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模拟)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455d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3.png)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谙水性(ān ) 鏖战 (áo ) 包庇(b ì ) 挑衅(x ìn )B 、哺育 (b ǔ ) 谄媚(ch ǎn ) 赔偿(ch áng ) 驰骋 (ch ěng )C .炽热 (ch ì) 崇拜(ch óng ) 踌躇(ch óu ch ú) 伺候(s ì)D .一蹴而就(c ù ) 璀璨(cu ǐ) 挫折(cu ò ) 档案(d àng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花簇金绣 群英荟萃 部署已定 奋发图强B.事态人情 和蔼可亲 令人恐怖 插科打诨C.针贬时弊 晶莹剔透 帷幕拉开 值得商榷D.出类拔萃 破釜沉舟 惨无人道 鞠躬尽瘁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金秋,正蟹肥稻熟时节,我在盘锦第一次________了苇草被称为“海”的浩瀚与壮美:无边无际的苇草,森林般茂密,草原般辽阔,积雪般________,波涛般雄浑。
纵横的芦荡间,小船悠悠,快艇疾驶,宿鸭惊起,白鹭翩飞,看去真如一幅________的版画杰作。
A .目睹 轻盈 波澜壮阔B .感悟 皑皑 烟波浩渺C .领略 厚重 气韵蓬勃D .发现 纯洁 浩浩荡荡 4.下列语句中,全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②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③当设计师把照片里的手机裁剪掉后,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了,看似正常的画面开始“怪异”起来,照片中的人们仿佛丢失了灵魂! ④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8fad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e.png)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 .歼.(jiān )灭 易帜.(zhì) 朴拙.(zhuǒ) 冉冉..(rǎn )升起 B .停泊.(bó) 沟壑.(hè) 接载.(zài ) 运筹帷幄.(wò) C .侮.(wū)辱 幡.(fān )然 脱坯.(pī) 自力更.(gēng )生 D .勉强.(qiǎng ) 哺.(bǔ)育 瘟.(wēn )神 前仆.(pǔ)后继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留在上海,日本人不会把他怎么样;可在日本人占领的沦陷地区演出,无异于与侵略者合作,为民族的敌人粉饰太平。
梅兰芳必须做出抉择。
面对日本人彬彬有理的拜访,梅兰芳屡屡谢绝。
B .是不是我的身影已被上天定格于你生命的长廊,所以哪怕我远离你的视线,你也能想象我所有静默和嫣然的模样?是不是前世我们情根深种,所以哪怕惊鸿一瞥只如昙花一现,旧年盛景只化烟花往事,我们还是会穿越千里烟波重新相聚在一起?C .是谁遮住了星辰璀璨,月儿弯弯,苍穹的脸;是谁蒙住了大山伟岸,绿州的期盼。
欲望变得无止境,攀比变得无边际,膨胀了虚荣,庞大了伪装,真善渐行渐远,本真消失不见。
灰暗莫要遮了光明,污浊莫要混淆视听,彼此多一些阳光,少一些暗淡,生活的天空才会如海蔚蓝。
D .在一块糕点里,在一方酥糖里,那突如其来的一阵风运来的桂花香啊,就是那些故去的亲人!它们依然以各种方式,缠绕着我们的鼻息,温暖着我们的味蕾。
便将嗑瓜子这类“粗活儿”搁在了一边,像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却拈出一柱香来,揣摩着个中意思。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
重庆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重庆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aad76a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2.png)
重庆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高中重庆的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和答案通常会涵盖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写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重庆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人民和睦。
- 百废俱兴:许多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盛起来。
(2)翻译下列句子。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翻译: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并扩大了它原有的规模。
(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作者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母亲》(节选)母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她总是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从不抱怨。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给我力量。
(1)文章中“顶梁柱”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顶梁柱”指的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支柱,承担着家庭的重担。
(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母亲的形象?- 作者通过母亲默默承担家庭重担、在困难时给予支持等细节,描写了母亲坚强、无私的形象。
# 三、古诗词鉴赏(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李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四、写作(共30分)1.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示例,实际的重庆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会根据不同年份和考试大纲有所变化。
考生应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复习。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测试真题(含答案)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测试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62c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1.png)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测试真题(含答案)第一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李雷和韩梅梅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携手走过青葱岁月,分享了无数的快乐和困难。
(2)一天,李雷生病住院了。
韩梅梅得知后立刻赶到医院,和李雷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夜晚。
(3)几天后,李雷恢复了健康,出院回到家。
他很感激韩梅梅的陪伴,决定要好好报答她。
(4)为了感谢韩梅梅,李雷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他知道韩梅梅一直想要一本新出版的小说,于是他特地去书店买了一本并写上了温馨的祝福语。
(5)当李雷送礼物给韩梅梅时,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知道这份礼物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真挚的友谊和无限的温暖。
(6)从那天开始,李雷和韩梅梅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彼此间的真情和支持。
问题:
1. 李雷和韩梅梅之间的关系如何?
