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1.单选题(本大题共94小题)
1.(1分)以零部件装备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辅助加工与修配为条件的互换性,等于_______互换性。

A、绝对
B、完全
C、有限
D、不完全
2.(1分)分组装配法等于典型的________互换性,其方法是零件加工完后,根据零件实测尺寸的大小,将制成的零件分成若干组,使每组内的尺寸差别较小,然后对相应组的零件进行装配。

A、绝对
B、不完全
C、完全
D、有限
3.(1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号是________。

A、ISO
B、ANSI
C、JIS
D、KS
4.(1分)不属于国家标准的代号是_________。

A、GB
B、GB/T
C、JB
D、QB
5.(1分)__________℃为标准计量温度。

A、20
B、25
C、0
D、100
6.(1分)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圆柱形的外表面为轴
B、孔和轴的形状一定都是圆的
C、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
D、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
7.(1分)基本尺寸是______。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
C、装备后得到的
D、设计时给定的
8.(1分)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_______。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
9.(1分)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实际尺寸_________。

A、必定合格
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
C、等于基本尺寸
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10.(1分)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在图样上进行标注时________。

A、必须标出
B、不用标出
C、标与不标皆可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1.(1分)极限偏差是________。

A、设计时确定的
B、加工后测量得到的
C、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12.(1分)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号
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不应标“+”号
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为零值
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
13.(1分)Φ20
0030 .0
+
mm与Φ200
0072 .0
+
mm相比,其尺寸精确程度________。

A、相同
B、前者高,后者低
C、前者低,后者高
D、无法比较
14.(1分)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_____。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
15.(1分)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_______。

A、间隙配合
B、过度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16.(1分)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_______。

A、间隙配合
B、过度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17.(1分)Φ20f6、Φ20f7、Φ20f8三个公差带_________。

A、上、下偏差相同
B、上偏差相同,下偏差部相同
C、上、下偏差部相同
D、上偏差不相同,下偏差相同
18.(1分)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适当的是。

A、H7/g6
B、H9/ g 9
C、H7/f8
D、M8/h8
19.(1分)Φ65H9/h9组成了配合。

A、基孔制间隙配合
B、基轴制间隙配合
C、基孔制过盈配合
D、基轴制过盈配合
20.(1分)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A、偏差值的大小
B、公差值的大小
C、基本偏差值的大小
21.(1分)比较不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A、公差值的大小
B、公差单位数的大小
C、公差等级的大小
D、基本偏差值的大小
22.(1分)配合精度高,表明。

A、X或Y值小
B、轴的公差值大于空的公差值
C、轴的公差值小于空的公差值
D、轴、孔公差值之和小
23.(1分)设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将加以标准化,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A、公差带相当于零线的位置
B、公差带的大小
C、各种配合
24.(1分) 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轴制是实际偏差
B、基轴制是基本偏差
C、基孔制是实际偏差
D、基孔制是基本偏差
25.(1分)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为。

A、ES
B、EI
C、es
D、ei
26.(1分)配合代号Φ60P7/h6表示。

A、基孔制过滤配合
B、基轴制过滤配合
C、基孔制过盈配合
D、基轴制过盈配合
27.(1分)配合公差的数值可确定孔、轴配合的。

A、配合精度
B、松紧程度
C、配合类别
D、公差带图
28.(1分)Φ45G6与Φ45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
B、下偏差相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不同
D、公差值相同
29.(1分)下列配合中属于过盈配合。

A、H7/m6
B、S7/h6
C、H8/js7
D、G8/h7
30.(1分)某配合的最小过盈等于零,则该配合一定是配合。

A、间隙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31.(1分)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是。

A、固为孔比轴难加工
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D、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32.(1分)关于偏差与公差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
33.(1分)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公差带确定后,配合的最小间隙或最小过盈由轴的
确定.
A、基本偏差
B、公差等级
C、公差数值
D、实际偏差
34.(1分)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关系是。

