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6c46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0.png)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确保人员上下楼梯时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安全。
下面是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1. 上下楼梯时,应提醒员工将手中的物品放置稳妥,确保双手可用。
禁止大件物品(如大型行李箱)或者容易造成视线阻碍的物品在上下楼梯时携带。
2. 在使用楼梯时,应按照规定的上下楼梯的方向行走,不得逆行或者携带违禁物品。
3. 楼梯踏面应保持干燥、清洁。
4. 禁止在楼梯上进行奔跑、跳跃、玩耍等危险行为。
5. 上下楼梯时应靠右行走,保持适当间距,不得拥堵或者推挤。
6. 楼梯口、转角及其他特殊地方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或者提示牌,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7. 如果发现楼梯存在损坏、松动、漏水和其他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维修部门,禁止绕过问题楼梯使用。
8. 禁止在楼梯上吸烟、打手机、听音乐或者其他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
9.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等,员工应迅速、有序地撤离楼梯,并按照指示进行疏散。
10. 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楼梯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楼梯的安全性。
11. 对于上下楼梯时发生的违规行为,可以进行记录并进行管理扣分或者纪律处分。
上述仅为一份通用的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在制定制度时,可以根据楼梯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此外,在制定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观念。
学生上下楼安全管理制度(5篇)
![学生上下楼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7677b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d.png)
学生上下楼安全管理制度一、每学期开学初开展对学生上下楼行走安全教育。
学校楼梯、天井等特殊部位应有警示标志,班主任要定期对学生上下楼时发现的问题,及时教育、纠正。
二、学生上下楼梯时应一律靠右有序慢行,严禁追逐打闹、嬉戏,互相推搡,不得勾肩搭背几人并行。
三、上下楼梯时,如有人滑倒,后面的同学必须及时停下并全力后退。
四、学生严禁攀爬楼梯扶手和走廊矮墙,课间休息时,严禁扒在走廊矮墙上往下观望。
五、学校集体活动结束前,学生应按一定秩序退场,以免出现拥挤现象。
六、楼道要经常保持清洁,严禁出现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的现象。
七、天暗要保持楼道有灯,若照明设施有故障,总务处要尽快更换或修复。
八、政教处要定期举办防踩踏安全演练,遇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方案路线撤离。
九、后勤负责检查楼梯、楼梯扶手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楼梯扶手有问题等各种楼梯区域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报修。
学生上下楼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学生上下楼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学生上下楼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 确定上下楼时间:学校根据课程表和学生活动安排,规定上下楼的具体时间。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下楼,不得迟到或早退。
2. 制定上下楼路线:学校根据楼梯和电梯的情况,为学生规定上下楼的路线。
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不得搞乱或闯红灯。
3. 制定上下楼顺序:为了避免拥堵和混乱,学校可以制定上下楼的顺序。
例如,可以按照年级或班级来确定上下楼的顺序,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
4.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告诉他们上下楼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奔跑、不要抢座位等。
5. 配备安全监控设施:学校可以在楼梯和电梯口等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以监控学生上下楼的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安全问题。
6. 加强监督和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上下楼的监督和管理。
例如,学校可以派教师或学生干部在上下楼的地方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违规行为。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180a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c.png)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上下楼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也是工作场所中存在较高风险的环节之一、为了确保员工和访客的安全,制定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楼梯设计、标识、维护和员工培训等方面详细介绍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一、楼梯设计:1.楼梯的坡度、台阶的高度和深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走上走下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2.楼梯的宽度应能容纳通行的人流量,并设置扶手和防护栏杆等装置,确保人员的安全。
3.楼梯应设置好出入口,保留通行空间,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4.楼梯的台阶和地面材料应符合防滑要求,防止人员因滑倒而发生事故。
二、标识和指示:1.在楼梯口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如“上楼梯”、“下楼梯”、“谨防滑倒”等,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楼梯的扶手和防护栏杆应标明高度,以便人员正确使用和抓牢。
3.楼梯的每个台阶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编号,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
