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最后,自我意识的丧失导致价值标准的失落。在自由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都以赚钱为目的。个人主义和对自我的崇拜是这一时代文化的特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行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个人是行为的绝对标准,自己的利益追求是行动的轴心。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个人都丧失了自我中心,每个人都按照职业和角色的要求行事,他人的行为标准就是自己的行为标准。在这里,按照他人的行为方式行事才能与他人共处,甚至其它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什么。人的行为失去了标准,丧失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自我沉沦于他人之中。人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许多后现代主义文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竭力描写同性恋、性无能、恋父情结甚至自杀的冲动等。这只不过是对自我怀疑的张扬,并以对人生信念的彻底的绝望来反叛这个导致自我意识丧失的时代。
其次,文化的扩张、文化工业的兴起,使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文化丧失了传统的地位,这也造成文化的危机。以往,聆听美妙的古典音乐,欣赏绘画大师的杰作是陶冶人的情操、逃避物欲世界侵染的有效途径。如今以高技术为手段的大工业可以把古典艺术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摹本可以代替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文化工业与商品生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工业已经开始把古典艺术作为商品在柜台上出售,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之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艺术与生活、商品与文化的界限消失了。文化应当遵循的是商品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它失去了传统的价值意蕴,失去了传统的地位。#p#分页标题#e#
三、解决文化危机的构想
面对晚期资本主义所产生的文化危机,后现代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了种种设想。其中以哈贝马斯、利奥塔德和贝尔等人提出的观点最富有代表性。
哈贝马斯认为,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需要重建日常世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社会行为的主体具有诸如规范、规则、价值观、心照不宣的理解等诸如此类的知识以及人际沟通所必须的适当的社会背景。在日常世界中,人们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作为彼此相互理解的手段,进行自由的交往,以便在行动上达成一致。在交往行动中,行动者为了商议共同对情景的界定,他们才同时涉及到客观的、社会的、主观的世界中的各项内容〔2〕。这就是说,通过交往行动, 日常世界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文化、社会和人格能够达到理解、协调行动和社会化,它有利于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以及人格的形成。哈贝马斯认为,随着社会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社会分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要维持日常世界的再生产就必须依赖于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交往。但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科学技术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权力和金钱等非语言的驾驭机制贯穿于社会系统之中,它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交往的手段。市场、法律体系、福利政策甚至家庭关系越来越依赖于权力和金钱等非语言的媒介手段来有效地运行,它们成为社会整合的手段。于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受到侵犯和干预,文化再生产出现困难。换句话说,经济和政治的运行手段干预和统治日常世界,并因此出现日常世界再生产的危机。人们之间无法共同理解、共享文化。为此,哈贝马斯主张重建日常世界,通过交往行动把社会整合起来。具体地说,在政治方面,重建公众圈,通过语言的讨论来对社会问题达成共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社会政策,而不靠权威来制定政策,靠金钱(富裕的生活)来赢得公众的政治支持。在家庭、工作和社会关系方面,通过日常世界的沟通来实现文化的共享和相互理解。
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引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一本由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19世纪末查尔斯·道尔顿所著的文化批判之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下文化的发展和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并对其可能的未来进行了思考。
本文将就该书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其中的几个重要论题进行讨论。
主要内容1. 资本主义对文化的影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首先阐述了资本主义对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者指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不仅仅对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也深刻地改变了文化的本质。
首先,资本主义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化逐渐成为商品化的工具。
艺术、娱乐等文化产品不再是为了追求美的表达,而是追求市场上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工业化文化所取代,这使得许多原本具有独特性和传统的文化形式逐渐消失。
其次,资本主义还加强了文化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导向。
通过媒体、广告等手段,资本主义市场不断导入大量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文化理念,强调个体的欲望和快感追求。
这导致了一种以消费和享乐为中心的文化形态,削弱了人们对思想、艺术和精神追求的关注。
2. 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的文化矛盾。
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矛盾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
其中一个重要的矛盾是自由与奴役之间的对立。
虽然资本主义市场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竞争,但实际上却产生了强制性的竞争和压迫。
