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11-20的认识(排队中的学问)说课稿
11-20的认识排队中的学问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1-20的认识(排队中的学问)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11-20的认识(排队中的学问)2、教材所处的地位:“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先让同学回顾10以内的.加减;第二,出示情景图,先让同学认真观察,找到数学信息,然后通过分发数字学具,让同学们自己先理解什么是“之间”,怎么算“之间”人数,第三,让同学到讲台上来实际演示课本情景图,巩固所学新知识。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活动,学生了解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体会数学的乐趣。
4、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二、说教法与学法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方法去理解“之间”意思。
2、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数一数数学卡片,小组合作方式,自己讨论。
3、创设游戏情景,学生通过上台演示情景图里面场景,用探讨反方式去巩固所学新知。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字?请按照要求数一数12--19;20--14(全班齐声回答)引导发现这些数字全部是由2位数组成的。
2、开火车(出示口算题目)一组同学起来开小火车回答口算3、四小组比赛做题目,看那个小组最棒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2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1比14多1的数是(),比14少1的数是()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小动物,那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好不好?1、出示课件图片(同学们去动物园看大熊猫)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排队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复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画图方法解决求整体的特殊情况(求和加1、求和减1)。
在依据信息画图过程中,试图以文字表达建立起联系,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体验用画图解决问题简洁、直观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解决排队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多算要减去,少算要加上。
教学难点:辨析何时需要加1,何时需要减1.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比如排队做游戏、排队买东西。
排队可十个数学问题,动物王国中正在进行队列比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感受一下排队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1.依据信息画图。
羚羊队出场了,羚羊队长在队伍的最前面,它说:“我后面有5个运动员,你能猜猜我的小队一共有多少运动员吗?”1)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画图。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图。
3)全班交流,由学生介绍图意,大家进行评价。
并将算式、图和文字表述建立起联系。
2.解决企鹅有多少只的问题。
XXX出场,企鹅队长排在队伍的最前面,队长说:“我这队算我有8个运动员。
站在队尾的小企鹅问道:那我的前边有几只企鹅呢?”1)把企鹅的对话用图或者算式表示出来。
2)教师展示学生多种画图,并由学生介绍图意。
3)结合图理解8-1=7表达什么意思?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些排队中的问题,同学们能利用画图的方法特别清楚地解决了小动物们的问题。
看看又有别的小动物想你们求助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吗?二、用画图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3.建立“漏数加上”的模型1)教师出示课件:小兔子观察了一下自己的位置,也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它说:“我的左边有4只动物,我的右边有6只动物。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游戏法、发现法。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小棒、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查学诊断
1、摆10根小棒,请你说一说在第4根和第7根小棒之间有几根小棒?
2、设计猜数游戏,如:比3大又比6小的数有哪些?
3、课件出示排队,说出谁是第几。
(设计意图:把游戏作为切入点,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示标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在排队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排队中的学问)
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教学问题更加贴近学生,便于学生接受。)
三、导学施教
1、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别斯托别中学
祖丽萍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别斯托别中学
祖丽萍
课题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材79页例6
课型
新授
第7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重难
点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拓展延伸
1、笑笑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几人?
2、课时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举例说一说排队中的学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作业:
我们放学排队中也存在数学问题,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都要记得排着队伍走出校门哦!
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学科领域:数学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队的基本概念,知道排队的规则和顺序。
2. 培养学生数数、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数数、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排队中的顺序和规则的理解。
2. 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数、比较和排序。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排队图示2. 数字卡片3. 小奖品教学环境:1. 教室2. 队列队形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排队游戏,引出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教师通过排队图示,向学生讲解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让学生明白排队的重要性。
3. 教学数数、比较和排序的方法: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比较和排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数学技能。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排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排队方法。
5. 总结和奖励:教师对学生的排队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以及数数、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排队实践和数数、比较和排序的练习,评价学生对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的理解,以及数数、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排队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排队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
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指定的顺序排队,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过程:教师给出排队规则,学生开始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排队游戏,感受排队的乐趣。
2. 活动二:数数、比较和排序目的:培养学生数数、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小学的排队问题教案
小学的排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队的基本概念,知道排队是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排队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排队中的相对位置和顺序。
2. 运用加减法和比较大小解决排队问题。
教学准备:1. 排队图示和实例。
2. 数学工具,如计数器、纸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排队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排队的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
二、讲解排队规则(5分钟)1. 讲解排队的顺序和相对位置。
2. 强调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的重要性。
三、排队实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排队图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队伍的顺序和相对位置。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排队问题,如队伍中的人数、队伍的长度等。
四、排队问题解决(10分钟)1. 出示排队问题,如“小明排在第5位,他前面有3个人,请问小明是第几位?”2. 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和比较大小解决排队问题。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排队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的好习惯的养成情况。