三、楼梯的维护:1.楼梯的维修应及时进行,如发现有损坏、松动或防滑性能下降的情况,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2.定期检查楼梯的扶手和防护栏杆是否牢固,必要时加固或更换。
3.保持楼梯周边地面的清洁和干燥,防止人员因湿滑而滑倒。
4.定期清理楼梯上的杂物,确保通行无障碍。
四、员工培训:1.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上下楼梯安全培训,了解楼梯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上下楼梯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员工应按照标识和指示进行上下楼梯,不得携带过多物品或妨碍通行。
五、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1.组织定期演练楼梯逃生方案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2.建立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员工在发生楼梯事故后立即向主管报告,并做好记录和调查分析,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及时处理疏散通道和楼梯口的堵塞情况,确保疏散通畅。
4.组织员工参加急救培训,提高员工的急救意识和技能,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治。
总结:上下楼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但如果不加以管理和安全措施,很容易发生事故。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4354d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f.png)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上下楼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的一项活动。
然而,由于楼梯的特殊性质,上下楼梯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1. 规范楼梯使用(1)在上下楼梯时,应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得分神或嬉闹。
(2)禁止在楼梯上吃东西、喧哗、打闹或携带大件物品。
(3)禁止抱着婴儿或牵引宠物等行为上下楼梯,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携带行李或物品上下楼梯时,应尽量使用扶手,并保持稳定姿势。
2. 提供足够的照明(1)保持楼梯通道的充足照明,确保用户在上下楼梯时能够清晰看到台阶和楼梯间隔。
(2)定期检查和维护楼梯照明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灯具。
3. 维护楼梯状况(1)定期检查楼梯的结构、扶手、台阶等部件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2)楼梯台阶的高度、宽度和坡度应符合相应标准,确保用户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确保楼梯的防滑性能,在楼梯面铺设防滑材料,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分。
4. 设置安全警示标示(1)在楼梯入口处设置明显的上下楼梯警示标志,以提醒用户注意楼梯的存在和使用规则。
(2)在楼梯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小心楼梯湿滑”、“慎防滑倒”等,以确保用户在上下楼梯时保持警觉。
5. 加强员工培训(1)所有在楼梯区域工作的员工应接受上下楼梯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梯姿势和安全知识。
(2)员工应定期参加楼梯安全演练,提升应急逃生能力和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6. 设立安全巡查制度(1)定期进行楼梯巡查,检查楼梯的状况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2)及时处理楼梯区域的异常情况,如楼梯台阶损坏、扶手松动等,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7.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1)定期开展上下楼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在公共场所、楼梯入口等显眼位置张贴安全提示,提醒大家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上下楼梯疏导安全管理制度
![上下楼梯疏导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32053c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8.png)
一、目的为保障师生上下楼梯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楼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秩序井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在校园内上下楼梯的行为。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上下楼梯疏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 设立楼梯疏导员,负责楼梯区域的日常巡查和疏导工作。
四、管理制度1. 楼梯进出口设置明显标志,明确指示方向,确保师生有序通行。
2. 楼梯两侧设置警示标语,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 楼梯出入口配备专职楼梯疏导员,负责上下楼梯的疏导工作。
4. 楼梯通道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确保师生通行无阻。
5. 上下楼梯时,师生应遵守以下规定:a. 靠右行走,不得拥挤、打闹。
b. 上下楼梯时,严禁奔跑、追逐。
c. 行走过程中,注意观察前方,避免碰撞。
d. 遇特殊情况,应主动避让,确保安全。
6. 楼梯疏导员应做到:a. 负责上下楼梯区域的巡查,确保通道畅通。
b. 对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者予以制止。
c. 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d. 对上下楼梯高峰时段进行疏导,确保秩序井然。
7. 学校定期对楼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师生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师生,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
3. 对玩忽职守、不履行疏导职责的楼梯疏导员,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上下楼梯疏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6b44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0.png)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1、在楼道张贴安全警示牌,提请学生注意安全警示标语,自觉按要求遵守楼道纪律。