A、孔的上、下偏差均为正值
B、孔的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
C、孔的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
D、孔的上、下偏差均为负值
35.(1分)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可以构成。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D、过盈配和
36.(1分)对基于偏差为n至zc的轴承,若组成基孔制的配合,当轴的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孔的标准公差时,其配合的性质必定为。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37.(1分)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偏差。

A、上
B、下
C、基本
D、实际
38.(1分)实际偏差是。

A、设计时给定的
B、直接测量得到
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
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39.(1分)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基本尺寸
D、实际尺寸
40.(1分)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实际偏差
D、上偏差或下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
41.(1分)公差的大小由确定。

A、基本偏差
B、公差等级
C、基本尺寸
D、标准公差数值
42.(1分)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标准公差等级共有级。

(A)(B)
(C)(D)
A、12
B、16
C、18
D、20
43.(1分)当孔的上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而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44.(1分)形状公差的基准代号中字母。

A、按垂直方向书写
B、按水平方向书写
C、书写的方向和基准符号的方向一致
D、按任一方向书写即可
45.(1分)零件上的被测要素可以是。

A、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B、理想要素和轮廓要素
C、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D、中心要素和实际要素
46.(1分)形状和位置公差带是指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
A、范围
B、大小
C、位置
D、区域
47.(1分)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相配时,其配合状态比实际尺寸相同的没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的配合状态。

A、要紧些
B、严格些
C、相同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48.(1分)仅反映单个测量面被测要素的轮廓误差的是。

A、园跳动
B、全跳动
C、线轮廓度
D、面轮廓度
49.(1分)生产实际中可用检测的方法测量同轴度。

A、圆度
B、径向全跳动
C、圆柱度
D、端面全跳动
50.(1分)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形状是。

A、两平行直线
B、一个圆柱
C、两同轴圆柱
D、两平行平面
51.(1分) 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内的区域。

A、同轴度
B、直线度
C、圆柱度
D、圆度
52.(1分)形状公差带。

A、方向和位置均是固定的
B、方向浮动,位置固定
C、方向固定,位置浮动
D、方向和位置一般是浮动的
53.(1分)在标注直线度公差时,如果在公差值前加注表示直径的符号,则表示直线度要求是。

A、给定方向上的
B、任意方向上的
C、给定平面内的
54.(1分) 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A、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B、任意方向的直线度
C、圆柱度
D、圆度
55.(1分)孔和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

A、两平行直线
B、圆柱面
C、一组平行两面
56.(1分)如某被测直线的直线度公差的两平行直线内的区域,则被测要素的功能是在提出来。

A、给定平面内
B、给定一个方向上
C、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
D、任意方向上
57.(1分) 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A、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B、任意方向的直线度
C、平面度
D、给定平面上的直线度
58.(1分)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则其误差一定不大于。

A、平行度
B、位置度
C、对称度
E、垂直度
59.(1分)直线度公差带的情况比平面度公差带的情况要复杂些,其主要原因是。

A、就几何要素来讲,线比平面要简单些
B、直线度公差被测方向的种类比平面度公差多
C、直线在空间的位置比平面复杂
D、被测直线可以为轮廓要素,也可以为中心要素,而被测平面只能为轮廓要素
60.(1分)圆度公差和圆柱度公差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均控制圆柱体类零件的轮廓形状,因而两者可以替代使用
B、两者公差带形状不同,因而两者相互独立,没有关系
C、圆度公差可以控制圆柱度误差
D、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圆度误差
61.(1分)在三基面体系中,对于板类零件的应该选择零件上面积大、定位稳的表面。

A、辅助平面
B、第Ⅰ基准
C、第Ⅱ基准
D、第Ⅲ基准
62.(1分)同一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一般说来应位置公差。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63.(1分)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定向公差
C、定位公差
64.(1分) 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