2. 李雷为什么要感谢韩梅梅?
3. 李雷送给韩梅梅的礼物是什么?
答案:
1. 李雷和韩梅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2. 因为韩梅梅陪伴和帮助他度过了住院的日子。
3. 礼物是一本新出版的小说。
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题
![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6b67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f.png)
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筵席(yán)恣意(zì)蹉跎(cuō)B. 缄默(jiān)喟叹(kuì)拮据(jū)睥睨(pì)C. 讣告(fù)蹊跷(qiāo)缱绻(quǎn)掎角(jǐ)D. 踯躅(zhí)缱绻(qiǎn)叱咤(chì)桎梏(g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意识。
D. 他不仅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还在物理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真是令人不齿。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迎难而上,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D.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颐指气使,真是令人侧目。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计划赞不绝口,认为非常可行。
(绝:完全)B.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真是令人不齿。
(齿:牙齿)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趾:脚趾)D.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颐指气使,真是令人侧目。
(侧:斜着)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真是令人不齿。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C.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颐指气使,真是令人侧目。
D.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真是令人侧目。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真是令人不齿。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C.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颐指气使,真是令人侧目。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9ad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c.png)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高兴)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知道)D.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答案:C(知:知识)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3.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83b6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3.png)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按部就班B. 变本加利C. 闭门造车D. 一愁莫展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B. 我去过北京,也去过上海。
C.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还是只去过上海?”D. 我去过北京,也去过上海;但更喜欢北京。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成绩很好。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D.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快速地奔跑。
B. 他跑得很快。
C. 他的脚步轻盈。
D. 他的速度如同闪电。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B. 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
C. 花儿开放,鸟儿歌唱,春天来了。
D. 春天来了,花儿开放,鸟儿歌唱,万物复苏。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7.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其中“风”指的是:答案:民间歌谣9. “__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 “________,________”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高中语文会考练习题及讲解答案
![高中语文会考练习题及讲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777ab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e.png)
高中语文会考练习题及讲解答案### 高中语文会考练习题及讲解答案#### 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请解释文中“政通人和”的意思。
2. 滕子京为何要重修岳阳楼?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练习题二:现代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绘月光的?5. 文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 荷塘月色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练习题三:古诗词鉴赏题目: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9题。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什么情感?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9. 诗人是如何描绘雨后景象的?#### 讲解答案1. “政通人和”意指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这里指的是滕子京治理巴陵郡期间,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和谐。
2.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是为了纪念政绩,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当地文化氛围,吸引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增加地方的知名度。
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对滕子京政绩的赞赏,以及对岳阳楼美景的赞美之情。
4. 作者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流水,描绘出月光柔和、宁静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5.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不同状态的欣赏,无论是深度的酣眠还是短暂的小憩,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价值。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4ed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11小题,共36分。
(1~10题每题3分,11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具有表意特征的书写符号、审美价值的视觉符号、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
作为中华文明来源的重要标志,汉字承.载了华夏文化的悠久历史。
激光照排系统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汉字走上了数字化道路,也标志着世界上非表音语言也可以写入电脑,而且具有拼音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书写的文件和书 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
1. 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藉B.藕C.籍 D .簎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ch éng b áoB. ch éng b óC. ch én b áoD. ch én b ó 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_____________的可能性。
②国家_____________专项法律,着重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③中国无惧任何贸易胁迫,绝不怕打贸易战,有决心、有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_____________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A .捏造 制定 捍卫 B .伪造 制定 捍卫 C .伪造 制订 保卫 D .捏造 制订 保卫 5.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引力波有可能继电磁波之后成为一种通讯的新媒介,并最终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吗?这让我们拭目以待....。
B .他们根据可靠线索,找到张某,要他供出酒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终于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模拟)
![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fae0103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5.png)
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模拟)高中证书会考语文试卷(模拟)试卷Ⅰ请用铅笔将答卷Ⅰ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黑,然后开始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误选均不给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着陆(zhuó)提防(dī)命运多舛(chuǎn)B.福祉(zhǐ)炮烙(pào)瘦削不堪(xiāo)C.蝙蝠(biān)分外(fēn)。