要求一楼学生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私自上二楼活动,更不允许把楼梯栏杆当成滑梯。
2、在楼层转拐处设立楼道安全行为监督岗,值周(值日)教师直接管理监督岗并每天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守纪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班主任老师要切实加强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楼道管理规定,通过楼道要安静、慢行、靠右走,注意礼让,不得起哄拥挤,不得相互推搡。
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在楼道追打、跳跃,不得开展体育活动或游戏活动,不得高声喧哗,更不得追逐嬉戏。
4、保证学生在课间、集会、做操等活动中有规律、按秩序的上下楼,全校学生应以班为单位排队经过楼道,严禁学生快跑。
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各班指定楼道安全监督员等,必须按时到位,负责守在楼道口进行监督、疏导,严防学生因拥挤而发生挤压、踩踏等安全事故。
5、散操(会)时,听从值周老师统一调动。
各班应按顺序,依次退场,有秩序进入教学楼,做到队列不交叉,不拥挤,不打闹,不起哄。
6、楼道和楼梯间严禁堆放任何物品,保证楼道畅通无阻,一楼楼道口的门要做到开启自如。
7、加强用电线路的管理,要保证的楼道照明,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校长,采取措施,及时修缮和处理。
9、学校要对学生开展楼道安全专题教育,____学生进行楼道应急疏散专题演练,进一步强化师生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10、严禁师生在教学楼内使用超大功率电器,不准学生在楼内燃放烟花爆竹。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二)学校楼道是学生活动的主要交通要道,为了确保我校楼道畅通,防止校内发生摔伤、踩踏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营造良好、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制定我校楼道安全管理制度:一、配置楼道安全设施。
1、学校在每一层楼梯口及每个楼梯休息平台处装配一盏60w的照明灯,保证正常照明。
2、学校在各楼梯醒目处设置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警示性标语以及值班教师值班表。
3、学校在每一个楼梯处贴警示标语,提示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faed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2.png)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在上下楼梯时的安全,避免因未经授权的私自爬梯、滑梯、跳梯、翻护栏等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明确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及责任要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办公楼、生产车间以及宿舍楼的上下楼梯行为,适用于所有员工、客人及其他单位人员。
三、相关责任1.公司每月安排专人对所有楼梯、扶手、护栏、凸起物等都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如发现问题需及时修复;2.楼梯、扶手、护栏、凸起物损坏需立即进行维修,并在维修期间设置合适的临时保护措施;3.经培训后的员工可以使用楼梯、扶手、护栏,但不得进行滑梯、跳梯、爬梯、翻护栏等非法及危险行为;4.对于在楼梯、扶手、护栏等地方放置垃圾,不爱惜公共设施的员工,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进行纪律处理;5.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受到处理或受伤的员工,如存在自身主观过错的情况,则需承担相应的经济及法律责任。
四、操作规程1.上下楼梯时,先观察楼梯的状况,如有问题需尽快汇报给相关人员;2.上下楼梯时,应注意身体平衡,避免奔跑、大声喧哗或与他人搭讪,以免发生意外;3.上下楼梯时,应集中精力,避免分神,同时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免产生危险;4.上下楼梯时,不得手插口袋或背负笨重物品,以保持身体平衡;5.如遇地面湿滑,应注意脚步,谨慎上下楼梯;6.如遇突发情况,应按照应急预案执行,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五、缺陷整改1.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记录整改过程及结果;2.对于重大安全隐患,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3.对于未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或负责人,将进行问责或追究法律责任。
六、附则本管理制度定期审核一次,经过修改和完善后重新发布实行。
有关问题可随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反映。
学校上下楼梯管理制度
![学校上下楼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aa68a7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5.png)
一、目的为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预防楼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及来访人员。
三、管理制度1.楼梯通道管理(1)楼梯通道两侧禁止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2)楼梯通道内禁止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禁止攀爬楼梯扶手。
(3)楼梯通道内禁止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安静有序。
2.上下楼梯规定(1)学生上下楼梯应靠右行走,不得逆行、并行。
(2)学生上下楼梯应排队有序,不得拥挤、推搡。
(3)学生上下楼梯时,不得携带书包、书籍等物品占用扶手。
(4)学生上下楼梯时,不得奔跑、跳跃,确保自身安全。
3.特殊情况处理(1)遇有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师生应立即按照应急疏散预案,有序撤离,不得在楼梯通道内滞留。
(2)如遇拥挤,师生应立即停止前进,原地等待,待秩序恢复后再继续前进。
4.责任追究(1)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违反本制度,造成他人受伤的,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监督检查1.学校安保部门负责对楼梯通道进行日常巡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学校领导定期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学校将定期开展楼梯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整改。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学校安保部门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楼梯通道的安全畅通,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a5091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d.png)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1 为提高员工上下楼梯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1.2 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一切从事办公工作的员工。
