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C/EMI)是当今电磁环境下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显著。
本文将就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一、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下,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地工作,同时与其它电子设备和环境保持协调。
换句话说,电磁兼容要求电子设备不会由于电磁场的存在而产生损坏或干扰其他设备的工作,同时也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我们需要进行各项测试和分析。
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测试、电磁抗扰度测试、电磁传导干扰测试等。
只有经过这些测试,我们才能够确保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
另外,制定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规范和标准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干扰。
一般分为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两类。
辐射干扰是指电子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到周围空间,造成其他设备的工作异常或者产生故障。
为了减少辐射干扰,我们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合理设计,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传导干扰是指外部电磁场通过传导途径进入设备内部,引起设备的工作异常或产生故障。
为了减少传导干扰,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阻抗匹配和屏蔽措施,以降低外部电磁场对设备的影响。
针对电磁干扰问题,我们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找出可能引起干扰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抑制和干扰消除。
三、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的重要性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的问题不容忽视,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
只有保证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章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
人为干扰——来自于有意发射干扰源和无意发射干扰源:
有意发射干扰源:专用于辐射电磁能的设备,如广播、电视、通信、
雷达、导航等发射设备。
无意发射干扰源:发射电磁能力不是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如汽车的
点火系统、电机传动系统、高压电力线、静电放电,核爆炸电磁脉 冲,等。
(3)电磁环境基本概念
用时域波形表示。
频域:工频(较低频率)噪声和瞬变噪声的频率范围直接关系到所采
取的抗干扰措施:工频噪声的频率较低,对数字电路无严重影响,但 对低电平模拟电路的危害却很大
噪声的波形决定了其频谱和功率,以频谱和功率作为噪声的一种描述,是 从干扰的物理现象中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常用描述方式,也是从 抗干扰角度决定抑制噪声措施的常用描述方式。
(4) 电磁干扰测试的研究 (5)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和控制技术研究 (6) 其它
z 电能质量 z 电磁干扰诊断 z 电磁场生态影响
谢谢!
有生命的物质等一起,形成了特定的工
作环境。
电气、电子设备在运行中大都会经历电 磁能量转换的过程,而电磁能量转换过 程往往会对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用电设备、
雷 电 电力传 输线
雷达和 电视台
人或生物产生影响。 运行中的电气电子设备,也会由于其他
设备工作时产生电磁能量转换而受到电 磁干扰。
移动
传导噪声 交流供电
严重时会导致人体慢性病变。
(4)电磁环境基本概念
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依赖电气电子设备,科学家和 工程师们一直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者——研究、探索直至打 造新一代经济而卓越的电气与电子产品。然而,然而由电子和电气产 品带来的电磁干扰问题,使得人类和设备本身依赖的这个电磁环境越 来越恶劣,不论怎么精心策划,设计中的缺陷始终象噩梦般挥之不去。 补救的药方就是电磁兼容技术——确保设备或系统不产生电磁干扰的 技术。着力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已成为电气和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之一。
电磁兼容安全标准和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确保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不产生干扰,也不受其他设备干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电磁兼容安全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对电磁兼容安全标准和规定进行概述。
二、电磁兼容安全标准体系1. 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全球电磁兼容领域最具权威的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和发布国际电磁兼容标准。
IEC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类标准和专用标准。
(1)基础标准:描述电磁兼容现象,规定电磁骚扰发射和抗扰度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和布置,同时定义试验等级和性能判据。
如IEC61000系列标准。
(2)通用标准:适用于多种产品和设备,如IEC60950-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产品类标准:针对特定产品系列和专用产品的EMC测试,如IEC61000-4-2《电磁兼容性(EMC)试验和测量技术第4-2部分: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专用标准:针对特定行业和产品的EMC要求,如IEC61000-6-1《电磁兼容性(EMC)试验和测量技术第6-1部分:辐射抗扰度试验》。
2. 国家标准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产业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如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7743《电磁兼容通用要求》。
3. 地方标准部分地区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制定了一些地方电磁兼容标准。
三、电磁兼容安全规定1. 发射限值发射限值是指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向周围空间发射的电磁骚扰信号的电平限制。
发射限值通常分为骚扰限值和干扰限值。
(1)骚扰限值:规定设备发射的电磁骚扰信号不得超过的限值。
(2)干扰限值:规定设备发射的电磁骚扰信号对其他设备或系统产生干扰时,允许的最大限值。
2. 抗扰度要求抗扰度要求是指设备在受到电磁骚扰时,仍能保持正常工作性能的能力。
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满足哪些要求
