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水质消毒论文
高中生研究性小论文:关于自来水消毒的小论文
![高中生研究性小论文:关于自来水消毒的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77dbd516fc700aba68fc20.png)
关于自来水消毒的小论文【摘要】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消毒是最基本的水处理工艺,它是保证用户安全用水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但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氯消毒产生三致物质以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消毒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传统的生物消毒方法进行突破同时,也开始推广一些新的处理技术,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消毒等。
【关键词】自来水处理工艺;消毒方式一、研究目的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我们接触自来水很是频繁,因此自来水的消毒尤为重要,然而普遍使用的氯气消毒是否安全呢?有没有更优的方法?我们展开了我们的调查。
二、自来水生成过程自来水工艺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混凝、在原水中添加氯化铝、硫酸铝或者三氯化铁使悬浮物、胶体等物质生成易沉淀结晶。
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一定的时间之后,流出经过石英砂组成的翻版过滤(或者虹吸过滤),最后加入氯液进行消毒处理。
不足主要表现在:1、自来水处理工艺都是对数百吨甚至上万吨水进行的初级过滤,因为级数过于庞大,很难保证过滤效果。
2、从上面的工艺来看,自来水过滤实际上是相对简单的过滤,我们国家规定的自来水标准有2种,一种是1985年公布的35项,另一项是2005年规定的101项,常规类42种,这些标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严格度上都不及国际标准。
3、氯液的加入,虽然抑菌杀菌,实际上也成了重大隐患,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被公认为是强致癌物质,2010年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癌症患者比1980年高出200多倍,这与自来水加氯脱不了关系。
4、即使干净的自来水,通过几公里的管道后也面目全非,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自来水二次污染。
包括镀锌管污染,水管、龙头生锈,高楼水箱垃圾污染,这些都成为自来水的隐患。
三、消毒工艺研究进展针对当前消毒工艺存在的问题,各地水厂首先在现有基础上改进混凝、沉淀、过滤等传统处理工艺的各个环节,以最大限度降低浊度和氯化消毒副产物前提物,其次强化加氯工艺,采用加氯点后移、减少加氯量和接触时间等方法。
试论给水处理中消毒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试论给水处理中消毒技术应用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79a150e518964bcf847cbc.png)
试论给水处理中消毒技术应用及其发展摘要:给水处理中的消毒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消毒主要是给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饮用水中的致病微生物,这与使用者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在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使用的的比较广泛的就是氯消毒技术,但是在杀灭孢囊和隐孢子虫上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对消毒技术进行在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给水处理提供的饮用水更加的健康。
关键词:给水处理;消毒技术;应用;发展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自来水的,自来水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消毒处理,也就是给水处理。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了使用氯化物进行消毒处理工会产生大量的病菌,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来水的消毒就已经被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新的消毒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容忽视。
生物消毒有着广泛的前景,也是未来给水处理的重点技术,促进了给水处理消毒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氯气和氯的衍生物消毒技术1.1 氯氯消毒技术是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消毒技术,这种消毒技术从本质上来看,是次氯酸发挥了作用,这一物质有着氧化的功能,利用氧化功能可以杀死细菌。
次氯酸还能够不断的进行扩散,可以扩散到带有着负电的细菌的表面,穿过细胞壁来到细菌的内部,利用次氯酸自身的氧化作用就可以使细菌内部的造酶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转,这样细菌就会死亡。
但是氯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完全的杀死水中的细菌,尤其是对水中的寄生虫和病毒的杀菌并不理想,只有在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
由于水中的物质是比较复杂的,氯虽然具有着氧化的作用,但是氯也有可能会与水中其他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卤代物。
早期的研究就已经发现,氯的附加产物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必须要重新的对氯消毒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氯在氧化和消毒的过程中,会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也会发生亲电取代作用的现象,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查收呢还敢你三氯甲烷等不容易挥发的有机物,有些氯化有机物自身有着致癌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无法对产生的氯化物进行消除。
水厂消毒方式的选择与研究
![水厂消毒方式的选择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ee2c2b58fb770bf78a55b5.png)
水厂消毒方式的选择与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也得到显著地提高,但是也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当中,对人们的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当前各个地区的大型水厂都在为人们的生活用水做出相应的努力,在供水过程中,最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之一就是消毒工艺。
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消毒方式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目前比较新颖的消毒方式,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比较,最后对消毒工艺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水厂消毒方式选择研究引言由于城镇供水原水大都来源于地表水或者地下水,这些水源可能已经被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所污染,直接饮用对人们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最终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虽然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可以清除水中的杂质,但是不能把水中的有害细菌、病原微生物等全部清除,所以还需要消毒工艺对水体进行消毒。
一、传统的消毒方式目前,我国自来水厂传统的消毒方式为水的氯化消毒,它具有应用广泛,技术成熟,使用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最主要的是它消毒效果好,具有持续消毒的能力。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它的刺激性气味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危害,还会对水处理池、水处理设备以及水处理管道有一定的腐蚀现象。