1.3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不得违反规定。
如有违反,将会依据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教育与培训2.1 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2.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上下楼梯安全教育培训,熟悉相关规定。
三、楼梯使用规定3.1 楼梯宽度应满足当场货物运输需要,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员工行走。
3.2 楼梯上不得堆放杂物或垃圾,确保畅通无阻。
3.3 楼梯的扶手高度和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员工上下楼梯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 楼梯的亮度应满足照明要求,确保员工上下楼梯时能够清晰地看清楼梯的每一级。
四、上下楼梯的安全注意事项4.1 上下楼梯时,员工应保持正常步伐,切勿奔跑、拥挤或踩踏。
4.2 上下楼梯时,员工不能同时进行其他活动,如接听电话、发短信等,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意外。
4.3 上下楼梯时,员工应保持整齐的队列,不得挤行、追逐或捣乱。
4.4 上下楼梯前,员工应检查楼梯的稳定性,如有异常情况应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4.5 上下楼梯时,员工应使用扶手,确保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或滑倒。
4.6 上下楼梯时,员工应自觉绕过停放在楼梯口的物品,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4.7 上下楼梯时,员工应自觉绕过正在进行维修或施工的楼梯,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突发状况应对措施5.1 如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员工应立即停止上下楼梯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疏散。
5.2 在疏散过程中,员工应保持队形,按照指定的疏散路径和楼梯下楼。
5.3 在疏散过程中,员工应保持冷静,助人为快,避免恐慌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六、监督与检查6.1 公司将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2 公司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08d5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4.png)
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小学上下楼梯是日常学生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楼梯在学生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我们学校特制定了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是该制度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楼梯使用规定1. 学生必须按照楼梯的指示标识上下楼梯,严禁逆行或者跳跃着使用楼梯。
2. 在上下楼梯时,学生必须保持文明礼貌,不得推搡他人或者堵塞楼梯通道。
3. 上下楼梯时,学生必须扶着楼梯扶手,并保持平稳的步伐,不得奔跑或者追逐玩耍。
4. 有身体不适或者行动不便的学生,在上下楼梯时可以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
二、楼梯安全知识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楼梯安全知识教育,包括上楼梯和下楼梯的正确姿势、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楼梯安全的认识。
2.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楼梯安全宣传片,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内容,警示学生不要在楼梯上玩耍、打闹等危险行为。
3. 学校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楼梯安全演练,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
三、学校楼梯的安全设施1. 楼梯上必须安装防滑装置,以减少学生因脚底滑动而摔倒的风险。
2. 保持楼梯通道的畅通,定期清理杂物,防止学生绊倒。
3. 在楼梯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学生注意楼梯安全。
4. 楼梯亮度要足够,避免学生上下楼梯时因光线暗淡而出现不安全的情况。
四、楼梯应急预案1. 学校应建立楼梯应急预案,确定楼梯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应急行动。
2. 在发生楼梯事故或者紧急情况时,学校应及时报警并迅速组织学生疏散到安全地点,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 学校应经常组织楼梯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家长的责任1. 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校的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2.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上下楼梯习惯,教育他们遵守楼梯安全规定,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 家长应定期检查学生的鞋子是否磨损严重,以免上下楼梯时滑倒或者绊倒。
小学学生上下楼梯安全规定(5篇)
![小学学生上下楼梯安全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7ff7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3.png)
小学学生上下楼梯安全规定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证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请全体教师和学生遵守执行。
1、学生平时上下楼的时候,应该靠楼梯右边行走;学生集体上下楼梯的时候,严禁逆向上下:学生集体上楼梯的时候,不允许其他学生下楼梯,集体下楼梯的时候,不允许其他学生上楼梯。