这导致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剥削,从而对人们的自由和尊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另一个矛盾是资本主义市场导致的标准化和同质化。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文化产品趋同化的趋势越发明显。
这使得原本多元化的文化逐渐变得单一和标准化,削弱了人们对多样性的需求和追求。
3. 未来的可能性《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预测。
作者认为,尽管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存在着种种问题,但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创造力和进步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化的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文化思潮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文化思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文化思潮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具有多变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是各种文化思潮产生并变化最快的时期。
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有些派别甚至成为转眼即逝的匆匆过客。
因此,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呈现着一种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面貌,是以多样化为其重要特征的。
各种文化同时存在,相互冲击、相互碰撞,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各种文化的碰撞交流,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文化景观。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的众多思潮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思潮。
一大众文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景观之一是大众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流行。
所谓大众文化是同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亦即知识分子文化)相区别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两大潮流,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
但是,当代的大众文化的势力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甚至有压倒精英文化的趋势。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播工具迅速普及,电视已进入每一个家庭,而网络的兴起更使得各种信息能得到更迅速更普遍的传播。
这就使得普通大众有可能享受到原来只有少数的社会精英才能享受到的文化产品。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劳动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工作时间却大大缩短,人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去享受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出现,使文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精英所独占的领域,而且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那种突出的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教育的职能,从而不再使文化成为远离市场、远离经济的曲高和寡的高雅领域。
大众文化甚至还导致了文化工业的出现,使文化成为经济领域的一种产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工业,文化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
人类能够象制造工业产品那样,规模化地生产出大众所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各种流行音乐、卡通片、电视连续剧充斥市场,供普通大众消费。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作者:贾广鹏来源:《中文信息》2016年第03期摘要: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说明,从中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晚期阶段,社会思想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沟壑和断裂现象,究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和社会机制的不合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扩展和延伸,并对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基于此,本文以资本和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综述为主要切入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基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马克思文化思想延伸展开论述,以此来理清当代思想文化发展的思路,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马克思文化思想延伸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3-0359-02前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是贝尔毕生的心血之作,在其去世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对其他学者的研究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世界各研究学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领域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矛盾理论的差异性、多元性和整体性特征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综合性的阐释和讲解,以此来将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进行透彻性的分析。
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综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发展伴随着人民起义运动而产生的,经济的蓬勃、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一系列运动,都在预示着资本主义文化思潮衍生。
