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政府与公民关系研究
政务民生构建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
政务民生构建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构建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方面,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责,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并提供优质便民服务,以满足民众的需求,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一、积极履行职责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其首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扶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制定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和法规,并切实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二、建立有效沟通渠道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
政府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政务热线、网上信访平台等渠道,接收民众的诉求并及时回应。
政府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和实时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交流。
三、提供优质便民服务政府应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并与时俱进地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政府机关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素质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还应推进政务公开,提供便利的办事环境和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时间。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确保服务达到满足民众需求的水平。
四、加强社会治理政府除了履行基本职责和依法行政外,还应加强社会治理,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加大社会公共安全的投入,加强执法力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政府应主动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
政府还应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增强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不仅有助于政府的改革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政府应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和代言人,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保障。
同时,民众也应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与政府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4300字_1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4300字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顾客,公民有一个比顾客定义更为广泛的范围,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的背景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
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当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盛行之时,新公共行政的呼声及其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也逐渐受到重视(Frederickson,H.G.,1997)。
新公共行政是在对新公共管理一直以来强调引入私营企业的强调成本-效益核算、功利主义精神到政府工作中,公共部门民营化政府,政府业务社会化等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公正、正义、公平、济弱扶贫、社会福利等的重要性。
无论是Waldo等学者所提出的"迈向新公共行政";(Marini,F.,1971),亦或是由Wamsly等学者所提出之"重建公共行政";(Wamsley,Wolf,1996),皆试图重新寻回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冲击下被忽略且被当作副产品的公共性与公共利益。
就新公共行政的立场而言,政府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公民的民主价值得以落实并彰显公共利益。
正是由于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被新公共管理模糊了,严重损害了宪政主义与公共精神,这种一直以来都是代议制民主制度所倡导的东西,于是一种新的政府运行模式结合社会需而产生。
于是,在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不断批判和矫正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了治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这是一个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关于政府走向和职能重新定位的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提出了几个原则: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利益是根本目标;政府承担的单一的责任是不足够的;以人为本的理论;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精神是政府必须大力弘扬的。
试论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u nlo io i gAd nsrt nColg o r a fLa nn miitai lee o
No 8, 0 9 . 20
(第 l 卷第 8 ) 1 期
( o.1 N . ) V 11 . o 8
试论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徐 望来 李 文敏
( 云南民族 大学 , 云南 昆明 60 3 ) 5 0 1
