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教育个案分析[1]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即将结束,我班有一学生小遥的行为与其他有所不同,他最明显的是双手互掰和翘板凳。
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一两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甚至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属于三快(手快、嘴快、脚快)儿童,干扰其它学生听讲,头脑中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我询问过他的家庭情况:他爸爸在县城开三轮车帮人送货;妈妈属于脑子不太好使的那种;在家每天接送小遥上学。
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而且也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异常(扳手指)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上课在上课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翘凳子和扳手指头一下又望望后面的同学一下又学着老师表扬其他学生的语气说:’你真棒”的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又似在沉思自己掐手指头的快感中。
其他同学在答题时他常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凳子上一下又一下的摇或是下位打扰旁边的同学,从不关注老师和黑板。
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互掐手指头和翘凳子。
2、课间操做操时他总是跳来跳去不按规矩排队。
硬是让他站好也没有按照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课间操做完其他学生都回教室去了他却满操场跑、叫。
3、就餐吃饭从不坐着而是跪着凳子上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三、研究与分析(一)判定分析通过这些观察记录我们能否判定小遥就是有多动症呢?这需要通过心理测试、医院诊断等专业手段才能判定。
而我们因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查资料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症状,通过观察来判断。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
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注意缺损、儿童行为问题等。
多动症少年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走动,打扰其他同学学习。
家长和老师反映,小明在家也经常无法安静下来,容易分心,做事拖沓。
经过医院诊断,小明被确诊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多动症。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小明的家庭教育环境较为宽松,家长对其较为宠爱,常常满足其各种要求。
这种溺爱的教育方式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律意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此外,家长对小明的多动症状关注不足,未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干预。
2. 学校教育因素小明就读的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对多动症的了解有限,缺乏针对多动症学生的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对小明的行为干预不足,导致小明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对多动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小明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歧视。
同学和老师对他的态度较为冷漠,使他更加缺乏自信,加剧了多动症状。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家长应加强对小明的关注,了解其多动症状,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家长要培养小明的自律意识,教育其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给予其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自信。
2. 学校教育(1)教师应提高对多动症的认识,了解多动症学生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
(3)加强课堂管理,对小明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其遵守纪律。
(4)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3. 社会环境(1)提高社会对多动症的认识,消除对多动症学生的歧视。
(2)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多动症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多动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家长和老师对教育效果表示满意。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说,幼儿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动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面临各种挑战,而针对这些挑战,教师和家长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下面,我们将通过个案分析探讨多动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多动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表现多动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活动过度等特点。
他们可能难以坐定、易于分心,对任务完成缺乏耐心,以及难以按照规定行为。
多动症儿童还可能在社交交往中存在问题,如难以与其他孩子合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2. 多动症儿童教育的挑战针对多动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表现,教育者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教师需要关注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集中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学习的效果。
教师需要应对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冲动和过度活动,确保他们不会对其他孩子造成影响。
教师需要协助多动症儿童在社交交往中融入,避免被孤立。
3. 解决多动症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要解决多动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问题,教师和家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等方法,帮助多动症儿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教师可以引导多动症儿童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过多的能量。
家长也要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多动症儿童的教育问题。
4. 幼儿园教师培训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教育问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也面临挑战。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对多动症儿童的认知和教育技能。
培训课程可以包括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分析、教育方案制定、行为管理技巧等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多动症儿童教育问题。
5. 多动症儿童家长教育除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多动症儿童的家长教育也至关重要。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向家长传授多动症儿童的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技巧,共同关注多动症儿童的成长。
6. 科学的评估和干预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教育问题,科学的评估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小班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幼儿小班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个案背景:小明,男,4岁,就读于幼儿园小班。