1968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工业社会的局限性逐渐被暴露出来,并收到广大民众的质疑,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到处都是革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贝尔创作并完成了他的毕生心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由此展开了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概述和研究[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起源的文化动力
90年代:1990,华盛顿德国历史研究所,韦伯新教伦 理研讨会,《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
《新教》作为经典
与马克思的理论与方法的对立 方法论的创新:个体作为分析单位,文化观念对社会
现象和变迁的影响。 受众的影响
资本主义精神:贪婪转是道德义务
本杰明.富兰克林对年轻商人的忠告:信誉和责任对于 理想商人的重要性。
“它不仅仅是商业精明,它是一种伦理气质,一种使 我们感兴趣的品质。”
“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我们这里所论述 的只是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中 国、印度、巴比伦,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在 中世纪都曾存在过。但我们将会看到,那里的 资本主义缺乏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 资产阶级:道德尊严 – 反资产阶级:人文道德关怀——经济发展的正义性
核心问题:为什么只有在西方出现了具有世界普遍意 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科学、法律、音乐、现代政 府、资本主义等)——西方特有的“理性化”。
背景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有巨大影响力。 挑战马克思主义 本书是挑战的第一步。 三点反驳:
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引出论点
“由环境所得的心理和精神特征(在这里是家 族共同体和父母家庭的宗教气氛所首肯的那 种教育类型)决定了对职业的选择,从而也决 定了一生的职业生涯。”
“我们就必须在其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征 中,而不是在其暂时的外在政治历史处境中, 来寻求对这一差异的主要解释。”
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引出逻辑中介
– 新教控制更严苛 – 教育与职业选择倾向 – 精神先于经济出现
“按照较为朴素的历史唯物论的学说,这样的思想之产生,是经 济状况的反映,或曰是其上层建筑。对此,我们将在下面详细论 述…资本主义精神(就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而言)无疑在资本主 义秩序出现以前就已存在…这里的因果关系正好与按唯物主义观 点得出的因果关系相反。”
如何看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二律背反——卢卡奇的分析及其启示
如何看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二律背反———卢卡奇的分析及其启示王晓升【摘要】卢卡奇按照康德对于二律背反的分析说明,当人们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内容的时候,会出现思想上的二律背反。
按照卢卡奇的这个思路,贝尔所说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实际上就是一种二律背反,他所说的那两个矛盾着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能够得到辩护,是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表现。
而两种矛盾的东西都能够从不同角度为资本主义服务。
这两种被对立起来的东西都采用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来理解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在本质上依赖于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来运行。
现代资产阶级借助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来玩弄相互对立的东西,从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运行。
只有借助于非同一性的思维,才能揭示这种二律背反背后的奥秘。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二律背反;卢卡奇;文化矛盾中图分类号:B089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1)04-0001-10作者简介:王晓升,江苏盐城人,哲学博士,(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多诺现代性批判理论深度研究”(19BZX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由生产过剩导致的资本主义新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显示出新的特点。
在这样的新的社会背景下,它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其内部不仅各种思想相互冲突,而且其中有些思想直接冲击资本主义文化。
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让反资本主义的文化存在呢?更奇怪的是,这种反资本主义东西还会给资本主义提供动力。
人们在这里必然产生的疑问是,为什么反资本主义的思想竟然会为资本主义提供动力?而当相互对立的东西为资本主义提供动力的时候,资产阶级又会利用这种二律背反。
这就给我们如何恰当地理解和处理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二律背反造成障碍。
于是,如何看待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二律背反,成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
文化主义思潮
第四章文化主义思潮文化是人类生命的精华和底蕴,表现着人类的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
从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性来说,文化更可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生存的根。
历史的发展总是与文化的变迁相伴随。
特别是当发展深刻触及到人类生存的根基时,更会引起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变革。
所以,随着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肯定,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兴起了全球“文化热”。
这种“文化热”又通过诸多理论形式表现自身,成为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并转化为社会思潮。
一、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几个主要表现形态1.文化形态史观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一个“文化形态史观”学派和思潮,主张以文化的新视角去重新理解历史。
它把文化(或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人类文化生、长、兴、衰的传记,并试图比较各种文化的兴衰过程,以此建构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图景。
