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030741003《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030741003《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741003课程英文名称:Embedded System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指面向特定应用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典型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产品有:家用电器/智能家电、移动电话、路由器、汽车、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本课程主要以具有较高性能和良好用户界面的中高端嵌入式系统为例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硬件及软件平台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嵌入式产品研发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理解ARM体系结构,掌握ARM系统开发方法,熟悉ARM处理器集成功能部件的应用。

2. 熟悉ARM处理器外围接口的应用。

3. 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基本应用。

4. 掌握ARM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三)实施说明1. 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课后练习和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讲授时应理论联系实际;3. 采用多媒体教学。

4. 教师执行本大纲时,应着眼于基本要求的内容,至于各章节的教学顺序,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宜充分发挥各教师的创造性而不受本大纲所限。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或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操作系统、 C语言(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 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实例讲解课程,实例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 课后作业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软硬件设计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英文名称:Embedded System Design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学分:2 修读基础: 数字电路、微机原理、C语言课程负责人:郑巧(副教授)主讲教师:郑巧(副教授)二、课程目的任务1.课程地位作用(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具有用RTOS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简述: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主要介绍嵌入式系统更广泛的概念、设计思想和其他技术,围绕32位ARM处理器和源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Linux和基于Linux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基本要素;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具有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程序设计、电路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含各时段学生课外学习要求)1、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2)嵌入式微处理器(3)嵌入式操作系统(4)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教学要求:(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2)了解嵌入式微处理器(3)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4)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课程编码:S081240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2、ARM体系结构(6学时)教学内容:(1)ARM体系结构(2)ARM编程模型(3)ARM基本寻址方式(4)ARM指令集(5)Thumb指令集(6)ARM7TDMI、ARM9TDMI、ARM10E 处理器内核系列及指令执行分析教学要求:(1)理解ARM体系结构的特点(2)掌握ARM编程模型(3)掌握ARM 基本寻址方式(4)掌握ARM指令集(5)了解Thumb指令集(6)了解ARM7TDMI、ARM9TDMI、ARM10E 处理器内核系列及指令执行过程3、嵌入式软件开发(8学时)教学内容:(1)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ARM 和 Thumb 指令交互工作(3)异常及异常处理(4)ARM 编程(5)嵌入式C语言程序开发(6)基于 ARM 的软件开发调试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理解ARM 和Thumb 指令交互工作机制(3)掌握ARM的异常处理机制(4)掌握嵌入式C语言开发方法(5)掌握基于 ARM 的软件开发调试技术4、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8学时)教学内容:(1)最简的嵌入式系统(2)电源、复位、时钟和JTAG接口(3)存储系统及初始化(4)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5)系统硬件电路设计(6)启动代码设计(7)程序固化与综合调试技术教学要求:(1)理解最简的嵌入式系统(2)掌握电源、复位、时钟和JTAG接口电路(3)掌握存储系统及初始化方法(4)掌握常见接口设计方法(5)掌握启动代码设计(6)理解程序固化与综合调试技术5、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4学时)教学内容:(1)Linux系统及其内核特征(2)Linux的内核管理(3)嵌入式Linux 的引导过程(4)嵌入式Linux的实时化改造教学要求:(1)了解Linux系统及其内核特征(2)了解Linux的内核管理(3)了解嵌入式Linux的引导过程(4)掌握嵌入式Linux的实时化改造6、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4学时)教学内容:(1)开发环境的建立(2)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如何建立开发环境(2)掌握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方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笔试、论文、口试等)论文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比例)平时成绩:应根据学习纪律、出勤、等方面综合评定,占20%;设计报告:根据学生设计报告各部分的完整性和优劣情况评定,占60%;设计答辩:应根据答辩结果评定,占20%.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周立功编,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北航出版社2.嵌入式系统-采用公开源代码和StrongARM/XScale处理器,毛德操等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的大纲将详细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3. 熟悉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工具;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嵌入式系统基础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定义和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原理- 处理器架构和指令集- 内存和外设的访问方式- 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模块二:嵌入式系统设计1.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和软件设计- 系统验证和调试2.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硬件描述语言(HDL)的应用-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方法- 电路板设计和布局模块三:嵌入式系统开发1.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 开发板和开发套件的选择和使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和配置- 开发和调试工具的使用2. 嵌入式软件开发- 嵌入式软件架构和设计- 嵌入式软件编程语言和工具- 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实例演示:通过真实的案例演示,展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过程。

第五部分: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和项目报告:学生通过完成实验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来展示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6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单片机原理、C语言后续课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嵌入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开发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是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具有使用RTOS (实时操作系统)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是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或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处理器结构(ARM架构为主),异常处理、系统控制过程、存储处理、ARM内部资源、各种I/O接口;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方法;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本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嵌入式系统的概况1、讲授内容:主要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本知识1、讲授内容:1、ARM体系的硬件架构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3、RISC体系结构4、流水线技术2、基本要求: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

第三章:嵌入式操作系统1、讲授内容: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3、实时操作系统4、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2、基本要求: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明确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特点第四章: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1、讲授内容:目前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44B0,2410,LPC2000的架构及特点。