小明有明显的多动症状,这导致他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社交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他难以保持安静,常常在座位上不停地踊跃起来,或者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他也经常打断老师和同学的讲话,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
此外,他还表现出冲动的行为,比如随手拿起他人的物品,或者突然跑过去插入其他小组的活动。
个案目标:本个案的目标是帮助小明控制多动症状,提高他的集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改善他在学习和社交中的表现。
同时,也需要和小明的家长和老师一起合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以便在多个环境中对多动症状进行干预。
干预策略:1.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设置一个安静和可供小明专注的学习角落,确保他的座位上没有让他分心的物品。
-减少教室内的视觉、听觉和噪音刺激,以帮助小明集中注意力。
2.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安排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例如在晨午休前和下午放学后的游戏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小明消耗多余的能量。
-提供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如游戏、跳绳和跳跃类活动,以帮助小明集中精力并放松紧张的身体。
3.设置目标和奖励系统:-和小明一起设定可量化的目标,例如在30分钟的课程中保持安静5分钟,或者专注于完成一个任务。
-设立奖励系统,例如奖励小明在一周中达到目标的次数,以增强他的积极性和努力。
4.分散学习和活动:-将学习和活动分成短时间的小块,通过多次休息和切换来疏导小明的注意力。
-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动手活动,以增加小明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5.家校合作:-与小明的家长和老师进行合作,沟通并分享观察到的进步和困难。
-提供家长和老师相关的培训和资源,帮助他们理解多动症,以及如何支持和管理小明的症状。
个案评估和结果:在干预过程中,每周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便了解他的进展以及干预策略的有效性。
个案期间,小明逐渐表现出更好的自我控制和集中力,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较长的安静时间,参与活动时也能更好地融入小组。
(完整)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1]
多动症个案分析一、研究对象: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他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
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他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
能认识较多的汉字,掌握的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
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刚到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
上课时,他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
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在他进入学校后,我们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他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1、家庭原因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
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他的行为太过分了,他奶奶就会告诉他的爸爸,他爸爸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和骂,他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或吓唬他,编造一些东西吓得他不敢吵。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的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导致他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他不知道骂的意思,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古怪的事。
同学都不跟他一起玩,他就更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他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的书,又去玩教室的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他,他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他,对他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的意识。
因此只要他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他怎么走。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他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三、多动症导致的问题行为1、伤人由于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的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他拿,要跟他拿回来。
多动症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明自入学以来,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动症症状。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走动、大声喧哗,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小明家长表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如做作业拖沓、容易分心等。
经过多方了解,我们决定对小明的多动症进行教育干预。
二、案例分析与诊断1. 案例分析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此外,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做作业拖沓、做事粗心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小明自身和周围同学带来了很大困扰。
2. 诊断根据小明的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ADHD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
三、教育干预方案1. 家庭教育(1)家长应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2)家长要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克服困难。
(3)家长要合理安排小明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家长要培养小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
2. 学校教育(1)教师应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尊重小明的特殊需求。
(2)教师要根据小明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加强与小明的沟通交流,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4)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座位,将小明安排在安静、便于管理的位置。
3. 社会支持(1)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ADHD的认识。
(2)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3)学校可以组织同学开展互助活动,帮助小明融入集体。
四、教育干预实施1. 家庭教育实施(1)家长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
(2)家长与小明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
(3)家长引导小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