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满足哪些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是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接受的电磁干扰或被周围环境电磁干扰所影响的设备。
为了保证电磁兼容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周围环境的稳定,其电磁兼容性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辐射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不得超出允许的辐射限值。
通过采用合理的设计、屏蔽和滤波技术,可以降低电磁辐射水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二、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感应耐受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电磁抗扰能力,能够在强电磁场的作用下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不受电磁干扰而发生功能故障。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屏蔽和滤波技术,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抗扰能力。
三、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传输性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电磁传输性能,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传输和接收信号,不受外界电磁干扰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丢失。
合理的电路布局、信号调理和屏蔽技术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设备的传输性能。
四、电磁兼容性设备的电磁抗干扰能力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强电磁环境干扰下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不受干扰而发生故障。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屏蔽和滤波技术,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五、电磁兼容性设备的地线和屏蔽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地线系统和屏蔽结构,能够有效地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和防止内部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合理的地线布置和屏蔽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减少电磁辐射。
六、电磁兼容性设备的标识和测试要求电磁兼容性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标识和测试要求,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通过标识和测试可以对电磁兼容性设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在电磁兼容性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上述要求,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规范,以确保电磁兼容性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的干扰。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技术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的增加,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性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磁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场的总体情况,而电磁兼容性技术则是指在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互相干扰的能力。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长期暴露在强电磁场中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受损,甚至引发一些疾病。
因此,了解和控制电磁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电磁兼容性技术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也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视、电脑等无处不在,而这些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甚至损坏。
因此,研究和应用电磁兼容性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通过对电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中电磁场的强度和频率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比如在居住区周围设置屏蔽设施,降低电磁辐射的水平。
其次,电磁兼容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是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屏蔽措施来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国际标准和政策的制定。
由于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性技术的重要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政策来规范和管理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性技术的应用。
这些标准和政策的制定不仅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还有助于推动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电磁兼容与环境电磁学
电磁兼容与环境电磁学一、引言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和环境电磁学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当今社会,电子设备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各种电子设备之间和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保证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容性,同时减小电子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维护通讯、工业控制等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电磁兼容1. 电磁兼容的概念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中,能够保持其性能不受外部电磁干扰影响,同时不会对周围其他设备产生过大的电磁干扰。
要实现电磁兼容,需要对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进行综合考虑,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设计。
