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维。 学生在课堂前半部分老师详尽的概念阐述 学》 较强的应用性使得单一的课堂教学有所欠
之中已失去主动学习思考的兴趣。 而经济学又 缺; 另一方面, 西方经济学》 在《 教学手段上部
是-I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 - J 离开了生活实际经 分高校以多媒体教学为 时尚” 我们知道多媒 “ 。 济学就必然成了无本之木。因而, 教师要选择 体教学的优点是信息量大、使用便捷快速、 易
艰 辛与乐趣 , 培养分析 问题、 决问题的 着 , 解 职业 教育课程 内容的序化正处在一个 主要参考文献 : 思想和方法 , 并在教 师与学生 、 学生与学 新 的突破 的前夜。 生的合作交流 中锻炼社会能力。
[] 大源, 1姜 1 昊全全. 国职业教育 学习领 德
“ 学习领域 ’ , 课程模式 , 强调学习者直 域 的课程 方案研 究 … . 中国职 业技 术教

《 西方经济学》 教学现状
( 教师教学现状 一)
对某个案例的合理 济学远非致富之学,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学习也 首先, 教师难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 状况的 论。案例教学综合性较强, 西方经 西方经济学 教材。在一部分高校《 = 西方经济 分析不只是涉及到课程中某一章节的知识点, 不能马上带给我们实在的经济效益。《 只是一种分析方法, 一种看事物和现象 学》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学生此时刚刚接触或 而是可 能需要对几 个章节的知识进 行综合应 济学》
《 方经 济 学》 学现 状 与反思 西 教
口 文 /张 本 飞
( 四川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 山) 乐
[ 提要] ( ( 西方经济学》 是一门应用性较 众多的边际概念, 学生如果没有微积分的扎实 照搬到课堂, 因为有些背景为我们国内学生所

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分析与探讨

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分析与探讨

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分析与探讨摘要: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本文认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践教学目的出发,对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以此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一、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背景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业率最高的10大专业中,财经类专业有3个,分别是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

另外,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毕业生规模最大的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包括三个: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

其中,会计学排在第1位,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8位。

由上表可见,近年财经类专业毕业生规模大,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用人单位往往对实际操作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现存的问题(一)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都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仅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原理,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或是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或是使学生最终成为具备一定知识,具有独立性的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目的暂时没有明确。

(二)国内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涉及不多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以高鸿业、厉以宁、梁小民、宋承先、尹伯成等各自编写的初级西方经济学使用较多。

这些教材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理论性知识占据了很大篇幅,这样的内容设计首先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性质的认识产生误解,以为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其次,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探讨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探讨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探讨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曹 鑫【摘 要】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本科教学中,学生往往感受到理论难以理解。

文章从案例的搜集和选择,不同类型案例的引入等方面讨论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践应用。

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本科生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学生可以主动融入课堂,提高对经济现象和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实践西方经济学作为国内财经类高等院校的核心课程,在市场经济日益健全和完善的社会实践中,在高等院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职责中,该课程开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探讨一直受到高等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和重视。

经济学本身具备丰富的理论内涵,学派和学术思想众多。

服务于本科学生的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理论的广泛性和抽象性,在学时紧张的条件下,使得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往往感受到理论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师授课进度,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西方经济学授课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兴趣,引发学生关于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更多思考,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而引入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此,本文将案例分析教学法运用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探讨和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及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其实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萌芽,但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的[1]。

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开始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其内容、方法和经验也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案例教学法可以缓解学生讨厌学习理论的情绪,增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概括来说,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在于:首先,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其次,案例教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抽象理论及模型推导和计算等深层次的思考;再次,案例教学能活跃课堂授课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案例教学也有利于教师不断丰富授课内容,改进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第2 7卷 第 1期 2 1 0 1年 1月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 URN AL O OF I N SI JLI BU NESS AN D TECHN o LoG Y COLLEGE
VOl2 No. _ 7. 1 J n. a 20I 1
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的误 区与反思
王 兆 萍
(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2
【 摘要] 案例教学是 学生直接 参与和经历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个过 程 , 同时也是教 师提 升教 学水平和专业成长的一个 新途径 。 当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还存在一些认识和 实践上的误 区: 教师对案例教 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 案例教 学主要停留在举例教 学层 面; 片面强调案例教学 , 忽视传统理论教 学; 过于偏重问题 的理性和工具性分析 ; 案例教 学组
织 实施 过 程 名 不 符 实 。
[ 关键词] 西方经济 学; 案例教 学 ; 区 误 [ 中图分类号】 4 G62
【 稿 日期 】 0 0 1.7 收 2 1.2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 43 8 ( 0 10 . 150 17 -2 8 2 1 )1 0 .3 0