[ 摘 要 】 服 务型政府建设 已经成为我 国各级政府 的重要举措和 中国行政 改革 的重要 目标 选择 , 而广泛的公 民参与是加 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本质要 求。本文论述 了公民参与在我 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 程 中的 必要 性和 当前我 国公 民参与的现状及
困境分析, 并对推进我 国公民参与服务 型政府建设提 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 ] 服务型政府 ; 民参与 ; 与意识 公 参 [ 中图分类号 ]1 2 . [ 9 15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5 (0 9 o—0 1—O 0 8 0 3 2 o )8 o0 2 - 当前 , 国学者 在服务 型政 府 建设 的实 践与 理论研 究 我 中, 更多关注 的是“ 政府应该做什 么” 即政府 的责任与功能 , , 而对“ 公民应该做什么 ” 即公 民在 构建服务 型政府 中所处的 地位与作用以及 政府与公 民的互 动机制却 关注较 少。但服 务型政府是“ 以人为本 ” 的现代 政府 , 如果缺少公 民参与 , 而 仅仅 由政府单方 面主导 , 务型政府 建设 将必失 去其本意 。 服 所 以认 清公 民参与在构建服务型政府 中的必 要性 , 于真正 对
、
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的现代政府”是 与公众对 话 、 、 , 协商 沟通 ,
服务型政府论文公共服务论文
服务型政府论文公共服务论文: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与公民参与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其为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以服务公民为导向,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由政府单项度治理向政府、公民和社会合作的多元化治理转变。
借鉴西方诸国的政府管理经验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列入我国政府改革的日程。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本身的改革是首要的,而这其中更离不开公民有序的参与过程。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以全新的理念给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其为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公共服务型政府所强调的以“公民中心”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注重公民的参与,公民参与水平的高低,将从根本上制约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水平。
所以认清公民参与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的必要性并且付诸实践中,对于真正把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相当重要。
在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在新形势下公民参与问题的探讨,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来,达成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更有效地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含义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含义非常广泛,它既涉及观念或者理念层面,又牵涉到政府的职能或者功能,可以是政府的角色定位,也包括政府的行为方式。
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解释,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下,以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标志的政府形态。
由此可见,公民的期望决定政府政策的设计蓝图,公民的需求决定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内涵,公民的满意度决定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效,公民的评价决定政府政策的变迁方向。
试论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
试论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作者:吴玉宗,张鹏来源:《行政与法》2012年第11期摘要:公民参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公民参与对于县级政府而言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促进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本文以浙江温岭为例,阐述了民主恳谈会中公民与政府的互动情况,总结了公民参与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公民参与存在的制度化规范不足、代表性失衡、组织化程度不高和参与连续性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设计,合理选择公民代表,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和强化公民后续监督等对策,以期为各地开展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县级服务型政府;公民参与;民主恳谈会;温岭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2)11-0001-05收稿日期:2012-07-08作者简介:吴玉宗(1957—),男,四川威远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张鹏(1989—),男,浙江台州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A810029。
2002年,地方政府率先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这表明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思路是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推动过程。
但是,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还是要从中央回归到地方,尤其是要把基层的县级政府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