2. 电磁兼容的重要性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互联互通程度的加深,电磁兼容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若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电磁兼容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瘫痪。
因此,电磁兼容在电子设备设计和研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 电磁兼容的解决方法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可以从电路设计、布局设计、电磁屏蔽、滤波器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合理设计和抗干扰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三、环境电磁学1. 环境电磁学的概念环境电磁学是研究电磁辐射对自然环境和生物体的影响的学科,也是电磁兼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与各种电子设备接触的频率越来越高,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2. 环境电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电磁学主要研究电磁辐射对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动植物生长发育、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可以有效地规避和减小负面影响。
3. 环境电磁学的应用环境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电磁污染控制、电子设备对人类的安全性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环境电磁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平衡电子设备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总结电磁兼容与环境电磁学在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描述和分类
电磁兼容环境电磁环境的描述和分类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在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不互相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电磁环境是指设备所处的电磁场环境。
本文将对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进行描述和分类。
一、电磁兼容的描述电磁兼容是指各种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或受到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各种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旨在解决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抗干扰性和抗辐射性。
抗干扰性主要研究电子设备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即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受到外界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抗辐射性主要研究电子设备对外界辐射的抵抗能力,即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产生的辐射对周围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二、电磁环境的分类电磁环境按照频率范围可以分为低频电磁环境、射频电磁环境和微波电磁环境。
1. 低频电磁环境低频电磁环境主要包括50Hz电力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
在低频电磁环境中,主要的干扰源是电力线和电力设备。
电力线上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而电力设备本身也会产生电磁辐射。
低频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2. 射频电磁环境射频电磁环境主要包括30kHz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场。
在射频电磁环境中,主要的干扰源是无线通信设备和雷达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手机、电视、无线局域网等,而雷达设备主要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射频电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和雷达设备对周围设备和环境的干扰问题上。
3. 微波电磁环境微波电磁环境主要包括300MHz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场。
在微波电磁环境中,主要的干扰源是微波炉、手机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
微波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而手机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则是无线通信的关键设施。
微波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标题:电磁兼容解决方案引言概述: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到干扰或者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电磁兼容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本文将就电磁兼容性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电磁干扰源的识别和控制1.1 通过电磁场测试设备对电磁干扰源进行检测和识别,包括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源。
1.2 采取屏蔽措施,如金属屏蔽罩、电磁屏蔽材料等,减少电磁辐射干扰源对周围设备的影响。
1.3 使用滤波器和隔离器对传导干扰源进行控制,减少其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二、电磁兼容性设计2.1 在电子设备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采取合适的电路布局和接地设计,减少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2.2 采用合格的电子元器件,如滤波器、隔离器等,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3 通过电磁兼容性仿真软件对电子设备进行仿真分析,及早发现潜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并进行修正。
三、电磁兼容性测试3.1 采用专业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2 对电子设备进行辐射和传导的测试,检测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3.3 根据测试结果对电子设备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其电磁兼容性。