如果操作管理不当,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水的氯化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一般为: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等。
它们的杀菌消毒机理基本差不多,主要都是通过水解产生次氯酸起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健康的意识也不断提高,氯化消毒所带来的副产物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水的氯化消毒还会作为最普遍的消毒方式。
水的氯化消毒原理一般认为是在氯的消毒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物质就是氯水解所产生的次氯酸,因为它的体积比较小,呈电中性,容易通过细胞壁,并且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破坏细胞膜,使细胞中的蛋白质、RNA以及DNA等物质释放出来,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浅谈给水系统消毒方法及控制其消毒副产物措施
![浅谈给水系统消毒方法及控制其消毒副产物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ce0ad9c5da50e2534d7f5a.png)
浅谈给水系统消毒方法及控制其消毒副产物措施摘要:在城市给水系统中,消毒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
消毒可以杀灭水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饮用水安全。
各种消毒方法有不同的适用环境,要综合考虑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来选择一种或多种消毒方法。
有些消毒方法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
人们在饮用水中已经检测出765种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
关于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给水系统;消毒;预氧化1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现状研究1.1液氯(或氯气)消毒目前供水系统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臭氧、二氧化氯、氯胺、高猛酸钾、紫外线和超声波等。
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强烈刺激性及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强。
在6、7个大气压下,可变成液态氯,体积缩小457倍。
容易运输和储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99.5%的水厂采用氯消毒工艺。
氯溶于水后起下列反应:Cl2+H20=HCl+HClOHClO=H+ +OCL-漂白粉在水中也能水解成次氯酸,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体积小,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
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但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常用的消毒方式中,氯消毒是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最多的消毒方式。
消毒后的饮用水经Ames试验其致突变性强于其它几种消毒剂的副产物。
1972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在密西西比河下游路易斯安那州3个城市的饮水中发现44种有可能致癌的物质和别的毒性有机化合物。
1974年又报道新奥尔良市饮水中有66种有机化合物。
氯化DBFs 包括: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s,THMs)卤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卤乙腈(haloaceton-triles,HANs)水合三氯乙醛(chlorahydrate,Ch)卤代酮(HKs)卤代酚(ePs)三氯硝基甲烷(chloropierin)氯化氰(cyanogens chloride)酸性氯化咲喃酮(MX)溴酸盐等等。
城市自来水厂消毒处理的技术探讨
![城市自来水厂消毒处理的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82bb19a6529647d27285235.png)
城市 自 来水 处理经历 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其 中消毒环节是 重中之 重 ,直接关系到饮用水质量的优劣,对人体健康影响重大。因此 ,自 来 水 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探 索和改进的过程 中发展,目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 处理技术主要 由以下几种 : 第一 ,次骞 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可
以说是 自来水消毒最常用、最可靠、安全性最 高的一种技术,其具有由 于其他消毒技术的各种优点也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次氯酸钠与氯气反应
与饮用水质有关,因此,水即使生命之源,又是疾病 之源 ,保证水质才 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的健康 ,为此世界各国制定 了 饮用水 佳, 对水中
细菌的总量进行规定。
当前公认 的是次氯酸钠消毒是由于其他消毒技术在生产 中优 先选 择的一种消毒 方式。那么 , 次氯酸钠消毒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 , 与液 氯相 比,虽然液氯有持续消毒 能力,消毒成本也 比次 氯酸钠消毒成本低 , 但是氯气的溶解度很低 , 过量投加才能满足消毒需 要, 而投加量又较难控制。且氯气有毒,运输和存储极不安全 ,发生爆 炸事故会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而次氯酸钠易于储存和运输 ,安全性也
一
、
城市 自来水消毒处理的意义
配合,实现对所有颗粒的截 留。 ( 二)各种消毒 方法的优劣比疑
水是生命之源 ,是人类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矿物质。早 在1 9世纪 末,人类便已意识到水质 与众 多传染疾病包括痢疾 、霍乱等 有关 ,是威胁 人类健康 的重要 因素。资料显示,世界上 8 O %的疾病都
方法有多重 ,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且消毒的主要 目的是去除水中 的有害张生 物 , 可有效防止水中的病原体侵害人体。 自 来水消毒处理 分 为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 ,二者都是保证饮用水质的重要过程 ,是保证饮
[参考论文]自来水加氯消毒技术论文
![[参考论文]自来水加氯消毒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19577dd1f34693dbef3eca.png)
[参考论文]自来水加氯消毒技术论文自来水加氯消毒技术论文【摘要】自来水加氯消毒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厂进行水净化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净水成本,给自来水厂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用加氯技术进行自来水消毒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投氯量,满足出厂水余氯含量要求。
自来水并不是指自然形成的水,它是自来水厂将"自然水"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进行净化,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居民家中的水。
由此可以看出自来水是经过程序加工、消毒后形成的。
自来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没有自来水,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
一般来说,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也已经颁布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所有的自来水必须经过相关机构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输送到居民家中。
消毒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自来水质量,我国供水行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不懈努力,不断改进工艺,更新消毒技术,提高自来水消毒的水平。
