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阅读: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含答案)-精选word文档 (1页)
2019年精选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七
2019年精选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七第1题【单选题】课文《天上的街市》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 )。
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按由轻到重的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孩子不相信②孩子不很相信③孩子很不相信④孩子不是很相信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而”所表示的关系判断有误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顺接)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转接)C、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转接)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转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C、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更(gēng)呈(chéng)御聘(pìng)爵士(jué)B、缥缈(miǎo)鲛人(jiāo)掺和(chān)泥潭(tán)C、祈求(qí)咩咩(miē)哞哞(mōu)蔷薇(qiáng)D、泥泞(nìng)喇叭(lǎ)其子好骑(hào)【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翻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确的一项( )A、学习如果不知满足,教诲人也不会疲倦。
B、学习如果不知满足,教诲人也不会不知疲倦。
C、学习不知讨厌,教诲人不知疲倦。
D、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人不知疲倦。
【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后虽百世A可知也B以一文C一质D周监E二代F郁郁G乎H文哉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有道而正焉”与“焉能治之”(《兼爱》)两句的“焉”含义不同。
B.“请事斯语矣”与“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的“事”含义相同。
C.“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与“去其重”两句的“去”含义不同。
D.“以备王道”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大学之道》)两句的“以”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颜回问的怎样才能践行仁的问题,孔子明确表示,要用礼的要求约束自己并提出了四条具体措施,对此,颜回态度也很明确,即按先生说的话去做。
B.面对王室衰微、礼乐不存的现状,孔子追溯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并依照时间的先后,编辑从唐尧、虞舜到秦穆公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
C.孔子认为,乐律是可以知晓的,音乐演奏的几个步骤连成一体,就构成一支完美的曲子,而后整理订正了音乐,使《雅》《颂》得到原来应有的曲调。
D.孔子为《易经》中的许多卦辞写了序文,研读《易经》也异常勤奋,常常翻断编穿竹简的绳子,足见他对《易经》的喜爱以及已经全部掌握了文辞和义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5.材料一第一段与材料二第五段都提到了孔子与《诗经》,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以下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选段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B.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行之者一也D.敏于事而慎于.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8.选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B.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C.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D.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版2019年秋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 (2)
《论语》十二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_____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________________..(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_____(4)温故而知新.新:_______________(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6)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 斯:________(7)曲肱.而枕之肱:________________(8)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_____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5.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____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
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八则》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论语八那么》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15.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思而不学那么殆(2)学而不厌(3)不愤不启16.以下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8.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2分)19.用原文填空。
(2分)(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展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
”(2)从文中任选一那么说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20.相关内容链接。
(4分)(1)给下面一那么断句,并加上标点。
(2分)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那么(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2分)15.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足、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
16.B17.A18.聪明并且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
19.用原文填空。
(2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5学问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炼(含解析)《论语》选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有达财者C.有私淑艾者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析]A项,“是知也"中的“知"同“智”。
B项,“财”同“材”.C项,“淑”同“叔”,“艾"同“刈”。
[答案] D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默而识.之识:认识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教诲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角落,边侧D.闻斯行诸.诸:兼词,“之乎”的合音[解析] 识:记住。
[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约我以.礼②二三子以.我为隐乎B.①不知为.不知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者五②此五者,君子C.①君子之所以..教也之所以..D.①滕更之.在门也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解析] A项,①介词,用;②动词,认为,以为.B项,①判断动词,就是;②动词,做。
C项,①②用来……的方法(方式).D项,①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的.[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挟故.而问B.博.我以文C.欲罢.不能D.吾不试,故艺.[解析]A项,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故交;B项,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丰富;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下来。
D项“艺"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艺:学习技艺。
[答案] D5.下列各项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C.皆所不答也D.何有于我哉[解析] A项,为定语后置句;B、C两项均为判断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是“于我有何哉”。
[答案] D6.名句填空.(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
(3)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学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B.子贡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孔子不满。
C.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一致的。
