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作文中华传统节日

端午节包粽子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端午,即端午节。
在我们家乡,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的香味飘得很远很远,使人嘴里立时生出一股甜甜糯糯的感觉。
今年我们家也是一样,妈妈提前就将糯米泡好了,我们还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馅料,有大枣、豆沙、咸蛋黄。
瞧!妈妈有条不紊的放入糯米与红枣,最后用丝线将粽子裹紧,个绿油油的三角形小粽子就成了。
我也拿起一个黄绿色的棕叶,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据妈妈说,这个风俗可是大有来头呢。
公元前21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屈原看着国家将要破亡,于是投江自尽。
又们知道了这件事后棘树叶包饭投进汩罗江里,希望大鱼吃饱了,就不会伤害屈原。
后来就演化成了今天的粽子。
我将手中的粽叶折成一个圆锥体,用勺子在底部填上糯米,之后挑了一枚最大的红枣放了进去,然后再用糯米把剩余部分填满。
我用手将粽子的“小帽子”盖到了它头上,并用丝绳将它五花大绑起来。
我本以为大功告成,结果百密一疏,一个地方没捆好,我发现后,马上多缠了两圈。
打了一个漂亮的结。
妈妈笑着说:"你可没给粽子穿好衣服哟!"
我三下五除二把丝绳拽开,剥粽叶,我立马对准晶莹的棕子咬下去。
糯米的香味混合着枣的绵密,在味蕾中爆炸开。
五月初五的风裹挟着粽香,心里泛起涟漪......。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附写作范文)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中华传统节日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第三单元习作范文汤圆里找硬币除夕那天,我们一家人坐在外婆家的客厅里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人们都低着头拿着手机使劲摇:“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摇红包的声音在客厅里此起彼伏,电视里放的节目,反倒成了背景。
“哈哈,我运气真好,抢了个20元的红包!”只见舅舅拍了拍腿大笑道。
爸爸头也不抬地说:“20元可不算什么,我昨天抢了个50元呢!”这时,外婆闻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敲了敲舅舅的脑袋说:“这有什么好比较的,过年就是图个团圆、喜庆,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对!都快放下手机,我煮的汤圆熟了,里面有一个汤圆包了硬币,谁吃到了我就给谁包个大红包!”大家一听都开心坏了,纷纷放下手机,快步走到餐桌前。
只见舅舅一坐下就急忙用勺子戳破一个个汤圆。
妈妈也赶紧坐在我旁边,边吃边问:“吃到硬币没有?吃到硬币没有?”大家也都鼓励彼此多吃汤圆,增加找到硬币的概率……看到全家围坐在桌前吃着汤圆说说笑笑的欢乐场景,外婆慈祥地笑着说:“跟你们拿着手机各玩各的相比,这样的合家团圆才是真正的过年啊!”中秋赏月每当我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时,我就会想起我国最具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
中秋的夜晚,我站在阳台上,抬头仰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
那月亮又大又圆,格外美丽,好似一位害羞的少女。
月亮姑娘雪白的脸蛋在云朵这层轻纱下若隐若现,时而悄悄地躲起来,时而羞涩地探出头来瞧一瞧。
如水的月光倾泻在广阔的大地上,犹如母亲慈祥的目光。
我想,这月光无论洒在谁的身上,都是温暖的……“吃月饼了!”外婆端来了月饼放在阳台的桌子上。
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
这时,爸爸用手指着圆月说:“你看,月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呢!”我抬头一看,真的,月亮中好像有一个人在使劲儿地砍着一棵树呢。
月亮越升越高,皎洁的月光静静地照在小路上,照在屋顶上,世间万物都沐浴在这明亮而又清新的月光里。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推荐28篇)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推荐28篇)篇一:快乐的春节张瑷英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年到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十分热闹。
今年的春节,是我最开心的一年,奶奶做了很多拿手菜,我看看奶奶写好的菜单,一共有二十多道菜,这时,妈妈来教我做可乐鸡翅。
首先,把可乐鸡翅放进锅里,再把美味可口的可乐倒进去,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成功的做好了可乐鸡翅!妈妈又做了一盘麻辣大虾,爸爸做了糖醋排骨,不一会,一大桌子丰盛的年夜饭就摆好了,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时候,就听到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和爸爸爷爷一起去放鞭炮了,爸爸说:“你来点燃鞭炮吧!”我往后退了几步,烟花像火箭一样,嗖的一声飞向了天空,天空中就像花的世界,花的乐园,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真希望每一天都像过春节一样,每一年的春节都开心快乐呀!篇二:有趣的端午节作者:宋家旭今天我像以前一样跳来跳去的回家。
我刚打开门一船香味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随着香味来到了厨房,我看是美味的粽子,有一股喷香喷香的糯米味儿,我三下五除二的就拿起了大大的粽子,扒开它的绿衣裳,狠狠地咬上一口,里面的水全都爆了出来,十分的美味。
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会吃粽子,可我不会做因此我就和我奶奶一起包了起来,奶奶说先拿起一片大叶子,在把它撅起来,可是我撅了大半天也没撅起来,我想是不是有一步错了,我后来知道了,我少了一步,我奶奶帮我弄了一遍就弄好了,我左思右想,我终于知道是为什么了,我照我想的那样又试了一遍我成功了我非常开心,可奶奶说:“别高兴的太早,还有很多步,我经过包粽子的一番琢磨,我学会了,以前20分钟也包不上来,现在5分钟不到就包好了,我非常开心。
好了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你们喜欢吗!篇三:元宵节作者:姜晓瑜过完年了,就是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三年级下册作文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三年级下册作文全文共2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哇塞,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小明!今天我要说说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啦!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有好多好玩的活动。
首先是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我超级喜欢吃。