首倡者是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代表作《西方的没落》(1918年)震惊了西方世界。
后由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将文化形态史观发展到一个高峰阶段,他于1934年出版《历史研究》第1卷,后历时27年将全书12卷出齐(精编为两卷本),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主要观点是:(1)文化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现象。
历史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展现和连续。
但如果这种生命活动没有文化的底蕴,那将与动物活动无异。
如两性关系抽掉人的情感,只是动物式的交配;吃饭如果只是为了活着,如同动物的谋食;住房只是为了栖身,无异于动物的穴居。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把饮食男女这类人类机能同人类其他活动割裂开来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这种活动就具有动物的性质。
”(《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8页)但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认知、评价、审美(即真善美)的追求,使得简单的生命活动也具有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例如,两性关系融进了爱情、道德的内容,就衍化出许许多多的悲喜剧,成为千百年来文人描写的主题;吃不仅是果腹,而成为美食;住不仅是栖身,而成为艺术。
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doc 25页)
—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个人而不是群体,应该把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区分开来,而避免把私人生活政治化;在文化上,他尊崇传统,主张应该合理鉴定艺术作品的好坏,“还认为有必要在判断经验、艺术和教育价值方面,坚持依赖权威的原则”。
①这种“组合型”思想结构已在美国学术界得到承认和重视,并被当做一种典型的“现代思想模式”加以评论。
“技术(包括知识)和理论的高度集约化,正作为创造发明和制定政策的新型原则,日益改造着技术——经济体制,并导致社会本身的科层化(stratification)。
”②《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它的姊妹篇,两部著作互为补足。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贝尔详细讨论了文化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以及如何在社会价值观注重无拘欲望条件下管理复杂政治机构的难题。
作者对于资本主义矛盾的认识,来源于对它原有的文化与经济复合体的拆解分析,也来源于作者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享乐倾向的关注。
贝尔写这部著作有一项理论目标:阐释自己的三领域对立说,说明三领域的断裂是产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根源所在。
大部分现代的社会科学家把社会看成是依照某种单一的关键原则建成的统一“系统”,与他们不同,贝尔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协调的复合体,“它由社会结构、政治与文化三个独立领域相加而成,这三个领域各自拥有相互矛盾的轴心原则:掌管经济的是效益(efficiency)原则,决定①同上。
政治运转的是平等(equality)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原则。
由此产生的机制断裂形成了150年来西方社会的紧张冲突。
”①【原著导读】《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共包括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第一部,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第二部,政治体系的困境三部分。
第一部分共有四章,第二部共有两章。
),贝尔阐述了他的三领域对立学说:社会不是统一的,而是分裂的,它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节奏变化,并且由不同的、甚至相反方向的轴心原则加以调节。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众所周知,在过去30年里,关于资本主义的大部分普遍观点都受到马克思▪韦伯的影响,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双重起源上,马克思▪韦伯仅从辉格党资本主义——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方面强调“禁欲”这一论题,而忽视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另一个起源——世俗的霍布斯主义,即贪欲。
要初步了解、学习、研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找寻深层次的文化矛盾,贝尔引经据典,对比分析,在马克思▪韦伯、桑巴特、马克思、亚当▪斯密、理查德▪库珀等人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论据集中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中内部结构的脱节和断裂现象,展现了他强大的理论根基和对现实的思考。
资本主义社会是否会有瓦解的可能性,社会结构的是否能在一夜之间颠倒过来?社会是否可以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社会机构(技术经济结构)、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和文化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权力是否依然存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文化是否存在内聚力,支撑它的意义又是什么?资产阶级社会的文化危机,文化界限是什么?如何裁定群体之间互相对抗的诉求谁更合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学者。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产生了。
为了强化作者观点,作者通过反复论证的方式,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再版前言,先总的论概括了本书的意图和结论:包括现代性贬值原因、文化富有意义的方法、资本主义的起源、宗教、追求现代主义的代价、资本主义经济冲动和现代性文化驱动的源泉、文化开始掌握变革的主动权的表现、权力、文化界限等;导论部分,从分析性差异和道德发生变化对比(社会学史)两个角度阐述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之间断裂过程,提出了影响我们认识的两个困难、社会结构、文化和政治三者之间区别、工业主义和后工业主义术语的区别、资产阶级在经济领域和道德文化口味的矛盾、社会学上的“越界”、人的双重身份、“公共家庭”概念、资本主义传统价值观摧毁的原因等观点;正文,由远及近、由古至今、循序渐进,从现代性的双重羁绊和政治的困境两方面对社会结构本身矛盾、反文化与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个断裂领域、文化语言的断裂、现代性的本质、宗教衰弱的原因、社会结构变化的三种困境、美国社会动荡的原因、现代公共家庭的困境和问题、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矛盾、信仰危机、相关差异原则、公共家庭的任务等问题进行一一解读,并加以对比、联系,一针见血的指明了结构转变下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实质,即性格构建的不一致、领域的分裂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文化冲击和社会失去传统的合法性后弥漫整个文化的普遍失向感,并强调,回归传统是维持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意义连续性的精髓,美国是否能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它的政体能否实现“公共家庭”的一些概念;后记,作者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总的概括,加深了读者对主旨的认识。