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之厦门

合集下载

厦门的城市规划有哪些特色

厦门的城市规划有哪些特色

厦门的城市规划有哪些特色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其成功的城市规划是塑造厦门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厦门的城市规划到底有哪些特色呢?首先,厦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

厦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海、湖、岛等。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这些生态要素的保护和利用。

比如,环岛路的建设,既满足了交通需求,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欣赏海景的绝佳场所。

沿途的绿化景观和休闲设施,让人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能亲近大自然。

还有五缘湾湿地公园,通过合理规划,将湿地保护与城市休闲功能相结合,成为了城市中的一片绿洲,为众多鸟类和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其次,厦门的城市规划重视交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厦门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等。

地铁线路的规划不仅连接了城市的主要区域,还考虑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了拓展的空间。

BRT 则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此外,城市道路规划合理,主干道宽敞通畅,次干道和支路相互衔接,形成了良好的交通网络。

同时,注重交通设施的智能化建设,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系统等,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再者,厦门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岛内主要以商业、金融、旅游和居住为主,集中了城市的核心功能。

岛外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规划了产业园区、新城区等。

例如,集美区以文教、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海沧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工业,翔安区则致力于打造新兴的产业基地和城市副中心。

这种功能分区的明确规划,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另外,厦门的城市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在保留传统闽南建筑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

鼓浪屿上的老建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而在现代化的城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造型新颖,外观美观。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
觃划全市性综合公园4处,区域性综合 公园10处,与类公园3处,带状公园19 处,社区公园23处
厦门翔安区公园绿地建设策略
(1)结合翔安区现状河口湾区湿地,
如下潭尾、东坑湾、西溪口、九溪 口等,建设全市性大型公园。
(2)完善沿翔安大道带状公园建设,
幵结合现状水系,内田溪、九溪等, 建设滨水带状公园及滨海带状绿地。
特区年鉴》数据显示,厦门市现状常住人口已达367万人,已突破原《总体觃划》 预测人口觃模,根据《总体觃划》的人口测算方法,参考正在编制的《远景战略》 中确定的至2030年人口觃模为700万人的控制要求,本次觃划初步估算近期 (2014年-2016年)常住人口觃模为410万人,远期(2017年-2020年)常住人口 觃模为480万人,作为核算人均指标的依据。
2、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凸现城市特色的原则、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 的原则、均衡布局的原则、可操作性的原则。
3、规划期限
分近期、远期、远景三个阶段。近期为2014年~2016年,远期为2017年~2020年,远景为2020年 以后。
4、规划的范围及规模
本觃划的范围为厦门市域,土地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 根据《总体觃划》,至2015年,厦门总人口控制在350万人。《2013厦门经济
(1)湖里、思明两区在保留原有城市公园的基础 上,重点在于加快完善各综合公园的配套设施。 (2)厦门本岛,特别是湖里区,应结合山体及山 坡地的保护,进行公园绿地建设,例如虎头山、薛 岭、虎仔山、园山、双狮山等。 (3)厦门本岛,应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 绿”的方式,重点加强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建设。
六、规划目标
结合远景战略和“美丽厦门”战略,构建以北部山体林地为背景,有机融合山海通廊和基本 生态保护区控制,以生态廊道、组团隔离绿带为骨架的生态系统;形成“山、海、城”相融共生 的空间格局,建设具有高指标、高绿量、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实现“环湾翡翠绿明珠,山海辉 映花园城”的城市愿景。

国务院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

国务院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

国务院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2.05•【文号】国函〔2016〕35号•【施行日期】2016.02.0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3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厦门是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厦门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不断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把厦门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在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门户作用。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全市域1699.39平方公里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安排岛内外城镇空间布局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

拓展闽台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加快厦(门)漳(州)泉(州)一体化发展,统筹安排产业布局,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4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的
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09.27
•【字号】厦府〔2023〕168号
•【施行日期】2023.09.27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厦府〔2023〕168号市市政园林局、市资源规划局:
你们《关于报批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厦市政园林〔2023〕33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们报送的《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作为我市公园与绿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请你们牵头会同各区(开发区)、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规划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切实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管理。