多动症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本案例以一名多动症学生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其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人物:学生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12岁年级:六年级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自入学以来,其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
课堂上,他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做作业时,他常常坐立不安,无法坚持完成;与同学交往时,他常常冲动行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针对小明的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常常东张西望,甚至有时会离开座位。
2. 活动过度:小明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总是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安静下来。
3. 冲动行为: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未经思考就发言,有时甚至对同学进行攻击。
4. 学习困难:小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三、教育策略针对小明的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旨在帮助他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效果。
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采用了以下措施:座位调整:将小明安排在教室前排,便于教师关注。
课堂互动: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视觉辅助: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小明理解教学内容。
2. 行为矫正:针对小明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的问题,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规则:与小明一起制定课堂纪律,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边界。
正强化:当小明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负强化:当小明违反规则时,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认识到错误。
3. 家庭合作:教师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庭教育:家长配合学校,在家中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培养小明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班幼儿多动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这一现象也日益凸显。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在我国,多动症儿童的比例逐年上升,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困扰。
本案例将以一个小班幼儿为例,探讨多动症的教育策略。
二、案例描述小班幼儿小华,今年5岁,聪明伶俐,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经常在课堂上随意走动,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家长反映,小华在家也经常跑来跑去,难以安静下来。
经过观察和评估,教师发现小华存在以下问题:1. 注意力不集中:小华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老师讲解的内容,经常被周围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多动:小华在课堂上经常随意走动,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碰撞,影响课堂秩序。
3. 冲动:小华在与人交往时,容易冲动,缺乏耐心,经常与小朋友发生争吵。
三、教育策略针对小华的多动症问题,教师采取以下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如上课时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等。
- 加强课堂管理,及时纠正小华的不良行为,避免其影响其他同学。
-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华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其参与度。
2. 培养注意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游戏、故事、音乐等,激发小华的学习兴趣。
- 适当调整课堂节奏,避免长时间讲解,让小华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 设计注意力训练活动,如听数游戏、拼图等,提高小华的注意力。
3. 引导情绪管理:- 教授小华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冷静思考等。
- 鼓励小华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其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冲突。
-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华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强化正面行为:- 及时表扬小华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
- 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小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 鼓励小华参与集体活动,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生多动症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自入学以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动,打扰其他同学学习。
他喜欢插嘴,不遵守课堂纪律,容易冲动,与同学发生矛盾。
课后,小明作业完成不及时,书写潦草,经常丢失学习用品。
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小明存在多动症倾向。
二、案例分析1. 多动症的定义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在注意力、活动控制、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2. 小明多动症症状分析(1)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经常走动,不能专注于听讲,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多动:小明在课堂内外都表现出多动行为,如翻书、摆弄文具、离开座位等,影响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
(3)冲动:小明容易冲动,与同学发生矛盾,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教育措施1.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1)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
(3)针对小明,教师可以采取单独辅导、提醒等方法,帮助他集中注意力。
2. 加强家校合作(1)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家长应关注小明的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按时完成作业等。
(3)家长要耐心引导,避免过度批评,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 强化行为矫正(1)针对小明的多动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设立“静心角”,让小明在需要时到“静心角”静心思考。
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小明适当的关注,如提问、表扬等,提高他的课堂参与度。
③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如体育、音乐等,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2)针对小明的冲动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教育小明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问题时要冷静思考。
②培养小明的同理心,让他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③引导小明参加心理辅导,帮助他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幼儿园小班多动症幼儿个案