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笔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笔记近来,阅读了贝尔先生的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由于本人的专业基础尚显浅薄,对著作中的一些精彩之处不甚理解,即便如此,还是为贝尔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巧妙思辨的能力所折服。
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在阅读贝尔先生的此本著作之前,我查阅了一些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一般认为,丹尼尔.贝尔是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透辟分析,以对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批判,体现了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
他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诸领域有领先地位,在欧美思想界声誉颇高。
此书更被认为是社会科学和思想领域五十年来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
(二写作背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美国经历一场文学文化思潮和社会运动-------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喧嚣尘上,性解放,盗窃、酗酒和吸毒逐渐流行,60年代,“披头士”开始被“嬉皮士”------反文化群体代替,与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披头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嬉皮士”将自由主义延伸至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
二、作者的立场作为当今美国主要的批判社会学家,贝尔在学术与思想结构上与众不同,贝尔先生反复强调申明:“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
”(P20根据贝尔自己的看法,他仅仅在文化方面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理由是他“崇敬传统,相信艺术作品的好坏应作出合理的鉴定,还以为有必要在判断经验、艺术和教育价值方面,坚持依赖权威的原则。
”在经济领域,贝尔认为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因为他主张群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主张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是人们的欲求,并且认为现代经济中企业产权已不明确,因而企业的真正主人应该是企业的员工,而不是企业股东。
他甚至明确表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完全是有可能的”。
(P279他在政治上是自由者,他对于政治和自由的定义都来自康德。
09齐美尔思想
[附] 维尔纳 桑巴特 附 维尔纳·桑巴特 桑巴特(Wemer Sombart)介绍 介绍 生于1863年,卒于 生于 年 卒于1941年。他比他后来的同事兼思想论 年 敌马克斯·韦伯大一岁 韦伯大一岁。 敌马克斯 韦伯大一岁。桑巴特青年时代求学于比萨大 学和柏林大学,并于1888年取得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 学和柏林大学,并于 年取得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 学位。 学位。 1890年,他得到了布列斯劳大学经济学特别教授的教职 年 (这是一个比教授低而比讲师高的职位 。与其他一些德 这是一个比教授低而比讲师高的职位)。 这是一个比教授低而比讲师高的职位 国大学相比, 国大学相比,那时的布列斯劳大学在学术上可以说是一 潭死水。但就是在这里, 潭死水。但就是在这里,桑巴特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906年,在完成《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后不 年 在完成《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他离开了布列斯劳大学,来到柏林商业大学, 久,他离开了布列斯劳大学,来到柏林商业大学,并在 那里第一次获得了教授的职位。 那里第一次获得了教授的职位。1917年,54岁的桑巴 年 岁的桑巴 特得到了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 特得到了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1931年他成为荣誉退 年他成为荣誉退 休教授,结束了正式的学术生涯。 休教授,结束了正式的学术生涯。
三、不同群体的互动形式
社会交往的形式:统治、服从、竞争、合作、 社会交往的形式:统治、服从、竞争、合作、 党派、分工、亲密、疏远、权力变换、 党派、分工、亲密、疏远、权力变换、上 层制度和下层制度、 层制度和下层制度、群体的外部界限和内 部结合等。 部结合等。
群体类型 二人群体 三人群体 大群体
互动形式
一、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 二、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一本由法国文化学者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所撰写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布尔迪厄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文化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1. 社会分化与文化融合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社会分化导致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平等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然而,摆脱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为社会分化的存在也意味着文化的多样化和融合。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这种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化融合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文化融合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因此,要解决社会分化和不平等问题,我们需要在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融合之间寻求平衡。