粽子里面有糯米、肉、豆子等馅料,很香很美味,每年过节我都会吃好多粽子呢!其次是赛龙舟,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学校会组织龙舟比赛。
龙舟上面有好多人划桨,很有竞争力,每个队都想赢得比赛。
我每次站在岸边看比赛,都会为自己的学校加油打气!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挂艾草和穿香囊了。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家都会挂上一束艾草,因为据说艾草可以驱邪辟邪,驱赶瘟疫。
而穿上香囊,则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我整个端午节都香喷喷的。
除了这些活动,端午节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就是屈原投江。
相传古代楚国大臣屈原为了抗议国家的腐败,投江而死。
为了避免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人们就在端午节的时候划龙舟扔米进江,以免鱼虾伤害他,这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乐趣的节日,我每年都会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香囊,每一样活动都让我觉得很开心,也让我更加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希望大家也能够喜欢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嘿嘿,端午节快乐!篇2哇,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下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中国人都会过这个节日。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吃粽子啦!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每年过节的时候,妈妈都会包很多粽子,有糯米的、豆沙的、肉的,都好好吃。
我最喜欢吃妈妈包的肉粽子,香甜软糯,每次看到都嘴巴就开始流口水了。
而且,吃粽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驱邪保平安,所以我每年都吃好多粽子,希望自己健康平安。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赛龙舟!我每年都会去看龙舟比赛,那些运动员们划着长长的龙舟在河里竞速,好厉害啊!还有挂艾草、穿香囊、戴香包,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范文(通用12篇)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范文(通用12篇)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范文(通用12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范文(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1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圆日,我们会放烟花、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大年三十这天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来了,爷爷和爸爸在贴春联,我在旁边递东西,奶奶忙着剪窗花贴在窗户上,妈妈忙着准备团圆饭。
忙完这些,我们就坐着看电视,等待夜晚的到来。
夜晚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抬着烟花和花炮来到空旷的前坪燃放。
我们首先放的是花炮,一条长长的花炮放完之后,我们就放烟花,把引线点燃后,烟花就开出了花儿,那时的天空全部被花儿遮住了,漂亮极了。
烟花一个一个放完了,我们就心满意足的进屋,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过年真开心呀!要是天天都像过年一样就好了!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2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有许多活动:贴春联、放鞭炮、大扫除、包饺子……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贴春联和放鞭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呢?因为很久以前,传说“年”兽住在海底,它凶猛无比,头上长着一对触角。
每到除夕晚上,“年”兽就上岸来吃牲畜,伤害人类,所以,大家不得不逃上山去避难。
有一年除夕,“年”兽又闯进村子里,它发现村东北头的老奶奶家门前贴着大红纸,它顿时浑身发冷,以为门前放了一把火,怪叫一声,村子里立刻响起了炸响声,“年”兽大惊失色,立刻逃跑了。
从此再也不敢上岸。
原来,“年”兽最怕的是红色、火光和爆炸声。
从此,每到除夕,家家都贴春联,放鞭炮和挂灯笼驱赶“年”兽。
驱赶邪恶和秽气,也期望来年有个好兆头。
这些风俗习惯逐渐形成了最隆重的中华传统节日——春节。
三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习俗(附范文)

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习俗
(附范文)
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研究中国传统俗
介绍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综合性研究中国传统俗的范文,供三年级下册的语文研究使用。
研究中国传统俗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范文
中国传统俗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传统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
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并进行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舞蹈表演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
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举行。
人们会扫墓、烧纸钱,并清理墓地,
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3. 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举办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并举行粽子包
饺子等传统活动,以庆祝这一节日。
4.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
五举行。
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并举行各种传统游戏活动,以表达