因为县级政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公民参与既有助于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服务型政府建设又能促进公民的积极参与,形成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本文以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为例,探讨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
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四种角度
相反, 如果政府没有能力对 这些学者认为 :“ 我们 在建设 服务 府与市场孰大孰小 的问题 , 而是创造性 公 民的服务。 型政府时 , 首先必须重新确定政府与民 地提 出了在三 者的关系上 , 服务型政府 这些不法分子给予有力的管制 ,恰恰说 众 的关系 ,这 是我们 一切 改革 的初 始 要实现 由政府本位 向社会本位 、 由官本 明这样 的政 府不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 点。 只有在这种主—— 仆关系下 , 我们 位 向公 民 本 位 、 由权 力 本 位 向权 利 本 位 因为 ,它没有满足公民对安全 的市场和 所追求的政府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 的根本性转变 , 从而抓住 了服务型政府 社会秩序这一重要公共产品的服务需求。 务型政府模式。【 "】 I 从这一研究视角 出发, 最_ 奉质的特征。 也使得这种界定成 了 目 所以, 服务型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有两类,
纳和评述。
管制 ,服务 政府也不是完全放弃了公
本文认为该理论探讨 突出的贡献有 共权力的强制性 ;服务型政府也和其他
三: 三 一是对 服务 型政 府概 念的界定。改 类型的政府一样系转变的角度
变了过去政府模式包括服务型政府模式 破坏社会和市场秩序 的不法分子实行管
么是服务型政府 , 如何理解 中央提 出的 官本位还是 民本位?究竟是政府本位还 以此为理 由,认为在中国建设 服务型政
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 以及怎样建设 是 社 会本 位 ? 究 竟 是权 力 本位 还 是 权 利 府还为时过早 ,甚至认 为服务型政府概 服务 型政府 , 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 而 本 位?并说 明管 制型政 府不是 没有 服 念根本就不成立 ,则是对服务型政府的 这对行政实践影响深远 ,因此 , 有进一 务 ,服务型政府 也不 是没有管 制 , 进而 极大误解 。这 一理论探讨提出管制本身 步讨论 的必要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 分析 了 管制型政府 的服务与服务型政府 就是服务的一种,它是服务题中固有之 学术界 目前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讨主 的服务 、 制型政府 的管制与服务 型政 义 ;服务型政府并 不是只讲服务而不要 管 要有 四个角度, 研究角度不同, 出的结 府 的管制 的区别。1 得 { 4 论就大相径庭 。本文试分别对其进行归
相关政府理论
多中心理论:奥氏的研究证明:与政府强加各项规章以及纯粹的市场化方式相比,当地社区可以独自更好地管理森林、湖泊和渔场等公共资源。
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有可能将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续的共同收益。
”“多中心”一词现已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更成为公共物品的生产与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之一。
首先,多中心意味着公共物品的多个生产者,公共事务的多个处理主体。
作为一种治理思路,多中心治理首先意味着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处理方面存在着多个供给主体。
试图在保持公共事务公共性的同时,通过多种参与者提供性质相似、特征相近的物品,从而在传统中由单一部门垄断的公共事务上建立一种竞争或准竞争机制。
通过各个生产主体之间的竞争,来迫使各生产者自我约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回应性。
并且,公民还可根据各生产者的相对优势,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选择。
其次,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
不论是政府垄断还是纯粹的市场提供,都没有跳出“政府vs.市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从其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单中心的治理思路,因而,也各有缺陷。
政府垄断公共事务会造成公共物品提供的单一,无法满足多种偏好,而且会导致政府扩大、效率的丧失以及寻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市场是以“成本—效益”为核心的处理思路,因此“私有化”策略在公共事务的处理方面,会导致公共性的缺失和公共利益的不足。
而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则跳出了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主张政府和市场既是公共事务处理的主体,又是公共物品配置的两种不同的手段和机制,主张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中,既充分保证政府公共性、集中性的优势,又利用市场的回应性强、效率高的特点,综合两个主体、两种手段的优势,从而提供了一种合作共治的公共事务治理新范式。
其三,多中心治理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任务。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往剥夺或者象征性 的采纳 公民意见 。 这种流于形式 的公 民参 与势必会 阻碍 服务 型政府的建立 , 也严重影 响了民 主治理 的发展 。 现代民主治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实现 民主 权力 、 社会权力 的复归 , 是 一个还权于 民、 还权与社会 的
需求不相适应 , 特别是缺乏 系统 的制 度规范和可操作的
i s n o t a d a p t t o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c i v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t i s ma i n l y e mb o d i e d wi t h t h e c o n f l i c t b e t we e n o r d e r a n d d i s o r d e r , p u b l i c b e n e i f t a nd s e l f - i n t e r e s t s , d e mo c r a c y a n d e f i f c i e n c y . Ke y wo r d s : s e vi r c e — o ie r n t e d g o v e r n me n t ; c i v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与私 利性 、 民主性 和 效 率性之 间的 冲 突。