案 例 教 学 在 西 方 经 济 学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性
西 方 经济学 案 例教 学在 于 向学 生提 供一 个包 含有 待解 决 与决 策 问题 的特 定经 济现 象 ,让 学 生个人 和团 队去分 析 、 断 和解 决 ; 主要 目的在 于 让学 生不 仅仅 知其 然 , 诊 其 还要 通过 参 与知其 所 以然 , 不是 仅 加深对 概 念 的掌握 ,而 是要 加强 学生 对人 们 经济 行为 的本 质 和不 确定 性 的理解 。案 例 教学从 教 学方 法上 来讲 是 亲验性 的 , 学 生通 过 自身 的努力 , 接参 与和 经历 获取 知识 和 能力 的一 个过 程 , 同时也 是教 师提 升 教学水 平 和 是 直 但 专业 成 长 的一个 新途 径 。 对 学生 而言 , 首先 , 例教 学通 过 案例 的直 观 、 象 、 型等 特点 , 于学 生感 性认 识 的深 化 , 助 于学生 案 形 典 利 有 进行 深入 的探 讨 和思 考 , 加深 学生 对抽 象经 济理 论 和原 理 的理解 ; 次 , 案 例教 学 中 , 生往 往要 独立 地动 其 在 学 脑筋 、 想办 法 、 决实 际 问题 。此 过程 有利 于 解 促 和实 际操 作能 力 的提 高 ; 三 , 第 由于案 例教 学 多采 用现 实生 活 中的事 例 , 经过 编写 形成 的案 例 常常 与实 际 的

《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

《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

同 , 以教 师经济学 原理的 讲述为 切入 点 , 不 而 让学生从精 选出的案 例入手 , 案例教学 为学生 提 供 一 个逼 真的 、具 体 的情 景 , 使 他们 去 迫 思考 、分 析 、处 理 问题 , 从而 得到 实 际锻 炼 的机会 , 而通过实 际锻 炼掌握 了经济学分析 工 具 和方法 , 对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 质和创造性思 维 大 有裨 益 。 同时 , 例教 学 本 身也需 要 学 案 生 之 间 的合 作 、交流 、分析 与研 讨 , 这也 有 利 于 培 养学 生 合作 共 事和 沟 通交 流 的 能力 。
此 案例选择应 以学生作为 主体出发 , 出广 泛 突 性和 实用性 , 不仅要针 对社会生活 中的经济现 象 、经济问题加 以分析 , 而且要涉 及人们 日常
1 西方 经济学 通 识教 育中运用 案例 教学的意义
() 1 有利于激 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西方 经 济学是一 门理论性很 强的学科 , 常常要通过 大 量 的图形 、表格 、数 学论证 来加 以分 析和说 明, 让学 生感到 抽象 枯燥且 难以掌 握 。例如 , 在厂商均衡理 论一章 中, 比较 分析在不 同市 要 场 结构平均成本 曲线 、 际成本 曲线 、 边 平均 可 变成本 曲线 等多条 曲线 的相对 位 置及生 产规 模 的决定 ; 在分析 经济增 长时 , 则是用 不同学 性 , 在课 堂 中只讲授经 济学最 基本 原理 , 如微 派 的 多种模 型。而 通识 教育 作为一 种素 质教 观 经济学的供 求理论 、 消费者行为理 论、生产 育, 其重 心 并不 在于 理论 的 探究 和公 式的 推 和 成本理论 、厂商均衡 理论 、博 弈论 , 宏观 经 导 , 以有 必要寻求 一种恰 当的载 体 , 西方 济 学的 国 民收 入决 定理 论 、失业 与通 货膨 胀 所 将 经济学 中的基 本理论 以一 种生 动的形 式呈 现 理 论 、经济 周期 与经 济增长理 论 、宏 观经 济 给 学生 , 案例教 学在 这方面 有独特 的作 用。 政 策等 , 例的选 择则从 实际 出发 , 出实 用 而 案 突 尤其 是通 识教 育经济 学案 例往往 是以 现实 经 性 、通 俗性 , 要包 含 经济 学原 理之 基 本要 但 济 问题作 为依托 , 中不乏一些 经济社会的热 素 。如 宏观 经 济学 的通 货 膨胀 理论 一 节 , 其 就 点 问题 , 足以 引起学生 浓厚 的兴趣 , 引他 们 选 取通 货膨胀 的表 现 、通货 膨胀 的类 型 、通 吸 主 动思 考 、积极 讨论 , 变被 动 学 习为主 动 学 货膨 胀 的影响 等多 个案例 来尽 可能 全面 的阐 习 。 释 所 涉及 的 知 识 点 。 () 2 有利 于提高 学生分析 问题 、解决问题 ( ) 2 逻辑 性 : 使学 生更 易接 受 和理 解 , 为 的能 力。案 例教 学最 突出的 优势 之一便 是采 《 西方 经济学》通识 教育案例教 学保 留了微 观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2100字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2100字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2100字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枯燥乏味。

