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

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26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30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四、检测方法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科创编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科创编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范本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范本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 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 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12020年4月19日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 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深层平板在不同载荷下的受力状况,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二、试验方法1.装载试验:采用液压油缸施加不同程度的垂直压力,记录油缸输出压力和产生的平板挠度。

2.图像分析:使用高分辨率摄像机记录平板形变过程,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提取平板的挠度数据。

三、试验装置1.液压油缸:具有可调节输出压力的液压缸装置。

2.平板支撑架:用于支撑试验平板的钢制支架。

3.摄像机:高分辨率摄像机用于记录平板形变过程。

4.图像分析软件:用于提取平板挠度数据和分析结果。

四、试验过程1.安装平板:将试验平板放置在支撑架上,并校正水平度。

2.调节油缸压力:设置液压油缸输出压力,并记录压力数值。

3.开始试验:开始施加垂直压力,并记录油缸输出压力和平板挠度数据。

4.停止试验:根据试验要求,逐渐增加或减小压力,并记录相应的油缸输出压力和平板挠度数据。

5.图像记录:使用摄像机记录平板形变过程,并保存成视频文件。

6.数据分析: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提取平板挠度数据,并绘制载荷-挠度曲线。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试验,得到了不同载荷下平板的挠度数据,并绘制出载荷-挠度曲线如下:载荷(N)挠度(mm)10000.520000.830001.240001.550001.8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在增加载荷的情况下,平板的挠度呈线性增加,且挠度与载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六、试验结论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深层平板在不同载荷下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随着载荷的增加,挠度也随之增加,表明平板的变形程度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

2.根据试验数据,可以绘制载荷-挠度曲线,进一步评估平板的变形情况,并确定其安全工作范围。

七、改进措施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增加平板的厚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减小挠度。

2.在平板的设计中考虑加入加强筋或承重骨架,增加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进一步优化平板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以获得更好的承载和变形性能。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附录C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及大直径桩桩端在承压板压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

C.0.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应小于0.8m。

C.0.3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C.0.4每级加荷后,第一个小时内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

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倍的承压板直径。

2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C.0.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0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满足本规范第C.0.5条前三款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应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0。

当极差不满足要求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新划分地基统计单元进行评价。

74。

浅-深-岩 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浅-深-岩 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第附录深4每级加荷后,第一个小时内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第附录深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
第附录浅3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第附录浅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第附录浅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第附录深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附录H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第附录岩1本附录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第附录岩2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第附录深1深层平板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第附录深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第附录深3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引擎创编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引擎创编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欧阳引擎(2021.01.01)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道创编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道创编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深层平板载荷检测静载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三、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四、适用范围深层平板载荷检测适用于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五、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仪器设备1.1 JCQ-503D静力荷载测试仪.(设备有效期为一年)●荷载测试通道应变式测力或压力传感器1个荷载通道量程0-40000KN精度≤0.5%(含传感器)●位移测试通道.试桩沉降测试通道4个锚杆上拔测试通道4个精度≤0.1(含传感器)量程单次50mm,可多次累加测量1.2 QF型分离式油压千斤顶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100T-20 起重量100T 1台1.3MFX 数显百分表规格50mm 精度0.01mm 4台1.4油压传感器型号-CYB-10S 量程0-80Mpa1.5荷载传感器量程1000kN2、仪器设备的安装2.1检测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

油压千斤顶的中心与传力筒中心重合,它所提供的最大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1.5倍。

不满足可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联工作的油压千斤顶采用同型号、规格的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传力筒中心线重合。

2.2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油压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油压千斤顶校验率定值(曲线)换算荷载。

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合理选择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最大试验荷载不小于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量程的0.15倍。

【精品】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精品】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1. 简介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用来测量土壤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试验方法。

该试验通常用于地基工程中,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方案和步骤。

2. 试验目的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通过施加不同的荷载于地表上的平板上,并测量平板的沉降,可以推导出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试验结果可用于设计地基工程和确定结构的安全性。

3. 试验装置和工具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需要以下装置和工具:•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仪:用于施加荷载和测量平板的沉降和变形。

•荷载施加系统:用于施加不同的荷载于平板上。

•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用于测量平板的沉降和变形。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用于记录和分析试验数据。