关键词 : 服 务 型政 府 ; 公 民参 与 中 图分 类 号 : D 6 3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3 ) 1 3 — 0 1 2 8 — 0 2
Pr o b l e ms o f c i v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t h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o f s e r v i c e - o r i e n t e d g o v e r n me n t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公民社会的功能探析
体现人 民当家作 主的 主人 翁地位 和人 民民主专 政 的 国家性质 ,与 当前构建 服务型政府 的理 念相 一
6
理 论 探 讨
当代 社科 视野 2 1 00年第 2期
公 益组织 、 区组 织 、 社 利益 团体 、 同人 团体 、 互助 组
台湾学 者一 般 译 为 “ 民间 组织 ” 一 般 为历史 学 家 , 所接 受 。现 在无 论是 在学术领域 还是政 治生 活 中
更普 遍 地使 用 “ 民社 会 ” 因为它 强调 的 是公 民 公 。 对 国家政治 生活 的积极参 与 。对 国家权力 的有 效 制约 和 监督 , 出了“ 与“ ” 良性互 动 . 能 突 民” 国 的 更
理 论 探 讨
当代社科视野 21 年第 2 00 期
服务型政府构建 中公 民社会 的功能探析
丁 妹 婷
( 州 大学政 治与 公 共 管理 学 院 江 苏苏 州 2 5 2 ) 苏 113
内容提 要 : 务型 政府的构 建 内在 地要 求政府 与公 民社 会的 共谋 合作 。 服 逻辑 地体现 政府 与公 民社会
自愿为前 提和 以 自治 为基础 进行经 济 活动 、社 会
、
公 民社 会 与 中国 境 遇
活动 的私域 .以及进行 议政 参政活 动 的非官方 公 域 , 国公 民社会 是 由独 立 自主的个 人 、 体 、 中 群 社 团和利 益团体构 成 的” 喻 可平 认为 . 民社 会是 。 公 国家或政 府系统 ,以及 市场 或企业 系统 之外 的所 有 民间组 织或 民间关 系的总 和 ,它 是官 方政治 领 域 和市场 经济领域 之外 的 民间公共 领域 。公 民社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析
三 结语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一艰巨的任务需 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政府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 现。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的不断进展, 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会更加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 现存的一些力 、 事难 效率低、不 公平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 ,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 干
公共管理 I P u b L i c R d m i n i s t F a t i o n
我 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析
闰 艺馨 上海 大 学 社 会科 学 学 院 上 海 2 0 0 4 4 4
摘要 : 社会主 义国家的政府是实现人 民主权 的工具 , 其一切活动都 围绕为人 民服 务而进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建立服 务 型政府 , 是对我 国政府 改革和建设提 出的新要 求。本文主要 阐述 了 服 务型政府的提 出, 提 出了建设服 务型政府的途径。 关键词 : 服 务型政府 ; 途径
二 、建设服务型政府 的途径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发展目标 ,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 设, 能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管理体制, 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 完善政府公 共管理职能。 ( 一) 加强法制化政府与责任政府建设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 ,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 使权力、履行义务, 做到依法办事 、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 , 不失 职 、不越权 , 把政府各项行政行为纳入到法制化轨道。深入推进政务 公开 , 实施政府 息 公开制度 , 增强行政透明度。推进政府决策的科 学化 、民主化 、规范化 , 建立健全想你系反馈和评估机制 , 大力推进 廉政建设 , 转变工作作风 ,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纠正行 业不正之风 , 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 良的公务员 队伍。 ( 二)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服务需要责任、诚信 , 不负责任, 没有诚信的服务 不是真正的为 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建没诚信政府,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 做到守信用, 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赖 , 让公众对政府行为所带来的 后果具有可预见 陛。政府官员应该在平时注重提高 自己 的道德水平 和 良 , 要靠法律的规范与约束来强化自己的责任。 ( 三) 加强公民参与机制的建 设 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 , 是为人 民服务 , 为全体公众服务, 这种服务 的对象是公众, 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所谓的服务是不成立的, 没有公 众的参与, 政府的服务就是无的之失。因此,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公 民的参与是必需的, 对此要加强政府公开建设 , 使公众对政府有动态 的了 解, 并拓展公 民 参与政务的渠道, 真正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 而不 是空头文件 ,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建设, 为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 提供法律保障。 ( 四) 加快政府 管理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改变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体制, 将本应 由企业经营的事务交 由企 业经营。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企业 , 国有经济不应该战线太长, 政府的