加之我们的学生在中学根本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对经济学的许多名词术语根本不了解,学好西方经济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要系统传授基础知识,更要重视思维训练和研究、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进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在教学中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题;第一,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学生不容易消化。

与一些应用性学科,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并其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

一旦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就不成立。

西方经济学经常用到数学知识,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第二,西方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不相符。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财经类专业、信息专业和管理专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

但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教学计划要求一学期108学时讲完宏微观两部分内容,最后的结果就会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第三,学生对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到的数学工具比较陌生。

經济学是借助数学模型解析经济现象的一门科学。

但初学西方经济学时,学生很难把数学模型与文字描述联合起来理解。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目前,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是以外国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缺乏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教师告诉学生模型的直观意义,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学生还是摸不着头脑,每一章都令人困惑,更不清楚下面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从而认为经济学是枯燥的、沉闷的。

二、改进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首先,把握核心,理清主线。

西方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决定”,主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主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35
因此 , 教 学 中我 们 必 须 坚 持 马 克 思 在 主 义经 济 理 论 的 指 导 地 位 , 针 对 性 地 学 有
‘ 方 经 济 学 " 教 学 实 践 与 体 会 ‘ 西 的
口 王 中 魁
( 州轻 工 业 学 院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 南 郑 河 郑州 400) 5 0 2
提 供 力 所 能 及 的帮 助 , 是 作 为 一 个 老 师 这
最 大 的价 值 所 在 。

加 强 学 习 , 高 自身 业 务 素 质 提
俗 话 说 , 铁 还 要 自身 硬 。 只 有 自己 打
具备了广博与精深结 合的专业知识 结构,
三 、 正 确 处 理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与
西 方 经 济 学 的 关 系
具 有 了 较 强 的业 务 能 力 , 可 能 取 得 较 好 才
的 课 堂 教学 效 果 。因此 , 师 要 加 强 学 习 , 教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与 西 方 经 济 学 是 既对 立 又 统 一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的全 部 理 论基 础 是 唯 物 主义 , 阶 级 性 和 科 学 是 性 的全 面 的 高 度 的统 一 ; 西 方 经 济 学 的 而
个 部 分 。 门课 理 论 性 较 强 , 这 内容 丰 富 , 体 系 庞 大 , 派 众 多 , 少 内容 都 比较 抽 象 , 流 不 思 维 方 式有 与众 不 同之 处 ,加 上 有较 多 的
术体制和氛 围下 , 大学教师 的教 学没有升
学 压 力 , 有 分 数 和 排 名 的 约 束 , 多 少 没 又 受 到 科研 的 冲 击 , 能在 教 学 上 精 心 投 入 ,

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思考

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思考

些 职业技能考试 临近 时 , 他 们 的心里 只有职业 技能考试 , 无
心理会专业课程 。 3 . 注重 即时利益 , 价 值取 向务 实 。民办高校 较公 办高
经济形势 下许 多高校 开设 了经 济学 类 的课 程。“ 西 方经 济 学” 作为高 校经济与管理 类专业 的基 础课程 , 主要介 绍人类 经济行为 与经济运行 的规律 。本 门课 程包 含 的原 理 和模 型
经历 了高考失利 , 文 化成绩 较低 , 文 化基 础薄 弱。在学 习上 没有形成 良好 的习惯 和学习方 法 , 学 习的积极 性 、 主动性 不 强, 厌学 情绪 较普通高校学生强 。在 理论 分析上能力偏 弱。 2 . 职业化倾 向明显。民办高校 学生 在就业 方面 自主意 识很强 , 很多学生在入学 时就确定毕 业后 的 目标是走上社 会
待高教育质量回报 , 于是 , 他们 比较重视开设的课程能给他
们带来 的东西 。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 门理论基础 课 , 着重 于 知识的积 累及思维方式 的培养 , 学生普遍感受不到此课程 的 即时利益 , 因此他们对经济 理论 学习不 感兴趣 , 而对 一些带
实操性 的课程 比较感兴趣 。
作者 简介 : 李筱 ( 1 9 8 2 一) , 女, 湖南郴州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 。