近年来,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技术种类不断增多,自来水厂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消毒技术1. 自来水消毒技术的分类自来水消毒技术种类很多。
在本论文中,笔者主要介绍以下三种消毒技术: 氯消毒技术、臭氧消毒技术和紫外线消毒技术。
1.1氯消毒技术氯消毒技术,就是在自来水消毒的过程中,将含氯的化学剂品投入自来水中,让化学消毒剂与自来水中的细菌结合来杀死细菌。
氯消毒技术是目前我国自来水厂进行水净化使用最普遍的消毒技术。
该技术成本投入较低、使用方便、消毒持续性好,是自来水厂进行水净化的首要选择。
氯气消毒技术发挥作用时间比较长,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但必须注意的是,进行氯消毒的时候,含氯化学剂品的投放量必须适当,否则将会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1.2臭氧消毒技术臭氧消毒技术自产生以来,就受到了自来水厂的广泛关注。
臭氧作为一种性能很强的氧化剂,不但能够"杀死"城市自来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而且还有消除异味、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功能。
自来水厂消毒技术应用与展望
![自来水厂消毒技术应用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d1a164f69eae009581bec1a.png)
收 稿 日 期 :2012-10-21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NO.1 2013 193
科技创业
月 刊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等,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物产生长 期毒性影响。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 质卫生规范》对饮用水中总三卤甲 烷含量作出明确规定:每一种物质 检出浓度与限量值比率之和不超 过 1。 而美国对总三卤甲烷控制在 0.08mg / L, 欧 洲 0.1mg / L, 日 本 0.1mg / L。 可见 和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我 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2)法国巴黎自来水厂。 法国 首都的巴黎自来水厂,日处理量为 18 万 m3。 系统采用单一的紫外线 消毒工艺,整套系统由 5 台反应器 并联组合而成, 水源水质硬度较 高, 整套设备配套自动清洗系统。 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后的自来水 厂,可以达到直饮水标准。
2 自来水厂中三种常用的消 毒方法的比较
(1)消毒原理。 所谓消毒,就是 杀死微生物就是导 致它们的细胞中的酶被氧化并且 蛋白质被阻止合成而死亡,从而实 现了消毒。
生产实践表明 pH 值越低,相 同条件下,消毒效果越好,虽然低 pH 值 有 利 于 提 高 氯 的 杀 生 效 果 , 但却加快了冷却水系统、金属的腐 蚀速度。 为此,选择用氯作杀生剂 时 pH 值控制在 6.5~7.5 为宜。 氯对 致病微生物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然 而,在氯化消毒杀灭水中病原微生 物的同时, 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 应,产生致癌物质三卤甲烷(THMs)
参考文献结语通过对这三种自来水常用的消毒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国情和自来水消毒方法自身存在的不足无论从消毒成本上讲还是从消毒效果上说氯消毒这种消毒方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仍会作为我国多数自来水厂首选的消毒方法虽然目前氯消毒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危害人们身体但是这种不足可以通过改善水源来消除或是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56971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0.png)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摘要:自来水被广泛用于生,水厂要选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净化水源,提高水质的使用率,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需要。
本文主要探讨水处理技术在自来水厂的发展与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发展与应用由于我国市场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度的加快,中国不同地区的水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水质较差但供水需求量大的基础上,加强水资源净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通过有效的水资源处理过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保证生活用水的需求。
自来水的工业生产过程分为混凝化学反应、沉降化学反应、过筛处置、筛选后杀菌处置等过程。
水中的气体对人类身体不利时,可对自来水加以管理,保证水源安全。
1自来水资源的整体环境随着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严重,自来水厂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净化处理,这项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通过水资源处理过程,可以对水资源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进行处理,但有机污染中的微污染难以去除,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中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自来水管网污染造成饮用水安全问题,水质达不到标准。
自来水厂水资源管理技术重点,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水体的污物,以确保水质满足人民饮用水的需求。
在具体操作流程中,必须按照实际状况对水中的胶体物、悬浮液、病原微生物等加以适当处置,主要程序分为混凝、澄清、沉降、过滤、杀菌等工艺过程,不但能够除去水体的浊度,还能除去病菌、色度、病菌等,能杀死水体的病原微生物。
采用这样处理水体达标的方法,人民的生活用水才能满足需求。
2自来水厂水处理工序水厂必须根据一定的工艺流程实施水质处理,确保过程的完整性,达到水质管理的质量要求,可以取得良好的水质管理效益。
水资源处理过程相对复杂。
应先对原水进行反应处理,把原水直接导入搅拌水槽,然后用净水机通过搅拌水槽和网络反应槽,使原水中的细微粒子产生更大颗粒群。
然后是原水沉淀的处理,原水通过格栅池后进入斜管沉淀池,使水中的颗粒沉淀。
浅谈给水工程水体消毒
![浅谈给水工程水体消毒](https://img.taocdn.com/s3/m/b800249edaef5ef7bb0d3c05.png)
氯法 消毒 时水 中加氯量 可 以分 为两部分 ,即需 氯量 和余 氯量 .其 中 ,余 氯 量仍具 有氧化性 和继续
消毒 能力 ,但 由于含 量小 对再 次污染 水体 的消毒程 度不 够. 1 . 3 . 2 工 程投 氯生产 系统
氯气 的投 加方 式主 要可 分为两种 形 式 :即正压投加 和真 空投加 .采 用正压 投加 消毒剂 时 ,管道破
第1 5 g第1 期
2 0 1 3年 3月
辽 宁师 专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L i a o n i n g T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VO 1 .1 5 NO.1 Ma t. 2 0 1 3
【 应 用研 究】
浅 谈 给水 工 程水 体 消 毒
高鹏 翼
( 长 安 大 学环 境 科 学与 工 程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1 8 )
摘 要 : 对 当 前 国 内外 给 水 工程 中 常用 的源 于 漂 白粉 消毒 技 术 的液 氯 、 二氧 化 氯 和 氯 胺 消 毒技 术 , 以 及 臭 氧 和 紫 外 线 等 主 要 消 毒 技 术 进 行 了比 较 ,简 要 介 绍 了各 种 消 毒 方 法 的 消 毒机 理 、运 行 特 性 ,分 析 、讨 论各 种 消 毒 技 术 的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氯 系 消 毒技 术成 熟 ,可 单 独使 用 或 组合 使 用 ;紫 外线 消 毒 和 臭 氧 消 毒 技术 由于 消 毒 速 度 快 、 有 效 时 间短 , 可 作 为联 合 消毒 技 术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来 应 用 . 另 外 ,探 讨 了未来 给水 工 程水 体 消毒 技 术 的发 展 方 向. 为 给 水 工 程 消 毒技 术 方案 选 择 、减 小水 体 消 毒有 害 副产 物 浓度 提 供 参考 .