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态, 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背道而驰。而且, 尽管服务型政府建 设在全国正全面铺开, 但很多地方政府对服务型政府的价值 理念缺乏深刻认识 , 只限于 口号上的呼喊和操作层面的摸 索, 忽视公众真正的利益需求和利益表达。 第二 , 民参 与意 识淡 薄。一方 面 , 公 专家 的意 见 日益
被奉为解决政府所面临问题的必然要件, 使得人们。 与世无 争”“ 、权威崇拜” 等政治心理得以加强, 公民参与因政府的职 业化及其对“ 专家” 的崇尚而受到阻碍I 另一方面。 从总体而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言, 公民由于文化水平等参与能力的参差不齐, 对政策的敏 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把握程度相对较低, 再加 服务型政府,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 “ 提供充足优质公 感度相对较弱, 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1 ,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要 上公民拥有的信息相对不足等原 因, [ 导致公民参与冷漠、 公 求政府由“ 领导管理者” 服务者” 向“ 转变, 由公共服务的直接 民参与低效或无效便可想而 知。 提供者 向公共服务的组织者和安排者转 变 , 由政府单 中心治 第三, 参与成本过高。当今社会的极端复杂性使公民参 理向政府、 公民、 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转变, 与公众对话、 协商 、 沟通, 尊重公众意愿。换言之 , 建设服务型政府有赖于 有效的公民参与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的推动。同 时, 服务型政府也应为公 民参与提供多种保障渠道 , 以提高 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公民参与,不仅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 , “ 即由公民直接或 间接选举公共权力机构及其领导人的过程 , 还包括所有关于 公共利益、 公共事物管理等方面的参与” 1 [ 。登哈特夫妇指 2
加影响 。
第一,政府本位” “ 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建国以来 , 受传统“ 官本位” 思想的惯性影响, 政府官员的权力意识过 浓 , 意识相对缺失 。这也使得在社会 主义 民主法 治国家 服务 建设过程中, 很多政府官员摆出的却是“ 民之 主” 的错位姿
论服务型政府
论服务型政府近年来,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感到有必要对我国政府与公民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规范, 即把政府真正置于公民的制约之下, 去更好地为公民服务。
因此,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本质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 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 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 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 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 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简便灵活的。
①这个概念的核心是服务内容由民意决定。
民意决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府提供什么服务是由立法机构(民意代表机构)来决定, 而不能由行政机关来决定, 而立法机关又必须根据人民的真实要求来立法, 这需要严格的民主程序和民主方式来立法。
二是政府服务的评估主体是人民, 评价标准是公民的满意度。
政府要让公民满意, 必须充分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 兼顾地区平衡发展, 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这里, 我们强调的是服务型政府对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全方位变革, 约略言之, 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 体现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管理理念、两种管理哲学、两种管理体制。
其区别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具体包括:(一) 在政民关系上服务型政府摒弃管制型政府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理念, 而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回归。
既然我们将政府界定为增进全社会福祉的一个“服务者”角色, 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行政模式下的“官重民轻”、“官显民微”心态, 从最基本层面、最初始角度,确定二者的公仆———主人关系; 既然服务型政府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公民权利、社会权利进一步落实的过程, 那么, 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就应该充分体现权力授予者的真实意志,使政府这一“公器”的目的真正落实在为公民、为社会服务上。
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摘要:公民参与政府建设不仅体现了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也是政府决策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
本文通过研究公民参与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来寻找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强化公民参与的对策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民参与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1—0143—01一、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内涵(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来源于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而“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则是在中国的语境下产生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文件当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