6 0 —
选择过程 中要 注意以下几 点 : ( 1 ) 选择符合学生 兴趣 的案例 应用案例教学 的 目的是 激起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和探索 的 欲望 , 所 以在选择案例 的时候一定考虑 学生 的兴趣 爱好 。比
1 .理论分析能力较弱。 民办 高校就 读 的大 学生多数 都
三、 教学思考
基 于学生 的这些特点 , 经济学教师在 日常教学 中就要 突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入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讲解市场供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强调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特性,以及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

思政融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

2. 价值规律与公平竞争阐述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公平竞争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案例讨论,让学生理解公平竞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思政融入点: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宏观经济政策介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分析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思政融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实际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可以观察并引导学生的思政表现,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

3. 实证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课程实施与反馈1.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政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旨在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刍议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刍议

杂条 件下 利 用所 学 理论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以说, 可 案例教学最大特 点是它培 养 的重 点在 于 学生 的 实务 性 和 创 新
性 , 这 一 点 弥补 了 传 统 教 学 方 法 的 不
业 的认 识,同时也展示 了本 校大 学生 途径 。电子类 专业 教师要积极参 与学 在 电子领 域的实践成果 ,很好 地激发 生 电子设 计竞赛 的带 队指导 工作 , 通 了学生 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和 电子类科 过组织学 生参 加全国大学生 电子 设计 研项 目的热情。 竞赛 ,不仅锻 炼了参赛学生 的综合 能 2 组织 和动员 电子类 专业学生踊 力 ,而且对指 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 实 、
群想 施展 自己才华 的学生 ,被选上 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
的 学 生 斗 志 昂然 ,显 示 出一 定 的 综 合
五 、 束 语 结
实 力, 而对落 选的学生是~种动 力, 学
通过参加 电子设计竞赛 ,促进 高
好本 专业、 提高水平 的动力 , 激发 了学 职 院校对课程 体系、 教学内容、 验教 实 生学 习专业的兴趣 。参加全 国大学生 学模式等方面 的改革 ,使高职 院校 电 电子 设计竞赛获得成功 的学生的学 习 子类专业 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对学 生不 经 历、参赛经历对低年 级学生学 习兴 应进行机 械的灌输 ,给学生 留有 更多

成功的经验,但案 例教学法在西方经
济 学 教学 中仍 处 于 探 索 阶段 。


在 “ 方 经 济 学 ” 学 中 运 用 西 教
案 例 教学 的意 义
( ) 一 案例 分析 可以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趣 是 最好 的老 师 , 趣 是对 兴 兴 人脑 思 维 的一 种 激 发 , 是 学 习 的 内在 动 力 。 子 说 : 知之 者不 如 好 之 者 , 孔 “ 好 之 者 不如 乐 之 者 。 西 方 经 济 学 作 为 一 ”

《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

《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
学> 课程教学效果 的进一步提高。 二 、 西方经济学》 《 课程课堂实验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四、 西方经济学》 堂实验 内容的初步设计 《 课 在实施《 西方经济 学》 课堂实验教学时 , 应根据《 西方经济学> 程内容 课
并不是《 西方经济学》 课程 的每一章节都可应 《 西方经济学》 教学中的课堂 实验是一 种专 门用 来帮助 学生理解 经济 进行实验 内容的设计。但是 , 课堂实验往往 适用于对 重要 的基本概 念、 象的理论 抽 学原理的互动 、 简短 的游戏 。在《西方经济 学》 课程课 堂实验 教学 中, 由教 用于课堂实验教学 , 师依据经济学原理设计特定场景 , 通过对现 实经济社会 的模拟使学 生置身 术语和动态的逻辑推导等知识 的教学 。 其 中。 扮演消费者 、 生产者等 角色 , 游戏式 的模拟 经济 活动 中, 在 使学生 主
课程实验、计 量经济 学》 程实验 等, 《 课 而在《 方经济 学》 西 课程 教学过 节的弊端 , 导致学生认 为《 西方经济学》 是抽 象枯燥 的, 《 对 西方经济 学》 的 学》 学 习缺乏热情 。上述 问题 的存在 直接 影响 了 当前我 国高校 中《 西方经 济 程 中由教师依据经济学原理设计特定场景 的课堂实验教学并不是很 多。
论 的阐述 , 忽视理 论 的具体应 用 ; 同时 , 少教 师认为经 济学作 为社会 科 学课程 中的相关问题设计 了精巧 的实验 。 目前 Suhr cnmcJun l 不 otenE oo i ora、 学。 无法像 自然科学那样在 实验室做实验 , 以致教学 方法以教师讲授 为主 , Jun f cnmi E ua o ora o oo c d ct n也会不定期开设经济学课 堂实验设计 的论 文 l E i