城市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
![城市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00b7ef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9.png)
城市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因此,为了保证城市自来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应采用先进的消毒处理技术,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避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证自来水厂的消毒效果,对消毒技术在城市自来水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自来水;消毒;技术水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自来水厂应做好水的消毒工作,提高居民饮用水的健康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概率。
此外,如果一个城市想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结合城镇居民对饮用水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处理技术,确保水质达到预期要求。
1.城市自来水消毒处理的重要意义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为水中富含人类所需要的大量矿物质,随着对水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人类逐渐发现,水中除富含大量矿物质之外,还带有多种感测病菌,其中霍乱、疟疾等病症的发生就和水有关,所以,水不只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而且还带有大量病菌,可称为疾病的源头,由此可见,水质必须得到保证。
自来水厂应当严格地依照规范要求对水体实施灭菌,以保证自来水体内的细菌数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为保证自来水水质符合规范的要求,应当科学处理原水,并进行基本灭菌工作,以保证水体达到可饮用标准。
杀菌的目的主要在于杀死水底的细菌,以有效避免水底病毒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自来水处理,主要分为深层处理和常规处理,两者都能保证水质,自来水消毒已成为水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城市自来水消毒管理技术的比较分析(一)城市自来水厂的一些主要消毒技术。
城市自来水处理经过了一项较为繁琐的流程,以灭菌为首要任务,它直接关乎着城市自来水的品质,对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自来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探讨与完善的过程中蓬勃发展。
目前,最常见的自来水杀菌处理技术可以大致分为这样一些方面:一是次氯酸钠的杀菌。
自来水厂消毒技术应用与展望
![自来水厂消毒技术应用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4b9a222ed630b1c59eeb567.png)
自来水厂消毒技术应用与展望摘要:消毒是城市供水系统中最基本的水处理工艺。
消毒技术作为饮用水处理中最后一道工序,是保证用水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这里对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和消毒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来水厂;消毒技术;展望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人的生活离不开水。
随着城镇化工作的不断推进,自来水将走进越来越多的用户家中。
自来水经庞大的地下管网输送到用水点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有害细菌及微生物也会借此得到繁殖,危害人类健康。
在给水处理工艺流程中,消毒既是最终环节,也是保证水质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当今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消毒技术有:氯气及其衍生物、臭氧及紫外线等。
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这几种消毒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因而新的给水处理消毒技术应运而生。
一、氯消毒(CI2)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氯气呈现的是黄绿色气体状态,属性是有毒,并且具有剧烈的窒息性臭味,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自从将氯气用来作为消毒剂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加上其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消毒的作用好,消毒经验也相对比较成熟,在水厂的消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消毒机理在氯消毒剂中加入水会发生水解反应,主要的形成物质有HCIO和CIO-,属于一种快速氧化剂。
由于HCIO是分子量很小的电中性分子,能够很容易渗透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细胞内部,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使糖代谢失调而导致细菌死亡。
液氯易溶于水,在水中的反应很复杂,主要有:HCIO与CIO-浓度大小与水的pH值的关系见表1:表1HCIO与CIO-浓度大小与水的pH值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pH≥10.0,HC10浓度几乎为0,杀灭细菌时间越长;pH≤6.0,C10-浓度几乎为0,杀灭细菌的时间越短。
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次氯酸HC10,而次氯酸根C10-不能穿透细胞壁,因而不能杀火细菌,C10-杀菌效果仅为HC10的1/80。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da2a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66.png)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摘要:自来水厂生产运行期间,水处理消毒技术的科学有效运用对饮用水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自来水厂有关人员务必提高重视,认识到水处理消毒技术所具有的重要性,对常用水处理消毒技术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并对不同消毒技术所具有的优缺点加以充分明确,对水处理消毒技术加以科学有效运用,以此为饮用水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城市的给水来源主要是地面水和地下水源。
地表水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所污染,即使经过混凝、沉淀、过滤等方法净化,也不能彻底去除水中的有害细菌、病原体和微生物。
在地下水中,即使是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
这些细菌变成了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载体。
另外,由于自来水在输送、贮存等环节,也容易被微生物所污染。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水源性疾病,同时也要保证水的质量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的质量。
自来水经过消毒后,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消灭水中的病原体、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的蔓延。
《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消毒剂经处理后,至少要30分钟,才能使饮用水和给水的终端水保持一定的余氯含量,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1.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当前,由于处于水源地,尽管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引起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科学的治理,但是细菌和病原菌并没有被彻底清除。
饮用水若未经处理与消毒,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引起疾病的蔓延。
因此,保障饮用水的安全,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灭菌和消毒。