国内学者对于服务型有很多不同的界定,引用最多的是国家行政学院刘瑞熙教授为服务型政府下的定义,即:“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二)公民参与的内涵公民参与是指公民自发的以合法的途径行使自己的权利以影响公共政策及公民生活的过程。
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的研究成果是在借鉴西方公民参与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归纳起来,我国学者将公民参与划分为政治参与、管理参与和全面参与。
二、公民参与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公民参与体现了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我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民参与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环节,公民参与是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行自己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体现。
只有不断地强化公民参与,提升公民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实质性发展。
(二)公民参与是政府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基本依据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推进公民参与,能够使政府的公共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回应性。
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化
向公民提供 了信息 , 这些信息有助于公 民行为做出判 断 ; 后 , 与促使 政 府 的改 善 , 强公 民对 政 府 的信 最 参 增 心, 亦增强对政策合法性 的认 同和支持。只有让公民 充分参 与 , 才能保 证政 府 的透 明 、 公正 、 公平 、 效和廉 高 洁 , 能看 到一个 现代 化 的公共 服务 型政府 的出现 。 才
2 我国公 民参与的现状
在公 共服务 型政 府 建 设 中 , 们 一再 地 提 倡 公 民 我 参与, 然而 因为 一些 经济 的 、 化 的 、 文 社会 的原 因 , 致使
1 0
我 国公 民参 与公 共事 务存在 诸 多弊端 。 2 1 公 民完全 不参 与 . 导致 公 民完全 不参 与 有 两方 面 的原 因 : 方 面是 一 公 民本 身 的原 因 ; 二方 面是政 府或行 政官 员 的原 因 : 第 2 11 我 国是有 着 两千多年 封建 专制 历史 的国家 , . . 虽 然 近代 也经历 了资 产 阶级 革 命 , 专 制思 想 却依 然 根 但 深 蒂 固 。虽 然 当前 我 国社 会 主 义 民 主制 度 已 经建 立 , 但 这并 不意 味着公 民的民主素 质 已经达 到了社会 主义 高度 民主 的要求 。我 国传 统 的政 治 文化 所 形成 的“ 官 本位” 思想 、 民 意识 等极 大地 压 抑 了公 民参 与。一 臣 些公 民 已经 习惯 了被 政 府 “ 导 ” 部 署 ” “ 指 “ 和 安排 ” , 处于 一种逆 来顺 受 的状 态 。 同时 , 民觉得 自己的力 公 量甚 小 , 有能力 影 响政府 的行 为 , 没 即使 提 出意 见或建 议也 会被政 府 的重大 决策所 淹没 。这些 都导致 了公 民 根本 不参 与决策 或公 共管理 活动 。 2 1 2 有些 政府 或者行 政官 员过分集 权 , .. 根本 不给公 民参 与 的机 会 。 由此 导 致 公 民的 “ 与 冷 漠 ” 参 。这一 方 面可 能因为 出于对 自身 利益 的保护或 受到某 些利 益 集 团 的压 力 , 一些政 府 或 者政 府 官 员对 公 共政 策 信 息 进行 封 闭 , 视公 民的 的参 与 , 无 导致公 民完 全参与 不到 公 共政 策制 定 或 者 调 整 当 中 。“ 脑 袋 ” 策 在 我 国 拍 决 政 府决 策 中是 一个 非 常 普 遍 的现 象 。另 一 方 面 , 由于 现 实条 件 的约束 , 不可 能将公 民 的意愿集 结在一 起 , 为 了节省 财力 、 物力 与时 间 , 政府 或者 行政 官员 只好 根据 主观 判断制定 公共 政策 。 2 2 公 民参 与不 完全 . 在 民主意识 逐渐 觉 醒并 不 断 加 强 的今 天 , 些公 一 民积极 主动 地参 与公 共 事 务 , 然而 由于 以下 几 方 面 的 原因, 致使公 民参 与不 完全 : 2 2 1 新 的参 与制 度往 往 流 于形 式 , 听证 制 度 、 . . 如 公 示制 度等 等 。使 得公 民的 真正 利 益 难 于诉 求 , 不 仅 这 影 响了社会 的稳 定 , 阻 碍 了 民主 政 治 的发 展 。 比如 也 参加 听证会 的成 员代 表 性 不够 , 不能 充 分 体 现广 大 公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公民参与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公民参与
。 文/ 晓静 史 ( 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 江苏 南京 2 10 ) 1 16
【 摘要】西方 国家在政府 重塑运 动 中提 出的建 立 “ 以顾 客导 向” 的公共服 务的公共 部 门的观点 ,为 中 国提 出构 建 服 务型 政 府 提 供 了理 论 渊 源 。有 效率 、 效 能 的服 务 型 政 府 提 供 公 共 服 务 时 ,需要 服 务对
性。 二 、公 民参 Fra bibliotek服 务型政 府公 共管理 活动 存在障 碍 性 因泰
公 民参 与 具 有 社 会 的 必 然 性 和 晕 要 的意 义 ,在 服 务 型政 府 的 构 建 中 ,要 实 现 公 民 的 参 与 , 一 关 键 点 就 是 要 破 除 公 个 民 参 与 政 府 公 共 管 理 的 障碍 性 因 素 。只 有 破 除 些 障 碍 性 因 素 ,公 民才 能发挥他们最 大的作用 ,维护公 民利益 ;才 能参 与 到 公 共 管 理 中来 ,更 有 效 地 实 现 公 共 管 理 。 公 民 参 与 服 务 型 政 府 公共 管 理 的 障 碍 性 因 素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个 三 方 面 : ( )公民参与制度缺失 一 主 要表 现为 公 民参与 制度 较 ,协调 沟通制 度 不完 善 , 责 任 机 制 、 回 应 机 制 、 政 府 与 公 民 的 互 动 机 制 不 健 全 等 。没 有 相 应 的 制度 保 障 ,公 民的 参 与 往 往 不 尽 如人 意 , 从 而影响公民参与的效果。 我 国保证公 民参 与实施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够健 全,很 多 制 度 或 法 律 规 范 都 模 糊 不 清 ,致 使 许 多公 民 以 非制 度 化 的 形式 参 与 , 使 得 公 民参 与 决策 或 公 共 管 理 活 动 具 有 较 大 的 随 意性 ,缺乏规范 的、操作性 强的程 序。这样政府在制定政策 时往往会 没有保证公 民的积极 参与 ,从而使公 民对公共管理 活动 的 热 情 不 断 降低 直 到 全 部 丧 失 。尽 管 目前 涉 及 公 民参 与 的法 律 法 规 如 《 府 价 格 决 策 听证 办法 》 等 已经 出 台 ,但 这 政 些 法 律 法 规对 公 民参 与 具 体 管 理 行 为 的 规 定 是 非 常 模 糊 的 , 得 不 到 真 正 地 落 实 , 已经 成 为 制 约 公 民参 与 的 严 重 障碍 。