四、电磁兼容性管理4.1 建立电磁兼容性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流程,确保电磁兼容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2 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4.3 加强对员工的电磁兼容性培训,提高员工对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电磁兼容性标准和法规5.1 遵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法规,确保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参预电磁兼容性标准的修订和制定,推动电磁兼容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5.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解决和管理。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保障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
降低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的电磁兼容策略
因 此 对 于 近 场 和 远 场 的 分 界 点 一 般 的 天 线 有 临 界 『种 现 象 叫做 “ 后 ” 。 这 是 由于 生 物体 组 织 中存 在许 滞
距离的经验公式如下 r 二入/ ,入为辐射 电磁 【多的电偶极距或磁偶极距.当偶极距在外加场中发生 2
波 中最 小 的 波 长 且 要 求 此 时 天 线 的 最 大 口 径 尺 寸 转 向 运 动 时 .必 须 克 服 一 定 的 势 垒 ,因 而 会 导 致 变化
准 ” , 由国 家 卫 生部 发布 。 J
早 就 有专 家指 出 ,环 境 中 电磁 能量 每 年 以至 少 态场 ,以及两者 的混合物 ,一般称 作辐 射场 ( 即通 常
5 2 % 的速度递增 。 目前 ,因电磁辐射造成 的污染 ( 5 简 所 说 的 电磁 场 ) - 。 变 化 的 电 场 产 生 变 化 的磁 场 , 称 电磁 污 染 )与 大气 污 染 、水 污 染 、 固体 废 弃 物 、 噪 变 化 的磁 场 又 产 生 变 化 的 电 场 ,两 者 在一 起 形 成 辐 射
0 引言
目前社会上对 电磁污染存在较 多的误 区。一个最典型
的 例 子 就 是 :把 只 屏 蔽 电 场 或 者 只 能 屏 蔽 磁 场 的 装 置
随 着 经 济 建 设 和 科 学 技 术 的蓬 勃 发 展 , 电 子 电气 笼 统 地 说 成 是 能 够 屏 蔽 电磁 场 的 装 置 。 设 备 的 使 用 不 断 增 加 ,应 用 也 越 来 越 广 泛 。 但 电 子 本 文 从 电 磁 场 的 分 类 和 国 家 标 准 出 发 ,对 电 磁 污
声污染 并称 为人类社 会的五大污 染公害 。尤其值得注 场。电场 一般使 用电场 强度E ( / V m)来描述 ,磁场一
电磁兼容实验室管理制度
电磁兼容实验室管理制度一、目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是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进入电磁兼容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人员、管理人员、访客等。
三、实验室人员职责1、实验室负责人(1)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行。
(2)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审核实验方案和测试报告,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负责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2、实验人员(1)熟悉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2)实验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检查、调试,样品的准备等。
(3)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现场,整理仪器设备,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管理人员(1)负责实验室的物资管理,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和发放。
(2)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物资管理制度,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3)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包括防火、防盗、防爆、防毒等。
(4)定期对实验室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有效。
4、访客(1)访客进入实验室前,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由专人陪同。
(2)访客在实验室期间,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随意触摸仪器设备和样品。
四、实验室环境要求1、温度和湿度实验室的温度应控制在 15℃ 35℃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 75%之间。
实验人员应定期检查温湿度计,并做好记录。
如果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清洁度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不得随意丢弃废弃物。
3、电磁环境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以避免外界电磁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检查实验室的电磁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电磁波是指具有电磁性质的波动现象,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波无处不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磁波的影响和危害也越来越关注。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作为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标准,对于规范电磁波的辐射、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应当包括对电磁波辐射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电磁波辐射的监测,可以了解电磁波的分布情况,评估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监测数据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保障公众健康。
其次,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还应包括对电磁波辐射限值的规定。
根据不同场所和环境的特点,设定合理的电磁波辐射限值,对电磁设备的使用和布局进行规范。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保护公众健康。
此外,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还应包括对电磁波防护设施的要求。
在一些高辐射场所,应当设置电磁波防护设施,减少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隔离和减少电磁波的传播,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
另外,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还应包括对公众宣传教育的要求。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电磁波危害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公众正确使用电磁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电磁波暴露,保护自身健康。
最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落实。
企业应当遵守相关标准,加强对电磁波的管理和控制。
社会各界应当增强对电磁波卫生的关注,共同维护公众健康。
总之,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落实,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浅谈电磁兼容和电磁污染