D.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盈科不行”,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小题2: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2:孔子认为: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孟子认为: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论语六则同步练习阅读训练栏目:论语节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延伸训练: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可谓好学也已 同 意思是:2.诲女知之乎 同 意思是: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 意思是: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吾尝.终日不食 2.诲.女知之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不愤.不启三、翻译句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用上文原句填空.1.孔子探讨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3.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 .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 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君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案:一、1.已 矣 了 2.女 汝 你 3.知 智 智慧二、1.曾经 2.教导 3.谨慎 4.趋向、接近 5.检查 6.心里想弄明白而又没有弄明白.三、1.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四、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五、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生活中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1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 2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 4 昧行 5 乎 ” 平公曰:“善.哉”注释1 炳烛:把蜡烛点燃.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3 阳:这里指阳光.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延伸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答: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答 答案:1.晚 戏弄、开玩笑 听说 讲得好3.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4.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5.此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鲁哀公:鲁国国君.③迁:转移.延伸训练: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3.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迁怒,不贰过.译文:4. 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答: 答案:1. ①“蚤”同“早” ②“亡”同“无”2. ①哀痛到了极点 ②更 ③谁 ④过失,错误3. 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4. 不迁怒,不贰过.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博导是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孔丘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唯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记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个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 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延伸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循规蹈.矩 浏览. 署.名 沉疴.2.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4.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5.文末“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答案:ǎo lǎn shǔ kē2.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悲剧人物形象.3.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4.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5.辛辣地嘲讽了像孔丘这样的所谓权威、学术泰斗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不知廉耻的令人憎恶的丑陋面目.。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0 《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0 《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仁|在其中矣D、回也不改|其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兴儒学,问津书院贯古今;_________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原名孔庙,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问津而得名。
朱熹、李贽等曾到此讲学,一时儒学大兴,人才辈出。
2010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大规模修缮,力图恢复历史原貌,弘扬儒家文化。
自2004年开始我国又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如今已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共建立了三百多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的设立增进了各国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A、育人才,儒家文化传海外B、促交流,孔子学院遍四海C、设学院,传播文化促交流D、建平台,儒学享誉国内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语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不舍昼夜B、思而不学则殆C、不逾矩D、可以为师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兴儒学,问津书院贯古今;________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原名孔庙,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问津而得名。
朱熹、李贽等曾到此讲学,一时儒学大兴,人才辈出。
2010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大规模修缮,力图恢复历史原貌,弘扬儒家文化。
自2004年开始我国又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如今已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共建立了三百多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的设立增进了各国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A、育人才,儒家文化传海外B、促交流,孔子学院遍四海C、设学院,传播文化促交流D、建平台,儒学享誉国内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而”所表示的关系判断有误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顺接)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题。
(13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人不知而不愠.()(2)吾日三省.吾身()(3)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论语》原文和翻译(9句)会员:luobusi友情提供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晚春换上春装,成年的五六个人,未成年的六七个人,在沂水(是一处温泉)中沐浴,唱着歌回去.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译文】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就是执鞭的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做,如果不可求,还是顺从我自己的喜好。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与贵,都是人想要的,若不当得而得,不可得;贫与贱,都是人讨厌的,若不当得而得,躲也没用。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谥号称他为‘文’。
”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译文】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9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哪一点做好了呢?”2、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二)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二)王充《论衡》原文: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 名句名篇默写2-3 含解析
2-3[名句名篇默写]1.(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杜甫《望岳》中直接写出泰山汇聚自然美景和南北风光不同的两句是,。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2018·湖南益阳市湘潭市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连用三个排比句,一个人犯了过错然后才会去改正,,,论证了人必须经过挫折和困苦才能有所作为。
(2)苏轼《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紧接着说:“,,!”【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2018·河北名校联盟监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江水的汹涌。