《规划》应当合理安排同本市人口和面积相适应的园林绿化用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应当高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并符合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

《规划》若因城市建设实际需要调整,应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

特此批复。

厦门市人民政府2023年9月27日。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厦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厦门市城市园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厦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厦门市城市园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厦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厦门市城市园林绿地认养暂行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发文字号】厦市政园林[2004]144号【发布部门】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厦门市绿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04.08.11【实施日期】2004.08.1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厦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厦门市城市园林绿地认养暂行办法的通知(厦市政园林[2004]144号)各区建设局(思明区旅游园林局、湖里区市政园林局)、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随着厦门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园林绿化和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去年我市启动“企业绿色文化工程”之后,形式多样的城市园林绿地认养活动蓬勃开展。

为使园林绿地认养活动规范、有序、持久地开展下去,制订了《厦门市城市园林绿地认养暂行办法》,现予以颁发,请在全市开展的绿地认养活动中予以执行。

开展城市园林绿地认养活动是一项新事物,既能增强广大群众绿化和环保意识,也弘扬了企业绿色文化,宣传企业文化品牌,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城市绿化之中,进一步促进城市文明建设。

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并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及各项服务工作。

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监督和引导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使本市绿地认养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00四年八月十一日绿地认养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自愿负责一定面积绿地的建设、管理、养护的行为。

开展绿地认养活动,是依靠社会力量,搞好厦门市绿化美化建设,巩固发展园林绿化成果,增强广大群众绿化和环保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制订暂行办法如下:。

厦门城市规划

厦门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海港、风景(1) 厦门“海港”优势突出。

厦门港位于太平洋、台湾海峡西岸,居我国东南沿海、九龙江入海口,为闽南金三角海域的核心区位。

北起晋江围头,南至龙海镇海角,蜿蜓140 多公里海岸线,环抱1000 余km2 的海域,前有金门岛为屏障,后有漳州为“堂奥”,左右以晋江、南安、石狮、龙海、漳浦为依托,港区水深、海阔、不冻、不淤,是天然良港。

厦门港开发历史悠久,自明朝开始逐渐取代了泉州后渚港、漳州月港,为闽东南第一大海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1937 年最高吞吐量曾达400 万吨左右。

1999 年港口货运吞吐增至1773 万吨、86 万标箱,居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海港规划为“一湾八区”,规划以深水泊位,大型集装箱码头为主,2000 年深水泊位达25 个以上,港口年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集装箱100 万标箱,客运吞吐量70 万人次P年,2010 年规划深水泊位达50 个以上,吞吐量达5000 万吨,200 万标箱以上,客运吞吐量180 万人次P年,远景规划港口年吞吐量达1 亿吨。

集装箱货运年超过85 %。

21 世纪是厦门海洋的世纪。

(2) 大力挖掘厦门“空港”潜力。

厦门航空港1999 年年客流量达350 万人次,居全国第六位,出入境国际航线旅客为全国第四位,规划建设高崎机场最终容量为年800~1000万人次,当该机场客流量饱和时,规划在马巷建设第二机场。

厦门航空城还包含货运、维修、航空工业,同时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形成一个临空综合片区的“航空城”,为对台直航创造条件,使厦门成为全国航空业重要基地。

(3)“信息港”是厦门现代化标志。

厦门自从1995 年提出加快开发信息港以来,信息港规划与建设一直居全国前矛,硬、软件建设均为全国领先地位,电话普及率居全国第二位“, 三金”工程为全国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英特网等也日趋普及千家万户。

规划近期建成三网一平台、十二个系统九个库,远期形成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国际互联网体系。

厦门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厦门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厦门城市绿化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厦门是中国的一个美丽海滨城市,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花园城市”。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厦门城市绿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城市绿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绿化现状调查1. 绿地覆盖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厦门市的绿地覆盖率为XX%,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30%。