袁 小燕
( 南京信息职业 技术学 院 南 京 2l 0 6 04) [ 摘 要]2 纪 90年 代 以后 ,一种新 的污染 ( 0世 电磁 垃圾 污染 ) 已被提 到环保 日程 上来 了。 电磁 垃圾污 染不 像其它 污染那 样 : 看得 见、 摸得着、闻得出 。它分布 在空 中,潜伏于地下 ,能造成 飞机 、轮船 、车辆 和电气 、电子产品运行 失常、失灵 ,甚 至被损坏 ;还会损 害人类身体 健康 ,导致 人体多种疾 病的 出现 。本文阐述 了 电磁兼容 和 电磁污染 的概念 ,分类 和现状 ,最后 给 出相应 对策。 [ 关键词] 电磁 兼容 电磁污染 中图分类号 :T 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 1 x( 0 ) 2 0 1 - 1 0 9 9 2 1 0 - 0 1 0 4 0 1、 电磁兼 容 的 含义 电 磁 兼 容 , 顾 名 思 义 是 “兼 容 ” 即 “兼 顾 ” / “容 忍 ” , 但 电磁兼容 ( l c r m g e i C m a i 1 t , E e t o a n t c o p t bi i Y 简写为 E C M )并 不是指 电与磁之 间的兼 容, 电与磁 是不可分割 的,相互共存的一种物 理现象、物 理环境 电磁兼容性 ( M )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 电磁环 境 EC 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 其环境 中的任何设备产 生无 法忍受的 电磁干扰 的能力。国际电工委员会 ( E )对 E C IC M 的定义 是:指 在不损害信号所 含信息的条件下 ,信号 和干扰能够共 存。研究 电磁兼容 的 目的是为 了 保证 电器组件或装 置在 电磁环境 中能够具有正常 工作的能力 ,以及研 究 电磁波对社会 生产活动和 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的机理和预 防措施 。 因此 ,EMC包 括两 个 方 面 的要 求 : 一方 面是 指 设备 在 正 常运 行过程 中对所 在环境 产生 的 电磁干扰 不 能超 过一定 的 限值 ;另 一方 面是指 器具 对所 在环 境 中存 在 的 电磁干 扰 具有 一定 程度 的 抗扰 度 , 即 电磁 敏感 性 。 所谓 电磁干扰 是指任 何能使设 备或系统性 能降级的电磁现象 。而 所谓 电磁干 扰是 指因 电磁干扰 而 引起的 设备或 系统 的性能 下降 。 这是与 电磁环境密 切相关的一 门综合性极强 的边 缘科学。主要 以 电气 、电子科学 理论为基础 ,研 究并解决各类 电磁污染 问题 。其 理论 基础包括数学 、电磁场 微波理论 、天线与 电波传 播、电路理论 、信号 分析 、通讯理论 、材料 科学、 生物医学、 电子对 抗、通信地质工程等 等 ,可 以说 电磁兼 容技 术是一 个正在不断发展 的新型综合性学科 ,也 是 一 门工 程 性 极 强 的 应 用 技 术 1 1电磁 兼 容 的特 点 . 电磁兼 容技 术研 究有 两个 特 点 :a.涉 及 范围较 广 ,包括 自然 界中各种 电气 电磁干扰 , 以及各种 电器、 电子设备 的设计、安装和各 系统之间的电磁干扰等 ;b .技术难度大 ,因为干扰源 日益增多 ,传播 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 的,在军工 、电力、通讯 、交通和 工矿企业普遍 存在 电磁干扰 问题 。电磁 干扰对系统 和设备是非常有 害的 ,在 电力系 统供 电网络中,用户的大 功率 电弧炉产 生的冲击负荷 ,倘 若在设计 中 没有考虑电磁兼容 问题 ,将 有可 能给 电网造成很大冲击 ,会增大 电网 电磁 场对电力系统 设备和用户 电器设备 可能带来 的潜在危害 。 1 2电磁 兼 容 的 相 关 规 则 . 过去 在军事 领域 之外 ,对于 电磁 兼容 性 的研究 并不严 谨 ,而且 大多数 设备 制造商并不关心 电磁兼容性 问题 。但随着使用 更低 信号 电 压的现代数 字设备的时钟频率 迅速增 高,电磁兼容性 问题 变得越来越 重要 。许 多国家意识到这个 凸现的 问题 ,并对 相关设备制造 商颁布了 政令 ,要求只有满足基本条件 的设备才 能够 销售 。各 国的相应 的组织 机 构开始 制定标 准 并维 护政府 指 令 。 其中较 为知名的国家组织有 :美 国的 F C C ;欧洲的 C N E E E E 、C N L C 和E S ;以及英 国的 B I TI S 。还有众多 国际组织致力于 “ 推进各项标准 化 问题的国际合作” ,当然也包含电磁兼容性标准 。其中最重要 国际组 织是 国际 电工委 员会 ( t rna On El t t ch a1 I ne ti al c ro ni e e c C m i S o ,I C) o m S i n E ,它拥有多个 电磁 兼容 性问题的全职分会 。在 I C E 中协调这些分会 的是 A E ,电磁 兼容性 问题 的顾 问委 员会 。 CC 2、电磁 辐 射 的含 义 电磁波对 人的健 康 的影 响 已经 成为 广泛 关注 的话题 ,而手 机是 人们 生活中使用 最 多,最 近距 离 的电磁 发射 设备 。 电磁 波辐射 一类 是电离辐射 :高能射 线,例如物 理学核 医学上应用 的 X a、 0、 Y 、 射线,宇宙射线:另一类 是非电离辐射 :微波辐射 。手机 属辐射能较 大的微波辐射 。 电磁波 辐射 一类 是 电离辐射 : 高能射 线 ,例如物 理学 核医 学上 应用的 x、 n、 0、 Y 射线 ,宇宙射线 ;另一类是 非电离辐射:微波 辐射。手机属辐射能较大的微波辐射 。手机天线是电磁波的主要发射设备。 电磁波 ( 又称 电磁辐射 )是由同相振荡且 互相垂直的 电场 与磁场 在空间 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 向垂直于 电场与磁场构成 的平面 , 有效 的传递 能量和 动量。 电磁辐 射可 以按照 频率分类 ,从低 频率 到高
电磁兼容实验室职业卫生规范
电磁兼容实验室职业卫生规范
一、实验室走廊及门厅内无垃圾杂物,不得存放自行车,墙壁清洁无灰尘。
二、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挂在室内醒目处,保持整洁卫生。
三、实验室内家具、实验台、凳、架等物品无破损,地面清洁,窗明几净,四周墙壁及天花板清洁无灰尘,无蜘蛛网。
四、仪器设备、玻璃器皿、化学试剂等实验用品排列规范、整洁,布局合理。
五、实验室的通风、照明等设施完好,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
六、精密仪器设备用毕应罩好,罩布保持清洁。
七、实验室内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长期不用的闲置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堆放,做到摆放整齐、清洁卫生。
八、实验室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措施要得当,不得影响环境。
实验室中有害气体、粉尘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对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要定期进行分析和监测。
九、实验室内不准吸烟,严禁随地吐痰,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加强电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电磁兼容水平
加强电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电磁兼容水平管登高;孙传敏;孙遥;徐冠立;林金辉;何政伟【摘要】分析了城市电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阐述了城市电磁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加强电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电磁兼容水平的4条主要措施和建议:一是要加强对电磁污染源的约束监管功能;二是要实施强制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与认证制度;三是要研发推广经济实用的抑制电磁辐射的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四是要加强电磁辐射防护的宣传教育等.【期刊名称】《电讯技术》【年(卷),期】2011(051)004【总页数】6页(P120-125)【关键词】城市电磁兼容性;电磁环境污染;电磁辐射;电磁环境保护【作者】管登高;孙传敏;孙遥;徐冠立;林金辉;何政伟【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059;矿产资源化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059;矿产资源化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03;TN9721 引言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和现代电磁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频率电磁波的交互作用使城市中人为电磁能量显著增加[1]。
