然很多人批评道建造黄金茶室乃是秀吉的低俗趣味,但依草庵风茶室建造法的小间茶室却遵循了其凝练简约的特点。因此,黄金茶室也是利休茶道的一部分的观点也被接受。
古田织部、小堀远州等也建造了茶室。他们的茶室虽然空间甚小,但样式众多,具有多样的室内安置方法。利休之孙——宗旦为追求究极的“静寂”,成功创造出“一叠台目”的极小茶室(利休尝试过但马上放弃了)。与此相对,古田织部、小堀远州、织田有乐齐、金森宗和这些大名茶师创造出虽称为小间但大小在三叠左右的具有武家风格的书院风茶室。千家历代都乐于尝试各种各样新式茶室,但这些尝试中却没有能达到宗旦的究极的“静寂”境界的。
因茶室很小,所以分解后在其它场所再建也相对容易。其实现在的如庵(国宝)就由京都建仁寺签到东京三井家,后辗转大磯的三井家别墅、犬山的名铁有
乐苑,被移建过多次。另外,被评为名席的称作“写”的茶室作为模范而广为建造。
姑且认为茶室是一种孤立的缺乏趣味的建筑的话,那么对移足茶室的空间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客人并不是突然进入茶室,而是先被请到休息室或者客厅中。出来后进到庭园钻过小门。茶庭中小路由踏脚石隔适当距离铺成,主人精心打点,在园中提前洒水扑尘以迎接客人到来。途中备有休息室和椅凳供客人休憩。客从主意,见出迎主人示意便走向茶室。茶室前设有洗手盆,可用来洗手。茶室中设茶室小门,客人从此低头俯身进入。进入茶室小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壁龛,那里摆置着迎合四季的挂轴、花,并沐浴着透过“墨迹窗”照进壁龛的光。通常壁龛前的座位为上座,是上客坐席。客人一入席主人便从侧门出来,行礼后便开始进行茶事。为使行茶事者眼前光线充足,特将风炉前的下地窗打开以便采光。因天花板较低,加上透过窗的光只是用于行茶事而被最大程度限制,主客便都能集中精力于茶事。享用茶点后暂且出茶室入茶庭,然后再入茶室,先品浓茶,其次品淡茶,而后客人从这“一生一会”的茶室退身而出。
因通过茶室小门进入时不得不低头屈伸,所以在迎接达官贵人时另多设“贵人门”。另外,主人由“侍奉门”而非茶室侧门进入,以示尊敬之意。
玄关
所谓玄关,乃是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即正门。
原本玄关是道禅用语。“玄关”则取“进入玄妙道义之关”的意思。
在日本,玄关是通往书院、禅寺的“客殿”或拜谒住持时建造的出入口,普遍认为,居住用书院的“玄关”在江户时代得到普及。
进入日本的房间的正门时几乎都要脱鞋。虽然在中国或者欧美普遍都没有脱鞋的习惯,但在西方某些地区或者家庭这种习惯却也存在。
另外,东亚、东南亚、土耳其等地区也有在正门脱鞋的习惯,这种文化的普遍性恐怕要超过日本人的想象。
隔扇
隔扇,是日式房间用于间隔的道具之一。一般在木质的框架两面糊上纸或布。
虽然障子这个词是从中国传来的,但是隔扇这个词却是日本人独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