悬崖勒马(lēi)D.胡同(tòng)汲取(xī)百舸争流(kě)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安排炒鱿鱼无遐顾及坐无虚席B.诞生点击率稗官野史老羞成怒C.斑斓摇控器信手拈来妍媸必露D.被褥禽流感相形见拙游目聘怀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XXX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白天拼命赶路)B.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意境和韵味)C.XXX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引用成例)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
和头饰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
和升华。
③昨天,XXX公布了最新的床上用品质量▲。
结果,抽取的25种品牌中,安全指标全部过关。
A.原形锤炼检查B.原型提炼检查C.原型锤炼检测D.原形提炼检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应用不当的一项是A.建设和谐社会与加快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B.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在价格上休养生息了近一年时间之后,已积蓄了足够的降价能量,车市价格战一触即发。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题目和解析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题目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2c7b9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b.png)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题目和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倾轧(qīng yà)C. 沉淀(chén diàn)D. 汲取(jí jìng)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出师表》中用以形容诸葛亮自谦的词语是:{填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纠葛。
{回答}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呐喊》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回答}五、作文(40分)题目:谈谈你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解析1. 正确答案:C。
沉淀(chén diàn)的注音正确。
其他选项中,A. 踌躇(chóu chú)应读为“chóu chú”,B. 倾轧(qīng yà)应读为“qīng yà”,D. 汲取(jí jìng)应读为“jí jí”。
二、填空题解析1. 答案:《出师表》中用以形容诸葛亮自谦的词语是“臣本布衣”。
三、简答题解析1.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纠葛主要体现在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曲折的情感历程。
起初,宝玉对黛玉一见钟情,但黛玉却因宝玉的率真而心生反感。
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人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却嫌弃黛玉的家庭背景,企图拆散他们。
最后,宝玉被迫娶了别的女子,黛玉也因此伤心欲绝。
四、论述题解析1. 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诞生。
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陋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同时,它也是鲁迅先生对民族复兴的强烈呼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3dcc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1.png)
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网络红人、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走红。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
制作精良的视频,加之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
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过于狭隘。
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
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
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
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
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
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
(摘编自《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材料二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往往有人认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它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
“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
2024高三语文会考试卷及答案
![2024高三语文会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367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0.png)
2024高三语文会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 chóu chúB. 恬静 tián jìngC. 解剖pōuD. 悲恸bēi tòng 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倾筐倒庋C. 螳臂当车D. 奋发图强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老师详细的讲解,使我们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B.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 他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让大家都很担忧。
D. 尽管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仍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B二、填空题4.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_(A. 决心 B. 决定 C. 承诺 D. 保证)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临时抱佛脚,希望能通过考试。
B. 她冰雪聪明,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
C. 他的态度让人抓狂,真是不可理喻。
D. 这次比赛竞争激烈,他们小组脱颖而出。
答案:B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列文章段落,回答问题。
文章:“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而是一条充满了曲折和坎坷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走向成功。
有人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因为它能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的确,挫折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我们的潜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所以,不要害怕挫折,要勇敢地去迎接它,战胜它,你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问题:这段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观点?答案:挫折是人生的财富,能让人成长和变得更强大。
四、作文7. 请以“梦想与现实”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梦想与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也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然而,梦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去实现梦想。
高中会考模拟试题
![高中会考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47fd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7.png)
高中会考模拟试题第一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云南省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
这里居住着25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和文化。
云南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都非常有名。
(2)在云南,石林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石林内石柱林立,有的石柱高达30多米。
石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地质公园之一。
(3)云南的美食也很丰富多样。
最有名的菜肴之一是过桥米线。
它是用面条、鸡汤和各种配料做成的。
过桥米线的味道鲜美可口,广受游客的喜爱。
(4)云南的气候也是独特的。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里四季如春,气温适宜。
每年四月,大理古城举办一场盛大的白族三月三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
1. 云南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那么在云南居住的是多少个民族?答案:25个。