在楼梯上如果有学生不慎摔倒,在场的学生教师要示意队伍停止行进,迅速救治,不得拥挤肆意践踏并及时有序安全地离开。
各班级课间操、升旗仪式前一节课下课必须及时,不得延误,上下楼梯时,应以班级为单位,排队行走。
靠右行走,一步一级台阶,不争抢,不推挤打闹,不追逐起哄,不骑跨栏杆、扶手,不将身体过多探出栏杆楼梯。
根据我校上下楼梯安排中规定的教师维持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
(具体见宜昌英杰学校学生上下楼梯安排及要求)2、学生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拥挤,不碰撞,不吵闹,不搞恶作剧,不准一步跨两个台阶,不准两人勾肩搭背地走。
严禁学生在楼梯上、转弯处打闹、做游戏等。
上下楼梯注意事项:①课间午间禁止学生在楼梯上疯打闹。
②禁止学生从楼上向下抛撒一切物体。
③学生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拥挤,不碰撞,不吵闹,不搞恶作剧,不准一步跨两个台阶,不准两人勾肩搭背地走,不准倚着楼梯扶手向下滑行。
3、集会时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平时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4、学生由班级到操场参加集体活动(如做广播操、升降国旗仪式、演出等),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在本班门口走廊上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教学楼的楼梯下去。
返回时,也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楼梯,回到班级。
5、学生由班级到专用教室上课或者上室外课等,也必须由班级干部组织学生先在班级教室门口列队,在课任老师带领下到指定地点上课。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2d888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3.png)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规范学生的行为,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学生上下楼梯的行为。
第三条学生上下楼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第四条学生上下楼梯应当遵循安全、有序、文明的原则。
第五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二章学生上楼梯管理第六条学生上楼梯应当按照左右分流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拥挤。
第八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专心致志,不得打闹和玩耍。
第九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抓紧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第十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低头看清楼梯阶梯,避免发生滑倒事故。
第十一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保持静止,并尽量不要倚靠楼梯扶手。
第十二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正确使用楼梯,不得走靠边的楼梯,防止发生意外。
第十三条学生上楼梯时应当遵守楼梯通行规则,让行的学生应当给予足够的空间。
第三章学生下楼梯管理第十四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按照左右分流的原则进行。
第十五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慢慢放慢自己的脚步,以防止摔倒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学生下楼梯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拥挤。
第十七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抓紧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第十八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注意脚步,小心下楼梯时的台阶高低,避免发生滑倒事故。
第十九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保持静止,并尽量不要倚靠楼梯扶手。
第二十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正确使用楼梯,不得走靠边的楼梯,防止发生意外。
第二十一条学生下楼梯时应当遵守楼梯通行规则,让行的学生应当给予足够的空间。
第四章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第二十二条学校负责制定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宣传和教育。
第二十三条学校相关部门应当不定期对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及时处理问题。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在楼梯口设置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二十五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校内楼梯的维修和保养,及时处理楼梯的损坏问题。
第二十六条学校应当及时通报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事故,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学校楼梯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楼梯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e9dc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0.png)
一、目的为了加强学校楼梯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楼梯的上下使用,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公共区域。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楼梯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学校安保部门负责楼梯的安全设施维护和日常巡查,确保楼梯设施完好、安全。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师生楼梯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4. 学生会负责组织开展楼梯上下楼梯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遵守楼梯上下楼梯的安全规定。
四、楼梯上下楼梯安全规定1. 上下楼梯时,必须靠右侧行走,不得逆行、并行或追逐打闹。
2. 严禁在楼梯上奔跑、滑行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
3. 楼梯扶手损坏或松动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不得使用损坏的扶手。