近几年,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尤其是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都对水的处理与消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所以,在水厂运行管理中,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要科学、高效地运用净水和消毒工艺,确保饮用水的使用安全。
二氧化氯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论文:谈二氧化氯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
![二氧化氯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论文:谈二氧化氯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d72636bd64783e09122b91.png)
二氧化氯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论文:谈二氧化氯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目前,二氧化氯已在欧美数千家水厂得到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和发展较慢,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一些中、小型水厂中加以应用。
从二氧化氯本身的优势以及在解决由水源污染而造成的水质问题上所具的作用来看,二氧化氯在我国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二氧化氯作为水厂的常规可选消毒剂在我国的推广也是必然的趋势。
1.二氧化氯与氯气的合理选择1.1二氧化氯与氯气的比较1.1.1二氧化氯所具有的优势①二氧化氯能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殖酸(ha)或黄腐酸(fa)等天然有机物,不与其形成三卤甲烷等氯化物,能大大降低消毒后水中三卤甲烷(thms)等氯消毒副产物。
②二氧化氯在水中不发生水解,不与水中的氨氮反应,因此其杀菌效率不受水中ph值和水中氨氮浓度的影响。
③二氧化氯能有效地氧化去除水中的藻类、酚类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对这些物质造成水的色、嗅、味等具有比氯气更佳的去除效果。
④二氧化氯能有效杀灭水中用氯消毒效果较差的病毒和孢子等。
1.1.2二氧化氯的不足①消毒成本高。
据资料报道,氯消毒的成本约为0.006元/t,二氧化氯消毒为0.03元/t,两者相差近5倍。
②二氧化氯的检测手段还不完备,分析检测较复杂,相对的操作管理水平也要求较高。
③二氧化氯的过量投加会在水中形成大量的亚氯酸根,对亚氯酸根的毒理学认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1.2二氧化氯的最佳使用条件1.2.1受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源由于工业污染的加速,地表水源水质不断恶化,再加上有些地表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较大,造成枯水期水源中各种有机物、酚类、硫化物的指标严重超标。
例如我国北方某城市,以黄河水为水源,在冬季枯水期用氯消毒时,水厂出水中常含有一种较强的氯酚气味,并且水的口感变差;当采用了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后,水中气味和口感得到明显改善。
1.2.2藻类、真菌造成的含色、嗅、味的水源对一些以湖泊、水库为水源的水厂,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的藻类过量繁殖,以及部分藻类和植物腐烂后所导致的放线菌大量滋生,都会引起水质色度增高并含有异味。
关于小型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
![关于小型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8bc5a927284b73f3425073.png)
关于小型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摘要自来水是维持我们生活的必备物资,特别是对城市生活而言,城市发展越快,所要负担的人口越多,需要的水资源就会越加紧张。
但在日常生活中,污水问题一直难以得到彻底解决,而原有处理技术并不能保证健康的饮用水标准。
本文通过分析小型自来水厂常用水处理消毒技术,总结当前技术现状,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型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前言自来水的质量安全一直是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而水源在经过处理前都会受到污染。
如今,污水排放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需要更加安全可靠的消毒技术保证自来水的干净卫生。
本文将针对小型自来水厂探析相关消毒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1 漂白以氯元素为主的水处理技术一直是常用水消毒技术之一,而针对小型自来水厂漂白粉消毒是一种常用手段。
而这种消毒技术一般是在氯气的基础上,添加一定含量的石灰合成。
其组织较为复杂,分子式为Ca(OCl)2,其中的含氯量一般在25%到30%之间[1]。
而当含氯量在50%以上时,一般被称为漂白精,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易受阳光,温度和湿气作用影响。
当其含氯量相对较低时,其作用也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贮藏时,一般需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
其消毒反应式为:而在其中使用氯气,原理在于氯气与水可以反应生成次氯酸,能够通过扩散进入到细菌内部,进一步通过氧化作用,让细菌的酶系统产生紊乱,间接导致灭菌作用。
在这其中,氯量的多少与水接触的时间,以及水本身的污染程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处理效果。
2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气体,随浓度的高低产生不同的颜色,低浓度的黄绿色气体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高浓度的橘红色气体被作为氧化剂,具有相当稳定和较强的漂白和去色功能[2]。
而自来水厂在依据这两种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进行自来水处理时,一般会依靠一种发生器使其成为一种稳定的溶液。
其可以表达为:其溶液在进行处理过程中能够对大部分的微生物有强力的消毒作用。
特别是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对细胞壁的短吸附以及透性,以达到氧化其内部酶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阻碍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论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技术
![论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978baf6bed5b9f3f80f1c5d.png)
区域治理综合信息论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技术邱玉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玉溪 653200摘要: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自来水消毒处理技术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自来水厂需要对源水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关键词:自来水;消毒; 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年加快,自来水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自来水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因此水质的净化处理亟需进一步加强。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水厂将消毒处理技术作为主要的水处理工艺,目的是确保水质卫生、保证用水安全。
一、氯消毒技术分析氯消毒技术属于现阶段自来水厂应用十分广泛的消毒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氯气和水进行反应生成次氯酸[1],次氯酸体积小,易穿透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坏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硫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氯消毒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通过液氯消毒。
液氯汽化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在生成次氯酸之后可以将水体当中的细菌杀死,在源水含氨的情况下,氯增加会产生一氯胺、二氯胺以及三氯胺,进而发挥出极佳的消毒效果;第二,次氯酸钠消毒。