2.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
这种全球化虽然有助于增加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但同时也给本土文化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一些传统的本土文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国际化的文化符号和符号体系。
这种文化的改变虽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环境,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文化的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体系问题。
因此,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要在保护本土文化和促进国际化文化之间做出正确的平衡。
3. 工业化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工业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
工业化的发展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这种环境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要在促进工业化和保护自然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
总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而且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资料.
基本内容 概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共包括导论,领域的断 裂:(主题绪言)
第一部 (一--四章) 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 第二部 (五--六章) 政治体系的困境
1 一个问题:即当代西方社会中内 部结构脱节和断裂的问题
一个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
线
2
被切割成碎片,成了“经济冲动力”的
附属工具,并显现资本主义社会整体上
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与实践意义
1、强调精神生活建设的重 要性时,并未否认物质生 活的重要性
2、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社会风尚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 纲领,造就“四有”新人
中国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
一是物质享乐主义。
2
二是时尚享乐主义。
3
三是文化享乐主义
THANK
YOU
作者生平 介绍
丹尼尔·贝尔
1974年全美知识精英普测时,他曾名居10位影响最大的著 名学者之列,在欧美思想界声望甚高,最著名的著作是《 意识形态的终结》,此书曾在1995年被泰晤士报评为二战 后最有影响的100本书之一。 他早期是一个左翼知识分子 ,后转向保守主义,其后的观点则更模糊。
2011年2月去世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义中国化研究粟林杰
目录
CONTENTS
1 作者介绍
2 写作背景
3 基本内容
4
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生平 介绍
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1919年出生于纽约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
丹尼尔·贝尔
索
的衰落征兆。
一个理论目标:三领域对立学说
一条出路:回归宗教 、 公共家庭
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感
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感贝尔(Daniel Bell)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是一位具有深刻见解的学者。
他曾经在其著作《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文化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首先,贝尔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经济上的好处,如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等,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这种矛盾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需求的竞争、利润追求和工作意义的丧失之间存在的巨大冲突。
这种冲突使得资本主义成了一个反人类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终结,而是它的终极目标必须是解决这种矛盾。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优势的同时,优先考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其次,贝尔观察到了文化的变革。
他关注了西方传统文化在资本主义发展框架下的演变。
他认为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忠诚,这也使得人们有时会认为文化的广泛认可是不必要的和过度的。
这也导致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正在逐渐被接受和推崇。
尽管文化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但是贝尔的观点明确指出了文化变化的重要性。
最后,贝尔认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注意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往往追求体力上的成就(如敏捷、速度、力量);然而,知识分子更重视智力上的成就(如兴趣、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知识分子是如何思考、行动和维护这种思考和行动的。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差异,并确保知识分子的权益和价值得到充分的重视。
总之,贝尔的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以及文化变革的必要性。
这些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发展和文化变化的本质。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变革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机遇。
我们可以在文化变革中寻找机遇,为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理性——文化的最终归宿
文化长廊理性——文化的最终归宿王顺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宗教思想是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的核心内容,作者在这一部书中揭示了从新教伦理和经济冲动相协调促进早期资本主义崛起,到信仰衰落、现代主义兴起和享乐主义盛行的过程;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欲望和理性缺乏限制、经济和文化领域断裂、精神陷入危机、社会矛盾重重的现象。
贝尔提出复兴传统宗教,使文化回归理性。