由空间、时间和频谱3个要素组成并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称为城市电磁环境。
由电磁辐射引起的城市电磁环境的复杂与恶化已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现代病——被称为“隐形杀手”的城市电磁环境污染,对城市发展与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2-3]。
为此,电磁环境污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环境污染,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已将其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箱式变电站100kV及以下变电所(含开闭站)与民用住宅建筑间距问题研究基于电磁辐射
箱式变电站、100kV及以下变电所(含开闭站)与民用住宅建筑间距问题研究——基于电磁辐射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2.1一般规定22.1.1进行建筑群或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已有架空输电线路的无线电骚扰及电磁环境卫生。
22.1.2用户专用无线通信设备所需频段,应经无线电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占用。
22.1.3易受辐射骚扰的电子设备,不应与潜在的电磁骚扰源贴近布置。
22.2电磁环境卫生22.2.1民用建筑物及居住小区与高压、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等辐射源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居住小区靠近高压、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一侧的住宅外墙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应符合表22.2.1的规定。
22.2.2民用建筑物、建筑群内不得设置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装置、核辐射装置或电磁辐射较严重的高频电子设备。
但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除外。
22.2.3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内必须设置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装置、核辐射装置或电磁辐射较严重的高频电子设备时,应采取屏蔽措施,将其对外界的放射或辐射强度限制在许可范围内。
22.2.4在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物内,为科研与医疗专用的核辐射设备和电磁辐射设备,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
22.2.5民用建筑物内的电磁环境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磁场强度限值应符合表22.2.5的规定;注:1.一级电磁环境:在该电磁环境下长期居住或工作,人员的健康不会受到损害;2.二级电磁环境:在该电磁环境下长期居住或工作,人员的健康可能受到损害。
3.幼儿园、学校、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宜按一级电磁环境设计;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4.公共建筑中的非人员密集场所宜按二级电磁环境设计;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但无人值守的各类机房、车库除外。
GB51204-2016: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3.2.4除变电所等设备机房外,建筑物室内空间和建筑物室外附属空间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不应超过表3.2.4的规定。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标准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标准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是指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同时不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不良干扰的能力。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和互联互通,各国普遍制定了电磁兼容性的相关标准。
本文将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标准的背景、内容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对电磁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磁噪声和干扰可能导致设备的异常故障,干扰无线通信,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各国制定了电磁兼容性标准,旨在规范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二、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内容1. 电磁环境评估:对电子产品所处的电磁环境进行评估,包括电磁场强度、频率范围、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2. 电磁兼容性测试:对电子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包括辐射和传导两个方面。
辐射测试主要检测电子产品在工作时是否会辐射电磁波,传导测试主要检测电子产品是否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
3. 电磁干扰控制:制定电磁干扰控制准则,规定电子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和传播。
4. 电磁兼容性标记:对符合电磁兼容性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并给予相应的标志,以方便用户和监督机构的辨识。
三、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应用1. 产品设计和制造:制定电磁兼容性标准可以为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确保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符合相关要求,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2. 检测和认证:电磁兼容性标准可以作为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的依据,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3. 电磁环境监测:依据电磁兼容性标准,对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保障无线通信的正常运行。
4. 用户指南:电磁兼容性标准可以作为用户购买和使用电子产品的参考,帮助用户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并正确使用产品,避免电磁干扰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便。