对团圆和家庭的思念之情。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俗,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这也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进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结论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习俗对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学生们可以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希望本范文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全文共7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篇1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我最喜欢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它是为了祭祀屈原,屈原是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了纪念这一天,全国各地有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小海豚班会组织包粽子的活动。
老师会请来一些家长教我们包粽子。
首先要拿两片叶子卷成一个圆筒形状,再往里面放上糯米,最后在用线绑紧。
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按照家长们说的做,当要绑线的时候,一些糯米漏了出来,我找家长帮忙,看见大人们包的真好。
于是,我学着大人的做法去做,包的最后一个终于像了一些。
我心里非常的高兴!就这样,一个、两个……几十个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放到开水里煮了20多分钟。
整个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每一个小朋友都高兴的手舞足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啦!发到粽子后,我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之后,每个人的嘴上、手上都有粘粘的糯米。
我爱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最爱我们的端午节!优爸点评:优爸从小作者的文章中能读到小作者对于端午节的情有独钟,文章开门见山地表达对端午节的喜爱,随后简要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加深文章的文化底蕴。
文中的重点在于包粽子的过程,小作者的语言细腻,文字运用比较得心应手,“首先要拿两片叶子卷成一个圆筒形状,再往里面放上糯米,最后再用线绑紧”,这虽然是大人的教程,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包的过程,关联词的合理运用让过程得以有序地展开,这方面很不错。
小作者也恰当地加入自己在包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过,优爸在这方面有一点想法,小作者可以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将漏出来的糯米形容得更生动,也可以将最后包好的粽子用对比的手法与之前的粽子做比较,这些都能增强文章的丰富程度。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篇2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你们最喜欢哪个节日呢?是开学的第一天吗?还是寒暑假的第一天?我最喜欢的是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综合性学习作文350字12篇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综合性学习作文350字12篇第一篇: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具有规模、气氛和热闹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互相拜年,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观看舞龙舞狮等各种活动。
这是一个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回家和家人在一起过年。
一些代表性的食品包括饺子、汤圆、年糕等。
第二篇: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寓意着团圆、祈福和感恩。
人们会到户外赏月,吃月饼,赏花灯,品尝柚子等传统食品。
这也是一些地区举办舞狮、龙舟、划舟等活动的时候。
第三篇: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重要节日,时间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左右。
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烧香、添土、放风筝等一系列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祖。
另外,清明节还有踏青和放风筝的传统,都是为了纪念过去。
食品方面,一些地区也会发展出特色清明节糕点,像是青团、墨鱼糕、豆花糕等。
以下文章同理,不再赘述。
第四篇: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称为龙舟节。
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囊,天然樟叶还有赛马、踏水等一系列活动。
第五篇:重阳节重阳节是“十二节”之一,时间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繁殖节、长寿节、祭祖节。
这一天人们又登高望远,品尝菊花酒和糕点等,也是为祈求健康长寿和安和富贵。
第六篇: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古代的灯节。
这一天人们挂灯笼、猜灯谜、吃元宵、走街串巷等活动。
第七篇:鬼节鬼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这一天人们会焚香、祭祖、上香、敬宝、放灯笼等,以此祈求恩赐祖先及亡灵。
第八篇:腊八节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食用腊八粥、白菜和糖果等食品,还要炸锅盖、敲锣打砧等活动。
第九篇:佛诞节佛诞节是纪念佛陀诞生的节日,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各地庙会高达近百年历史。
九九八十一佛菩萨分列在一个月圆形的顺序上,寓意人人有佛性。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精选48篇)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精选48篇)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每次听到这句诗,我就会想起那隆重、热闹的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们都会吃鸡、鸭、鱼、饺子还有汤圆。
汤圆每次都会做得很圆,用意是团团圆圆。
饺子里面除了放肉以外,还会放少许的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很甜美。
我们有时偶尔也会吃绿豆粉。
绿豆粉虽然不是春节时必须吃的食品,但我们全家都喜欢吃绿豆粉。