浅谈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行政参与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0I25 NO. . 1
J OURN AL OF CHANGSHA UNI VERSI TYຫໍສະໝຸດ J n a .2 0 1 1
浅谈服务型政府建设 中的公 民行政参 与
胡 宇轩
(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 学院, 江苏 徐州 2 1 1 ) 2 16
近年来 , 民行政参与越 来越 被人们所 熟知并且发展迅 公 速, 表现为公 民行政参与的意识增 强 ; 参与形式多样化 ; 网络 参与兴起等。然而 , 民行政 参与起 步较 晚 , 公 在实 践 中存在
一
些问题。
第一 , 参与形式化 。公民参与行 政过程的 目的是 通过 向 政府表达利益诉求 , 响政府 的决 策 , 使政府 制定符合 民 影 促 意的决策。然而 , 实践 中公 民的利益诉 求得不到政府 有效 的 回应 , 政府独掌 决策权 , 民行政 参与 最终 沦为 “ 公 走过 场” 。 形式化 的行政参与使得公 民参与 的热情骤 减 , 被愚弄感 , 有 甚至产生 民怨 , 恶化政府与公 民的关系 。于是行政参 与出现 了“ 冰火两重天 ” 的局面。首 先是政 民的参与态 度。服务型 政府建设 的重点是公 民行 政参 与 , 政府极 力倡 导行政参 与 , 热情高涨 , 各大媒体大肆宣传 。然而 , 民对 行政参 与则表 公 现冷漠 , 对其期望值不高 。其 次 , 民行政参 与 的意识 和热 公 情 。教育 的发展唤醒 了人们的 民主意识 , 人们越来越希望参 与到发生在 自己周 围的事情 中 , 与政 府共 同管理公共 事务。 然而 , 由于参与 的形式化 , 民的参与热情不高 , 公 结果导致公 民有参与的想法却没有参 与的行动 。 第 二 , 民行 政 参 与 能 力 不 足 。 首 先 , 民 大 多 处 于 分 公 公 散 状 态 , 益组 织 化 程 度 低 。除 了个 体 的 公 民 , 有 组 织 化 利 还 程度高 的企业 、 团也参与到行 政过程 中 , 社 向政 府表达 他们 的利益诉求 , 这些组 织化利益 主体有较 大的决 策影响力 , 导 致分散公 民的参与 能力不足 , 无法得 到政府 的 回应 。其 次 , 信 息不对称 。公 民掌握不 完整 的信 息不仅不 能正确 了解政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公民社会的积极回应
关键词 : 务型政府 ; 服 民主 政 治 ; 民社会 公 中图 分 类 号 : 6 0 D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号 :0 2 7 0 (0 0)1 0 2 - 3 10 —4 8 2 1 1— 0 60
争、 济高 增 与 济 续 展 的 盾日 暴 来, 而出 经 速 长 经 可持 发 之问 矛 益 露出 因 现 了 样 奇 的 会现 积 推 经济 长的 并 有得 社会 这 一种 特 社 象: 极 动 增 政府 没 到 一
致认 为众供接 务地政 的信却 现降趋① 的 可, 民 提 直 服 的 方 府 公 力 呈 下 的 势 。
从 社 行 展 深 因 来说, 公民 权 识以 对 我国 会运 发 的 层次 素 我国 的 利意 及 公 正义 治 主 求随 改 的 益矛 扩 人 物 富 平、 政 民 要 着 革中 利 盾 大 均 质财 增长
会 行 制 管 模 的 本 变 不 取 于 府 层 革 决 和 运 体及理式 根转 ;仅决政 高改 的心力 度, 深 根 于 要的 治、 济、 化 部 件。 还 深 植 必 政 经 文 等 }条 公 利 求 ・政 职 目 领 共 益需 — 府 能的 标 I 政府 能 一 社 行 体 在 社 系 所 职 是 个 会的 政 系 整个 会 统中 扮演的 色 发 角 和 挥的 。 根 上 政府 能 追 价 和目 源于 会的 利 作用 从 本 说, 职 所 求的 值 标 社 公共 益 需求。 政府的 能 和内 随着 会政 经济、 化的 展而 职 范围 容 社 治、 文 发 调 整 随 会 益 求 变 而 化 ,社利需的 化变 。 我 政 职 正 国 府的 能 经历由 济 务向 性公 服务 变的 程, 经 性服 社会 共 转 过 它 现 社 需 变 的 观 实 在 个 当 的 史 期 , 国 体 了会求迁 客事。一 相长历 时 内我生 产 水 低 , 活 困 连 本 温 需 也 以 决 摆 贫 力 平 下 人] 贫 , 基 的 饱 求 难 解 。 脱 生 困 满 人 物质 活 要成 时 社 强烈 公 望。 此, , 足 们 生 需 为当 我国 会最 的 共愿 为 政 提出 以 济 设为 心 战 部 发 生 力 执 党最 的 府 了 经 建 中 的 略 署, 展 产 成为 政 大 政 任 并且, 调 地方 府 积 性, 施 财 分税 改革 由 治 务。 为 动 政 的 极 实 了 政 制 。 于 资 目 — D~ 财 税 — 政 绩 之 的 接 联 应 各 投 项 — GP 政 收 — 府 效 间 直 关 效 , 级 方 府 紧 绕 招 和 D增 的 标 展 了 烈 竞 , 地 政 紧 围 着 商 I GP 长 目 , 开 激 的 争 资 成 过去0 年 经 速 长 重 力, 历 价值 社 义 为 3多 我国 济高 增 的 要动 其 史 和 会意 不 可估但 这经性 务政模 带的题 益现具 低 。 是, 种 济 服 的 府 式 来 问 也丑 凸 , 体 表 在: 现 其一, 于 级 唯 内 D增 标 , 府的 务 由 各 政府 辖区 GP 长目 是瞻 政 服 也 就自 或 觉 偏 资 所有 偏 企业 政 行 现 分明 觉 不自 地 重 本 者、 重 家, 府 政呈 十 显 “ ” , 至在 些 面 离了 平、 正的 会道 原 其 势利 倾向 甚 一 方 偏 公 公 社 德 则。 二, 在 预 济、 务 济 过 干 经 服 经 的 程中, 府 力日 展, 行 量 造市 政 权 益扩 用 政力 制 场、 财 分 流动, 左右 富的 配和 权力的 金量 增, 含 剧 滋生了 权力寻 其 租。 三, 共 大 用 政 公关, 务 支、 成 不 攀升。 已 公 支出 量 于 府 公 开 行政 本 断 我国 成 当 世 行政 本 高的 家 一。 外. 于 一 式所 求的目 为 今 界 成 最 国 之 此 由 这 模 追 标 期 显 效应, 此带 社 盾如 与民 利 是近 的、 性的 由 来的 会矛 政府 众的 益之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引言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当下热门研究话题。
本文先介绍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然后从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网络治理、社区治理四个方面谈谈实践。
第二章: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源于新公共管理思想。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公共管理学界形成的新管理理念,其核心观点是“市场化、管理化、网络化、社会化”。
其中“服务至上”才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
服务型政府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政府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念。