幼儿园小班多动症幼儿个案【一】个案背景姓名:小宝(化名)年龄:5岁班级:幼儿园小班诊断: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小宝,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但在幼儿园的表现却让老师们犯了难。
他上课时经常离开座位,打扰其他小朋友,注意力难以集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宝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与记录。
【二】行为表现1.注意力不集中小宝在上课时,经常东张西望,很难专注听讲。
有时老师提问,他甚至会答非所问。
在做作业时,他也不能安静地坐下来,总是动来动去。
2.行为冲动小宝在与小朋友玩耍时,常常因为冲动而做出危险的动作。
比如,他会突然跑过去抱住别的小朋友,或者在没有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拿走别人的玩具。
3.情绪波动小宝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声哭闹,有时候又表现得过于兴奋。
这使得他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并不融洽。
【三】分析与建议1.家庭因素经过与小宝的父母沟通,我们发现家庭环境对小宝的影响较大。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小宝,导致小宝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2.教育方法(1)增强课堂互动: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让小宝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的注意力。
(2)设置明确规则:老师在课堂上要设立明确的规则,让小宝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3)鼓励与表扬:老师要善于发现小宝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
3.家庭与学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小宝成长的重要环境,双方要加强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小宝的进步,及时反馈情况。
【四】实施与效果1.家庭方面小宝的父母开始抽出时间陪伴小宝,关注他的成长。
他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小宝,而不是简单地责骂和惩罚。
2.学校方面老师们根据小宝的特点,调整了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他们增加互动环节,让小宝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同时,老师们也注重与小宝沟通,了解他的需求。
3.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宝的行为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
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一、问题提出:近几年来,部分低年级学生多动症现象较普遍。
他们在生活中会为家长、为教师制造一系列的麻烦,家长疲惫,老师头疼,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主要行为:李子昂平时不爱说话,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多,上课不爱听讲,总摆弄着东西,教师批评只能安静的认真听讲几分钟,又摆弄起来,平时会拉女孩小辫,打别人,其外婆说该生在家,总不能专心去做事,成绩不理想。
三、进行辅导:首先,我找其外婆谈话记录如下:师:李子昂平时爱和你们交往吗?遇到问题乐意请你们解决吗?其外婆:我对他要求较严格,他父母不在身边,我作为外婆总想多管教,不能让他的父母失望。
师:他上课时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儿钻桌子底,在家也这样吗?其外婆:在家也这样。
他写作业时,我坐在旁边辅导,他的名堂特多.师:孩子有多动症趋向.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用温情引导他,多关心他,降低对他的要求,好吗?其次,我找李子昂谈话.我:你有许多玩具吗?李(声音提高了些,略带自豪):我有可多玩具了,有汽车、飞机、坦克可是妈妈和外婆只想要我学习,不让我玩.我:哟!你有这么多玩具,只要你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就把玩具将给你玩,好吗?李(点点头):老师,你真好!我太调皮了吗?我:谁说的?我觉得你很乘,你听老师说一说,你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写得很工整,要是多有几个朋友就更好了。
李:以前__不理我,说我调皮,现在她和我玩了。
我:这说明你进步了。
只要你今后认真听讲,别把玩具带到学校玩。
上课时,不乱摆弄东西,同学们一定有更多人乐意和你做朋友。
这次谈话之后,我故意找了几位活泼开朗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话,请他们做李子昂的朋友,他们表示乐意和李子昂交朋友。
相信,李子昂要和上课多动说再见了。
通过上次的谈话,李子昂上课时会大胆地看着我的眼睛,每次罢弄东西时,会觉得很羞愧,悄悄地收在书包里,课后,会走出教室和少部分同学玩。
多动症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多动症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多动症儿童的教育干预策略。
二、案例介绍小明(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明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动症症状,具体表现为: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容易分心,经常与同学讲话、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
2. 多动:小明在课堂上坐不住,经常在座位上扭动身体,甚至站起来走动。
3. 冲动:小明在课堂上容易冲动,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有时还会故意捣乱。
4. 学习成绩较差: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学习上难以跟上进度,成绩较差。
三、教育干预策略针对小明的多动症症状,教师和家长采取了以下教育干预策略:1. 家庭教育(1)家长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如关闭电视、电脑等。
(3)家长对小明的学习进行监督,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4)家长鼓励小明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2. 学校教育(1)教师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实物演示等,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2)教师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
(3)教师根据小明的特点,调整座位,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4)教师与小明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 社会支持(1)学校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多动症的认识,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的症状。
(2)学校与社区合作,为小明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如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帮助他融入集体。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多动症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1. 注意力集中:小明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与同学互动减少。
多动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典型的多动症(ADHD)孩子,今年10岁。
从小,他就让父母和老师头疼不已。
在学校,他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在家里,他一刻也停不下来,不是在墙上爬来爬去,就是在地上打滚,甚至经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尽管父母和老师对小明的行为感到无奈,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希望找到一种方法,帮助小明健康成长。
二、案例分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小明的情况正是多动症的典型表现。
面对这样的孩子,教育者需要耐心、细致地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从而表现为多动和冲动。
2. 学校因素:小明的学校教育方式较为传统,缺乏针对多动症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在课堂上,小明无法集中注意力,教师也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3. 个体因素:小明本身具有多动症的生理基础,这使得他在行为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三、教育策略1. 家庭关爱:父母要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多与他沟通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