3.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排队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让学生深入理解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排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排队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排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队的概念,理解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排队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排队的概念2. 排队问题的应用3. 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排队这一概念,让学生了解排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排队的情况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二步:讲解排队问题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排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排队的概念。
2. 教师讲解排队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排队是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
第三步:讲解排队问题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排队买票、排队进教室等。
2. 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排队问题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四步:讲解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排队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先来后到、按顺序排队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解决排队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第五步: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排队问题的实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排队问题的概念、应用及解决方法。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排队问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排队问题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讲解排队问题的应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在解决排队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上-第一单元-1
第几1.会区分“几个”和“第几”,能准确表达“几个”和“第几”的意思。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起点不同,所在的位置也不同。
3.培养独立思考及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认识“几”和“第几”,并能用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
区分“几”和“第几”。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圆形学具。
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排队的情况,你们排过队吗?谁能跟大家说说,什么情况下需要排队呢?预设:超市购物付钱的时候要排队,上公交车时要排队,参观博物馆时要排队,去食堂买饭时要排队……师:是啊,在公共场合人多的时候,我们都要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你们知道吗?排队中还有不少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新知探究一、初步感知,学习第几 课件出示: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师:这是一列高铁到站时,排队上车的场景。
认真观察,图中有哪些人?一共有几人在排队?预设:2位阿姨、1位小男孩和2位叔叔,一共有5人在排队。
教师要引导学生描述2位阿姨和2位叔叔的特征,如扎马尾的阿姨、短发的阿姨、拿行李箱的叔叔、背书包的叔叔,为后面清晰表达与交流奠定基础。
师:看看小男孩排在第几?你怎么数的?预设:从前往后数,1、2,小男孩排第2。
师:对,排队时一般从前往后数。
师:小男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预设:小男孩前面只有1位阿姨。
后面有1、2、3,3人。
师:你们能照着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另外几个人的排队情况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明确:从前往后数,1、2、3、4、5。
扎马尾的阿姨排第1,小男孩排第2,短发的阿姨排第3,拿行李箱的叔叔排第4,背书包的叔叔排第5。
师小结: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确定好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二、区分“几个”和“第几”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一共有5人排队,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背书包的叔叔。
同样都是“5”,这两个“5”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不相同。
排队问题”的教学设计
排队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过程,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和“画一画”、“算一算”的活动,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区分“之间”和“从…到…”。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认真观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理解“之间”的含义,并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难点: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介绍自己的位置,渗透“之间”。
1.以老师为观察者,从左往右数,这是第1小组,第2小组,一共有8个小组。
数一数,你是在第几小组的第几个?口答:我在第()小组,从前往后数,我坐在第()个;从后往前数,我坐在第()个。
2.你的前面有几人?从前往后数,包含你在内是几人?3.请这一小组第2个和第4个之间的人,起立。
小结:第3个在第2个和第4个之间。
不包括第2个,也不包括第4个。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生活中像刚才那样“之间有几人”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理解“之间”(一)知道了什么?1.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圈出信息2.理一理你们找的信息,大家一起说。
3.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二)怎样解答?1.到底有几个人,可以怎么解答呢?出示要求:1.独立思考,可以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2. 比一比,看谁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听清要求的同学,把你的方法写在探究单的第一题。
3.全班交流,集体反馈方法一:数一数接着数:11、12、13、1410和15为什么不数?师结:数两数之间的个数,头尾的数不数在内。
方法二:画一画⑴展示:画人的、画15个○、画6个○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⑵展示画6个的多种方法这些画法,你看懂了吗?看懂的来说一说?逐步完善画图方法:方法三:算一算算法①15-10-1=4介绍算式的含义,并课件演示。
一年级排队问题 教案
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排队的概念,并能够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
2. 学生能够遵守排队的规则,互相尊重和合作。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有序排队的场景。
2. 卡片或纸条,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有序排队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
讨论:1. 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在学校或其他场合中排队的经验,询问学生排队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排队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示范与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发放卡片或纸条,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
2. 指导学生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队,确保学生理解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的重要性。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队练习,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指导。
4.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排队成果,给予肯定和建议。
巩固与拓展:1. 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队。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队伍中插队或出现其他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总结排队的经验,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排队问题。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排队,并帮助他人遵守排队规则。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排队游戏,加强他们对排队规则的理解和实践。
2. 鼓励学生在校内或社区中参与一些排队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培养他们的排队意识和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排队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队,是否能够互相合作和尊重他人。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排队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教案
孩子容易发现“我前面有9人,后面5人”而忽略了隐藏的信息——说话的我。所以在引导时特别的提醒这个信息。从而引导孩子完整构建排队应用题结构。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文字应用题对于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孩子来说既抽象又复杂,利用孩子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来使问题变得直观形象,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结合摆好的直观图画引导孩子把图画和文字建立起联系,建立完整的构型结构和正确的解题思路。