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

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 )- 月 第 五卷 第 ! 期
滁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89 :; 7 (<9=> ? : @ ? 9 :4 9 > ( AB9 7( < CAD > ? 7 B> (<> 9< <D %D
0123-##& 4563$ 753!
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
谢兰璋
|} ~ P \ 1 Q R %] - $. I S 8 TU }~ !"# #$# V
[\]^-./%:U � , ^ 6fgh’%NO,Ii8TIJVvY jcV � � � � F Uef, � � Z NQ e +rV+p < = PQ LM � � 1N V -./01%: � � Rq, = VkJ8%:R llh m -$%nIF � � 8 q � 8u%;< = R7 Z[bv-$_ ,T 8 ozpqrzs t � a, %: Z+pLM zfg,u %v8Wdw ’%xy,z{= 8 dZ+rLM,NOF =
!三 "有利 于培 养创 新型 应用 性人 才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谢兰璋 ! ),*!+"# 男 # 汉族 # 湖北武汉人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 讲师 # 经济学硕士 %
W !! W
教学与教法 � � � X# � P ijCSTfC&/ !" "# $
二 !案例 教学 � � 的实 � � 际运 用 &ST7xy9b#kc23P {|
a 8bTfCQc � � ijC ; bT45 P STP o ijCfCkR a 8 � @ � ’ h � fC& R kP 7 STPCM P IT rsCMa L c� @bT45H � � [P ’ sc e2Q WPSTm ’XdC&e2 P

《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作者:张本飞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01期[提要]《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和实例主要源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实践总结,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多地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实践和学生实际水平,精选教学内容,通过互动平台的建设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整教学,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相应的考核方法,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现状;反思基金项目: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S1005)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1年10月31日《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教育部所要求的高校经济管理类必修核心专业课,其目的是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还停留在“老师上课讲-学生考前背考后忘”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上,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应对市场需求,更无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而,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一)教师教学现状首先,教师难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状况的《西方经济学》教材。

在一部分高校《西方经济学》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此时刚刚接触或没有系统学习《高等数学》,而《西方经济学》上部分便涉及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等众多的边际概念,学生如果没有微积分的扎实基础无法深刻领会边际分析的内涵;另一方面国内教材编写的特点是采用演绎法,即先给出明确的概念,然后层层阐述概念的内涵,最后再举例,其优点是逻辑层次清楚,适合于记忆和应试,但是过于枯燥和单一,不利于发散思维。

学生在课堂前半部分老师详尽的概念阐述之中已失去主动学习思考的兴趣。

而经济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生活实际经济学就必然成了无本之木。

因而,教师要选择难易适度、内容丰富且注重案例研究的教材并非易事。

其次,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缺少清楚的认识。

我们不能简单把案例教学理解为举例教学。

案例教学本质是互动式教学,而举例教学却可以不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而单独由教师讲解来实施。

《西方经济学》教学问题与改进思考

《西方经济学》教学问题与改进思考
案例 式及 合 理数 学化 教 学等 ,进 而达到 更好 的教 学效 果 。 关 键 词 :西 方经 济 学 教 学方 法 问题 改进
《 西方经济学》教学 目标 在 经 济 、管理 类 等专 业开设 《 西方经 济学 》,主要 目的 是 教 给 学 生 现 代 经 济 学 基 本 原 理 和 分 析 经 济 问 题 的 方 法 。 具 体 包括 :