四、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磁兼容性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未来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点:1. 宽频率覆盖:随着频率的不断扩展,电磁兼容性标准需要覆盖更广泛的频率范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磁环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doc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以下是中国下面整理相关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内容:《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基本简介:《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代号;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6.自备应急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17.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计算机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
其中民用建筑电气规范中总则的基本内容如下:其中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的基本内容如下: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5.1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中10(6)kV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
5.1.2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5.1.3重要的配变电所可根据需求采用智能化保护装置或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5.1.4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的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和《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的有关规定。
5.2继电保护5.2.1继电保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
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2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应简单可靠,并应具有必要的检测、闭锁等措施。
保护装置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电磁兼容_通用标准_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电磁兼容的重要性。
电磁兼容是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各种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地工作,同时不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干扰。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概述电磁兼容概念和相关定义,然后介绍通用标准的制定过程以及主要标准的概述,并对其分类与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接着,在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抗扰度的关键要点。
最后,总结全文内容并展望未来电磁兼容标准发展的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电磁兼容及其相关通用标准,并针对不同环境中抗扰度的关键要点提供实用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有效应对电磁干扰,达到提高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的目标。
同时,展望未来电磁兼容标准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电磁兼容概念:2.1 电磁兼容定义:电磁兼容(EMC)是指不同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共存和交互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互相干扰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以及在同一环境中能够和谐共存的能力。
2.2 电磁辐射和敏感性:在电子设备中,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问题,即电磁辐射和敏感性。
电磁辐射指的是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向外界发出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若这些辐射超出了规定范围,则可能对周围设备产生干扰。
而敏感性则是指电子设备本身对于外界其他设备或噪音信号的容易受到干扰。
2.3 抗扰度与抗干扰能力:抗扰度(EMI)是指一个设备能够在遭受到外界干扰或噪音时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为了提高抗扰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电磁辐射,同时加强设备之间的屏蔽和隔离。
而抗干扰能力则是指一个设备在面对外界产生的干扰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22.1 一般规定
22.1.1进行建筑群或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已有架空输电线路的无线电骚扰及电磁环境卫生。
【注释】在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详规时,应尽可能避开高压超高压架空电力走廊,或将靠近该类走廊的区域用作绿化带等用地。
22.1.2用户专用无线通讯设备所需频段,应经无线电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占用。
【注释】用户专用无线通讯设备包括对讲机、微区域移动通信设施(如DECT、PHS 等)。
这些设施除使用对公众开放的自由频段外,均需政府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准。
22.1.3易受辐射骚扰的电子设备,不应与潜在的电磁骚扰源贴近布置。
【注释】易受辐射骚扰的电子设备种类繁多,如计算机网络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等。
而潜在的电磁骚扰源,包括电力变压器、大电流馈电干线电缆(母线)、大功率变频装置及无线电发射台等。
22.2 电磁环境卫生
22.2.1民用建筑物及居住小区与高压、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等辐射源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居住小区靠近高压、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一侧的住宅外墙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应符合表22.2.1的规定。
表22.2.1 工频电磁场强度限值
【注释】条文表22.2.1中的电场强度引用了国家标准关于工频电场的基本限值和导出值。
磁场强度(磁通密度)则引用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RPA)提出的《暴露于50 /60Hz
电场和磁场的临时性限值导则》(1990),它适用于一般民众的昼夜活动场所(如娱乐场所等)。