此种消毒方式通过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进行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需应用与之相适应的发生器,便于生产使用;第三,氯胺消毒。
大部分自来水均存在着氯的气味,若投氯量过大,会产生刺激性气味。
通过氯胺消毒则能够有效的防止此类情况出现,把氯与氨按照适当比例加入水中,加入顺序为先氯后氨,这样不仅能防止自来水出现异味,还可以发挥正常的消毒作用,但这种消毒方式持续周期长,效果不理想;第四,漂白粉消毒。
漂白粉是氯气与石灰加工制成,由于杂质含量较多,有效成分少,因此投加难于计量。
二、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分析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技术探析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技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9250d74431b90d6d85c74a.png)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技术探析摘要:人们使用的水源不管是地下水亦或是地面水,为了使水质安全得到保证,必须做好消毒工作。
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是自来水厂的几种主要消毒技术,消毒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降低至规范、卫生标准要求以内。
本文介绍目前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由于当前社会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地表水、地下水特别是浅层地下水会受到程度不一的污染。
并且自来水在储存以及输送过程中,也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1],所以为了确保城镇居民饮水安全,避免水致疾病的传播,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消毒措施,经消毒将水中存在的病毒、病原菌、致病性病菌降低至卫生标准以内[2]。
本文具体分析当前自来水厂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消毒技术。
1、氯消毒技术氯消毒剂是自来水厂应用最多的一种消毒技术,通过氯消毒剂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以及细菌有效清除,氯和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
次氯酸是氯发挥消毒作用的重要成分,次氯酸 HClO是很小的中性分子,较易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经细菌壁进入到细菌内部,由于氧化作用将细菌的酶系统破坏,致使细菌死亡。
实际上次氯酸根杀菌效果也很明显,不过由于其带负电,无法顺利与带负电的细菌表面接近,杀菌效果不及次氯酸。
氯消毒技术的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类:1.1漂白粉消毒氯气和石灰加工能够形成漂白粉,存在比较复杂的组织,含氯量在25~30%之间,分子式为 Ca(OCl)2;漂白精的含氯量为 50%~60%,分子式为Ca(OCl)2,受潮、受热、受光作用会出现分解,降低含氯量,所以其储存必须保证通风干燥。
漂白粉的消毒原理和氯基本没差异,其和水作用的反应式为Ca(OCl)2 + 2H2O ?2HOCl+ Ca(OH)2 + CaCl2。
漂泊粉消毒具有成本低、持续消毒、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
但同时其也存在较多缺点,主要有受环境影响大,如光、热、潮气等会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后会有异味,主要为氯酚产生的气味;消毒前需制作漂白粉,且需使用较大的设备,因而其适用范围有限,通常仅用于一些偏远村镇的小规模水厂。
谈水厂常用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谈水厂常用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65ace1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4.png)
谈水厂常用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淡水厂发展也较为迅速,在淡水厂中常用的消毒剂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让水厂需要对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问题解决,促进淡水厂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有效节约水厂的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
关键词:淡水厂常用消毒剂;水质影响;应对措施引言:近年来,人们对水质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淡水厂在治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消毒剂,工序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项步骤才能保障水质安全,同时在利用消毒剂进行制水的过程中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保证水质安全,下文对淡水厂常用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及对应措施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参考。
一、水厂常用的消毒剂以及对水质的影响(一)水厂常用的消毒剂在自来水厂的制水过程中,往往用到四种常见的消毒剂,分别是氯胺、液氯、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不同的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不同,起到的作用效果也不一致,因此在进行水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出解决措施,需要对不同的消毒剂进行分别探讨和研究[1]。
(二)水厂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首先,水厂常用的消毒剂中所包含的有机卤化物含氯消毒剂会与水中的各类有机物产生反应,进一步生成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有机金属卤化物。
其次,采用氯胺进行水厂消毒的过程中会在水厂的供水系统管网中分解出氨氮,氨氮会进一步在消化细菌的影响下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随着水厂制水系统的氨氮浓度不断升高,其消化作用也会更加明显,硝基细菌的繁殖也更加旺盛,导致管网中残留的细菌数量超标[2]。
二、有效应对消毒剂对水质影响的具体措施(一)有效控制有机卤化物的产生和转化由于水厂中常用的消毒剂在一定情况下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有机卤化物,危害水质健康,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对有机卤化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净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浅议
![净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3eb973209b89680203d825e2.png)
净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浅议摘要:随着各种化学试剂的出现,净水厂对于水质的消毒也越来越重视,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不断形成个多种多样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每种消毒技术都各有自己的特色。
本文主要对于净水厂中常用的集中水处理消毒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字:净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随着水资源的紧缺,我国对于污水的二次利用越来越重视。
要保证对于污水的二次利用,就要首先对于水质进行净化处理。
在传统的城市净水厂中,主要应用了氯进行污水的消毒处理,但是由于氯在污水消毒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乙酸等有害物质,所以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其他替代氯进行污水消毒的技术。
1、水处理消毒的重要性现阶段进行城镇供水的主要水源,是地下水或者地面水,但是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地面水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化学试剂和工业污水的污染,就算经过了混凝沉淀以及净化等方式进行了处理,但是也不可能对于水源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全部清除。
对于地下水来说,如果距离地面较近,依旧会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导致水源中含有很多有害病菌,如果引入人体,就会导致人体受到有害细菌的侵袭。