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包括: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协作与合作为主要方式进行工作;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创新;坚持公民参与和开放透明;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服务。
服务型政府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重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政府的转型。
第三章:政策制定方面的实践在政策制定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民主、公开、透明,同时加强社会各方面的参与;二是政府服务和公共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和公平。
这需要政府机构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注重集体决策和集体智慧,减少行政手续,简化流程,注重市场导向和用户需求,更好的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第四章:公共服务方面的实践服务型政府要着重优化公共服务机构、改善服务方式及质量,时刻关注服务民生的基本问题。
基层服务是政策制定的延伸和落实,也是政策宣传及社会信任的稳定器。
公共服务包括社保与医保、税务、住房保障等方面。
服务型政府要保障公共服务平等化,加强监管和管理,打击不合法行为,提升服务水平,让公民得到更好的服务。
同时,要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创新,采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务精细化、便捷化、高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4卷
第 3期
服 务 型政 府 建设 中 的 政 府 与 公 民关 系研 究
贺译 葶 , 事 顺 覃
( 潭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南 湘潭 4 1 0 ) 湘 湖 1 1 5
[ 摘 要] 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成为我国 已 政府建设的重要 目 标。本文从建设服务型
一
会使 政 府 的管理 方 式 发 生 改 变 , 时也 将 增 强 公 民 同 的主体 利益 意识 , 而 使 公 民与 政府 之 间关 系变 得 从
更 加直 接 和敏感 。改革开 放在 利 益方 面所带 来 的一 个 最大 变化 就是 :社会 利 益意 识 的觉 醒和社 会利 益 “
定 的程 序 和规则 约束 以保 障个人 的实 质权 利 。行
一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6 35 3 (0 0 0 —0 10 ] 7 —9 5 2 1 ) 30 3 —3 1
2 .服 务 型 政 府 中的 民 主 价值 观 念 将 为 公众 设 定评 价政 府绩 效 的新 尺度 。随 着服务 型 政府 中的 民 主价 值观 念 的 日益 深入 , 将会 使 社 会 公 众 逐 渐认 识 到公 共权 力 的性质 和政 府 运用公 共权 力 管理社 会 的 目的 , 政府 管理 和服 务 内涵 的 公共 性 将 逐 渐 成 为共 识 。公 民不再 单 纯作 为一 个被 动 的受管 制者 而是 日
标 志 , 承 担 着 相 应 责 任 的政 府 。 [ ‘ 并 ”1 ‘ ] 以人 为 本 ” 、
与等 将改 变政 府 以往 的工 作 方 式 , 促 政 府 提 高 自 敦 身 的工作 绩 效 , 变 自身 的 管 理 模 式 , 改 以适 应 新 的
环境 。
“ 民主 观念 ” “ 治 原则 ” 服 务 型 政府 的核 心 价 值 、法 是
建设 过 程 中 , 公众 与政 府 之 间 的关 系将 会 变得 更 加
密切, 这对 政府 的管 理方式 、 务 质量 等提 出 了全新 服
的挑 战 。
[ 稿 日期 ]2 1—42 收 0 00 —2
[ 者 简 介 ]贺 译 葶 ( 9 4 , , 南怀 化 人 , 潭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政 府 决 策 与 公 共政 策 研 究 。 作 18 一) 女 湖 湘 主
政 府 对政 民 关 系的 构 建 提 出的 新 要 求入 手 , 析 了传 统政 府 管 理 模 式 在 处 理 政 民 关 系上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原 因 , 且 分 并 提 出 了在 服 务 型 政 府 条 件 下 建 构 新 型政 民 关 系的 有 效 路 径 。
[ 关键 词] 服务型政府; 政府; 公民 [ 图分类 号3 3 中 D0 5
21 0 0年 9月
中 国 石 油 大 学 胜 利 学 院学 报
J u n lo h n l C l g i a U n v r i fPe r l u o r a fS e g i o l e Ch n i e st o to e m e y
Se 2 0 p. 01 Vo. NO 1 24 .3
的语 言表述 是 为社 会 服务 , 专 业 的行 政 学 语 言 表 用
述 就是 为公 众 服 务 。它 是 在公 民本 位 、 会 本 位 理 社
念 的指 导下 , 整个社 会 民主 秩序 的框 架 中 , 在 把政 府 定 位 于服务 者 的角色 , 并通 过 法定 程序 , 照公 民意 按 志 组建 起来 的 以为 人 民 服务 为宗 旨, 以公 正 执 法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政法 治化 方 面的 落后 已成 为引 发公众 与政 府 之间关 系 紧张 的一个 重 要 原 因 。据 统 计 ,“ 9 8 0 5年 l 9 ~2 0 司法 行政 机关 和 调解 组 织 所 调 解 的 各 类 纠 纷 中 , 纠 纷 主体 由公 民与公 民 之 间转 向公 民与 组 织 之 间 , 尤 其是 公 民与政 府 管理 部 门 、 层 干部 和 基 层 政 府之 基 间 ; 中涉法 纠纷 是 主体 , O 涉及 到执 法单 位和 管 其 7 理部 门 ,O ~ 7 的 信 访 涉 及 法 律 问 题 。 L 而 服 6 0 ”3 ] 务型 政府 的建 设将 会更 加 促进 我 国公共 行政 法治 的 向前 发展 , 这将 对 政 府 在 处 理 与公 众 关 系 上 提 出更
和 主要 内容 , 这些 核 心 价 值 和 原则 同 时也 对 和 谐 而 社 会条 件下 政 民关 系的构 建提 出了一些 新 的要求 :
1 .服 务 型政府 中 “ 以人 为 本 ” 的管 理 理 念 不 仅
3 .服 务 型 政 府 中的 法 治 原则 要 求 政 府 规 范行 为 , 护公 民权 利 。“ 法 行 政 ” 调 行 政 过 程应 受 维 依 强
益 以参 与者身 份 与政府 各 部 门及 其 工作人 员 发生关 系 , 民评 价 指标 以及 公众 对 政府 管 理 和 服 务 的参 公
、
建 设 服 务 型 政 府 对 政 民 关 系 的 构 建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 服务 型政 府就 是为 人 民服务 的政 府 , 政 治学 用
大 的挑 战 。
单元 的个体 化 , 即社 会 利 益 单 元 迅 速从 国家 和 集 体
缩 小到 社会 的最 小单 元—— 家 庭 和个人 。E 利益 主 -z 3 体 的单 元化 或个 体化 意 味着政 府要 直 接面对 和处 理 大 量个 体公 民 的利 益 要求 , 样公 民也 要 大量 地 直 同 接 与政 府及其 工 作人 员进 行接 触 。在 服务 型政府 的
3 1
第2 4卷
中 国石 油 大 学 胜 利 学 院 学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