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利用动态的南飞大雁和大雁的叫声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刺激孩子的神经,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孩子尝试解答后讲解并出示答案,强调“有没有加上我自己”再一次巩固排队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办法。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利用孩子熟悉的旋律《劳动最光荣》配上动感的蚂蚁运粮的画面进行拓展探究,一是防止孩子出现疲劳,二是激起孩子的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三是要让孩子明白:排队问题中隐藏的数字不一定是1,要因题而异。让孩子体会到认真读题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一开课就用一群可爱的动画小松鼠带出排队问题主题,激发孩子的兴趣。利用运动中的车队引导孩子模拟开始学习之旅,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模型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5辆直视可见的客车和文字应用题结合,让孩子图文结合起来。把文字题里的隐藏条件通过可以一个一个点着数的图画引起孩子的注意。初步感知排队问题的基本结构。
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
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排队,并能够按照老师指示进行排队。
2. 学生能够在排队过程中保持安静和纪律,培养良好的集体协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排队的场景。
2. 卡片或纸条作为排队的示例物品。
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排队。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人们是如何有序排列的。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排队,如何排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活动。
主体:1. 向学生展示一些卡片或纸条,并解释这些物品代表学生们。
2. 让学生模仿示例物品进行排队,老师可以扮演指挥员的角色,给予学生指示。
3. 强调排队的规则和要求,如站直、保持安静、保持距离等。
4. 引导学生讨论排队的好处和意义,如有助于组织活动、减少混乱、培养纪律等。
巩固:1. 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排队练习。
2. 观察学生的排队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拓展:1. 给学生分组进行排队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场景中需要排队的情况,如上课、午餐、游乐园等。
评估:观察学生在排队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按照指示排队、是否保持纪律和安静等方面进行评估。
教案扩展:1.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担任指挥员,指导其他学生进行排队。
2. 可以设计一些排队游戏,增加学生对排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排队,并能够按照老师指示进行排队。
同时,他们也能够在排队过程中保持安静和纪律,培养良好的集体协作意识。
这些都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活动中的参与提供了基础。
新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复习课课件人教版
6
6
6+ 6 - 1 = 11(朵)
四、拓展提升
四、拓展提升
四、拓展提升
5 + 7 - 1 = 11
谢谢观赏
第九单元 总复习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1.、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1.、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 题
我在队伍最前面,我的 后面有5个队员,你能 猜猜我的小队一共有多
少队员吗?
1.、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 题
这个队算我有8个队员。
我站在队伍 的最后面。
小企鹅的前边有几只小动物呢?
1.、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 题
三、辨析加1、减1的问题
没计数
4
6
被计数2次
三、辨析加1、减1的问题
1.第一排有5把椅子,第二排有10 把椅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
三、辨析加1、减1的问题
2.有一排花,其中有1盆是黄花,其余是红 花,黄花的左右两边各有6盆红花,一共有 多少盆花?
6
6
6+ 6 + 1 = 13(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辨析加1、减1的问题
4 +7 5+ 6
二、用画图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从左数,我排 第6,从右数 我排第3。
我们队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
二、用画图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从左数,我排 第6,从右数 我排第3。
被计数2次
二、用画图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6 + 3-1 = 8(只) 6 + 2 = 8(只) 5 + 3 = 8(只)
一共有8个队员
经典数学排队问题教案
经典数学排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经典数学排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排队问题:请学生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排队问题,如购物、乘坐公交车等,引发学生对排队问题的思考。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排队问题的基本概念:排队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若干个人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操作或者处理的数学问题。
2. 解释排队问题的要素:人数、次序、规则。
3. 通过示例解释排队问题的常见规则:先来先服务、按照身高、按照年龄等。
三、解题方法与策略(15分钟)1. 介绍解决排队问题的常用方法:直接计数法、递推法、排列组合法等。
2. 详细讲解直接计数法的步骤和应用场景。
3. 举例演示递推法和排列组合法在排队问题中的应用。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展示一些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出解决排队问题的一般策略。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更复杂的排队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排队问题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票、选座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排队问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和解决排队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排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讨论记录,评估他们对排队问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标题: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队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排队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排队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排队现象,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 排队的概念及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2. 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排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排队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排队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入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排队中的数学问题(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队伍中有5个人,每个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何计算整个队伍的长度?”2.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和乘法,计算出队伍的长度。
4.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有10个人排队,每个人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如何计算队伍的长度?”2.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计算出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整个队伍的长度。
4.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生活中的排队现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排队现象,如超市结账、电影院购票等。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排队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排队的概念,并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排队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排队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排队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长清区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电子备课
主备人:路颖使用人:备课日期:2013年 10月 21日上课日期:年月
这个问题的,但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学生找出原因得出:15-10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
(板书方法三:15-10-1=4(个)
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解答正确吗?(板书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用数一数、摆一摆和列算式的方法来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的同学闭眼睛先听台上的两名同学说自己的位置。