因为平时在深圳很少吃,所以回老家时,奶奶做的绿豆粉是我们的最爱,吃上一口,美味极了!过年时,我们还会拜年,看春晚,贴年画……我最喜欢的是拜年。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因此,我爸爸比我更喜欢拜年了,每次都会去很多的亲戚家拜年。
啊!春节是我一年中过得最开心的日子。
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篇2小朋友们,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你能猜出是什么节日吗?对了,今天是端午节。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奶奶包粽子。
我端来了深绿色的箬叶,香香的糯米、长长的棉线、可口的枣馅和肉馅。
我拿起了两片箬叶,折成斗笠形。
拿起勺子兜了几勺糯米放进箬叶里。
可我一不小心,手没捏紧,糯米就全洒在了地上。
我马上拿来了扫把,把糯米扫干净。
看来,我还要向奶奶好好学习。
我看着奶奶熟练地包着粽子,眼睛一眨也不眨,生怕错过一个步骤。
看着奶奶连续包了好几个之后,我又拿起两片箬叶,折成斗笠形,放入几勺糯米,再加入枣馅,然后再放入糯米包成三角形。
我越包越熟练,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虽然经历了几次失败,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
粽子终于包完了。
接下来,我们把粽子放到锅里蒸。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
大家都很开心地吃起来。
这次端午节可真难忘啊!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篇3每年的正月初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每当春节一到,大人们便会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
婶婶就像大厨一样,那熟练的手法,鱼被洗掉一点儿腥味都没有;妈妈开始洗秋葵,洗完后,还要把秋葵的头摘掉,最后只要把秋葵对半切就行了;婶婶洗完鱼,就开始洗螃蟹了。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三: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范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三: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范文范文一:端午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也就在湖南——长沙。
在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赛龙舟——可热闹了!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个传统的习俗,之所以这个习俗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深受大家的喜爱。
因为吃粽子时,总是一大家子坐在一个大大的庭院里一边聊天一边吃粽子。
吃粽子时大家并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帮别人剥了让别人先吃,自己再吃。
父母给孩子剥,妻子给丈夫剥,丈夫给妻子剥······这就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谦让精神。
你帮我剥,我帮你剥,我推给你,你推给我,就这样整个庭院就被你一言,我一语,给闹热闹了。
吃粽子时大家都笑着。
笑声洋溢着整个庭院。
赛龙舟賽龙舟,同样是端午节的一个主要的传统的习俗。
赛龙舟时的场面异常的壮观。
几十条龙舟上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绣着一条龙。
一面旗子就是一个龙舟队。
龙舟队上大概有8或9排划船的队员,最前面还有一个鼓手,鼓手主要是给本队增加气势的。
鼓手和划船队员的力气必须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鼓打响,把船划快,才能得第一名。
看着一个个龙舟队员的脸上布满了汗珠,头上和手上都爆出了青筋,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卖力啊!端午节是个盛大的节日。
在端午节里,我们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天空中都弥漫着我们大家的笑声!这篇文章主要具体细致地介绍了作者家乡的端午节,尤其对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传统习俗进行了重点描写,既展现了家乡端午节的热闹,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喜爱。
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
范文二: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大家都在准备着。
为什么有春节呢?因为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叫“年”,每当除夕的夜晚,“年”都要出来到处为非作歹,残害百姓。
为了能平安过“年”这一关,人们在除夕那天晚上都不敢睡觉。
大家围着一堆火,吃喝闲谈,不时把竹子投入火中燃烧。
竹子在火堆里燃烧时发出响亮的爆裂声,吓得“年”远远地躲起来,再也不敢进村来残害百姓了。
统编版三年级 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3:中华传统节日 (共18张)

请大家品尝我家做的月饼。 我们来写几幅春联。
我们小组朗诵和中秋节有关 的古诗。
我来讲讲怎么包粽子。
谢 谢 大 家
吃罢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是家家户户必看的节目。恢宏壮丽 的开场舞,寓意新的一年更上一层;婉转悠扬的歌曲,传递新春美 好的祝愿;幽默滑稽的小品,演绎人间至善深情。赏心悦目的画面、 悦耳动听的音乐,夹杂着家人的欢笑声,让我乐在其中。
描写了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场面, 渲染了节日气氛,表现了节日的 热闹非凡。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燃放爆竹,守更 待岁。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 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习作要求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写过节的过程,一般要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2.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首先给段落 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小学语文统编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情景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个中华 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搜集了关于传 统节日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走进中华民族灿烂的节日文化吧!