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地覆盖率相对较低,而郊区和近海地区的绿地覆盖率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厦门市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中心区域需要留足空间发展商业和居住区,因此绿地面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绿化植物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市的绿化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

常见的绿化乔木有郁金香树、榕树等;常见的绿化灌木有杜鹃花、薰衣草等;常见的绿化花卉有月季花、郁金香等。

此外,厦门市的公共空间和道路两侧绿化也非常重要,这些地方常见的绿化植物有榕树、香樟树等。

3. 绿化维护管理厦门市城市绿化的维护管理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政府部门设立了专门的绿化管理团队,负责绿地的种植、养护和管理。

同时,市民也积极参与到城市绿化的维护中,例如在花坛中定期清理杂草、浇水等。

通过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厦门市的城市绿化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问题及建议虽然厦门市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绿地分布不均衡厦门市的绿地覆盖率虽然较高,但绿地的分布不均衡。

中心区域的绿地面积有限,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心区域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中心区域的绿地覆盖率,增加市民的休闲场所。

2. 绿化植物种类单一虽然厦门市绿化植物种类繁多,但在一些区域和街道上,绿化植物的种类相对单一。

这不仅造成了绿化景观的单调性,也限制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建议政府和绿化管理团队在街道绿化中引入更多的本地植物种类,提高绿化的多样性。

城市绿地规划之厦门-PPT精品文档

城市绿地规划之厦门-PPT精品文档
公共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一个城市各类阳 台窗台可达成的绿化面积非常可观,发展阳 台绿化、补充城市绿量的潜力巨大。
2.阳台绿化不仅美化了建筑物的立面和城市 景观,同时又可创造出现代文明都市独具魅 力的性格。
LOGO themegallery
厦门园林绿地系统的特色
南亚热带海洋性 气候
依山面海的海 湾型地理特征
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
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 气候条件
右,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
地域条件 海岸线蜿蜒曲折,港区内群山环抱;城区被海湾分割,
城市腹地与自然山水相互穿插、相互渗透。
亚热带植物品种繁多,构成别具特色的亚热带风光,主 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相,其植被以台湾相思群落为主;优势
绿地、绿楔、绿环
厦门的市区内绿地系统通过“两带”、“一环”、“多廊道”互相沟 通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外围的大地绿化系统相衔接。
“两带”
“一环”
“多廊道”
指沿福厦铁路、厦 漳高速两侧的市政 防护绿带和沿整个 海湾的滨海绿化带。
指本岛环滨 海绿带。环 岛路外侧原 则上都规划 为绿地,道 路内侧绿化
宽度至少 50米
性、注重各具特色的 造园手法。
LOGO themegallery
城市公园绿地
厦门的城市公园以旅游业为 依托,蕴涵闽南园林文化和 亚热带风情特色,物种丰富、 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是厦 门市生态和绿地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厦门迎来“海 上花园”的美誉。
Year
鼓浪屿万石山公园
LOGO themegallery
种主要有台湾相思、朴树、马尾松、土蜜树和榕树等
植被特征
LOGO themegallery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二)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二)