2、基本要求:要求掌握不同处理的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开发技术。

学生将学习到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紧密集成,以及如何应用嵌入式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开发技术;3. 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案例,并能独立完成相关项目;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 嵌入式系统定义及特点1.2 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1.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基础2.1 单片机概述2.2 计算机体系结构及指令集2.3 嵌入式系统的接口技术2.4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技术3.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基础3.1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流程3.2 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3.3 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3.4 嵌入式系统的调试与测试4.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案例4.1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4.2 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4.3 嵌入式系统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4.4 嵌入式系统在无人机中的应用五、课程评估1. 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练习、实验报告和小型项目。

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期末项目:占总成绩的50%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并提交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报告。

六、参考教材1.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李明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2.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张立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七、备注本课程将提供实验室设备供学生使用,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项目开发的硬件平台和开发环境。

同时,学生也可以自愿参与相关嵌入式系统开发竞赛,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授课,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集计算机、微电子、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架构、软件编程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技能。

(二)教学目标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

3、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编程,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等编程语言,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启动过程和运行机制。

4、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包括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设计和开发技能。

(三)教学内容1、嵌入式系统概述,包括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等。

2、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3、嵌入式系统软件编程,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等编程语言,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启动过程和运行机制。

4、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包括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编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技能。

3、项目实践:通过分组实践、项目开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开发过程。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编程实践、实验报告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或实操等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或实操等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整体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二、实现大纲(一)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型。

2、设计存储器,包括RAM和ROM,考虑容量和速度的需求。

嵌入式系统 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  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131Z10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 (其中实验学时:8)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计算机与程序设计语言基础适用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材、教学参考书:1.孟祥莲主编.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2.徐光宪, 赵常松. ARM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4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嵌入式系统课程是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设立的一门专业教育课程,涉及控制、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应用场景、了解目前各种流行的嵌入式系统组成、特点和性能,培养学生按需求选择合适嵌入式系统的能力;通过对ARM嵌入式系统的CPU、存储系统、电源系统、I/O系统、串行通讯系统等硬件资源的学习,掌握ARM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通过对ARM嵌入式系统的指令系统、伪指令、C/C++/ARM混合编程、编程平台的学习,掌握ARM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通过示例分析和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基于ARM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调试流程,从而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既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相关先修课程知识提供需求与用场,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知识, 为学生从事与测量、控制、通讯相关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奠定相关知识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起源、基本概念、原理、组成、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目前各种流行的嵌入式系统组成、特点和性能;了解和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系统知识,包括arm处理器、处理器结构、存储格式、处理器模式、寄存器组织、存储控制模块、广义IO、中断系统、串行通讯模块、模数采样模块;了解和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系统知识,包括arm指令系统、arm指令集、thumb指令集、C/C++/ARM混合编程;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熟悉ADS1.2集成开发环境。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汽车、医疗等。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者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嵌入式系统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

二、课程目标该课程旨在使学习者能够: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3. 学会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软件;4. 培养良好的嵌入式系统编程能力;5. 能够解决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1.2 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2.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与介绍2.2 嵌入式系统的外设和接口设计2.3 嵌入式系统的电源管理3.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3.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与概念3.2 嵌入式系统的驱动程序开发3.3 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4.1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4.2 嵌入式系统仿真与调试技术4.3 嵌入式系统的固件更新与维护5.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5.1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5.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布局5.3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架构与开发6.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6.1 通信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6.2 汽车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6.3 医疗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习者亲自动手实践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通过完成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6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单片机原理、C语言后续课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嵌入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开发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是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具有使用RTOS (实时操作系统)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是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或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处理器结构(ARM架构为主),异常处理、系统控制过程、存储处理、ARM内部资源、各种I/O接口;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方法;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本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嵌入式系统的概况1、讲授内容:主要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本知识1、讲授内容:1、ARM体系的硬件架构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3、RISC体系结构4、流水线技术2、基本要求: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

第三章:嵌入式操作系统1、讲授内容: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3、实时操作系统4、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2、基本要求: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明确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特点第四章: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1、讲授内容:目前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44B0,2410,LPC2000的架构及特点。

2、基本要求:要求掌握不同处理的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嵌入式系统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Embedded Systems and Architecture
课程编码:Y0703009C
开课单位:电气信息学院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冯正华
学时:32 学分: 2 学期:1
考核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实验,撰写论文,完成实验设计等)完成实验设计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50字以内)
1、了解有关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常用方法,了解实时操
作系统(RTOS)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方法;
2、掌握嵌入式系统的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3、熟练掌握利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力设备在线监测、变电站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地质灾
害监测、大型建筑和道桥监测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课程主要内容:(200字以内)
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各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

对ARM技术进行初步介绍。

详述ARM9内核处理器介绍及应用开发,包括结构,存储控制器,I/O口等。

重点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应用程序设计,举例说明嵌入式系统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变电站自动化、地质环境监测、大型工程建筑和道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2、课程具体安排:(按教学章节编写,重点章节下划线)
三、实验、实践环节及习题内容与要求
实验及习题内容使用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配套教材1~5章。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顺序为:文献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单位):教材: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程,田泽,200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
【1】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开发技术,桑楠,2002,北航出版社;
【2】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杜春雷,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
【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王田苗,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
【4】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吴明晖,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撰写人:冯正华
学位分委员会签字:
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院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