(A)(B)(C)(D)(E)
A、直线度
B、对称度
C、同轴度
D、平行度
E、垂直度
65.(1分)若某测量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则其误差必不大于。

A、对称度
B、平面度
C、垂直度
D、倾斜度
66.(1分)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E、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
67.(1分)同轴度公差属于。

A、定向公差
B、定位公差
C、形状公差
D、跳动公差
68.(1分)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
为mm.。

A、
B、
C、
D、
69.(1分)在位置度公差的标注中,如只给出一个基准,则此位置度公差必为。

A、平面上点的位置度公差
B、平面上线的位置度公差
C、空间点的位置度公差
D、面的位置度公差
70.(1分)在生产中,有时用检测工件全跳动的方法测量误差。

A、垂直度
B、平行度
C、位置度
D、同轴度
71.(1分)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平面对轴线的的公差带相同。

A、垂直度
B、平行度
C、对称度
D、倾斜度
72.(1分)用径向全跳动测量时,若跳动不超差则其误差也不会超差。

A、平面度
B、直线度
C、圆度
D、圆柱度
73.(1分)由于公差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因此,对于轴类零件应优先采用。

A、同轴度
B、圆度
C、跳动
D、圆柱度
74.(1分) 公差的公差带方向是根据项目的特征由基准决定的。

A、形状
B、尺寸
C、位置
D、未注
75.(1分)形位公差标准中不规定的未注公差,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控制其形状和位置精度。

A、圆度
B、直线度
C、平面度
D、对称度
76.(1分)对于同一测要素,位置误差包含被测要素的误差。

A、形状
B、尺寸
C、几何
D、粗糙度
77.(1分)在两个平面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下,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平行度的公差等级。

A、垂直度
B、位置度
C、倾斜度
D、平面度
78.(1分)若某测量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则其误差一定不大于。

A、对称度
B、平面度
C、垂直度
D、位置度
79.(1分)标注公差时,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间的夹角是不带偏差的理论正确角度,标注时要带方框。

A、平行度
B、倾斜度
C、垂直度
D、同轴度
80.(1分)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mm。

A、
B、
C、
D、φ
81.(1分)由于公差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因此,对于轴类零件应优先采用。

A、同轴度
B、圆度
C、跳动
D、圆柱度
82.(1分)零件加工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

A、刀具装夹不准确而形成的误差
B、机床几何精度方面的误差
C、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振动、发热和运动不平衡
D、刀具和工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的塑性变形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83.(1分)表面粗糙度是指。

A、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误差
B、表面波纹度
C、表面宏观的几何形状误差
D、表面形状误差
84.(1分)Ra值的常用范围是μm。

A、~25
B、~100
C、~
D、~50
85.(1分)评定参数更能充分反映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A、轮廓的最大高度
B、微观不平度+点高度
C、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D、轮廓的支撑长度率
86.(1分)零件表面用铸造的方法获得时,可用符号表示。

A、
B、
C、
D、
87.(1分)关于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符号的尖端必须由材料内指向表面
B、代号中数字的注写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
C、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符号或代号
D、表面粗糙度符号或代号在同样上一般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88.(1分)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法。

A、光切
B、针描
C、干涉
D、比较
89.(1分)同一尺寸公差等级,轴的表面粗糙度值应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值。

A、大一些
B、小一些
90.(1分)表面粗糙度的主要高度评定参数是。

A、S m
Ra
B、
C、t p
S
D、
91.(1分)对表面粗糙度代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指定的加工方法为铣削加工
B、采用的高度参数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C、允许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μm,最小值为μm
D、加工余量为3mm
92.(1分)关于表面粗糙度三个高度参数的应用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Ra参数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征
B、R Z参数测量方法较直观,计算公式也较为简单,因而也是应用比较多的参数
C、R y参数常用于受交变应力作用的工作表面(如齿廓表面)及被测面积很小的表面
D、对零件的某一确定表面只能采用一个高度参数
93.(1分) 参数能充分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