(公顷) 703.56 151.95 60.48 96.01 12.17 222.24
44
1246.41
带状公园
个数
面积
(个) 3 5 15 10 19 23
(公顷) 95.71 148.54 357.74 504.29 578.82 1146.61
75 2831.71
社区公园
个数
面积
(公顷
(个)
)
(3)远景绿地觃划指标
参照其他类似的国内先进园林化城市标准,幵考虑厦门市地域环境条件及城市绿地现状分布特点及指标情况, 建议远景厦门市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6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0%以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0%以上。
七、市域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
“一区一环两带多廊道” 一区:觃划城市建设区外围山体 一环:本岛滨海休闲绿环 两带: 环湾滨海休闲绿化带 岛外市政走廊绿化带 多廊道: 五缘湾生态廊道 万石山生态廊道 蔡尖尾山生态廊道 马銮湾生态廊道 杏林湾生态廊道 美人山生态廊道 同安湾生态廊道 下潭尾生态廊道 东坑湾生态廊道 西山岩生态廊道 九溪生态廊道
莲花水库(饮用水),曾溪水库。
滨海湿地保护觃划:
觃划在西海域的马銮湾、同安湾海域的丙洲岛 及下潭尾设置湿地公园,切实改善海岸生态环境。
市域大环境绿地规划图
八、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策略
本岛实施“保绿量、调结构、创精品”策略,鼓浪屿作为精品纳入到绿地系统觃划中。 岛外实施三方面措施:一是“拓绿廊”, 严格划定生态绿廊,溪流两侧200米范围定为生态绿地控 制区,控制区内丌再批准新的大型建项目,严格控制已经建的项目,已经占地未建的项目则予以清退; 二是“增公园”,特别是社区级公园,让绿地公园的效益真正落实于民;三是“贯绿道”,强化山海绿 廊控制,凸显组团隔离绿楔。通过整体系统的提升,实现“环湾翡翠绿明珠,山海辉映花园城”的厦门 愿景。

十四五厦门城市发展目标

十四五厦门城市发展目标

十四五厦门城市发展目标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厦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自己的城市发展目标。

首先,厦门将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厦门需要更好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来支撑城市的发展。

在“十四五”期间,厦门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次,厦门将进一步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

作为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在未来五年,厦门将继续加大对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更多的绿色公园和生态景区,让市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更好的自然环境。

第三,厦门将加强创新和科技发展。

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厦门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十四五”期间,厦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四,厦门将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厦门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在未来五年,厦门将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打造更多的文化景点和旅游项目,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第五,厦门将加强城市治理和社会建设。

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厦门需要更好的城市治理和社会建设来保障市民的权益和福祉。

在“十四五”期间,厦门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

总之,厦门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加强创新和科技发展,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强城市治理和社会建设。

相信在未来五年,厦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

厦门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策略

厦门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策略

76厦门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策略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in Xiamen City摘 要:科学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AHP法和GIS技术,定量分析厦门市自然生态本底,选取重要生态斑块和廊道,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模拟潜在廊道,综合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并提出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策略。

结果表明:1)AHP法可整合区域生态、经济、人文和社会等资源,全面客观评价现状生态斑块和廊道的重要程度;最小费用路径法可根据生境分布特征科学模拟连通各斑块之间的潜在廊道;2)厦门市西北部的生态基底适宜性、生态源地及廊道重要性、斑块之间有效连通性均高于东北部及中部平原区;岛内斑块面积小且分散,南北部存在断层现象,应适度增加踏脚石和连通廊道;3)结合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提出构建“一片、一环、三带、多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研究结果可为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厦门市;绿地生态网络;AHP法;最小费用路径法Abstract: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AHP method and GIS softwar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background of Xiamen city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patches and corridors were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corridors were simulated by the least-cost path method, the urban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was synthetically constructed, and then it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HP method could integrate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patches and corridors; 2) The least-cost path method could scientifically simulate potential corridors between important patch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bitat distribution; 3) The suitability of ecological basement,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sources and corridors, and the effective connectivity between patches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the study are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theast area and the central plain area; the patches in the island were smaller and dispersed, and there were fault phenomena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areas, so stepping stones and corridors should be moderately in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rba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urban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of "one region, one ring, three belts, multi corridors and multi points" was construc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lanning of Xiamen green space system.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Xiamen city;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AHP method; least-cost path method绿地系统规划是将总规中已确定的绿地规模和空间布局予以落实,不仅缺乏结构定位的科学支撑,也因仅关注建成区绿地而未能从整体上考虑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城市带状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以同翔基地五显片区带状绿地二期工程为例