(2)《离骚》中屈原以“,”描述了群小对自己的嫉妒及诬陷。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卷起千堆雪(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4.(2018·江西省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鼓励人们像贤者一样坚持向善的句子是:,,。
(2)《离骚》中屈原用佩戴香草鲜花来表明自己对人格美的追求的句子是:,。
【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5.(2018·江西六校第五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秦若能改换对六国之民的态度,秦的历史将会改写的名句是:“,,?”【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6.(2018·河北邯郸市摸底)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阅读答案(15篇)
《论语》阅读答案《论语》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②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注]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澳》。
切磋琢磨,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
②赐:子贡名。
⑴下列对选段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B.孔子对子贡所说的贫穷能保持骨气,富贵能不骄横的人,持否定态度。
C.子贡的回答说明他悟到人要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上升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理想境界像加工象牙和骨等材料要精益求精一样。
D.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举一反三,这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式的教育。
⑵结合①②选段,谈谈孔子对贫富的看法。
(3分)参考答案:9.(6分)⑴(3分)B(没有持否定态度)⑵(3分)示例:孔子认为贫穷是人人厌恶的,贫者追求富贵无可厚非,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而富者,不可因为拥有财富便目空一切,要努力当个富而好礼者。
【参考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八十四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八十四第1题【单选题】翻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确的一项( )A、学习如果不知满足,教诲人也不会疲倦。
B、学习如果不知满足,教诲人也不会不知疲倦。
C、学习不知讨厌,教诲人不知疲倦。
D、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人不知疲倦。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语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不舍昼夜B、思而不学则殆C、不逾矩D、可以为师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①《论语》②默而识之③诲人不倦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⑤人不知而不愠A、②shí③huǐ④hǎo⑤wēnB、②shí③huì④hào⑤wěnC、②zhì③huǐ④hào⑤yùnD、②zhì③huì④hào⑤yùn【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三十而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B、人不知而不愠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学而时习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仁|在其中矣D、回也不改|其乐【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解释划线的词语,并填写到括号里。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③孔子观于周庙________④虚则敧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答案】(1)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以……为乐;优点;参观;空(3)①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②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解析】【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①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②关联词划分;③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①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②孔子(主语)/使子路取水试之。
(2)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乐,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是一词多义:善良,好,擅长。
“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训练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履()②操()③度()④宁()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②遽()③是()④求()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做代词,代物的:()⑵做动词用的:()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
《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06课《论语》十二章【基础练习】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温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远得道者多助C.迩之事父不足以事父母D.敏于事而慎于言回虽不敏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孔子曰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6.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论语选读:诲人不倦(检测版)
《诲人不倦》(检测版)姓名:学号:得分:批改人:一、选择题:27分1A、诲人不倦.(huì)素以为绚.(xuàn)矜.而不争(jīn) 三年之丧.(sāng)B、不悱.不发(fēi)贫而无谄.(chǎn) 人焉廋.哉(shòu)钻燧.改火(suì)C、如切如磋.(cuō)信而好.古(hào)刑罚不中.(zhòng)曲肱.而枕(gōng)D、巧笑倩.兮(qiàn)向隅.而泣(yú) 驷.不及舌(sì) 虎豹之鞟.(kuò)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B、女与回也孰愈?C、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D、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B、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②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B、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C、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D、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②见之,虽少,必作.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兼人:敢作敢为,一人相当于两人.B、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起:启发C、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愈:更加D、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移:改变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告诸.往而知来者。
②子路问:“闻斯行诸.?”B、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②述而.不作,信而好古C、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②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D、①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②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7、下面句子,属于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好犯上而不好作乱者,未之有也.B、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文言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赏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语文阅读: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含答案)-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语文阅读: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含
答案)
(201X·衡阳月考)阅读下列《论语》中节选的句子,完成题目。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曰:“予欲无言。
”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并指出其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亦可)。
评析(示例):孔子认为,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无言”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有效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老师,更需要以自身的治学态度、正确方法和行为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像“天道”之于“四时”“百物”那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