1、现代 经 济 学基本 原理 的把握 通 过 西 方 经 济学 的教 学 ,使 学 生 掌握 经济 学 基 本 理论 知识 ,
的几 何 图形 、数 学 公 式 、 数 学 证 明 不 太 适 应 ,不 理 解 这 些 图 形 和公式 的经济学 涵义 ,很难 把它们 与文 字描述 统一 起来 。 加 之 学 生 对 社 会 实 践 了解 有 限 ,这 些 都 增 加 了 讲 授 相 关 理 论 的难 度 。虽 然数学 的应用 给学 生带来 一定 的障碍 ,但 是 ,数 学 是 一 种 最 演 进 的 逻 辑 形 式 ,简 洁 恰 当 的 数 学 模 型 有 助 于 描
和学术观点 ,甚至有很多争议与对立 ,这会给西方经济学的初学 者 带来 一些 困扰 。
三、 《 西方 经济 学 》教 学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1 “ 鸭式 ”现 象严 重 、 填
生 面 前 。基 础英 语选 用 的课 文 多数 是 原版 的英 文材 料 ,内容涉 及 政 治 、经济 、文 化 、 旅游 、历史 、科 技和 教 育等 等 ,这 些 材料 大 多 有 非 常特 殊 的历史 背景 ,所 以对 于 特定 的历史 环 境 的介 绍 为学 生 更 好 的理 解 课 文提 供 了必 要 的条 件 。原 声 的视 听 材料 能 够把 学 生 带 进 英语 学 习 的真 实 的语 境 ,使 学 生受 到 强 烈的 感染 ,根据 本 人 多 年 的基 础 英 语课 程教 学 经验 ,合 理 的利 用多 媒 体技 术 能够 很 好 、很 有效 的激发 学生 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摆脱 了 “ ”的尴 抄 尬 ,变 得非 常乐 于完 成教 师 布置 的 网络教 学 任务 , 自觉 的 进行 网 络 自主学 习 ,实 现学 生学 习创 新 能力 的提高 。 3、创设 多元化 的英语 语 言 学 习环 境 ,增进 师 生感情 互信 地 方 性 师 范 院校 英 语 专 业学 生 大 部分 来 自农 村 ,语言 基 础薄 弱 ,自信心非常脆弱 ,他们 的口语表达和教师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很多同学并不是不想开口说英语 ,而是觉得自己水平太低,害怕说 错了遭到教师和同学们 的歧视。基础越差越不敢说 ,越不敢说基础 就越 差 ,他 们逐 渐陷入 了一种恶 性循 环 ,所 以 ,教师在组 织课 堂教 学的时候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英语环境 ,因材施教 ,根据不 同水平 的

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反思

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反思
4 、 专题讲座式案例教学方法
出现的一些 关键 数据作为切人点 , 从 而提 出问题。诸如 : 国内生 产总值是什么概 念? 可支配收入指的又是什 么? 报告中提到的这 些经济变量之间有着什么样 的关 系?报告 中的这些信 息反映出 中国经济处于什 么样 的状态 ? 显然 , 按照这种思路来 进行该教学 内容 的设计 , 不会显得生硬 , 而会顺理成章 。 所以 , 教师在授课过 程 中要吸收各家的精华。
并 对 实施 的 效 果 做 了总 结 及 深 刻 的 反 思 。
关键词 : 课 堂教 学 ; 教 学方法 ; 西方经 济 学; 探索; 反 思 中 图分 类号 : G 6 4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4 4 2 8 ( 2 0 1 3 ) 0 4 - 1 4 0— 0 2
组选 派代表做 汇报发言 , 表述各小组对 问题 的看法及解决问题 的

对《 西方经济学》 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方案 , 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 。 当然 , 在学生代表发言时 , 教师也可
以适 当进行启发式提问。 在使用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时 , 要考 虑 学生 的实际能力和预期 的 目标 , 案例难度要恰到 好处 , 过分复杂
( 一) 理论联 系实 际, 博取 众家所长 如在介 绍 I s — L M模型时 ,笔者 充分利用我校 多媒体教 室的
网络资源优势 ,结合 中国近几年 的宏观经济走 势和政 策实践来 进行分析 ,使学生能够系统 了解宏观经济 中一些 重要 的总量和 政府政策的意图 , 从 而实现 由抽象的理论到鲜活 的知识 的转化 。
( 二) 案 例 教 学
笔者在教 学过 程中 , 积极关注学校 的各 类讲 座 , 并 向学 生推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授课对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高其经济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重点包括供需理论、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经济增长等,难点在于理解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情境。