同时,要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鼓励,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学校教育:学校要针对小明的特点,采取个性化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以提高小明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小明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专业干预: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对小明的多动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小明可以接受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等。
4. 同伴支持:鼓励小明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尊重和理解。
同时,引导其他同学关心和帮助小明,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教育过程1.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与小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
幼儿园教育案例多动症(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5岁,是某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学生。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但他的行为总是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
在幼儿园,小明经常在课堂上随意走动,无法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在户外活动中,他总是跑来跑去,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家里,小明也无法安静地看书或者玩耍,总是不停地动来动去。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观察,初步判断小明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
二、案例分析1. 多动症的定义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在注意力、注意力转移、情绪控制、冲动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冲动行为等。
2. 多动症的症状(1)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儿童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做事经常半途而废。
(2)多动:多动症儿童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为手脚不停地动,坐不住,容易摔跤或碰撞他人。
(3)冲动:多动症儿童常常缺乏耐心,做事急躁,容易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
(4)情绪波动大:多动症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生气、哭闹,有时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3. 多动症的原因多动症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孩子的多动行为。
(2)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3)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4)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的成长。
2. 幼儿园教育(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要为多动症儿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有序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一、个案基本信息。
1. 小名叫淘淘(化名):这是一个超级活泼的小男孩,今年刚满7岁,上小学一年级。
他就像一颗停不下来的小陀螺,整天精力旺盛得不得了。
2. 家庭环境:淘淘的家里人都很爱他,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但只要有空就会陪他。
家里的氛围很温馨,不过有时候也会被淘淘搞得一团糟,爸爸妈妈常常是又好气又好笑。
二、多动行为表现。
# (一)课堂上的“小旋风”1. 坐不住。
在课堂上,淘淘就像屁股上长了刺一样,根本坐不住。
别的小朋友都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他呢,一会儿把椅子挪来挪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就像在演奏一场奇怪的音乐会。
老师刚提醒他坐好,没过两分钟,他又开始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像条小虫子。
有一次,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字,一转身就发现淘淘已经蹲在地上了,正研究他鞋子上的鞋带呢。
老师问他在干嘛,他还一脸无辜地说:“老师,我的鞋带开了,它好像在跟我说话,叫我不要坐着。
”这回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 注意力分散。
淘淘的注意力就像风中的羽毛,飘来飘去,很难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老师在讲数学题的时候,他的眼睛却盯着窗外的小鸟,还时不时地小声和旁边的同学说:“看,那只小鸟飞得好快啊,肯定是在参加比赛呢。
”完全不顾老师正在讲的重要知识。
课堂上老师让大家看书阅读,淘淘刚开始还能翻几页书,可是很快就被书上的插图吸引住了。
他拿着铅笔在插图上乱涂乱画,把好好的一本书画得乱七八糟,周围的同学都被他影响得没法好好看书了。
# (二)课间的“小调皮”1. 跑来跑去。
课间休息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会在教室里聊聊天或者去上个厕所。
可淘淘就像被施了魔法的小兔子,在教室里横冲直撞。
他一会儿从教室这头跑到那头,一会儿又在桌椅之间穿梭,就像在玩迷宫游戏一样。
经常撞到别的小朋友,惹得大家哇哇叫。
有一回,他跑得太急了,不小心把一个小女孩的水杯碰倒了,水洒了一地。
小女孩都快哭了,他却在旁边拍手说:“哇,地上出现小水洼了,可以当游泳池啦!”真是让人又无奈又好笑。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一、个案基本情况。
1. 小明(化名):男,8岁,就读于[具体学校]二年级。
这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看起来特别机灵,可就是这多动症让他在学校里没少“惹事儿”。
2. 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工作比较忙。
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爸爸妈妈对他的教育方式有点简单粗暴,一看到他调皮捣蛋就忍不住训斥。
二、多动表现。
# (一)课堂上。
1. 坐不住。
这孩子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似的,凳子上就像有钉子在扎他。
上课没几分钟就开始扭来扭去,一会儿把身子歪到左边,一会儿又歪到右边。
有时候甚至直接站起来,在座位旁边晃悠,搞得周围的同学都没法安心听课。
老师经常提醒他“小明,坐好!”,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过不了多久又开始动起来了。
2. 小动作多。
他的手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不是摆弄铅笔盒里的文具,把铅笔拿出来又放进去,就是撕作业本的角。
还经常拿橡皮擦在课桌上乱画,好好的一张桌子被他画得乱七八糟。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他还会去揪前排同学的头发,惹得同学哇哇叫。
# (二)课间休息。
1. 跑来跑去。
下课铃一响,他就像火箭一样冲出去,在教室里或者走廊上跑来跑去,横冲直撞的。
有时候差点撞到其他同学,大家都躲着他。
他也不管不顾,就沉浸在自己的“奔跑世界”里。
别的同学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聊天或者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他可没这个耐心,就觉得跑来跑去才有意思。
2. 打扰别人。
他看到有同学在玩游戏,就会突然跑过去捣乱。
人家在玩跳棋,他会一下子把棋子弄乱,还嘻嘻哈哈地觉得很好玩。
要是有同学在看书,他会凑过去抢人家的书,搞得大家都很讨厌他,渐渐地,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三、原因分析。
# (一)生理因素。
1. 经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在婴儿时期就特别好动,睡觉都不安稳。
可能是他的神经系统发育有些问题,导致他的自控能力比较差。
就像一辆汽车的刹车系统不太灵敏,想停的时候停不下来。
2. 另外,他的饮食也不是很健康。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