关键词:文化矛盾;宗教思想;理性;文化归宿作者简介:王顺(1994-),男,汉族,河南洛阳人,沈阳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195-01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
现代主义主导文化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精神的张扬和放飞,表达个人情感,主张改造一切,摒弃传统,资本主义文化与传统产生了断裂。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面对这一问题提出文化应该向宗教回归的观点,使人认知、坚定信念以及拥有信仰。
但从贝尔的出发点来看,他是针对现代主义横行导致资本主义文化出现断裂这一现状而提出的。
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主义过分地宣扬个性化,人的主观感受凌驾于一切之上,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走向理性。
一、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贝尔将社会分为相互独立的三大领域,即社会结构(技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
他认为,资本主义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对立冲突,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这种冲突将愈演愈烈。
这三个领域之间存在的矛盾:技术—经济体系(社会结构)强调的是讲等级、重权威的科层、体制,而政治则强调平等的参与和被统治者的同意;技术—经济体系崇尚节俭的美德,而文化则纵容放逸挥霍;技术—经济体系重视角色分割和专业分工,而文化强调作为整体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
贝尔指出:这些矛盾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他综合分析了韦伯提出的“宗教冲动力”和桑巴特的“经济冲动力”,认为前者的禁欲苦行论导致了资本主义对宗教的反叛,后者的贪婪摄取性是资本主义的本性,当宗教的控制力减弱时,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崛起并对宗教发生反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的出发点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一个思想: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具有相应的文化起源和合法性基础。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同新教伦理非常相近的,而新教伦理的核心是一种特定的禁欲苦行主义:新教徒把此世工作的成功看作是对于自己的上帝选民身份的一种心理验证,因而一方面具有发财致富的宗教动机(这也可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合法性基础),一方面又特别重视经济活动的成功手段。
但贝尔认为韦伯所重视的新教禁欲苦行主义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精神起源的一个方面。
资本主义另外还有一个精神起源,那就是另一个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纳·桑姆巴特所讨论的贪婪攫取性(acquisitiveness)。
霍布斯的个人主义哲学和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精神”是这种贪婪攫取性的文化表现。
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打细算的谨慎持家精神”,另一方面是认为“边疆没有边际”、“以彻底改造自然为己任”的不断开拓精神(29页)。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文化起源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都起了推动作用,但彼此间却处于矛盾之中。
但恰恰是这两个矛盾方面的并存,才有助于避免各自的过分膨胀。
另外,这两种精神虽然都是资本主义的文化起源,但真正为资本主义提供合法性基础、或者说对资本主义行为行使“道德监护权”的,仅仅是新教伦理。
经过对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的发展过程的分析,贝尔的结论是,原先赋予资本主义社会以合法性、行使对于资本主义行为的“道德监护权”的文化基础,已经瓦解了。
贝尔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是三种因素:第一,严肃艺术中的现代主义。
贝尔概括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三个特征:坚持艺术与道德的分化(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反对“文以载道”的观念);推崇创新和实验(主张“新的就是好的”,认为艺术的生命在于题材、手法、材料和观念等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把自我(也就是那个热衷于原创与独特性的自我)奉为鉴定文化的准绳。
在贝尔看来,在推崇个人自由和解放、批判传统和权威方面,现代主义艺术同资本主义经济冲动其实同出一辙。
但是,它们之间却迅速生成了一种敌对关系;“资产阶级精打细算、严谨敬业的自我约束逐渐同他们对名望和激动的孜孜追求发生了冲突。
当工作与生产组织日益官僚化,个人被贬低到角色位置时,这种敌对性冲突更加深化了。
工作场所的严格规范和自我发展、自我满足原则风马牛不相及,难以和平共处。
”(第34页)第二,大众文化中的非理性主义。
这方面贝尔指的主要是在六十年代达到高潮的一些现象:对暴力和残忍的炫耀;沉溺于性反常;渴望大吵大闹、抹煞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的政治化和政治的艺术化(审美化)。
(第170-172页)第三,市场体系的享乐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求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又要求刺激消费。
资本主义经济不仅提出了多多消费的需要,而且提供了提前消费的手段。
贝尔说:“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清教的约束和新教伦理扼制了经济冲动力的任意行事。
当时人们工作是因为负有天职义务,或为了遵守群体的契约。
破坏新教伦理的不是现代主义,而是资本主义自己。
造成新教伦理最严重伤害的武器是分期付款制度,或直接信用。
从前,人必须靠着存钱才可购买。
可信用卡让人当场立即兑现自己的欲求。
机器生产和大众消费造就了这种新制度,新欲望的不断产生、以及用以满足它们的新方法也促成了这一改变。
”(第67页)由于上述因素,美国社会出现这样一个奇特的混合:“一方面,商业公司希望人们努力工作,树立职业忠诚,接受延期报偿理论—说穿了就是让人成为‘组织人’。
另一方面,公司的产品和广告却助长快乐、狂喜、放松和纵欲的风气。
人们白天‘正派规矩’,晚上却‘放浪形骸’。
”(第119页)“一方面强调功能理性,专家决策,奖勤罚懒;另一方面强调天启情绪和反理性行为方式。
”(第132页)这就是目前美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危机。
就社会而言,这意味着凝聚力的消解;就个人而言,这意味着生活意义的失落。
由于这种文化危机和文化矛盾,贝尔认为“美国资本主义已经失去了它传统的合法性”(同上)。
贝尔还提到导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另外一个来源。
对于现代各国来说,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虽然经济增长从未有过民族主义的强烈感染力,从未有过起它曾经用以动员社会的思想意识的感召力,但它已经成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