并且在自来水进行运输的途中,也会导致水质受到污染,所以如果想要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就要对于水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细菌等有害治病细菌的传播。
而且在进行消毒处理的时候,要确保消毒液与水分接触时间超过半小时,在自来水出厂的时候,也要确保自来水管道的管道末尾位置存留一定的消毒液,以避免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
2、传统氯消毒技术2.1氯消毒原理传统的净水厂最开始都是应用氯进行水处理的消毒,其消毒原理十分简单,主要是通过氯溶于水后,产生的HOCl来进行消毒工作。
HOCl作为一种很小的中性分析,可以很好地穿透至水质中的细菌内部,从而对细菌进行氧化操作,或者是改变细菌酶的蛋白质结构,从而消灭有害细菌,净化水质。
在对病毒进行处理的时候,主要是破坏病毒的核酸,从而消灭病毒。
在水中投入氯之后,主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OCl+H++Cl-OCl-+H2O=HOCl+OH-HOCl、OCl-自有氯的一种,HOCl的消毒效果更好,所以将氯放入污水中,可以很好地与水中的氨氮等进行化学反应,进而达到消毒效果。
给水中消毒处理论文
![给水中消毒处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ccdfd16f1aff00bed51eed.png)
浅谈给水中的消毒处理为了使水质符合细菌学标准,水经过滤后还必须消毒。
某些地下水可不经净化处理,但通常仍需消毒。
饮水消毒剂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①杀灭病原体的效果;②控制和监测的难易;③剩余消毒剂的有无;④对水的感官性状的影响;⑤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或消除的可能性;⑥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
为了方便叙述,以下将氯胺消毒放在氯消毒项下一并介绍。
1.氯化消毒(氯消毒)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及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强。
在6、7个大气压下,可变成液态氯,体积缩小457倍。
液态氯灌入钢瓶,有利于贮存和运输。
除氯外,漂白粉[ca(ocl)cl)和漂粉精][ca(ocl)2]等也能用于消毒。
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一l者,称为有效氯,具有杀菌作用。
漂白粉含有效氯约为30%,漂粉精约含60-70%。
1.1氯消毒原理:氯溶于水后起下列反应:c12+h20——hocl+h++cl-。
hocl=====h++ocl-漂白粉在水中也能水解成次氯酸,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体积小,不荷电,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
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因而一氯胺和二氯胺的杀菌原理仍是次氯酸的作用,只是在次氯酸被消耗后,反应才向左进行;氯胺本身也有杀菌作用,但需较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1.2影响氯消毒的因素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加氯量除需满足需氯量外,尚应有一定量的剩余氯。
需氯量是指因灭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所需余氯量的多少,与余氯性质有关。
就游离性余氯而言(指hocl和ocl—),则要求接触30分钟后,有0.3-0.5mg/l余氯;对于化合性余氯(指nh2cl和nhcl2),要求接触1-2小时后,有1-2mg/l。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bd5c6b71fe910ef02df8ba.png)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摘要】自来水厂的水是人们饮用水的直接来源,因此,自来水厂的水的平安性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平安的重要根底。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消毒非常必要,水处理消毒技术是水处理消毒效果的根底技术,本文在对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的应用必要性进行分析的根底上,对几种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几种主要消毒技术的优缺点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底,是生命之源,如今人们的饮用及生活用水主要是来自于水厂,水的平安性那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厂的消毒技术应用,如果消毒技术应用不合理直接会导致水处理及消毒不当,影响人们饮用及使用的平安性,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因此,明确自来水厂的消毒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并认识各类水处理消毒技术的优缺点,是保障水厂水平安性的重要根底。
1 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性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底,水源的水质情况直接影响着饮用者的生命健康平安,但在如今的水源地,水大都经过工厂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即便是经过了物理处理,里面的细菌及病原微生物也不能够被彻底的消除,而带有细菌及病原微生物的水一旦被饮用那么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的传播。
因此,要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必须要保障水质的平安,而要保证水质的平安就需要通过消毒处理等相关的措施将病原菌、病毒及病原微生物通过消毒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近年来,国家规定了关于生活饮用水的相关卫生标准,其中对消毒时间及消毒标准作了明确规定。
要到达标准的要求,消毒处理技术的掌握及选择至关重要。
2 几种自来水厂常用消毒技术应用情况分析2.1 氯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氯消毒技术是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技术之一,通过氯气与水的反响来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会使得微生物及病菌细胞中的酶被氧化,并且细胞内的蛋白质无法合成,进而将病菌及微生物消灭,以到达消毒的最终目的。
常用的氯消毒技术主要有一下几种:液氯消毒,氯气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氯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次氯酸,当氯的量不断增加之后,氯胺的性质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产生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进而到达消毒的目的;次氯酸钠消毒,这种消毒方式主要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利用次氯酸来进行消毒,次氯酸钠内的有效氯会受到日光及温度的影响会分解,在利用次氯酸钠消毒时要应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氯胺消毒,针对自来水中有氯酚臭味的情况,可以采用氯胺消毒,即在水中同时参加氯和氨,将氨与氯的质量控制在1:3或者1:6,另外还要注意“先氯后氨〞的投药的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厂水质消毒
氯消毒一直是给水处理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随着水源污染的加剧及水质监测技术的提高,发现某些源水经氯气消毒后,在其出水中检测出了三氯甲烷等多种致癌或可诱发癌变的有机物,这使人们对氯消毒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目前,二氧化氯已在欧美数千家水厂得到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和发展较慢,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一些中、小型水厂中加以应用。
从二氧化氯本身的优势以及在解决由水源污染而造成的水质问题上所具的作用来看,二氧化氯在我国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二氧化氯作为水厂的常规可选消毒剂在我国的推广也是必然的趋势。
1.二氧化氯与氯气的合理选择
1.1二氧化氯与氯气的比较
氯气作为一种成熟的消毒剂已有百年的应用历史,但近年来由于源水水质的恶化,氯消毒所引发的环境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氯消毒替代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可选的新型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由于其高效、易得且具有持续的杀菌效果而成为首选的替代物之一。