特殊儿童多动个案分析及记录范文一、个案基本情况。
1. 小超(化名)的基本信息。
小超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目前就读于小学一年级。
他长得虎头虎脑的,眼睛大大的,看起来特别机灵。
不过这机灵劲儿可有点过头啦,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像个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2. 家庭背景。
小超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
他的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比较忙。
小超主要由奶奶照顾,奶奶对他那可是疼爱有加,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也许就是这种过度的宠爱,让小超有点任性,规则意识比较淡薄。
二、多动行为表现及观察记录。
# (一)课堂表现。
1. 频繁离座。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正在前面绘声绘色地讲着拼音字母,小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
可小超呢,屁股就像抹了油一样,没一会儿就离开座位,要么去拿旁边同学的铅笔,要么在教室过道里走来走去,把老师精心营造的课堂秩序都给打乱了。
我仔细记录了一下,在一节40分钟的课里,他离座的次数竟然高达8次,平均每5分钟就忍不住要起来溜达一圈。
2. 小动作多。
小超的手啊,就像有自己的想法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他一会儿抠抠橡皮,一会儿把课本翻得哗啦哗啦响,还时不时地用铅笔在课桌上乱画。
老师提醒他的时候,他就像没听见似的,过不了两分钟又开始了。
有一次,他甚至把自己的鞋带解开又系上,系上又解开,玩得不亦乐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根本顾不上老师讲的内容。
# (二)课间表现。
1. 奔跑打闹。
课间休息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安静地喝水、聊天或者做小游戏。
小超就像脱缰的野马,在教室里、走廊里跑来跑去,大喊大叫。
他经常会撞到其他小朋友,有好几次都差点把小朋友撞倒受伤。
我跟他说:“小超,慢点儿跑,小心摔跤。
”他就嘻嘻哈哈地回我一句:“我是超人,不会摔跤的!”然后继续横冲直撞。
2. 难以安静等待。
课间排队去操场做操的时候,小超也总是不安分。
同学们都在规规矩矩地排队,他却在队伍里扭来扭去,一会儿碰碰前面的同学,一会儿踢踢后面同学的脚。
老师让大家安静等待,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站不住,嘴里还嘟囔着:“怎么还不走啊,好无聊啊。
多动症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化名),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今年8岁,就读于小学三年级。
自从入学以来,小明的表现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十分困扰。
他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下课则四处奔跑,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在家庭作业方面,小明同样表现不佳,经常忘记带作业本,做作业时心不在焉,导致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观察,小明的这些行为可能与多动症(ADHD)有关。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这些行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二、教育方案实施1.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首先,学校和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小明的行为变化,及时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家长和老师定期交流小明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
2. 个性化教学,培养兴趣针对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老师采用个性化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步骤,让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老师注重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提高他的注意力。
3. 强化训练,纠正不良行为针对小明的多动和冲动行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开展强化训练。
当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并引导他改正。
此外,家长还通过游戏、运动等方式,帮助小明锻炼身体,增强自控力。
4. 心理辅导,提高自信心针对小明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学校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辅导。
心理老师通过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同时,鼓励小明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自我价值感。
三、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以下是对小明教育效果的评估:1. 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小明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分心。
他开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行为规范,减少冲突小明在课下与同学相处融洽,不再频繁发生冲突。
他能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
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
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篇一:儿童多动症案例分析】从表5-1可以看出,总体分析,小翔在一个学期的表现,自伤行为转变最小,一个学期来,他最令人头痛的是自伤,虽然其他方面得到了改善,他仍然会不断伤害自己。
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行为有一个反复期,是在放假到回学校后,所有行为几乎都回到了开学初的时候,为什么短短几天时间,就把两个多月的矫正效果都抹掉了?我们去找寻了原因,了解到,在五一假期,家人难得有个假期休息,早上很迟才起床,而小翔是呆不住的,就起来吵闹,家人对他一开始是忍,后来是骂,最后就变成了打。
而在这几天里,小翔的心情也变得相当糟,动不动就发脾气。
从教育的效果看来,他扰乱课堂的行为得到了最大的转变,这要归功于他的兴趣,因为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之后,他培养了一些有益的兴趣,为了能参加他喜欢的活动,他就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他做到了这一点,说明他内心的需要已经能成为他自控能力的一根指挥棒。
只要他有需要,并知道怎么样达到自己的需要,他就能有较好的表现,多动行为也随之减少。
6.讨论通过这个个案的研究,我们做了如下讨论:第一,兴趣是教育的着手点,培养自控能力是教育的目的。
对于多动症儿童,要改变他们的多动行为,首先要找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兴趣上,多动的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而自控能力是多动症儿童最缺乏也是最需要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使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过分行为。
第二,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支持。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不能脱离家庭环境的支持,多动症儿童也不例外。
他们很多时间都在家里,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多动症儿童的行为。
在我们对小翔的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的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家人能根据学校建议,为他创设适合他健康成长的环境,给我们的教育很大的支持。
而在教育过程中,在一个星期的假期里,由于家庭成员的疏忽,对他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几乎抹杀了前面教育的一切效果。
小学多动症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小动作不断。
在学校里,小明经常被老师批评,学习成绩较差,和同学关系紧张。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希望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小明改善学习状况。