”(第298页)但问题是,这种增长唤起了人民难以遏制、但也难以满足的持续提高的期望,这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资本积累的果实,经济增长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却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的期望。
资本主义制度发现,要给这些期望降调十分困难。
当这些期望与其他飘忽不定的因素(例如恶性的然而又是周期性发生的通货膨胀;它的渊源是突然兴起的世界经济)结合起来时,他们就会为经济动荡和政治动荡创造条件,而政府则会发现这些动荡越来越难以对付。
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失落感和危机感,动摇了个人对社会的信仰。
”(第302页)对于上述文化矛盾和信仰危机,贝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假如世俗的意义系统已被证明是虚幻,那么人依靠什么来把握现实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冒险的答案——即西方社会将重新向着某种宗教观念回归。
”(第75页)“宗教能够重建代与代之间的连续关系,将我们带回生存的困境之中,那是人道和友爱的基础。
”(第76页)贝尔的这个观点,是他之所以被称为新保守主义者的重要原因。
但是他并不是要求人为地复兴宗教。
他一方面认为宗教能够重建代与代之间的连续关系,另一方面又认为“我们无法人为地制造出这种连续性”(同上)。
“人们可以发明一些方法,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可以设立一些机构。
但是信仰却具有一种有机性质,它不可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得以产生。
一旦信仰破灭,它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生长起来(因为它的土壤是经验),并重新发挥效用。
”(第302页)在1978年的再版前言中,他又强调指出:“宗教是不能制造的。
人为制造的宗教更加糟糕,它虚伪浮夸,极易被下一轮时尚冲散消灭。
”(第39页)“宗教源出于人类分享共同悟性的深切需要,它不是‘灵魂工程师’所能制造的。
”(第40页)贝尔的观点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宗教是人类有意义地生活、彼此融洽地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会很自然地回归宗教。
这种条件,简单地说,就是在种种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等——面前,意识到人类的局限性,意识到有必要进行种种限制——对发展的限制、对环境发展的限制、对军备的限制、对生物界横加干预的限制,以及对“那些超出道德规范、同魔鬼拥抱并误认为这也属‘创造’的文化开发活动”的限制。
(第40页)除了寄希望于人们自发回归的宗教意识之外,贝尔还提出了他所谓的“公众家庭”的观念,用这种观念来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
贝尔承认现代的多元社会的三个层次——以国家为代表的整个社会、在规模和种类上各不相同的特殊群体、个人——都不能忽视。
他一方面肯定“个人主义思想是人类意识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另一方面批判“美国十分猖獗的个人主义”。
他一方面承认“在一个现代的多元化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具有一定要求的群体是社会学上的事实”,并且认为“一个现代民主政体的特殊力量在于:它可以容纳如此众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些特殊群体会“导致负荷过重,造成四分五裂,而且还常常引起政治上的僵持”。
为了解决这几方面的矛盾,他主张“我们必须考虑到那些不顾任何差别而是用于任何人的规则、权利和情况;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那些显示出群体之间的相应区别(在需求方面,在补偿的理由方面,再要承担的负担方面)的规则、权利和情况;并且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分配。
”(第320页)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贝尔要求不是把自由和平等对立起来,而是通过对不同意义的平等的区分,来协调自由和平等。
首先要区分“平等待人”与“使人平等”,一般来说,平等待人是合理的,而使人平等则是错误的。
他又区别“条件的平等”、“手段的平等”和“后果的平等”。
一般来说,注重条件的平等和手段的平等是合理的,而注重后果的平等则是错误的,因为“减少后果悬殊的努力就意味着,为了使另外一些人更与之平等,某些人的自由将会被限制或牺牲”(第325页)。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顾后果方面的严重不平等。
贝尔主张用“相对差别原则”来处理一些问题,比如对不同收入的人征不同的税,对不同的学校规定不同的招生要求等等。
作为能力和成就之报酬的财富不平等应该予以承认,但对于金钱与金钱之外的社会商品(如医疗保健)的交换,则要加以限制。
同时,他建议对消费进行有选择的征税,并改进那些适用于一切人的必要社会公用事业。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贝尔把这个问题理解为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成本收益计算和非经济价值的社会标准之间的平衡问题,并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抗,效率的要求正遭受压迫。
贝尔把这个问题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情况,假定经济增长速度为零,问题主要发生在同一代人之间:重视效率原则往往会顾不上弱势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公正原则则要求照顾这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设在哪里才是合理的?对此,贝尔提到了美国哲学家罗尔斯的“最低限最高标准”:一种追求效率因而导致社会差别的社会安排如果是合理的,那么,与其他安排相比,它必须能给社会上最无优势的成员带来最大的可期望好处。
对罗尔斯的观点贝尔虽然提出了一些批评,但总体上还是赞同的。
第二种情况,假定经济增长速度大于零,问题同时也发生在不同代的人们之间:当前的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利用那些可以留给后人来利用的资源?当前的人们的利益与未来的人们的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贝尔既反对苏联社会的“当前这一代可以为未来而牺牲”的见解,也反对西方社会的这种情况:“为了消费的缘故,人们不惜把资源浪费在多余的虚饰夸耀型产品之上(例如,又大又重的汽车,消费品的奢侈包装)。
”(第336页)为此,他强调把“需求”(也就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之一马尔库塞所说的“真实需要”)和“欲求”(也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虚假需要”)区别开来,反对把对于后者的满足当作生产的目的。
公众与私人的关系,贝尔说西方社会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守旧人士想得到经济自由,但又想得到道德管制,而当代自由主义者想得到经济管制,但又想得到道德自由。
贝尔的立场介于两者之间:要经济管制,但承认分权和竞争的好处;反对“道德警察”对人们的私人生活横加干预,但认为“社会必须拥有一种羞耻感,以免使社会自身丧失对道德规范的一切感觉。
”(第339页)贝尔承认,对于什么叫“羞耻”,是下不出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的。
但是,他说,公众和私人之间的区别,则是可以明确定义的:“可以在它们二者之间筑上一堵墙。
这样一来,就可以禁止公开夸示色情、淫秽以及使人格蒙受耻辱的那些好色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