4. 试验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试验区域:选择适合进行试验的地点,并保证地面平整。

2.安装平板:将平板安装在试验区域的地面上,并确保平板的水平度。

3.安装荷载施加系统:将荷载施加系统安装在平板上,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4.连接测量设备:将测量设备与平板连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4.2 施加荷载按照设计要求,逐步施加不同大小的荷载于平板上。

在每个荷载水平下稳定后,记录并测量平板的沉降和变形。

重复此步骤,直到达到试验终点。

4.3 记录数据在每个荷载水平下,记录平板的荷载和对应的沉降和变形数据。

确保所有数据准确可靠,并妥善保存。

4.4 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沉降曲线和变形曲线。

计算出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并进行数据统计。

4.5 结果解读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判断地基是否满足承载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注意人员安全:只允许受过培训和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参与试验操作。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工程名称:方案编制:技术审核:方案批准:检测单位:地址:电话: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述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5 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6 检测人员7 检测工作计划和进度计划8 检测流程、检测方法和原理9 检测仪器和设备10 需有关单位配合的事项11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2 预期成果附图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要求图附图2:作业平面示意图1. 编写依据⏹技术标准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技术文件1.1 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2 该工程的《基础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工程概述受成都安基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对/////////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工作。

该工程由//////设计,监理单位为////////////。

框剪结构, 3层,根据地勘资料,人工挖孔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要求人工挖孔墩墩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

桩基施工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

本项试验工作的目的是:确定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端土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质情况表3-1。

表3-1 拟建场区地质情况一览表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区地下水丰富,该水化学类型属HCO3-Ca-Mg-K+Na 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有微腐蚀性。

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详见表4-1。

表4-1 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参数5.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5.1 质量目标1、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健全和完善公司质量体系并持续有效地进行;2、本着“质量第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宗旨,努力贯彻“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方便客户”的服务方针,使客户的满意率不低于95%;3、以公司的质量体系规范全员的行为,并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服务于社会;4、保证检测设备的合格率和准确率达到100%,维持试验条件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5、检验报告不出现结论性的差错,其它差错低于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一、工程、场地地层简介及试验概述1、工程概况1.1“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产地位xx市,拟建场地东侧紧邻曼景法村民小组,东南侧与新建的民族博物馆相望,南侧紧邻雨林大道,北侧紧邻规划曼弄枫大道(3号路),西侧紧邻勐泐大道环道。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58667m2,约238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拟建项目主要包括酒店核心组团、售楼部及大剧院部分。

酒店核心组团部分,拟建建筑为6栋13~16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9~55.5m,20栋3层的豪华公寓,1栋公共大堂及1栋SPA大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拟建6栋高层建筑为剪力墙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预计采用桩基础及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

2、试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按岩土层分类原则将场地内各层土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主层,5个亚层,描述如下:2.1、第四系人工堆积(Q ml)层①层—耕土:黑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大量植物根茎,结构松散,湿,强度低且不均匀,欠固结土。

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40~0.80m,平均层厚为0.52m。

①1层—人工填土:褐红色,褐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碎石及角砾,稍湿,结构松散,未经压实处理欠固结,填筑年限约3~5年,人工堆积而成。

场地局部地段揭露,揭露层厚0.50~6.10m,平均层厚为2.48m。

2.2、第四系冲、洪积(Q al+pl)层②层——粘土:褐黄夹灰白、褐黄夹浅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

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33.0~86.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

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5~7.5m,平均层厚为4.24m。

②1层——粘土:褐黄、褐灰色,稍湿,硬塑状态,韧性及刚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

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41.0~89.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1 适用范围10.1.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10.1.1[条文说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包括埋深等于或大于3m的深度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直径大于0.8m基桩岩土持力层端阻力的试验,模拟其实际受力状态。

10.1.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的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10.1.2[条文说明]承压板应平整地放置于深部地基土层或桩端持力层上,承压板上用小于试井直径的钢管传力柱,延伸至地面进行加荷;亦可利用井壁护圈作反力加荷,沉降观测宜直接在底板上进行。

10.2 仪器设备10.2.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使用的荷载测量仪器、加、卸载设备、变形测量仪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2.1- 4.2.3条的规定。

10.2.2加载反力装置一般通过传力柱至地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

2.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刚度,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