节日兽,凶 猛异常,每到除夕,便来伤害人命。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 说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当“年”兽像往年 一样准备进村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 兽混身颤栗,仓惶而逃。
3.内容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写过节的过程,可以写的 内容有很多,对于能够表现主题的重点内容要详写,其他 的非重点内容则简单记叙或一笔带过。
4.注意语句要生动。适当运用一些比喻、 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自己的文章更 有文采,更能吸引人。
例文引路
欢乐的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过年!春节是一年 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传统节日250字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传统节日250字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逢临近春节,大家不管离家有多远,都会尽量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尽管路上堵车严重,但是回家的路总让人感觉是向着幸福驶去的.....
很凑巧,我是小年夜出生的,于是我就更加期待春节来临了。
因为生日的原因,仿佛我的春节比别人提前一天就开始过了。
每到那个时候,爸妈会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生日蛋糕、还有我最喜欢玩的玩具。
年三十,我会看爷爷贴春联、放鞭炮,然后和爷爷奶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穿新衣服新鞋子,甚至连袜子都必须得是新的。
晚上我跟爸爸一起放烟花,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岁春晚......
到了年初一,天还没亮,阵阵鞭炮就把我们从梦中叫醒了。
我揉揉小眼,哇!爷爷奶奶早就起了,正在包饺子呢!然后一个个大红包就飞到我手中,我开心极了!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跟着爸妈走亲戚,串朋友,这样的幸福要一直持续好几天呢!我想大家肯定跟我一样,都喜爱春节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250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250字
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扫墓祭祀的清明节和辞旧迎新的除夕等都是我国传统节日,但当我读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我才知道春节拥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
每次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放烟花,吃年夜饭,发红包。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了,一个个烟花冲向天空,照亮了整个世界,紧挨着五彩斑斓的星光慢慢飘落下来,就像争奇斗艳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使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刚放完烟花,我们一家人便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年夜饭,大人们举杯祝福,小孩们就自顾自地大吃特吃。
吃完了年夜饭,爸爸妈妈便自觉地拿出了红包偷偷地放在了我衣服兜里。
收红包的喜悦心情着实让我感受到春节带给我的幸福。
为什么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放烟花、吃年夜饭、收红包。
春节让我感觉又幸福又快乐,所以我非常喜欢春节。
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给我们留下无数宝贵的财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绝对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一年,我们都会因为某个传统节日的到来,开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动,共同庆祝我国独有的传统佳节活动。
在中国的各大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那绝对非端午节这个节日不可,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划龙舟比赛,还能在端午节的这天,吃到美味鲜甜的大粽子,这是我们中国最为独有的端午风俗之情。
端午节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国,投江而死,一身爱国之心感动不知多少民众。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将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喂饱鱼群,而不去伤害屈原的躯体,同时还在江中驾驭舟船打捞屈原的躯体。
随着日久天长,人们长此以往的坚持,也渐渐形成我们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变为我们现在端午节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
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就与母亲一起体验了应该如何包一个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时候,我都是等着美味粽子出炉开吃。
而这一次我亲自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用两片长长的粽叶,折成一个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黄黄的糯米,塞进几颗美味的腊肉,最后使用小草绳一绑,就成了我最喜欢的大粽子了,今后我也要在端午节这一天,亲自做出我喜爱的大粽子。
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二中国里传统的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然而这些节日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因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致使在中国里过着外国的节假日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得不高度的重视起来,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使命。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假日都富有很浓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也包含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名人圣人,如果说每一种节日都能突出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风俗内涵,但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节日来纪念我国历史伟大上的先人,对于先人一种敬佩精神,利用节日习俗的寄托来告诫后人要学习先人的榜样,进而发挥中华传统节日的辉煌,一代传一代,进而导致没落的现象。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10篇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10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一)清明节是我国的的传统节日,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就是包青团祭祖。