可以看出,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的综合指标要高于氯气,但二氧化氯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点。
因此,二氧化氯工艺的选择必须考虑它的最佳使用条件,才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1.2二氧化氯的最佳使用条件
在我国,二氧化氯在水厂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未建立,因此在消毒工艺的选择上仍存在盲目的行为。
根据二氧化氯所具有的特性及在一些水厂的应用实践,笔者认为二氧化氯应主要应用于以下4种情况:
①受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源。
由于工业污染的加速,地表水源水质不断恶化,再加上有些地表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较大,造成枯水期水源中各种有机物、酚类、硫化物的指标严重超标。
当采用了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后,水中气味和口感得到明显改善。
②藻类、真菌造成的含色、嗅、味的水源。
对一些以湖泊、水库为水源的水厂,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的藻类过量繁殖,以及部分藻类和植物腐烂后所导致的放线菌大量滋生,都会引起水质色度增高并含有异味。
对这类水源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或作为可选择的消毒剂,则比氯气具有更大的优势。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后,出水水质无嗅、无味,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
③ph值和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源。
与氯不同,二氧化氯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即使在稀溶液中也不发生水解,因此其消毒效率不像氯气那样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另外,二氧化氯不与氨氮反应生成低效率的氯胺,在高氨氮含量的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杀菌效率。
我国很多水源中氨氮值常常偏高,如果用氯气进行消毒,氯气的投加量会加大,投氯量的增大又导致出水中氯化副产物thms的急剧增加,形成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而二氧化氯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
④较高铁、锰含量的地下水源。
实验证实,二氧化氯对水中铁、锰的去除效果要好于氯气,尤其是对水中锰的去除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二氧化氯与氯气的优化选择应根据源水水质及处理要求而定。
对一些污染较重的源水,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滤前预氧化剂,而出水仍用氯气消毒的联合工艺则更具有推广价值。
据报道,这种工艺可使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减少50%~70%,而且处理成本较低。
2.二氧化氯的制取工艺
二氧化氯性质活泼,不易贮存和运输,因此都采用现场制备的方式。
通常水厂使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都采用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制备,根据采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氯酸钠工艺和亚氯酸钠工艺。
2.1氯酸钠工艺
采用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进行反应,反应式如下: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该工艺最大的缺点是在二氧化氯产生的同时还有约占二氧化氯产量一半的氯气发生。
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的有效转化率一般只有50%左右,并且受到反应温度和盐酸浓度的影响。
要提高二氧化氯的转化率,必需保持较高的反应温度(约70℃)和加大盐酸的过剩量,但这同时又会导致副产物氯气产率的提高,使反应产物中氯气的含量增大。
由于氯气的大量存在,严格讲已经失去了二氧化氯投加的最基本的意义,即降低水中三氯甲烷的含量。
并且由于氯酸钠的转化率
在实际运行中通常不足50%,这使得在投加量较高时,大量未反应的氯酸钠进入水中,水中剩余的clo3-的浓度较高,造成二次污染。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在国外有关水厂二氧化氯应用的资料中,还未有上述氯酸钠工艺的报道。
2.2亚氯酸钠工艺
亚氯酸钠工艺主要有以下两种:
2.2.1亚氯酸钠加盐酸工艺
反应原理为: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不需要加温、设备容易操作及维护、产物中二氧化氯纯度高达95%以上等优点。
从水厂的应用实践来看,该工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a由于其属自氧化还原反应,故理论上有20%的亚氯酸钠被还原成nacl,使其最高有效转化率只有80%,造成成本加大。
b由于盐酸的需要量大,以一个5×104 t的水厂为例,当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1mg/l时,盐酸(浓度为25%)的消耗量为300kg/d。
因此,中型以上的水厂采用此工艺制取二氧化氯,盐酸的储备需占用较大的空间。
一般,采用此工艺的发生器应主要用于5×104t以下规模的水厂。
2.2.2亚氯酸钠加氯气工艺
反应式为:2naclo2+cl2=2clo2+2nacl
国外水厂中尤其是大型水厂以此工艺为基础的发生器约占70%,而这方面的国产设备应用还未见报道,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二氧化氯的应用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水厂,尤其是县级左右的小水厂,
二氧化氯的需要量一般在300~1000 g/h上下。
对这部分水厂而言,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是选择二氧化氯设备的主要因素,而工艺中所含有的加氯系统无疑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加大设备投资和管理难度,因此对中、小型水厂并无优势。
但从二氧化氯在水厂尤其是大、中型水厂进行推广使用的前景来看,作者认为此工艺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首先,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用氯气取代盐酸,提高了亚氯酸钠的有效转化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并且避免了浓盐酸在储存、输送及投加过程中对操作环境的影响,更容易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程度。
其次,该工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投加氯气,或单独产生二氧化氯,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水厂源水水质的变化要求。
对一些水厂,尤其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通常水质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处于丰水期时水质较好,这时采用氯气消毒即可达到处理要求;而在枯水期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水质变差时,再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或者二氧化氯和氯气的联合使用,可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三,随着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逐步健全,二氧化氯在我国大型水厂的应用必将得到推广。
但对已建有氯气消毒的水厂来说,就存在着是设备改造还是设备更新的问题。
本工艺可以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的设施就可达到灵活使用二者的目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第四,采用此工艺生成的二氧化氯的ph值接近中性,可以较长时间保存而不发生歧化反应,因此可以通过中间储存箱实现一台设备设置多个投加点。
目前,我国二氧化氯发生器在水厂中应用的自动化程度还较低,一些中、小型水厂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还完全采用手动标定两种药液滴数来计量,完全无法控制二氧化氯的产量和投加量。
二氧化氯发生器是集物料计量、现场反应、定量投加于一体的消毒设备,其自动化程度直接关系到二氧化氯的产率以及消毒水中副产物的
残留浓度。
笔者认为,在我国水厂推广应用二氧化氯时,应重视设备本身自动化的程度,结合具体水源的特点选用合理的控制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