3.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5.承压板放置时,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10.2.3基准桩中心与传力柱中心和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2.0m。

10.3 现场检测10.3.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时,其加卸载分级、记录内容、及相对稳定标准应按本规程第4.3.3条-4.3.5条有关规定执行。

10.3.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2.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一、工程、场地地层简介及试验概述1、工程概况“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产地位xx市,拟建场地东侧紧邻曼景法村民小组,东南侧与新建的民族博物馆相望,南侧紧邻雨林大道,北侧紧邻规划曼弄枫大道(3号路),西侧紧邻勐泐大道环道。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58667m2,约238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拟建项目主要包括酒店核心组团、售楼部及大剧院部分。

酒店核心组团部分,拟建建筑为6栋13~16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9~55.5m,20栋3层的豪华公寓,1栋公共大堂及1栋SPA大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拟建6栋高层建筑为剪力墙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预计采用桩基础及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

2、试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按岩土层分类原则将场地内各层土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主层,5个亚层,描述如下:、第四系人工堆积(Q ml)层①层—耕土:黑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大量植物根茎,结构松散,湿,强度低且不均匀,欠固结土。

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80m,平均层厚为0.52m。

①1层—人工填土:褐红色,褐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碎石及角砾,稍湿,结构松散,未经压实处理欠固结,填筑年限约3~5年,人工堆积而成。

场地局部地段揭露,揭露层厚~6.10m,平均层厚为2.48m。

、第四系冲、洪积(Q al+pl)层②层——粘土:褐黄夹灰白、褐黄夹浅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

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

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7.5m,平均层厚为4.24m。

②1层——粘土:褐黄、褐灰色,稍湿,硬塑状态,韧性及刚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

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

场地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3.8m,平均层厚为1.41m。

③层——粘土:褐黄色、棕红色,局部夹兰灰或灰白条纹,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

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

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16.7m,平均层厚为8.54m。

③1层——漂石:兰灰、灰绿色,局部含灰黑斑点,湿,密实,岩性性主要为闪长岩,以中风化为主,部分强风化状,漂石块径50cm以上,岩芯多数呈短柱状及块状产出,节长最长约为25cm。

场地局部偶有揭露,揭露层厚为~2.70m,平均层厚为1.03m。

④层——粘土:褐黄色、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均匀性较差,局部夹有粉土薄夹层,具中等压缩性。

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16.00m,平均层厚为10.77m。

④1层——砾砂:局部呈中砂、粗砂,褐黄夹灰白色,饱和,中密~密实状,圆~亚圆形,粒径一般~2cm,少量2~4cm,砾石含量一般为~%,母岩成分主要为砂岩,中~强风化状,以粉土及少量粘性土充填,颗粒级配一般,土质均匀性差,压缩性低。

场区内局部有揭露,主要位于场地西北侧,层位及厚度变化较大,揭露层厚~12.30m,平均层厚为2.38m。

⑤层——黏土:褐黄、棕红色,局部夹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刚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均匀性差,局部夹强风化闪长岩角砾及残块,具中压缩性。

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11.30m,平均层厚为6.30m。

、第四系残、坡积层(Q dl+el)⑥层——粘土:褐黄夹灰白、褐黄夹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均匀性差,局部含强风化闪长岩角砾及残块,具中压缩性。

场地局部揭露,揭露层厚~12.80m,平均层厚为5.65m。

、印支期(γ5l)闪长岩⑦层——强风化闪长岩:兰灰、灰绿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中裂隙很发育,岩心多呈2~7m的块状,少量呈6~8cm长的短柱状,岩体破碎,属软质岩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场地局部揭露,主要位于场地南侧,揭露层厚~11.80m,平均层厚为6.05m。

⑦1层——中风化闪长岩:兰灰、灰绿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及角闪石等,节理裂隙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节长一般为8~18cm,最长达45cm,少量较破碎,呈块状,块径3~8cm,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介于~,平均值为,标准值为,属坚硬岩石,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钻孔深度未揭穿该层。

3、试验概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剪力墙下桩端持力层为⑦强风化闪长岩层,该层设计承载力极限标准值fak=6800kN。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岩石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0.07m2,本次试验中承压板直径为0.8m(面积为0.5m2)。