先做准备工作,外婆和好面粉,和好的面粉是淡绿色的。
她又把要包的馅放在锅里炒好。
一切准备就续,我们开始包青团。
我先看着外婆做,然后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
我先拿一点粉团,揉成一个小球。
接着,用大拇指在球上摁个小洞,再把大拇指放在里面快速转,外边用其他手指在边沿飞快地“奔跑”。
一会工夫,面团就变成了一个张大嘴巴的皮球。
然后,我把馅放进去,最后让大皮球的嘴巴合上,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
开始蒸青团了,大约蒸了几十分钟,厨房里弥漫着蒸汽,像在云中一样,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外公掀开锅盖,那阵香味扑鼻而来。
望着亮晶晶的青团,闪着深绿色的光,我真舍不是吃它呀!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二)今天,是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包艾饺、扫墓、做艾糕,我们家也不例外。
一大清早,我便跟着妈妈去山上采艾,空气中的水珠打湿了我的衣领,我正在地上仔细地寻觅时,我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艾,我急忙叫妈妈过来,我们摘了一大袋艾。
接下来,我们把艾煮熟,当艾从锅里出来的时候,一股艾香徐徐飘过来,像艾花的香味,那么朴素、淡雅。
爸爸用勺子连汤带艾地取出来,倒在一个洗干净的脸盆里,又放进去许多面粉,哇!把白色的面粉放到深绿色的艾中,颜色一下子变成了翠绿色,这就像是在调颜色似的,特别神奇,把艾揉好以后,我们就开始做艾饺了,我先把面团摊平,里面放上白糖,再把它包起来,一个小巧玲珑的艾饺就做完了。
厨房里一下子忙了起来,我们把做好的艾饺放到小锅时,我心里很兴奋。
今天太好玩了,希望下一次更好玩!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三)今天我起得特别早——今天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小孩子第一件事当然是穿上新衣服去邻居家讨红包了。
但讨红包前,一定要说恭喜发财,祝您身体健康之类的话。
我和伙伴们去讨红包,跑了一个上午,可真累的,但功夫不费有心人,我们讨到的红包当然也不少。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习作指导与范文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习作指导与范文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理解。
以下是针对这个主题的习作指导和范文:一、习作指导:1. 确定写作角度:可以选择写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或者是介绍一个自己不太了解的传统节日。
2.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长、看电视节目等方式,获得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
3. 确定写作结构:引入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介绍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节日的感受和想法。
4. 组织好写作内容:可以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方式,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5. 注意语言表达: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使文章更加流畅和准确。
二、范文:中秋节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月饼,还可以赏月、吃柚子,真是太好玩了!中秋节的起源很久远,传说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人们的生活变得很困难。
后来,嫦娥奔月,就剩下一个太阳给人们生活带来光明。
为了感谢嫦娥,人们就在这一天庆祝中秋节。
中秋节最重要的食物就是月饼了。
有蛋黄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等等。
每个人都会在这天互相送月饼,表达彼此的祝福。
除了吃月饼,还可以赏月。
那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里看了一颗又圆又亮的月亮,真的是美丽极了!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节,这时候的月亮比平时又大又亮。
我们还常常听到关于嫦娥的故事,这让我更加喜欢这个节日。
中秋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吃柚子。
柚子有很多颗颗,每颗都有很多水分,吃起来又酸又甜,非常爽口。
吃柚子也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幸福的时光。
每逢这个节日,家人都会一起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吃柚子,一同欢度中秋节。
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
我的家庭,有着浓厚的亲情,中秋节就像是我们团结和和睦的见证。
通过这个习作,希望能帮到你。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动和发挥,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作文范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

难忘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龙船水下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民谣时,我就想起了曾经在奶奶家过端午的情景。
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上了菖蒲和艾草。
据说,它能“驱五毒、防瘟疫”,久而久之,就成了一项端午节的习俗。
除了挂菖蒲和艾草,在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包粽子了。
粽子的种类很多,比如有红枣粽、烧肉粽、豆沙粽。
但我还是最喜欢奶奶包的排骨粽。
它是用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泡好且炒香的米,中间放着一块炒得香气四溢的排骨。
奶奶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剥开粽叶轻轻咬一口,真是又滑又嫩。
粽叶和糯米的清香,与排骨的酥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奶奶就给我系上了五彩绳。
它是用红、绿、黄、白、黑五种颜色做成的,可以“辟邢”。
系上五彩绳,我和姐姐来到河边一起观看赛龙舟,只听见比赛声一响,划手们便使出浑身解数,奋力划去,顿时鼓声大作,响彻云霄。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呀!
