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试题(标准答案)

甲型H1N1流感试题(标准答案)
甲型H1N1流感试题(标准答案)

甲型H1N1流感试题(答案)

————————————————————————————————作者:————————————————————————————————日期:

2

甲型H1N1流感试题

科(所)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

A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 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 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2、本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

A 青壮年

B 老年人

C 儿童

D 妇女

3、可用于确定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检查是()。

A 胸片检查显示肺炎

B 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

C H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4、在甲型H1N1流感疫点中对手与皮肤的消毒,用()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时间1 分钟~3 分钟。

A 0.2%

B 0.3%

C 0.4%

D 0.5%

5、卫生部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

A 奥司他韦

B 利巴韦林

C 无环鸟苷

D 干扰素

6、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天。

A 3

B 5

C 7

D 14

7、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浓度为500 mg/L —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8、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复核。

A WHO

B 相关研究机构

C 医学院校

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天。

A 1-2

B 1-7

C 5-10

D 14

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 急救中心(120)

B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

D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并采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还有、、。

2、目前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天。

3、目前WHO将甲型(H1N1)流感的警告的级别定为级。

4、甲型H1N1流感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5、因为可以诱发Reye综合征,禁止将含的药物应用于18岁以下患者。

6、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食用熟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2、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3、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4、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1N1流感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进医院()

5、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及临床诊断病例按程序在2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病。()

7、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确诊病例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

8、病毒分离的方法敏感性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甲型H1N1流感。()

9、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10、流行性感冒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为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白细胞相对增多。()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传染期

2、甲型H1N1流感

3、隔离

4、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列出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例标准。

2、简述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甲型H1N1流感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B)。

A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 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 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2、本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A)。

A 青壮年

B 老年人

C 儿童

D 妇女

3、可用于确定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检查是(D)。

A 胸片检查显示肺炎

B 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

C H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4、在甲型H1N1流感疫点中对手与皮肤的消毒,用( D )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时间

1 分钟~3 分钟。

A 0.2%

B 0.3%

C 0.4%

D 0.5%

5、卫生部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A)。

A 奥司他韦

B 利巴韦林

C 无环鸟苷

D 干扰素

6、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C)天。

A 3

B 5

C 7

D 14

7、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浓度为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应不少于(D)。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8、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 D )复核。

A WHO

B 相关研究机构

C 医学院校

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B)天。

A 1-2

B 1-7

C 5-10

D 14

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D)

A 急救中心(120)

B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

D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我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还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目前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 5 天。

3、目前WHO将甲型(H1N1)流感的警告的级别定为 5 级。

4、甲型H1N1流感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

5、因为可以诱发Reye综合征,禁止将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应用于18岁以下患者。

6、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食用熟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2、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3、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4、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1N1流感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进医院(×)

(√)

5、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及临床诊断病例按程序在2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病。(√)

7、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确诊病例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

8、病毒分离的方法敏感性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甲型H1N1流感。(×)

9、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10、流行性感冒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为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白细胞相对增多。(×)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传染期

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可作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

甲型H1N1流感

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等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3、隔离

为了控制传染源,将处于传染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按照病种采取隔离治疗直至度过传染期。

4、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

患者有流感样临床表现,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或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地区或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需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列出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例标准。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2、简述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1)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2)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概要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对甲型H1NI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 ?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并进行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进行。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患者应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至少每 5 分钟空气交换 1 次)的隔离病房内。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2)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床间距>1 米。 (3)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4)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

(5)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6)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实行专人专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7)隔离病房门口放置速干手消毒剂。 (8)隔离病房内放置免触式医疗废物容器及利器盒。 (9)尽量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餐具、杯子等日用品应置于患者伸手可及之处。(10)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者工作台,放置个人防护用品。 (11)隔离病房门外放置有盖容器,收集需要消毒的物品。 (12)隔离病房内设置电话或其他通讯设施,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隔离病房。 (13)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肥皂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4)与他人的距离保持 1 米以上。 4.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采取区域隔离。具体要求包括:(1)将整个病区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等,污染区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 (2)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应当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 (3)各区之间使用颜色区分,清洁区划蓝色线,潜在污染区划黄色线,污染区划红色线,以警示医务人员。 4)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 (5)个人防护用品置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考试答案