选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值得倍,即不小于8160 kN(816吨)。

二、检测目的及适用范围测试桩端持力层极限承载力值是否满足桩端持力层极限承载力设计值6800 kN的要求。

适用于确定大直径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三、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四、检测数量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0.2.2条规定,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宜少于3个,当场地内岩土体不均时,应适当增加。

五、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将承压板通过承压管下入孔底,地上千斤顶通过传力柱向承压板施加压力,从千斤顶的表压显示传力柱的荷载,孔底承压板的位移是在地表测量传力柱的下沉量得到的,传力柱沉降量通过安置于地表钢板上方对称安装的两只百分表进行测读得到。

检测装置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装置由刚性承压板、传力柱、混凝土柱(钢柱)、油压千斤顶、油泵、百分表等组成,如图所示。

图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试验堆荷载:使用预制混凝土配重块。

支墩选用合适预制混凝土配重块。

现场配合吊车进行吊装,配重块运输车进行运送。

试验专用千斤顶、大量程百分表、抗震压力表如表所示,整套仪器设备经过计量部门校准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表试验专用仪器设备表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面积为0.5m2)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试井底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尽快安装实验设备。

试验现场须保证220V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检测时现场不得有重型机械、汽车,拖拉机,打桩机或其它非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较强振动。

测试过程中若有与现场其它施工工序、项目等交叉,请委托方、监理方统一协调。

七、现场检测检测流程图检测流程框图加、卸载及沉降测读7.2.1荷载试验加荷方式应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常规慢速法);加荷等级宜取10~12级,并不应少于8级。

7.2.2慢速法,当试验对象是岩体时,间隔1min、2min、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每隔10min测读一次,当连续三次读数差小于等于0.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达相对稳定标准,施加下一级荷载。

7.2.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①承压板周边的土出现明显侧向挤出,周边岩土出现明显隆起或径向裂缝持续发展;②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荷载与沉降曲线出现明显陡降;③在某级荷载下24h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④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之比超过。

7.2.4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卸载分5级等量进行,每级卸载值为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荷载,读记回弹值,直至变形稳定。

7.2.5根据实测原始记录绘制荷载(p)与沉降(s)曲线,绘制各级荷载下沉降(s)与时间对数(lgt)曲线及沉降(s)与荷载对数(lgp)曲线。

八、资料收集及整理现场检测前应向委托方收集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试验点及周围降水情况等。

根据载荷试验成果分析要求,绘制荷载(p)与沉降(s)曲线,绘制各级荷载下沉降(s)与时间对数(lgt)曲线及沉降(s)与荷载对数(lgp)曲线。

编写阶段性检测报告(或中间结果报告),出具最终正式检测报告。

九、检测工期在试验点达到试验条件的前提下,试验起始日期按委托方通知为准。

无不可抗拒因素影响时,日历工期约2天/点,试验进、退场各一天。

十、检测人员安排人员投入:检测员3人,均具备相应的检测资格,持证上岗,具体配置见表10所示:表10 检测人员安排情况检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一、检测进度计划根据委托方确定最终检测数量后确定检测工期。

二、保证措施为保证试验工作能科学、安全、有序的进行,依据我中心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现制订保证措施如下: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 (包括设备组装、测试仪器仪表的安装、加、卸载及数据读取方式等等)。

所有计量试验设备、仪器,使用时必须在有效计量周期内。

2、实施岗位责任制,各项试验工作及其配套服务有专人负责,保证试验的有序性。

3、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做到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4、现场检测时应接受并遵守监督及委托方、监理方等对工程现场的各项合理要求、建议等。

5、设立现场试验安全技术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现场实行分级配电管理,使用符合要求的配电箱,对试验用电和临时生活用电实行专人负责,保证试验人员安全;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试验现场不吸烟、不使用明火。

现场实行消防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

6、现场实行安全保卫制度,以保证现场人员、设备的安全;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试验现场设立警戒线,防止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区对基准设施产生影响。

7、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对有可能产生的振动、温湿度影响采取先期预防措施(如采用蓬布遮挡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基准设施等)。

8、当堆载进行中及完成后用红线围出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内。

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严格遵守检测工作程序,执行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检测的标准、规范,为委托单位提供质量第一、科学公正、优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