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净铅华,归于明镜——立意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供稿/陈强[华东师大二附中] 专题解说《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日鲁少儒。哀公日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日‘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哀公之浅陋,在于其只重其形而忽其心;庄子之高妙,在于其抛开现象的迷惑,看到了内在的本质。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一如虞公信宗亲鬼神而亡国,一如桓公受孟子之教而豁然。这就是本质的力量。治国如是,文章亦然。若能免哀、虞之粗鄙,发庄、孟之辨识,透过现象切近本质,不独能增益论说的力量,更能彰显思想之深刻。既如此,我们又怎样做到在行文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呢?首先在于清楚的认识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所谓现象,指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外部表现,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各个片面或表面特征。包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所谓本质,强调的则是事物的全体及其内部联指尖,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隐藏在现象的背后,往往难以通过具体的感官感知。由此可见,现象与本质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征,是局部的、个别的东西。因此,本质比现象深刻、单纯,

现象则比本质丰富、生动。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如世上千差万别的生命机体,其本质都为核酸和蛋白质;而同样是水,却分为雨、雪、冰、露等表象存在。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它们是为表里,互相依存。其次在于自觉的意识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反映了当时以顾宪成等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们的一种博学笃己、心怀天下的自觉情怀,流传颇为久远。然而在我们今天的学堂,尚能耳闻风声、雨声与朗朗读书声,而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却往往乏于目见、置之案桌之下。个中原因自是不一。但一学子没有深广的济世之心,自然不会对世间万象投入更多的关注,而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自然难以有深远的思索与‘高瞻的识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发于文章之中,也就不免于只见叶落而难以感受秋之将至了。故而要于作文中透过现象切近本质,首先心中要有现象,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与积累,掌握大量生动具体的现象,形成第一手材料。因为材料是认识本质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感性材料,就无法进入认识本质的大门。而在积累第一手材料之后,更要有时刻剖析现象的意识。《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意即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得从何来,来源于求思

之深,源于无不在的深思。古人的话对于我们今天的作文应是有所启迪的如果我们只津津于对象的观察与积累,而乏于思考,不仅难窥庐山之面目,更会迷失在林林之象中,其危害则更甚于心中无象了。最后在于正确的方法鲁人截杆而入城门,曹冲置船以称象,这些事例无不告诉我们,有了正确的方法,不仅能使事情达成,往往还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作文过程中,要真正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一些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者学会抽象思维,切忌停留表象。所谓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它能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如面对五颜六色的苹果、柑橘、香蕉、菠萝,面对千姿百态的大雁、海燕、仙鹤、天鹅,我们只识其为水果,又或者只见其为鸟类,这是不是无趣且无味呢?如若我们能于其水果鸟·类的外表下抽象出生命的共性,能看到它们五颜六色多姿多彩背后生命的勃发,能看到世界上万物共生的和谐,那么,我们的文章是否也就显得诗意盎然,甚至于附着了些生命的光辉呢?二来学会由此及彼,切忌就事论事一考场作文大多有这样的经验,对于单一的一则材料,常常难以一下把握其要旨,若能有两则相近或者相反的材料,理解起来反而容易得多。这是因为两则材料,往往提供了一个比较点,而这一个点恰恰是材料的关键所在。透过现象看本质亦然,因为现象是复杂的、多变的,而本质却常常是单纯的、固定的。如果我们能从一种现象联想到与之相类似的现象,再由多个现象去发

现其共同点,其内在所蕴含的本质也就离我们不远了。比如前些时间沸沸扬扬的小悦悦事件,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这一事件中路人的行为,那么大致也就停留在对人性冷漠、道德沦丧的审判层面;若是能够联系到社会中层出不穷的诸如老人倒而不扶的现象,便能引发我们对产生人性冷漠、道德沦丧背后的社会原因、价值取向的深思了。三则学会慧眼识珠,切忌为假象所迷。负鼠假死而逃生,树蛇化枯木而毙敌。现象对人的迷惑不仅仅在于它的复杂,还在于它的真假。假象之所以成功,源于人自身的局限与盲目,只有不为假象所迷,才能发现其背后的本质。一如近些年盛行的古城重建风,行事者多打着保护历史弘扬文化的旗号,粗略一看不无裨益。但如果我们将这些现象仔细分析,又有多少重建真正是为了历史与文化,是痛心于历史的湮没与文化的失落?其背后隐藏的大多是政绩的需要,行的是开发旅游、聚敛钱财之实。试想历史怎能轻易重建,文化怎能一天速成?透过假象,这些所谓的历史、文化运动,不过成了物质的附庸、利益的面具,岂不悲哉!四要学会抽丝剥茧,切忌半途而终。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一个过程,它的本质的暴露也有一个过程,因而,对于现象,要善于作多层次的分析,像剥笋一样,一层深入一层,如登山一般,一级更上一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品得笋的美味,才能领略山之险峻,也才能体悟到现象背后有别于一般认识的更深层的意蕴。如上海高考之丹麦人钓鱼的材料,有人着眼于人的行为,于是谈舍得的智慧;有人专注人的智慧,从而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人推究人的意

识,所以谈人与自然的和谐。三者之间,已然形成剥笋之效。但还有人由此思考人性,探究人如此行为的根本目的,进而论及人类的先存之见,视其为自私的智慧,与前三者相较,似又深入一层了。当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不止于此,比如转换角度、见微知著、因小及大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要之,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这是提升文章立意的不二法门。百无一用是书生文/陶文婷[华东师大二附中] 在现今的社会里,文人们走到了穷途末路。从中文系的深闺大院中刚探出头来,大学生们便发现,这个社会已没有角落供他们舞笛吹笙。小帽绸衣褪落,留下一个个形销骨立的落寞书生。无处弄文。几乎没有企业招聘时考的是文字素养,考精算和经管的倒是不少;就业率排名列表上,计算机雄踞一方,把中文哲学远远甩在后面。文科生们孕育了四年的诗情豪气,还没啸出就只得失望地生生咽下。做什么好呢?写小说需要新鲜噱头,搞理论研究不能维生,出国吧——文科类专业前景不佳。前段时间,哈工大一位教授更是直截了当地断言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言下之意,文科类研究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陈旧、冗长,仿佛旧社会中抽出来的一块裹脚布。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确。想天上宫阙不能把人类送人太空,风花雪月也不能阻止气候变暖。千金散尽不仅不会还复来,还很有可能加剧了通货膨胀。这些幻梦般的呓语和玫瑰色的理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人们自然敬而远之。但我们真的不需要书生了吗?讲科学爱理性的今天,我们真的应该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