1。
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附范文)

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附范文)作指导一、审题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运用发散思维勾画出自己的作导图吧。
三、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四、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写作素材一、题目《猜灯谜》《清明难得晴》《中秋记事》《中秋月儿圆》《登高》二、好词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火红火红花好月圆、载歌载舞、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瓜果飘香三、佳句开头1.夜幕降临,晚霞渐渐消失在天际,一轮圆月升上天空,把柔和的月光酒向大地。
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便是端午节了。
结尾1.何等苦涩的端五粽!何等繁华的端五节啊!2.外面鞭炮还在噼里啪啦地响着,灿烂的烟花也还在空中绽放着,期望新的一年大家的日子就像这鞭炮和烟花一样红火、灿烂。
引用1.“节分端五自谁言,万古传闻为XXX。
XXX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XXX为纪念XXX而写下的。
端五节也是因为XXX而流于世,包粽子、XXX等端五节特有的风俗都是为了纪念他。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到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家都会坐在院子赏月,吃月饼。
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繁华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
三年级下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写200字作文

三年级下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写200字作文在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首先来说说春节吧。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过年的时候。
春节是在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庆祝活动,比如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等。
而春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说是有一只叫“年”的凶兽会在春节的时候来吃人,于是人们就贴对联、放鞭炮来驱赶它。
接下来说说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踏青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到郊外去踏青,祭拜祖先,扫墓。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一些民间习俗,比如踩高跷、吃青团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再说说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
有一个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为他投江自尽,所以人们
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去搜寻他的遗体,并投喂饭团给江中的鱼,以免它们伤害屈原。
现在端午节也是中国人划龙舟、包粽子的传统节日。
最后来说说中秋节。
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
这一天的圆月和美丽的传说让中秋节成为一个团圆的日子。
人们会一家团聚,一起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玩提灯以及吃柚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介绍,这些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希望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一、教材解析《古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明确提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对如何开展活动做了具体的指导。
教材中的插图和泡泡提示了了解传统节日的途径,即可以看看日历,问问长辈,查查资料等。
“活动提示”还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商定准备了解哪些传统节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了解到的内容。
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作为记录的样式,启发学生可以从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习俗等方面收集资料。
《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是对活动开展的过程指导,提示学生适时交流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商量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泡泡中的“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我收集了元宵节的灯谜”是举例介绍可以收集哪些资料;泡泡中的“我们小组打算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需要补充一些图片”是展示方式举例,并提示学生根据展示的需要,可能还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更多的资料。
本单元课后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对前一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
展示活动有两项任务,第一项是个人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对节日的了解。
第二项成果展示重在集体合作,教材中的4个泡泡列举了一些展示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做月饼、写春联、诵读古诗、讲述包粽子的方法等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最后对展示交流提出了要求,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还要评一评哪个小组活动开展的好。
教材这样安排,旨在通过为期两周左右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线上小组内进行了两周的活动,活动过程十分扎实:每个小组认领一个节日,组内明确分工,合作完成,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最后再由组长牵头进行成果展示,三、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设二:元宵节小组成果展示。
(1)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2.中秋节的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人们望月思乡的美好感情,关于中秋夜的月亮,文人墨客们也用他们的动人的笔墨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中秋望月思乡的古诗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
课件展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预设六:重阳节组的同学展示交流。
2.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春节贴春联、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画面
2.谈话激趣:同学们,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节点,这些日子就叫作节日。那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比如:团圆与亲情、追思与纪念、狂欢的喜悦、赏月诵古诗等等。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到了这些传统节日里。那么,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谁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呢?(自由交流)
2.图片二:(这就是古时候清明节人们踢蹴鞠的照片)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图片三:(看,这就是人们踏青的图片)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是啊,我们在探索、发现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希望大家能展开自己理想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到生活的领域中去继续探索、继续发现吧!