4. 楼梯上不得堆放杂物,保持楼梯通道畅通。
5. 楼梯上遇到拥堵时,应自觉排队,依次上下,不得强行插队。
6. 携带物品上下楼梯时,应确保物品安全,不得将物品置于楼梯扶手或踏步上。
7.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上下楼梯。
8. 严禁在楼梯上吸烟、吐痰、乱扔垃圾。
五、安全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楼梯上下楼梯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部门师生的楼梯上下楼梯安全教育,确保师生掌握安全知识。
3. 学生会应定期组织楼梯上下楼梯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师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奖惩措施1. 对遵守楼梯上下楼梯安全规定的师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楼梯上下楼梯安全规定的师生,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3. 对因违反楼梯上下楼梯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师生,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准。
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ed52e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9.png)
小学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小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并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
通过遵守本制度,学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学校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制度和教育,提前预防潜在的事故隐患。
3. 责任明确原则: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各有责任,共同维护学生的安全。
4. 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的不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梯方法。
三、学校责任1. 学校负责安排专人负责楼梯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 学校要在楼梯口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志,对楼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楼梯的平整和牢固。
3. 学校要定期组织楼梯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演练,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 学校要建立健全楼梯安全管理的档案记录,包括检查、维修和培训等方面的记录。
四、教师责任1. 教师要在上下楼梯前,向学生宣讲楼梯安全知识,包括注意事项、禁止行为和应急措施等。
2.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上下楼梯,不允许推搡和追逐。
3. 教师要督促学生遵守楼梯安全规定,如不携带大件物品上下楼梯,不用手机或听音乐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4.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检查,在发现学生存在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和纠正。
五、家长责任1. 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上下楼梯习惯,不得私自改造楼梯或堆放杂物。
2. 家长要和孩子讨论楼梯安全知识,并制定家庭楼梯安全规定,强调不允许在楼梯上玩耍或奔跑。
3. 家长要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校的楼梯安全管理措施和活动安排。
4. 家长要教育孩子,遇到异常情况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老师,不可隐瞒或瞒报。
六、学生责任1. 学生要遵守楼梯安全规定,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和指导。
2. 学生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上下楼梯,不跑、不追逐、不推搡。
3. 学生要保持楼梯的整洁,不乱丢垃圾或写字涂鸦。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3fcd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5.png)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一般规定1.学生上下楼梯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严禁随意地在楼梯间玩耍、追逐和打闹。
2.学生上下楼梯时禁止携带任何危险物品和食物,以免发生伤害和地面脏乱的情况。
二、上楼梯规定1.学生上楼梯时应该按照楼梯右侧行走,严禁两人并排行走。
2.学生上楼梯时要扶着栏杆,缓慢而稳定地行走,切忌奔跑和踢蹬楼梯。
3.当上楼梯遇到其他学生停滞不前时,要礼貌地提醒对方或者等待对方通过后再行动。
4.上楼梯时要保持队形,遵守秩序,切忌堵塞楼梯通道。
三、下楼梯规定1.学生下楼梯时应该按照楼梯左侧行走,与上楼方向流线相反,严禁两人并排行走。
2.学生下楼梯时也要扶着栏杆,缓慢而稳定地行走,切忌奔跑和踢蹬楼梯。
3.当下楼梯遇到其他学生停滞不前时,要礼貌地提醒对方或者等待对方通过后再行动。
4.下楼梯时同样要保持队形,遵守秩序,切忌堵塞楼梯通道。
四、楼梯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上下楼梯时,不得嬉戏、打闹、追逐,不得大声喧哗,保持安静和秩序。
2.学生上下楼梯时应时刻关注前方,注意观察楼梯前后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3.如果发现楼梯护栏破损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班主任或者学校相关工作人员报告,维护好楼梯的安全。
五、违反规定处理措施对于违反楼梯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口头警告、书面批评、通报批评、责令作业等,并及时向学生的家长做出解释和说明。
本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自觉遵守上述楼梯安全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上下楼梯习惯。