甲型流感防治知识考试答案 甲型流感考试试卷卷 (适用于医疗机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 一、单选题(每题分,共分) 、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 发病前天至发病后天 发病前天至发病后天 发病前天至发病后天 发病前天至发病后天 、本次流行的甲型流感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 青壮年 老年人 儿童 妇女 、可用于确定诊断甲型流感的检查是()。 胸片检查显示肺炎 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 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在甲型流感疫点中对手与皮肤的消毒,用()碘伏溶液或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时间分钟~分钟。 、卫生部推荐甲型流感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 奥司他韦 利巴韦林 无环鸟苷 干扰素 、与甲型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天。 、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浓度为—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复核。 相关研究机构 医学院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甲型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天。 、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急救中心()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当地人民政府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填空(每空分,共分) 、我国卫生部年第号公告将甲型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还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目前推荐甲型流感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天。 、目前将甲型()流感的警告的级别定为级。 、甲型流感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 、因为可以诱发综合征,禁止将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应用于岁以下患者。 、甲型流感病毒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三、判断题(每题分,共分) 、食用熟猪肉不会感染甲型流感。(√) 、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甲型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病人一旦被怀疑为流感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进医院(×) 、对疑似甲型流感及临床诊断病例按程序在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甲型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病。(√)

卫生部印发甲型hn流感诊疗方案第三版精修订

卫生部印发甲型h n流感诊疗方案第三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卫生部近日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本次修订由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修改完善。新版方案结合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H1N1流感相关资料。 方案详细说明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杀灭病毒。人是此病毒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妊娠期妇女;肥胖者;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伴有慢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针对重症病例可能增多的情况,方案对如何加强重症病例的甄别和救治作出了重点描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方案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应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方案还明确了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策略、抗病毒药物用法用量及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的通知

甲型H1N1流感 猪流感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对低温反抗力较强,在有甘油爱护的事情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假如用紫外线直接照耀,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要紧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别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传播途径要紧经呼吸道传播,经过紧密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普通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别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紧密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三、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的疫点,或与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紧密接触者,或从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目前别排除与禽流感患者有紧密接触的人有患病的可能。 临床表现 1、埋伏期普通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一般型流感。要紧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普通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别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浮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3、体征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及其对新型流感应对的启示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及其对新型流感应对的启示 近年来,针对几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应急程序,成立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并颁布了4版甲流中医诊疗方案。这4版方案是在传统温病理论指导下,参考专家经验,应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现场调研、病例回顾、基础研究等方法,不断修订完善而成,在诊治甲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稳定的中医药防控流感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发布的机制,为应对新型流感及其他新突发传染病中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标签: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H7N9新型流感 近年来,季节性流感发病率逐年增加,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及2013年人感染H7N9流感等新型流感不断暴发,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尽管奥司他韦能有效抑制新型甲型H1N1病毒的复制并可用于人感染H7N9流感的治疗,但限于诸多客观原因,我国目前大量储备并不现实。中医在以往突发和新发传染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4]。在新型流感不断暴发之际,如何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在全国不同地域推广的中西医并重防控方案,对中医药行业既是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中医药在应对2009年甲流过程中共制定了4版方案,这4版方案的制定是中医药对甲流证候规律认识不断全面的过程,也是治疗逐渐完善的过程。本文旨在阐述中医药在应对2009年甲流时防治方案的形成与修订过程,并对各版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为新型流感的防控与积极应对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制定、修订和更新 1.1 专家共识结合文本挖掘制定第1版方案 2009年全球甲流疫情的出现,引起我国卫生部门 的高度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启动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2009年4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成立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其成员由临床、基础和方法学领域的专家组成,于2009年4月30日即甲流未传入我国之前及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在传统温病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专家委员会广泛搜集整理了美国、墨西哥流感的报道资料,重点讨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家从美国呼吸年会带回的甲流系列病例的最新信息,结合既往中医药防治季节性流感的经验及文本挖掘结果,制定了第1版甲流中医药治疗方案和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样本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样本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 本诊疗方案是在5月8日公布的第一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依据近期国际诊疗研究及我国内地近300例甲型H1N1 流感病例的总结资料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一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约10%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为增强师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甲型H1N1流感预防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中层领导及其他相关人员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日常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 (1)疑似病人集中隔离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隔离地点的确定,疑似病人的转移、监管,加强疑似病人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严防疑似病人逃跑事件的发生.配合疾控中心专家对疑似病人施治. (2)通校生居家隔离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收集居家隔离通校生信息,并传递到城工办,以便社区监管居家隔离人员,负责按时收集居家隔离学生居家与否、体温检测等信息并汇总. (3)住校生在校防控组 组长: 成员: 职责:xx负责普高部分,xx负责中专部分,分别负责各部分师生管理,严格清理密切接触者,并组织校内隔离.坚持对师生的“一日三检”,督促班主任管