二、案例分析1. 多动症(ADHD)概述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通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特征,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2. 小明多动症的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家庭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和关爱。
(2)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纪律较为宽松,教师对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当,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个人因素:小明性格活泼开朗,好奇心强,但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三、教育方案1. 家庭教育(1)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多关心、关爱小明,多陪伴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制定家庭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3)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2. 学校教育(1)教师关注:教师应关注小明的学习状况,了解他的兴趣和特长,为他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班级管理:班级纪律要严格,教师可采取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提高小明在学习中的参与度。
(3)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3. 个人教育(1)培养注意力:通过游戏、训练等方式,提高小明的注意力。
(2)培养自制力:鼓励小明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班等活动,锻炼他的意志力。
(3)树立自信心:家长和教师要多鼓励小明,让他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动症个案分析一、研究对象: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他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
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
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
他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
能认识较多的汉字,掌握的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
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刚到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
上课时,他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
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在他进入学校后,我们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他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
1、家庭原因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
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他的行为太过分了,他奶奶就会告诉他的爸爸,他爸爸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和骂,他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
家里人见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或吓唬他,编造一些东西吓得他不敢吵。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的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导致他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他不知道骂的意思,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古怪的事。
同学都不跟他一起玩,他就更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他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的书,又去玩教室的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他,他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他,对他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的意识。
因此只要他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他怎么走。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他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
三、多动症导致的问题行为1、伤人由于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的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他拿,要跟他拿回来。
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跟同学发生争执,不让步地去抢,甚至去打同学,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东西抢到手为止。
2、扰乱课堂由于他坐不住,一节课40分钟对他而言,是相当难熬的,因此他对课堂的抗拒比较明显,特别是老师在讲课,没有进行游戏或互动较强的活动时,他就不愿意坐着,要在教室走来走去,拿教室里能拿的任何东西玩。
有时候他烦躁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就大喊大叫。
老师提醒他要安静,他就张口骂人,整节课被他这么一搅和,就很难顺利进行了。
四、教育对策为了能使他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减少他的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我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序的教育辅导。
1、确定要改变的行为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才能指导行为。
同样的,如果教育活动缺乏目标,将使教育行为缺少坚定性,变得杂乱和无序,降低教育效益。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我们也需要首先确定教育目标。
对于王财财,我们针对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目标。
通过游戏、教育、辅导,加上他家庭的协助,改变他伤人的行为,改变他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使他能以较稳定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2、制定并实施教育计划(1)坦然面对现实,寻求最佳教育途径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捣蛋、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是他们不想学习,也不是他们故意要跟老师作对,更不是他们要跟家长抗衡,只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的表现,包容他们的过错,同时,要寻求良好的教育对策,帮助多动症孩子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我们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制定详细的教育方案,注重个别辅导,通过设定游戏和各种活动,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向正常化转变。
同时制定行为记录表、活动记录表,随时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并根据记录表,分析教育效果,改进教育策略。
其次,教师统一认识。
由于教育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而不同科任教师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如果没有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因为某个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言行给了学生影响,而导致教育效果归零。
因此,我们集中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商讨,使每个任课教师都了解教育目的,知道对王财财采取的教育矫正计划,并能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第三,对家长做细致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