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应该一起关注学生的上下楼梯行为,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5篇)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77bd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5.png)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学生上下楼梯不发生拥挤、跌倒、踩踏等危险现象,培养学生文明上下楼梯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订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1、学生上下楼梯要严格遵守“速度缓、脚步轻、靠右行”的原则。
2、学生要秩序井然地上下楼梯,做到八不准:不准奔跑、不准拉扯、不准推搡、不准玩耍、不准拥挤、不准喧哗、不准滑楼梯的扶手、不准在楼梯上跳跃。
3、学生不准攀爬触摸楼道内的窗户、铁门、消防栓等安全设施。
4、学校集体活动期间(如课间操、升旗仪式、集体放学、运动会等)学生集中上下楼梯要排队,前后两人间隔一个台阶,行进间学生不能推拉、打闹、嬉戏,不能掉队、插队,各楼梯口由体育教师和值周教师分别值岗,维持秩序。
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全程护送。
5、无论在走廊还是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得逆向冲撞。
6、上下楼梯前面有学生不小心跌倒时,后面的学生马上在原地停步、扶起,并转告其他的学生。
7、所有学生一经发现楼道拥挤现象,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并第一时间内报告学校老师,紧急情况下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8、定期对学生进行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学校相关规定。
9、值周教师要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10、遇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方案路线撤离,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出教室,到校园安全地带。
11、应急灯确保安装到位,相关老师定期检查(每周至少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修理,确保断电后应急灯能够立即亮起来。
12、教育学生课间文明休息,严禁在楼梯和走廊内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如有发现,校园值日生将扣除班级文明建设奖分。
14、本制度从制定之日起执行。
请严格遵守上下楼梯安全制度,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2)上下楼梯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活动,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发生事故。
因此,建立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示例:1. 全面检查楼梯结构和设施a. 定期检查楼梯的结构和设施是否完好,如扶手、踏板等。
幼儿园上下楼梯管理制度
![幼儿园上下楼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d264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f.png)
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内幼儿的安全,防止上下楼梯时发生意外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幼儿、教职工及外来人员。
三、上下楼梯安全规定1. 上下楼梯时,必须按照指定路线行走,不得拥挤、打闹。
2. 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不得逆向行走。
3. 上下楼梯时,双手扶住扶手,稳步上下,不得奔跑、跳跃。
4. 上下楼梯时,不得推搡、碰撞他人,保持文明礼貌。
5. 上下楼梯时,注意观察前方,防止跌倒或碰撞。
6. 上下楼梯时,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有序疏散。
四、管理措施1. 幼儿园内设置明显的上下楼梯指示牌,明确上下楼梯路线。
2. 每层楼梯口设置专人负责,负责上下楼梯的安全引导。
3. 教师在上、下楼梯时,应密切关注幼儿动态,确保幼儿安全。
4. 定期对楼梯进行检修,确保楼梯设施完好。
5. 对违反上下楼梯规定的幼儿,进行教育、纠正,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惩罚。
6. 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五、责任追究1. 对违反上下楼梯规定的幼儿,教师应立即制止,并对其进行教育。
2. 对因管理不善导致上下楼梯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对故意造成他人伤害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幼儿园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修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在幼儿园内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上下楼梯环境,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希望全体教职工及幼儿共同遵守,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安全秩序。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2554a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1.png)
楼道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楼道的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该楼道的所有使用人员、业主和租赁人员。
第三条相关职责:1. 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负责制定具体的楼道安全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2. 楼道使用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保持楼道的清洁和安全。
3. 物业公司负责定期检查楼道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楼道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负责组织楼道安全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四条楼道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巡查监督,定期检查。
3. 故障及时处理,维修及时到位。
4. 紧急预案,备用通道。
第二章楼道安全管理措施第五条楼道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1. 使用楼道时,必须保持楼道的清洁整洁,不堆放杂物。
2. 在楼道内不得吸烟、饮食和酗酒。
3. 不得私自改动楼道设施设备,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物业公司。
4. 发现火灾、漏水、异味等紧急情况时,要及时报警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5. 在楼道内禁止打闹、奔跑等行为,确保楼道秩序和安全。