城市带状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以同翔基地五显片区带状绿地二期工程为例
项目周边居民区多,且彼此距离短,出行交通方便,大部 分是短距离出行。 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 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活动偏好布置合理的活动路线和设施 等。 例如可以布置散步道和骑行道等。 3.2 项目方案设计 3.2.1 方案设计理念
公园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区旁,因此将蓝紫色设为公园的 主要色调。 考虑到场地的带状形态,公园利用面层为蓝色的 慢行系统将公园组织成一个统一的运动系统,满足使用者的 游憩休闲及运动需求。 公园内空间为了满足各类活动的需 求,设计了不同的尺度、地形,以此创造多样的空间体验。 如 此,公园便成为承载现代生活的载体,在都市环境中提供了 一处休闲、放松和锻炼的场所。 3.2.2 15m 标准段景观设计
1 带状绿地的概念
带状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 它可以表 示为绿带,例如垂直、水平、径向或环形。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 标准》,城市条带绿地主要指公园绿地、保护性绿地、附属绿 地和其他城市绿地类型中分布的狭窄绿地。 该标准描述了带 状绿地通常与城市道路,水系统和城墙一起建造,且其宽度 受土地条件的影响。
游玩舒适度;③吸收 SO2 等有害气体,释放 O2,改善生态环 境;④抗风、抗暴雨,可减缓道路排水的压力。 2.2 规划设计应具有可辨识性,增强休闲功能
在城市道路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 核心是考虑使用人群的行为与需求,使场地的设计能够服务 于适用人群的各类需求。 例如,在面积较大的带状公园中,可 以设置更多的活动空间,以满足各类活动需求。 再比如,在城 市道路公园绿地规划中,要注意建设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 残疾人和儿童提供方便安全的空间,特别是在人口、步道、坡 道、扶手、马桶座、交通标志等方面,应尽量考虑老人和残疾 人的需求。 2.3 因地制宜的植物配置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之厦门

城市绿地规划之厦门

城市绿地规划之厦门引言城市绿地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以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生态保护和空气净化等功能的行为。

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之一的厦门,城市绿地规划对于这个繁华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厦门市绿地规划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厦门绿地规划的意义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绿地规划。

厦门市绿地规划现状绿地数量和分布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绿地总面积约为X平方公里,占厦门市总面积的X%。

绿地主要集中在厦门市的城市中心区域以及一些新兴的郊区,如思明区、湾里区和集美区等。

主要包括公园、广场和植物园等不同具体形式的绿地。

绿地功能和利用厦门市的绿地主要具有休闲娱乐、生态保护和空气净化等功能。

公园是最重要的绿地类型之一,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和休闲设施,如花园、健身设备和游乐场等。

此外,厦门市的绿地还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功能,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稀有植物。

此外,树木和草坪等绿地植被可吸收有害气体,提供清新的空气环境。

厦门市绿地规划的意义增强居民生活质量厦门作为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居民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市绿地规划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活动的场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厦门市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绿地规划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保护稀有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此外,适当规划的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温等,对于缓解城市气候变暖和改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绿地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其绿地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对于城市的印象。

恰当规划和管理的绿地可以为城市增添绿色和生机,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游客的到访。

厦门市绿地规划的挑战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厦门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有限。

在满足居住和商业发展的需求时,规划大面积的绿地变得困难。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技术导则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技术导则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技术导则一、项目简介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科学规划、绿色建筑和智能化技术等手段,实现城市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管理等方面具备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的城市发展理念。

本方案旨在通过制定技术导则,指导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

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城市现状,在确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2.综合性原则:将城市建设各个领域的技术要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方案。

3.适应性原则:根据厦门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4.创新性原则:鼓励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创新。

三、基础设施建设1.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城市中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收集并储存雨水供后续使用,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桶等。

2.绿色屋顶系统:鼓励在新建、改建和翻修的建筑上设置绿色屋顶,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雨水的滞留和透水能力。

3.慢行系统:设置步行和非机动车道,优化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减少机动车污染和道路拥堵。

4.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高效、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5.河道改造和生态修复: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改造,增加河岸带植被覆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四、绿色建筑设计1.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材料、设备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2.雨水利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如设置雨水收集设施、雨水花园等。

3.绿化设计:在建筑周边设置绿化带、绿化景观和绿色屋顶,增加植被覆盖率,并增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