四、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资料,和同学一起交流。
习作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四、作业:搜集并积累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教师评议,导入新课。
二、例文引路。
1.课件出示例文。
开心元旦
今年的元旦我过得特别高兴!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南宁看花灯。
我们来到南湖公园。四条红、黄颜色的火龙首先跃入了我的眼帘,火龙全身闪着金光,远远望去,仿佛四条出海蛟龙,飞腾在宽阔的鼓楼广场上。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我也如同步入了天堂。
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3.小组交流。
三、提供例句,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节日的习俗。
2.交流归纳。
3.好词佳句。投影出示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供学生参考)
(1)展示故事: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5.通过汇报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6.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除夕夜,街上“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金黄色、黄绿色的窗户,在忽明忽暗、忽燃忽灭的烟花中,好像同时打开的电视机,在播放精彩的节目。
元宵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通常在这一天早上吃汤圆,在家里挂上红红绿绿的灯笼,并猜灯谜。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在空中盛开。
4.图片四:(看,这就是小孩子放风筝时的图片)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预设四:端午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赛龙舟视频:看!龙舟队员们争分夺秒、奋勇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龙舟竞渡风俗画。再看!这一队,他们虽然落后了一些,可却并没有放弃,依然勇往直前。近了,更近了,后面这一队终于赶上前一队了。这些比赛的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展示龙舟队员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拼搏的乐趣以及他们划龙舟的高超技巧和对端午节的重视。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并誊抄。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
《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综合性学习让学习走进了生活,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要表达真情实感。
5.题目自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提前布置学生做选材准备:看自己过节日的照片或询问父母,确定所写的节日,回忆自己过节时的情景。
3.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们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
二、展示活动成果。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花灯,可真好看呀!这个元旦,我过得非常开心。每年的元旦我都要来看花灯!
2.自由阅读。
3.交流评议,了解写法。
(1)这篇文章记叙了小作者和家人去看花灯的事情,叙事完整。
(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3)按照作者观察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
(4)文章语言优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三、引导学生组织材料。
1.说说自己拟的题目,确定主题。
2.指名概括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生评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四、完成习作。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习作讲评。指名把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宣读。师生根据本次习作内容要求,共同评议,找出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我们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仔细观看,只见两条巨龙手舞足蹈,围着一个大火球舞着,跳着……他们昂首挺立,露出两排尖硬洁白的牙齿,舞弄漂亮的身驱,在天空飞着。那晶莹透明的身子,又像水晶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大扇子似的尾巴高高翘起,仿佛是为祖国巨大的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远处还有一对双龙戏珠呢!四条龙载歌载舞,好像正和我们一起欢度着元旦佳节。啊!十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汇成了滔滔奔腾的江河,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化大业不正像这欢腾的巨龙吗?
综合性:教学中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且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习方式不仅有自主探究,而且更有合作交流。
2.包粽子视频:看,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放进了一颗红红的枣。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鱼肉粽。粽子熟了,一掀锅盖,我们仿佛闻到一股清香。
预设五:中秋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中秋夜人们吃月饼,代表团圆。月饼又叫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传说,月饼是为了纪念古代奔月的嫦娥仙子。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融为一体。中秋之夜遥望玉盘似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这就是月饼的图片。(现场展示自家做的月饼,把月饼分给大家品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民,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愿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自由交流。)
以奖励小礼物的方式出灯谜:
·内里有人(打一字)谜底:肉
·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农产品(打一成语)谜底:土生土长
·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2)元宵节的食品。
在元宵佳节我们都会吃一种传统的美食——汤圆。北方称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最大的区别是汤圆是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而元宵馅料预先制好,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然后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