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医学生医患沟通与交流技能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医学生医患沟通与交流技能的培养(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郭杰芳,徐晓璐,李兆申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本文从医学生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分析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生的基本工作之一。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其将来医生职业生涯中的永恒主题。因此,如何培养我国医学生的医患交流与沟通技能,引导医学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医学教育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1 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专业知识学习,轻人文素质培养[1]很多医学生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了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书生气”十足,
社会化程度很低,对社会及一般的人情风俗缺乏了解,对患者缺乏理解、同情心与责任心。实习后,由于学习内容和方式、生活环境、接触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际关系方面也从同学间、师生间关系向医患关系转变,这时医学生往往表现出与环境的不协调,缺乏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这将大大阻碍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工作。
1.2 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医学生对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健康”定义的新认识,低估了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疾病医疗中的作用,目光只停留在患者的病情上,而忽视了患者心理与情感的需求。这种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的现象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有的医学生仅按部就班地执行老师交给的任务或满足于基本操作的锻炼,而不愿真正关心患者,不与患者交流或交流很少,使患者缺乏被关注、被关爱的感觉,这样容易引起患者误解,从而诱发医疗纠纷。
1.3 专业知识较薄弱,缺乏自信在实习前,医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相对独立、分散的。进入临床后,面对不同的患者,部分医学生就会暴露出专业知识较薄弱、经验及技能不足等缺点,在交流中不能满意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患者面前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缺乏自信等问题,这极大影响了与患者的沟通。
1.4 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以往医学院校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三基”的掌握上,在医患沟通方面缺乏针对性的培训,使医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经验与技巧。在与患者接触时,有的医学生忽视了对患者
心理因素的观察与研究,询问病史时语言生硬、缺乏亲和力,查体时只顾及自己采集体征的需要,却不能全面考虑患者的感受,让患者心里很不舒服。有的医学生与患者讨论了不恰当的话题,导致沟通过程不愉快,无法得到预期的沟通效果,从而影响了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1.5 患者对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增加了沟通难度随着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患者对医学生存在着抵触情绪。而且由于医学生在与患者交流时普遍存在着紧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使患者对医学生及其医疗行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加上媒体大量负面的宣传报道,使患者在与医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处处设防,这大大增加了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难度。
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1 医患沟通能力是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治疗患者的模式。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等,与患者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医患关系。因此,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
2.2 医患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因此,医学生作为未来的临床医生,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
提高人性化医疗服务水平,才能成为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合格医生[3]。
2.3 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是降低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畅或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医患沟通不良容易使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甚至导致医患双方产生对立情绪。尤其是医学生临床经验缺乏,技能操作不娴熟,有时需要反复操作,容易给患者增加痛苦,如果事先不进行充分、良好的沟通,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被当做“实习标本”,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反感,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可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是消除或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4]。
2.4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仅仅掌握课堂里的基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医疗实践中不断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锻炼各项操作技能。因此,医学生的成长必须经历临床实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锻炼操作技能的必经途径。而患者是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愿意配合临床实习教学的患者越来越少。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由情入手,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使医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3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方法
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5]现代医学模式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提倡对疾病和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
致病因素全面关注,给患者细致入微的心理支持与疏导。人文素养较低,就不能敏锐地感受到患者的心理需求,不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心理反应,运用不同的语言、非语言沟通技巧使患者获得精神与心理上的慰藉。因此,应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把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会贯通,提高“人性化服务”理念,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同情、尊重和关爱患者。
3.2 帮助医学生树立信心,提高患者对医学生的信任感医学生刚开始实习时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怕说错话、做错事。这时带教老师应给医学生足够的尊重,尽早将医学生以“医生”的身份介绍给患者,使学生能够以医生的角色面对患者;鼓励学生多与患者接触、积极参与问诊,训练他们如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得到提高;平时在患者面前多鼓励、肯定医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患者对医学生的信任感。
3.3 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只是在讲授“问诊技巧”时或在一些导论性课程中才涉及到医患沟通的内容,讲授的内容非常有限。有些医学院虽然也开设了一些医患沟通课程,但一般只作为选修课,且授课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可操作性不强,对医学生实践工作的指导性不大。因此,必须把医患沟通教育融入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增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如《医患沟通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