4.太阳能利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太阳能的利用,如设置光伏发电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等。

5.绿色交通:在建筑设计中设置有机交通系统和绿色交通设施,减少汽车尾气和道路拥堵。

五、智能化管理系统1.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传感器和GIS技术,实时监测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水环境的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最新D 厦门园博园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0726

最新D 厦门园博园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0726
D 厦门园博园片区修建性详细 规划0726
引言
杏林湾是一个影响厦门城市意象和城市尺 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大厦门”空间 发展战略的要素。
滨水区开发的重要性——它能充分体现城市的独特意象,提供城市富 有特色、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言
“园博园”是提升杏林湾土地附加值的触 媒,重组经营土地空间资源是必然的选择。
环湖路将会形成 杏林湾区基本的 城市特色。
水上交通也将构 成杏林湾特殊的 交通方式。
总体规划
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
杏林北路延伸段
杏林北环路 公铁大桥
园博大道
总体规划
绿地景观系统 规划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视线分析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高度控制分析
中高层分布 多中层分布 公共开敞空间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3)城市形象 充份利用有利的外部交通条件和地理优势,体现厦门市国际化的城市天际 线形态。
(4)综合配套 应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配合多样化消费方式的綜合配套设施,同時带动 新型产业服务城市中心的经济模式。
(5)都市旅游 利用沿岸用地綜合考虑和人亲水经验,发展成为綜合居住和都市旅游混合 开发片区。
第三部分
“园博园”的建设,使土地、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其延伸 的城市文化、教育产业、海湾形象等无形资产成为杏林湾 区宝贵的资源整体,都可以培育成市场。
以经营城市的 理念规划杏林 湾区
集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城
城市的资源都有“变现”为现金资本和进行再投入的可能, 重视城市资源的特殊性、有限性,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兼 顾城市功能与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人、自然、经济、 社会各系统间的和谐发展。

厦门生态功能区划

厦门生态功能区划

厦门生态功能区划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厦门市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为此,厦门市制定了生态功能区划,以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特点和区域差异,划定了4个主要生态功能区和8个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区。

1.水源涵养保护区:厦门市在保护水源供应的基础上,划定了水源涵养保护区,包括鼓浪屿、镇海、外海、小金门、大金门等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禁止破坏水源涵养地和水体,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2.生态休养保护区: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厦门市划定了生态休养保护区,包括南普陀山、五缘湾、白城沙滩等地。

在这些区域内,限制开发建设,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优质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生态培育保护区:厦门市通过生态培育保护区的划定,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包括湖里、思明、海沧、集美等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加强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4.生态修复保护区:为了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厦门市划定了生态修复保护区,包括湖里湖、淡村河口、漳州湾等地。

在这些区域内,加强水域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提升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厦门市还划定了8个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分别是南普陀山-思明山,五缘湾-集美学村,白城沙滩-仙岳山,南天湖-湖里湖,土楼群-内美湖,世外桃源-南峰岭,集南镇水库-淡村河口,漳州湾-镇海内岛。

这些区域各具特色,是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区域,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总之,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划定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浅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浅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浅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郑锦丽【摘要】针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用地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新的城乡综合治理方式,规划从宏观层面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结合村庄现状分布特征,聚焦村庄与城市的用地矛盾,提出村庄空间管制与村庄边界划定两个层面的规划内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参考通过要素叠加分析,以制定村庄空间管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村庄改造模式探讨,提出村庄改造分类,从而明确村庄生长边界;并结合政府层面的相关精神,提出村庄布局实施策略的若干思考.【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快速城市化;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作者】郑锦丽【作者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近年来,由于厦门城市建设加快往岛外地区拓展,集美作为岛外4个建设新区之一,许多重点项目落地,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村庄由城市边缘纳入城市建设范围,成为“城中村”,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基于此,及时编制集美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可以较好地与城市建设衔接,集约土地利用,节约建设资金,提升城市面貌,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确保山水生态环境的保持,真正实现城村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2.1 基本情况集美区总面积为276km2,现状建设用地总面积约77km2,共辖4个街道、2个镇和3个农场,涉及203个自然村。