超高压送电线下空间的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场强度的计算,参见《500kV超高压送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22.2.2民用建筑物、建筑群内不得设置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装置、核辐射装置或电磁辐射较严重的高频电子设备。
但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除外。
22.2.3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内必须设置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装置、核辐射装置或电磁辐射较严重的高频电子设备时,应采取屏蔽措施,将其对外界的放射或辐射强度限制在许可范围内。
【注释】医技楼中大都设置X光机、核磁共振等医疗专用设施,科学实验楼中有时需要设置高频振荡装置、大功率射频装置、电子加速器等设施。
当设置上述设备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屏蔽隔离措施。
常见的措施有设备屏蔽罩、屏蔽机房等。
由于各类装置的辐射机理与强度不同,故具体措施应与辐射源设备的制造商讨论决定。
22.2.4在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物内,为科研与医疗专用的核辐射设备和电磁辐射设备,须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
【注释】这是为了确保这种危险设备性能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22.2.5民用建筑物内的电磁环境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磁场强度限值应符合表22.2.5的规定;
表22.2.5 电磁场强度限值
2 二级电磁环境:在该电磁环境下长期居住或工作,人员的健康可能受到损害。
2幼儿园、学校、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人员密集场所宜按一级电磁环境设计。
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3公共建筑中的非人员密集场所宜按二级电磁环境设计。
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但无人值守的各类机房、车库除外。
【注释】本条规定是依据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建筑物内部场强的测试应按该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幼儿、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更容易因大剂量的电磁辐射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居住建筑是人们相处时间最长的建筑,容易造成辐射剂量的累积。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中,如果存在强烈的电磁辐射将危及较多人员,故这些场所均应从严控制,按一级电磁环境设计。
22.3 供配电系统的谐波防治
22.3.1公共电网的电能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表22.3.1-1的规定。
当公共连接点处的最小短路容量与基准短路容量不同时,谐波电流允许值应进行换算;
表22.3.1-1 公共连接点谐波电流允许值
2同一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宜按此用户在该点的协议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3 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不应超过表22.3.1-2的规定。
【注释】本条规定引自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
公共连接点的短路容量一般由电力公司给出,实际谐波电流允许值应将表中数据乘以公
S
共连接点短路容量与基准短路容量的比值
jz
S S 。
当一个公共连接点中连接多个用户时,应按各用户供电容量的百分比来分摊表中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22.3.2 供配电系统的谐波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谐波源较多的供配电系统,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且该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高于70%;
2 省级及以上政府办公建筑;银行总行、分行及同金融机构的办公大楼;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技楼;大型计算机中心等建筑物,宜在敏感医疗设备、重要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专用配电干线上设置有源滤波装置;
3 谐波源较多的一般公共建筑,可在办公设施、计算机网络设备等配电干线上设置滤波装置。
当采用无源滤波装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系统谐振;
4 建筑物谐波源较多的供配电系统,当设有有源滤波装置时,相应回路的中性导体截面可不增大;
5 建筑物谐波源较多的供配电系统,当设有无源滤波装置时,相应回路的中性导体可与相导体等截面;
6 有大功率谐波骚扰源的馈线上,宜设置滤波装置;或在此类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设置隔离变压器,且中性导体截面积应为相导体截面的两倍;
7 音乐厅及影剧院等建筑物中,舞台调光装置宜采取有效的谐波抑制措施。
当未采取措施时,其供电线路的中性导体截面积,应为相导体截面积的两倍。
音响系统供电专线上宜设置隔离变压器,有条件时宜设有源滤波装置;
8 为X 光机、CT 机、核磁共振机等谐波较 严重的大功率设备供电的专线,应按低阻抗馈电线路的要求进行设计;
9 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组宜配电抗器。
【注释】 D,yn11接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可有效阻断三的倍数次谐波电流在变压器一次与二次之间的流通。
这是因为就D,yn11接线组别的变压器而言,由电网注入变压器一次侧的三的倍数次谐波电流会在变压器的三角型绕组内形成环流;而由二次侧负载产生的三次及其倍数次谐波电流感应变压器的一次侧后,同样会在变压器的三角型绕组内形成环流,故可有效地防止此类谐波经变压器传入一次侧的电网中。
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将可能出现更高的温升,故应适当降低其负载率。
有些国家主张当谐波电流较严重时采用K 系数变压器,K 系数代表变压器对谐波电流所
致温升的承受能力,其定义为:
将上式用流过变压器的电流有效值进行规格化,可得:
K 系数变压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较低的磁通密度,故能更好地承受由谐波电流引起的过电压;
2在一次和二次绕组的每匝线圈上采用了电磁屏蔽措施,从而减弱了较高频率的谐波; 3配置了一条中性线,其规格是相线导体的2倍,以解决由3的倍数次谐波引起的中性导体电流增加问题;
4绕组被设计成由多个较小尺寸的平行导体组成,从而减小了高频谐波电流下的集肤效应;
5采用绝缘和换位导体以减少损耗。
标准化的K 系数额定值为:4,9,13,20,30,40,50。
当K 值大于4时,就应使用K 系数变压器,或将无谐波额定值的标准变压器按下式降容使用:
K
D 15.0115
.1+=
D 为变压器的降容系数。
由于在工程设计初期,各种设备资料不全,K 值往往难以计算,故也可根据谐波源负荷占变压器的负荷比例,按下图来粗略估计降容系数:
(22-1)
K = = = =
n=
Σ(hI n )2
n=
Σ(I n )2 n=Σ(nI n )2 I n=Σ(nI n /I 1)2 (I rms /I 1)2 n=Σ(nI n /I 1)2 1+THD 21
(22-2)
(22-3)
D = 1.15
1+0.15K 变压器降容系数(%)
100 90
80 70 60 50 40 I 1
n=1 K =Σ(n I 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