再说出这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四、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出示教材79页情景图)
2.拓展题(课件出示拓展题)
①小明早晨排队等校车,他前面有1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②10只小动物排成一行,小兔左边有3只小动物,小兔右边有几只小动物?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谁的表现值得你学习?。
第6单元 第5课时 排队中的学问(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6单元第5课时排队中的学问(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排队的含义和规则。
2. 培养学生排队等候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队的含义和规则2. 排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排队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排队的含义和规则,培养学生排队等候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排队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讲述一个排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排队现象的关注。
-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排队情况,讨论排队的意义。
2. 学习排队的基本规则- 老师讲解排队的含义和基本规则,如先来后到、依次排队等。
-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际操作,理解排队的规则。
3. 探究排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排队场景,如购物、乘车等。
-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解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老师提出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如计算队伍中有多少人、每个人需要等待多长时间等。
- 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意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家里的排队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排队中的问题,写下解题过程。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队含义和规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排队活动中表现出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3.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排队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排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数学问题卡片或练习题。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排队现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排队问题 人教新课标
《排队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数数”“画图”等,从而进一步深化基数、序数、数的大小、数序的综合运用,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策略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问题情境,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恰当选择方法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按要求数数。
2.结合数轴回答问题:(1)从左边数起,13在第()个。
(2)从右边数,第2个数是()。
(3)在13和18之间有几个数?(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排队,超市中排队付款,排队买东西,排队进行跑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看发现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1)出示例6主题图。
(2)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3)组织交流,指导读图。
小丽排在第10 ,小宇排在第十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4)“之间”是什么意思?(5)之间就是在小丽和小宇中间的同学,不包括小丽和小宇。
(6)该怎么解答呢?先自己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
2.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
(1)教师观察捕捉学生想法,展示学生解题方法。
教师下面巡视,搜集不同的解题方法。
预设:点子图、叉子图、实物图等等和数数的方法。
(2)组织研讨,解读解题方法。
①画图法交流。
②数数法交流。
小丽排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
③计算方法交流。
15-10=5(人)5-1=4(人)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4)巩固解题方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人教版数学 一数上(RJ)第6单元 第5课时 排队中的学问 导学案
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第5课时排队中的学问【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新知探索1、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十,小雨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①独立操作②小组交流:怎么排的?③汇报操作结果。
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④点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15-10-1=4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2、游戏活动,运用新知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
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三、练习应用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题四、反思总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给数字、图形排队的方法,不仅体现了《课标》倡导的解决问题多样化,还使学生人人领悟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个个能享受学习成功的体验,达到共享、共进、共创的目的。
板书设计:排队中的学问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中的数
学问题》教学设计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李冉(初稿)
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潘杨捷(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燕燕(统稿)
一、教学内容: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复习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用画图方法解决求整体的特殊情况(求和加1、求和减1),在依据信息画图过程中,
试图以和文字表达建立起联系,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体验用画图解决问题简洁、直观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目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纯粹从推理计算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想到用画图架起直观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
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图的形式支撑从而是问题更加生动直观,为学生沟通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图形表征便于学生能用最原始的“数”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活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便于学生为画数学图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解决排队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多算要减去,少算要加上。
教学难点:辨析何时需要加1,何时需要减1。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排队做游戏、排队买东西。
排队可十个数学问题,动物王国中正在进行队列比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感受一下排队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1.依据信息画图。
羚羊队出场了,羚羊队长在队伍的最前面,它说:我后面有5个运动员,你能猜猜我的
小队一共有多少运动员吗?
(1)依据提供的信息画图,学生画图。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图。
(3)全班交流
由学生介绍图意,大家进行评价。
并将算式、图和文字表述建立起联系。
2.解决企鹅有多少只的问题。
企鹅队出场,企鹅队长排在队伍的最前面,队长说:我这队算我有8个运动员。
站在队
尾的小企鹅问道:那我的前边有几只企鹅呢?
(1)把企鹅的对话用图或者算式表示出来。
(2)教师展示学生多种画图,并由学生介绍图意。
(3)结合图理解8-1=7表达什么意思?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些排队中的问题,同学们能利用画图的方法特别清楚的解决了小动物们的问题,看看又有别的小动物想你们求助了,你
们愿意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发挥学生自主创造性,设计各种画图方法,借助画图建立直观形象,帮助理解题意,并为下面教学时的画图做好方法的铺垫。
(二)用画图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3.建立“漏数加上”的模型
(1)教师出示课件:小兔子观察了一下自己的位置,也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它说:我的左边有4只动物,我的右边有6只动物。
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预设:10只。
预设:11只。
预设:9只。
(2)让学生把想法画出来或者用算式表示出来。
全体学生画图。
(3)师生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