A、Ra
B、R y
C、R Z
94.(1分)表面粗糙度符号的高度应为字体高度的倍。

A、1
B、
C、
D、
2.判断题(本大题共99小题)
1.(1分)若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
2.(1分)对大批量生产的同规格零件必须要求有互换性,单件生产则不必遵循互换性原则。

()
3.(1分)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单件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
4.(1分)遵循互换性原则将使设计工作简化,生产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使用维修方便。

()
5.(1分)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必须采用互换性原则。

()
6.(1分)完全互换性一般适用于零部件需要厂际间协作的场合。

()
7.(1分)零部件在装配前允许有附加的挑选,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调整的互换,属于不完全互换性或有限互换性,适用于零部件在不同工厂的制造或装配。

()
8.(1分)不完全互换性是指在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具有互换性。

()
9.(1分)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
10.(1分)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高越好。

()
11.(1分)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把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的几何参数做得完全一致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
12.(1分)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
13.(1分)互换性要求零件或部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
14.(1分)互换性要求零件或部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
15.(1分)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
16.(1分)凡是合格的零件或部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
17.(1分)凡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必为合格品。

()
18.(1分)只有几何量合格,才能保证零件在几何方面的互换性。

()
19.(1分)由于零部件的加工误差不可避免,所以,只要对零部件的几何量规定合理的公差,就完全可以实现零部件的互换性。

()
20.(1分)测量的结果能够获得具体的数值。

()
21.(1分)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因而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其加工误差就越小。

()
22.(1分)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23.(1分)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
24.(1分)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
25.(1分)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
26.(1分)公差是零件尺寸所允许的最大偏差。

()
27.(1分)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值或零。

()
28.(1分)在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低。

()
29.(1分)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精度等级就相同。

()
30.(1分)数值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
31.(1分)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
32.(1分)合格尺寸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与下偏差)之间。

()
33.(1分)由于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
34.(1分)尺寸公差也可以说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35.(1分)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因而一个公差带的基本偏差可能出现两个数值。

()
36.(1分)由于基本偏差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因而一般以数值小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
37.(1分)基本偏差的绝对值一定比另一个极限偏差的绝对值小。

()
38.(1分)凡内表面皆为孔,外表面皆为轴。

()
39.(1分)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即标准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分段。

()
40.(1分)由于标准公差数值与基本尺寸的大小有关,因而基本尺寸为50mm,标准公差等级为IT7的标准公差值,一定大于基本尺寸为40mm,标准公差等级为IT7的标准公差值。

()41.(1分)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
42.(1分)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数值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
43.(1分)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
44.(1分)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顺序选取。

()
45.(1分).图样标注Φ30
0033 .0
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
46.(1分)过度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47.(1分)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48.(1分)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是先加工轴。

()
49.(1分)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
50.(1分).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因此,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51.(1分)在间隙配合中有可能出现零间隙的状态,而在过渡配合中,决不可能出现零间隙的状态。

()
52.(1分)孔、轴配合时若出现很大间隙,则说明孔、轴的精度很低。

()
53.(1分)基孔制间隙配合中最小间隙的大小只与轴的基本偏差有关,而最大间隙的大小还与孔、轴的公差等级有关。

()
54.(1分)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加工经济性好。

()
55.(1分)尺寸公差也可以说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56.(1分)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
57.(1分)一般来讲,Φ50F6比Φ50p6难加工。

()
58.(1分)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等级低。

()
59.(1分)孔Φ50R6与轴Φ50r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
60.(1分)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
61.(1分)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定构成间隙配合。

()
62.(1分)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Φ50H7与Φ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
63.(1分)H8/f7和F8/h7具有相同的配合性质。

()
64.(1分)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越松。

()
65.(1分)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就越高。

()
66.(1分)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67.(1分)表示过盈配合松紧程度的两个特征值是X max和X min。