村庄总用地面积为18.84km2,约占全区面积的7%,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4%。

现状村庄户籍总人口为13.8万人,目前已有近50%的村庄人口纳入城市居民统计,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

2.2 村庄人口分布特征现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偏高,在120m2/人以上的村庄数量比例达到71%,在80m2/人以下的村庄数量比例为6%,而且各个村庄之间也差异甚大,最高达到447m2/人,最低的仅41m2/人。

厦门城市规划条例

厦门城市规划条例

厦门城市规划条例厦门经济发达,给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这都是有赖于其城市的规划作用,那么你知道厦门城市规划条例有什么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厦门城市规划条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厦门城市规划条例(2003年5月29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05年4月15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和<厦门市砂、石、土资源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2005年6月2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厦门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城市规划,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和各项城市建设,实施规划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授权区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规划部门)负责管辖区内部分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规划必须依法制定。

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或者废止。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城市规划制定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和服从城市规划管理的义务,并有权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城市规划的实施,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

下列事项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一)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草案;(二)城市规划未确定和待确定的重大项目的选址;(三)法定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四)建制镇总体规划、单独编制的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厦门的环境保护如何

厦门的环境保护如何

厦门的环境保护如何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温馨的城市氛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环境保护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那么,厦门的环境保护究竟如何呢?首先,厦门在空气质量方面表现出色。

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有效的环保措施,厦门的天空常常湛蓝如洗,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市政府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了传统能源带来的污染。

同时,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监管,严格控制排放标准,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厦门也下了不少功夫。

厦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水资源,政府加强了对水污染的治理。

一方面,加大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河流和湖泊的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水流等方式,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对于海洋环境,厦门加强了对海洋垃圾的清理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严格控制近海养殖和海洋工程建设,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厦门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为了妥善处理这些废弃物,厦门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提高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同时,加强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在生态保护方面,厦门更是不遗余力。

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保留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

这些绿色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起到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重要生态功能。

此外,厦门还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开发和破坏行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然而,厦门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并非毫无挑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例如,交通拥堵导致的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城市建设带来的噪音和扬尘污染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厦门市园林绿化条例