第六条楼道设施设备的维护:1. 物业公司负责定期检查楼道设施设备,如灯具、防护栏杆等,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2. 物业公司要制定楼道设施设备的保养规划,并按规定进行保养和维修。
3. 楼道设施设备不得私自移动或更换,必要时需经过物业公司同意。
第七条应急预案:1. 物业公司应制定楼道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
2. 应急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
3. 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楼道使用人员应遵守应急预案,有序疏散。
第八条安全教育培训:1. 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负责组织楼道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火灾逃生、急救知识、楼道安全常识等。
第三章附则第九条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楼道使用人员,物业公司将按照规定予以相应的警告、纪律处分或调离楼道使用权。
2023年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2023年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76ca5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2023年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楼梯是公共建筑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安全管理是确保人员行走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楼梯使用的安全性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2023年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管理责任1. 建筑方应负责楼梯的设计、建造和日常维护,并且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2. 物业方负责楼梯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楼梯设施的安全性。
3. 使用者应遵守楼梯安全管理制度,正确合理地使用楼梯。
三、楼梯设计1. 合理设计楼梯的坡度、踏步和扶手高度,确保用户上下楼梯时能够感到舒适和安全。
2. 明确楼梯入口和出口的标识,确保使用者能够准确找到楼梯。
四、楼梯维护1. 定期检查楼梯的结构、扶手、踏步等部位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 清洁保持楼梯的干净整洁,避免滑倒事故的发生。
3. 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踏步,以免造成使用者摔倒的风险。
五、楼梯使用规定1. 上下楼梯时应保持正常步行或匀速行走,不要奔跑、踢球、打闹等,以免发生跌倒事故。
2. 使用楼梯时,应双手握紧扶手,确保行走的稳定性。
3. 不要在楼梯上玩手机、听音乐或者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活动。
4. 不得在楼梯上堆放杂物,保持楼梯的畅通。
5. 禁止在楼梯口吸烟,防止二手烟污染楼梯空气。
六、应急预案1. 在楼梯出口和入口处设置应急疏散标示,确保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2. 物业方应进行定期应急演练,以掌握应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七、安全教育与培训1. 建筑方和物业方应定期组织楼梯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在楼梯入口处设置安全注意事项的提示牌,提醒使用者注意楼梯安全。
八、监督与检查1.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楼梯的设计、维护、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 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建筑方和物业方整改,确保楼梯的安全性。
九、奖惩制度1. 对于建筑方和物业方未按楼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履行职责的,应予以相应处罚。
2. 对于使用者违反楼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警告、罚款等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529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Up and down stair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了保证学生上下楼梯不发生拥挤、跌倒、踩踏等危险现象,培养学生文明上下楼梯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订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
1、学生上下楼梯要严格遵守“速度缓、脚步轻、靠右行”的原则。
2、学生要秩序井然地上下楼梯,做到八不准:不准奔跑、不准拉扯、不准推搡、不准玩耍、不准拥挤、不准喧哗、不准滑楼梯的扶手、不准在楼梯上跳跃。
3、学生不准攀爬触摸楼道内的窗户、铁门、消防栓等安全设施。
4、学校集体活动期间(如课间操、升旗仪式、集体放学、运动会等)学生集中上下楼梯要排队,前后两人间隔一个台阶,行进间学生不能推拉、打闹、嬉戏,不能掉队、插队,各楼梯口由体育教师和值周教师分别值岗,维持秩序。
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全程护送。
5、无论在走廊还是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得逆向冲撞。
6、上下楼梯前面有学生不小心跌倒时,后面的学生马上在原地停步、扶起,并转告其他的学生。
7、所有学生一经发现楼道拥挤现象,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并第一时间内报告学校老师,紧急情况下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8、定期对学生进行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学校相关规定。
9、值周教师要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10、遇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方案路线撤离,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出教室,到校园安全地带。
11、应急灯确保安装到位,相关老师定期检查(每周至少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修理,确保断电后应急灯能够立即亮起来。
12、教育学生课间文明休息,严禁在楼梯和走廊内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如有发现,校园值日生将扣除班级文明建设奖分。
14、本制度从制定之日起执行。
请严格遵守上下楼梯安全制度,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