2. 讲解理论知识:详细介绍供需理论、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经济增长等核心理论,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理论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现实经济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 课堂讲解: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实经济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元素融入方式: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介绍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讲解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平、效率、竞争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课后作业与反思: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现实经济问题,撰写一篇论文,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探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探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探析一、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已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经济学教育也必须适时地调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逐渐增长的学生群体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强调实践性西方经济学教师普遍认为,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非常抽象和复杂的。

如果只是拿着教科书讲解理论,会使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并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而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把繁琐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2.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西方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注重的是个案,学生们需要不断思考案例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并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教学通常是在小组内组织进行的,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加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4. 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寻找和更新案例,这就要求学生接触到一系列的案例,并在不同情境下去思考和解决来自不同领域的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案例分析1. 长靴效应案例这是一种经典的西方经济学案例,在应对意外情况时,有些人会得到比其他人更好的机会。

这个问题也出现在贸易中。

长靴效应常常被用来解释一个国家的外贸政策。

它的假设是:像政府某些有利的措施这样的政府干预措施会损害其他国家,这些措施不需要证明,其结果融入到国家和全球经济大环境中。

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调查分析

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调查分析

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调查分析摘要:西方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也是我国教育部审定的经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但在高校仅有很少一部分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

本文从调查结果对高校学生经济学教学效果和理解能力进行了分析,建议在非经管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学教育。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南阳理工学院;调查结果一、对经济学教学调查的基本状况笔者选取南阳理工学院作为调查点,因此调查结果可以说明南阳理工学院学生的经济学教学状况,也能够揭示出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次调查对象是南阳理工学院的10个系、7个院的学生,样本数量为110份。

从性别来看,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2.1%、女生占47.9%;从年龄来看,在17—20岁之间,70%的是大二学生、30%是大三学生;从专业来看,工科专业占70%、文科专业占30%。

本次调查是随机调查,所用问卷由30道题构成,涉及到经济学微观和宏观领域的有10道题、经济基础领域的有7道题、对经济学教学要求的有5道题、对经济学教学应涉及的内容有3道题、对经济学教学方式理解和要求的有5道题。

每一个问题均有4个答案选项,大部分是不定项选择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经济表现出一定的关心,也认为学习经济学有利于就业,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读过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仅仅从网络和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相关的经济信息。

非经管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力为30.1%,与经管类学生的正确率相比处于较低状态。

有88%的学生认为经济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知识正成为人们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但是,现阶段学生特别是非经管类学生的经济学知识仍然非常贫乏,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然不相吻合。

二、对经济学教学调查结果的分析1、正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和没有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之间的差距。