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尽量减少不良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在家里多给孩子关怀,陪孩子活动,不要总让孩子一个人呆着。
建议家长要给孩子积极良好的情绪示范,避免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以上是我们实施教育的第一步骤,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2)设计游戏活动,提高自控能力美国研究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著名学者巴克利认为:注意力缺陷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机制是儿童不能抑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自控。
巴克利认为,抑制反应功能的发展性落后造成了儿童自我控制缺陷。
人的大脑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必要的兴奋,但与此同时,也要产生抑制,即抑制其他不必要的兴奋。
由于多动症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要改变他的行为,就是要提高他的自控能力。
而游戏,是提高自控能力的有效途径。
游戏,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方法,而且采用游戏,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能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让孩子愉快地接收正面教育。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教育的第一个步骤是用三周的时间,采用游戏活动,提高他的自控能力。
在此之前,我们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表4-1是对王财财在某一天某个时间段内扰乱课堂的行为记录表。
表4-1 矫正前个案行为跟踪记录表记录时间:2010年2月26日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王财财存在较多的问题行为,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上课,对课堂教学造成较消极的后果。
对儿童而言,静和动是守衡的,越是限制他动,他越会多动,动够了必然有安静的过程。
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在教育矫正的第一周,有意识地指导他参加一些需要精力的活动。
如跑步、打球、跳绳等各种强体力的活动。
另外,他喜欢拿扫把玩,我们就因势就利,利用每天的扫除时间,引导他参加劳动,负责教室的拖地工作,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他很高兴,干得浑身是汗都没有喊累,既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培养了他正确有序、认真做事的习惯。
为了提高王财财的自控能力,针对他喜欢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尽量创造机会让他表现。
他对知识的掌握较快,我们就多让他回答问题;他喜欢读书,我们就多给机会他,让他上讲台表现,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克制了他的多动行为。
为了让他学会遵循规则,我们设计了很多游戏,让他跟同学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借助游戏活动,特别是游戏里边的规则,让他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纠正不良行为和抑制不良情绪。
游戏对于多动症儿童有显著的作用,他在游戏中也学会了礼让。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城堡大战的游戏,引导王财财和同学们分两组用积木搭建两座城堡,等城堡盖好后,每个同学都发一个小球,轮流拿球攻击对方城堡,看哪个组的城堡最牢固。
在这个游戏中,分组,是学生自由组合的,只要求两组的人数一样多,通过这个分组,使王财财学会与同学合作,在搭建城堡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协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而在攻击城堡的过程中,王财财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争先恐后地挤到前面去,争着攻击,还想去抢同学的球。
这时候我们就马上提醒他,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不能参加游戏。
通过几次的游戏活动,他对游戏的规则熟悉了,学生们都能接纳他参与游戏了。
在三周后,我们用一天的时间进行观察,同时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记录。
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4-2 实施游戏法后个案行为跟踪记录表记录时间:2010年3月18日从上表记录,通过几个星期的游戏活动训练,同样的行为发生时,教师的提醒对他起了一些作用,说明游戏的规则对他是有作用的。
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由于是采用事后提醒的方式,我们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只有他需要提醒的时候才给予提醒,以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免他产生依赖性。
第二,当他需要提醒的时候,首先用口头提醒,当口头提醒不能起到作用时候,才决定是否用手势或手把手的方法帮助。
第三,在运用提醒法后如果起到一定作用,尽快减少提醒,让他逐步不需要提醒。
(3)提出清晰要求,改变不良行为单纯靠教师提醒、制止来减少不良行为,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使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让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因此我们在游戏训练取得一定效果后,同时采取了第二个步骤,实施明确目标自我教育法,帮助他改变不良行为。
首先,帮助他认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要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必须让儿童对多动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针对王财财的多动行为,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学生表演故事,如“小猫钓鱼”、“小猴子下山”等内容,通过角色不同表现、不同效果的对比,引导学生特别是王财财积极参与讨论,使王财财在讨论中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是不受人欢迎的。
在教育矫正的过程中,王财财还是经常做错事,有一次还不小心撞伤了一个同学。
这时候,我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他太多动作了,才伤害了同学。
他有一些害怕,并在老师的提醒下,给同学道歉。
他还表示,他以后不敢这样了。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他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其次,提出具体要求要求。
因为多动症的孩子常常会忘记纪律,特别是玩起来,就会忘记自己该怎么做。
为了使王财财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每次活动之前,我们都先找他谈话,提醒他要遵守纪律,对于活动,对他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他知道活动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另外要求他在活动中要认真。
但提醒了不一定就能做到,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王财财常常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候我们不是责怪他,而是积极地提醒他,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他一些必要的积极的暗示,及时提醒他遵守纪律,使他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中,我们主要是以事先提醒为主,使他在每一次活动前,先明了游戏的规则,有意识地灌输规则,逐渐使他的头脑里有清晰的游戏要求,能融入到班级同学的游戏中。
经过六个星期的训练,他的行为有了一些转变,以下是其中一天的记录表。
表4-3 实施自我教育法后个案行为跟踪记录表记录时间:2010年4月29日(4)培养静态兴趣,稳定其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
多动儿童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对其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力集中,②因此可利用其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在对王财财的教育过程中,经过游戏活动的训练,他的行为有了一些改变。
但我们觉得要让他真正转变多动表现,最重要的不是靠外力去制止或提醒他,而是要让他专注于有益的活动,发挥他的兴趣,使他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学习活动中,集中注意力,逐步稳定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