2. 石林是什么样的旅游景点?答案:石林是一个内有石柱林立的地方,有的石柱高达30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地质公园之一。
3. 云南最有名的菜肴是什么?答案:云南最有名的菜肴是过桥米线。
4. 云南的气候如何?答案:云南的气候四季如春,气温适宜。
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古人云:“观天下之任何一事,以无事之心,犹见之过正常。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平常心去对待。
(2)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有难有易,有成就感也有困惑。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持_________。
A.平常心B.不动脑筋C.急躁心态D.无聊心情答案:A.平常心(3)平常心是一种对现实的客观态度,是一种_________。
A.正直情感B.美丽心态C.平和情绪D.纠结情绪答案:C.平和情绪(4)有平常心的人对待成功和失败时都不会过分_________。
A.看重B.自责C.满足D.重视答案:B.自责(5)只有拥有平常心,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我们应该学会用平常心去面对_________。
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卷
![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168bd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2.png)
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卷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斥责(chì z é)暂时(zàn shí)回肠九转(huí cháng jiǔ zhuǎn) B. 凋谢(diāo xiè)吞噬(tūn shì)纵横捭阖(zèng héng bǎi hé) C. 绯闻(fēi wén)症结(zhēng jié)奄奄一息(yān yān yī xī) D. 谂知(shěn zhī)孪生(luán shēng)欲壑难填(yù hè nán ti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C. 有的干部以学习为借口,忽视具体的执行和服务,这种学习只是装点门面,自己吓自己。
D. 人民公仆应该是雪中送炭的温暖,而不是锦上添花的春风。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 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饱满的麦粒堆在农民伯伯心头,她笑盈盈的。
C. 我还没有登上过“火焰山”,但我读过《西游记》,小说里的“火焰山”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D. “卖柿子了!”赶车的老人突然吆喝了一声。
二、填空题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2)晓镜但愁云鬓改,。
(《无题》)(3)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41、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填空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河南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河南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aa8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8.png)
河南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河南省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通常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默写、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 谪:贬谪,指被降职或调离。
- 属:嘱托,请求。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政治清明,人心归顺,许多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办起来。
3. 根据上文,岳阳楼的重修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 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情况下进行的。
4. 文中“增其旧制”指的是什么?- “增其旧制”指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岳阳楼的规模和制度。
5. 范仲淹被请求作记的原因是什么?- 范仲淹被请求作记的原因是因为岳阳楼重修后刻有唐贤今人的诗赋,需要一篇记文来记载这一盛事。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6-10题。
《我的母亲》朱自清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的言行却深深影响了我。
她总是教导我要诚实守信,要勤奋好学,要乐于助人。
母亲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她的人格魅力却让我终身难忘。
6. 作者对母亲的评价是什么?- 作者认为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言行深深影响了作者。
7. 母亲教导作者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母亲教导作者要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8. 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让作者终身难忘?- 母亲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她的人格魅力让作者终身难忘。
9.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情感?-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有深厚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10.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文章的主旨是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以及母亲对作者成长的重要影响。
三、古诗文默写11. 默写《静夜思》的前两句。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2. 默写《登鹳雀楼》的后两句。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5311e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2.png)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头写作者“背着手踱着”,表现了作者的悠闲自在。
B. 文章第二段写荷塘的荷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文章第三段写荷塘的荷花,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D. 文章第四段写荷塘的月色,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D2. 文章第二段中“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荷叶的形态美,表现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359bb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a.png)
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箴言缄默一愁莫展B. 裨益恣意变本加厉C. 瞠目诧异振聋发聩D. 饕餮遐想脍炙人口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富五车,但做起事来却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这次比赛,他的表现可圈可点,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虽然聪明绝顶,但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不够认真。
D.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他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
”B. 他说:“我明天有事,不能去。
”他又说:“后天可以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D. 他说:“我明天有事,不能去。
”他又说:“后天可以吗?”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
B. 他像一只懒惰的猪,整天只知道吃和睡。
C. 他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总是能巧妙地避开危险。
D. 他像一只愚蠢的驴,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B.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委婉的一项是:A. 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个文件送到办公室?B. 请你把这个文件送到办公室。
C. 你能帮我把这个文件送到办公室吗?D. 请把这份文件送到办公室。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简洁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河南省高中会考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高中会考题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c12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1.png)