被调查的非经管类专业中有2个把《西方经济学》作为选修课目,这在南阳理工学院占比很小。

通过比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和其余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到开设《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可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编写《西方经济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一些体会
我认为案例的编写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构成要素要完整
我认为
《西方经济学案例》应由题目、资料、问题和案例分析四个部分构成
如编辑消费者行为案例时
可结合中西方民俗
着上一点民族文化的色彩
如由我本人编撰并引用到课堂中的"法国的酒文化"、"中国的美食文化"、"麦当劳的文化战略"等
都是文化色彩很浓的案例
将这类案例注入到《西方经济学》这种极其严谨缜密的课程中
无异于一种活性元素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西方经济学案例应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中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
其中"题目"
即与所讲解的原理相关的事例的名称;"资料"
包括例证(事件)中的时间、数据、人物、文献等;"问题"
就是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疑问、矛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针对案例本身揭示的疑问或矛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如针对案例"1988年旱灾对于美国农产品供应的冲击"
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ⅰ)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旱灾造成玉米、黄豆、小麦、大麦和燕麦的产量下降导致价格如何变化?(ⅱ)玉米、黄豆、小麦、大麦和燕麦价格上涨将导致畜牧产品的供给量、畜牧产品价格以及相关肉类产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包括案例的收集、整理、编写、制作等
如果没有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即使开了头也难以持续
激励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物质刺激和表扬
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
如对做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
除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外
还应该优先给其提供外出学习、调研的机会
其次是有序的管理机制
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8.应注重案例形式的多样化
最好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
如讲解一些经济指标时适合运用一些块状或柱状图形;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即效用论)时
除了文字案例外
还可运用图形(如某些品牌商品)或声像、动画
用于演示消费者的购物等消费行为;讲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内容时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了需求规律和弹性理论
3、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解"谷贱伤农"时
运用了自编案例"柑橘的丰收与橘农的损失"成功地解释了经济实践中看似矛盾的现象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在常规思维下被认为是"悖论"的经济学原理
案例指出:一个湖南人在三亚买水晶眼镜和一个海南人在三亚买同样的水晶眼镜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经商者出售给"过路客"的商品与"回头客"的商品往往是同货不同价
或同价不同货(质量不同)
出售给"过路客"的商品
要么高出当地售价
要么是质量低一档
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行为
而卖给"回头客"的往往是当地市场价或当地消费者熟悉的商品
谨以本文与各位同仁交流
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的批评与指导
一、商科院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意义
1.采用案例教学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西方经济学》对于大多数大一、大二的
本科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深奥、逻辑极为严谨、思维极为缜密的课程
在过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
很多商科院校的任课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很深
因此
在分析此类案例之前
我都将其做一些必要的删节整理
既葛清了线
又减少了篇幅
3.《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应兼顾中西方文化特色
既然是西方经济学
就应该有西方特色
而作为经济学原理
可用于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现象和解决其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因此
在采集和编撰案例时
应兼顾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数据材料要到位
"经典"指案例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打造案例的经典:一是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的事件
特别是与权威的预言和论断相悖的事件
二是现行政策明令禁止而又不断发生和广泛存在的事件
如一经济杂志中题为"民间金融的生与灭"
就是一个经典的宏观经济案例
案例选取了温州非正规金融部门"野火烧不尽
7.案例分析要简洁、贴切、形象、生动
案例教学最本质的意义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抽象、深奥的原理
因此
第一,进行案例分析时应运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概括案例的内容
将最核心的内容与相关的课程内容贴切地联系起来
准确地解读经济学原理
第二
讲解应生动形象
切忌照本宣科
把握以上两点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即信息对称下的交易行为
同时借题发挥
进一步阐述
信息的对称是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
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启发下
比较容易地理解了"信息不对称"和"博弈"的概念及和两者的关系
以及博弈的内容
2、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将分散的课程元素进行整合
帮助学生从体系上掌握基本原理
如案例"汽油价格与汽车的需求"综合了单个商品(汽油、汽车)的需求规律、互补商品的需求规律、替代品的需求规律以及互补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等原理
(ⅲ)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畜牧产品和相关肉类产品的持续供给?而对于有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此案例涉及到哪些相关的西方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将案例中的疑问和矛盾与西方经济学原理紧密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就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
借助图形、数学模型等工具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并讲究趣味性;制作案例课件应注重版面设计的艺术性;案例分析要简洁、贴切、形象、生动;应注重案例形式的多样化
开展案例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师资条件、技术设备、资料储备以及教学环境的支持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
按照课程的属性
《西方经济学》(含微观和宏观)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商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
李跃歌
(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 长沙 410205)
[内容摘要]商科院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采用案例教学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有利于将分散的课程元素进行整合
21世纪高校的课堂
应配备起码的视听设备
包括电脑和屏幕、功放机、话筒等
3.资料储备
仅仅有图书资料还不足以支撑《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教学
因此

了图书资料外
还必须储备相当数量的声像资料
4.教学软环境支持
开展案例教学首先需要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
开展案例教学需要各位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
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将理论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4.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从教学这一狭义的范畴来看,似乎案例是为经济理论服务的,但实际上,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为经济实践服务的,案例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实例,因此
通过案例教学
一可帮助学生弄懂经济学原理
讲解也很严谨、准确
但课堂教学效果仍不理想
原因是没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近年来
湖南的一些商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师
通过案例教学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形象化、通俗化
大大地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人也在案例教学中获得了较多的体会
如我在讲解博弈论时
运用了案例"过路客和回头客"来阐述卖者和买者在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行为
如2007年末-2008年初我国以及"5·12汶川大地震"
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
因此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时
我编写了案例"2007年末-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
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
既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
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张曙光关于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变成大市场的案例
都是很经典的
"精练"是指案例的篇幅不宜过长
文字要简明扼要
这个问题在《宏观经济学》案例中比较突出
如我在以前的案例教学中采用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等
都是一些篇幅长、内容涵盖面广的案例
春风吹又生"的故事
来阐述政府政策与民间金融的矛盾
三是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这样的事件必然是复杂曲折、迭岩起伏
选择这种事件作为案例
就会使所描述的故事生动具体
活灵活现
引人入胜
如本人在一些相关的经济文献中阅读到的张帆关于民航改革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