理好在校生的学习、生活、防控等工作.组织有关人员配合各工作组的工作.及时处理发热病人送检,保证在校师生的秩序、纪律. (4)安全保卫、防控信息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校内安全保卫,切实把住校门,四周围墙、校门进出人员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本校师生体温信息汇总.协助县防控领导小组做好信息收集和信息报送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防控工作后勤保障,防控用品采购,公寓内隔离措施的落实,食堂饮食卫生、校区消毒等. (6)医院病员监控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与县医院治疗人员的联络,监控好县医院收治的我校人员,严防病员四处乱串或逃跑事件发生.随时掌握新增病员的情况. 3、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治疗. 二、预防办法 1、按甲型H1N1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甲型H1N1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研讨,把甲型H1N1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甲型H1N1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

甲流诊疗方案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 本诊疗方案是在5月8日公布的第一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依据近期国际诊疗研究及我国内地近30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总结资料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 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一)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 或腹泻。约10%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的通知 卫发明电…2009?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由我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我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 H1N1流感相关资料,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 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疗工作中使用。 2009年7月10日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卫发明电…2009?123号)同时废止。 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二日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第三版)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本诊疗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诊疗方案基础上,依据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诊疗经验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阅读附答案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阅读附答案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 ①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38℃以上。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③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于4月30日印发各地并实施。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5月22日在日内瓦第62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不久,美国已拨款10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 ④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 ⑤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⑥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活。因此,只要以高温就可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 2.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什么? 4.鉴于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蔓延,贞丰已有确诊病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控制疫情在我国传播。 请你为学校校园防控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1.与一般流感相似,突然发高烧,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有一定潜伏期,主要是以呼吸道传染传播,年轻强壮的人是高危人群;对热敏感,高温可

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doc-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试行) XX市卫生局 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区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甲型(H1N1)型猪流感病毒,该病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病毒的基因片段,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鉴于当前人感染甲型(H1N1)型猪流感疫情的快速蔓延,WHO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5级。为有效应对可能在我市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好相应的临床救治应急准备工作,做到严谨、有序、有力、有效地落实甲型H1N1流感发生时的应急临床医疗救治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全市临床医疗救治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甲型 H1N1流感对人群健康伤害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群健康,根据《中华人民XX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新制定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XX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等,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应X围 本预案适应于XX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治工作。 二、医疗救治组织体系 医疗救治组织体系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专家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机构。 (一)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市卫生局成立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组长:陈鼎荣 副组长:王彬秦晓虹袁承业 组员:唐晓勤李晶陈文德江义舟裴承安 季维国邱承忠 主要职能: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和指挥全市X围内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负责制定XX市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医疗救治专家骨干队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医政处,负责处置全市医疗救治工作具体事宜。联系/传真:00。 各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并设立相应工作办公室,承担本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医疗救治工作。 (二)医疗救治专家组 市卫生局建立市级甲型H1N1流感疾病医疗救治专家组(附后),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专家相关专业人员和市直有关医院传染科(感染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中医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相关医务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对全市的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临床医疗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参与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诊断及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抢救。 各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均应成立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疾病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疾病医疗救治工作。 (三)医疗救治机构 市级定点医院为:XX市人民医院。 各市(区)均应考虑确定诊疗条件较好、综合能力强、设有传染病区的二级综合医疗机构作为收治甲型H1N1流感可疑患者的定点医院,并向社会公布定点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发现可疑病人要承担及时向定点医院的转送任务。 三、医疗救治工作的诊疗标准及处理流程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其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要紧紧抓住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一医疗救治工作的关键。 (一)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及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