()
68.(1分)在基孔制或基轴制的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69.(1分)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同。

()
70.(1分)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
71.(1分)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低。

()
72.(1分)由于标准公差等级可作为判断零件精度高低的依据,而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又与标准公差等级有关,因此,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也可作为判断零件精度高低的依据。

()
73.(1分)在过盈配合中,若最大过盈与最小过盈相差很大,则说明相配的孔、轴精度很低。

()
74.(1分)在基孔制间隙配合中,最小间隙的大小只与轴的基本偏差有关,而最大间隙的大小还与孔、轴的公差等级有关。

()
75.(1分)基本尺寸一定是理想尺寸。

()
76.(1分)某一对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则此孔、轴组成的配合一定是间隙配合。

()
77.(1分)某一对孔、轴配合的最小间隙为+,则此孔、轴组成的配合一定是间隙配合。

()
78.(1分)优先采用基孔制的原因主要是孔比轴难加工。

()
79.(1分)数据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
80.(1分)Φ30H8和Φ30F8的尺寸精度是相同的。

()
81.(1分)Φ30H8/s7是过度配合。

()
82.(1分)某一尺寸的公差带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和公差的等级确定的。

()
83.(1分)基孔制即先加工孔,然后以孔配轴。

()
84.(1分)过盈配合中,过盈量越大,越能保证装配后的同心度。

()
85.(1分)如零件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则该零件合格。

()
86.(1分)零件尺寸的基本偏差越小,加工越困难。

()
87.(1分)孔与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88.(1分)某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为27μm,最大间隙为13μm ,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
89.(1分)检验零件尺寸时,允许有误废而不允许有误收。

()
90.(1分)规定形位公差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形状和位置误差,从而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

()
91.(1分)在图形上只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均为单一要素。

()
92.(1分)形状公差一般用于单一要素,因而对关联要素在图样上不能给出形状公差要求。

()
93.(1分)形状和位置公差带是指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
94.(1分)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比尺寸公差带的形状复杂,且种类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形位公差所限制的几何要素类型多,且要求的检测方向各不相同。

()
95.(1分)公差带的大小,一般指公差带的宽度和直径尺寸的大小。

()
96.(1分)图样上虽未用代号注出,但仍有一定要求的形位公差称为形位未注公差。

形位未注公差分为三个公差等级。

()
97.(1分)圆度公差的被测要素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圆锥面。

()
98.(1分)判断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是属形状还是位置公差的主要依据是看图样上是否标注出基准,标注出基准的属位置公差,未标注的属形状公差。

()
99.(1分)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
第1章1
1.判断题(本大题共60小题,总计60分)
1.(1分)同轴度公差和对称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轮廓要素,也可以是中心要素。

()
2.(1分)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划分是按被测要素的大小而定的,当被测要素面积较大时为全跳动;反之为圆跳动。

()
3.(1分)只要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就可将一个公差框格放在另一个公差框格的下面,用同一个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

()
4.(1分)点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内的区域。

()
5.(1分)点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内的区域。

()
6.(1分)定位公差的公差带不但具有确定的方向,而且还具有确定的位置。

()
7.(1分)平面上点的位置度公差在标注时,公差值前面加注Sφ;空间点的位置度公差在标注时,公差值前面加注φ。

()
8.(1分)用面的位置度公差可以控制面的倾斜度误差。

()
9.(1分)形状误差包含在位置误差之中。

()
10.(1分)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形状和方向。

()
11.(1分)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

()
12.(1分)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是相同的,所以两者控制误差的效果也是等效的,可以用圆柱度公差代替径向全跳动公差。

()
13.(1分)当给定两个检测方向时,线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及线对面的倾斜度公差的公差带均为圆柱面内的区域。

()
14.(1分)线对面、面对线和面对面公差带形状相同,均为两平行平面。

()
15.(1分)在平行度公差中,线对线的平行度公差几何要素特征最为简单,但其公差带形状却最复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