厦门市园林绿化条例
第二十五七条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 当在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显著位臵设立公示牌,公示园林绿化用地平面 图,并标明园林绿化用地面积。
第二十六八条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建设单 位应当将符合规定的园林绿化工程档案报送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七九条 实行园林绿化保护责任人制度。园林绿化保护责 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公园绿地由公园管理单位负责; (二)市政道路绿地由所在区园林绿化部门负责,公路及公路用 地范围内的绿地由公路产权单位负责;
-4-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依照前款规定确需改变永久保护绿地使用性质的,市园林绿化部 门应当会同市规划等部门按照不低于改变面积进行补偿的原则,确定 新的永久保护绿地后拟定改变方案,采用听证等方式公开向社会征求 意见,。报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 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合理安排附属园林 绿化用地。附属园林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比例(以下 简称“绿地率”)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居住区类建设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二)机关、学校、医院、文化体育活动场馆等公共管理与服务 设施类建设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三)宾馆等商业服务业类建设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四)主干道、次干道等道路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在旧城改造区内,属于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的改建、扩建建设项 目,其相应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但是不得低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原绿 地率比例。 第十四五条 公共绿地和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 植物造景为主,其地面绿化面积不低于规划绿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 五,其他区域仅限用于建设园路、园林建筑小品、景观水体、铺装场 地等园林附属设施。 第十五六条 鼓励和推行以建筑物、构筑物为载体的立体绿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Title
text in here
Title
text in here
Title
Title text
in
text
here
in
here
1. Describe contents for a Chart
Description of the company’s sub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mpany’s sub contents
指从生态大背 景的山林中延 伸多条宽度在 500米分隔城 市组团、联通 城市建设区和 海岸的景观廊
道。
LOGO themegallery
沧裕路街头绿地
海滨绿道
LOGO themegallery
海湾公园
LOGO themegallery
城市阳台绿化美化
——实现绿化景观资源的社会共享
1.阳台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的一种形式,是
Describe a vision of company or strategic contents.
Describe a vision of company or strategic contents.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Product 1
You company product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Product 3
You company product description
Product 4
You company product description
LOGO themegallery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性、注重各具特色的 造园手法。
LOGO themegallery
城市公园绿地
厦门的城市公园以旅游业为 依托,蕴涵闽南园林文化和 亚热带风情特色,物种丰富、 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是厦 门市生态和绿地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厦门迎来“海 上花园”的美誉。
Year
鼓浪屿万石山公园
LOGO themegallery
2011
厦门绿地系统规划指导思想:
改善环境质量 防灾减灾
因地制宜、保证绿地 系统连续性;
保证城市绿化植被的 生物多样性;
建立广阔海域及其沿岸 为生态核心的蓝一绿网
络系统;
强化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实现 城市的生态化、园林化为目标。
LOGO themegallery
厦门市市域绿地系统构成
绿地、绿楔、绿环
厦门的市区内绿地系统通过“两带”、“一环”、“多廊道”互相沟 通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外围的大地绿化系统相衔接。
“两带”
“一环”
“多廊道”
指沿福厦铁路、厦 漳高速两侧的市政 防护绿带和沿整个 海湾的滨海绿化带。
指本岛环滨 海绿带。环 岛路外侧原 则上都规划 为绿地,道 路内侧绿化
宽度至少 50米
对小叶榕、大叶榕、芒果、菩提及棕 榈科植物等乡土树种利用率较高,强调
其别具韵致的南亚风光;
街头小品与城市绿地巧妙结合,增加市 民的生活情趣。
城市组团隔离绿地的作用主要在于阻止 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防止城市环境
的恶化。
LOGO themegallery
街头小品
LOGO themegallery
LOGO themegallery
厦门市公园规划半径 以本岛为例:
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
如植物园、中山公园、 仙岳山公园、
狐尾山公园、忠仑公园等;
区域性公园服务 半径
如莲花、嘉禾、金榜、 牛头山等公园
社区公园服务半 径
主要是针对成一定规模的 开发小区应具有较为集中 的中心公共绿地。
2000米
1000米
500米
LOGO themegallery
Product 2
You company product description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Product 5
You company product description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注重系统的完整性,其包括大地绿化 子系统规划、城市绿地字系统规划、庭院-阳台-屋顶小环境绿
地系统规划三个层次。
LOGO themegallery
山地公园
思明区的山地公园
思明狐尾山公园
山地公园充分利用山体林地变幻 的地形和丰富的植被,建设过程中 遵循“先保护、再开发,规划、再 建设,边建设、边开放”的原则, 充分尊重自然注重保护人文历史景 点,注重园林造景、注重植物多样
大地绿化子系统
• 将规划范围扩大到 城市外围生态背景 圈,将周边的农田、 人工经济林、防护 林、风景林地等一 并考虑。
城市绿地子系统
庭院-屋顶-阳台小 环境绿地
• 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地, 包括公园绿地、防护
绿地、生产绿地、附
属绿地、道路绿地等,
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的主要内容。
• 开展“阳台运 动”“创建生态街道” 等一系列活动,发动 居民增加屋顶绿化和 房屋立面绿化,由平 面绿化向垂直绿化、 立体绿化发展,构造 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 化格局,实现绿化景 观资源社会共享。
2. Describe contents for a Chart
Description of the company’s sub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mpany’s sub contents
Chart Title in here
LOGO themegallery
公共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一个城市各类阳 台窗台可达成的绿化面积非常可观,发展阳 台绿化、补充城市绿量的潜力巨大。
2.阳台绿化不仅美化了建筑物的立面和城市 景观,同时又可创造出现代文明都市独具魅 力的性格。
LOGO themegallery
厦门园林绿地系统的特色
南亚热带海洋性 气候
依山面海的海 湾型地理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