河南省高中会考题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河南省高中会考语文考试的内容?A. 古诗文阅读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英语听力2. 下列哪个朝代的文学作品在河南省高中会考语文考试中不会出现?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3. 在河南省高中会考语文考试中,下列哪种文学作品类型不会作为考试内容?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4. 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在河南省高中会考语文考试中不会作为考试内容?A. 鲁迅B. 巴金C. 茅盾D. 钱钟书5. 在河南省高中会考语文考试中,下列哪种文学体裁不会作为考试内容?A. 古文B. 近体诗C. 词D. 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河南省高中会考语文考试的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证书会考语文试卷(模拟)试卷Ⅰ请用铅笔将答卷Ⅰ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黑,然后开始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误选均不给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着.陆(zhuó) 提.防(dī)命运多舛.(chuǎn)B.福祉.(zhǐ)炮.烙(pào)瘦削.不堪(xi āo)C .蝙.蝠(bi ān)分.外(f ēn)悬崖勒.马(l ēi )D .胡同.(tòng)汲.取(xī)百舸.争流(kě)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 .安排炒鱿鱼无遐顾及坐无虚席B.诞生点击率稗官野史老羞成怒C.斑斓摇控器信手拈来妍媸必露D.被褥禽流感相形见拙游目聘怀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白天拼命赶路)B.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意境和韵味)C.郭沫若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引用成例)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和头饰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和升华。
③昨天,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床上用品质量▲结果,抽取的25 种品牌中,安全指标全部过关。
A.原形锤炼检查B .原型提炼检查C.原型锤炼检测D .原形提炼检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建设和谐社会与加快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B.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在价格上休养生.息...了近一年时间之后,已积蓄了足够的降价能量,车市价格战一触即发。
C.受飓风影响,国际油价飚升,美国四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利润随着其行业收入的猛增而水涨船...高.。
D.又到了菊茂蟹肥的时候,料想长安市上,车水马龙....,正不少欢乐的宴聚。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连日来,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约旦爆炸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振奋了民族精神。
C.市长在会上指出,这次全国卫生城市评比我市位列最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职责不明确,行动不落实造成的。
D.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
”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B.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
C.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D.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8.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时,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
拥有诚实,▲;拥有充实,▲;拥有踏实,▲。
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的拥有,不也是一种境界吗?A .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浮躁B .就舍弃了浮躁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无聊C.就舍弃了浮躁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虚伪D.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浮躁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0 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A.我想此时此刻,两位老人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
B.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C.“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D.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10.对上面这一语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
B.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等浓淡相间地勾勒出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C.热闹的蝉声和蛙声使作者得到了一种难得的安宁,引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D.通过对荷塘四周景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11.对《长亭送别》中【一煞】这支曲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和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B.莺莺目送张生于烟霭残照中远去,这一怅然痴立的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
C.“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D.“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句,看似平淡,实际上表现了莺莺的惆怅和依依不舍。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地势极而.南溟深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臣死且.不避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使六国各爱其.人其.孰能讥之乎?1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竖子不足与谋!A.①③不同,②④不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评价。
B.《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C.中国文学史上所称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李贺和杜牧。
D.“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中”的“学士”是指苏轼。
试卷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 题。
(共8 分)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
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自己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
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
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节选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16.第二段中引用柏拉图的话有什么作用?( 3 分)17.从第三段文字看,中国哲学强调要成为圣人的关键是什么?( 3 分)18.第四段中加点的“这方面”指的是什么?( 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 题。
(共8 分)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肉。
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
我自己在作文时,如果碰上兴会,筋肉方面也仿佛在奏乐,在跑马,在荡舟,想停也停不住。
如果意兴不佳,思路枯涩,这种内在的筋肉节奏就不存在,尽管费力写,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吱咯吱咯的,像没有调好的弦子。
我因此.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
我们放弃了古文来做语体文,是否还应该讲声音节奏呢?维护古文的人以为语体文没有音调,不能拉着嗓子读,于是就认为这是语体文的一个罪状。
做语体文的人往往回答说:文章原来只是让人看的,不是让人唱的,根本就用不着什么音调。
我看这两方面的话都不很妥当。
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
古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
古文的声音节奏多少是偏于形式的,你读任何文章,大致都可以拖着差不多的调子。
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原因也就在它总有个形式化的典型,犹如歌有乐谱,固然每篇好文章于根据这典型以外还自有个性。
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自然流露,不主故常。
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谈话一样。
但是语体文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
古文好比京戏,语体文好比话剧。
它们的分别是理想与写实、形式化与自然流露的分别。
如果讲究得好,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
(节选自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19.第一段中加点“此”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 分)20.第二段中说“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谈话一样”,从文中看,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 分)2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字阐述的主要内容。
(3 分)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2-24 题。
(共8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①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②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