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确有芈月其人吗专家无芈月有芈八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确有芈月其人吗?专家:无芈月有芈八子
历史上确有芈月其人吗?
[专家解读] 没有芈月,确有芈八子
看历史剧之前总得有点知识储备,《芈月传》光是剧名怎么读,估计就会难倒大半观众。
其实“芈”读(mǐ),意思是羊叫。
据楚文化专家陈文华介绍,芈是楚国族母系的姓,男性为氏叫熊,始祖是季连。
楚和夔、越、蛮芈等国公族均属于这个姓。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
看过郑晓龙导演的《甄嬛传》,会发现他改编的影视作品具有一种“历史正剧”的气质。
那芈月是原著作者想象出来的,还是确有其人呢?陈文华说,据她了解,历史上没有叫芈月的历史人物,但是确有芈八子。
芈八子是秦惠文王王妃,芈姓,楚国公族出身,嫁给秦惠文王为妃,号芈八子。
所以《芈月传》下周一开播后,随着剧情铺陈开来,大家就不会奇怪,为何芈月后来被称为芈八子了。
芈月算不算第一个女政治家?
[专家解读] 除了她,战国还有很多女性也很厉害
在导演郑晓龙看来,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的女政治家。
他认为,如果没有芈月打下基础,秦始皇不可能统一中国,“她就是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
”
而楚文化专家陈文华却不太认同这一点,她介绍说,芈月(芈八子)从楚国嫁给秦惠文王为妃后,生子稷、显与悝三人。
稷于公元前307年继位,成为秦昭襄王。
芈八子被尊为宣太后。
当时秦昭襄王年少,政务多由宣太后依靠其异父弟穰侯魏冉摄政打理。
同年,楚国围韩,韩告急求助于秦,宣太后不肯发兵。
秦昭襄王二年(即公元前305年),秦楚媾和。
宣太后为秦昭襄王娶妇于楚。
芈八子的同父弟芈戎被封为华阳君,其子显为高陵君、悝为泾阳君,一反秦国惯用客卿的传统,形成党亲专政的局面。
她死于公元前265年,葬于芷阳郦山。
陈文华认为,说芈月是女政治家,没错,但是“在芈八子之前其实有很多女性也很厉害,比如商代妇好,还能打仗,我感觉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
孙俪着装是战国时期的打扮吗?
[专家解读] 楚国尚红、秦国尚黑,基本符合历史
由《甄嬛传》原班人马打造的《芈月传》,不仅换了个时空讲故事,从清朝穿越到春秋战国,而且孙俪饰演的芈月不再像甄嬛,仅限于后宫争斗,而从一个楚国庶出公主成长为大秦铁血太后,时间跨度长达60年。
导演郑晓龙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芈月传》在服装道具化妆方面十分讲究,力图还原历史原貌。
他介绍说:“当时楚国尚红,秦国尚黑,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有不同颜色
区分。
”对于这种理解,陈文华认为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她介绍,楚学大家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说,“楚俗尚赤(红色)”。
《墨子·公孟篇》里也说,“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
”其中“绛衣”就是赤色的衣服。
陈文华说,确实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崇尚的颜色各不相同。
其实大家去看楚国文物就可以发现,楚国的建筑和器物以红色、黑色和黄色三色为主。
陈文华说,战国时期各国并不是很富裕,民风简朴,穿着上可能不会像剧中那样华丽。
她介绍说,楚国的丝绸刺绣当时冠绝天下,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丝绸被称为丝绸宝库。
而楚国平民衣裳主要是麻织材质。
“看过孙俪的海报,可能是为了突出戏剧效果,头饰是金的,实际上,当时楚国人一般佩戴宝玉。
”
羽扇遮脸出嫁是战国时期礼仪吗?
[专家解读] 没考证过,但政治联姻很受重视
从《芈月传》提前曝光的超长片花有这么一段——刘涛饰演的楚国公主芈姝(芈月的姐姐)嫁给秦国国君嬴驷(方中信饰)时,不是用红盖头,而是用羽扇遮脸,当时婚嫁礼仪真是这样吗?
陈文华说,这个她没有考证过。
她介绍说,楚国的婚姻礼制记载较少,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会因为利益考虑而政治联姻,这是真的。
这种有求于他国,用婚姻来进行的交易,往往很注重礼仪。
在婚姻礼仪中,有一些是楚人自身流传下的习俗,有一些受周朝礼仪的影响。
周代的礼仪规定,婚姻包括六礼,婚姻才得到社会承认。
这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
在湖北荆门包山楚墓中曾出土一件漂亮的漆器,是凤鸟双连杯,有学者考证为古代婚礼上男女进行合卺仪式时使用的。
陈文华最后总结说,先秦时期的文献很少,历史上对芈八子的记载非常少,所以拍成影视作品,对她的故事有虚构的部分可以理解,“这不是历史正剧,戏说的东西比较多,观众不必太较真。
”陈文华希望,通过这部剧,大家特别是湖北的观众对家乡的楚文化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兴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报记者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